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案例彩蛋 | 技术有边界 魔鬼在细节

2017-09-20 微软HoloLens 微软HoloLens

话说本周一的HoloLens电视节目录播案例,微信阅读量创造了HoloLens纯技术类文章的记录,并且一天内新增订阅用户数量等于我们平日两天展会站台扫码的总和,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小本经营,不打广告,不蹭热点的公众号,真是莫大的欣慰。那么,做为回馈,今天我们将为大家奉上这个案例的彩蛋篇🎉🎉!

时间倒回节目录制完成后的深夜,在一顿风卷残云的牛肉丸火锅后,大家的面色又逐渐红润了起来,气氛重新活跃了一些。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开始复盘当天发生的一切。上一篇文章里,大家看到的是节目最终呈现的画面,然鹅(眼泪汪汪),我们还没把故事讲完,因为按照原先设想,我们是有两部份内容展示的,但第二段的内容,因为现场录制效果不理想,被删掉了(抱头痛哭)。那么,再次倒带,我们一起来看看究竟发生了什么……

节目录制前一个月

我们首次与节目组接触,在节目组体验产品后,对现场环节进行了创作构思,并提出了一些要求,比如与专业拍摄机的连接配置,摄像机多机位并且可移动,支持多人同时共享视角体验及操作。我们从技术角度验证可行后,向节目组确认可以实现。

在节目正式录制之前

我们的技术小组分别在节目现场进行了局部测试,在这一阶段,我们除了确保技术方案可以顺利实现的同时,遇到了一些细节挑战。

比如:移动机位上的HoloLens需要在节目录制前就安装到位并且中途不可更换,而一场节目的录制大概要6-7个小时,超出了HoloLens的续航范围,所以我们用2万毫安2.4A的充电宝,在HoloLens满电时就保持充电,可以大幅降低电量消耗,保证全程供电。

又比如,舞台的地面是非常光亮的黑色,对空间识别来说并不十分理想,经过测试,我们用舞台上的白色条纹装饰帮助HoloLens进行识别定位。

再比如,拍摄现场各路无线信号强度高数量多,为了保证HoloLens在舞台任意地方可以接入网络不受干扰,我们设置了三组路由器,但第一次测试后普通路由器居然烧坏了一个,所以我们改用企业级路由器并且调为5G频段减少干扰。

事后反思,当时也有几个重要的细节没有引起大家的足够重视。比如,大联排当日,因为时间紧张,嘉宾的手势培训很仓促;多人共享视角,共同操作的排练由技术团队代为测试,嘉宾主要通过剧本熟悉流程;大联排只有一次,而且以串场为主,我们并没有实现完整的排练。

画外解析

这次的实践,是与整个录播系统的一次深度融合。通常的技术演示拍摄,录制方和表演者是相对绝缘的,而这次的拍摄,技术本身已经与录播系统结合,所以每一次操作的结果都会对录播系统产生反馈影响。对于这种深度的融合,节目组和技术团队要在前期反复充分的沟通,才能在整体节目编排时进行恰当的设计。

准确的手势是一个良好HoloLens体验的第一步,但往往被一笔带过。HoloLens的卖点不是1分钟包会,3分钟上台表演,每个人都需要相对充足的时间熟悉适合自己的手势姿态,交互范围,一次点击成功并不代表熟练掌握。

共享视角共享操作的技术本身没有问题,我们在现场测试时同时连入9台设备。但是共享操作需要有清晰的步骤,这个交互的前提是大家有充分的默契以及对场景的熟悉。

灯光和机位在单独测试时,总是遇到机位架好后没有灯光,灯光打好了摄像师不在,降低了测试效率,同时埋藏潜在隐患。在唯一一次大联排时,我们才意识到轨道摄像机会出现360度旋转,既拍摄舞台也面向观众,并且还会频繁拉远近景。这对架在摄像机上的HoloLens的图像稳定性带来了挑战。

一个尽可能详细的节目流程非常关键。同时,节目流程并不是技术剧本,我们还需要在流程上反推各项技术的准备方案和时间点。此外,舞台是瞬息万变的,主持人和嘉宾的交流需要即兴发挥产生火花,所以永远要对临场的不确定性做好预案。如果没有预案,就要坚决压缩自由发挥的空间。

录播当日

我们在候场期间又发生一个状况,原先在舞台中央定位好的全息影像,出现了偏移,跑到了舞台边缘。使用过HoloLens的人大概会有类似的经验,这个和HoloLens的技术特性相关:HoloLens一旦开机,就会不停的进行空间扫描建模,但是建模的扫描最好确保相对连贯,否则大范围转换或光线不稳定时,定位就可能漂移。当天,我们在舞台做好定位后便把设备交给工作人员,设备随即被挎在了手臂上,而后大家又被清场到漆黑的后台躲避全景镜头的拍摄。在整个过程中,HoloLens一直在头朝下的漆黑环境中扫描计算,因此发生了偏移。经过与导演沟通,在录制HoloLens部分之前,我们重新上台进行了定位。第一部分的内容录制,比较顺利,也是大家在节目中所看到的。

接下来,让我们难忘的第二趴登场了…… 第二部分,按照原先设计,是3个人同时佩戴HoloLens上场,观看同样的内容(共享视角),并按照先后顺序分别进行交互(共享操作)。

擦下眼泪继续讲:三位嘉宾戴上设备后,我们看到三个人全在同时操作,根本停不下来,而且操作是互相冲突的。我们在监视器里看到的是一个抽疯的影像,忽大忽小,忽左忽右,在经过百般折磨后,咔嚓,死~掉~了~。这个问题的根本,是嘉宾对操作还不够熟悉,当一次操作不成功时,会反复尝试,注意力全部集中在眼前的全息影像,流程自然被打断。

快速商讨重新拍摄方案后,我们决定派出CC上场,以专家的角色示范一遍,然后引导每个人依次操作。然鹅,CC上场后,在与大家进行了基本操作示范后,忽然变得沉默,也不再和大家进行互动交流,于是场上再次出现操作冲突,画面抽得更疯了!最终,你猜对了,咔嚓~又~死~掉~了

事后,CC下台解释道:当他想辅导其中一个小嘉宾操作时,嘉宾做了一个开花(相当于退出)的手势,由于距离太近,他的HoloLens也捕捉到了这个操作,把他的应用退出了。而他因为拍摄站位的原因,无法重新打开应用定位,在之后的几分钟里,只能用灵魂站台。由于嘉宾的行程表非常紧凑,我们没有得到再次补录的机会,这部分的内容被删掉了。

画外解析

共享操作一般发生在接受过充分培训的团队中,由于大家对技术的熟悉以及对配合的默契,展示效果一般比较有保障。然而面对比较陌生的用户,我们不推荐多人共享操作,而是应当设置不同设备间的主从关系,主设备可以交互操作,由专业人员佩戴,从属设备只能观看不可操作,由非专业人士佩戴体验,这样才能保证一个顺畅的流程。由于我们求胜心切,在和节目组讨论创意时,对于只要技术能做到的要求都全盘接受,没有仔细思考这种设计下存在的风险,也没有在发现苗头不对时坚决停止,造成了最终的录制遗憾。此外,当我们进行多人共享操作时,在站位上应当尽可能分散,防止手势间的互相干扰。

在这个案例分享即将结束时,我们通过这个彩蛋篇,想和大家分享两点感受:

技术有边界,魔鬼在细节

新技术诞生,它的边界在哪里,我们的想象是不是超越了它能支撑的范畴,亦或是我们太谨小慎微以至于没有窥探到它壮阔的景象?这个边界的极值,需要我们大家一起不断的探索和尝试,而这其中也会有崎岖和挫折。但正是经过这一次次的碰撞,我们归纳总结、熟练运用,才能在恰当的范围内做出最优质的呈现。

假如我们只确认技术的边界,也还是不够的,因为技术的落地过程充满对细节的挑战。这些细节小到续航时间,大到主从关系,他们就像红外线报警器,不经过事前充分的演练,永远无法预知最后一刻会踩到哪跟红线。

牛肉丸火锅店那夜的聚餐之后,大家都重新回到了日常工作的角色中。报告大家一个好消息,我们虽然没有遭到哄抢,但也没有被下岗,那一瞬间的惊心动魄很快就归于平静。许多我们曾经看似轰轰烈烈的大事件,以后回溯起来不过是小涟漪,但这些小涟漪又一步一步指引着我们走向未来。

最后,谨以此文献给我们身边许许多多的小伙伴,大家都在投身于混合现实技术的探索中,无论是成功还是挫折,它们都将是我们成长的勋章和骄傲。

唯有无可救药的乐观

才能一往无前的冲刺

相关文章推荐阅读

案例 | HoloLens 在中国广播电视行业的创新实践


获取更多HoloLens产品资讯,欢迎扫描二维码关注微软HoloLens官方微信!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