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江苏省部分地区2021-2022学年上学期高一语文期末试卷分类汇编:古诗阅读专题

设为星标!语文试题仓库!应有尽有!最新高考试题作文高中试题小学试题作文初中试题作文中考试题作文!关注本号可每天收到各种资料。点上面蓝色文语文试题与作文关注。

‍‍‍2021年8月高考优秀作文专辑8月出炉,买买买!

高考第一品牌语文月刊代码46-88每月一本定价12元。其中每年8月高考优秀作文点评专辑、12月最新高考分类练习专辑、4月最高高考冲刺AB卷二套题等为高考必备!咨询微信160170248,手机13602424805

 语文月刊2021年12月高考分类练习专刊

海量免费试题,请关注1语文试题汇编2020年6.1-7.7全部语文试题  2.试题汇编2020.5.1-5.31  3.试题汇编2020.4.1-4.30  4.试题汇编2020.3.1-3.31  5.初中试题仓库请点这里 6.小学试题仓库请点这里

古诗阅读专题

江苏省南京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学情调研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

水调歌头

辛弃疾

赵昌父七月望日用东坡韵,叙太白、东坡事见寄,过相褒借,且有秋水之约。八月十四日,余卧病博山寺中,因用韵为谢,兼寄吴子似。

我志在寥阔,畴昔梦登天。摩挲素月,人世俯仰已千年。有客骖鸾并凤,云遇青山赤壁,相约上高寒。酌酒援北斗,我亦虱其间。

少歌曰:神甚放,形如眠。鸿鹄一再高举,天地睹方圆。欲重歌兮梦觉,推枕惘然独念,人事底亏全?有美人可语,秋水隔婵娟

【注】①赵昌父:与后文吴子似均是作者罢官退隐江西铅山时的友人。②褒借:褒奖,赞美。③秋水:指辛弃疾铅山居所中的秋水堂,语出《庄子·秋水》。④青山:李白之墓在安徽当涂县的青山,这里以青山代指李白。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起句“我志在寥阔”,开门见山,直抒胸怀,表现了词人高远的志向和恢宏的气度,为有廖阔之志,自然有下文“梦登天”之举。

B.词中写梦,充满豪迈的激情、神奇的想象和大胆的夸张,其浪漫的色彩与至高潮处从梦中跌落的笔法与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相似。

C.梦醒后“人事底亏全”的发问,表现出词人人事难全的感慨和对现实的不满,蕴含了词人虽有雄才大略却报国无路、有志难申的喟叹。

D.结尾两句自我宽慰,既有眼前佳人可倾诉衷肠,复有窗外秋水月明之美景可供欣赏,将前文绚烂的梦境与满腔悲怀归于一片澄静。

16.依据文本,分析词人梦境中“我志在寥阔”的表现。(6分)

江苏省泰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遣  兴

杜甫

蓬生非无根,漂荡随高风。

天寒落万里,不复归本丛。

客子念故宅,三年门巷空。

怅望但烽火,戎车满关东。

生涯能几何,常在羁旅中。

【注】安史之乱爆发后,杜甫因谏丢官,曾流寓陇右。这首诗写于此时。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开头四句描写风急蓬飞、萧然寒肃的景象,既展现严酷的生存空间,也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

B.五六两句由写景抒情转入叙事抒情,交代诗人飘零异地的处境和久别思乡的心情,深挚沉痛。

C.“怅望”两句将个人处境与社会背景联结起来,以生动形象的细节描写呈现战火纷飞的动荡时局。

D.全诗以比兴起笔,借景抒情;继而以赋展开,虚实结合;结尾以问代答,直抒胸臆,沉郁顿挫。

16.论者说杜诗是“诗史”,请以这首诗为例,对此作简要分析。(6分)

                                     ▲                                       

江苏省徐州市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期末抽测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5~16题。

徐  州

汪元量

白杨猎猎起悲风,满目黄埃涨太空。

野壁山墙彭祖宅,塺花粪草项王宫。

古今尽付三杯外,豪杰同归一梦中。

更上层楼见城郭,乱鸦古木夕阳红。

注:徐州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南宋灭亡,元朝一统之时,诗人来到徐州写下此诗。塺:尘埃。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全诗层次分明,首联二句选取白杨”、黄埃”等北方特有的景物,既点明了地

点环境,又奠定悲凉基调。

B颔联运用对比的手法,慨叹人世沧桑,与李白诗句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

成古丘”有异曲同工之妙。

C诗人对国运无回天之力,只好借酒浇愁,同归一梦”与《念奴娇·赤壁怀古》

人生如梦”意蕴相同。

D此诗用字颇具匠心,黄埃涨太空”的涨”字就运用了比拟、夸张的手法,化

静为动,画面颇有立体感。

16. 请简要赏析尾句的表达效果。(6分)

江苏省连云港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516题。

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15.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春花秋月何时了"一句中,对"春花秋月"之美好景象,作者却一反常情,期盼它早日""却,表明词人身为阶下囚,怕春花秋月勾起往事而伤怀。

B."小楼昨夜又东风",一个""字,不仅点明了春花秋月的时序变化,而且暗示此情此景多次出现,深切表达出词人的欣慰之情。

C.李煜在"应犹在""朱颜改"的矛盾旋涡中越陷越深,在物是人非的落差对比中难以自我救赎,亦在此过程中演绎着人生的"突围"之美。

D."月明中""故国"只属于江南的那些较少忧虑的日子,最多也只是浮现在李煜"不堪回首"的记忆中,而且是他不忍心"触碰"的回忆中。

16.请简要赏析尾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妙处。(6分)

江苏省淮安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语文试卷

(二)古代诗歌阅读( 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

南乡子·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①    苏轼

霜降水痕收,浅碧鳞鳞露远洲。酒力渐消风力软,飕飕,破帽多情却恋头。

佳节若为酬,但把清尊断送秋。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

【注】①这首词是苏轼贬谪黄州期间所作。②若为酬:怎样应付过去。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霜降水痕收,浅碧鳞鳞露远洲”句,描绘大江两岸晴秋景象,勾勒出清爽阔大的秋景。

B.“破帽多情却恋头”,句中“破帽”喻指纷扰的世事,诗人借此自嘲难以摆脱尘俗的纠缠。

C.“佳节若为酬,但把清尊断送秋”两句,苏轼既是慨叹自身忧愁凄苦,也是向徐君猷诉苦。

D. “明日黄花蝶也愁”句言良辰易逝,好花难久,因此对盛开之菊,更应开怀畅饮,尽情赏玩。

16. “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句流露出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结合下阙简要分析。(6分)

江苏省扬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检测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516题。

刘禅奴弹琵琶歌 

顾况

乐府只传横吹好,琵琶写出关山道。

羁雁出塞绕黄云,边马仰天嘶白草。

明妃愁中汉使回,蔡琰愁处胡笳哀。

鬼神知妙欲收响,阴风切切四面来。

李陵寄书别苏武,自有生人无此苦。

当时若值霍骠姚,灭尽乌孙夺公主。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昭君先后被迫嫁给匈奴王父子,蔡文姬被匈奴左贤王掳走,流落边地,二人皆“愁”。

B.李陵出征匈奴被擒而投降,苏武出使匈奴被扣而不屈,李陵书别苏武,苦楚难以言诉。

C.诗歌在写琵琶声的同时,还联想到相关历史人物,两相结合突出曲调慷慨雄壮的特点。

D.本诗借古讽今,影射现实,寄寓感慨,辛弃疾的《京口北固亭怀古》也运用类似手法。

16.同样是写琵琶演奏,白居易的《琵琶行》表达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慨,本诗又寄寓了作者的哪些情感呢?请简要分析。(6分)

江苏省高邮市临泽中学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高一检测一语文试卷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共9分)

端午日   殷尧藩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14. 下列诗句中,属于描写端午节的一项是(    )(3分)

A. 晓厨新变火,轻柳暗翻霜                     B. 百花如旧日,万井出新烟

C. 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         D. 画鼓喧雷,红旗闪电,夺罢锦标方彻

15. 本诗颈联和杜甫的“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在情感表达上有什么不同?请从艺术手法角度作简要分析。(6)

 

古诗阅读专题

江苏省南京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学情调研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

水调歌头

辛弃疾

赵昌父七月望日用东坡韵,叙太白、东坡事见寄,过相褒借,且有秋水之约。八月十四日,余卧病博山寺中,因用韵为谢,兼寄吴子似。

我志在寥阔,畴昔梦登天。摩挲素月,人世俯仰已千年。有客骖鸾并凤,云遇青山赤壁,相约上高寒。酌酒援北斗,我亦虱其间。

少歌曰:神甚放,形如眠。鸿鹄一再高举,天地睹方圆。欲重歌兮梦觉,推枕惘然独念,人事底亏全?有美人可语,秋水隔婵娟

【注】①赵昌父:与后文吴子似均是作者罢官退隐江西铅山时的友人。②褒借:褒奖,赞美。③秋水:指辛弃疾铅山居所中的秋水堂,语出《庄子·秋水》。④青山:李白之墓在安徽当涂县的青山,这里以青山代指李白。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起句“我志在寥阔”,开门见山,直抒胸怀,表现了词人高远的志向和恢宏的气度,为有廖阔之志,自然有下文“梦登天”之举。

B.词中写梦,充满豪迈的激情、神奇的想象和大胆的夸张,其浪漫的色彩与至高潮处从梦中跌落的笔法与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相似。

C.梦醒后“人事底亏全”的发问,表现出词人人事难全的感慨和对现实的不满,蕴含了词人虽有雄才大略却报国无路、有志难申的喟叹。

D.结尾两句自我宽慰,既有眼前佳人可倾诉衷肠,复有窗外秋水月明之美景可供欣赏,将前文绚烂的梦境与满腔悲怀归于一片澄静。

16.依据文本,分析词人梦境中“我志在寥阔”的表现。(6分)

15.D

16.①登天玩月,俯仰千年。②结伴苏李,畅游天界。③北斗为勺,痛饮美酒。④鸿鹄高举,俯瞰天地。(6分)

江苏省泰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遣  兴

杜甫

蓬生非无根,漂荡随高风。

天寒落万里,不复归本丛。

客子念故宅,三年门巷空。

怅望但烽火,戎车满关东。

生涯能几何,常在羁旅中。

【注】安史之乱爆发后,杜甫因谏丢官,曾流寓陇右。这首诗写于此时。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开头四句描写风急蓬飞、萧然寒肃的景象,既展现严酷的生存空间,也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

B.五六两句由写景抒情转入叙事抒情,交代诗人飘零异地的处境和久别思乡的心情,深挚沉痛。

C.“怅望”两句将个人处境与社会背景联结起来,以生动形象的细节描写呈现战火纷飞的动荡时局。

D.全诗以比兴起笔,借景抒情;继而以赋展开,虚实结合;结尾以问代答,直抒胸臆,沉郁顿挫。

16.论者说杜诗是“诗史”,请以这首诗为例,对此作简要分析。(6分)

                                     ▲                                       

15. C(生动形象的细节描写,错)

16.(1)反映出社会动荡的时代风貌:满眼烽火,到处戎车,这是安史之乱中国家衰乱的形象展现。

(2)记录了黎民百姓的生存困境:战乱中诗人颠沛流离、漂泊流徙。这是虎狼横行时代民众苦难的缩影。

(每点3分)

江苏省徐州市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期末抽测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5~16题。

徐  州

汪元量

白杨猎猎起悲风,满目黄埃涨太空。

野壁山墙彭祖宅,塺花粪草项王宫。

古今尽付三杯外,豪杰同归一梦中。

更上层楼见城郭,乱鸦古木夕阳红。

注:徐州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南宋灭亡,元朝一统之时,诗人来到徐州写下此诗。塺:尘埃。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全诗层次分明,首联二句选取白杨”、黄埃”等北方特有的景物,既点明了地

点环境,又奠定悲凉基调。

B颔联运用对比的手法,慨叹人世沧桑,与李白诗句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

成古丘”有异曲同工之妙。

C诗人对国运无回天之力,只好借酒浇愁,同归一梦”与《念奴娇·赤壁怀古》

人生如梦”意蕴相同。

D此诗用字颇具匠心,黄埃涨太空”的涨”字就运用了比拟、夸张的手法,化

静为动,画面颇有立体感。

16. 请简要赏析尾句的表达效果。(6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15.(3分)C (颈联同归一梦”抒发的是南宋灭亡、英雄不再的无尽悲愤;而人生如梦”抒发的是怀才不遇的失意落寞,所以内涵不相似)

16.(6分)①动静结合:寒鸦为动景,古木为静景;(1分)②色彩对比鲜明:夕阳为亮色,寒鸦、古墓为暗色。(1分)以景作结,含蓄蕴藉:(2分)夕阳、寒鸦、古木营造萧瑟清冷的氛围表达作者国破家亡的悲凉之情。(2分)

评分建议:第3点答“借景抒情”“寓情于景”亦对。

江苏省连云港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516题。

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15.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春花秋月何时了"一句中,对"春花秋月"之美好景象,作者却一反常情,期盼它早日""却,表明词人身为阶下囚,怕春花秋月勾起往事而伤怀。

B."小楼昨夜又东风",一个""字,不仅点明了春花秋月的时序变化,而且暗示此情此景多次出现,深切表达出词人的欣慰之情。

C.李煜在"应犹在""朱颜改"的矛盾旋涡中越陷越深,在物是人非的落差对比中难以自我救赎,亦在此过程中演绎着人生的"突围"之美。

D."月明中""故国"只属于江南的那些较少忧虑的日子,最多也只是浮现在李煜"不堪回首"的记忆中,而且是他不忍心"触碰"的回忆中。

16.请简要赏析尾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妙处。(6分)

15.(3分)B深切表达出词人的欣慰之情”错误。应该是深切表达出词人的亡国 之痛)

16.①使用比喻修辞,将忧愁比作江水,化抽象为具体,点出忧愁之多、之深(3); ②使用设问修辞,有问有答,突出情感,引人深思(1分);③以间接抒情作结,表达心 中的忧愁(1分);④语言上,生动形象(1分)。

江苏省淮安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语文试卷

(二)古代诗歌阅读( 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

南乡子·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①    苏轼

霜降水痕收,浅碧鳞鳞露远洲。酒力渐消风力软,飕飕,破帽多情却恋头。

佳节若为酬,但把清尊断送秋。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

【注】①这首词是苏轼贬谪黄州期间所作。②若为酬:怎样应付过去。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霜降水痕收,浅碧鳞鳞露远洲”句,描绘大江两岸晴秋景象,勾勒出清爽阔大的秋景。

B.“破帽多情却恋头”,句中“破帽”喻指纷扰的世事,诗人借此自嘲难以摆脱尘俗的纠缠。

C.“佳节若为酬,但把清尊断送秋”两句,苏轼既是慨叹自身忧愁凄苦,也是向徐君猷诉苦。

D. “明日黄花蝶也愁”句言良辰易逝,好花难久,因此对盛开之菊,更应开怀畅饮,尽情赏玩。

16. “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句流露出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结合下阙简要分析。(6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15.(3分)C(“向徐君猷诉苦”不成立,“慨叹自身忧愁凄苦”解读不准确。)

16.(6分)消极、悲观。(2分)“清尊”一句,写佳节难度只能借酒浇愁;“万事”一句,把过去看成虚幻的梦境;“明日黄花”一句,表达对未来的悲观惆怅。(4分,答对2点即得4分。要求分析合理。)

附【助读鉴赏

上片写登临远望之所观所感。“霜降水痕收,浅碧鳞鳞露远洲”二句写作者与众人登上涵辉楼放眼远观的景象。深秋时节的江水不再像往日那样汹涌,水位下降,水波微微荡漾,露出了江心的沙洲。此两句写重阳实景,描写出秋高气爽、开阔壮丽的晚秋景象。

酒力渐消风力软,飕飕。破帽多情却恋头”此三句写酒后感受。“酒力渐消”,皮肤敏感,故觉有“风力”。而风本甚微,故觉其“力软”。风力虽“软”,仍觉有“飕飕”凉意。但风力再软,仍不至于落帽。此三句以“风力”为轴心,围绕它来发挥。“破帽”这里具有象征隐喻意义,指的是世事的纷纷扰扰、官场的勾心斗角。作者说破帽“多情却恋头”,不仅不厌恶,反而深表喜悦,这其实是用戏谑的手法,表达自己渴望超脱而又无法真正超脱的无可奈何。

下片借登高宴饮抒发自己达观的人生态度。“佳节若为酬,但把清尊断送秋”,逢此佳节,何不用杯中清酒及时欢乐,也省却自身哀叹清秋的烦忧。作者借用杜牧《重九齐山登高》诗中“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怨落晖”的意蕴,抒发自己遭受政治失意之后,以赋词饮酒来消解愁闷、看淡事情的处事态度,反映出作者旷达从容的人生追求。

后三句说以美酒断送秋的缘由。“明日黄花蝶也愁”意谓明日之菊,色香均会大减,已非今日之菊,连迷恋菊花的蝴蝶,也会为之叹惋伤悲。此句以蝶愁喻良辰易逝,好花难久,正因为如此,此时对此盛开之菊,更应开怀畅饮,尽情赏玩。

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这与“人间如梦”“世事一场大梦”等慨叹异曲同工,表现了苏轼后半生的生活态度。他看来,世间万事,皆是梦境,转眼成空;荣辱得失、富贵贫贱,都是过眼云烟;世事的纷纷扰扰,不必耿耿于怀。如果命运不允许自己有为,就饮酒作乐,终老余生;如有机会一展抱负,就努力为之。这种进取与退隐、积极与消极的矛盾双重心理,在词中得到了集中体现。

    ( 选自《苏轼选集》王水照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版第298页)

江苏省扬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检测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516题。

刘禅奴弹琵琶歌 

顾况

乐府只传横吹好,琵琶写出关山道。

羁雁出塞绕黄云,边马仰天嘶白草。

明妃愁中汉使回,蔡琰愁处胡笳哀。

鬼神知妙欲收响,阴风切切四面来。

李陵寄书别苏武,自有生人无此苦。

当时若值霍骠姚,灭尽乌孙夺公主。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昭君先后被迫嫁给匈奴王父子,蔡文姬被匈奴左贤王掳走,流落边地,二人皆“愁”。

B.李陵出征匈奴被擒而投降,苏武出使匈奴被扣而不屈,李陵书别苏武,苦楚难以言诉。

C.诗歌在写琵琶声的同时,还联想到相关历史人物,两相结合突出曲调慷慨雄壮的特点。

D.本诗借古讽今,影射现实,寄寓感慨,辛弃疾的《京口北固亭怀古》也运用类似手法。

16.同样是写琵琶演奏,白居易的《琵琶行》表达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慨,本诗又寄寓了作者的哪些情感呢?请简要分析。(6分)

15. C(突出曲调“悲怨凄凉”的特点)

16. ①对刘禅奴琵琶曲的欣赏;②对羁留边塞的历史人物(王昭君、蔡文姬、李陵、苏武等)

的同情;③对当朝抗击匈奴将领无能(朝廷用人不当)的不满。(每点 2 分)

江苏省高邮市临泽中学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高一检测一语文试卷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共9分)

端午日   殷尧藩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14. 下列诗句中,属于描写端午节的一项是(    )(3分)

A. 晓厨新变火,轻柳暗翻霜                     B. 百花如旧日,万井出新烟

C. 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         D. 画鼓喧雷,红旗闪电,夺罢锦标方彻

15. 本诗颈联和杜甫的“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在情感表达上有什么不同?请从艺术手法角度作简要分析。(6)

14.D  

15.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一联,用对比手法,将诗人日渐老去与石榴年复一年花开依旧进行对比,表达了作者年华老去的感伤。杜甫“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一联则从时空的角度写出了诗人丰富复杂的情感:对自己老而多病的感慨,悲秋之愁,身处异乡的羁旅之愁和孤独思乡的思想情感。

 

文章转载自(直接来源):

本文由语文试题与作文(stzuowen)整理,转载注明出处。

投稿:1224355909@qq.com 商务合作:QQ1224355909


扫码或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语文试题与作文(stzuowen


初中试题库大(stkuda)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语文试题与作文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