查看原文
其他

活埋

余少镭 现代聊斋6 2024-03-29

主号有更新,没关注的求关注▲




【活埋】65×33 纸本水墨|河夫作品(已在微店上架,阅读原文可进)



姜文电影《秦颂》有一场戏:


战国后期,某个夜里,赵国邯郸,赵军兵营外,两个看起来也就十岁左右的小孩,合力把一个喝醉的赵军士兵扛到坑里,刨土活埋了。


坑是现成的,白天赵军士兵挖的,用来埋几个被斩首的秦国人质。


两小孩把那赵兵埋了一半,赵兵在土里挣扎,两人跳进坑里踩住,再往上盖土。埋完的时候,两小孩还将耳朵贴在土上,听那赵兵最后的咽气声。



小小年纪,为什么就如此毫无人性,且胆量如此之大?


因为这个赵军士兵是个刽子手,白天当着两小孩的面,砍杀了一排秦国人质。最后他还想斩杀两小孩中的一个,但刀举起的那一刻,突然说这是秦国王孙,留着有用。


也就是说,是仇恨,让两个小孩干出了让人完全理解不能的事。


按电影情节,这两个小孩,一个叫赵政,一个叫高渐离。


赵政,正是中国有史可考的第一个留守儿童,也出生于邯郸。


有史可考之“史”,是司马迁的《史记》,上面说这个留守儿童:“以秦昭王四十八年正月生于邯郸。及生,名为政,姓赵氏。


赵政之父名异人(后改名子楚)。赵政之所以成为留守儿童,并不是他父亲去哪个城市打工了,而是回咸阳当太子去了。


异人是秦昭襄王的孙子,其父安国君,秦昭襄王次子。安国君在他哥、太子嬴悼死于魏国后,被继立为太子。


安国君有二十几个儿子,异人居中,属于可有可无的那个。所以,在秦国需要跟赵国结盟时,异人就被他爷爷秦昭襄王扔到赵国邯郸去当人质。


异人去邯郸当人质的时间,史料上没有确切记载。有两种说法,一是秦赵渑池之会后,一是秦赵阏与之战后。因为在此次大战中,不可一世的秦军,竟然被赵国大将赵奢完败。秦昭襄王为了缓和跟赵国的关系,腾出手来对他其他诸侯国,就把孙子异人送到赵国邯郸当人质。


不管如何,秦赵有世仇,当人质的王孙异人在邯郸备受冷落,衣食住行甚至比平民还差。幸运的是,他认识了生命中的福星、商人吕不韦。


后面的事大家都知道了,吕不韦觉得他奇货可居,风险投资,砸钱砸女人,奠定了异人秦国王储之位。


于是,异人跟吕不韦慷慨送给他的邯郸女子赵姬,生下了赵政。


也就是后来的始皇帝。


不幸的是,赵政是在一个错的时间来到这个错误的世界的。


他出生的那一年,公元前259年,刚好是战国史上最血腥的一场战争——秦赵长平之战结束的时间。赵国四十五万精锐,尽数被秦将白起坑杀于长平。


可想而知,仇上加仇,异人一家三口,在邯郸过着什么样的生活。


两年后,秦昭襄王派大将王齮率军围攻邯郸,赵王暴怒,想杀了异人。吕不韦见势不妙,倾囊而出,砸重金打通了关节,带着异人逃出邯郸,被围攻邯郸的秦军送回咸阳。


没带赵政母子,一是,目标太大不好逃走;二来,只要有了王位,何愁没有女人孩子。


就这样,三岁的赵政,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留守儿童。


《史记》说:“赵欲杀子楚妻子。子楚夫人,赵豪家女也,得匿,以故母子竟得活。”赵王又想杀赵政母子,但赵姬是邯郸富豪的女儿,被娘家人藏起来,母子幸免于难。


司马迁这个说法备受后世史家质疑。原因是,赵姬如果是邯郸富豪女,怎么可能去当歌姬。


应该还是吕不韦砸钱保护了他们。有钱能使鬼推磨,两千多年来从没变过。


总之,虽免于一死,但能保护他们母子的吕叔叔和父亲已不在身边,赵政母子在邯郸的生活,用“备受欺凌”四字不足以蔽之。


当然,《秦颂》中那场活埋戏,只是编导的“合理化想象”。赵政离开邯郸时,也才八九岁,高渐离也不可能在那个时候就跟赵政成为朋友。但是,因为是秦国王孙的身份,邯郸里那些恨秦少年,肯定没少霸凌他,用活埋来吓他的事,可能性更大。


于是,公元前228年,秦将王翦攻破邯郸,赵王被俘。此时,三十二岁的赵政,迫不及待又干了一件事:“秦王之邯郸,诸尝与王生赵时母家有仇怨,皆坑之。”


亲自到邯郸去,把当年欺负过他们母子的仇人,全活埋了。


会不会觉得,这是赵政为被羞辱的母亲报仇,虽残酷,但彰显了他浓浓的孝心?


大错特错。


就在邯郸活埋仇人的十年前,赵政的母亲赵姬,跟奸夫嫪毐生了两个儿子,两人还密谋着要找一个顶替赵政当秦王。后来奸情败露,嫪毐发动政变,结果,按《史记·吕不韦列传》的说法,“夷嫪毐三族,杀太后所生两子,而遂迁太后于雍”。诛灭嫪毐三族,杀了嫪毐跟太后生的两个儿子,把太后赶离咸阳宫,迁到雍去。


嫪毐居然敢在皇帝他妈头上动土,被杀,夷三族,按当时律法,没啥好说的。但是,他跟太后生的两个儿子,当时也就三四岁,怎么说都是赵政的同母弟,赵政也不留活口。


而且,按西汉刘向《说苑》的说法,赵政将嫪毐车裂后,又“取其两弟囊扑杀之”。


所谓“囊扑杀之”,就是将两个小孩装进布袋里,活活打死。


其残忍度,跟活埋有得一拼。


这还不算,邯郸活埋仇人十六年后,已经是始皇帝的赵政,因为发现被他寄予厚望能让他长生不老的方士卢生等人欺骗+诽谤,恼羞成怒,全城搜捕,抓了四百六十几个方士、儒生,“皆坑之咸阳,使天下知之”。


这就是著名的“坑儒”。


可见,活埋,既是上古野蛮时期流行的虐杀手段,也是这位曾当过邯郸留守儿童的千古一帝最喜欢干的事。


只要我大权在握,对那些跟我为敌的,欺负过我的,欺骗我的,诽谤我的,威胁我的,不但要像秋风扫落叶般无情,更要像淤泥埋落花般冷酷。


一句话,因为仇恨,我就可以埋了你。


甚至,无仇无恨,也可以找个名义将人活埋。《秦始皇本纪》载,赵政死后:


二世曰:“先帝后宫非有子者,出焉不宜。”皆令从死,死者甚众。葬既已下,或言工匠为机,臧皆知之,臧重即泄。大事毕,已臧,闭中羡,下外羡门,尽闭工匠臧者,无复出者。


秦二世说:“先帝后宫,那些没有子女的嫔妃,放她们出去不合适。”即命她们全部殉葬——殉葬的方式,估计也是陪着赵政的棺椁,活埋在陵墓里。不仅如此,下葬完毕,有人说陵墓的工匠们设计了那些机关,墓中藏着什么宝物他们都门儿清,难免会泄露出去。于是,葬礼完毕,宝物藏好,先封闭了墓道中间一道门,又把墓地最外面的那道门放下来,把全部工匠都封闭在里边,没有一个能出得来。


依然是活埋。


流风所及,项羽起来反秦时,名义上是反秦暴政,实际上,他依然全盘照搬了赵政的手段。在《史记·项羽本纪》中,至少就有项羽军四次大型的活埋记载。


这足以证明,活埋这种毫无人性的杀人手段,并不只发生在那个邯郸的留守儿童身上,它已成为秦政的表征之一,百代皆行,并刻入某些生命体的DNA,一旦有合适的土壤,就会像恶魔般被唤醒。




-END-



现代聊斋No.6

逢人只说三分话

见鬼全抛一片心

点阅读原文进河夫艺术微店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