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河南郑州一中2017-2018学年下学期高一期末复习试卷 语 文

投票入口>>>

2018年6月7日语文月刊公众平台(ID:yuwenyuekan)举办2018年教师高考下水作文网络大赛,通过文章阅读量、留言评论数量和网络投票综合评分,评出一二三等奖阅读、评论、投票单项奖,发放奖金。阅读量10万+的,自动当选特等奖。12日已截稿,开始投票,网络投票结束时统计各项目数据,综合排名打分。评论数量读者最多只能显示100条,以后台最终数据为准!


河南郑州一中2017-2018学年下学期高一期末复习试卷


语 文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2017-2018学年山西大学附中高一下月考)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传统美学所讲的“意象说”主张“美在意象”:美在“象”外之“意”,言外之情。任何一件美的文艺作品,其本身或为声色,或为言词,都是有“象”的(“在场的东西”)。能体悟到“象外之意”“词外之情”,就是一种美感。此种美不是低层次的感性美,而是深层次的意境美、精神美。 

“意象说”突破了美在声色之类的局限性,深刻地揭示了美之为美的本质内涵,不仅值得中国美学继承和弘扬,而且也值得世界美学借鉴。 

但为什么要深入到象外,才能达到此种美的境界呢?“意象说”没有做论证。我根据“万有相通”的哲学本体论认为,原因就在于,任何一件美的作品,都是作者凝聚了作品背后无尽的联系之网的结晶。这背后无尽的联系之网,说得通俗具体一点,就是指形成作品本身的背后的人、事物和社会历史背景等。我们对一件作品的欣赏,不过是把凝聚在作品这一点“在场的东西”中无尽的内涵(“不在场的东西”)展现在想象中,点点滴滴地加以玩味;不过是回归到形成作品的母源,从母源中,我们对作品获得了一种“原来如此”的醒悟,从而产生了一种满足感。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美的愉悦”“美的享受”。这种愉悦和享受不是感官的娱乐或感性的满足,而是精神上的满足,思想上的满足。 

杜甫的诗句“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为什么能引起美感?“山河在”是一点在场的东西,但形成此“在”之背后的东西,则是什么都“不在”。正是这什么都“不在”构成这“在”的内涵(此即司马光的解读:“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人矣”)。我们欣赏这诗句时,就回归到这“在”的母源——什么都“不在”,自然倍感凄凉。但这里的凄凉绝非现实生活中的凄凉可以比拟,它是审美意义下的凄凉,它超越了现实生活中凄凉的现实性,给欣赏者引发了一种对“在”的内涵的醒悟,这种醒悟就是审美的愉悦感,给人以“美的享受”。梵·高的画《农鞋》,为什么能引起人的美感?海德格尔做了生动的说明:是农鞋这点“在场的东西”引发观赏者回归到了其背后一系列“不在场的东西”——农夫为了面包而日日夜夜地在崎岖的道路上奔波,一年四季风风雨雨对农夫的摧残,以至社会的贫穷、落后、不公,等等,这些都是构成农鞋上几个破洞的母源。观赏者正是从这一回归中获得了某种醒悟,从而也得到一种精神上、思想上的满足。我们经常爱用“玩味无穷”这样的字眼来形容我们对一件优秀作品的欣赏。“玩味”之所以能达到“无穷”的地步,其根源就在于隐藏在作品背后“不在场的东西”是“无穷的”。 

中国传统文化重含蓄之美,其实就是把作者的情或意隐藏在作品的表面形象或言词背后,让鉴赏者自己去领会、体悟,从而获得一种醒悟的满足感。 

(摘编自张世英《美是“玩味无穷”的精神愉悦》)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传统美学的“意象说”,在今天仍然有价值,不仅值得中国美学继承和弘扬,而且值得世界美学借鉴。 

B.文艺作品的作者运用“万有相通”的理论,把形成作品本身背后的人、事物和社会历史背景等凝聚成结晶,创作出美的作品来。 

C.“在场的东西”就是美的作品中的“象”,“不在场的东西”就是美的作品中的“象”外之“意”,言外之情。 

D.如果隐藏在作品背后的“不在场的东西”是“无穷的”,那么这个作品欣赏起来就可能给人一种“玩味无穷”的感觉。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A.欣赏一件美的作品,通常是展开想象,把凝聚在作品背后无尽的内涵,一点一滴地进行仔细体味。 

B.欣赏作品时,能够获得一种“原来如此”的醒悟,这“原来如此”就是指回归到形成这一件美的作品的母源。 

C.杜甫诗句中的“山河在”是作品中的“象”,这“象”的内涵,就是司马光的解读:“山河在,明无余物矣”。 

D.《农鞋》画里的农鞋上的几个破洞,之所以能使观赏者得到一种精神上、思想上的满足,是因为“象”外有“意”。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传统美学所说的美的本质,不是指声色之美这类低层次的感性美,而是指意境美、精神美这类深层次的美。 

B.深入到美的作品的“象”外之“意”中,才能获得精神上的满足,思想上的满足,即感受到 “美的愉悦”“美的享受”。 

C.有些美的作品中的凄凉与现实生活中的凄凉给人的感受是不同的,前者具有审美意义,使欣赏者产生审美的愉悦感。 

D.把“在场的东西”隐藏在表面形象或言词背后的作品具有含蓄之美,领会到作品中的情或意,是一种深层次的欣赏。

(二)(2017-2018学年广东佛山高一上期末)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泰山石刻   

汪曾祺

第一次看见经石峪字,是在昆明一个旧家,一副四言的集字对联,厚纸浓墨,是较早的拓本。百年老屋,光线晦暗,而宇字神气俱足,不能忘。

经石峪在泰山中路的岔道上。这地方的地形很奇怪,在崇山峻岭之中,怎么会出现一片一亩大的基本平整的石坪呢?泰山石为花岗岩,多为青色,而这片石坪的颜色是姜黄的。四周都没有这样的石头,很奇怪。是一个什么人发现了这片石坪,并且想起在石坪上刻下一部《金刚经》呢?经字大径一尺半。摩崖大字,一般都是刻在直立的石崖上,刻在平铺的石坪上的,很少见。这样的字体,他处也极少见。

经石峪的时代,众说纷坛。说这是从隶书过渡到楷书之间的字体,则多数人并无异议。

经石峪保存较多隶书笔意,但无蚕头雁尾,笔圆而体稍扁,可以上接《石门铭》,但不似《石门铭》的放肆,有人说这和《瘗鹤铭》(瘗yì)都是王羲之写的,似无据。王羲之书多以偏侧取势,经石峪非也。《瘗鹤铭》结体稍长,用笔瘦动,秀气扑人,说这近似二王书,还有几分道理(我以为应早于王羲之)。书法自晋唐以后,都贵瘦硬。杜甫诗“书贵瘦硬方通神”,是一时风气。经石峪字颇肥重,但是骨在内中,肥而不痴,笔笔送到,而不板滞。假如用一个字评经石峪字,曰: 稳。这是一个心平而志坚的学佛的人所写的字,这不是废话么,《金刚经》还能是不学佛的人写的?

这样的字,和泰山才相称。刻在他处,无此效果。十年前,我在经石峪呆了好大一会,觉得两天的疲劳,看了经石峪,也就值了。“经石峪”是“泰山”不可分离的一部分。泰山即使没有别的东西,没有碧霞元君祠,没有南天门,只有一个经石峪,也还是值得来看看的。

我很希望有人能拓印一份经石峪字的全文(得用好多张纸拼起来),在北京陈列起来,即使专为它盖一个大房子,也不为过。

名山之中,石刻最多,也最好的,似为泰山。泰山上的大观峰真是大观,那么多块摩崖大字,大都写得很好,这好像是摩崖大字大赛。这块地场(这是山东话)也选得好。石岩壁立,上无遮盖,而石壁前有一片空地,看字的人可以在一个距离之外看,收其全貌,不必像壁虎似的趴在石壁上。摩崖字多是真书,体兼颜柳,是得这样,才压得住。蔡襄平日写行草,泰山的石刻题名却是真书。董其昌字体飘逸,但写大字却是颜体。看大字碑刻上的题名,很多都是山东巡抚。大概到山东来当巡抚,先得练好大字。

有些摩崖石刻,是当代人手笔。较之前人,不逮也,有的字甚至明显地看得出是用铅笔或圆珠笔写在纸上放大的。这哪里可以呢?

很奇怪,泰山上竟没有一块韩复榘写的碑。这位老兄在山东呆了那么久,为什么不想到泰山来留下一点字迹?看来他有点自知之明。韩复榘在他的任内曾大修过泰山一次,竣工后,电令泰山各处:“嗣后除奉令准刊外,无论何人不准题字、题诗。”我准备投他一票。随便刻字,实在是糟蹋了

泰山。

 (选自汪曾棋散文集《人间草木》)

4.下列对本文相关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通过认真的历史考证和多角度的描写,表现了经石峪刻字的价值。

B.作者详写经石峪刻字而略写大观峰刻字,详略得当,结构安排合理。

C.蔡襄在泰山的石刻题名改写真书是为了展示他在书法艺术上的造诣。

D.文章的语言平淡冲和,朴素简净。篇幅虽短,但文化意蕴极为丰厚。

5.结合文本,从描写手法的角度对文中画线句子进行赏析。(5分)

6.结合文本,谈谈汪曾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态度是怎样的。(6分)

(三)(湖南长郡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期中)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日益多样化,博物馆服务于社会建设的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博物馆收藏,展示的文化遗产资源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为社会公众所共享,在“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博物馆接待参观人次,从2001年的7955万人次增长到2014年的7.2亿人次,13年间增长了8倍,对于青少年而言,博物馆逐渐成为学校教育之外的“第二课堂”,在互动性、体验性、趣味性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优势。2014年,全国博物馆拥有近3000万件(套)藏品,依托这些藏品在历史、文化、考古等领域开展了大量的科研活动,科研成果也非常丰富。针对藏品的研究,需要整合学校和研究机构的学者、教师,因此博物馆往往会成为一个地区的文史研究中心,同时,博物馆逐渐成为展示城市独特历史文化、提升城市文化品牌价值的重要载体。2010年,西安市委、市政府正式提出把西安建设成“博物馆之城”的战略目标,随后广州、济南等城市也纷纷提出建设“博物馆之城”的口号,以此提升城市的竞争力。

(摘编自刘世锦主编《中国文化遗产事业发展报告(2014)》)

材料二:

2008年起,中国文化文物系统的博物馆开始全面免费开放,此后博物馆的直接经济贡献逐渐减弱。因此,只能通过博物馆事业增加值来衡量博物馆对国民经济的直接贡献。博物馆事业增加值即文化文物系统内的博物馆向社会提供产品或服务(如文化创意产品销售、文物巡展、社会文物鉴定及咨询等)而增加的价值总和。2001-2014年全国博物馆事业增加值变化情况如下图:

(摘编自苏杨等主编《中国文化遗产事业发展报告(2015—2016)》)

注:计算或比较不同时期的经济数据时,用某一时期产品的平均价值作为固定的计算尺度,这种平均价格叫可比价格。可比价格计算出的指标,可以消除价格变动因素的影响,便于对不同时期进行历史对比,以观察国民经济的发展情况。

材料三:

要真正了解或融入一个城市与国家,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途径就是参观博物馆。北京每年接待的上亿游客中,相当一部分要参观北京的博物馆。博物馆对于旅游经济的拉动难以用数字衡量,它更多的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宣传和教育作用。通过品牌价值的提升和精神核心的建立,实现对旅游经济的长远影响,这也是博物馆对国民经济的间接贡献。

(摘编自王小润等《博物馆能否成为旅游经济新坐标》)

7. 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2001—2014年间,按当年价格计算出的全国博物馆事业增加值最低的年份是2001年,最高的年份是2014年。

B. 除2007年的全国博物馆事业增加值较前一年有所减少外,其余年份的增加值与前一年相比均呈现上升态势。

C. 按2001年可比价格计算,十几年间全国博物馆事业增加值大体上保持了较好的增长势头。

D. 按当年价格计算出的增加值与按可比价格计算出的增加值相比,二者差距最大的年份是2014年。

8. 下列对材料的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分)(    )(    

A. 直到今天,博物馆依然是通过藏品的基本陈列和专题展览的形势服务于公众,这种形式可以丰富大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B. 博物馆逐渐成为学校教育的“第二课堂”,它通过独特的学习资源,以适应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方式,激励青少年学习。

C. 西安、广州等城市越来越重视利用博物馆来展现城市历史中最有深度和吸引力的元素,并以此构建城市文化品牌。

D. 博物馆免费开放会使其经济贡献逐渐弱化,因此需要通过博物馆事业增加值来衡量博物馆对国民经济的全部贡献。

E. 博物馆对旅游经济的拉动是非常重要的贡献,这也是提升博物馆诸如宣传和教育等其他功能的关键所在。

9. 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博物馆在科研方面的作用。(4分)

二、(山东沂水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下期中考试)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胡谐之,豫章南昌人也。祖廉之,治书侍御史。父翼之,州辟不就。谐之初辟州从事主簿,临贺王国常侍,抚军行参军,晋熙王安西中兵参军,南梁郡大守。以器局见称。徙邵陵王南中郎中兵,领汝南大守,不拜。除左军将军,不拜。

世祖顿盆城,使谐之守寻阳城,及为江州,复以谐之为别驾,委以事任。文惠大子镇襄阳,世祖以谐之心腹,出为北中郎征虏司马,爵关内侯。在镇毗赞,甚有心力。建元二年,还为骁骑将军,转黄门郎,领羽林监。永明元年,转守卫尉。明年,加给事中。三年,迁散骑常侍,太子右率。

谐之风形瑰润,善自居处,兼以旧恩见遇,朝士多与交游。六年,迁都官尚书。上欲迁谐之,尝从容谓谐之曰:“江州有几侍中邪?”谐之答曰:“近世唯有程道惠一人而已。”上曰:“当令有二。”后以语尚书令王俭,俭意更异,乃以为太子中庶子,领左卫率。

谐之兄谟之亡,谐之上表曰:“臣私门罪衅,早备荼苦。兄弟三人共相抚鞠婴孩抱疾得及成人长兄臣谌之复早殒没与今亡第二兄臣谟之衔戚家庭得蒙训长情同极荫何图一旦奄见弃放,吉凶分违,不获临奉,乞解所职。”诏不许。

八年,上遣谐之率禁兵讨巴东王子响于江陵,兼长史行事。为子响所败,有司奏免官,权行军事如故。复为卫尉,领中庶子。谐之有识计,每朝廷官缺及应迁代,密量上所用人,皆如其言,虞悰以此称服之。十年,转度支尚书。明年,卒,年五十一。赠右将军、豫州刺史。谥曰肃。

(节选自《南齐书·胡谐之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兄弟三人/共相抚鞠/婴孩抱疾/得及成人/长兄臣谌之/复早殒没/与今亡第二兄臣谟之衔戚家庭/得蒙训/长情同极荫/

B. 兄弟三人/共相抚鞠婴孩/抱疾/得及成人/长兄臣谌之/复早殒没/与今亡第二兄臣谟之衔戚家庭/得蒙训/长情同极荫/

C. 兄弟三人/共相抚鞠/婴孩抱疾/得及成人/长兄臣谌之/复早殒没/与今亡第二兄臣谟之衔戚家庭/得蒙训长/情同极荫/

D. 兄弟三人/共相抚鞠婴孩/抱疾/得及成人/长兄臣谌之/复早殒没/与今亡第二兄臣谟之衔戚家庭/得蒙训长/情同极荫/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辟,指君主召见并授予其官职,它与文中的“徙”“出”“加”“赠”意思相同。

B. 永明元年,属于年号纪年法,古代纪年法还有干支纪年法、王公年次纪年法等。

C. 禁兵,禁军,是封建时代直辖于帝王且担任护卫帝王或皇宫、首都任务的军队。

D. 谥,文中指谥号。谥号是古代帝王、贵族、大臣等死后被加给的有褒贬意义的称号。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胡谐之亲情观念很重。胡谐之兄弟之间情感深厚,他的哥哥胡谟之去世之后,他向皇帝上表,提出辞职,皇帝没有准许。

B. 胡谐之不接受任命。他曾被任命为邵陵王南中郎中兵、汝南太守,又被任命为左军将军,他都因职位太低而没有接受任命。

C. 胡谐之受世祖器重。世祖担任江州刺史时用他作别驾,还把职任上的事委托给他;文惠太子镇守襄阳时,世祖把胡谐之当心腹看待。

D. 胡谐之很有见地。每当朝廷官员缺额应提拔或替代时,他就会暗中预测皇上想要任用的人,结果都像他所说的那样,虞悰很佩服他。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兼以旧恩见遇,朝士多与交游。(5分)

(2)为子响所败,有司奏免官,权行军事如故。(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4-15题。

至端州驿,见杜审言、沈佺期、阎朝隐、王无竞题壁,慨然成咏【注】

宋之问

逐臣北地承严谴,谓到南中每相见。

岂意南中歧路多,千山万水分乡县。

云摇雨散各翻飞,海阔天长音信稀。

处处山川同瘴疠,自怜能得几人归?

【注】公元705年,杜审言、沈佺期、阎朝隐、王无竞都是与宋之问同时在朝的诗人。他们都因获罪被贬往岭南各地。宋之问因病晚行,当途经端州驿时见他们在墙壁上的题诗,便感慨地写下这首诗。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 首句用“逐臣”表明了自己的身份,用“承”字表明了敢于担当的勇气。

B. “谓到南中每相见”与颔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写出了现实与愿望的反差。

C. “分乡县”“音信稀”和“每相见”遥相照应,抒发了诗人内心悲凉的情感。

D. “自怜能得几人归?”用设问的方式,以深沉的长叹收结全篇,极富表现力。

E. 这首诗平易晓畅、明白如话,遣词造句十分贴切自然,读起来音韵和谐。

15. 有人说,本诗所写情感波澜起伏,跌宕生姿。请结合全诗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5分)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过秦论》中贾谊用“____________”这一句话道出了强大秦国“一夫作难而七庙隳”的根本原因。

(2)杜甫一生失意,常陷入病痛孤独之境,《登高》一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此进行了直接描述。

(3)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摹写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第卷 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攀枝花十二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下半期检测)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在第10届中国青少年军事夏令营的开营仪式上,负责人语重心长地说:“你们是国家的明日黄花,民族的未来和希望,要苦练本领,将来好报效国家。”

在社会生活领域中,短时期内还无法消除广告语中可能出现的违背公序良俗的用语现象。因此,提升广告发布的文明程度,是社会的共同责任。

市场经济的大潮风起云涌,眼看自己一手建立的企业,已呈现行将就木的态势,他内心真有说不出的感慨!

倒摘牌制度的存在让一些俱乐部能够中途截杀其他俱乐部相中的球员,为此,那些已经与球员达成协议的俱乐部不得不跟先于自己摘牌的同行们哀求,希望他们不要横刀夺爱。

⑤本来可能成为一部看见时代的喧嚣、并记录下这个喧嚣时代的经典,最终却因为创作者的短视,落在了浅尝辄止的道路上,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⑥近年来,音乐综艺节目的比拼堪称白热化,仅去年就有不下30档,素人选秀、歌手竞演、音乐游戏等玩法眼花缭乱。

A. ①②⑥    B. ①③⑤    C. ③④⑥    D. ②④⑤

18.(湖南衡阳二十六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期中考试)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 今年入冬以来,大雾天气给人们的出行带来诸多不便。不过,据气象机构预测,近期将有一股冷空气影响中国中东地区,对驱散大雾天气起到积极作用。

B. 毋庸置疑,网络民意表达较之传统媒体上的民意表达更为直率、本真,一些社会热点事件因为网络这面“镜子”的存在而增加了透明度,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C. 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大家普遍关注的问题,许多不法商贩不时碰撞着道德和法律的底线,其目的无非是为了达到赚取更多不义之财的目标。

D. “闯黄灯扣6分”的新交通规则在民间引发争议,虽然公安部日前下发通知,表示闯黄灯暂时以教育为主,但不少业内外人士都表示朝令夕改伤害法律权威。

19.(河南商丘第一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期末考试)下列各句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3分)(   )

A. 王主编说:“李先生,奉上新近刚出的一本拙著,请批评,请惠存!”

B. 拜读了您的大作,恕我直言,这篇论文的逻辑性有问题,说服力不强。

C. 我公司新近推出一款多功能豆浆机,竭诚欢迎新老加盟商来人来电垂询。

D. 作为多年的老朋友,我劝你,也都是为你好,千万不要辜负了我的一番雅意。

20.(重庆十八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下半期考试)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6分)

白开水适合饮用,制取简单,经济实惠。“烧开水”在中国家庭司空见惯,但专家强调,_______。首先,烧开水的最佳时间是水烧开后再加热3至5分钟。研究显示,加氯消毒的水,随着温度的升高,所生成的卤代烃等致癌物质的含量也不断升高,烧到90摄氏度和刚烧开的水,潜在的危险最大。沸腾后再加热烧3到5分钟,这些有害物质可迅速挥发,_______。但是,水烧的时间太长也不利,_______,水中亚硝酸盐的含量可能越高,可危及人体健康。其次,烧开水的水质应该达到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

21.(福建永春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期末考试)2017年12月15日,“盐城交警”发了一条微博,其内容是两张海报,提醒骑电动车的市民遵守交通规则,其中一张海报的文案为“像我们这个年纪,骑电动车一定要记住戴安全头盔,否则会被开奔驰宝马的同学认出来”。                   

请你对以上微博内容进行评论。要求态度明确,语言简练、连贯,不超过60字。(5分)

四、(山东淄川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期中考试)作文(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18年1月5日,合肥一趟前往广州的高铁列车即将开动时,一位女乘客以等老公为由强行阻止关门。列车员和乘客多次劝解无果,乘警采取强制措施时,该女子依然用脚卡住门,并趁机钻回车上继续阻挠。1月10日,罗女士涉嫌“非法拦截列车、阻断铁路运输”,被处以2000元罚款。采访中罗女士称自己很冤:“只要乘警跟检票口知会一声,老公10秒钟就能进站等车。为了让老公上车,我这样做有错吗?”好多网友则认为罗女士用撒泼的方式扰乱社会秩序,应当严惩。

你对此有何见解?请在理解材料的基础上,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表达你的看法。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语文答案


1. 【答案】B

【解析】“文艺作品的作者运用‘万有相通’的理论”的表述不合原意,原文指“我根据‘万有相通’的哲学本体论认为……”。

2. 【答案】B

【解析】“这‘原来如此’就是指回归到形成这一件美的作品的母源”理解错误,应是发现了作品的“象”外之“意”。

3. 【答案】D

【解析】“把‘在场的东西’隐藏在表面形象或言词背后”错。应是“把‘不在场的东西’隐藏在表面形象或言词背后”。“不在场的东西”就是情或意。

4. 【答案】C

【解析】要注意文章在此处引蔡襄一例的意图,蔡襄在泰山的石刻题名改写真书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书法与摩崖环境相衬,要让刻字“压得住”,即衬得上这个环境。

5.【参考答案】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1分)把经石峪刻字的形与神的融合比成骨与肉的契合,(1分)生动形象(1分)地表现了经石峪刻字笔法的外柔内刚,直曲丰润合度,笔法到位流畅。(1分)写出了作者对经石峪刻字的艺术价值的肯定,表达了作者对经石峪刻字的喜爱之情。(1分)

【解析】题干要求“结合文本,从描写手法的角度对文中画线句子进行赏析”,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中重要句子的赏析能力。作答时注意是“从描写手法的角度”进行赏析,句子“经石峪字颇肥重,但是骨在肉中,肥而不痴,笔笔送到,而不板滞”,这句话在原文第4段,“肥重”是用来形容经石峪的字的外观,“骨”是字的形,“肉”是字的神,“骨在肉中”,是指经石峪刻字的形与神的融合,就好比骨与肉的契合,这在手法上是运用了比喻修辞,将经石峪刻字笔法的外柔内刚,形神合一的特点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出来。在情感的表达方面,体现了作者对经石峪刻字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6.【参考答案】热爱。(1分)认为经石峪的字即使是拓本,也是字字神气俱足,使人不能忘记。觉得这些字很美,稳而有佛性。值得远道来看。认为如果把拓印的字,在北京即使专为它盖一个大房子,也不为过。(2分)

尊重。(1分)反对今人随便在泰山刻字,认为是糟蹋了泰山。(2分)

【解析】题干要求“结合文本,谈谈汪曾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态度是怎样的”,这是考查作者在文本中呈现的情感态度。作答时要先从文本中找出能体现作者情感态度的词句,如文本第1段“第一次看见经石峪字”“是较早的拓本。百年老屋,光线晦暗,而字字神气俱足,不能忘”。第4段“这是一个心平而志坚的学佛的人所写的字”,第5段“我在经石峪呆了好大一会,觉得两天的疲劳,看了经石峪,也就值了”“泰山即使没有别的东西,没有碧霞元君祠,没有南天门,只有一个经石峪,也还是值得来看看的”。第6段“在北京陈列起来,即使专为它盖一个大房子,也不为过”。第8段“有些摩崖石刻,是当代人手笔。较之前人,不逮也,有的字甚至明显地看得出是用铅笔或圆珠笔写在纸上放大的。这哪里可以呢?”第9段“随便刻字,实在是糟蹋了泰山”。然后再据此分析这些词句所呈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即可,组织答案时要注意分点分类,情感态度+文本依据。

7. 【答案】B

【解析】本题题目是“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整合文中信息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仔细阅读各选项内容,找准答题区间,再认真比较。本题,从材料二所给的图中可以看出,2003年的增加值与前一年相比,也是有所减少的。所以B项“除2007年的全国博物馆事业增加值较前一年有所减少外,其余年份的增加值与前一年相比均呈现上升态势”说法是错误。故选B。

8. 【答案】BC

【解析】题干是“下列对材料的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是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中信息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仔细阅读各选项内容,找准答题区间,再认真比较。A项说法不正确,从材料一的第一段中可以看出,目前博物馆服务于大众的形式非常多,可以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为社会公众所共享;D项,“因此需要通过博物馆事业增加值来衡量博物馆对国民经济的全部贡献”说法不正确。原文材料二是“只能通过博物馆事业增加值来衡量博物馆对国民经济的直接贡献”;E项,无中生有,“这也是提升博物馆诸如宣传和教育等其他功能的关键所在”于文无据。故选BC。

9.【参考答案】依托藏品开展的科研活动能够产出丰富的科研成果;博物馆可以整合一个地区的科研力量,培育出科研团队。

【解析】题干是“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博物馆在科研方面的作用。”是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中信息能力。通读文章,可知答题区域在材料一中,仔细阅读材料一,可在材料筛选出“全国博物馆拥有近3000万件(套)藏品,依托这些藏品在历史、文化、考古等领域开展了大量的科研活动,科研成果也非常丰富”“针对藏品的研究,需要整合学校和研究机构的学者、教师,因此博物馆往往会成为一个地区的文史研究中心”等信息,根据这些信息概括说明博物馆在科研方面的作用。

10.【答案】C

【解析】原文标点:兄弟三人,共相抚鞠,婴孩抱疾,得及成人。长兄臣谌之,复早殒没。与今亡第二兄臣谟之衔戚家庭,得蒙训长,情同极荫。

11. 【答案】A

【解析】题干是“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考生在平时学习中应多多识记积累相关的知识,应有意识的进行分类识记,比如科考类、官职升迁贬谪类、官职名称类等等。A项,“它与文中的‘徙’‘加’‘赠’意思相同”,错误。“辟”,指官府授予官职,而文中的“徙”是指调职;“出”是出京受任;“加”是指加官授职;“赠”指皇帝为已死的官员及其亲属加封。

12. 【答案】B

【解析】题干是“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意思,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时,阅读一定要细致,要回到原文中逐句比较,依据文意,力求明辨各选项表述的正误。特别要注意其中的细微末节的毛病,例如事件的前后倒置,内容上的归纳不完整,中心概括上的无中生有,片面遗漏,强拉硬连,任意拔高,等等。B项,“他都因职位太低”于文无据。

13. 【参考答案】(1)加上因为与皇上有老交情而被厚待,所以朝中的官员大多同他交好往来。 

(2)禁军被子响打败,(胡谐之)被有关官员上奏弹劾免官,暂代军事职务和以前一样。

【解析】题干是“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能力。此类题目在翻译时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文言文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注意特殊句式和虚词,把握语境推断。第一句关键点:“以”,“因为”;“见”,“被”;“遇”,“厚待”;“交游”,“交好往来”。第二句关键点:“为……所”,“被”;“权”,“暂代职务”;“如故”,“和以前一样”。

【参考译文】

胡谐之,是豫章南昌人。他祖父胡廉之,曾任治书侍御史。他父亲胡翼之,州里曾授予他官职他不就任。胡谐之起初被征作州从事主簿,临贺王国常侍,抚军行参军,晋煕王安西中兵参军,南梁郡太守。以才识气度而被人称道。徒邵陵王南中郎中兵,领汝南太守,没有接受任命。除授左军将军,没有接受任命。

世祖屯驻盆城时,派胡谐之守寻阳城,待到世祖为江州刺史时,又任用胡谐之作别驾,把职任上的事委托给他。文惠太子镇守襄阳时,世祖把胡谐之当心腹看待,让他出任北中郎征虏司马,进爵关内候。在镇治辅佐相赞,很有心力。建元二年,还京任骁骑将军,转黄门郎,领羽林监。永明元年,转守卫尉。第二年,加给事中。永明三年,迁散骑常侍,太子右率。

胡谐之风度潇洒形貌漂亮,很会为人,加上因为与皇上有老交情而被厚待,所以朝中的官员大多同他交好往来。永明六年,迁都官尚书。皇上想再提升胡谐之,曾经从容地对胡谐之说:“曾在江州共事的人中有几个侍中啊?”胡谐之回答说:“最近只有程道惠一个人。”皇上说:“应当让(侍中)有两个。”后来把这说给尚书令王俭听,王俭的意见是另外任职,于是就任用胡谐之做太子中庶子,领左卫率。

胡谐之的哥哥胡谟之死了,胡谐之上表奏道:“我私门的罪孽,早就经受了苦毒。兄弟三个人,共同生活互抚养,从婴孩时起经常患病,好不容易长大成人。大哥胡谌之,又早早去世。我和现在去世的二哥胡谟之在家中饱含忧伤,得蒙二哥的教训长大成人,那情感就像受到极大的荫庇一样。怎能想到突然弃舍,彼凶我吉互相离违,不能亲临侍奉,请求解除我的官职。”诏告不许。

永明八年,皇上派胡谐之率领禁兵到江陵讨伐巴东王子响,兼长史行事。禁军被子响打败,(胡谐之)被有关官员上奏弹劾免官,暂代军事职务和以前一样。再做卫尉,领中庶子。胡谐之(对于考核官吏)很有见解,每当朝廷官员缺额以及应提拔替代时,他暗中分析预测皇上要任用的人,都像他所说的那样,虞悰因此佩服他。永明十年,胡谐之转度支尚书。永明十一年逝世,终年五十一岁。追赠右将军、豫州刺史。谥号为肃。

14. 【答案】AD

【解析】题干是“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首先要读懂诗句的内容和思想情感。A项,“‘承’字表明了敢于担当的勇气”分析错误,“承”字只是表明了自身的处境。D项,不是设问句,而是反问句,意思是被贬谪到偏远之地,没有几个人能够回去。

15. 【参考答案】首联写虽然被贬,但诗人认为即使远离家乡,能有朋友作伴,也是一种莫大的安慰。颔联借景抒情,大家被贬各地,千山万水,难以相见,委婉曲折地表达了他深沉的懊丧和哀愁。颈联写彼此之间难以来往和互通消息,体现了孤独寂寞,表达对朋友的思念之情。尾联写各地环境恶劣,为朋友和自己的未来担心、忧虑。

【解析】题干是“有人说,本诗所写情感波澜起伏,跌宕生姿。请结合全诗分析”。此题的考点是分析诗歌选材的特点和作者的思想情感。读懂全诗,根据具体诗句分析诗人波澜起伏的情感。首联意思是:我们这些有罪的臣子,受到了严厉的处罚,从北方流放到南方,原以为在南方大家还能够经常见面。想想远离家乡能有朋友作伴,也是一种莫大的安慰。颔联的意思:谁料到南中会有这么多岔道,千山万水使各个乡县重重相隔,哪里还能与朋友们见面呢?借景抒情,委婉曲折地表达了诗人深沉的懊丧和哀愁。颈联写对朋友们的思念。“云摇”有暗指皇威或政治势力之意,“雨散”是使他们像雨点般散落四方。“翻飞”也含有命运不测之意。“海阔天长”说明朋友之间相距遥远。好友都被流放,彼此之间难以来往和互通消息。“音信稀”又和“每相见”遥相照应,更增强了悲凉的情味。诗人在驿前孤寂地思念着同样遭遇的朋友,为朋友和自己的未来担心、忧虑。尾联的上句是写虽然各人所去的地方不同,但都同样充满瘴疠,山川满目凄情。下句以深沉的长叹收结了全篇。中原人大多不适应南方偏僻地区炎热的气候,视岭南为蛮荒之地,被贬谪的人初到岭南都有九死一生的恐惧感。全诗波澜起伏,跌宕生姿。就此诗而言,由见题壁而引发对友人的思念,进而表露被贬岭南的愁绪,其情感发展由失望感伤、孤独寂寞而凄苦愁虑、迷惘忧惧,真切地道出了被贬的内心心理,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本题要围绕着诗人的感情从安慰——懊丧和哀愁——孤独寂寞、思念到担心、忧虑的波动,一联一联来回答。

16. 【答案】(1)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2)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3)扪参历井仰胁息    以手抚膺坐长叹

【解析】考查默写常见古诗文名篇名句的能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所以,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如同音字、形似字、通假字、难写字等字的写法。“施”“势”“异”“常”“作”“扪”“仰”“胁”“息”“抚”“膺”

“坐”“长”,理解字义去记忆。

17.【答案】D

【解析】此题考查正确理解和使用成语。明日黄花:比喻已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已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望文生义,不能理解为是明天的花朵。公序良俗:指社会所具备的良好的公共秩序和道德风尚。使用正确。行将就木:寿命已经不长,快要进棺材了。用于此处不合语境,可改为“日薄西山”。横刀夺爱:指第三者不惜采取一切手段去夺取爱情的行为。有时引申为另一方抢了自己的生意、机会或人才。使用正确。浅尝辄止:略微尝试一下就停下来,指对知识、问题等不作深入研究,含贬义。使用正确。眼花缭乱:眼睛看见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此成语不能独立作谓语,前面添加“让人”或“令人”;也可改为“层出不穷”。

18.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病句辨析。A项,搭配不当,动宾搭配不当,“驱散”与“天气”不搭配,应去掉“天气”。B项,暗换主语,“有助于问题的解决”的主语应为“网络这面‘镜子’的存在”,而非“社会热点事件”。C项,句式杂糅,“其目的无非是为了达到赚取更多不义之财的目标”句式杂糅。

19. 【答案】D

【解析】A项,“惠存”,敬词,意思是请保存。多用于赠人照片、书籍等时所题的上款。使用正确。B项,“拜读”,敬词,指读别人作品或书信。使用正确。C项,“垂询”,敬辞,称别人对自己的询问,使用正确。D项,“雅意”,敬辞,指对方的心意,此处用来指自己的心意,故使用错误。故答案应为D项。

20. 【参考答案】“烧开水”也是大有讲究的(“烧开水”也要讲科学)

水的无害性得到提升(饮水安全度随之提高)

烧的时间越长

【解析】这是一道根据文意填空的题目,答题时注意前后文的照应,以及语意的提示,如第空注意后文“烧开水的最佳时间”,第空注意前面的“有害物质可迅速挥发”,第空注意前文“时间太长也不利”。

21. 【参考答案】示例:这样的交通安全宣传语能让人过目不忘,印象深刻,也充满轻松调侃意味,符合大众接受心理,能起到良好的宣传效果。

交警是执法部门,宣传语可以有创意,但要坚守底线,要有原则,不能不顾及“三观”,否则,不是幽默,而是“下流”。

这种交通用语无疑是在煽动社会贫富对立,这样没有价值立场的交通宣传语实在令人不敢恭维,也难以起到提醒和警示的效果。

交警安全宣传也应注重价值观导向,该宣传价值观导向错误,是明显的嫌贫爱富,是“媚俗宣传”。

该微博虽然“言者无意”,但受众的阅读重心很容易滑向道路上不同交通工具所带来的身份贫富属性。

【解析】题干要求“对以上微博内容进行评论。要求态度明确,语言简练、连贯,不超过60字”,评价微博内容可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来分析,形式上注意用语用词的特点,如口语书面语、方言等;句式上的特点可从长句短句、整句散句角度分析;内容上可从微博的内容对人们的影响等角度展开。

22. 

【写作指导】

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作文要想准确立意审题是关键,而阅读材料又是审题的前提。在阅读过程中概括材料大意,找出关键语句,确定立意角度,提炼中心论点,本题所给材料属于时事热点,材料主要内容为“某罗姓旅客以等丈夫为由用身体强行扒阻车门,造成列车延迟发车,因此被认定违反铁路管理法律条例,处以罚金,而罗女士称自己很冤:‘只要乘警跟检票口知会一声,老公10秒钟就能进站等车。为了让老公上车,我这样做有错吗?’好多网友则认为罗女士用撒泼的方式扰乱社会秩序,应当严惩”。根据以上内容分析旅客罗某以等丈夫为由,不听劝阻,用身体强行扒阻车门,造成列车延迟发车。她的行为就是缺少法度制约的典型表现。罗某无视法度的存在,恣意妄为,不仅给他人带来不便,给自己带来性命之虞,更是扰乱了社会的正常秩序,破坏了社会的稳定与和谐。一人不守法尚且如此,那么倘若整个社会都缺少法度,又该成为什么样子?因此要遵守法遵守规则;而罗某的观点从人性的角度,每个人都会以自己的利益为出发点作出行为选择,因而罗某的请求能让人理解但却让人无法苟同,也为法所难容。因为现代化的交通规划线上交通运输的时间精确度细致到分分秒秒,稍有时间差池,便不仅仅是动车晚点而是车祸等事故问题,罗某为一己之私而不顾列车上百余名乘客的安全,不可不谓其自私。再者,该事件的根源在于罗某自己看错了时间而导致丈夫被阻隔,而其在已过检票时间偷空上车,本身就是无视规则,故意阻挠发车,更是破坏规则。从这个角度立意我们主张法外应有人情,可人情之外也要遵守规则。


本文由公众号“语文试题与作文”(ID:stzuowen)整理编辑,转载注明出处。

投稿:1224355909@qq.com

商务合作:QQ1224355909

谢谢收看!

扫码或长按识别二维码免费关注本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