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高考语文古诗文阅读与鉴赏答题(46题)16-20

设为星标!语文试题仓库!应有尽有!最新高考试题作文高中试题小学试题作文初中试题作文中考试题作文!关注本号可每天收到各种资料。点上面蓝色文语文试题与作文关注。

‍‍‍2021年8月高考优秀作文专辑8月出炉,买买买!

高考第一品牌语文月刊代码46-88每月一本定价12元。其中每年8月高考优秀作文点评专辑、12月最新高考分类练习专辑、4月最高高考冲刺AB卷二套题等为高考必备!咨询微信160170248,手机13602424805

 语文月刊2021年12月高考分类练习专刊

海量免费试题,请关注1语文试题汇编2020年6.1-7.7全部语文试题  2.试题汇编2020.5.1-5.31  3.试题汇编2020.4.1-4.30  4.试题汇编2020.3.1-3.31  5.初中试题仓库请点这里 6.小学试题仓库请点这里

16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王昌龄高卧南斋时,开帷月初吐。

清辉澹水木,演漾在窗户。

荏苒几盈虚,澄澄变今古。

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

千里共如何,微风吹兰杜。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前四句中,“高卧”体现出诗人悠闲自在的状态,“澹水木”照应上句的“月初吐”。

B.诗人由窗前的“清辉”、“演漾”的明月产生丰富联想,展开下文对人事的感慨。

C.“澄澄”形容月光清亮透明的样子,“变今古”是“今古变”的倒装,写变化之大。

D.七、八句用从对方落笔的手法,写远方的女子在清江河畔吟咏诗歌表达思念之情。

2.清人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评价这首诗:“高人对月时,每有盈虚今古之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荏苒几盈虚”一句诗人通过问月表达了怎样复杂的情感。

【答案】

1D2.①对友人的强烈思念。月亮有圆有缺,但诗人与朋友有分无合,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②通过写“几盈虚”,表达了对时光流逝、清光依旧、人生聚散无常的感慨。

【分析】

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D.写远方的女子在清江河畔吟咏诗歌表达思念之情”,错误,“美人”这里指崔少府,因此这两句是“德高望重崔少府在清江河畔,他今夜必定如庄舄思越之苦”,而非远方女子的思念之情。

D故选。

2.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荏苒几盈虚”,此句是由前诗对月色的描摹上转而写对月亮的思考。

盈虚”,亘古以来,月亮圆了又缺、缺了又圆,可是人呢?人也是一代又一代,代代人都看着月亮。月光依然,而人生聚合不常。诗人和友人现在天各一方望月,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荏苒”,光阴荏苒,流光如逝,世事多变,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易逝的感伤和思考。

17阅读下面这首乐府诗,完成各题。

饮马长城窟行②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远道不可思,宿昔梦见之。

梦见在我傍,忽觉在他乡。他乡各异县,辗转不相见。

③④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

⑤⑥⑦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上言加餐饭,下言长相忆。

(注释)①饮马长城窟行:这是一首抒写怀人情愫的诗歌。②宿昔:指昨夜。③媚:爱。

言:代传讯息。⑤双鲤鱼:指刻成鲤鱼形的藏书信的函。⑥烹:煮。假鱼不能煮,此处将打开书函说成烹鱼。⑦尺素:古人写文章或书信用的绢帛。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本诗开篇以沿河的青草连绵不断引出女主人公对远离家乡的丈夫的思念,奠定全诗忧

愁思恋的感情基调,领起下文。

B.“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两句,用“枯桑”和“海水”暗示那远方的人纵然感情淡薄也应该知道她的孤凄和想念。

C.本诗最后说有位客人从远方带来装有丈夫书信的鲤鱼形状的木盒,解除了她的思念之苦,在书信中获得了远方传来的情意。

D.全诗以第三人称的角度为我们刻画出一个思妇形象,全诗语言清新,语句简短质朴,但感情浓郁,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2.本诗表达了抒情主人公对远方丈夫的思念之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抒情主人公是用哪些手法表达的思念之情?

【答案】

1D2.①比兴手法,写出女主人公的孤独寂寞、强烈的怀人之情。②顶针手法,字词上回环往复,富有音韵美,强化了抒情色彩。③衬托(对比)手法,用邻人得归家中,与家人团圆亲近反衬自己的冷清孤凄。④虚实结合,梦中近在咫尺,醒来天各一方,抒发女主人公对丈夫的思念之深、忧伤之重。⑤借代手法,诗中用双鲤鱼代指书信,表达了女主人公对丈夫的期盼和思念。

【详解】

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D.全诗以第三人称的角度为我们刻画出一个思妇形象”,错误,这一首描写思妇之情的诗歌,应该是“以第一人称的自叙口吻”。

D故选。

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

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开篇运用了比兴手法,以沿河的青草连绵不断引出女主人公对远离家乡的丈夫的思念,奠定全诗忧愁思恋的感情基调;诗歌的前八句,每句协韵,两句一转,前一韵的末句与后一韵的首句,词语相同重叠,环环相扣,逐层推进。这种联绵顶真的用法,富有音韵美,强化了抒情色彩;“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同乡的游子各自回家亲爱,有谁肯向我告诉我丈夫的讯息?运用了衬托(对比)手法,用邻人能够回到家中,与家人团圆,而自己的丈夫却未归家,表现了自己的冷清孤寂;“梦见在我傍,忽觉在他乡”,梦里见他在我的身旁,一觉醒来发觉他仍在他乡。诗歌运用现实与梦境相交错的表现手法,虚实结合,使得诗中情节似梦非梦、似真非真,从而将主人公因思念而情思恍惚、意象迷离的形象烘托得淋漓尽致;“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双鲤鱼,代指信函。远方客人送来丈夫的书信,表达了与丈夫别离的女主人公在家中“独守”的悲苦和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18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子衿《诗经·郑风》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注①嗣音:寄信。②挑兮达兮:独自徘徊的样子。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的前两章以“我”的口气自述怀人,“青青子衿”“青青子佩”,是以恋人的衣饰比喻恋人。

B.“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刻画出女主人公急盼之中的矜持之态,表现了女主人公的娇嗔之情。

C.诗中表现女主人公的动作行为仅用“挑”和“达”二字,主要笔墨都用在刻画她的心理活动上。

D.“挑兮达兮,在城阙兮”,点明地点,写她在城楼上因久候恋人不至而心烦意乱,来来回回地走个不停。

2.“一日不见,如三月兮”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答案】

1A2.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造成主观时间与客观时间的反差,从而将女主人公强烈的情绪形象地表现了出来。

【分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A.“比喻”是错误的。“青青子衿”“青青子佩”,是以恋人的衣饰借代恋人。

A故选。

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

这首诗描写一个女子思念她的心上人的情景,第三章写她在城楼上因久候恋人不至而心烦意乱,来来回回地走个不停,觉得虽然只有一天不见面,却好像分别了三个月那么漫长,运用了夸张的手法造成主观时间与客观时间的反差,从而将主人公强烈的思念之情表达了出来。

19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立春日陆龟蒙去年花落时,题作送春诗。

自为重相见,应无今日悲。

道孤逢识寡,身病买名迟。

一夜东风起,开帘不敢窥。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写作此诗时,正值立春时节,春风骀荡,作者患病居家,功名无成。

B.去年花落的时候,作者所作的送春诗一定饱含了难以释怀的悲伤之情。

C.首联作者以虚写实,以回忆的形式点明自己去年写诗的缘由背景。

D.本诗主要体现了陆龟蒙诗歌平淡的风格特点,语言朴实自然,不事雕琢。

2.本诗四联各有妙构,各得其所,短短四联构成了一个精妙无比的艺术世界。请简要分析。

【答案】

1B2.诗歌四联体现出典型的起承转合的结构特点。首联以“去年花落”题写送春诗入题,引起下文,有“起”的色彩;颔联承接上联,加以内容的铺展,用“今日悲”引出下联,有“承”的意思;颈联写作者自己“道孤”“识寡”“身病”“名迟”通过内容上的逆转,为尾联张目,发挥结构上“转”的作用:尾联又以一年春又来、春风又起来照应首联的题写送春诗,首尾圆合,收束全诗,属于“合”。

【分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能力。

B.一定饱含了难以释怀的悲伤之情”理解有误,结合“自为重相见,应无今日悲”可知作者是说去年花落时不知道现在会如此悲伤,可见去年并未饱含悲伤。

B故选。

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结构特点的能力。

诗歌四联体现出典型的起承转合的结构特点。

首联“去年花落时,题作送春诗”,作者以去年花落时节题写送春诗写起,由去年的事情引出今年指事,是“起”;颔联“自为重相见,应无今日悲”,承接上联题写送春诗的内容,自认为会再次相见,应该不会有像现在的悲伤,是“承”。

颈联“道孤逢识寡,身病买名迟”,内容上由送春转到感慨自己遭际上,“道孤”“识寡”写出了作者的孤独寂寥无人赏识的境遇,“身病”,身体多病,“名迟”,并未建立功名,由景及人,是“转”。

尾联“一夜东风起,开帘不敢窥”,照应首联的送春诗,首尾圆合,收束全诗。一年春又来、春风又起,春天又一次到来提醒着作者时间的流逝,可作者患病居家,功名无成,着实伤感。

2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将入关行次湘阴曹松背顾秦城在何处,图书作伴过湘东。

神鸦乱噪黄陵近,候雁斜沉梦泽空。

打桨天连晴水白,烧田云隔夜山红。

也知渐老岩栖稳,争奈文闱有至公。

[注]①秦城:地名,位于湘水之南。②黄陵:指黄陵山,在湖南湘阴县北,洞庭湖边。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交代了诗人入关前经过秦城、湘东而到达湘阴的行程,照应诗歌的题目。

B.诗歌的第二句“图书作伴”暗示了自己此行的目的,与末句“文闱”相呼应。

C.颔联的“空”字含义丰富,既指梦泽之地寥落空旷,也指自己济世理想落空。

D.颈联对渔民和农夫的劳作图景进行了描绘,色彩鲜明,充满浓厚的生活气息。

2.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作者的心理变化。

【答案】

1C2.①诗歌前两联记述诗人赶考的行程及所见,“神鸦乱噪”以景衬情表现出诗人内心的烦躁;以“梦泽”的空旷反衬诗人的渺小,表现出诗人的孤寂。②后两联写诗人看到平民百姓的渔樵生活,内心又变得安定平静,并心生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但想到朝廷对人才的重视,又坚定了自己参加科考、出仕为官的想法。

【分析】

1.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C.“自己济世理想落空”理解错误,“候雁斜沉梦泽空”的大意是说“自己如同这候雁一样滞留在寥落空旷梦泽之地,是多么渺小;诗人巧妙地使用了鸿雁南飞不过衡山回雁峰的传说,言外便有嗟叹客居过于僻远之意。从后面“争奈文闱有至公”的可看,诗人梦想着一朝中试,为官做宦,报效朝廷。并无“自己济世理想落空”之感。

C故选。

2.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

(1)从诗歌标题“将入关行次湘阴”可知,入关前行旅寓居湘阴的途中所作,诗人不满现实但又热衷功名,多次参加科举应试。

(2)诗歌前两联记述诗人赶考的行程及所见:“背顾秦城在何处,图书作伴过湘东”交代了诗人入关前经过秦城、湘东而到达湘阴的行程,“图书作伴过湘东”刻画了一个骑着毛驴的、瘦削的、脸上写着忧患和疲惫的、身着破旧青布蓝衫的唐朝秀才,总在崎岖不平的山道上巅簸跋涉着,从青年、壮年直到老暮衰年。他且走且停,且停且吟,毛驴背上永远驮着一对书箱。因为他虽然一生都在为生计奔波,但也一生都在读书考试并吟诗作赋。

神鸦乱噪黄陵近,候雁斜沉梦泽空”途中所见所闻所感,诗人好比是滞留的候雁,言外便有嗟叹客居过于僻远之意。听着神鸦的乱鸣,内心一片迷茫。

(3)后两联写诗人在途中看到农民劳作的场景,颈联对渔民和农夫的劳作图景进行了描绘,色彩鲜明,充满浓厚的生活气息。尾联中“岩栖”指在山洞里住居,常用为隐居的代称,可见诗人“也知渐老”,故有归隐之志,无奈科举考试的考场上有大公无私的主考官在期待着我,诗人梦想着一朝中试,为官做宦,报效朝廷,兼惠家族。他苦吟着,为战乱中不幸的百姓,无辜的平民。

文章转载自(直接来源):

本文由语文试题与作文(stzuowen)整理,转载注明出处。

投稿:1224355909@qq.com 商务合作:QQ1224355909


扫码或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语文试题与作文(stzuowen


初中试题库大(stkuda)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语文试题与作文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