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湖南省常德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

设为星标!语文试题仓库!应有尽有!最新高考试题作文高中试题小学试题作文初中试题作文中考试题作文!关注本号可每天收到各种资料。点上面蓝色文语文试题与作文关注。


‍‍‍2021年8月高考优秀作文专辑8月出炉,买买买!

高考第一品牌语文月刊代码46-88每月一本定价12元。其中每年8月高考优秀作文点评专辑、12月最新高考分类练习专辑、4月最高高考冲刺AB卷二套题等为高考必备!咨询微信160170248,手机13602424805


 语文月刊2021年12月高考分类练习专刊

海量免费试题,请关注1语文试题汇编2020年6.1-7.7全部语文试题  2.试题汇编2020.5.1-5.31  3.试题汇编2020.4.1-4.30  4.试题汇编2020.3.1-3.31  5.初中试题仓库请点这里 6.小学试题仓库请点这里

2021-2022学年度上学期常德市高三检测试题

语文(试题卷)

注意事项:本试卷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1逻辑,是有效思维的判断标准。要进行有效的思维训练,必须讲逻辑。语文教学该如何讲逻辑?重要的是要让逻辑思维训练和学习任务紧密结合,向教学过程自然渗透。

2文本解读常常需要在语境中推断词义,这种方法运用得好,既是语言文字的积累和运用,又是逻辑推理的示范或训练。如《史记·刺客列传》中写荆轲竭力劝说燕太子丹允许他取樊於期的人头献给秦王时,有这样一句话:“诚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奉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句中的“乃”翻译为“就”还是“才”?翻译为“才”在语意上是说得通的,但是,仔细推敲,就会发现不甚合理:“才”表示必要条件,即没有樊於期的人头就肯定杀不了秦王,但有了樊於期的人头也未必杀得了秦王;“就”表示充分条件(有了前面的条件就一定有后面的结果),即有了樊於期的人头就一定杀得了秦王(当然,这也意味着要杀秦王可能未必要取樊於期的人头)。荆轲面对“不忍”的太子,一定要勾画出杀秦王高度可能的愿景才行,从这一点来看,翻译成“就”要比“才”合理。在文本解读中抓住几例像这样的逻辑推理和学生探讨,不仅能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还会有助于他们养成好的阅读习惯和心态。

3一段话在字面的意思之外可能还隐藏着重要信息,想要捕捉到这些信息,往往需要细致的逻辑推理。例如:“(四叔)说我‘胖了’之后即大写其新党。但我知道,这并非借题在骂我:因为他所骂的还是康有为。”(《祝福》)根据这段话,可以推理出关于“我”和四叔的重要信息。首先,“我”是新党或支持新党的人;其次,四叔不仅守旧而且消息闭塞。根据“所骂的还是康有为”的“还”字,可推知康有为等人在当时已算不得新党了。这点在《祝福》开头的第一句话“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中便可得到印证,有新历才谈得上“旧历”,而启用新历是辛亥革命之后的事情。也就是说,辛亥革命之后,四叔骂新党骂的却还是康有为,足见其消息闭塞。

4另外,逻辑对于写作也是有意义的。中学生写作时大多选择写议论文。在证明某个观点时,可指导学生想一个“虚拟论敌”。这位“论敌”可能会针对论点举出反例或从论点推出错误,也可能会质疑论据及隐含前提的可靠性,抑或指出论证中存在的逻辑问题。面对这些,我们需要再进一步考虑怎样使自己的论证免于受到攻击或能抵御攻击。例如,让学生构思“兼听则明”的论证提纲,可以先让他们找出反例,再让他们限定前提、构建框架。反例可以有“三人市虎”“父子骑驴”,表明听得越多越糊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齐王听“宫妇左右”“朝廷之臣”“四境之内”的评价还不能形成正确认知,可李世民有时只听魏征一个人的建议就够了。学生可在充分思考以上反例的基础上指出论证关键——“兼听”在“多”,更在“异”(听到不同观点),并由此限定前提——听者要有胸怀,善辨别,从而总结出“兼听则明”的原则——独立思考,为我所用。

5逻辑,说到底是对有效思维规则的概括,学生努力遵守逻辑来思考,就仿佛在聆听高于自己的声音,心灵会逐步走向作品的核心,甚至拓展出未曾有过的境界,生成未曾有过的观点。

(摘编自徐飞《讲逻辑,把语文思维教育落到实处》)

材料二:

无数生动的例证足以说明,如果不具备起码的逻辑知识,人就容易被谬误和诡辩所糊弄,就不能清晰、有条理地思考和说理,就容易做出错误的选择。先看几个简单的例子:

例1:这是我喜欢的演艺明星推荐的商品,因此,我一定要把它买到手。

一个人这样想问题,就犯有“诉诸不当权威”的逻辑错误。那位明星或许歌唱得好,或许戏演得好,但他(她)并不是其他方面的专家,假如他(她)所推荐的是药品或营养品,他(她)有足够专深的药理知识或营养学知识吗?答案常常是否定的。

例2:你不能证明你没有患癌症,因此,你患了癌症。我这里有治疗症的特效药,你赶快掏钱买吧。你的命都快要没了,捂着那些钱有什么用?

例2犯有“诉诸无知”的错误。这是骗子的逻辑,是不正确的推理,就像下面这个不正确的推理一样:“你不能证明你没有犯案,因此,这件罪案就是你干的。”司法上有“无罪推定”原则:除非有确凿的证据证明一个人犯罪,否则那个人就是无罪的。

下面看著名的“美诺悖论”:

(1)或者你知道你要研究的东西,或者你不知道你要研究的东西。

(2)如果你知道你要研究的东西,研究是不必要的。

(3)如果你不知道你要研究的东西,研究是不可能的。

(4)所以,研究或者是不必要的,或者是不可能的。

仅从字面看,(1)(2)(3)三个前提似乎都是正确的,但问题在于(1)中“你知道你要研究的东西”这个推定是有歧义的:

(A)你知道你要研究的那个问题。

(B)你知道你要研究的那个问题的答案。

在(A)的意义上,(3)是真的,但(2)却是假的;在(B)的意义上,(2)是真的,但(3)却是假的。故(2)(3)两个前提不在同一种意义上为真。从一对真的前提,即(2B)和(3A),却推不出任何结论,因为它们说的不是一回事。

(摘编自陈波《中学生应该学点逻辑》)

【注】①美诺悖论:指古希腊一位富家子弟美诺在与苏格拉底对话中提出的一个极富争辩性的论题:一个人既不会寻找他所知道的东西,也不会寻找他所不知道的东西——他不会寻找他所知道的东西,因为他已经知道了;他也不会寻找他所不知道的东西,因为他不知道要寻找什么。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有效的思维训练必须以合乎逻辑为前提,因此非逻辑的思维训练对人的成长是无用的。

B. 《刺客列传》例句中“乃”翻译成“就”更好,因为语境中充分条件比必要条件更合理。

C. 虚拟论敌”针对“兼听则明”可提出“兼听一定明吗”和“不兼听一定不明吗”的问题。

D. 诡辩违反了逻辑规律,它得出的推论似是而非,逻辑混乱,很容易糊弄人们并使其犯错。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用《祝福》中的例子证明根据语境进行合理推断可以突出语文教学渗透性原则的重要性。

B. 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论证角度不同,前者重在从学生角度谈做法,后者重在从生活实际角度谈辨识。

C. 诉诸不当权威”的推理罔顾推断时事实对结论的支撑,“诉诸无知”的逻辑将不当的意见作为推论的前提。

D. 材料二主要使用了演绎法和归纳法,用事实来支撑观点,荀子的《劝学》一文也使用了演绎法和归纳法。

3. 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能体现材料二中“美诺悖论”特征的一项是(   )

A.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B.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C. 白马者,马与白也,马与白马也。故曰:白马非马也。

D.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4. 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

5. 杜甫《秋兴八首(其一)》的颈联“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和尾联“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之间有因果关系吗?请结合材料一中逻辑分析能更好地把握作品核心的观点,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1.A    2. D    3. C   

4. 材料一开篇提出要在语文教学中渗透逻辑思维训练的观点,接着从词义推断、意义理解和写作三个方面举例论证,最后阐明渗透逻辑思维训练的效果;②全文按照总一分一总的结构展开论证。   

5. 有因果关系。①颈联写出了诗人离开故乡、漂泊经年的处境,从“丛菊两开”可以推知时间过去了一年,从“孤舟”“故园”可知作者辗转流离的经历。②尾联从捣衣的情景可以推知诗人兴发的是思乡之情。③颈联写诗人漂泊在外,尾联写诗人的望乡思归,一因一果,情感表达真切自然。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材料内容的能力。

A.因此非逻辑的思维训练对人的成长是无用的”错误,材料一第一段只是说“逻辑,是有效思维的判断标准。要进行有效的思维训练,必须讲逻辑”,并不能得出“非逻辑的思维训练对人的成长是无用的”这一结论。

故选A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概括分析材料内容的能力。

A.证明根据语境进行合理推断可以突出语文教学渗透性原则的重要性”,由第三段可知,材料一使用《祝福》中的例子是证明要想捕捉字面意思之外隐藏的信息需要细致的逻辑推理。

B. 前者重在从学生角度谈做法”错误,由材料一“语文教学该如何讲逻辑”“讲逻辑,把语文思维教育落到实处”可知,材料一是从教师角度谈做法。

C.选项将“诉诸不当权威”和“诉诸无知”的解释弄反了,由材料二可知,“诉诸不当权威”是将不当的意见作为推论的前提;而“诉诸无知”是罔顾推断时事实对结论的支撑。

故选D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重要概念的能力。

材料二和注释一提到“美诺悖论”,也就是从一对真的前提,却推不出任何结论,因为它们说的不是一回事。

A. 这是谈论认识的先后顺序,与“美诺悖论”无关。

B. 这是说客观事物不以主观意识为转移,与“美诺悖论”无关。

C. 白马者,马与白也”是说“所谓白马,是马限定于白色”,“马与白马也”是说“限定于白色的马自然与马是有区别的”,这两个前提都成立,属于“真的前提”,但由这两个前提推出的结论“白马非马也”是错误的,因为“白马”针对的是“马”之颜色,而“马”是针对其本质属性,混淆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能支持“美诺悖论”。

D.这是三段论式推理,大前提是“非鱼不能知鱼之乐”,小前提是“子非鱼”,结论是“子不知鱼之乐”,与“美诺悖论”无关。

故选C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

由材料出处《讲逻辑,把语文思维教育落到实处》可知,材料一是谈论在语文教学中渗透逻辑思维训练。

材料一共五段文字,第一段“语文教学该如何讲逻辑?重要的是要让逻辑思维训练和学习任务紧密结合,向教学过程自然渗透”提出观点,即“在语文教学中渗透逻辑思维训练”。

第二段“文本解读常常需要在语境中推断词义,这种方法运用得好,既是语言文字的积累和运用,又是逻辑推理的示范或训练”是从词义的推断方面来谈;第三段“一段话在字面的意思之外可能还隐藏着重要信息,想要捕捉到这些信息,往往需要细致的逻辑推理”是从意义理解角度来谈;第四段“另外,逻辑对于写作也是有意义的”是从写作方面来谈。

第五段“逻辑,说到底是对有效思维规则的概括,学生努力遵守逻辑来思考,就仿佛在聆听高于自己的声音,心灵会逐步走向作品的核心,甚至拓展出未曾有过的境界,生成未曾有过的观点”是阐述渗透逻辑思维训练的效果。

由此可知,材料一可以分为三个部分,使用的是总分总结构。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

由题干来看,如果认为颈联和尾联之间有因果关系,考生需要分析具体的因和果。

先看颈联,“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意思是“花开花落已两载,看着盛开的花,想到两年未曾回家,就不免伤心落泪。小船还系在岸边,虽然我不能东归,飘零在外的我,心却长系故园”,这是写诗人离家漂泊在外的境况,“丛菊两开”是说时间,“孤舟”是言处境。

再看尾联,“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意思是“又在赶制冬天御寒的衣服了,白帝城上捣制寒衣的砧声一阵紧似一阵。看来又一年过去了,我对故乡的思念也愈加凝重,愈加深沉”,西风凛冽,傍晚时分天气更是萧瑟寒冷,意味冬日即将来临,人们在加紧赶制寒衣,白帝城高高的城楼上,晚风中传来急促的砧声。白帝城在东,夔州府在西,诗人身在夔州,听到白帝城传来的砧杵之声,诗人望乡而思归。

综合来看,颈联写身在他乡的漂泊,尾联是写望乡而思归的情感,前为因后为果,可见颈联和尾联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油布包

张品成

又是敲门声,很轻,但秦千起还是听到了。那天他觉得娘突然从床上跃起,棉被被掀开一角,凉风贼似地蹿进被窝。秦千起趴门缝看,看见爷了。“噗”的一声,门缝那边昏暗的油灯忽的一下灭了。娘回到床上躺下。

爷回了。”秦千起说。娘吓了一跳:“哎呀!你没睡?”“娘,我看见爷了。”“你做梦了,你梦到你爷了?”“娘,不是梦,是我看见你和爷在堂屋里说话。爷给你一个油布包……”“没有的事。”“娘,我听到爷说四个人四个角……爷说我们发誓,不反水……活到那一天,四个人把四片布拼了……人在旗在!”

没的事嘛!”娘有些急了。“我从门缝里看到的,我碰倒了吹火筒,你和爷把灯吹灭了。”“哦哦!伢仔,万万不能对人说。就是梦也不能对人说,说了要被杀头的。”

秦千起真的常常梦见爷,梦见那个油布包。他经常在屋里到处翻找,还是没找到那个油布包,但他坚信那包包一定在家里。他想那油布包在爷就一定会回来。

有一天秦千起憋不住了,问娘:“爷去哪里了?”娘说:“去了该去的地方。”娘抹着眼睛。秦千起问娘:“你老抹眼睛干吗?”“松明子火燃了烟大。”娘弄熄了松明火说,“睡哩!睡!”

日子越发艰难,娘起早摸黑、披星戴月,秦千起小小年纪就下田劳作。苦煎苦熬的日子又过了几年,娘病了。娘躺在床上,每况愈下。那天娘的气更虚了,游丝样从那灰白的两唇缝隙里进出。

娘费力地朝秦千起招着手,他就到了娘床边。娘指了指屋梁。秦千起搬来梯子,小心地爬上去。他抠出石头,伸手摸到那油布包包了。他取出来在手里掂了掂,感觉不像是银洋,更不是金银,是票子哩。他想。

秦千起小心地把那包东西递到娘的面前。娘说:“伢仔,你打开!”他小心地打开油布包,没银洋、金子,也没票子,是一块红布。他对娘说:“是块红布。”娘说:“那块红布,你爷说那是他命根子。”“命根子?”娘说:“他们四个人,被仇人追杀。你爷他们要分散走。领头的把一面旗裁成四块,说人在旗在。只要活着旗就在,谁也不能死。等有一天大家拼旗,不能让旗少了一角。”秦千起点着头,似乎明白了。

娘怕是等不到你爷回来的那一天了。等有一天,你爷要是活着回来,你把这东西交给你爷。你爷要是死了,你把它交给你爷队伍里的人。”秦千起点头说:“娘你放心!儿在东西在。”娘笑着闭上了眼……秦千起埋了娘,在娘的坟前埋了几块大石头,他把油布包藏到石缝里。秦千起对着娘的坟磕三个响头,扭头走了。

秦千起去了码头做苦力。有一天,码头的人谈论山外的时事,说当年的红军要回来了。他想,等了那么多年,我爷要回来了。

半月后,果然远远听到隆隆炮声。随后有队伍从水路、陆路来到镇子上,是支大军。他们在城隍庙前场坪上做演讲。

秦千起在城隍庙见穿军装的人就问:“你见到秦高丰没有?”有人摇头,但也有人反问他:“秦高丰是谁?”他说:“那是我爷,我爷也是红军。”“哦,现在不叫红军了,现在叫解放军。”“反正我爷是你们队伍上的人。”“你把你爷的名字、年龄和籍贯什么的告诉我们,我们帮你找。”秦千起说:“好喔,好喔。”

秦千起听到敲门声,飞快打开门。不是爷,是三个穿军装的陌生男人。一个男人问:“你来找过秦高丰?”“嗯!他是我爷,我爷十五年前跟红军走了……你们进屋,你们屋里坐。”三个男人进了屋。

我爷跟我娘说,他一定会回来的,可是我娘没等到这一天。”三个男人站在那好不自在,他们眼看别处,搓着巴掌。“我爷呢?”秦千起问。那个领头的男人说:“秦高丰同志当年为掩护大家牺牲了。”秦千起“哦”了声,很轻。“他是人民英雄,革命烈士,他是好样的。”“哦,哦。”秦千起轻轻地应了两声,他想起娘死前的嘱咐:“你爷要是活着回来,你把这东西交给你爷。你爷要是死了,你把它交给你爷队伍里的人。”娘的话由远处飘来。

我带你们去!”那三个男人跟到了坟前。秦千起站在娘的坟前,对着坟说:“爷队伍上的人回了,爷没回,我就照你说的把东西交给他们。”说着秦千起挪动坟前那几块石头。

秦千起把那油布包取出来交到高个男人手里,高个男人小心地打开纸包。秦千起说:“那年……就是我五岁那年,夜里睡着睡着不见了娘,娘半夜关了门在堂屋里说话,爷说四个人四个角,爷说我们发誓,不反水……活到那一天,四个人把四块布拼了……人在旗在!”三个男人眼睛湿了,点着头。

男人说:“你爷秦高丰同志说得对!人在旗在!”说着他从兜里掏出同样的一块红布。另两个男人也掏出留存完好的两块红布。他们把四块红布拼到一起,那面红旗,完好无损。

后记:

秦千起被那个高个男人接走了。他入了伍,后来秦千起所在的部队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战争结束后,秦千起被上级授予战斗英雄勋章。那枚勋章上也有一面红旗。回国后,他把那枚勋章别在胸前去了娘的坟前。他在坟前站了很久,他想要是娘看到自己现在的样子,该有多好。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21年第18期,有删改)

6.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秦千起睡梦中窥探碰倒了吹火筒,发现爷娘“噗”一下吹灭了昏暗的油灯。

B. 五岁的秦千起,虽然懵懂不知世事,但他仍坚信油布包就是爷与家的纽带。

C. 娘弥留之际,将油布包交给秦千起,表明她内心已经相信丈夫早已遇害了。

D. 城隍庙前秦千起寻爷逢人就问而不得,写出了他从坚信到失望的心理过程。

7.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开头借深夜“轻轻的敲门声”“贼似的凉风”“昏暗的灯光”营造出紧迫的氛围,加上孩童视角带来的神秘色彩,暗示出故事发生在白色恐怖时期。

B. 小说中没有直接描写“爷”秦高丰的出场,但从儿子、妻子、战友口中,我们仍能勾画出他鲜明的形象,既重情重义,勇毅果敢,又信仰坚定。

C. 小说用两个“拼图”构建故事情节——四块红布拼接成整幅红旗,秦千起作为见证人拼接整个故事——这种结构让叙事远离单调的线性,匠心独具。

D. 小说人物刻画细腻又生动,情节曲折繁复、真实感人,场面波澜壮阔,多处都表现出革命儿女不屈不挠、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和矢志不渝的信念。

8. 秦千起前后两次讲述“爷”的誓言,这样讲述有什么作用?

9. 小说中多次出现的“油布包”与“红旗”(“旗”),实质一样而说法不同,为什么?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

【答案】6.B    7. D   

8. 五岁的秦千起对娘讲,童言无忌,映衬出娘慌张的神情,暗示了环境的险恶:②十五年后对三个男人讲,唤起了他们的追忆与感怀,引出了拼成红旗的情节,并凸显了主题:③十五年跨度的讲述一字不差,表现了秦千起对“儿在旗在”承诺的坚守,以及对“爷”英勇无畏精神的认同。   

9. ①“油布包”与“红旗”(旗)说法不同,是因为叙事视角不同。“油布包”是儿童(秦千起)的视角,“红旗”(旗)是革命者的视角。②“油布包”是秦千起与“爷”的情感纽带,是秦千起对“爷”思念的见证:“红旗”(旗)代表了“爷”和同志们的共同理想,是革命者信仰的象征。③从幼年的懵懂到坚定守护革命信仰,再到接过先辈旗帜,投身抗美援朝建立功勋,“油布包”与“红旗”的转换过程,也是秦千起的成长过程。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小说内容的能力。

A.睡梦中窥探……发现爷娘‘噗’一下吹灭了昏暗的油灯”错误,文中说的是“秦千起趴门缝看”“我从门缝里看到的,我碰倒了吹火筒,你和爷把灯吹灭了”,秦千起不是睡梦中窥探,同时爷娘是发现了秦千起,然后吹灭油灯。

C.表明她内心已经相信丈夫早已遇害了”错误,由“娘怕是等不到你爷回来的那一天了。等有一天,你爷要是活着回来,你把这东西交给你爷”可知,娘并不相信丈夫遇害。

D.从坚信到失望的心理过程”错误,并未失望。

故选B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艺术特色的能力。

D.场面波澜壮阔”错误,文中从秦千起的角度来写,展现十五年跨度“人在旗在”的承诺,并无波澜壮阔的场面。

故选D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重要情节、语段的作用的能力。

先看第一处,“娘,我听到爷说四个人四个角……爷说我们发誓,不反水……活到那一天,四个人把四片布拼了……人在旗在”,这是秦千起小时候第一次听到的“爷”的誓言,听到儿子的话后,娘的表现是“‘没的事嘛’……娘有些急了……‘哦哦!伢仔,万万不能对人说。就是梦也不能对人说,说了要被杀头的’”,秦千起的话让娘慌张,而娘的慌张则暗示了当时环境的险恶。

再看第二处,在小说倒数第二段,“那年……就是我五岁那年,夜里睡着睡着不见了娘,娘半夜关了门在堂屋里说话,爷说四个人四个角,爷说我们发誓,不反水……活到那一天,四个人把四块布拼了……人在旗在”,这是十五年后秦千起对爷的战友说起爷的誓言,之后三位战友“从兜里掏出同样的一块红布。另两个男人也掏出留存完好的两块红布。他们把四块红布拼到一起,那面红旗,完好无损”,由此可知,此处讲述“爷”的誓言唤起了他们对当初的追忆,引出拼成红旗的情节,凸显了小说的主题。

综合两处来看,从五岁到如今,十五年的跨度,而秦千起所讲述的爷的誓言却是一字不差,这就表现了秦千起对“儿在旗在”这一承诺的坚守,同时也展现了对爷这一精神的认同。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的能力。

由题干可知,考生需要到文中找出“油布包”和“红旗”或“旗”的内容,然后结合具体的情节来分析这种称呼的用意。

由“爷给你一个油布包”“秦千起真的常常梦见爷,梦见那个油布包。他经常在屋里到处翻找,还是没找到那个油布包,但他坚信那包包一定在家里。他想那油布包在爷就一定会回来”“他抠出石头,伸手摸到那油布包包了”“他把油布包藏到石缝里”可知,这“油布包”是秦千起对这一物件的称呼,是从秦千起的角度来写的,而秦千起对“油布包”的念念不忘则蕴含着对爷的思念,是二人之间的情感纽带。

由“爷说四个人四个角……爷说我们发誓,不反水……活到那一天,四个人把四片布拼了……人在旗在”“你爷他们要分散走。领头的把一面旗裁成四块,说人在旗在。只要活着旗就在,谁也不能死。等有一天大家拼旗,不能让旗少了一角”“人在旗在”“他们把四块红布拼到一起,那面红旗,完好无损”可知,这油布包中的是旗帜,爷是革命者,所以这“红旗”是从革命者的角度而言,“人在旗在”的誓言展现了革命者的坚定信仰,“红旗”代表的是革命者的共同理想。

而对于秦千起而言,幼年的秦千起懵懂无知,他看到的是油布包,是对爷的思念;之后“儿在旗在”以及对“红旗”的守护则是对革命信仰的守护;而后来投身抗美援朝,“秦千起被上级授予战斗英雄勋章。那枚勋章上也有一面红旗”,则是接过先辈的旗帜,由此可见,从“油布包”到“红旗”的转换其实也是秦千起成长变化的过程。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熹宗天启七年八月,上不豫。时魏忠贤张甚,中外危栗。上召信王入见,谕以“吾弟当为尧舜之君”。信王惶恐不敢当,但云:“陛下为此言,臣应万死。”信王出,上崩。忠贤自出请王入,王危甚,袖食物以入,不敢食大官庖也。当是时,群臣无得见王者。王秉烛独坐,闻巡逻声,劳苦之。问左右,欲给以酒食,安从取乎?侍者以宜问之光禄寺。次日,即皇帝位于中极殿。十一月,魏忠贤、客氏伏诛,罢各道镇守内臣,魏、崔党次第伏诛。时魏珰甚炽帝不动声色逐元凶旁无一人之助而神明自运宗社再安崇祯始政天下翕然称之八年冬十月乙已,上罪己。下诏曰:“朕以凉德,缵承大统,不期倚任非人,边乃三入,师徒暴露,黎庶颠连。国帑匮诎而调未已,闾阎凋敝而加派难停,中夜思维,不胜愧愤。兹择十月三日,避居成英殿,减稀彻乐,非典礼事,惟以青衣从事,与文武吏士甘苦共之,以寇平之日为止。”十三年五月,上以两京及山东等各处告饥,命地方有司设法赈济顺济,招徕流徙,托、按躬行州县,定殿最以闻。截漕米万石赈山东,免霍、泰、潜山七年以上逋税之五,近年之三。七月,发帑金二万,赈顺天、保定。八月,发仓果赈河东饥民,帑金三万赈真定、山东、河南饥民。九月,免汝州十年前田租、陇西五县逋赋,折征江南绢、布等岁课。

谷应泰曰:呜呼!以怀宗之殚虑竭精,勤求民瘼,斯国治世足以奋烈,而乱世足以救亡,独奈何皇舆扫迹,天禄陨坠,相报盖若斯之酷耶?

(节选自《明史纪事本末·崇祯治乱》)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时魏珰甚炽帝/不动声色/逐元凶/旁无一人之助/而神明自运/宗社再安/崇祯始政天下/翕然称之/

B. 时魏珰甚炽/帝不动声色/逐元凶/旁无一人之助/而神明自运/宗社再安/崇祯始政/天下翕然称之/

C. 时魏珰甚炽帝/不动声色/逐元凶/旁无一人之助/而神明自运/宗社再安/崇祯始政/天下翕然称之/

D. 时魏珰甚炽/帝不动声色/逐元凶/旁无一人之助/而神明自运/宗社再安/崇祯始政天下/翕然称之/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不豫,这里指天子患病,与《礼记·中庸》中的“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不同。

B. 黎庶,指平民大众、普通百姓。古代对百姓的称谓还有“黎民”“黔首”“布衣”等。

C. 青衣,即青色的衣衫,文中指低阶文官所穿的黑色的衣服,也是戏曲中的一种角色名。

D. 两京,明代指的是京师和南京,而张衡《二京赋》中的“二京”指的是长安和洛阳。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崇祯皇帝行事谨慎,他在还是信王时,受皇兄称赞,却表现得诚惶诚恐;对魏忠贤,他十分戒备,坚决不吃宫中食物。

B. 魏忠贤行事嚣张,朝廷内外都很畏惧他,崇祯皇帝继位后,诛杀了魏忠贤、客氏,并一举铲除了其党羽,稳定了朝政。

C. 崇祯皇帝下罪己诏,称自己所任非人,导致国家边境不宁,所以他要减少膳食,取消娱乐活动,与文武官吏同甘共苦。

D. 谷应泰对崇祯皇帝表示了同情,认为他励精图治,关心民生,个好君王,只可惜生在了乱世,无法挽救国家于危亡。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问左右,欲给以酒食,安从取乎?

(2)国帑匮诎而征调未已,闾阎凋敝而加派难停。

14. 请简要概括崇祯皇帝赈济灾荒的具体措施。

【答案】10.B    11. C    12. D   

13. (1)(信王)问旁边的侍从,想赏他们一些酒食,可以去哪里要?

(2)国库空虚而征发调用不止,民生凋敝而赋税摊派不停。   

14. 督促官吏,安抚百姓:②发放银粮,赈济百姓:③减免赋税。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阉党魏珰的势力很大,崇祯帝不动声色,铲除元凶,没有靠他人帮助,全靠自己的才智,国家再次得到安宁。崇祯刚刚即位(就取得如此功绩),天下异口同声称颂他。

帝”是“不动声色”的主语,所以应归为后一句,排除AC

天下”是“翕然称之”是主语,所以应归为后一句,排除D

故选B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C.文中指低阶文官所穿的黑色的衣服”错误,从文中来看,“惟以青衣从事”是皇帝罪己诏中的内容,意思是“就只穿便服做事”,这里的“青衣”是说皇帝穿便服。

故选C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概括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D.只可惜生在了乱世,无法挽救国家于危亡”错误,文章最后一段“以怀宗……而乱世足以救亡”意思是“像怀宗(崇祯帝)这样……实在是……乱世之中足以拯救危亡的帝王啊”,选项曲解文意。

故选D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句首添加主语“信王”;“左右”指旁边的侍从;“给”,赏给;“欲给以酒食”,状语后置,应为“欲以酒食给”;“安从”,宾语前置,应为“从安”,“安”,哪里。

2)“帑”,指藏钱财货币的府库,后引申为国有、公有的钱财;“匮诎”,空虚匮乏;“已”,停止;“闾阎”指民生;“加派”,摊派。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文章信息的能力。

由“命地方有司设法赈济顺济,招徕流徙,托、按躬行州县,定殿最以闻”可知,这是督促各地官吏来赈济灾荒,安抚百姓。

由“截漕米万石赈山东,免霍、泰、潜山七年以上逋税之五,近年之三”“免汝州十年前田租、陇西五县逋赋,折征江南绢、布等岁课”可知,这是减免几个地方的赋税。

由“发帑金二万,赈顺天、保定。八月,发仓果赈河东饥民,帑金三万赈真定、山东、河南饥民”可知,这是发放银粮来赈济百姓。

参考译文:

熹宗天启七年八月,皇上病重。当时魏忠贤专权,特别置张,朝廷内外都很畏惧他。皇上召信王入朝觐见,告诉他说:“弟应当做皇帝,成为尧舜这样的帝王。”信王惶恐不数承当,只是说:“陛下这样讲,臣罪该万死。”信王出宫不久,熹宗就驾崩了。魏忠贤请信王进宫,信王感到情势特别危险,在袖子里带些食物进宫,不敢吃皇宫厨房的东西。这个时候,群臣中没有人可以见到信王的,信王秉烛独坐,听到宫里的巡逻声,说太监们辛苦了。(信王)问旁边的侍从,想赏他们一些酒食,可以去哪里要?侍从说这事最好要问光禄寺。第二天,信王就在中极殿即皇帝位。十一月,魏忠贤、客氏被处死,撤掉各道镇守的内臣,魏、崔二阁的党羽先后被处死。当时,阉党魏珰的势力很大,崇祯帝不动声色,铲除元凶,没有靠他人帮助,全靠自己的才智,国家再次得到安宁。崇祯刚刚即位(就取得如此功绩),天下异口同声称颂他。崇祯八年冬十月乙已,皇帝下罪已诏。下诏说:“我缺少仁义,却继承大统,不曾想所用非人,边境就多次遭受侵扰,军队在外受苦,百姓颠沛流离。国库空虚而征发调用不止,民生凋敝而赋税摊派不停,半夜思量,我不禁愧疚气恼。从十月三日起,到成英殿避居,减少膳食,撤除舞乐,如果不主持礼制仪式,就只穿便服做事,和文武官员将士同甘共苦,直到寇贼被平定为止。”崇祯十三年五月,皇上因为两京及山东等各地发生饥荒,命令地方有关部门设法赈济百姓,安顿流民,巡抚巡按亲自视察各州县,确定等级来上报朝廷。截留一万石漕米赈济山东,免除霍、泰、潜山七年以上拖欠赋税的一半,近些年赋税的三成。七月,发放二万救灾金,赈济顺天、保定。八月,发放国库粮食赈济黄河以东的灾民,发放三万救灾金赈济真定、山东、河南的饥民。九月,免除了汝州十年前的田租、陇西五县拖欠的赋税,部分征收江南绢、布等物品当年的就税。

谷应泰说:唉,像怀宗(崇祯帝)这样殚精竭虑、关心民生疾苦的皇帝,实在是太平世道足以奋发有为而乱世之中足以拯救危亡的帝王啊。只是为什么却遭遇皇朝败亡、天命陨落,报应如此残酷呢?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夏夜宿表兄话旧

窦叔向

夜合花开香满庭,夜深微雨醉初醒。

远书珍重何曾达,旧事凄凉不可听。

去日儿童皆长大,昔年亲友半凋零。

明朝又是孤舟别,愁见河桥酒幔青。

【注】①窦叔向:唐代诗人,交好率相常兖(729年—783年),常兖失势后,出贬溧水县令。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从夏夜美景入题,夜合花开,满院芳香扑鼻,细雨蒙蒙,凉爽宜人。

B. 第三句中“何曾”应为“不曾”意,暗示了时代纷乱,彼此消息不通。

C. 颈联写当年的孩童已长大成人,令人感喟;亲友纷纷离世,令人情伤。

D. 尾联写诗人见到桥头亲友为送别饯饮搭起的青色幔帐,不禁更添愁绪。

16. 后人评价此诗“情文兼至”,对此你是怎样理解的?请简要分析。

【答案】15.D    16. 这首诗感情深厚,久别重逢的欣喜、人事坎坷的感慨、短聚再别的不舍,交织在一起,特别容易引起读者共鸣。②在表现手法上,一、四联侧重写景,虚实结合;中间两联紧扣“话旧”,娓娓道来。语言不事雕琢,亲切自然。③全诗思想感情自然流露,语言风格平易近人,实为“情文兼至”的佳作。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赏析诗歌内容的能力。

D.写诗人见到……”错误,“明朝又是孤舟别,愁见河桥酒幔青”是虚写,是诗人想象明天一早自己又要孤零零地乘船离开,河边桥头下亲友搭起了饯饮的青色幔帐,并非真的“见到”。

故选D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技巧,品味情感态度的能力。

由题干来看,首先要理解“情文兼至”的意思,“情”是情感,“文”是语言和技巧。

然后先分析“情”。

由首联来看,首联写到庭院中花香弥漫、夜色里细雨蒙蒙,塑造了一幅幽静安宁的夏夜景象,表现了诗人与表兄重逢畅饮的愉悦;由“旧事凄凉不可听”“昔年亲友半凋零”可知,相别数年所发生的事情使人感到凄凉,当年见过的亲友,不少已经辞世,白云苍狗,变幻无穷,逝者如斯,人生易老,抚今追昔,感慨万端;由尾联“明朝又是孤舟别”可知,短暂的相逢之后又是别离,隐含了不舍之情。由此可知这首诗歌的情感深厚,各种情感交织于胸。

接着分析技巧。

诗歌首联和尾联主要是写景,首联“夜合花开香满庭,夜深微雨醉初醒”是诗人与表兄夜谈之景,是眼前所见的实景;尾联“明朝又是孤舟别,愁见河桥酒幔青”是诗人想象的明朝别离之景,是虚景,虚实结合。中间两联主要是写二人话旧内容,侧重叙事。

从语言特点来看,这首诗的特点是亲切自然,语言朴素,真如对床夜语,闲话家常,朴素中自有一番真趣,如诗中“夜合花开香满庭”句,浅而不浮,艳而不俗,无须修饰而韵味天成,夜合花开,紧扣诗题“夏夜”,令人浑然不觉,花香满庭,透入帘幕,人未出户,已知香气的浓郁程度;再如“去日儿童皆长大,昔年亲友半凋零”两句,信手拈来,自然妙对,绝不露斧凿痕迹。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阿房宫赋》中,描写宫车经过、渐行渐远、不知去往何处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送东阳马生序》中,宋濂通过写自己求学路上行走不易“_____________”和与同学完全不同的穿着“_____________”,表现了求学时的种种艰辛。

(3)据《山海经》记载,“青鸟”是传说中西王母的使者。古诗中则常用来指爱情信使,借以寄托对爱人的情意,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辘辘远听    ②. 杳不知其所之也    ③. 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④. 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⑤. 蓬山此去无多路    ⑥. 青鸟殷勤为探看(青鸟不传云外信 丁香空结雨中愁——李瑾;十年青鸟音尘断,往事不胜思——纳兰性德;西来青鸟东飞去,愿寄一书谢麻姑——李白)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考生要注意下列字词的书写:“辘”“杳”“箧”“屣”“缊袍”。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这是中国人自古就明白的道理。面对美国悍然发动的贸易袭击,中国从一开始就没有选择退让,而是_____________、据理力争,坚决捍卫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坚决捍卫经济全球化和多边贸易体制。放眼未来,扛过眼前的阵痛和挑战,中国就将占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大的发展机遇。

从坚定选择改革开放那一天起,中国就决心要在世界经济的海洋里搏击风雨,也见惯了航程中的_____________。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中国是多边贸易体制的积极参与者,坚定支持者和重要贡献者,不会因为别人的_____________而关上自家大门。应对贸易保护主义的外部挑战,最根本的还是认认真真办好我们自己的事,变压力为动力。相信在_____________后,中国经济会更加健康强壮,释放更持久的发展魅力。

18.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针锋相对  惊涛骇浪  胡搅蛮缠  栉风沐雨

B. 先发制人  惊涛骇浪  胡作非为  筚路蓝缕

C. 先发制人  龙潭虎穴  胡搅蛮缠  筚路蓝缕

D. 针锋相对  龙潭虎穴  胡作非为  栉风沐雨

19.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扛过了眼前的阵痛和挑战,中国就将获得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大的发展机遇。

B. 中国扛过了眼前的挑战和阵痛,就将占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大的发展机遇。

C. 扛过了眼前的挑战和阵痛,中国就将获得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大的发展机遇。

D. 中国扛过了眼前的阵痛和挑战,就将占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大的发展机遇。

20.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

【答案】18.A    19. C   

20. 构成:画线句运用明喻,其中本体是六国“以地事秦”的举动,喻体是“抱薪救火”的行为,比喻词是“犹”,表达效果: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六国“以地事秦”的危险性,借以影射在美国挑起的贸易战中,中国如果一味退让,那么只会让“战火”越烧越旺,中国的损失更大。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

第一处,“针锋相对”,比喻在争辩或斗争中,针对对方的论点或行动进行回击。“先发制人”,原指在战争中的双方,先采取行动的往往处于主动地位,可以制伏对方,后来泛指先下手采取行动。结合前面“面对美国悍然发动的贸易袭击”可知,此处是说中国针对美方的贸易袭击而进行回击,应使用“针锋相对”。

第二处,“惊涛骇浪”比喻险恶的环境或尖锐激烈的斗争。“龙潭虎穴”意思是龙的潭和老虎的洞穴,比喻极险恶的地方。此处是比喻航程中的险恶情形,应使用“惊涛骇浪”。

第三处,“胡搅蛮缠”,胡乱纠缠,蛮横不讲道理和原则。“胡作非为”,肆无忌惮地干坏事。语境是说对方的不讲道理,应使用“胡搅蛮缠”。

第四处,“栉风沐雨”,借风梳头,借雨洗发,形容奔波劳碌,风雨不避。“筚路蓝缕”,意思是指驾着简陋的柴车,穿着破烂的衣服去开辟山林道路。形容创业的艰苦。语境是形容经历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辛苦劳碌,应使用“栉风沐雨”。

故选A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第一处,“扛过眼前的阵痛和挑战”语序不当,应先“挑战”,再“阵痛”;

第二处,“中国就将占有……”搭配不当,应是“获得”。

只有C修改正确。

故选C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由题干可知,画线句使用比喻的修辞,首先分析其构成。

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意思是“拿割让土地来侍奉秦国,就好像是抱着柴草来救火一样”,本体是“以地事秦”的做法,喻体是“抱薪救火”的行为,比喻词是“犹”;抱着柴草来救火势必草烧光才行,那么拿土地来侍奉秦国势必要把土地割光才中,也就意味着亡国,以此说明“以地事秦”这一做法的危险性以及不可行性。

接着分析比喻的表达效果。

结合后文“面对美国悍然发动的贸易袭击,中国从一开始就没有选择退让……”可知,后文讲美国发动的贸易袭击,中国不能退让,如果退让就好比六国“以地事秦”,其结果不可想象,中国遭受损失也不可估量。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2021年7月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宣布,濒危物种大熊猫的野外种群数量达到1800只,①__________。这一有关熊猫“降级”的消息,迅速在网上引发热议。国际上物种保护级别由高到低划分为9类,其中“极危”“濒危”和“易危”三类物种,被统称为受威胁物种。2016年9月4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将藏羚羊的受威胁程度由“濒危”降为“近危”。2021年,诸如大象北移、东北虎进村等事件频上热搜。这一方面表明,②__________;另一方面,③__________,人们除了有又见“萌兽”的欣喜,还有如何解决“人兽冲突”的困惑。不管怎么说,(   ),那么人类就应学习如何和野生动物和谐相处。

21.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如果野生动物进入了人类的生活领地           B. 既然地球是人类与其他生物的共同家园

C. 如果人类和其他生物是平等的                 D. 如果法律禁止捕杀野生动物

22.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①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

【答案】21.B    22. 物种保护级别下调为“易危”②野生动物保护取得的效果显著③也有新的“烦恼”(问题)出现

【解析】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衔接连贯的能力。

由后文“那么人类就应学习如何和野生动物和谐相处”可知,前面是人类为何要学习和野生动物和谐相处的原因;再由前面“大象北移、东北虎进村”等信息可知,这是说人类与野生动物的共处,说明地球是人类和其他生物共有的,这是人类要学习和野生动物和谐相处的原因。

A.如果野生动物进入了人类的生活领地”只是假设,而前文“大象北移、东北虎进村”都是事实,与上文不衔接。

C.上文没有提到人类和其他生物“平等”这一信息,与上文不衔接。

D.上文没有提到法律禁止捕杀野生动物的信息,与上文不衔接。

故选B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一处,由后文“这一有关熊猫‘降级’的消息”可知,此处应是说大熊猫这一物种保护级别的下调;后文提到三类物种,“极危”“濒危”和“易危”,而前面提到“濒危物种大熊猫”,可见此处应下调为“易危”。

第二处,由“这一方面表明”可知,此处应是对上文熊猫藏羚羊“降级”、“大象北移、东北虎进村”等事件的概括说明,这些现象说明野生动物保护取得的显著效果。

第三处,由“另一方面”可知,这是与前面“一方面”的内容相对,结合后文“除了……还有如何解决‘人兽冲突’的困惑”可知,此处应是说出现新的烦恼或者问题。

四、写作(60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中国谚语

上帝为每一只笨鸟都准备了一个矮树枝。——土耳其谚语

请根据阅读后的感悟和联想,结合现实,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矮树枝,善意的“高地”

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心向“高处”的奋进,是扎根人性的渴望与追求,也是一个时代昂扬向上的主旋律。“上帝为每一只笨鸟都准备了一个矮树枝。”为“笨鸟”准备的“矮树枝”,是深植人心的善意与慈悲,也是一个社会应有的温度与气度。

人的成长与时代的发展当往“高处”走,而人心的善意和社会的关怀当为“笨鸟”准备“矮树枝”,二者并行不悖,互为助益,共同构筑一个有梦亦有爱的珍贵人间。

人固然要往高处走,但也要尊重不是所有人都能到达高处的事实。人人皆须努力,但不一定人人都有扶摇而上九万里的天赋与能力。六月的大风对于大鹏来说,是送其上青云的强大助力,但对于蜩与学鸠而言可能是送其上西天的噩梦,因为这两个小虫子哪里有“若垂天之云”的巨翼,又哪里有“若泰山”一般的背脊?非不为也,实不能也!如果盲目鼓励甚至强行要求它们像鲲鹏一样乘风破浪,那简直是非蠢即坏。那些深夜崩溃的哭声,那些努力无果后的抑郁,那些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绝望,甚至那么多坚持不下去后放弃生命的决绝,难道还不足以让我们思考“矮树枝”存在的意义吗?我们鼓励“大鹏”扶摇直上九万里,也要允许那些“斥鷃”有翱翔于蓬蒿之间的自由。

况且,现实的偏见让“矮树枝”更有了存在的必要。当“高处”被狭隘地定义为物质地位的金字塔尖,而“人往高处走”又成为唯一的方向,那么势必会鸡娃成风,内卷盛行;当“矮树枝”被傲慢地锁定为“没出息”,而“栖于矮树枝的就是笨鸟”又成为大众的共识,那么势必会佛系无理,躺平有罪。我们恨不得砍斫所有的“矮树枝”,大跃进一般让所有人都踏上通天大道。殊不知,不顾实际就会偏航,急于求成反会败北,无枝可依的绝望也有可能生出反噬社会的力量。所以说,盲目“往高处走”,一味砍斫“矮树枝”,不但于个体有害,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来说也未必是件好事,否则,为什么会有“双减”的适时而出呢?

更重要是,“高处”与“矮树枝”只是相对而言。每个人的“高处”不尽相同,换一套评价机制,就会产生新的“高处”与“矮树枝”。南唐李煜是做皇帝的“笨鸟”,却到达文学艺术的“高处”;美国著名的魔术师大卫·科波菲尔是不折不扣的学业“笨鸟”,却到达魔术的“高处”;当年从北大转学到北京技校的周浩,无疑是从“高处”掉到“矮树枝”,却在三年后的全国数控技能大赛中一举拿下冠军。“高”“矮”无法定论,贤笨只是相对,我们大可不必锁死转换的可能。

再说,栖于 “矮树枝”,并非不思进取,只是强调不必盲目攀高。蜩与学鸠“决起而飞”,斥鷃“腾跃而上”,尚能“飞之至也”。”“笨鸟”栖于“矮树枝”,不过是立足自身,努力达到自己的“飞之至也”,即便“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所以,于“笨鸟”自身而言,大可去寻找适合自己的“树枝”。不必以“高”论成败,不必以“矮”定悲欢,能安放好自己身体与灵魂的地方,就是我们得以归栖的故乡。

另外,就社会而言,当为“笨鸟”主动伸出“矮树枝”。在现实的诸多偏见之下,“笨鸟”常因自惭而畏缩不前,希望能为“笨鸟”主动伸出矮树枝的人,不是上帝,而是我们的父母、老师、朋友,甚至每一个心怀善意的陌生人。毕竟,有枝可依,弱可图强,每一只飞鸟都能拥有自己的一片天空。

如果说,追求卓越是梦想的“高处”,那么,为“笨鸟”准备的“矮树枝”便是善意的“高地”。有梦可追,有爱可暖,这才是珍贵的人间。唯愿“大鹏”九万里扶摇直上,唯愿“笨鸟”矮树枝自成其强!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是说人只有不懈追求,才能成为一个成功的人,否则,就会像水一样自甘堕落。“上帝为每一只笨鸟都准备了一个矮树枝”,这句话告诉人们:假如你在某方面的天分比一般人低,不用灰心,上帝给你安排了另外的出路。

高处”与“低处(矮树枝)”本就是一对矛盾的概念,存在着辩证关系。一般来说,“高处”意味着“理想远大,目标高远,追求卓越”,“低处”意味着“自甘堕落”,“矮树枝”指“适合自己的位置”。而“高处”与“低处(矮树枝)”的内涵不仅如此,还可以指向人们精神需求与心灵追求的诸多内容。通过材料我们可以看出:“人往高处走”是追求卓越的需要,而“笨鸟栖息矮树枝”又是站稳最适合自己的位置、做一个最好的自己的保证。“往高处走”和“栖息矮树枝”正是人生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所以“高处”和“低处(矮树枝)”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关系。学生写作时,要精准把握这一辩证关系。坚持运用联系、发展、矛盾的观点观察和分析问题,避免只抓住一点,不及其余。

写作时一定要注意“请根据阅读后的感悟和联想,结合现实”“体现你的思考”的提示语,既不可脱离“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上帝为每一只笨鸟都准备了一个矮树枝”来说理,又不能只是就事论事。唯有挖掘出材料中的深层意蕴,文章立意展现的境界才能开阔,眼界才能高远。

写作时可以谈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个高,不是越高越好,而是高到水不可到达的位置即可,以防洪涝水害,同时吃水方便,很少有水在山下,而人却住在山顶的。做人也是如此,要找到自身恰当的位置,无怨无悔地走自己的人生路,生活并幸福着,不可一味求高。人往高处走,但求其内外合一,内心强大笃定,这样才能在现实生活中强大笃定。人往高处走,既不受外界的干扰,立身承命,又有所担当,有所秉持,有所追求,带着真善美上路,这才是人往高处走的真正含义。

立意:

1.登高望远,勇攀高峰

2.寻找最适合自己的矮树枝。

3.“高”“矮”相对,适合就好。

 



文章转载自(直接来源):

本文由语文试题与作文(stzuowen)整理,转载注明出处。

投稿:1224355909@qq.com 商务合作:QQ1224355909


扫码或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语文试题与作文(stzuowen


初中试题库大(stkuda)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语文试题与作文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