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高考语文古诗文阅读与鉴赏答题(46题)41-46

设为星标!语文试题仓库!应有尽有!最新高考试题作文高中试题小学试题作文初中试题作文中考试题作文!关注本号可每天收到各种资料。点上面蓝色文语文试题与作文关注。

‍‍‍2021年8月高考优秀作文专辑8月出炉,买买买!

高考第一品牌语文月刊代码46-88每月一本定价12元。其中每年8月高考优秀作文点评专辑、12月最新高考分类练习专辑、4月最高高考冲刺AB卷二套题等为高考必备!咨询微信160170248,手机13602424805

 语文月刊2021年12月高考分类练习专刊

海量免费试题,请关注1语文试题汇编2020年6.1-7.7全部语文试题  2.试题汇编2020.5.1-5.31  3.试题汇编2020.4.1-4.30  4.试题汇编2020.3.1-3.31  5.初中试题仓库请点这里 6.小学试题仓库请点这里

4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焚书坑[唐]章碣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

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注)①祖龙:指秦始皇。②刘项:刘邦和项羽。③不读书:刘邦年轻时是市井无赖,项羽年轻时习武,两人都没读多少书。

这首诗写了和(历史事实)。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想感情)

【答案】焚书坑儒秦末农民起义对秦始皇残暴焚书行径的强烈谴责之情。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和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诗歌的首句“竹帛烟销”简练概括了“焚书坑儒”的史实,作者用“竹帛”这一文字的载体,来代指儒家典籍和百家之书,用“帝业虚”三字来将秦始皇“焚书坑儒”所酿就的后果概括出来。因此第一个横线上填写“焚书坑儒”;从诗歌的后两句“山东乱”“刘项”可知,这里写的是秦末农民起义,本次起义始于陈胜、吴广领导的大泽乡起义,其中属项羽和刘邦领导的两支军力最强。因此,第二个横线上填写“秦末农民起义”;这首诗主要意思为:燃烧竹帛的青烟散尽帝业也化而为虚,函谷关和黄河白白护卫着始皇帝所居。焚书坑内的灰烬未冷山东已发生暴乱,灭亡秦国的刘邦和项羽原本并不读书。主要运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将“竹帛烟销”与“帝业虚”“关河空锁”进行对比,“坑灰未冷”与“山东乱”对比,“刘项原来不读书”与开头的“竹帛烟销”对比。这些鲜明的对比耐人寻味,起到了强烈的讽刺效果,诗人强烈地谴责了秦始皇焚书行径的残暴,讽刺了焚书行为的愚蠢可笑,揭示了“焚书并不能阻止秦王朝灭亡的命运”这一历史现象。因此,第三个横线上填写“对秦始皇残暴焚书行径的强烈谴责之情”。

4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依韵和并州郑宣徽见寄范仲淹西湖载客恣游从,湖上参差半佛宫。

回顾隙驹曾不息,沉思樽酒可教空。

层台累榭皆清旷,万户千门尽郁葱。

向此行春无限乐,却惭何道继文翁。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从乘船纵情游赏西湖写起,确定了全诗的立足点,下文中的所见、所感均由此生发。

B.次句写湖周边的景象,从湖上放眼望去,到处是尚未建完的寺庙,参差不一,高低错落。

C.颈联互文见义,数不清的亭台楼榭、房舍院落层层叠叠,使人感到清新旷远、葱郁繁盛。

D.尾联两句一承一转,上句承接并收束前文,下句则是由“乐”到“惭”,丰富了全诗的内涵。

2.“先忧后乐”精神贯穿范仲淹的一生,在其诗词中也常有体现,但这首诗却似乎有“乐”无“忧”,对此该如何理解?请结合全诗内容,阐述你的看法。

【答案】

1B2.诗人曾通过不懈努力,借整修寺庙等行为助饥民度荒,为百姓解“忧”;如今看到当初修好的寺庙和百姓安居乐业的景象,十分欣慰,这才“乐”上心头。②即便如此,诗人仍为自己不能像先贤文翁那些为国做更多事情而渐愧。③所以,这首诗仍然体现了诗人心忧天下、效力家国的深厚情怀,与他“先忧后乐”的精神是完全一致的。

【分析】

1.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B.到处是尚未建完的寺庙”不正确,“半佛宫”应该是指湖边的建筑大半是佛宫。

B故选。

2.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

题干说这首诗似乎有“乐”无“忧”,其实这首诗中诗人似乎先“忧”后“乐”,这与范仲淹“先忧后乐”的精神是完全一致的。

首联,写诗人与客人在西湖上纵情游览,湖边的建筑参差错落,有一大半都是佛宫。诗人从乘船纵情游赏西湖写起。

颔联,诗人回想过往,一刻也不曾停息地忙碌,连静下来想喝一杯酒,都让自己觉得是虚度光阴。由此可见,诗人曾通过不懈努力,借整修寺庙等行为助饥民度荒,为百姓解“忧”。

颈联,写层层高台上建造的敞屋是那么明朗开阔,杭州城许多人家的门前都郁郁葱葱,一派生机。这表明了诗人看到当初修好的寺庙和百姓安居乐业的景象,十分欣慰,“乐”上心头。

尾联,写诗人即便面对一派繁荣景象,泛舟西湖欣赏春光只觉快乐无限,可他内心依然为自己不能像先贤文翁那些为国做更多事情而感到渐愧。

所以,这首诗仍然体现了诗人心忧天下、效力家国的深厚情怀,这与他“先忧后乐”的精神是完全一致的。

4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除夜野宿常州城外(其二

苏轼南来三见岁云徂,直恐终身走道途

老去怕看新历日,退归拟学旧桃符

烟花已作青春意,霜雪偏寻病客须

但把穷愁博长健,不辞最后饮屠苏

[注]①宋神宗熙宁六年,苏轼奉命前往常州、润州。当年除夕之夜宿于常州城外运河边,于是作诗二首。②古俗,正月初一,一家人先幼后长依次饮屠苏酒。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直抒胸臆,写自己外放已三年,感叹自己恐将终生谪居在外,奔走于宦途中。

B.第三句勾勒出年老的心境:人老了,易伤感于年华流逝,所以不想去看新的年历。

C.辟邪的桃符一年一换,诗人准备学写旧桃符,表明他有抛却不如意的仕途的打算。

D.颈联中将过去的青春美好和当前的容颜衰老相对比,流露出诗人历经沧桑的痛苦。

2.这首诗的尾联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

【答案】

1D2.①尾联体现了诗人豪放旷达的情怀。②尽管此时被外放,政治上陷于困顿的境地,整日奔波,内心愁苦,但诗人此时却一扫胸中郁闷之情,表示要用“穷”和“愁”赢取长久的健康,每年正月初一时做最后一个饮屠苏酒的人又有什么不好呢?(意思对即可)

【分析】

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评价作者情感的能力。

D.将过去的青春美好和当前的容颜衰老相对比”理解有误,诗中“青春”指春季,颈联.的意思是“自然景物已表露出春天的意味,我这病客的胡须偏被霜雪找寻”。

D故选。

2.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

根据问题“这首诗的尾联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可知本题要根据诗文内容,结合作者的写作背景体会情怀。这首诗主要写作者政治上的失意。首句“南来三见岁云徂”,三年之中,诗人虽然不断上陈己见,无奈与当权者多有不合,终不能回朝。诗人由此感叹恐怕自己一生都要在谪居在外,奔走宦途了。第三句写是年老心境:人老了,就不想看新的年历,怕勾起对年华流逝的伤感。第四句中诗人自比“旧桃符”。桃符是民间新年时悬于门户、用以辟邪的桃木,上面刻有传说能食鬼怪的神荼、郁垒二神的形象,一般是一年一换。“拟学旧桃符”暗指诗人要抛却不如意的仕途。这当然是一时之意。五六两句写自己的老态。而诗人以“老”、“病客”自称,实际上是就心境而言的,因为在年龄上他当时才38岁。末尾两句是全篇之眼。诗人一扫前面的郁闷,表示要用“穷”和“愁”换取长久的健康,要屠苏酒来迎新年。正月初一饮屠苏酒是一种习俗,饮用的顺序是自少至老。诗人说“不辞最后饮”,表明他不以岁月流逝为意,以豁达乐观待之。以此观照开篇,更见苏轼豪放旷达的情怀。

4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寄隐居士谢逸先生骨相不封侯,卜居但得林塘幽。

家藏玉唾几千卷,手校韦编三十秋。

相知四海孰青眼,高卧一庵今白头。

襄阳耆旧节独苦,只有庞公不入州。

[注]①谢逸:字无逸,屡举进士不第,隐居乡间,博学工文辞。②玉唾:珍贵的书籍。③庞公:即庞德公,后汉隐士,其事迹载于《襄阳耆旧记》。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先生以隐居明志,在选择住所方面,只求有幽静的树林水塘,就心满意足。

B.颔联写先生藏书之富、读书之勤及治学之久,表达了诗人的钦佩与感叹之情。

C.先生在四海之内所谓的“相知”,志趣实则与先生不同,谁也没有被先生垂青。

D.先生生不逢时,高卧庵中,虽然头发变白,却内心藏着一段人世报国激情。

2.尾联是如何表达对“先生”的赞美之情的?请简要分析。

【答案】

1C2.①作者运用庞公不入州门的典故,赞扬庞公清操自励,旨在借此歌颂“先生”如同庞公,是真正的隐士,并以此自励。②拿襄阳耆旧来相比,别人借隐居之名,以猎取名望,为延誉出山作准备,先生却独如庞公,始终不入州门,写庞公正是以古喻今,衬托“先生”孤高独行的风格。作者运用衬托的手法进一步赞美先生的风格和节操。

【分析】

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词的内容的能力。

C.“谁也没有被先生垂青”错误。颈联“相知四海孰青眼,高卧一庵今白头”告诉我们,虽然先生四海之内不乏相知之辈,但他们境界追求大多不会像先生一样,他们没有选择“高卧一庵”的生活。

C故选。

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词的表现手法的能力。

题目要求简要分析尾联是如何表达对“先生”的赞美之情的。作答时可以结合抒情手法和表现手法等加以分析。

结合注释③可知,庞公是庞德公,后汉隐士,尾联中“庞公不入州”表明庞公清操自励,始终不入州门,有着崇高的品格和声望。作者运用庞公的典故借此赞美先生和庞公一样崇高的品质;尾联“襄阳耆旧节独苦,只有庞公不入州”中“节独苦”“只有”等词语表明,庞公不同于借隐居之名以猎取名望的那些襄阳故老,清高自励,写庞公正是以古喻今,是对“先生”的一种映衬。作者运用衬托的手法进一步赞美先生孤高独行的风格和节操,突出体现先生是真正的隐士。

45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杭州春望〔唐〕白居易望海楼明照曙霞,护江堤白踏晴沙。

涛声夜入伍员庙,柳色春藏苏小家。

①②红袖织绫夸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

谁开湖寺西南路,草绿裙腰一道斜。

(注)①伍员:伍子骨,字子胥,春秋时楚国人。其父兄皆被楚平王杀害。伍员逃到吴国,佐吴王阖庐打败楚国,又佐吴王夫差打败越国,后因受谗毁,为夫差所杀。②苏小:

南齐时钱塘名妓苏小小。

1___________.全诗紧扣诗中一个“”字,展现出杭州春日美景,既有,也有风俗人情。

2.《唐诗笺注》:“涛声夜入,何等悲壮!柳色春藏,何等妩媚!有此妩媚,不可无此悲壮;有此悲壮,不可无此妩媚。若一味悲壮,或一味妩媚,吾不欲观之矣。”你如何看待这个评价,请结合诗句分析。

【答案】

1.望自然风光2.①本诗首联写白天眺望情景,领联“夜入”是虚写,由白天眼前的钱塘江和伍元庙想到晚上涛声传入庙中,格外清晰,伍子胥是一个悲剧英雄,为震天的涛声增添了悲壮色彩,由此可见,“涛声夜入,何等悲壮!”②苏小小家隐藏在杨柳春色中,点出“春”字,正面描写春光明媚,杨柳飘扬,无限风光,苏小小是钱塘名妓,才色双绝,妩媚动人,由此可见,“柳色春藏,何等妩媚!”

这个评价看到诗人抓住“涛声”和“柳色”两个意象,有想象之景,也有眼前之景,虚实结合,意境是悲壮与妩媚兼有,缺一不可,丰富了杭州的景象,展现了不同的意蕴。

【分析】

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1本题第()空,要求分析诗歌内容紧扣住了诗题中的哪个字。诗歌的首联,先推出“望海楼”“护江堤”,颔联分别从视听感知里生发出“夜入”“春藏”的美妙联想,一并融进涵纳“伍员庙”“苏小家”里,颈联移开目光,注视到民俗人事上来,描写杭州女工织艺的精巧和当时人们争饮佳醪的民俗风情,勾勒出繁荣兴旺的社会景象。而“红袖”与“青旗”、“柿蒂”与“梨花”的颜色对照、品物相衬,更像一幅工丽雅致的画图,流溢着浓郁活泼的生活情趣。尾联以登高远眺所见的阔大场景收束,暗与首句照应。所以,整首诗的内容,都是从诗人眼中所出,是诗人所看到的景象,紧扣住的是诗题中的“望”字。第2()空,诗歌中“红袖织绫夸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写出了描写杭州女工织艺的精巧和当时人们争饮佳醪的民俗风情,勾勒出繁荣兴旺的社会景象。而“红袖”与“青旗”、“柿蒂”与“梨花”的颜色对照、品物相衬,更象一幅工丽雅致的画图,流溢着浓郁活泼的生活情趣,这是风俗人情的写照。诗歌的首联,写出了“望海楼”“护江堤”在辉彩早霞、泛光晴沙的映照下,渲衬成一派秾丽畅朗的气氛;颔联写了春潮汹涌,夜涛摩荡,声响直振吴山顶的伍公庙;柳枝掩映,苏小家正当新绿深处的景象。这些都属于自然风景。

2.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

题干中,《唐诗笺注》:“涛声夜入,何等悲壮!柳色春藏,何等妩媚!有此妩媚,不可无此悲壮;有此悲壮,不可无此妩媚。若一味悲壮,或一味妩媚,吾不欲观之矣。”要求对这一评价进行分析,这一评价的主要观点在于诗歌既有“悲壮”,又有“妩媚”,然后将“悲壮”与“妩媚”相结合,谈谈诗歌这样写的表达效果,要扣住这两个词,看诗歌中是否体现出来。通读全诗可知,本诗第三句“涛声夜入伍员庙”,是说看到眼前的钱塘江和伍员庙,想到夜里万籁俱寂,涛声传入庙中,声音之响,伍员本身就是一位悲剧英雄,更为震天的涛声增添了几分悲壮色彩。这属于诗歌中“悲壮”色彩的部分。而第四句“柳色春藏苏小家”则正面点出“春”字,写出了春色之深,杨柳长条,风光旖旎;钱塘名妓,余韵流芳,妩媚动人。这是属于诗歌中“妩媚”色彩的部分。诗人抓住了“涛声”和

柳色”这两个意象的特点,声色交织、虚实相衬,有想象之景,也有眼前之景,意境有雄浑悲壮,也有风流妩媚,相得益彰,丰富了杭州的景象,展现了不同的意蕴,带给读者愉悦的审美感受,堪称佳作。

46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高邮(明)杨士奇四顾无山色,苍茫极远天。水云涵郡郭,粳稻被湖田。

草舍津头市,菱歌柳外船。羁愁念前路,非为别离牵。

点绛唇·湖上(清)释正喦③来往烟波,此生自号西湖长。轻风小桨。荡出芦花港。

得意高歌,夜静声偏朗。无人赏。自家拍掌。唱彻千山响。

(注释)①高邮:江苏省地名。②清代陈廷棹评:“……除西湖老僧《点绛唇》外,鲜有佳者……其中一片化机,未可浅视。”③西湖长:掌管西湖的人。

1.从题材上看,两首诗歌都属于山水田园范畴。从所抒发的情感看,第一首抒发的是,第二首抒发的是。2.两首诗歌在景物描写上各具特色,请比较二者的不同。

【答案】

1.羁愁闲适(得意、不受世俗的羁绊、对自由的热爱、对隐居生活的热爱)

2.①描写角度不同。《高邮》点面结合,既有远景勾勒,也有细致景物的描摹,描写的较为细致,营造清新的意境;《点绛唇》只注重“点”,西湖特色景致的“点”,引发读者想象勾勒整幅画面。②描写手法不同。《高邮》视听结合,有生活气息,烟火气,偏向于景物的“活”。《点绛唇》则以动衬静,用“高歌”“拍掌”“荡浆”反衬出景物的“静”。③写景目的不同,《高邮》为抒情张本,借景抒情。前六句描写的山水田园风光是为了引出“羁愁”。《点绛唇》的写景是把景作为人物活动的背景,写出闲适之情,不受世俗的羁绊,对自由的热爱。

【分析】

1.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内容和情感的能力。

第一首杨士奇的《高邮》一诗,错尾联“羁愁念前路,非为别离牵”中的“羁愁”可知,诗作最后直抒胸臆,抒发了诗人的“羁愁”,故第一空填写“羁愁”。

第二首,清代释正喦《点绛唇•湖上》一词,根据“来往烟波”“轻风小桨。荡出芦花港”,写在喧嚣复归于宁静的西湖之夜,轻舟小桨,从芦花飞白的港湾,荡入湖上,由此可知词人的闲适;该句“得意高歌,夜静声偏朗”句可知词人此时是得意的;“无人赏,自家拍掌,唱得千山响”,写作者在这沉寂的静夜荡舟高歌,不求他人赏,只是自适其乐,表达了对隐居生活(自由)的热爱;“自家拍掌,唱得千山响”,写词人面对湖山胜景,他并非如出家人那样一味地恬静寂灭,而是颇具豪情逸兴,表现出他不羁尘俗、高蹈世外的生活态度和情趣。故第二空可填写“闲适(得意、不受世俗的羁绊、对自由的热

爱、对隐居生活的热爱)”。

2.本题考查学生比较鉴赏诗歌的内容、写景手法和情感的能力。

首先要答出这两首诗在景物描写上的不同之处。

1()写角度不同《高邮》一诗中,“四顾无山色,苍茫极远天。水云涵郡郭,粳稻被湖田”为远景,属于“面”上的勾勒,“草舍津头市,菱歌柳外船”是近景,进行“点”上的细致描摹;采用点面结合,从远景近景相结合的手法描写景色,营造清新的意境。

《点绛唇》中的只注重“点”上的描写,“轻风小桨。荡出芦花港”是西湖特色景致的“点”,“唱彻千山响”引发读者想象勾勒整幅画面。

(2)描写手法不同《高邮》中的“山色”“苍茫极远天”“水云涵郡郭,粳稻被湖田”“草舍津头市”是利用视觉写景,“菱歌柳外船”是通过听觉写景,运用视听结合的手法,具有生活气息,具有烟火气,偏向于景物的“活”。

《点绛唇》中,“轻风小桨。荡出芦花港”“得意高歌,夜静声偏朗”“自家拍掌。唱彻千山响”,以动衬静,用“高歌”“拍掌”以及荡浆声反衬出景物的“静”。

(3)写景目的不同《高邮》一诗前三联写景,最后一联“羁愁念前路,非为别离牵”抒情,借景抒情,前三联描写山水田园风光是为了引出“羁愁”。所以,写景是为抒情张本的。

《点绛唇》先说自己是“西湖长”,然后描写词人游览西湖夜景,重在写词人“荡”“高歌”“拍掌”的活动。所以,本词中的景物描写是人物活动的背景,借景写出词人不受世俗的羁绊的闲适和对自由的热爱之情。

 

文章转载自(直接来源):

本文由语文试题与作文(stzuowen)整理,转载注明出处。

投稿:1224355909@qq.com 商务合作:QQ1224355909


扫码或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语文试题与作文(stzuowen


初中试题库大(stkuda)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语文试题与作文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