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媒体报道 | 最多近10万人在场,“云观影”有哪些新“观”点?

编者荐语:

感谢《影视制作》玉洁老师的封面报道。「和观云影院」自2月4日立春成立以来,3个月的时间,50余场放映,联结着影迷、平台、嘉宾以及合作伙伴。所有这一切,都是因为深爱电影,在停摆的世界里不能没有电影……

以下文章来源于影视制作 ,作者影视制作杂志

作者 | 本刊编辑 杨玉洁

订阅 | 010-86092062


2020年春,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电影行业陷入停滞。贺岁档在院线端的缺席让制作公司对新春将至的喜悦降至冰点。对于广大电影观众来说,选择更接近、更便利的线上观影成为退而求其次的选择。


2020年3月8日国际妇女节,正值疫情期间,由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优酷、淘票票、和观映像共同发起,匈牙利驻华大使馆、后浪漫支持的女性影展受到欢迎。


在此之前,“和观云影院”已有20余场的成功策展,包括柏林主题、北欧主题、情人节主题和纪录片主题,并于3月中旬推出“科幻矩阵系列”云观影活动,除了已有主办方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折叠宇宙、和观映像,新片场、费那奇北京电影周及纽约华语电影节新鲜加入,腾讯视频作为支持平台将提供独家片源、视频黑科技和流量支持,使得云端电影院的仪式感更加突出,陪伴疫情期间的影迷,与电影行业共克时艰。


打破次元壁的云观影科幻矩阵系列最多实现了近10万人在场的记录,其他场次的小众文艺电影也有多场实现了1500人的微信影厅满员的盛况。


云时代带来的跨界合作将促使线上+线下观影渠道品牌口碑与优质内容的携手并进。云观影的契机一是来自当下的疫情,而将艺术院线常态化才是策展方举办线上影展的初衷。




科幻影展策展思路与直播观影实验



Q&A


Q:科幻专场在技术实现上与其他场次有哪些不同?哪种形式更能实现“云观影”想要达到的效果?


折叠宇宙:折叠宇宙关注科幻以及相关前沿领域,是个破壁圈、破次元的泛科幻品牌。是由“雨果奖”得主、科幻作家郝景芳发起的概念项目,自主研发的轻科幻内容已经在喜马拉雅、B站、微信公众号等不同平台分布,打造出有异于一般科幻门类的泛科幻内容矩阵。


3月20日至3月29日,折叠宇宙作为策展方,同和观映像、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共同发起了“科幻矩阵”系列活动。


展映单元海报


本次活动以科幻为主题,连续两周、每周三天,第一周是3部科幻长片放映,第二周是近20部科幻短片的放映,通过多场活动,联合导演、制片人、影评人、策展人,带来真正的科幻电影联盟。


在长片单元,三部展映长片分别是:日本昭和风科幻,悲喜交加的《团地》;对好莱坞产业深度反思的半真人半动画电影《未来学大会》;以及以五万美金就实现的烧脑悬疑科幻《彗星来的那一夜》


在短片单元,近二十部科幻短片涵盖了世界各地的新锐导演,其中包括由和观映像引进的三部短片《宇宙畅行》《怀旧者》和《查尔斯》


《宇宙畅行》


腾讯视频直播间放映短片《怀旧者》,和观映像创始人白凌雁在直播间分享。


除了国际市场上完成度很高的科幻短片,不少年轻导演的科幻探索,也在短片单元跟大众见面。尤其是国产科幻领域的实验性探索,用方言拍摄的科幻短片、以中国传统哲学“入药”的奇幻科幻作品、结合仙侠游戏世界观设定的剧情反转科幻、接受了海外教育的新一代导演对互联网时代情感和科技的反思。


在三部小众科幻长片、近二十部的科幻短片里,不仅有科幻影视的经典科幻设定,更加有科幻跨界到人文、宗教、地域文化、传统文化、当代议题、社会话题,百花齐放的摸索和创新。不少观众纷纷表示:“从来没想过,科幻能这么好玩。”这或许就是我们未来科幻可行的发展方向,为科幻本身叠加更多元素,赋予其更深层次的意义。


这一次活动得益于腾讯的技术支持,我们也实现了首次直播观影体验,跨越了技术壁垒,直播间总流量达到26万人次,因为直播使得所有观众必须在同一时刻进行观看,与影院放映的形式更接近且更可控。


但我们也发现,相比于我们一直在微信群的尝试,直播无法做到更深层次的互动,观众与映后嘉宾的距离感也会增强,直播间的搭建费用增加了“云影院”的成本支出, 所以我们目前的阵地可能还会选择在微信群与此同时再进行其他媒介的探索。



“科幻矩阵”系列活动放映片目





《团地》(Danchi)


导演: 阪本顺治 

编剧: 阪本顺治 

制片国家: 日本 

获奖:第19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最佳影片提名、第19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最佳女主角奖(藤山直美)

剧情梗概:以科幻喜剧的方式描述了一对日本夫妇在被爱子的意外去世的打击后,所遭遇的一系列故事。





《未来学大会》(The Congress)


导演:阿里·福尔曼 

编剧:阿里·福尔曼 

制片国家:以色列/德国/波兰/卢森堡/法国/比利时 

获奖:第26届欧洲电影奖最佳动画片(阿里·福尔曼) 

剧情梗概:讲述了过气女明星怀特在事业遭遇挫折时,绝望地走进由精神学和药理学创造的幻想世界的故事。





《彗星来的那一夜》(Coherence)


导演: 詹姆斯·沃德·布柯特 

编剧: 詹姆斯·沃德·布柯特/亚历克斯·马努吉安 

制片国家: 美国/英国 

获奖:第24届哥谭独立电影奖独立电影人奖提名(詹姆斯·沃德·布柯特)、2014年阿姆斯特丹奇幻电影节黑郁金香奖、第1届豆瓣电影年度榜单10月最受关注电影提名、第5届豆瓣电影鑫像奖鑫豆单元最佳影片外语提名 

剧情梗概: 影片融合科幻、悬疑及室内心理剧等各种类型元素,讲述了八个朋友餐会,在一场大停电之后,所有的人际关系、甚至世界秩序都有了惊人的改变及一系列的故事。




软科幻体现出来的日本人的精神世界




崔保国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文创研究院副院长、教授



崔保国:我觉得《团地》是一部有点魔幻色彩的现实主义片子。细节处理得挺好,演技也很棒,是很有味道的片子,反映了日本人的精神世界。


日本人的精神世界在中国人看来是很奇怪的,中国人更多是彻头彻尾的现实主义,日本二战以后传统文化断裂。美国文化对日本文化的影响很大,日本又无法全盘接受美国文化,所以精神世界和意识形态很混乱,变现是社会出现了很多新宗教。


一般都有佛教色彩,因为日本人几乎全民信佛。家家都有墓地,墓地由寺庙看管,日本江户时代,明治维新之前,基本上是靠寺庙来维持基层社会的秩序,有点像居委会。


团地是公团住宅,相当于我们的经济适用房小区。团地大部分是独栋的,但是影片中的住宅偏中下层,大部分是老人住,年轻人都走了。影片真实地反映了下层市民的普通生活。 


他们不喜欢现在的团地生活,但是传统的生活已经离去了,电影像挽歌,对过去的怀念,对人生的渺茫感, 虽然不愁吃穿,但是人生荒凉,日本有很多空巢社区, 好山好水好无聊。而东京却是蜗居。


低成本科幻如何做——

我们可以有高概念,但是还要落地



郁刚

科幻电影导演、时光坐标创始人



郁刚:提及科幻电影,可能大家会陷入一个误区:必须要有特效,有烧脑的概念。却往往忽略了一个大问题:科幻电影首先得是个电影,你得让观众看懂这个故事。如果你正在做的科幻片只是为了阐述一个高大上的概念的话,那它其实很难把观众抓住。我们可以有高概念,但是得落地。这落下来的东西一定是让观众一看就明白,简单清晰的。


我特别希望国内的电影人,甚至爱好者,大家都去做类似的尝试:只用一个科学概念,一个相对简单的场景,再加上一个非常好的设定,在逻辑上多做文章。因为像《流浪地球》这个规模的片子,是没有办法批量复制的,反而像《彗星来的这一夜》这类影片,是我们应该大量的去尝试拍摄的内容。


肩扛手持拍摄特别适合低成本的片子:拍起来快、纪录片感能获得更多真实感。如果有些场景你做得不是很好, 或者演员戏不是很好,手持拍摄会降低观众对景色、对道具、对演员本身姿势的关注,而集中精力在看演员的嘴型、台词。


这部片子它用了大量推得很近的镜头,就是因为他的场景其实很简单,无需过多关注。这样一来,观众的注意力就集中在人物与人物之间的交流上,其实也就是间接地降低了成本。这部电影能在五天的时间内拍完,多个机器同时拍摄、肩扛是非常重要的因素,这样剪辑的时候才有足够 多的素材。


去年我跟胡戈导演合作的短片《人体快递》,讲的是克隆人的故事。为了更接地气,我们用了成都话来拍,讲的也是很鸡毛蒜皮的事情。我想起当年我看《贞子》,这部电影真把我吓到了,因为它前部分生活细节做的特别好,让我觉得很真实,一下子就有了代入感。


复古科幻港片单元:国产科幻启示录



重新思考电影产生的背景、时代特点、创作历程, 在香港科幻电影过去的探索里,我们是否可以找到国产科幻的一些启发和反思?


复古科幻港片云观影票根


作为真正意义上第一部国产超级英雄电影,《中国超人》在中国科幻电影史上有其独特的意义。在整场观影活动中,广大科幻迷来自不同的年龄段。有些是邵氏电影的爱好者、有些来“围观”这部国产特摄科幻片、还有些是老电影的怀旧风爱好者。    


在“和观云影院”x“折叠宇宙”的策划和引导下,观众们齐聚虚拟电影院,一边听嘉宾讲解邵氏电影在70-80年代的辉煌,一边在电影中感受当年电影人在科幻领域的勇气。抛开电影本身受时代局限的制作细节不谈,想解读《中国超人》真正的价值,就要把它放进那个独特的电影工作环境中讨论。邵氏在上个世纪70-80年代一度成为国际电影市场的“金字招牌”,欧美片商对“邵氏出品”的认可,也标志着中国电影对外输送的辉煌年代。


而作为一个拥有自己电影院和院线的电影公司,已经十分高产且专业化的武侠电影,不足以满足电影版图的发展速度和观众求新求变的需求。当一系列特摄片在日本掀起热潮了以后,邵氏电影果断地投入到《中国超人》的拍摄制作中,巧妙利用邵氏特色武大动作团队,打造出了中国电影史上第一部国产超级英雄科幻电影。


在“和观云影院”x“折叠宇宙”的观影活动中,观众们重新审视了这部现在看起来略显粗糙的电影,明白了它真正的内涵,理解了国产科幻在尝试和研发过程中,善于学习、快速回应电影市场、不惧失败的开拓精神。


“和观云影院”x“折叠宇宙”挑选的第二部香港科幻电影,选择了当年的大制作IP电影《卫斯理传奇》。这部电影来自著名的科幻IP——卫斯理系列,远赴尼泊尔和埃及实景拍摄,更有红极一时的许冠杰、王祖贤、泰迪·罗宾、狄龙加盟出演。


复古科幻港片云观影票根


《卫斯理传奇》是一部即便在2020年的电影院看也不会露怯的科幻电影。《卫斯理传奇》的独特性在于电影里科幻元素和中国传统文化的自然融合、动作片元素和喜剧片元素的融合。在“和观云影院”x“折叠宇宙”的引导和讲解中,观众们发现了这部电影史中已经被时间掩盖的国产科幻“大制作”。影片中美轮美奂的异国风光、浩瀚宇宙、经典港片的幽默和冒险元素,都向我们示范着,科幻这种舶来品文化是如何与本土文化相融合的。而这种本土化的挑战,直到今天,也是中国科幻电影面临的一个大命题。


观众们在映后、根据嘉宾专业分析,深入地理解了国产科幻大IP在上个世纪的纯熟运作和电影制作模式,讨论了科幻电影和冒险、喜剧结合的可能性,拓宽了对科幻电影的理解和认知。另外,在香港电影纯熟的商业化操作中,“和观云影院”x“折叠宇宙”也邀请嘉宾分析了科幻电影商业赞助的多种“玩法”,对于科幻电影成本高昂和商业合作的难题,观众们有机会走进了科幻电影的幕后,一探究竟。


“和观云影院”x“折叠宇宙”挑选的第三部香港科幻电影,选择了非常“接地气”的搞笑科幻电影《铁甲无敌玛利亚》。这部富有徐克个人特色的电影,灵感来自于德国电影导演弗里茨·朗的经典表现主义科幻电影《大都会》。女主角的名字、女性机器人的设计,也和《大都会》里的设计一样,而电影本身却和《大都会》的严谨深刻完全背道而驰。


复古科幻港片云观影票根


在《铁甲无敌玛利亚》里,“和观云影院”x“折叠宇宙”带领观众们一探科幻作为通俗文化的面貌。通过了解电影的创作背景、创作团队、香港喜剧元素的发展,观众们不仅享受了快乐的一部电影的时间,更加正视了科幻电影的广阔维度——科幻电影不是只有好莱坞科幻大片那样一种。


香港电影在商业化和通俗化的道路中,走过的这段尝试和摸索,一直到今日,都能给中国科幻电影带来很多启发。借由这样一部“小众”老电影的观看和分析,“和观云影院”x“折叠宇宙”邀请科幻爱好者,拓宽对科幻电影的理解、看见科幻电影在大众领域的更多可能。



云观影流程图



艺术院线的未来和云上艺术影展



Q&A


受访人:白凌雁


和观映像创始人、云观影发起人




Q:艺术院线国内和国外的现状分别是怎样的?差距何在?未来的优势又在哪里?


白凌雁:国内和国外的艺术院线确实存在很多不同, 比如说在欧洲和美国都有独立于商业院线之外的艺术院线只放映艺术电影,很大程度上保证了艺术影片的放映频次,影院分布也比较密集,可能住宅区楼下就有一间艺术电影院,非常方便。


首先,在艺术影院的设立上。现在国内还没有独立的艺术院线,是以商业院线加入艺术电影放映联盟的形式存在,如果与比较叫座的商业电影档期冲撞,就无法保证艺术影片的排片量和观影黄金时间,影院位置也很少处于核心区域。以北京为例,线下影院看艺术电影的影院偏僻,排片在工作日或者深夜,观影很不便利。二三四线城市的接触渠道就更少了。


其次,国外的艺术电影院放映主题也比较多元。例如在纽约的艺术电影院线中各类主题展映应接不暇,有新片的放映也有老片的回顾,甚至是导演的新片首映。每个影院的侧重点和经营模式也各有不同,对艺术影片市场进行了非常精细的划分,各自聚集起了一批高忠诚度的固定观众。国内则较少放映新片,或者借助各种影展的力量才能让观众看到更多元的作品。但这些桎梏也在逐渐改善,上海去年就提出了“周周有影展”的计划, 艺术电影的放映频次和主题正在慢慢增加。


目前国外的艺术院线也正在受到挑战,忠诚度最高的中老年观众数目在不断减少,大部分年轻观众对艺术电影兴趣寥寥,应时而出的是像A24这种面向年轻观众的艺术电影制片和宣发公司,艺术电影制作主题、宣发渠道的媒介组合使用这些都在进行革新。


由此可以得出艺术电影宣发的到达率至关重要,在如今信息冗余的环境下,如何把艺术电影成功曝光在有观影需要的观众的接触环境内,让艺术电影先找到观众,而不是观众发现电影是值得探索的。


在“和观云影院”的实践过程中我们逐渐发现了这种反向营销线上宣发的可行性,先找到观众,再推荐艺术电影。在积累了一定影迷数量的情况下,我们策划的女性影展中一部已经在优酷上线近两年的影片《匈牙利狂想曲》(又名《母亲与疯子们》)在放映前豆瓣还没有开分,放映结束后在豆瓣立即开出7.8的高分,短评的内容也十分丰富,并且观众在放映结束后自发形成了朋友圈的口碑传播。


放映结束后的问卷之中也发现我们的观众总体偏 年轻化,能够习惯这种云观影的新兴方式。人口基数大,艺术电影受众年轻化,正是国内发展艺术院线的重要基础之一,年轻观众接受能力更强,对电影主题更包容,让艺术院线的发展具有潜力和生机。


其次国家十分重视对于艺术院线的发展,不仅对年轻导演艺术作品进行了资金上的支持,提倡艺术电影的独立创作,也对艺术院线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政策补贴。


因此我们对于国内艺术院线的常态化抱有很强的期待和信心,也会以自己的方式持续为艺术电影市场和产业的多元化尽绵薄之力。


云观影通过设置和打磨与线下影院近似的选座、票根、合影、嘉宾讲解等环节,增强了常规视频网站阅片的情境感,为观众带来了新鲜的体验。观众表示喜欢并珍藏票根,嘉宾环节则满足了部分影迷的追星愿望,在特殊时期的陪伴成为观众选择乃至对云观影上瘾的最重要原因。


END

*友情提示:上文节选自纸质杂志,原文为12个版面
扫码关注「影视制作」后台回复「订阅」即可订阅纸质版

往期放映回顾

周三和观放映:《昆西四季》《最后探戈》《盛大舞会》《穿越麦田》

周四科幻专场:《第九区》《红辣椒》《霹雳贝贝》《攻壳机动队2:无罪》《星际探索》

微观映像纪录片系列:《校长司徒雷登》《我们的赫德》

Week 7-9 折叠宇宙策展「科幻矩阵」《团地》《未来学大会》《彗星来的那一夜》「短片·人工智能」「短片·脑洞大开」「短片·真真假假」《中国超人》《卫斯理传奇》《铁甲无敌玛利亚》

Week 6 CNEX纪录片策展「窥探人生」《种植人生》《成名之路》《音乐人生》《我在快打求旋风》

Week 5 和观映像策展「时时刻刻:女性一生的银幕呈现」《我的小卷毛》《翩翩人生波琳娜》《匈牙利狂想曲》

Week 4 极地光影策展「药不能停:北欧黑色电影幽默赏」《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我聘请了一位职业杀手》《列宁格勒牛仔征美记》

Week 3「柏林女子」《小小港湾》《菲丽希缇》《柔情史》

Week 2「爱」《心灵暖阳》《红磨坊》《纯真年代》《龙凤配》

Week 1「春日」《小大人》《有熊谷守一在的地方》

Week 0 「午后云影院」 旅行片单日影片单《九三之夏》

视频 小程序 ,轻点两下取消赞 在看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