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高考一轮复习文化常识竞赛题3-4
请设为星标!语文试题仓库!应有尽有!最新高考试题作文高中试题小学试题作文初中试题作文中考试题作文!关注本号可每天收到各种资料。点上面蓝色文“语文试题与作文”关注。
2020年9月高考优秀作文专辑9月出炉,欢迎淘宝!
高考第一品牌语文月刊代码46-88每月一本定价12元。其中每年8月高考优秀作文点评专辑、9月高考试题分析专辑、12月最新高考分类练习专辑、4月最高高考冲刺AB卷二套题等为高考必备!咨询微信160170248,手机13602424805
语文月刊2020年9月高考作文专刊目录
海量免费试题,请关注:1语文试题汇编2020年6.1-7.7全部语文试题 2.试题汇编2020.5.1-5.31 3.试题汇编2020.4.1-4.30 4.试题汇编2020.3.1-3.31 5.初中试题仓库请点这里 6.小学试题仓库请点这里
1.下列对文中相关文化常识的表述,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孔雀东南飞并序》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是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与南北朝时的《木兰诗》并称“乐府双璧”。
B.《孔雀东南飞并序》以现实主义的手法叙述故事,而以浪漫主义的手法结尾,使全诗产生了质的变化,成为浪漫主义的代表作。
C.初七:农历七月七日,旧时妇女在这天晚上祭织女以乞巧。
D.下九:农历每月的十九日。古人以农历每月的二十九为上九,初九为中九,十九为下九。古代每月十九日,妇女常置酒欢聚,嬉戏娱乐。
2.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孔雀东南飞》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它是我国古代汉民族最长的抒情诗,也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与北朝的《木兰诗》并称“乐府双璧”。
B.“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中的“鸡鸣”是古代时辰的名称。
C.“何乃太区区”和“感君区区怀”中的“区区”二字意义不同,前者为“愚拙”之意,后者应理解为“情意深挚”。
D.“便利此月内,六合正相应”中,“便利”是一个古今异义词;“六合”指结婚选好日子,要年、月、日的地支都相合。
3.在“制灯谜贾政悲谶语”一回中,贾政看到贾元春出的灯谜是“能使妖魔胆尽摧,身如束帛气如雷。一声震得人方恐,回首相看已化灰。”这个谜语的谜底是( )
A.年兽 B.爆竹
C.宫廷净鞭 D.算盘
4.下列关于文化常识和作品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斯(?—前208),战国末年楚国上蔡(今属河南)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早年从荀卿学帝王之术,后被秦王嬴政任为客卿。
B.《谏逐客书》是李斯的一篇优秀古代公文。这里的“书”是书信的意思,为古代臣子向君主陈述政见的一种文体,是臣子向帝王逐条分析事理的一种公文名称,与“表”性质类似。
C.“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句中,“黔首”指平民、老百姓。黔,黑。平民百姓以黑巾覆头,故称“黔首”。
D.五帝三王,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被称为“五帝”,而“三王”则指夏禹、商汤、周武王。
5.对下列各句中加粗的古代文化常识解释不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三五之夜(农历每月十五日)
既望(农历每月十六日)
B.妪,先大母婢也(敬称自己已死去的祖母)
先妣(敬称自己已死去的母亲)
C.余自束发读书轩中(古代男子成人自立的标志)
而立之年(指三十岁)
D.吾妻归宁(旧指女子出嫁后回娘家)
吾妻来归(旧指女子出嫁)
6.下面关于中国传统节日风俗的诗句被拆散,请仿照示例,将之重新对应,并注明该诗句所描写节日和风俗。
①东南见月几回圆 ②江上流莺独坐听 ③兽头凌处雪微微
(1)西北望乡何处是,①___________。中秋节,赏月
(2)鼙鼓动时雷隐隐,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雨中禁火空斋冷,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下列关于文学与文化常识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孔雀东南飞》选自南朝陈徐陵编《玉台新咏》,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这是我国古代最长的一首叙事诗,它与北朝民歌《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
B.中国文学史上往往将"风"、"骚"并称,"风"指《国风》,"骚",指《离骚》。《诗经》与《楚辞》分别是中国文学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传统的两大源头。
C.古代少年男女把头发扎成丫髻,叫总角,后来用"总角"指代少年时代;"垂髫"指童年;女子成年称"及笄",男子成年称"弱冠"。
D.阴阳: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我国许多地名与此有关,如"江阴"、"淮阴"、"汉阳"、"汉阴"等。《愚公移山》:"指通豫南,达于汉阴。""汉阴"指汉水南面。
8.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外扮监斩官上,云)下官监斩官是也。今日处决犯人,着做公的把住巷口,休放往来人闲走。(净扮公人,鼓三通、锣三下科。刽子磨旗、提刀,押正旦带枷上。刽子云)行动些,行动些,监斩官去法场上多时了。(正旦唱)
【正宫】【端正好】没来由犯王法,不提防遭刑宪,叫声屈动地惊天。顷刻间游魂先赴森罗殿,怎不将天地也生埋怨。
【滚绣球】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哎,只落得两泪涟涟。
下列对加粗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外”是角色名,这里是“外末”的简称,扮演老年男子。
B.“净”是角色名,扮演性格刚烈或粗暴的男性人物。
C.“科”是古代戏曲中角色敲打乐器时的动作,又称为“介”。
D.“旦”是角色名,扮演妇女。
9.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孔雀东南飞》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它是我国古代汉民族最长的抒情诗,也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与北朝的《木兰诗》并称“乐府双璧”。
②“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初七,即七夕,又称女儿节、乞巧节,指农历七月七日,旧时妇女在这天晚上乞巧(用针作各种游戏)。下九,古人以每月的二十九为上九,初九为中九,十九为下九;在汉代,每月十九是妇女欢聚的日子。
③古人最初是根据天色的变化将一昼夜分为十二个时辰,它们的名称是: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鸡鸣是丑时(相当于现在的1点至3点),黄昏,是戌时(相当于现在的19时至21时),人定,是亥时(相当于现在的21时至23时)。
④词,产生于晚唐,兴盛于宋,是一种可以配乐歌唱的新诗体。词有词牌,词牌就是词的标题。因词是诗的变体,故又称“诗余”;因词“合乐可歌”,故又称“曲子词”;因此往往句子长短不齐,故又称“长短句”。
⑤词按字数的多少可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按作家的流派风格可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豪放派的主要代表作家有苏轼、辛弃疾等;婉约派的主要代表作家有柳永、秦观、李清照、周邦彦等。
⑥琵琶行,行,古诗的一种体裁。常见的古体诗的体裁还有歌、吟、引、曲等。青衫,黑色单衣,唐代官职低的服色为青黑色。后人常用“司马青衫”形容悲伤凄切的情感。
A.①④ B.③⑤
C.①② D.②④
10.根据古代文化常识,从下列相应序号后的词语中选择最恰当的,把正确的选项填写在横线上。
假如你穿越到了唐代,成为礼部的一位副职长官,你的官职名应是①_________,你处理的日常事务中不包括②_________,你一生中拥有的名号不会包括③_________;仲夏之夜,星河璀璨,你不禁吟诗一首,你会用④_________来指代银河,当时的情景令你想起尚在家乡的妻子,于是你写信给她,说你会于元朔时归家,你回家的日子实际是⑤_________,你家住河内,那么你家应位于黄河以⑥_________。
①A.尚书 B.侍郎 C.员外郎 D.郎中
②A.礼仪 B.祭享 C.贡举 D.武官选授
③A.尊号 B.别号 C.谥号 D.表字
④A.翼轸 B.云汉 C.玉衡 D.金乌
⑤A.当月十五 B.下月初一 C.正月初一 D.大年三十
⑥A.东 B.西 C.南 D.北
① ______ ② ______ ③ ______ ④ ______ ⑤ ______ ⑥ ______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浪漫主义的代表作”错。乐府诗歌是现实主义的,《孔雀东南飞并序》浪漫主义的结尾并没有改变全诗的现实主义风格。
2.答案:A
解析:“最长的抒情诗”错,应为“最长的叙事诗”。
3.答案:B
解析:这一内容出自《红楼梦》第二十二回“听曲文宝玉悟禅机 制灯谜贾政悲谶语”,在这一回中,贾母、贾政的谜语之后,就是众姊妹们的谜语了。“如雷”是形容声音之大,“已化灰”是爆竹炸过后的情形。“妖魔”当象征贾家的政敌。当贾家家运兴旺、势力煊赫的时候,谁不惧怕他家?特别是元春当了娘娘,贾家成了“皇亲国戚”。秦氏出丧、元妃省亲之类的盛大举动正是“一声震得人方恐”之时,上自王公贵族,下迄市井小民,然而否极泰来,烈火烹油的盛举之后,接着就是烟消火灭之时,元春的谜语成了她的家族命运的极恰切的谶语。
4.答案:B
解析:这里的“书”不是书信,而是上书、奏章。
5.答案:C
解析:束发指十五岁,男孩子成童的标志,二十岁行加寇礼才是古代男子成人自立的标志。
6.答案:(2)③,端午节,赛龙舟。(3)②,寒食节,禁烟火。
解析:
7.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学与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试题时要注意,多识记,先背课文里的,再由此扩展,以一流作家作品流派为主。错误选项多为张冠李戴,一定要记牢靠。B项,“《诗经》与《楚辞》分别是中国文学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传统的两大源头”错误。中国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文艺传统的源头分别是《诗经》和《离骚》。故选B。
8.答案:C
解析:“科”是古代戏曲剧本中指示角色动作、表情的用语。
9.答案:A
解析:①“最长的抒情诗”错,应是“最长的叙事诗”。④词的标题和词牌有着严格区别,词的标题是词的内容的集中体现,它概括了词的主要内容。词牌是一首词词调的名称。
1.我国有很多传统节日,每个节日都有一定的风俗习惯。根据下面的提示,完成填空。
春节(吃年夜饭);元宵( );端午( );重阳( )。
2.《再论文字下乡》篇中写道:“习是指反复地做,靠时间中的磨练,使一个人惯于一种新的做法”,下列行为不属于“习”的一项是( )
A.每周例行的升旗仪式
B.端午节吃粽子
C.定时定点投放垃圾
D.新团员学团章
3.下列谚语与乡土社会的人伦关系不相契合的一项是( )
A.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
B.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
C.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D.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4.文化常识:判断下列古代文化常识的正误。
1.记,是一种古代文体,主要是记载景物,并通过叙事、状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和见解。( )
2.元丰七年六月丁丑,是年号干支纪年法。元丰是宋神宗的庙号,丁丑表明用天干地支来表示年月日的次序。常用的纪年法还有王公纪年法,如赵惠文王十六年。( )
3.《水经》是中国北魏时期的地理著作,后经郦道元补充发展为《水经注》,是中国第一部记述水系的专著散文。( )
5.文化常识:判断下列古代文化常识的正误。
①豆蔻,原是一种植物,花朵鲜艳娇嫩,后来用“豆蔻年华”指十三四岁的少男少女。( )
②高牙,古代行军有牙旗在前导引,旗很高,故称“高牙”。( )
③“三省六部制”中的“三省”为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隋唐时,三省同为最高政务机构,一般中书省管决策,门下省管审议,尚书省管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 )
④“淳熙”是南宋皇帝的年号,“丙申”是丙申年,“至日”是到这一天。( )
⑤黍离之悲,指对国家残破、今不如昔的哀叹,也指羁旅他乡的幽怨之情以及向往田园的归隐之情。( )
6.文化常识:判断下列古代文化常识的正误。
①氓,民。“氓”可指外来的百姓,这里指自彼来此之民,是男子之代称。( )
②卜,用火烧龟板,根据龟板上的裂纹推断吉凶祸福。筮,用蓍草的茎占卦。( )
③总角,是古时男孩子未行加冠礼时的发型。头发梳成两个发髻,如头顶两角。( )
④蓍龟,古人以蓍草、龟甲占卜吉凶,因此合称“蓍龟”来代指卜筮,此词也可以喻指应该遵依的标准。( )
⑤《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相传为孔子所编订,现存诗305篇,它最初被称为《诗》《诗三百》,到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
6.“六经”,指六部儒家经典著作,是经过孔子整理而传授的六部先秦古籍。它们是《论语》《诗经》《尚书》《礼记》《乐经》《周易》。( )
7.以下各联按“清明——端午——中秋——除夕”的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相逢马上纷桃雨;喜见树前闹杏花
②夜如何其,晓钟未动;岁云尽矣,更漏频催
③清光同会合;秋色正平分
④避恶茱萸囊;延年菊花酒
⑤去秽除邪千门户前悬虎艾;尊贤吊古万人江岸喝龙舟
⑥三五良宵,花灯吐艳映新春;一年初望,明月生辉度佳节
A.①⑤③② B.⑤④⑥② C.①④③⑥ D.④①③⑤
8.下面是对不同年龄的代称,请你填上对应年龄。
①而立 ②花甲 ③弱冠 ④古稀 ⑤知命 ⑥不惑
①: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 ⑥:____________
9.下面有关戏剧常识的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中国的现代戏剧主要指二十世纪以来从西方传入的话剧、歌剧、舞剧等,话剧是其中的主体。我们常说的戏剧鉴赏主要指中国现代、当代戏剧和外国戏剧的鉴赏。
B.戏剧必须有集中、尖锐的矛盾冲突。根据矛盾冲突的性质,戏剧又可分为悲剧、喜剧和正剧。《雷雨》属于悲剧。
C.戏剧语言是戏剧的灵魂,它包括人物语言和舞台说明。人物语言也叫台词,包括对话、独白、旁白等。好的台词总是以最少的语言表达最丰富的内容。
D.下列剧本,体裁、作者分别是:《日出》——现代剧——曹禺;《王昭君》——历史剧——郭沫若;《上海屋檐下》——现代剧——夏衍。
10.下列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救造"意为奉皇帝之命建造。"敕"本来是通用于长官对下属、长辈对晚辈的用语, 南北朝以后作为皇帝发布诏令的专称。
B.《孟子》是记载战国时期思想家孟轲言行的书,由孟轲及其弟子编成。全书共 7 篇, 内容涉及政治活动、政治学说以及哲学、伦理、教育思想,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C."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中的"宵柝"是夜间巡逻时用的梆子,"鸡人"是宫中掌握时间的卫士,"筹"是更筹,是敲击报时用的竹签,这里代指时间。
D."谨庠序之教" 中的"庠序"都是学校,其中,商代叫庠,周代叫序;太学是中国古代的国立大学,是古代设在京城的全国最高学府。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吃汤圆、猜灯谜吃粽子、赛龙舟登高、插茱萸;
2.答案:D
解析:A项,“每周例行”强调的是习惯性,是说每周都要做,使一个人惯于一种做法,属于“习”。B项,“端午节吃粽子”,是说每年五月初五都要吃粽子,这是中国人的习俗,属于“习”。C项,“定时定点”,强调时间和地点的惯常性,是说每到某个时间点人们要去某个地点做什么事,属于“习”。D项,“新团员学团章”,是新团员刚刚入团时,要学习团章,这是一时的,不能属于“习”。
3.答案:C
解析:“乡土社会的人伦关系”应指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关系等。A项,“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这句谚语里明确提到了“兄弟”和“父子”,非常契合乡土社会的人伦关系。B项,“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这句谚语里包含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也有“朋友” 关系,契合乡土社会的人伦关系。C项,“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句谚语是说同类的东西常聚在一起,志同道合的人相聚成群,反之就分开。这句谚语只是客观地表达同类的人或物易于聚在一起,所以不属于乡土社会的人伦关系。D项,“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这句谚语比喻一个人做了官,和他有关系的人也都跟着得了势,而“和他有关系的人”往往是他的父母、兄弟、儿女、朋友等,所以这句谚语非常契合乡土社会的人伦关系。
4.答案:1.√;2.×;3.√
解析:2.元丰是年号,神宗是庙号。
5.答案:1.×;2.√;3.√;4.×;5.×
解析:1.“豆蔻”指十三四岁的少女。
4.“至日”这里指冬至。
5.“黍离之悲”中不包括“向往田园的归隐之情”。
6.答案:1.√;2.√;3.×;4.√;5.√;6.×
解析:3.“总角”不是指“男孩子”,而是指“少年男女”。
6.《论语》不在“六经”范围之内,应是《春秋》。
7.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考点,能力层次为E,侧重“表达应用”能力的考查。解答这类题,注意理清各句之间内在逻辑关系。可结合具体语境,根据上下文的句子结构、逻辑顺序等来分析推理、判断。①桃雨、杏花表明是清明时节;②由“岁云尽矣”可知是除夕;③秋色正平分,表明为中秋;由⑤悬虎艾、喝龙舟可知为端午节。所以选A。
8.答案:①三十岁;②六十岁;③二十岁;④七十岁;⑤五十岁;⑥四十岁;
9.答案:D
解析:《王昭君》的作者是曹禺。
10.答案:D
解析:商代叫“序”,周代叫“庠”。
文章转载自(直接来源):
本文由语文试题与作文(stzuowen)整理,转载注明出处。
投稿:1224355909@qq.com 商务合作:QQ1224355909
扫码或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语文试题与作文(stzuowen)
初中试题库大(stku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