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投票入口>>>

2018年6月7日语文月刊公众平台(ID:yuwenyuekan)举办2018年教师高考下水作文网络大赛,通过文章阅读量、留言评论数量和网络投票综合评分,评出一二三等奖阅读、评论、投票单项奖,发放奖金。阅读量10万+的,自动当选特等奖。12日已截稿,开始投票,网络投票结束时统计各项目数据,综合排名打分。评论数量读者最多只能显示100条,以后台最终数据为准!


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哈师大附中2017级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时间:120分钟  总分:150分

一、选择部分(共27分)

1.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组是(     )

①你若坚持,定能发光。因为时间是所向披靡的武器,它能群轻折轴,也能聚沙成塔,将人生所有的不可能都变成可能。

②看着她站在灯光下落落大方的样子,我怎么也难以把她和十年前那个和人说话都会脸红的腼腆姑娘联系起来。

③参加《我是歌手》栏目的选手们风格各异,演唱的歌曲也各有特色,曲尽其妙,整个现场激情澎湃,歌迷们完全沉浸其中。

④今年我们黑龙江省大部分地区可谓风调雨顺,冬温夏清,这是多么可喜的事情。

⑤二十世纪60年代,便有人批评“凯旋而归”是错的。“旋”就是“归”,再加一个“归”字,岂不是“叠床架屋”吗?

⑥饶宗颐,这位被称为当代“最后的通儒”的国学大师,与季羡林先生并称“北季南饶”,他拥有百科全书式的深厚学养,令后辈学者难以望其项背。

A. ①③④

B. ②④⑤

C. ①③⑥

D. ②⑤⑥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成语的理解与运用。①群轻折轴:分量轻的东西,积多了,能压断车轴。比喻小问题太多了,也会酿成大的灾祸。不合语境。②落落大方:落落:坦率,开朗的样子。形容言谈举止自然大方。使用正确。③曲尽其妙:曲:委婉,细致;尽:全部表达。把其中微妙之处委婉细致地充分表达出来。形容表达能力很强。对象错误。④冬温夏清:冬天使父母温暖,夏天使父母凉爽。指人子孝道。语境错误。⑤叠床架屋:比喻重复、累赘。也比喻办事重复,自找麻烦。使用正确。⑥望其项背:望见他的颈项和后背。比喻赶得上。常用于否定形式,使用正确。

点睛:分析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这类题一定从三个方面综合考虑,即词语的基本义、感情色彩和语境意义。需要注意色彩不明,断词取义,对象误用,谦敬错位,功能混乱,不合语境,望文生义等错误使用类型。

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组是(     )

①自从阿尔法狗称霸棋坛之后,人工智能的话题就一直保持热度,其中“会不会被机器人挤掉饭碗”是普通大众关心的话题之一。

②阅览室图书经常出现“开天窗”现象,我们可以从这一现象反映两个问题,一是阅读者素质有待提高,一是管理力度有待加强。

③王羽除了班里和学生会的工作外,还承担了广播站“音乐不断”、“英语角”栏目主持,居然没有影响学习成绩,真让人佩服。

④今年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在央视一套播出的以“用责任汇聚诚信的力量”为主题的“3·15”晚会,满足了观众渴望了解消费侵权事件的收视期待。

⑤2017年新年伊始,辽宁舰编队在南海海域进行了多个项目和多型舰载直升机的训练试验任务,进一步锤炼了舰机融合水平和编队协同指挥能力。

⑥演员是文化作品的重要承载者,演员的职业和道德情操直接影响精神产品的质量,而一个民族欣赏水平的高低决定了整个民族的文化气质。

A. ①②⑤

B. ①④⑥

C. ②③⑤

D. ③④⑥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②句式杂糅,“我们可以从这一现象看出两个问题”和“这一现象反映出两个问题”杂糅,择其一表达即可。③“承担了广播站‘音乐不断’、‘英语角’栏目主持”缺少宾语中心词“的任务”。⑤“锤炼了……水平”,搭配不当,应该“提高……水平”。

3. 根据语境,下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古往今来的画家,可谓恒河沙数,不可胜计,可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画社会认为最好的画第二类,         ;第三类,         。第一类人,         ;第二类人,         ;第三类人,与道合而为一,“其人若天之自高,地之自厚,日月之自明”。他的艺术         ,         。

①“朝闻道夕死可矣”

②置好坏于度外,受冥顽不朽的力量驱动作画

③终身勤于斯而不闻道

④世俗形骸消亡之日,正是他的艺术走向永恒之时

⑤画自己认为最好的画

⑥就是天然本真的生命

A. ①④⑤②⑥③

B. ①④⑤②③⑥

C. ⑤②③①⑥④

D. ⑤②①③④⑥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第一、二两空承接上文,还是应谈什么画是最好的画,可确定②⑤应放在前面,再从内容递进得角度确定⑤②的顺序;第三、四空所在的位置从原文看,对“道”的追求应是呈递进的形势,再从“人”与“道”对应的角度,划确定③①的顺序,最后两句做评论性总结,⑥在④前。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名师点睛】连贯类题目做题时要注意把握基本内容,初步分层归类,先在小范围内排序,然后再考查层次间的衔接,这其中应先找出关联词、代词以及表时间、地点的词语,然后据此进行句间连缀排列。在上面排列的基础之上,再通读语段,检查确定。本题解答时就应先将所给六个句子按原文提示分类,然后再确定句子之间的顺序即可。

4.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 你放心,就凭咱俩这么多年的交情,还用见外吗?到时候需要我做什么,你只要来府上说一声就好了,我一定会帮你的。

B. 我的愚兄学习成绩不好,高中毕业后没有考上大学,让父母操心不已。

C. 你看你,来就来了吧,还带什么礼物。这大老远的,一定很累吧?多谢你的好意,我只好笑纳了,以后可别这么客气了。

D. 真是非常抱歉!我刚刚接到家里的紧急电话,恕我失陪,请大家见谅。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得体”就是语言表达符合具体的情境、对象、语体,要求分清不同场合、不同时间、不同身份、不同对象、不同目的,选用恰当的语句来表情达意。A项,“府上”是指对别人的家或老家的尊称。B项中“愚兄”是对同辈而年轻于己者的自我谦称。C项中“笑纳”,客套话,用于请人收下自己的礼物。

5. 下面是我国的“国家节水标志”,该标志的寓意表达不准确的一项是(     )

                                             

(此图圆形部分为绿色)

A. 绿色的圆形代表地球,象征节约用水是保护地球生态的重要措施。

B. 标志留白部分像一只手托起一滴水,表示节水需要公众参与,鼓励人们从我做起,人人动手节约每一滴水。

C. 手又像一条越流越窄的小河,表示目前地球水资源紧缺的现状。

D. 水和手的结合像心字的中心部分(去掉两个点),且水滴正处在“心”字的中间一点处,说明了节约用水需要每一个人牢记在心,用心去呵护。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描述画面要素要抓住画面特征,揭示其寓意要依据画面要素挖掘象征意义,做到由表及里。“国家节水标志”由水滴、手掌和地球变形而成。绿色的圆形代表地球,象征节约用水是保护地球生态的重要措施。标志留白部分像一只手托起一滴水,手是拼音字母JS的变形,寓意为节水,表示节水需要公众参与,鼓励人们从我做起,人人动手节约每一滴水,手又像一条蜿蜒的河流,象征滴水汇成江河。水滴和手的结合像“心”字的中心部分(去掉两个点),且水滴正处在"心"字的中间一点处,说明了节约用水需要每一个人牢记在心,用心去呵护,节约每一滴珍贵的水资源。C项应该改为“手又像一条蜿蜒的河流,象征滴水汇成江河”。

6. 下列加点字的词类活用现象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②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③外连衡而斗诸侯                    ④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

⑤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        ⑥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⑦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⑧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⑨商君佐之,内立法度                ⑩或师焉,或不焉

A. ①⑩/②④⑦/③⑤/⑥/⑧⑨

B. ①⑨/②④⑦/⑥⑩/③⑤⑧

C. ①⑥/②⑦/③⑤/④⑩/⑧⑨

D. ①⑦/②④⑥/③⑤/⑧⑨/⑩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词类活用的情况。解答时首先要明确例句中加点字的意思和用法,然后分析所给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和用法,再将选项与例句相对应,就可以找到答案了。A项,①⑩名词活用为动词,①罪:归罪。⑩师:从师学习。②④⑦形容词活用为名词,②曲:弯曲的弧度,④固:坚固的地势,⑦:小的方面。③⑤使动,③斗:使……争斗,⑤朝:使……朝拜,⑥意动,以……为师。⑧⑨名词做状语,云:像云朵一样,内:在国内。

点睛:本题考查文言实词中词类活用现象,属于实词考查的一部分,高考一般不单独设题。常见的实词活用情况有:名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名词作状语、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备考时要准确理解文言实词的词义,掌握实词活用的常见类型,注意识记和累积,学会采取代入原文法、课内回顾法、成语迁移法、语境分析法等方法来推断。

7. 下列各组句子,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

B.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C.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

D. 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答案】C

点睛:文言文句式总分两大类:固定句式、特殊句式。其特殊句式又可分为:倒装句、被动句、省略句、判断句四大类,而倒装句又分为:宾语前置句、状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定语后置句、主谓倒装句(谓语前置句)四类。识别特殊句式第一要把握句意,第二平时要熟记各种特殊句式的标志,这样以利于辨别。

8.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B.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                         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C.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

D.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题干要求“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的意义和用法。在答题时把实词含义放回到原文中,结合具体语境和上下文来理解,是辨析文言实词的重要方法。A项,指的是一类人。B项,前一个“因”是“趁着”,后一个“因”是“凭借”的意思。C项,前一个“亡”是“丢失”、“损失”的意思,后一个“亡”是“使……灭亡”的意思。D项,前一个“致”是“到达”的意思,后一个“致”是“招纳”的意思。

9. 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敕造,奉皇帝之命建造。敕,本来是通用于长官对下属、长辈对晚辈的用语,南北朝以后作为皇帝发布诏令的专称。

B. 黔首,战国时期秦国及秦代对平民的称呼。古代表示平民的称呼有百姓、匹夫、布衣、衣褐、黎民、黎庶、白衣等。

C. 秦汉时期,中原人把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南地区所有种族均称作“越”,史称“北方胡,南方越”,因民族众多,故称“百越”。

D. 行,和歌、引、吟等类似,是古诗的一种体裁。其音节、格律比较自由,形式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等。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古代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B项,衣褐:基本解释1.泛指粗布衣服。2.穿粗布衣。3.借指贫贱者。

二、古诗文部分(共49分)

(一)文言文阅读(共24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

花云,怀远人。貌伟而黑,骁勇绝伦。至正十三年杖剑谒太祖于临濠。奇其才,俾将兵略地,所至辄克。太祖将取滁州,率数骑前行,云从。猝遇贼数千,云翼太祖,拔剑跃马冲阵而进。贼惊曰:“此黑将军勇甚,不可当其锋。”兵至,遂克滁州。太祖渡江,云先济。既克太平,以忠勇宿卫左右。擢总管,徇镇江、丹阳、丹徒、金坛,皆克之。过马驮沙,剧盗数百遮道索战。云且行且斗三日夜,皆擒杀之。太祖立行枢密院于太平,擢云院判。命趋宁国,兵陷山泽中八日,群盗相结梗道。云操矛鼓噪出入,斩首千百计,身不中一矢。还驻太平,陈友谅以舟师来寇。云与元帅朱文逊结阵迎战,文逊战死。贼攻三日不得入,以巨舟乘涨,缘舟尾攀堞而上。城陷,贼缚云,云奋身大呼,缚尽裂,起夺守者刀,杀五六人,骂曰:“贼非吾主敌,盍趣降!”贼怒,碎其首,缚诸樯丛射之,骂贼不少变,至死声犹壮,年三十有九。太祖即吴王位,追封云东丘郡侯,立忠臣祠祀之。方战急,云妻郜祭家庙,挈三岁儿,泣语家人曰:“城破,吾夫必死,吾义不独存,然不可使花氏无后,若等善抚之。”云被执,郜赴水死。侍儿孙瘗毕,抱儿行,被掠至九江。孙夜投渔家,脱簪珥属养之。及汉兵败,孙复窃儿走渡江,遇偾军【注】夺舟弃江中,浮断木入苇洲,采莲实哺儿,七日不死。逾年达太祖所,孙抱儿拜泣,太祖亦泣,置儿膝上,曰:“将种也。”赐儿名炜。其五世孙请于世宗,赠郜贞烈夫人,孙安人,立祠致祭。

(节选自《明史·花云传》)

【注】偾军:溃败的军队。

10.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杖剑谒太祖于临濠              杖:拿着

B. 猝遇贼数千,云翼太祖          翼:保护

C. 徇镇江、丹阳、丹徒、金坛      徇:掠取

D. 贼非吾主敌,盍趣降            趣:归顺

11. 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花云艺高人胆大的一组是(   )

①拔剑跃马冲阵而进          ②此黑将军勇甚,不可当其锋

③斩首千百计,身不中一矢    ④贼缚云,云奋身大呼

⑤起夺守者刀,杀五六人      ⑥骂贼不少变,至死声犹壮

A. ①②④

B. ①③⑤

C. ②③⑥

D. ④⑤⑥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花云勇猛超群,他的才能深受太祖赏识。至正十三年他拜见太祖,曾在遇险时挺身而出使太祖免于难;此后又多次带兵打仗,建立显赫战功,得到太祖提拔。

B. 花云与贼寇奋力抗争,至死不屈。花云驻守太平时,陈友谅率水师攻破城池,元帅朱文逊战死,他被俘;花云临危不惧,在被杀的当口,仍高声痛骂贼寇。

C. 花云的妻子决心为丈夫殉节。花云妻子看到战况紧急,知道丈夫生命危险,表示自己决不独活,将三岁的儿子托付给家中仆人;花云被俘后,妻子投水而死。

D. 花云的儿子花炜历尽艰辛后安全存活。花云妻子死后,侍儿抱起花炜逃命,被掠至九江,侍儿将他托养在渔家,后来又带他渡江,一年多后才来到太祖身边。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贼攻三日不得入,以巨舟乘涨,缘舟尾攀堞而上。

(2)遇偾军夺舟弃江中,浮断木入苇洲,采莲实哺儿,七日不死。

(3)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

【答案】10. D    11. B    12. B   

13. (1)贼寇进攻三天不得入城,利用大船趁着涨水,沿着船尾攀爬城墙的垛口上去。( 关键词“以”,“乘”,“缘”“堞”)

(2)遇上败军抢走船只把他们丢弃在江中,靠着断木漂浮进入芦苇洲中,采摘莲子喂养小儿,七天都未死去。(关键点“遇”“浮”“哺”)

(3)然而秦国凭借小小的土地,达到兵车万乘的国势,给八州排序,使诸侯同列朝见,一百多年了。(区区,致,朝)

【解析】

10.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理解常见实词的意义。在答题时把实词含义放回到原文中,结合具体语境和上下文来理解,是辨析实词含义的方法。题干要求选正确的一项,所以该题用排除法。D项,趣:古义同“促”,赶紧,赶快。

11.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鉴赏人物形象性格特点。B项,②是贼人评语,表现了花云勇猛。④⑥表现了花云临危不惧的顽强形象,不屈意志,不是“艺高”。

12.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理解文意,概括文章内容。B项,“陈友谅率水师攻破城池,元帅朱文逊战死”而原文“云与元帅朱文逊结阵迎战,文逊战死。贼攻三日不得入”可知朱文逊战死在前,城池被攻破在后。

13.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重要句子的翻译。翻译要结合语句所在语境,整体把握大意,注意关键词的落实翻译,另外要关注是否有特殊语法现象,比如活用,通假,特殊句式等。得分点:(1)关键词“以巨舟”:利用大船;“乘”:趁着;“缘”:沿着;“堞”:城墙。(2)关键词:“遇”:遇上;“浮断木”:靠着断木漂浮;“哺”:喂养。(3)关键词:“以”:凭借;“区区”:小小的;“致”:达到;“序”:给……排序;“朝”:使……朝见。

参考译文:

花云,是怀远人。他身材魁梧,皮肤黝黑,勇猛无比。至正十三年他提着宝剑到临濠拜见太祖。太祖认为他是奇才,命令他率军打仗攻城,所到之处都是攻无不克。太祖打算攻下滁州,带领几名骑兵在前行走,花云也跟随着。途中突然遇上了好几千个贼兵,花云护卫着太祖,拔剑跃马冲入敌人的阵地。贼兵大惊叫道:“这个黑将军太勇猛了,不可正对他的锋芒。”大军来到,于是攻下了滁州。太祖带军队渡长江,花云一马当先。已经攻下了太平后,花云凭借着他的忠诚和勇猛在太祖身边做了随身护卫。升任总管,领兵征战镇江、丹阳、丹徒、金坛,这些地方都被攻取了下来。经过马驮沙时,遇到数百名凶悍的强盗拦路挑战。花云连着三天三夜边打边行军,将强盗全部擒杀。太祖在太平设立行枢密院,提拔花云做院判。花云奉命赶赴宁国,军队陷入山泽中达八天之久,众多群盗结伙阻拦。花云手持长矛,呐喊着出入敌阵,杀敌千百人,而自身没有中一箭。花云回军驻扎在太平,陈友谅带领水军前来攻城。花云与元帅朱文逊结成阵势迎战,朱文逊战死了。贼寇进攻三天不得入城,利用大船趁着涨水,沿着船尾攀爬到城墙的垛口上去。城被攻陷,贼兵捆绑了花云,花云身体一振,大吼一声,绑他的绳子全被挣断了,花云跳起来,夺下看守的刀,砍死了五六个人,骂道:“你们不是我主上的对手,为什么不快点投降!”贼兵大怒,打碎了他的头,又把他绑在桅杆上,乱箭射他,花云依然大骂贼兵,到死他的骂声还十分雄壮,死时年龄只有三十九岁。太祖做了吴王后,追封花云为东丘郡侯,并修建了忠臣祠堂来祭祀他。在战斗紧急的时候,花云的妻子郜氏祭告了家庙,拉着三岁的孩子,哭着对家里人说:“城一旦被攻破,我丈夫必定会死,我要守着道义也不一个人活在世上,但又不可使花氏家族没有了后人,你们一定要好好把他抚养大啊。”花云被俘死后,他的妻子郜氏也投水而死。侍儿孙氏埋葬了她,抱着花云的孩子离开,在路上被人劫掠到了九江。孙氏连夜找到一户渔民,摘下簪子耳环等嘱托渔民代养这个孩子。等到汉兵战败,孙氏又偷走孩子,逃走过长江。等到汉军兵败以后,孙氏又悄悄地带着孩子渡江逃跑,遇上败军抢走船只把他们丢弃在江中,靠着断木漂浮进入芦苇洲中,采摘莲子喂养小儿,七天都未死去。经历了一年到了太祖那里,孙氏抱着孩子拜见太祖,泣不成声,太祖也流下眼泪,把孩子放在他的膝上,说:“(这是)将军的后代啊。”太祖赐孩子名字叫炜。他的五世孙向世宗请求,追赠郜氏为贞烈夫人,孙氏为安人,修立祠堂祭奠。

(二)诗歌鉴赏(共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各题。

《醉中感怀》  陆游

早岁君王记姓名,只今憔悴客边城。

青衫犹是鵷行①旧,白发新从剑外生。

古戍旌旗秋惨淡,高城刁斗夜分明。

壮心未许全消尽,醉听檀槽②出塞声。

注:①鵷行:喻指朝官的行列。②檀槽:指乐器。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 这首诗的开头两句于今昔变化之中自然流露出“感怀”之意,表达出自己客居边城的悲凉情调。

B. 青衫依旧,白发新生,形象真切,自成对偶。颔联怀旧伤今,抚今追昔,回肠千转,唱叹有情。

C. “青衫”,古制文官低品阶官服为青黑色,后泛指官职卑微。与白居易《琵琶行》“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中的“青衫”的意思相同。

D. 颈联描写了一幅旌旗飘荡、秋风惨淡、刁斗声声的边塞军营画面,笼罩着一种阴郁惨淡的气氛,反映出当时社会的动荡。

E. 前四句主要通过描写的表达方式写自己的遭遇和感慨,尾联两句直抒胸怀,深刻反映了诗人的无奈和激愤。

15. 抒情主人公过去和现在的形象特点有什么不同?请结合内容分析。

【答案】14. DE    15. 抒情主人公过去的形象特点是:深受君王赏识、器重,壮志满怀;现在的形象特点是:漂泊边城,壮志难酬。早年,姓名被君王所记,足见皇帝对其重视、信任,现在“壮心未许”,说明早年是壮志满怀的;如今作客边城,漂泊憔悴,久沉下僚,白发新生,足见其壮志未酬的感伤。

【解析】

14.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D项,颈联描写了一幅旌旗飘荡、秋风惨淡、刁斗声声的边塞军营画面,笼罩着一种阴郁惨淡的气氛。衬托了诗人壮志难酬的凄凉形象。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一、二联叙事,第四联抒情,叙事和抒情通过这一句贯穿起来。E项,前四句从叙事中写自己的遭遇和感慨。

点睛:诗歌鉴赏的双选题,是综合考查对诗歌内容、手法和主旨理解和赏析类的试题,考生在作答这类试题的时候要注意,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这样就能很好的作答这类试题。

15.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鉴赏人物形象的特点。这首诗要求赏析的是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的形象。从知人论世上说,陆游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从诗的写法上看,用对比的方法,把自己早年的得意和当下的失意作比。早年着“青衫”行走皇帝身边,连姓名都被君王所记,自己也“壮心”激越。可如今却流落边城,形容憔悴,连白发都生出了,当年的“壮心”如今“全消尽”,只能在歌酒中寄托他无可奈何的处境,和愤激不平的心情。按答题模式整合答案如下:抒情主人公过去的形象特点是:深受君王赏识、器重,壮志满怀;现在的形象特点是:漂泊边城,壮志难酬。早年,姓名被君王所记,足见皇帝对其重视、信任,现在“壮心未许”,说明早年是壮志满怀的;如今作客边城,漂泊憔悴,久沉下僚,白发新生,足见其壮志未酬的感伤。

16.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严格地说,浔阳并非绝对没有音乐,只是声音单调繁杂,难以入耳.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两句表达了这样的意思。

(2)李白在《蜀道难》中引用神话传说“五丁开山”为其文增添浪漫主义气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师说》中韩愈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原因是: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答案】    (1). 岂无山歌与村笛    (2). 呕哑嘲哳难为听    (3). 地崩山摧壮士死    (4).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5).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6). 师不必贤于弟子

【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名篇名句的默写。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本题④属于前者,其他属于前者。理解性默写,考生应先分析语境,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回顾诗句。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岂”“呕”“嘲”“哳”“摧”“栈”“钩”“贤”。

17. 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字。

(1)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

(2)南取汉中,西举巴、蜀

(3)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4)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

(5)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6)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7)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8)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答案】沿袭    攻占    糊涂   不同    无论    学习、研究     倘若  随随便便

【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言文实词的理解、识记与运用。文言文用单音词表达,现代汉语则用双音词表达。双音词是在文言文单音词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的,我们学习文言文,就可用组词的办法来确定文言实词的意义。组成双音词后,再根据文意来确定文言实词的含义。实词推断方法有:1.语言结构推断法(利用结构相似的句式)文言文中的排比句、对偶句、并列结构多,其中位置对称的词语一般词性相同而意义相近或相反,运用这种方法很容易由已知推出未知,由易推出难。比如(1)根据对称推断“蒙故业,因遗策”,“蒙”是动词,承接,那么“因”也是动词,根据“因”的动词义项结合语境可以推知是“沿袭”,2.语法分析推断法(利用语法结构):根据汉语语法知识,主语、宾语大多是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是由形容词、动词充当,定语是由名词、代词充当,状语是由副词充当。根据词在句中的语法地位来推断它的词性,进而推知它的词义。(2)中“南取汉中,西举巴、蜀”的“举”的位置是谓语动词的位置,再结合语境“南取汉中”,可以推出“举”是“攻占”的意思。3.语境分析法(利用上下文语境):“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要把握一个实词的含义,绝不能离开它生存的语境,有时上下文之间存在着照应、解释或暗示关系,这恰恰是我们要寻找的钥匙。4.成语印证法(利用成语):在成语中,保留了大量的文言词义,因此借用成语中的实词词义有时也能让我们“绝处逢生”。比如(4)中“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可以想到成语“殊途同归”的“殊”是“不同”,代入这里正合适。5.课内迁移法:试题中出现的一些实词解释,其实课文中已出现过,可联系课文相应迁移。解答文言实词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比如,代入检验法),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你掌握的法宝越多,你获得成功的系数就越大。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城市人的压力   [英]克瑞斯·罗斯

我在大街上走着,步履匆匆,因为我快要迟到了,但是我想不起来是被什么事耽搁了。我注意到我手中拿着一只香蕉,可是我不知道我为什么要拿着这只香蕉,只是隐约觉得这只香蕉对我十分重要,而且肯定与耽误我的事有关。

然后,在一个拐弯口,我碰到了艾丝尔姨妈。这应该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因为我已经有20多年没有见过她了。“姨妈,你好。”我对她说,“我们已经有二十多年没有见面了!” 艾丝尔姨妈见到我后并不惊奇。“小心你手中的香蕉!”她说。我大笑,因为我知道这是一根重要的香蕉,我会小心的。她提出与我同行,这让我很为难,因为我快要迟到了,必须加快步伐,艾丝尔姨妈走得实在太慢了。

拐了一个弯,一头大象挡在我们面前。大象出现在别的城市大街上也许不算是奇怪的事,可这是曼彻斯特呀!然而,不知为什么,我并没有感到奇怪。我想的是:“糟糕,大象挡住了去路,我真的要迟到了,艾丝尔姨妈和我在一起,我手里还有一只重要的香蕉……”

我十分着急,然后就醒了。

“只是一个梦。”我长舒一口气,但还是觉得有些不可思议,怎么会梦到大象、香蕉和艾丝尔姨妈呢?收音机还在播放着节目,它每天早晨6点钟自动开启,起到闹钟的作用。我抬头看了一眼表,已经是7点7分了。我必须加快行动,我洗漱时听到一则新闻:一头大象从马戏团逃到大街上,给行人带来了许多麻烦。我恍然大悟,或许我是在半睡半醒的状态下听到了这则新闻的,然后就梦到了大象。

我吃完早饭,准备去上班。我在一家电影公司上班,负责策划、创意、写剧本。我突然想,如果有一部关于大象出现在曼彻斯特大街上的电影,效果肯定会不错。我拿包的时候,发现包旁边有一张纸条,纸条上是我妻子的笔迹:“下班回家时,不要忘了顺路买一些香蕉!”我忽然明白梦中的香蕉为什么是重要的东西,因为我妻子最近在减肥,好几次让我买香蕉回家,而我每次都忘了。我想,我今天肯定会把香蕉买回家的。

在我刚出门时,手机响了。是我母亲的电话。“有一个坏消息,”母亲说,“你还记得你的艾丝尔姨妈吗?”“记得。”我说,“不过,我已经有20多年没有见过她了。”“是的,她昨天晚上去世的。她两周前就病得卧床不起,我对你说过的。”奇怪的梦终于得到了解释。

我匆匆赶路,但是发现我越是想走快,却走得越慢。我看了看手表,又发现了一个奇怪的事,手表的指针往逆时针方向旋转。“这很有意思。”我想,“如果手表是逆时针旋转,这说明我上班就不会迟到了……”然后,我又醒了。这太奇怪了。我拧了一下自己的胳膊,很疼,确定这一次不是在梦境里,而是真的醒了。时间是五点半,收音机还没有自动开启呢。我不会迟到。

我看到了妻子,就问她:“你今天还需要买香蕉吗?”“为什么问我这个问题?”她显得很诧异。“我以为你要减肥呢?”“减肥?”她说,“我胖吗?”“哦,不……那么,你听说过大象的事吗?”我问。“大象?”“对,一头大象从马戏团逃出来了。”

“曼彻斯特没有马戏团,更没有大象。你怎么了?是不是工作压力太大?也许你需要在家里休息一下。”妻子说。“不过,我先要给母亲打一个电话。”我说。“现在才五点半,你为什么要去打搅母亲呢?”妻子不明白我的意思。“嗯,确实不是什么重要的事情。”我说。“好了,放松一点,行吗?”妻子说完就出去了。

我立即给母亲打了电话。“妈妈。”“哦,亲爱的,这么早打电话有什么事呀?”“你还记得艾丝尔姨妈吗?”“当然,不过,我已经有二十多年没有见过她了……” “她还好吗?”我打断母亲。“我不知道,你怎么突然关心起她了?”“哦,没什么,再见!”

放下电话,我想,也许妻子说的对,我需要好好休息一天,于是我拨通了老板的电话。“是这样的。”我说,“我今天身体不舒服,可能是这几天策划剧本过于劳累了。”“你病的真不是时候,”老板说,“我们刚刚有了一个很好的创意,我本想今天和你好好谈论的。这是一个动作片,故事情节也非常有意思。我简单说给你听一听:一头大象从马戏团逃到了一个大城市,它吃了一只被恐怖分子注射了具有放射性物质的香蕉后,变得焦虑暴躁……” “我的艾丝尔姨妈什么时候在这部片中出现?”“姨妈?什么姨妈?”老板很生气。我挂断了电话。希望这一切不过是一个城市人生活压力太大的症状。

(选自《小说中的小说》,译林出版社)

18. 下列对小说的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 在梦境中,我遇到了二十多年没有见过的艾丝尔姨妈,却因害怕迟到而对与她同行感到为难,这折射了城市人因紧张忙碌而无暇顾及亲情的现实。

B.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我”因为老是忘记给妻子买香蕉这件事情而心怀愧疚,所以才会在梦中觉得这是件重要的事,并提醒自己一定要把香蕉买回家。

C. 在梦中,我拿着香蕉匆匆赶路,偶遇艾丝尔姨妈,又被一头大象挡住去路,这些莫名其妙的事情在后来的梦境中有了解释,并最终在现实中得到了证实

D. 当发现被大象挡住去路的状况并不是现实中发生的事情后,我长舒了一口气,因为这样自己就不会因为上班迟到而被暴躁的老板训斥了。

E. 小说主要是写“我”的压力,而以“城市人的压力”为题,突出“我”的典型性和代表性,使“我”的生存状态成为城市人生活的缩影,深化了小说的主题。

19. 小说为什么反复写到“香蕉、大象和艾丝尔姨妈”?请简要分析。

20. 小说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答案】18. EA    19. ①起线索作用。这些内容反复出现在“我”的梦境中,贯穿全篇,使情节更加集中,紧凑,连贯;②暗示小说主题。无论是一根普通的香蕉,在城市里很难出现的大象,还是二十多年未见面的姨妈,都在梦中给“我”以紧张、焦虑的感觉,它们的反复出现,象征着压力的难以摆脱和排遣(压力大、重)。③有助于塑造人物形象。小说通过反复写“香蕉、大象和艾丝尔姨妈”,表现了“我”在梦中和梦醒之后对梦境追因溯源的执着,表现了“我”的焦虑不安和分不清梦境与现实的心理状态,使人物心理更真实,形象更鲜明。④香蕉、大象和艾丝尔姨妈这些不相干的形象在“我”的梦境中和“我”醒来后的话语中反复出现,将梦境与现实混淆在一起,增强了小说的荒诞性和戏剧性。   

20. ①焦虑紧张,惶恐不安:总害怕迟到,在梦中匆匆赶路,却又早早醒来;潜意识里总觉得忘记了重要的事情;混淆梦境和现实。②工作勤勉努力:为被耽搁了时间不能快走而焦急;策划剧本劳累过度导致精神紧张焦虑;在梦中也不忘思考策划剧本。③执着,追根究底:对梦中发生的不可思议的事情,在梦境和现实中反复寻找答案。④因工作压力大而无暇他顾(只有工作而疏于关心生活和亲人):在梦中,“我”对于在曼彻斯特的大街上看到大象这样奇怪的事情不感到一点惊奇,只担心它挡住了自己的路会导致自己迟到;“我”是关心妻子的,所以潜意识里觉得她要减肥,为她买香蕉是件很重要的事,但实际上却并不知道她究竟需要什么;从“我”醒来后打电话问妈妈艾丝尔姨妈的情况来看,“我”是牵挂着她的,但是在梦中见了她却只担心她走得慢会让自己迟到。⑤不善于跟人交流,也不会顾及他人的感受。为弄清梦境是真是假而一大早就打电话打搅母亲;老板跟“我”交流剧本创意时,“我”的插话很生硬,让老板生气。

【解析】

18.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对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综合赏析能力。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然后结合文章内容判断正误,B项,“老是忘记给妻子买香蕉这件事情”是梦境,而非现实;C项,“最终在现实中得到了证实”理解不准确;D项,“被暴躁的老板训斥”依据不充分,从小说结尾处不足以断言老板脾气暴躁。

19.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对小说情节的理解。分析小说中反复出现的事物、人物的具体作用,要注意从情节结构、主题思想、人物塑造、写作风格等角度分析。从情节结构的角度分析,“香蕉、大象和艾丝尔姨妈”是小说的线索,小说就是紧紧围绕这些行文的;从主题表达的角度分析,“香蕉、大象和艾丝尔姨妈”体现了“我”生存的压力等;从人物塑造的角度分析,“香蕉、大象和艾丝尔姨妈”体现了“我”的焦虑不安和执着;从写作风格的角度分析,“香蕉、大象和艾丝尔姨妈”这 些不相干的形象交缠在一起,体现的是小说的荒诞性等。

20.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对小说人物形象的分析,首先要把握“我”的状态、言行和心理,如:紧张、焦虑、辛劳、担忧、无暇顾及亲人和生活等等。然后结合有关情节分析小说是怎样体现的。可以注重分析文中“我”的梦境及“我”梦醒后的做法。比如“我”的梦境,“我”害怕迟到,所以就匆匆赶路,这些表现了“我”的恐慌和焦虑;再如“我”请假时,跟老板说话很生硬,可以概括为“我”不善于跟人交流;还有“我”对梦境的真实性的考证,比如打电话问母亲艾丝尔姨妈的事情,表现了“我”对事实真相的求索等。

点睛:人物性格分析的题目应该首先从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肖像和其它侧面的描写中指出人物的性格,然后结合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即列举文中反应该性格特征的事例。注意主要性格和次要性格的区分,要概括和文章的主要情节相关的和文章的主旨行相关的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注意各点之间不要重合、不要相互包含,答题不要只简单的回答性格特征。

四、写作

21.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周末,我从学校回家帮着干农活。今春雨多,道路泥泞,我挑着一担秧苗,在溜滑的田埂上走了没几步,就心跳加速,双腿发抖,担子直晃,只好放下,不知所措地站在那里。

妈妈在田里插秧,看到我的窘态,大声地喊:“孩子,外衣脱了,鞋子脱了,再试试!”

我脱了外衣和鞋袜,卷起裤脚,重新挑起担。咦,一下子就觉得脚底下稳当了,担子轻了,很快就把秧苗挑到妈妈跟前。

妈妈说:“你不是没有能力挑这个担子,你是担心摔倒,弄脏衣服,注意力不集中。脱掉外衣和鞋袜,就甩掉了多余的顾虑。”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甩掉顾虑,一往向前

顾虑,是暂时还不愿舍弃“好处”,就像王洛宾《在那遥远的地方》里美丽的姑娘,尽管她有粉红的小脸,尽管她有美丽动人的眼睛,尽管她很养眼,可你总是回头张望会耽误了行程;就无法到达你要去的那更美的地方。顾虑,是经历中的一次蛇咬,于是见到井绳也心慌意乱。顾虑,是“明知道不能这样下去,却还一直停在原地”的彷徨,是“一分的犹豫,一刻的迟疑,快要到唇边想讲却又不敢……”的犹疑。一个人不论做什么,当目标明确之后,在前行的路上只有甩掉顾虑,勇往向前,才会走到想去的彼岸。

顾虑,往往使人不能去往那更美丽的地方。

陈胜、吴广大泽乡揭竿而起后,项羽带领八千吴中男儿,登上了反秦的历史舞台。之后巨鹿一战,破釜沉舟的项羽大败秦兵,然后收服章邯。项羽这位勇猛无二的英雄,开始称霸诸侯。可是在范增设下的“鸿门宴”中,项羽本应当决定杀了刘邦,铲除后患,可他担心他的名声:如此勇猛之将,怎能有如此不义之举。宴席中刘邦借故如厕逃了出去。后来刘邦真的成了他的心腹之患,最终也没有逃脱兵败垓下,自刎乌江的下场。项羽因为顾虑名声而惨败自刎的下场,可谓悲矣!

顾虑,往往使人眼前漆黑一团,不见希望。

我们也曾看到另外一些人,因为他们有过一次失败的经历,在他们看来,往东走是悬崖,往西走是泥潭,往北走是峭壁,往南走是深渊。他们小心翼翼,举步不前。他们把到哪里去还没有决定下来,已经满头银丝,双腿打颤,目不能远眺,耳不能远闻了。

顾虑,往往使人犹疑彷徨,失去良机。

有这样一个故事:罗凯,一个性格内向的人。他在大学有一个异性同学,是他心仪的人。在上大学时,他认为对方是一个喜欢学习的女孩,向她示好,可能打扰她学习。大学毕业若干年后,当他得知心仪的女孩还单身时,他别提多高兴了。经过几番顾虑后,他决定请女孩看一场电影。他在去往女孩家的路上,思前顾后了:会不会太冒昧?女孩是不是太忙?会不会被拒绝?她父母是不是高兴?顾虑中他没有推开她家的房门。后来,他在公园里见到了心仪女孩,他又自己怀疑自己了。再后来,他在收到女孩结婚请柬时,也收到了女孩的一封短信:“其实我一直喜欢你!”迟疑,使罗凯失去了心仪的女人!

刘表迟疑,使曹操三分天下之有一份;在商战中因为迟疑而被逐出市场的不胜枚举。迟疑彷徨,踌躇不前,许多人最终丧失了良机。

我们也看到那些明确目标后,甩掉顾虑,奋然前行的人,他们面对荆棘和险滩一路欢歌,不仅成就了自己,更对社会做出了贡献。

居里夫人一往向前,由一位漂亮的小姑娘,变成了科学教科书里的新名词“放射线”;牛顿一往向前,完成了万有引力定律和三大运动定律,成为人类历史上出现过的最伟大、最有影响的科学家之一;贝多芬一往向前,就连耳朵失聪后还创作出令世界震撼的交响曲,被人们尊称为乐圣;郎朗一往向前,曾被称为“将改变世界的20名青年”之一;史铁生这位“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的轮椅上的残疾人,一往向前,成为一名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孔祥瑞一往向前,在码头装卸上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被誉为“时代蓝领”。

一个人不论做什么,当明确了目标后,只有甩掉顾虑,一往向前,才会有可能去往那更美丽的地方——你理想的彼岸。

【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篇材料作文。从材料中获取的信息:有顾虑——不能完成任务;解除顾虑——完成了任务。从材料中看顾虑是:担心摔倒,弄脏衣服。引申理解顾虑的含义:什么是顾虑,它就是一个人要去做或者做着一件事情、一项任务或进行一个选择时的担心,担心失去现有的“好处”,也担心做了或选择了后的结果,这个结果往往被想象得很“坏”。故可参考以下立意:

1.要敢于面对困难,奋然前行

2.莫优柔寡断,要勇往前行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本文由公众号“语文试题与作文”(ID:stzuowen)整理编辑,转载注明出处。

投稿:1224355909@qq.com

商务合作:QQ1224355909

谢谢收看!

扫码或长按识别二维码免费关注本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