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自然科学以自然界为研究对象,研究自然界中的客观事物、现象及其联系。自然科学研究对象具有稳定性,且与认识主体无关,所以自然科学家所获得的对研究对象的认识具有完整意义上的客观性。
自然科学史是社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自然科学发生、发展的历史实在为研究对象,即以自然科学家的自然科学活动为研究对象。自然科学家的自然科学活动是有目的意识、有价值追求的,而且还会受到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所以自然科学史的研究对象不可能完全客观。
自然科学研究与自然科学史研究也具有不同特点。自然科学研究具有客观性和可重复性:研究对象客观、可重复;研究手段中介——自然科学仪器客观,实验可重复;所揭示的自然规律客观,并且只要具备某一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这一规律就会重复出现。自然科学研究具有直接性和同时性,研究者与研究对象之间能够建立起直接的对象性关系,自然界是人们可以直接翻阅的“书籍”,自然科学家可以利用自己的感官或仪器对研究对象直接进行观察、实验和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主体与研究客体的关系之所以具有直接性,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自然科学研究主体与研究客体具有同时性。由于自然科学研究对象的客观性和稳定性以及由此决定的观察、实验的可控性,使得自然科学家所获得的对研究对象的经验性认识具有可重复性,这些经验性认识可以存在于任何时间、任何空间,因此也就超越了时空,使自然科学研究与时间和空间无关。例如,伽利略的斜面实验,无论在哪个年代做、哪个地点做或哪个国家做,其实验结果都是相同的。
自然科学史研究是自然科学史家挖掘、整理自然科学史料,以语言形式在思想中重现自然科学发展的客观历史进程,进而发现自然科学发展规律的过程。自然科学史家无法直接面对作为逝去的自然科学历史的真实面目,只有通过史料这一中介,但是史料总是“小”于它所反映的原本客体,作为史料重要成分的精神形态的文献、口碑,又“大”于原本客体,因为它毕竟是当事人或口述者主观反映的记录,由此看出,自然科学史研究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主观性。自然科学史研究具有间接性和不同时性,其研究对象是已经过去的现实存在,自然科学史家与研究对象大多不处在同一时代,换言之,自然科学史家要研究和认识的绝大部分是昨天和前天,而自然科学史家本人却生活在今天。自然科学史研究还与时间和空间均有关,以伽利略的斜面实验为例,如果某一大学某个大学生也正在做这一实验,并且得出相同的结论。从自然科学研究角度看,这个大学生只不过是重复了伽利略的实验,这种相同结论的得出是由于他们在基本相同的条件下进行的同一实验,这两个实验没有什么不同;但是,如果从自然科学史研究的角度看,这却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历史事件,根本不是重复,因为无论如何,现在不可能再出现一个伽利略在相同的思想支配下和在相同的社会环境中重复这一实验。这两个实验的作用和意义也大不相同:伽利略的实验作为他创立近代自然科学研究方法的有力范例,并在改变自然科学面貌的过程中起到巨大作用而载入史册;而大学生的实验的意义只在于他自身的学习,与伽利略的实验是无法比拟的。这一典型例子有力地说明了自然科学研究与自然科学史研究的本质区别。
这些就决定了作为社会科学的自然科学史与自然科学将遵循不同的方法论原则并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
(选编自邢润川、孔宪毅《自然科学方法论与自然科学史方法论比较》)
材料二
从科学研究最一般的程序来看,自然科学方法和社会科学方法是可以统一的,而且也是必须统一的,只可能存在着科学和伪科学的分界线,而不可能有不同研究对象和学科之间绝对的分界线。那么,人们会问,我们又怎样看待现在社会科学中分析事物“质的规定性”这种研究方法的功能呢?实际上它和科学方法是不矛盾的。因为目前社会科学中关于事物“质的规定性”的分析只能是对规律的哲学解释,它只能是认识的结果而不是出发点。有人之所以感到自然科学方法和它是对立的,一方面是对自然科学方法本质不了解,另一方面很多人错误地使用了分析“质的规定性”这一原则,把它当作研究的出发点而不是终点。当我们没有认识有关对象时,我们并不能科学地知道对象“质的规定性”是什么,当物理学家揭示力学规律以前,人们不可能知道天上行星和地上苹果在力学范畴中质的规定性是否一样。因此,先验地靠直观感觉和思辨来确定对象质的规定性,很容易落入错误的陷阱。它一旦成为构造理论选择材料的出发点,就很可能中断认识论中纠错和合理组织材料的程序。因此,正确的关于事物“质的规定性”只能在用科学方法认识有关对象后才能确定,它只能是对科学认识的哲学解释,因此它是不会同科学方法对立的。
(选编自金观涛、刘青峰《探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统一的方法》)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自然界中的客观事物、现象及其联系具有稳定性,影响自然科学家对自然界的认识。
B. 自然科学家的自然科学活动是有目的、有意识的,自然科学史的研究对象带有主观性。
C. 史料总是小于或大于它所反映的原本客体,因为它是当事人或口述者主观反映的记录。
D. 目前社会科学中关于事物“质的规定性”的分析是对规律的哲学解释、是认识的结果。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自然规律具有客观性,只要具备某一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这一规律就会重复出现。
B. 自然科学研究主客体的关系具有直接性,这来源于自然科学研究主客体具有同时性。
C. 伽利略的斜面实验典型且有力地说明了自然科学研究与自然科学史研究的本质区别。
D. 人们在物理学家揭示力学规律后就知道行星和苹果在力学范畴中“质的规定性”一样。
3. 结合材料,下列论据不能支持材料二观点的是( )
A. 经济学家用线性代数和微分方程来研究和预测价格形成和市场均衡。
B. 地质学家利用古生物学和生物资料的支持逐步确定了板块漂移学说。
C. 历史学家用电子计算机来处理数据,探讨古希腊城邦战争的规模。
D. 社会学家将接受美学渗透在传播学、诗歌语义学等新学科的研究中。
4. 材料一从哪三个方面阐释了“自然科学研究”与“自然科学史研究”的不同特点?请简要分析。
5. 梳理材料二的论证思路。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四世同堂(节选)
老舍
最使瑞宣痛快的是钱老人并没完全失去记忆与思想能力,而变为残废。钱老人的神志逐渐清爽,在他看,便是残暴的日本人没有能力治服一位诗人的证明。他切盼能听到钱先生述说被捕受刑的经过,而详细的记载下来。
可是,钱老人的嘴很严。他是绝对不会把被捕以后的事说给第二个人的。他越清醒,便越小心;每每在他睡醒以后,他要问:“我没说梦话吧?”在清醒的时候,他闭口不谈被捕的事。瑞宣用尽了方法,往外诱老人的话,可老人一听到快要接触到被捕与受刑的话,他的脸马上发白,眼中也发出一种光,象老鼠被猫儿堵住了的时候那种惧怕的,无可奈何的光。一看到这种神气,瑞宣就十分惭愧。可是,惭愧并没能完全胜过他的好奇。
事情的本身是太奇——被日本宪兵捕去,而还能活着出来,太奇怪了!况且,钱老人为什么这样的不肯说狱中那一段事实呢?
慢慢的,他测悟出来:日本人,当放了老人的时候,一定强迫他起下誓,不准把狱中的情形告诉给第二个人。假若这猜得不错,以老人的诚实,必定不肯拿起誓当作白玩。可是,从另一方面看,老人的通达是不亚于他的诚实的,为什么一定要遵守被迫起下的誓言呢?再一想,瑞宣不由的便想到老人的将来:老人是被日本人打怕了,从此就这么一声不响的活下去呢?还是被打得懂得了什么叫做仇恨,而想报复呢?
对钱太太与钱大少爷的死,老人一来二去的都知道了。在他的梦中,他哭过,哭他的妻和子。醒着的时候,他没有落一个泪。他只咬着那未落净的牙,腮上的陷坑儿往里一嘬一嘬的动。老人很喜欢听战事的消息,瑞宣是当然的报道者。这也使瑞宣很为难。他愿意把刚刚听来的消息,与他自己的意见,说给老人听。可是,只要消息不十分好,老人便不说什么,而又定着眼愣起来。他好象有什么极应保守秘密的大计划,必须越少说话越好。瑞宣很为难,因为他不会撒谎,不会造假消息,而又不愿教老人时时的不高兴。他只能在不完全欺骗中,设法夸大那些好消息,以便使好坏平衡,而减少一些老人的苦痛。
虽然钱诗人有了那么多的改变,并且时时使瑞宣为难,可是瑞宣仍然天天来看他,伺候他,陪着他说话儿。伺候钱诗人差不多成了瑞宣的一种含有宗教性的服务。瑞宣猜不透老先生的心里。老人是完全忘了以前的事呢?还是假装的忘记,以便不露痕迹的去报仇呢?真的,钱先生已经变成了一个谜!瑞宣当初之所以敬爱钱先生,就是因为老人的诚实,爽直,坦白,真有些诗人的气味。
金三爷来的次数少一些了。可每逢他来到,钱老人便特别的高兴。这使瑞宣几乎要有点嫉妒了。瑞宣晓得往日金三爷在钱老人的眼中,只是个还不坏的亲友,而不是怎样了不起的人物。
当金三爷也来看病人的时候,瑞宣很注意的听两位老人都说些什么,以便猜出钱老人特别喜欢金三爷的理由。在庆祝保定陷落的第二天,瑞宣在钱家遇到了金三爷。钱诗人带着满身的伤,更容易感觉到天气的变化;他的浑身都酸疼。一见金三爷进来,他便说:“天气要变呀,风多么凉啊!”
“凉吗?我还出汗呢!”金三爷的脑门上挂着不少很大的汗珠。从怀里摸出块象小包袱似的手绢把自己的秃脑袋用力的擦了一番。好大一会儿,他才问亲家:“好点吧?”
钱老人,似乎是故意求怜的,把身子蜷起来。声音也很可怜的,他说:“好了点!今天可又疼得厉害!要变天!”
金三爷捏了捏红鼻头,声如洪钟似的:“也许要变天!一边养,一边也得忍!忍着疼,慢慢的就不疼了!”
瑞宣看出来,钱诗人是崇拜金三爷了。为什么呢?他猜不出。
金三爷走后,钱老人对瑞宣说:“在这年月,有金三爷的身体比有咱们这一肚子书强得太多了!三个读书的也比不上一个能打仗的!”
瑞宣明白了。原来老人羡慕金三爷的身体。为什么?老人要报仇!想到这儿,他不转眼珠的看着钱先生,看了足有两三分钟。是的,他看明白了:老人不但在模样上变了,他的整个的人也都变了。谁能想到不肯损伤一个蚂蚁的诗人,会羡慕起来,甚至是崇拜起来,武力与身体呢?看着老人陷下去的腮,与还有时候带出痴呆的眼神,瑞宣不敢保证老先生能够完全康复,去执行报仇的计划。可是,只要老人有这么个报仇的心思,也就够可敬的了。他觉得老人与中国一样的可敬。一个生活与趣味全都是田园诗样的钱先生现在居然不考虑一切,而只盼身体健壮,好去报仇,他没法不敬重老人的胆气。老人似乎不考虑什么来得及与来不及,而想一下子由饮酒栽花的隐士变成敢流血的战士。难道在国快亡了的时候,有血性的人不都应当如此么?
(节选自老舍《四世同堂》)
6.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看到钱老人每次被问被捕的话题时那种惧怕的神气,瑞宣就十分惭愧,惭愧的是自己没能去解救钱老人。
B. 钱老人觉得:“在这年月,三个读书的也比不上一个能打仗的!”说明钱老人觉得读书无用,自己就深受其害。
C. 老人一听到快要接触到被捕与受刑的话,他的脸马上发白,眼中也发出一种光,此处反映了老人深沉的痛苦之情。
D. “伺候钱诗人差不多成了瑞宣的一种含有宗教性的服务”,瑞宣是个有宗教信仰的人,所以他对待钱老人有宗教般的虔诚。
7. 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第三节以钱老人“被日本宪兵捕去,而还能活着出来”这个事情,设置悬念,引起阅读兴趣。
B. “瑞宣”是本文的线索人物,由他一步一步展开故事情节,并在他的“明白”中揭示了选文的主题。
C. 本文结尾划线部分卒章显志,并且延展了主题的广度,用强烈的反问句激励每一个中国人的报国心。
D. 本文写的是普通知识分子钱老人被捕之后的故事,故事结构简单,情节不追求波澜,语言有散文化意蕴。
8. 本文作者是如何刻画知识分子钱老人形象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9. 这篇选文主人公先后有三种不同的称呼:“钱老人”、“钱诗人”、“钱先生”,请分别探究其用意。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太祖高皇帝十一年,陆生拜尉佗为南越王,令称臣,奉汉约。归报,帝大悦,拜陆生为太中大夫。陆生时时前说称《诗》《书》,帝骂之曰:“乃公居马上而得之,安事《诗》《书》!”陆生曰:“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且汤武逆取而以顺守之;文武并用,长久之术也。昔者吴王夫差智伯秦始皇皆以极武而亡乡使秦已并天下行仁义法先圣陛下安得而有之!”帝有惭色,曰:“试为我著秦所以失天下、吾所以得之者及古成败之国。”帝有疾,恶见人,卧禁中,诏户者无得入群臣,群臣绛、灌等莫敢入,十馀日,舞阳侯樊哙排闼直入,大臣随之,上独枕一宦者,哙等见上,流涕曰:“陛下病甚,大臣震怒;不见臣等计事,顾独与一宦者绝乎!且陛下独不见赵高之事乎?”帝笑而起。上从破黥布归,疾益甚,愈欲易太子。张良谏不听,因疾不视事。叔孙通谏曰:“昔者晋献公以骊姬之故,废太子,立奚齐,晋国乱者数十年,为天下笑。秦以不蚤定扶苏,令赵高得以诈立胡亥,自使灭祀,此陛下所亲见。今太子仁孝,天下皆闻之。吕后与陛下攻苦食啖,其可背哉!陛下必欲废适而立少,臣愿先伏诛,以颈血污地!”帝曰:“公罢矣,吾直戏耳!”叔孙通曰:“太子,天下本,本一摇,天下振动;奈何以天下为戏乎!”时大臣固争者多;上知群臣心皆不附赵王,乃止不立。上击布时,为流矢所中,行道,疾甚。吕后迎良医。医入见,曰:“疾可治。”上骂之曰:“吾以布衣提三尺取天下,此非天命乎!命乃在天,虽扁鹊何益!”遂不使治疾,赐黄金五十斤,罢之。
(节选自《资治通鉴·汉纪》)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昔者/吴王夫差/智伯/秦始皇/皆以极武而亡/乡使秦已并天下行/仁义法先圣/陛下安得而有之/
B. 昔者/吴王夫差/智伯/秦始皇/皆以极武而亡/乡使秦已并天下/行仁义/法先圣/陛下安得而有之/
C. 昔者/吴王夫差/智伯/秦始皇/皆以极武而亡乡/使秦已并天下/行仁义/法先圣/陛下安得而有之/
D. 昔者/吴王夫差/智伯/秦始皇/皆以极武而亡乡/使秦已并天下行/仁义法先圣/陛下安得而有之/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侯,古代爵位名称,公、侯、伯、子、男是古代自从周朝就开始沿袭的爵位。
B. 黥,古代的一种刑罚,又称墨刑,其法是以刀刻凿人面,再用墨涂在刀伤创口上。
C. 适,通“嫡”,与“庶”相对。嫡长子继承制是封建宗法制度中的一项基本原则。
D. 扁鹊,善用望闻问切四诊,尤其是脉诊和望诊,与华佗、张仲景并称“建安三神医”。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皇帝生病不愿见人,下诏守门的人不能让群臣进入,绛、灌等不敢进去,只有舞阳侯樊哙推门而入,随后大臣也都进去。
B. 皇帝击败黥布归来,病情更加重,愈发想换太子,不但不听张良劝谏,还称病不问朝政,然后叔孙通又极力劝谏。
C. 因为当时大臣中坚持反对立赵王为太子的人很多,皇帝明白群臣的心,于是放下此事不再谈改立太子之事。
D. 皇帝病重,吕后为他请的良医认为其病可治,他却说,人的命由上天决定,即使扁鹊也没用。赏些钱财把良医打发走了。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陛下病甚,大臣震怒;不见臣等计事,顾独与一宦者绝乎!
(2)太子,天下本,本一摇,天下振动;奈何以天下为戏乎!
14. 请简要概括皇帝与陆生对话时面露惭愧神色的原因。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出塞作①
王维
居延城外猎天骄②,白草连天野火烧。
暮云空碛时驱马,秋日平原好射雕。
护羌校尉朝乘障,破虏将军夜渡辽。
玉靶角弓珠勒马,汉家将赐霍嫖姚③。
【注】①开元二十五年,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在青海战败吐蕃,王维奉使出塞宣慰。②天骄:原为匈奴自称,这里借指吐蕃。③霍嫖姚:本指西汉霍去病,这里指崔希逸。
15. 下列对本诗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写居延关外长满白草的广阔原野上燃起了熊熊猎火,表现紧张局势,与高适“单于猎火照狼山”一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B. 颔联以“空”字反讽,吐蕃的猎手们驱马驰骋、平原射猎,虽勇猛强悍、粗豪雄放,但在我军面前不堪一击。
C. 尾联中的“汉家”借指唐朝,意指朝廷将把镶玉柄的剑,以角装饰的弓和戴着珠勒口的骏马,赐给得胜的边帅崔希逸。
D. 诗歌运用衬托,用敌人勇悍和嚣张气焰反衬大唐守边将士们不畏强敌、勇于战斗、敢于战斗的精神,意味无穷。
16. 颈联“护羌校尉朝乘障,破虏将军夜渡辽”对仗精工,表意精微,请简要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唐朝官员服色依官品定,《旧唐书》记载:“敕文武官三品以上服紫……八品深青、九品浅青。”白居易《琵琶行》中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就体现出诗人当时被贬后从九品的身份。
(2)在《陈情表》中,李密用“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两句概括性地陈述自己幼时门庭衰微,内外人丁单薄的情况。
(3)“水”在杜甫的《登高》中是“____________”的奔腾汹涌;在辛弃疾的《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中则是“____________”的一腔激愤。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最近,中科院2022跨年科学演讲在短视频平台火了。规范场论、量子力学、电磁学,一个个听上去艰涩的物理术语被转化成( )的语言,吸引了260万网友观看。“科普的使命就是让人放下对高深学科的抵触,把人‘领进门’,弥合科学与公众之间的认知鸿沟。”北京师范大学系主任陈刚说。
《博物》杂志副主编张辰亮,开启了短视频科普之路,成为科普达人。在分享创作心得时,张辰亮表示,视频平台是能产出灵感的地方,“有的背景音乐或某个梗、口头禅能让我( )。吸收其中的思路对科普是极有用的。这样( )创造出的视频,才有可能被大众喜欢”。
中小学生有自己的“圈子”,他们用QQ交流而不是微信,对二次元文化着迷……“我们如果用他们的思维逻缉炮制科普内容,用他们的语言制作科普视频,传播效果一定会( )。”
18. 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通俗易懂 拍案而起 知根知底 一举两得
B. 形象生动 拍案而起 知根知底 事半功倍
C. 通俗易懂 拍案叫绝 知己知彼 事半功倍
D. 形象生动 拍案叫绝 知己知彼 一举两得
19. 下列各项中,和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牙璋辞凤阙 铁骑绕龙城 B. 久樊笼里 复得返自然
C. 湖月照我影 送我至剡溪 D. 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20. 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有一个错别字、一处语病,请修改。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盛唐之音本是一个相当含糊的概念,拿诗来说,李白与杜甫都称盛唐, ① 。拿书来说,张旭和颜真卿俱称盛唐,但也是两种不同的美。如果说,以李白、张旭等人为代表的“盛唐”,是对旧的传统规范和美学标准的冲决和突破,其艺术特征是内容溢出形式,不受形式的束缚拘限。那么,以杜甫、颜真卿等人为代表的“盛唐”,则 ② ,其艺术特征是讲求形式,要求形式与内容的严格结合和统一。
产生在盛中唐之交的艺术典范的共同特征是,把盛唐那种雄豪壮伟的气势纳入规范,即严格地凝炼在一定形式、规格、律令中。从而,不再是可能而不可习的天才美,而成为人人可学而至的人工美了。但又保留了前者那种磅礴的气概,只是 ③ 。
21. 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6个字。
22. 请分别用一个句子概括上文两段话的主要意思,并使之形成整句。每句不超过16个字。
四、写作(60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助理研究员张绮找到的抗体可以对抗奥密克戎。她寻找抗体过程非常艰难,张绮总是在想,自己研究的药,万一能用于患者,那将会很有意义。“万一”的对立面是“万分之九千九百九十九”,这“万分之九千九百九十九”在张绮看来,并不意味着没有价值,譬如:“如果我没做成,但是我告诉别人我为什么没成,这也是在贡献自己的价值。”
以上材料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 C “史料总是小于或大于它所反映的原本客体,因为它是当事人或口述者主观反映的记录”,以偏概全。
2. A B.“这来源于自然科学研究主客体具有同时性”错误。C.“有力地说明了自然科学研究与自然科学史研究的本质区别”错误。D.“人们在物理学家揭示力学规律后……一样”分析。
3. D 材料二的观点,自然科学方法和社会科学方法是可以统一的,而且也是必须统一的。A.“线性代数和微分方程”为自然科学方法,“预测价格”为社会科学方法。B.“板块漂移学说”为社会科学方法,“利用古生物学和生物资料”为自然科学方法。C.“用电子计算机来处理数据”为自然科学方法,“古希腊城邦战争的规模”为社会科学方法。D.接受美学、传播学、诗歌语义都属于社会科学范畴。不合题干要求。
4. ①研究对象、手段和结果:自然科学研究具有客观性和可重复性,自然科学史研究具有主观性;②研究的主客体关系:自然科学研究具有直接性和同时性,自然科学史则有间接性和不同时性;③与时空的关系:自然科学研究与时空无关,自然科学史研究则与时空有关。
5. ①首先提出观点:自然科学方法和社会科学方法必须统一;②接着否定社会科学中分析事物“质的规定性”和自然科学方法对立的错误认识;③最后得出结论:“质的规定性”是对科学认识的哲学解释。
6. C A..“自己没能去解救钱老人”错,惭愧的是自己不应该那么追问受刑情形,揭示伤疤。B.“觉得读书无用,自己就深受其害”错,钱老人强调的是国破家亡的动乱年代,读书不如投身革命,读书无用论,扩大化了。D.“有宗教信仰的人”错误,此处只是类比,突出瑞宣伺候钱老人的真诚。
7. D “结构简单,情节不追求波澜,语言有散文化意蕴”错,本文情节比较曲折,悬念最后才解开,语言是记叙文特色。
8. ①侧面描写。瑞宣对钱老人佩服的态度,侧面刻画了钱老人受刑后蜕变成一个勇于抗争的战士形象。②运用神态描写、语言描写等手法直接刻画了钱老人饱受折磨默默忍受痛苦的知识分子形象。
9. ①称呼“钱老人”为了突出主人公的年龄特点身体特点,也为写钱老人羡慕金三爷有强壮身体可以报国做了逻辑准备;②“钱诗人”为了突出主人公原先的身份气质以及优雅闲适的生活态度,和后来蜕变成勇于流血的战士形成对比;③“钱先生”便于表达瑞宣对主人公诚实爽直的敬爱,更便于表达后来对主人公想要勇敢报国的佩服。
10. B
11. D “扁鹊……与华佗、张仲景并称‘建安三神医’”错。扁鹊是战国时期人,建安三神医是:华佗、董奉、张仲景。
12. B “皇帝……不但不听张良的劝谏,还称病不问朝政”错,根据原文“张良谏不听,因疾不视事”,是张良称病不过问政事。
13. (1)陛下病重,大臣们都感到震惊恐惧;陛下不接见我们商议朝政,反而仅仅和一个宦官等死吗!
(2)太子,是国家的根本,根本一旦动摇,天下就会震动;怎么能用天下来开玩笑呢!
14. ①皇帝因为陆生常称道《诗》《尚》而骂他;②皇帝触动于陆生“文武并用,长治久安” 的言论和只重武治而不重文治导致国家灭亡的事例。
参考译文:
太祖高皇帝十一年,陆生任命尉佗为南越王,让他称臣,接受汉的约束。陆生回来报告,高帝十分高兴,任命陆生担任太中大夫。陆生常常到高帝面前称道《诗经》《尚书》,高帝骂他说:“你老子是在马上取得的天下,哪里用得着《诗经》《尚书》!”陆生说:“在马上取得天下,难道可以在马上治理天下吗?何况商汤、周武王背叛君主取得天下然后用常理治理天下;文治武功并用,才是使国家长治久安的办法。从前吴王夫差、智伯、秦始皇,都因为滥用武力而使国家灭亡。假使秦国吞并天下之后,实行仁义之道,效法先圣,陛下您又怎么能够得到并拥有天下呢!”高帝露出惭愧的神色,说:“请试着为我撰述秦朝失去天下的原因、我得到天下的原因以及古代各王朝成功和失败的原因。”高帝生病了,讨厌见人,躺在宫中,下诏守门的人不能让群臣进入,周勃、灌婴等大臣都不敢进去。这样过去了十多天,舞阳侯樊哙闯开宫门直冲而入,群臣也跟着进去。看到高帝正枕在一个宦官身上,独自躺在那里。樊哙等人见了高帝,流着泪说:“陛下病重,大臣们都感到震惊恐惧;陛下不接见我们商议朝政,反而仅仅和一个宦官等死吗!再说陛下难道不记得赵高篡权的事了吗?”高帝笑着起了身。高帝自从击败黥布归来,病更加重,愈发想换太子。张良劝止未被接受,只好称病不过问政事。叔孙通劝谏说:“从前晋献公因为骊姬的缘故,废黜太子,另立奚齐,结果造成晋国几十年内乱,被天下耻笑。秦国因为不早定扶苏为太子,使赵高得以用奸诈手段立胡亥为皇帝,自己使宗庙灭绝,这是陛下亲眼所见的。如今太子仁义孝顺,天下都知道。吕后又与陛下艰苦创业,粗茶淡饭共患难,难道可以背弃吗!陛下一定要废去嫡长子而立小儿子,我愿先受诛杀,用脖颈的血涂地!”高帝说:“你不要这样,我只是开玩笑而已!”叔孙通说:“太子,是国家的根本,根本一旦动摇,天下就会震动;怎么能用天下来开玩笑呢!”当时大臣中坚持反对的人很多;高帝明白群臣的心都不向着赵王,于是放下此事不再立赵王。高帝进攻黥布的时候,被飞箭射中,行军路上,病严重。吕后请来了一位良医。良医进宫拜见,说:“病可以治。”高帝骂他说:“我凭借平民身份手提三尺剑取得天下,这不是由于天命吗!命运在天,即使你是扁鹊又有什么用处!”于是不让他治病,赏给他黄金五十斤,让他走了。
15. B “反讽”错,“空”字没有反讽,“空碛”指空旷的沙漠,是边塞涉猎的客观环境。描写吐蕃的猎手们在暮云低垂,空旷无边的沙漠上驱马驰骋,在秋天草枯,动物没有遮蔽之处的平原上射猎。写出吐蕃健儿那种盘马弯弓、勇猛强悍的样子,粗豪雄放,时赞扬肯定;也暗示边情的紧急,为诗的下半部分作了铺垫。
16. ①“护羌校尉”对“破虏将军”,都是武官名,借来泛指唐军将士;②“乘障”对“渡辽”,登障堡是防御,渡辽河讲出击;③“朝”对“夜”,突出军情的紧迫,进军的神速,表现了唐军昂扬奋发的士气,雷厉风行的作风。
17.①. 座中泣下谁最多 江州司马青衫湿 ②.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③.不尽长江滚滚来 郁孤台下清江水
18. C 第一空处,“通俗易懂”,广大人民群众都能懂得。“形象生动”,形容描绘或表达十分具体、生动、活灵活现,好像身临其境一样。此处语境是指把听上去艰涩的物理术语转化成广大人民群众都能懂的语言,所以应该用成语“通俗易懂”。第二空处,“拍案而起”,一拍桌子猛然站起。形容愤怒到极点。“拍案叫绝”,拍桌子叫好。形容非常赞赏。此处语境是指有的背景音乐或某个梗、口头禅能让我拍桌子叫好,所应该用成语“拍案叫绝”。第三空处,“知根知底”,指非常了解底细、内情。“知己知彼”,对自己和对方都了解得很透彻。此处语境是指对自己和对方都了解得很透彻后创造出的视频,所以应该用成语“知己知彼”。第四空处,“一举两得”,做一件事同时得到两方面的好处。“事半功倍”,形容做事得法,费力少而收效大。此处语境是指传播效果一定会费力少而收效大,所以应该用成语“事半功倍”。
19. B 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是“比喻”,把“科学与公众之间的认知难度”比喻成“鸿沟”。
A.借代的修辞手法。“牙璋”“凤阕”“铁骑”“龙城”都是借代,“牙璋”代指奉命出征的将帅,“凤阕”代指长安宫阙,“铁骑”代指精锐的唐军,“龙城”代指敌人的要塞。B.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官场”比作“樊笼”。C.拟人的修辞手法,湖月“送我”至剡溪,赋予月人的动作。D.互文的修辞手法,其意思为“不以物喜悲,不以己喜悲”。
20. 错别字:“缉”改为“辑”;病句修改:我们如果用他们的思维逻辑生产科普内容。
21. ①但两种美完全不同②是对新的社会规范、美学标准的确定③加上了形式上的严密约束和严格规范。
22. 盛唐之音呈现出突破与规范的区别。盛中唐之作体现出突破与规范的结合。
23.审题:这是一道叙述类材料作文题。
材料是张绮寻找对抗奥密克戎的抗体时的态度和做法。抓住“寻找抗体过程非常艰难”“万一”,可看出张绮面对困境仍然乐观的态度,即使有一丝希望也决不放弃的坚决;抓住“万一能用于患者,那将会很有意义”可看出一个人的信念,崇高的精神境界对他克服困难具有巨大的价值;抓住“这‘万分之九千九百九十九’在张绮看来,并不意味着没有价值”,可看出他对待失败的正确态度,失败并非没有价值,相反,它可以为成功排除出一条道路;抓住“我没做成,但是我告诉别人我为什么没成,这也是在贡献自己的价值”可看出他的奉献精神和宽广的胸怀。总之,对于这则材料的解读可以是多元化的,只要合理即可认为正确。
比如写失败的价值,可以概述材料引出论点。然后分析世人对待失败的态度,厌恶、嘲讽等等,但是所有的成功都是建立在失败的基础上;然后举例论证,比如航天团队的成功是经历无数次失败摸索出来的,袁隆平的杂交水稻也是经历无数次失败才成功的等等。接着论证失败的价值,它让我们离成功又近了一步。最后分析如何正确对待失败,不惧怕失败,从中汲取教训,不断完善,最终一定会成功。
立意:
1.寒冬中的希望之光。
2.大爱之光,照亮前行之路。
3.失败并不等于失败。
4.爱的奉献更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