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七中2022届高三下期入学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请设为星标!语文试题仓库!应有尽有!最新高考试题作文高中试题小学试题作文初中试题作文中考试题作文!关注本号可每天收到各种资料。点上面蓝色文“语文试题与作文”关注。
2021年8月高考优秀作文专辑8月出炉,买买买!
高考第一品牌语文月刊代码46-88每月一本定价12元。其中每年8月高考优秀作文点评专辑、12月最新高考分类练习专辑、4月最高高考冲刺AB卷二套题等为高考必备!咨询微信160170248,手机13602424805
语文月刊2021年12月高考分类练习专刊
海量免费试题,请关注:1语文试题汇编2020年6.1-7.7全部语文试题 2.试题汇编2020.5.1-5.31 3.试题汇编2020.4.1-4.30 4.试题汇编2020.3.1-3.31 5.初中试题仓库请点这里 6.小学试题仓库请点这里
2022届高三下期入学考试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总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劳动教育思想与比较具体的劳动教育措施。中国传统劳动教育渗透于人民的日常生活之中,通过礼仪制度、家训家风、学校教育等途径实现,使人民在“日用而不知”的状态中潜移默化地接受。中国传统劳动教育的理论与方法,可以为当今的劳动教育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中国传统社会保留着耕读结合的优良传统,普通人家在从事农业生产劳动之余也读书学习。在历代私学教育中,一直有不间断的耕读结合的教育传统。清代张履祥认为,把农耕与读书结合起来,专心勤于农桑劳作,不仅能供给国家的赋税徭役,满足家庭日常所需,还能杜绝不法行为。人们在农闲时间读书,可以明白事理、修身立世。耕读结合不仅推动了中国农业经济的发展,而且加强了对人民的劳动教育,稳定了社会秩序。如今,由于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耕读结合的教育模式已经不太可能,但其理念值得发扬。如让学生在学习之余从事力所能及的劳动,可以增强学生体质,树立尊重劳动、尊重他人的思想观念,在劳动过程中实现德育的目的。
中国古代虽然没有专门机构推行劳动教育,但中华民族却能够形成勤劳的优良传统,一个重要原因是有一套劳动教育的规范和制度。《礼记》等记载了一些劳动教育的规范。如,《内则》有言:“凡内外,鸡初鸣,咸盥漱,衣服,敛枕簟,洒扫室堂及庭,布席,各从其事。”这样就形成了一种制度,养成了一种生活习惯。我们可以借鉴中国古代关于劳动教育的制度设计,教育部门可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特点,制定关于劳动教育的具体方案,让学生劳动教育有法可依、有例可循。
在劳动教育推广方面,身体力行的劳动示范远比理论说教更有效。《颜氏家训·治家》有云:“夫风化者,自上而行于下者也,自先而施于后者也。是以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要想推行教化,就需要典范人物自上而下率先垂范。想让子女养成热爱劳动的好习惯,家长必须以身作则,积极参加劳动。清代曾国藩也是劳动教育的典范。他虽然军务繁忙,但仍然利用空闲时间带领子女参加劳动。如今,我们也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评选劳动模范人物并大力宣传这些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在全社会形成示范效应,带动群众积极参加劳动。
中国古代劳动教育能够深入人心,与各种不同类型的教材分不开。中国古代的家训、诗歌中有很多关于劳动教育的内容,《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这些著名的蒙学读物,也有与劳动教育有关的内容。例如,《三字经》有“稻粱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千字文》有“治本于农,务兹稼稼穑。俶载南亩,我艺黍稷”。这些内容简洁明了,便于记忆,普及性强,易被学生接受并长期诵读。如今,我们可以借鉴中国古代的做法,选取古代文献中一些富有劳动教育意义的内容,结合当今时代特征和劳动教育的目的,编写成通俗易懂、简洁明了、图文并茂的劳动教育读本,进行宣传推广,实现劳动教育大众化的目的。
(摘编自崔海亮《我国传统劳动教育的现代启示》)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传统劳动教育思想,不仅能国家供给赋税徭役,还能杜绝不法行为,稳定社会秩序。
B. 中国古代劳动教育制度经过官方推行,逐步形成了生活习惯,对现今的劳动教育有借鉴意义。
C. 《三字经》《千字文》等劳动教育读本简洁明了便于记忆,通过普及让劳动教育思想深入人心。
D. 今天我们旗帜鲜明地推行劳动教育,这种方式跟中国古代潜移默地化进行劳动教育有所不同。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先总后分,从礼仪制度、家训家风、学校教育等方面分别介绍了中国古代劳动教育的具体措施。
B. 文章第四段引用了《颜氏家训·治家》中的话,论证了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对于推行劳动教育的必要性。
C. 第五段举了《三字经》《千字文》的例子有力论证了古代文献中关于劳动教育的内容对劳动教育的意义。
D. 文章论及传统劳动教育的状况,并结合了当下时代特征阐述了其现代启示,使文章具有较强的现实性。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由于社会分工的日益细致,“耕读传家”的传统已经难以践行,但其理念依然具有现实意义。
B. 若要让当下的劳动教育有法可依、有例可循,就须借鉴《内则》等中国古代劳动教育的规范。
C. 身休力行的劳动示范比理论说教更有效,因此在实现劳动教育大众化时可大力弘扬劳模精神。
D. 以通俗易懂、简洁明了、图文并茂的方式呈现劳动教育的内容,有助于让劳动教育更具实效。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新时代乡村振兴不能停留在“农村发展只是农业发展”的固有思维上,而应该从乡村文化这一内生动力的角度,去推动社会主义乡村的全面发展。乡村振兴首先意味着乡村传统产业文化的创意升级。乡村振兴依托于乡村别具一格的原真文化特质与独特文化创意,因此,应将文化创意作为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动能,与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升乡村产业的文化附加值,实现生产、生活、生态和文化的良性互动。
良好的自然生态不仅直观反映乡村发展的内在文明程度,也是彰显美丽乡村魅力的外在表现。因此,乡村振兴也需要体悟与践行绿水青山的生态文化。一方面,要激发乡民对乡村山川草木的深厚感情,形成爱护环境、保护生态的村风文化;另一方面,需要落实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
在治理体系上,乡村振兴既要传承与弘扬优秀的传统治理文化,也要依托于现代社会治理思想的浸润实践。要筑牢乡村振兴的社会基础,需要结合乡村优秀的传统文化元素,激活与创新乡村社会治理模式。自古以来,乡村文化赋予乡村社会以秩序,赋予乡贤以声望权威,赋予乡村以自治功能。在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治理体系中,须将传统的乡贤文化与现代治理思想有机结合,让德治成为支撑,法治成为保障。
乡村振兴还要注意城乡教育与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一体化,正视乡村现实的文化需求,加大投入发展乡村教育,兴盛乡村文化。同时,还要站在乡民立场上,挖掘乡村熟人社会蕴含的道德规范,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结合,以乡民喜闻乐见的方式,培育优良家风、淳朴民风、文明乡风。
(摘编自王慧姝《新时代乡村振兴的现实文化指向》)
材料二: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尤为重要的一环。千村千面,其最重要的区别就在于各不相同的乡风与文化。乡风文明建设,在润物无声中植入了民淳俗厚的新风尚,造就了千姿百态的美丽乡村。
通州区仇庄村从一个有名的贫穷落后村,变成现如今远近闻名的全国文明村、全国美丽乡村和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这一变化,始于“以文化人”。曾经的仇庄有“三多”:矛盾多,吵架多,上访多。如今的仇庄早已变了模样,最直观的就是村庄环境的变化。柏油马路宽敞笔直,高耸的路灯上悬挂着各种孝道宣传标语,街头巷尾干净整洁,绿植遍地。村民三两成群地聚在路边的长椅上晒着太阳唠家常,一片和谐温馨。每逢七一、国庆、重阳等重要节日,村里会邀请老党员、老干部现场为村民讲述仇庄故事,每年开展活动20余次,村民参与达5800余人次。村里还成立了以“村贤”为主要力量的村民宣讲团,定期在孝道文化馆内与大家分享自家故事。此外,村里还创建了“家福学堂”夜间学校,聘请传统文化专家,每周六晚为村民集中授课,共同“读经典,学经典,用经典”,畅谈家庭之道、幸福之道,并通过“仇庄学习书院”微信公众号等宣传媒介,每天与村民分享传统文化小故事,提升了大家的文化水平。
与仇庄村相距70公里的密云区西邵渠村,同样是一派祥和景象。村民文化活动室里,几位身穿大红色棉袄的村民正在排练节目。“西邵渠,我爱你,我爱你这绿水青山……”,几位村民激情满怀地唱起村歌《我爱我的西邵渠》。这首歌正是大伙儿你一言我一语地在这间屋子里创作出来的。每到冬季农闲时节,村民就扎根在这里不走了。村里还不定期邀请老师过来指导,丰富的文化活动让村民们乐坏了。“每天都有文化活动,这日子可有盼头了。”76岁的老人戴德瑞说。
像仇庄村和西邵渠村这样的美丽乡村越来越多,人们欣喜地看到,乡村振兴正在逐步成为现实。
(摘编自王可心《乡风文明为乡村振兴助力》)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实现社会主义新时代乡村振兴,不仅要大力发展农业,还要积极发展乡村文化,为乡村的全面发展提供内生动力。
B. 乡风与文化决定了乡村之间的差异,因此乡村振兴应当依托于乡村别具一格的原真文化特质,并进行文化创意升级。
C. 将乡村熟人社会的道德规范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并赋予乡村以自治功能,就能建立健全的乡村治理体系。
D. 西邵渠村村民在文化活动室彩排节目,农闲时节不愿离开,这表明该村重视乡民的文化需求,相关措施得到大家支持。
5. 下列对两则材料文体特征及相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是论述文,首先提出总观点,然后从四个方面着重论述了乡村振兴的文化指向。
B. 材料一具体论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意在增强人们积极投身这项事业的使命感。
C. 材料二是新闻,点面结合,反映了我国乡风文明建设的成就,表达了对乡村振兴的信心。
D. 材料二引用歌词和老人的话,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和现场感,也使文章语言富有感染力。
6. 现阶段,我国乡村文化振兴可采用哪些方面的策略?请结合材料,以仇庄村为例,简要说明。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地平线,遥远的地平线
肖复兴
(1)在城市已经看不到地平线。被高楼大厦遮挡,地平线在遥远的天边。地平线,对于人们似乎可有可无,没有什么价值和意义。
(2)有时我也会想,地平线真的没有什么价值和意义吗?我们现在所说的价值和意义,指向非常明确,大到历史与文化,小到每平方米建筑面积,以至更小到柴米油盐。地平线,看到看不到,不当吃不当穿的,又有什么关系呢?
(3)我看到地平线最多的时候,在北大荒。无论出工到田野里,或者垦荒到荒原中,或者捕鱼到松花江上,或者收秋在场院,或者冬天伐木到完达山,都可以看到遥远的地平线,连接着田野荒原的尽头,水的尽头,山的尽头,和天边紧紧镶嵌在一起。天气好的时候,地和天相连的那一线,是笔直的,是阔大的,像天和地在亲密地接吻。天气不好的时候,那一线的衔接是灰色的,是暗淡的,即使雷雨天,地平线有惊鸿一瞥的电闪,却也是平静安稳地等着电闪雷鸣消失。这便是大自然,真正的宠辱不惊。
(4)早晨或黄昏时候的地平线最为漂亮。有晨曦和晚霞,有朝阳和落日,地平线的色彩格外灿烂。有一年的麦收,我们连夜把地里的麦子抢收,拉回到场院里来。坐在铺满金色麦秸的马车上,迎着东方走,看见了地平线一点点的由暗变青,由鱼肚白变成了玫瑰红。那一刻的地平线,真的是诗情浓郁,像是变化万千的舞台,上演着魔术般的童话。
(5)1974年初春,我离开北大荒,队上派了辆牛车送我到农场的场部。黄昏时分,春雪还未化尽,牛车嘎嘎悠悠地走得很慢。我不住地回头看着生活了整整六年的二队,忽然看见橙红色的灯笼一样的落日,以很快的速度下沉,一直沉落在地平线之外,光芒还弥散在四围,我的生活了六年的二队,就在这一片金黄色和橙红色的光晕包围之中。第一次感到,地平线离我竟是那样的近。
(6)第二天早晨,细碎的雪花飘飘洒洒起来。女朋友送我上了一辆敞篷的解放牌大卡车的后车兜里。很快,她的身影变小,和地平线融合在一起。我看见,她跟着雪花在跑,一点一点地,变成了一片小雪花,淹没在茫茫雪原之中。地平线,似乎在我的周围,像如来佛的一只巨手,紧紧地围裹着我,寒冷而凄切。
(7)回到北京,除了在列维坦和透纳的油画中,我再也没有看见过这样开阔、这样让我感慨又难忘的地平线。
(8)再一次和地平线邂逅,是几十年之后,在遥远的戈壁滩。那一年夏天,我去米达木盆地西部寻访沙吉老人之墓。这位老人是第一位带领勘探队到青海寻找石油的向导,为我国的石油开发立下汗马功劳。墓地在尕斯库勒湖畔,湖水清澈如泪。湖水的尽头,便是地平线。站在湖边遥望地平线,水天荡漾,天如水,水如天,与别处不一样的感觉。
(9)几十年前,一群北京学生也曾经来到这里。他们是支援三线建设,来到这里当石油工人的。他们来寻访沙吉老人墓地。他们和我一样,也是站在尕斯库勒湖边,被那水天相连的地平线吸引。和我不一样的是,他们竟然脱下鞋,挽起裤腿,走进湖水中,向着那遥远的地平线走去。那个时代,对于年轻人,拥有很多的诱惑,膨胀着很多的激情,便毫不犹豫地泼洒出最可宝贵的青春。这一群年轻人被地平线诱惑,全部沉没于尕斯库勒湖中。
(10)想起这一切,地平线给予我的感觉,竟是那样的复杂,一言难尽。
(11)前些天看到一篇文章,介绍画家何多苓的近况。他的年龄和我差不多,经历过同样的岁月沧桑。他说,以前风景画中要有地平线,用地平线体现一种诗意。现在,不会了,不必怀念年轻的自己,现在,他会更自由地画。他说的这番话,肯定有他的沧桑之后的感悟。我想起他那幅有名的油画《春风已经苏醒》。记得刚粉碎“四人帮”不久,在美术馆看到这幅油画的时候,很感动。那种忧郁的调子,那种迷茫又充满渴望的情感,那种时代交替之际的隐喻,觉得和罗中立的名画《父亲》决然不同。画中那个坐在草地上、咬着手指的小姑娘,望着画面之外的什么地方。什么地方呢?是遥远的地平线。
(12)无论如何,我们经历了多少苦难、迷茫、失落,乃至整个青春与生命的代价,还是要相信,地平线是存在的。哪怕它在画面之外。
(有删改)
7.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交代油画《春风已经苏醒》的内容,将它与罗中立的《父亲》进行对比,重在肯定何多苓先生艺术创作中突破成规的做法。
B. 文章从形状、色彩等角度描写不同天气状况下地平线,生动形象地表现出北大荒地平线的特点,其中寄寓了作者的人生感悟。
C. 第②段“地平线,看到看不到,不当吃不当穿的,又有什么关系呢”一句运用反语,批评了那种过于追求实用价值的生活取向。
D. 第⑤段和第⑥段写作者离开北大荒的情形,具体刻画两个与地平线相关的场景,字里行间饱含浓郁真挚的情感,有很强感染力。
8. 通观全文,作者借“地平线”表达了哪些丰富的意蕴?
9. 第⑨段插叙北京学生的经历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二、古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仁宗景祐元年冬十月,除范仲淹为礼部员外郎。仲淹先以谏废后事贬睦州,至是复召。时御史台辟石介为主簿,未至,即论事坐罢。欧阳修贻书责中丞杜衍曰:“介足未履台门,已用言事见罢,可谓正直不畏避矣。度介之才,不止为主簿,直可为御史。”衍不能用。三年五月,范仲淹以吕夷简执政,进用多出其门,上百官图。指其次第曰:“进退近臣,不宜全委之宰相。“夷简不悦。仲淹闻之,乃为四论以献,大抵讥切时弊。夷简诉仲淹越职言事、引用朋党。仲淹落职,知饶州。集赞校理余靖上言:“仲淹以讥刺大臣。重加谴谪,傥其言未合圣虑,在陛下听与不听耳,安可以为罪乎?请改前命。”坐落职监筠州酒税。馆阁校勘尹洙上书曰:“仲淹忠谅有素,臣与之谊兼师友,则是仲淹之党也。今仲淹以朋党被罪,臣不可苟免。“夷简斥监郑州酒税,寻改唐州。欧阳修贻书责高若讷曰:“仲淹以非罪逐,君不能辨,犹以面目见士大夫,出入朝廷,是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若讷怒,上其书,修坐贬夷陵令。时朝士畏宰相,无敢送仲淹。独龙图直学士李纮、集贤校理王质出郊饯之。或以诮质,质曰:“希文贤者,得为朋党,幸矣!”馆阁校勘蔡襄作《四贤一不肖诗》,以誉仲淹、靖、洙、修而讥若讷。都人士相传写鬻书者市之得厚利契丹使适至买以归张于幽州馆御史韩缜希夷简旨请以仲淹朋党榜朝堂戒百官越职言事者从之苏舜卿上书曰:“孔道辅、范仲淹刚直不挠,致位台谏,虽改他官,不忘献纳。二臣者,非不知缄口数年,坐得卿辅。盖不敢负陛下委注之意,皆罹中伤,窜谪而去。使正臣夺气,鲠士咋舌,目睹时弊而不敢论,此患之大者。”
(节选自《宋史纪事本末》)
10. 下列对文中画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都人士相传/写鬻书者市之得厚利/契丹使适至/买以归/张于幽州馆/御史韩缜希夷简旨请以仲淹朋党榜朝堂/戒百官越职/言事者/从之/
B. 都人士相传/写鬻书者市之得厚利/契丹使适至/买以归/张于幽州馆御史韩缜希夷简旨请以仲淹朋党榜朝堂/戒百官越职/言事者从之/
C. 都人士相传写/鬻书者市之得厚利/契丹使适至/买以归/张于幽州馆/御史韩缜希夷简旨请以仲淹朋党榜朝堂/戒百官越职/言事者从之/
D. 都人士相传/写鬻书者市之得厚利/契丹使适至/买以归/张于幽州馆御史韩缜希夷简旨请以仲淹朋党榜朝堂/戒百官越职言事者/从之/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元年,第一年,有时指帝王即位第一年,文中指以景祐为年号的第一年。
B. 礼部,官署名,北周开始设置,是六部之一,主管礼仪、财政、学校等事宜。
C. 馆阁,宋朝时有昭文馆、史馆、集贤馆,又有龙图阁、天章阁等,统称馆阁。
D. 台谏,对御史和谏官的泛称。台指御史,专司纠弹;谏指谏官,职掌建言。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欧阳修认为石介直言敢谏,论才干不只可以担任主簿,甚至可以做御史,在石介被罢免主簿后曾写信给中丞杜衍,但杜衍末采纳其建议。
B. 范仲淹对执政官吕夷简任人唯亲的做法十分不满并表示反对,遭到吕夷简的打击报复,结果引发了一系列事件,多个正真的官员受到牵连。
C. 范仲淹被贬为饶州知州,集贤校理余靖、馆阁校勘尹洙和蔡襄等人都对此事表示不满,而大多数朝廷大臣畏惧权臣,不敢为范仲淹送行。
D. 宋仁宗景祐年间,朝廷的政治斗争非常激烈,宰相吕夷简、中丞杜衍、高若讷相互勾结,对正直的大臣无情打击,余靖等人纷纷抗争。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傥其言未合圣虑,在陛下听与不听耳,安可以为罪乎?
(2)盖不敢负陛下委注之意,皆罹中伤,窜谪而去。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渚宫乱后作
郑谷
乡人来话乱离情,泪滴残阳问楚荆。
白社①已应无故老,清江依旧绕空城。
高秋军旅齐山树,昔日渔家是野营。
牢落②故居灰烬后,黄花紫蔓上墙生。
【注】①白社:在今湖北省荆门市南,诗人年轻时曾居于此。②牢落:稀疏零落。
14. 下列对这首诗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既呼应标题又总领全诗,一“来”一“问”,交代了写作缘由,奠定了沉郁忧伤的情感基调。
B. 颔联紧承乱后楚荆境况之问,写诗人未及乡人回答就早已有所预料,借江水依旧衬托人事无常。
C. 颈联两句笔锋一转,先写驻守军队齐如山树,再写当地渔家戒备森严,意在表现他们的杀敌斗志。
D. 本诗结构清晰完整,乡人所述内容由家乡周围状况渐说至诗人故居,场景转换有序,情感愈浓。
15. 有诗家评论这首诗“家国之痛弥合无间”,请结合诗句,谈谈该诗是如何体现这一特点的。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题,6分)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古代有星宿分野之说,李白在《蜀道难》中借此叙说入蜀山势高峻、行路艰险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角”是古代军中的一种乐器,军营常用吹角来发号施令。“角声”作为一个声音意象,常在唐诗中出现,如《雁门太守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就有“角声”这一意象。
(3)在《送东阳马生序》中,宋濂为了从师问道,行走于深山巨谷中,严冬寒风凛冽,大雪深达数尺,“____________”;等回到住处,才发现“____________”,直到服侍的人用热水浇灌,用被子包裹,才慢慢暖和过来。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这是很多人_______的二十四节气歌。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在观天察地、认知自然的实践中创造出来的知识体系,是中国农耕社会安排农业生产、协调农事活动所_______的基本准则。二十四节气及其实践活动所代表的价值取向,是中华民族不断追求美好生活的象征。然而在气象科学蓬勃发展、现代农业方兴未艾的时代,( )。那么今天,我们是否还需要保护二十四节气?
回答是肯定的。因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保护二十四节气就是保护民族精神。漫漫历史长河中,二十四节气形成了诸多民俗,_______带有地域色彩,但中华民族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一以贯之。二十四节气蕴含的思想精神,是_______的农耕文化的命脉之所在,始终是国家兴旺发达的“根与魂”。通过保护二十四节气,使其发挥“激活全盘”的“酵母”作用,还能让民族自信心得到壮大和培育。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耳熟能详 遵守 即使 不绝如缕
B. 耳濡目染 遵守 尽管 不绝如缕
C. 耳濡目染 遵循 即使 源远流长
D. 耳熟能详 遵循 尽管 源远流长
18.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我们与二十四节气似乎有了某种程度的“脱钩”
B. 二十四节气与我们有了似乎某种程度的“脱钩”
C. 二十四节气似乎与我们有了某种程度的“脱钩”
D. 我们似乎与二十四节气有了某种程度的“脱钩”
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通过保护二十四节气,使其发挥“激活全盘”的“酵母”作用,从而让民族自信心得到壮大和培育。
B. 保护二十四节气,使其发挥“激活全盘”的“酵母”作用,还能让民族自信心得到壮大和培育。
C. 保护二十四节气,使其发挥“激活全盘”的“酵母”作用,还能让民族自信心得到培育和壮大。
D. 通过保护二十四节气,使其发挥“激活全盘”的“酵母”作用,还能让民族自信心得到培育和壮大。
(二)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都说运动能提升免疫力,可有些人一次大强度训练后反而感冒了。 ① ?答案是否定的。运动对于我们的身体而言,更像一把双刃剑。掌握好了,它可以帮你提高免疫力;掌握不当,则可能被伤到。
“一次强度过大的运动后,很容易感冒。” ② 。大量的研究表明,在大运动量的强化训练期间或竞技比赛中,运动员呼吸道感染的风险增加。因为大强度运动后,机体会出现“开窗期”,此时免疫功能减弱,所以各种致病因子进入宿主体内的风险增加。
运动持续时间20至90分钟内为宜。 ③ ,对免疫系统和心肺系统的刺激不够,而一次运动时间过长易引起过度疲劳,不利于运动后疲劳的消除和身体机能的恢复。
一定强度的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可以增强免疫功能。年轻人可以选择大肌群力量训练,如蹲起练习、腹背肌力量训练等方式;中老年人可以选择适中强度的太极拳、广场舞、快步走等有氧运动。
20.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21. 请根据材料内容,对爱好运动的人提三条合理化建议,每条不超过10个字。
四、作文(60分)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从二十四节气开启冬奥会开幕式倒计时,到“黄河之水天上来”幻化成破冰五环,从运动员走过的冰雪雕刻的“中国门”和“中国窗”,到焰火打造出的“空中迎客松”……中国的文化元素贯穿于整个开幕式的始终,向全世界展现着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获得了海内外观众的无数赞许。
近年来,故宫博物院文创开发风生水起,朝服布包、彩绘陶人俑晴雨伞,故宫建筑微雕等很多“爆款”潮品早已名声在外……中国风搭配时尚感的“潮”式表现,让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到了当代生活,获得了越来越多的认同,也成为年轻人表达自我的方式。
某报举行“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下认同”主题征文活动,请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2022届高三下期入学考试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总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劳动教育思想与比较具体的劳动教育措施。中国传统劳动教育渗透于人民的日常生活之中,通过礼仪制度、家训家风、学校教育等途径实现,使人民在“日用而不知”的状态中潜移默化地接受。中国传统劳动教育的理论与方法,可以为当今的劳动教育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中国传统社会保留着耕读结合的优良传统,普通人家在从事农业生产劳动之余也读书学习。在历代私学教育中,一直有不间断的耕读结合的教育传统。清代张履祥认为,把农耕与读书结合起来,专心勤于农桑劳作,不仅能供给国家的赋税徭役,满足家庭日常所需,还能杜绝不法行为。人们在农闲时间读书,可以明白事理、修身立世。耕读结合不仅推动了中国农业经济的发展,而且加强了对人民的劳动教育,稳定了社会秩序。如今,由于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耕读结合的教育模式已经不太可能,但其理念值得发扬。如让学生在学习之余从事力所能及的劳动,可以增强学生体质,树立尊重劳动、尊重他人的思想观念,在劳动过程中实现德育的目的。
中国古代虽然没有专门机构推行劳动教育,但中华民族却能够形成勤劳的优良传统,一个重要原因是有一套劳动教育的规范和制度。《礼记》等记载了一些劳动教育的规范。如,《内则》有言:“凡内外,鸡初鸣,咸盥漱,衣服,敛枕簟,洒扫室堂及庭,布席,各从其事。”这样就形成了一种制度,养成了一种生活习惯。我们可以借鉴中国古代关于劳动教育的制度设计,教育部门可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特点,制定关于劳动教育的具体方案,让学生劳动教育有法可依、有例可循。
在劳动教育推广方面,身体力行的劳动示范远比理论说教更有效。《颜氏家训·治家》有云:“夫风化者,自上而行于下者也,自先而施于后者也。是以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要想推行教化,就需要典范人物自上而下率先垂范。想让子女养成热爱劳动的好习惯,家长必须以身作则,积极参加劳动。清代曾国藩也是劳动教育的典范。他虽然军务繁忙,但仍然利用空闲时间带领子女参加劳动。如今,我们也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评选劳动模范人物并大力宣传这些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在全社会形成示范效应,带动群众积极参加劳动。
中国古代劳动教育能够深入人心,与各种不同类型的教材分不开。中国古代的家训、诗歌中有很多关于劳动教育的内容,《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这些著名的蒙学读物,也有与劳动教育有关的内容。例如,《三字经》有“稻粱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千字文》有“治本于农,务兹稼稼穑。俶载南亩,我艺黍稷”。这些内容简洁明了,便于记忆,普及性强,易被学生接受并长期诵读。如今,我们可以借鉴中国古代的做法,选取古代文献中一些富有劳动教育意义的内容,结合当今时代特征和劳动教育的目的,编写成通俗易懂、简洁明了、图文并茂的劳动教育读本,进行宣传推广,实现劳动教育大众化的目的。
(摘编自崔海亮《我国传统劳动教育的现代启示》)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传统劳动教育思想,不仅能国家供给赋税徭役,还能杜绝不法行为,稳定社会秩序。
B. 中国古代劳动教育制度经过官方推行,逐步形成了生活习惯,对现今的劳动教育有借鉴意义。
C. 《三字经》《千字文》等劳动教育读本简洁明了便于记忆,通过普及让劳动教育思想深入人心。
D. 今天我们旗帜鲜明地推行劳动教育,这种方式跟中国古代潜移默地化进行劳动教育有所不同。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先总后分,从礼仪制度、家训家风、学校教育等方面分别介绍了中国古代劳动教育的具体措施。
B. 文章第四段引用了《颜氏家训·治家》中的话,论证了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对于推行劳动教育的必要性。
C. 第五段举了《三字经》《千字文》的例子有力论证了古代文献中关于劳动教育的内容对劳动教育的意义。
D. 文章论及传统劳动教育的状况,并结合了当下时代特征阐述了其现代启示,使文章具有较强的现实性。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由于社会分工的日益细致,“耕读传家”的传统已经难以践行,但其理念依然具有现实意义。
B. 若要让当下的劳动教育有法可依、有例可循,就须借鉴《内则》等中国古代劳动教育的规范。
C. 身休力行的劳动示范比理论说教更有效,因此在实现劳动教育大众化时可大力弘扬劳模精神。
D. 以通俗易懂、简洁明了、图文并茂的方式呈现劳动教育的内容,有助于让劳动教育更具实效。
【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整体把握材料内容,结合相关语境分析各个选项表述的正误,作出正确的选择。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论证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通读文本,仔细比对各个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3)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读懂材料,仔细比对各个选项的说法,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解答】(1)A.“中国古代劳动教育思想”有误,原文第二段是说“把农耕与读书结合起来,专心勤于农桑劳作,不仅能供给国家的赋税徭役,满足家庭日常所需,还能杜绝不法行为”,可见“能为国家供给赋税徭役,还能杜绝不法行为,稳定社会秩序”的是“把农耕与读书结合起来,专心勤于农桑劳作”,并非“中国古代劳动教育思想”。
B.“中国古代劳动教育制度经过官方推行”错误,根据是原文第三段“中国古代虽然没有专门机构推行劳动教育”。
C.“劳动教育读本”错误。由原文最后一段“《三字经》《千字文》这些著名的蒙学读物,也有与劳动教育有关的内容”可知,《三字经》《千字文》并非劳动教育读本,只是包含了一些与劳动教育有关的内容。
D.正确。
故选D。
(2)A.“从礼仪制度、家训家风、学校教育等方面分别介绍了中国古代劳动教育的具体措施”错误。从文章内容来看,各部分内容有一定的融合性,不能算是“分别介绍”。
故选A。
(3)B.“就须借鉴《内则》等中国劳动教育的规范”推断绝对,不成立。原文第三段是说“《内则》有言:‘凡内外,鸡初鸣,咸盥漱,衣服,敛枕红,洒扫室堂及庭,布席,各从其事。’这样就形成了一种制度,养成了一种生活习惯。我们可借鉴中国古代关于劳动教育的制度设计,教育部门可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特点,制定关于劳动教育的具体方案,让学生劳动教育有法可依、有例可循”。是“可借鉴”而不是“须借鉴”。
故选B。
答案:
(1)D
(2)A
(3)B
【点评】选择题干扰项设置常见错误类型:
1.扩大范围。2.偷换概念。3.无中生有。4.已然未然混为一谈。5.强加因果。6.答非所问。7.相互矛盾。8.张冠李戴。
【答案】1.D 2. A 3. B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新时代乡村振兴不能停留在“农村发展只是农业发展”的固有思维上,而应该从乡村文化这一内生动力的角度,去推动社会主义乡村的全面发展。乡村振兴首先意味着乡村传统产业文化的创意升级。乡村振兴依托于乡村别具一格的原真文化特质与独特文化创意,因此,应将文化创意作为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动能,与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升乡村产业的文化附加值,实现生产、生活、生态和文化的良性互动。
良好的自然生态不仅直观反映乡村发展的内在文明程度,也是彰显美丽乡村魅力的外在表现。因此,乡村振兴也需要体悟与践行绿水青山的生态文化。一方面,要激发乡民对乡村山川草木的深厚感情,形成爱护环境、保护生态的村风文化;另一方面,需要落实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
在治理体系上,乡村振兴既要传承与弘扬优秀的传统治理文化,也要依托于现代社会治理思想的浸润实践。要筑牢乡村振兴的社会基础,需要结合乡村优秀的传统文化元素,激活与创新乡村社会治理模式。自古以来,乡村文化赋予乡村社会以秩序,赋予乡贤以声望权威,赋予乡村以自治功能。在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治理体系中,须将传统的乡贤文化与现代治理思想有机结合,让德治成为支撑,法治成为保障。
乡村振兴还要注意城乡教育与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一体化,正视乡村现实的文化需求,加大投入发展乡村教育,兴盛乡村文化。同时,还要站在乡民立场上,挖掘乡村熟人社会蕴含的道德规范,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结合,以乡民喜闻乐见的方式,培育优良家风、淳朴民风、文明乡风。
(摘编自王慧姝《新时代乡村振兴的现实文化指向》)
材料二: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尤为重要的一环。千村千面,其最重要的区别就在于各不相同的乡风与文化。乡风文明建设,在润物无声中植入了民淳俗厚的新风尚,造就了千姿百态的美丽乡村。
通州区仇庄村从一个有名的贫穷落后村,变成现如今远近闻名的全国文明村、全国美丽乡村和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这一变化,始于“以文化人”。曾经的仇庄有“三多”:矛盾多,吵架多,上访多。如今的仇庄早已变了模样,最直观的就是村庄环境的变化。柏油马路宽敞笔直,高耸的路灯上悬挂着各种孝道宣传标语,街头巷尾干净整洁,绿植遍地。村民三两成群地聚在路边的长椅上晒着太阳唠家常,一片和谐温馨。每逢七一、国庆、重阳等重要节日,村里会邀请老党员、老干部现场为村民讲述仇庄故事,每年开展活动20余次,村民参与达5800余人次。村里还成立了以“村贤”为主要力量的村民宣讲团,定期在孝道文化馆内与大家分享自家故事。此外,村里还创建了“家福学堂”夜间学校,聘请传统文化专家,每周六晚为村民集中授课,共同“读经典,学经典,用经典”,畅谈家庭之道、幸福之道,并通过“仇庄学习书院”微信公众号等宣传媒介,每天与村民分享传统文化小故事,提升了大家的文化水平。
与仇庄村相距70公里的密云区西邵渠村,同样是一派祥和景象。村民文化活动室里,几位身穿大红色棉袄的村民正在排练节目。“西邵渠,我爱你,我爱你这绿水青山……”,几位村民激情满怀地唱起村歌《我爱我的西邵渠》。这首歌正是大伙儿你一言我一语地在这间屋子里创作出来的。每到冬季农闲时节,村民就扎根在这里不走了。村里还不定期邀请老师过来指导,丰富的文化活动让村民们乐坏了。“每天都有文化活动,这日子可有盼头了。”76岁的老人戴德瑞说。
像仇庄村和西邵渠村这样的美丽乡村越来越多,人们欣喜地看到,乡村振兴正在逐步成为现实。
(摘编自王可心《乡风文明为乡村振兴助力》)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实现社会主义新时代乡村振兴,不仅要大力发展农业,还要积极发展乡村文化,为乡村的全面发展提供内生动力。
B. 乡风与文化决定了乡村之间的差异,因此乡村振兴应当依托于乡村别具一格的原真文化特质,并进行文化创意升级。
C. 将乡村熟人社会的道德规范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并赋予乡村以自治功能,就能建立健全的乡村治理体系。
D. 西邵渠村村民在文化活动室彩排节目,农闲时节不愿离开,这表明该村重视乡民的文化需求,相关措施得到大家支持。
5. 下列对两则材料文体特征及相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是论述文,首先提出总观点,然后从四个方面着重论述了乡村振兴的文化指向。
B. 材料一具体论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意在增强人们积极投身这项事业的使命感。
C. 材料二是新闻,点面结合,反映了我国乡风文明建设的成就,表达了对乡村振兴的信心。
D. 材料二引用歌词和老人的话,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和现场感,也使文章语言富有感染力。
6. 现阶段,我国乡村文化振兴可采用哪些方面的策略?请结合材料,以仇庄村为例,简要说明。
【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解答本题,需要将选项回归原文,进而判断选项的正误。
(2)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文体特征和相关内容的分析。解答本题,需要将选项与原文相关内容进行对比、辨析。
(3)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内容的理解与概括。解答本题,需要结合题干信息筛选相关内容,进而概括。
【解答】(1)C.“将……相结合,并赋予乡村以自治功能,就能……”错误。根据材料一最后一段“为此,需要……同时,还要站在乡民立场上,挖掘乡村熟人社会蕴含的道德规范,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结合,以乡民喜闻乐见的方式,培育优良家风、淳朴民风、文明乡风,引导乡民孝老爱亲、勤俭持家、向上向善、重义守信”,可见选项表述绝对,“建立健全的乡村治理体系”需要的条件和因素很多,选项信息不全。
故选:C。
(2)B.“材料一……意在增强人们积极投身这项事业的使命感”错误,意在指明新时期乡村如何实现文化振兴,即明确怎么做。
故选:B。
(3)①依据原文“良好的自然生态是乡村振兴的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它不仅直观反映乡村发展的内在文明程度,也是彰显美丽乡村魅力的外在表现”“如今的仇庄早已变了模样,最直观的就是村庄环境的变化。柏油马路宽敞笔直,高耸的路灯上悬挂着各种孝道宣传标语,街头巷尾干净整洁,绿植遍地”,践行绿水青山的生态文化。仇庄村注意改善乡村环境,街头巷尾干净整洁,绿植遍地。②依据原文“在治理体系上,乡村振兴既要传承与弘扬优秀的传统治理文化,也要依托于现代社会治理思想的浸润实践”“村里还成立了以‘村贤’为主要力量的村民宣讲团,定期在孝道文化馆内与大家分享自家故事”,弘扬优秀传统治理文化。仇庄村成立了以“村贤”为主的村民宣讲团,发挥乡贤文化优势。③依据原文“乡村振兴还要注意城乡教育与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一体化,正视乡村现实的文化需求,加大投入推进与城市均等的教育和公共文化服务”“此外,村里还创建了‘家福学堂’夜间学校,聘请传统文化专家,每周六晚为村民集中授课,共同‘读经典,学经典,用经典’。畅谈家庭之道、幸福之道,并通过‘仇庄学习书院’微信公众号等宣传媒介,每天与村民分享传统文化小故事,提升了大家的文化水平”,推进乡村教育和公共文化服务。仇庄村聘请传统文化专家,通过网络平台,提升乡民的文化水平。
答案:
(1)C
(2)B
(3)①践行绿水青山的生态文化。仇庄村注意改善乡村环境,街头巷尾干净整洁,绿植遍地。弘扬优秀传统治理文化。仇庄村成立了以“村贤”为主的村民宣讲团,发挥乡贤文化优势。③推进乡村教育和公共文化服务。仇庄村聘请传统文化专家,通过网络平台,提升乡民的文化水平。
【点评】阅读社会科学类非连续性复合文本,首先,应梳理文本的结构,辨析清楚文本一共由几部分组成;其次,要根据材料的出处,从标题要素入手,整体把握各则材料的大致内容;最后,聚焦图表中的数据、报告中的结论、评论中的观点等关键信息,多元组合,整体把握非连续性文本的核心要义。有些文段没有明显中心句,必须对几个互有关联的句子进行意义整合,进而明确文本的主要观点。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地平线,遥远的地平线
肖复兴
(1)在城市已经看不到地平线。被高楼大厦遮挡,地平线在遥远的天边。地平线,对于人们似乎可有可无,没有什么价值和意义。
(2)有时我也会想,地平线真的没有什么价值和意义吗?我们现在所说的价值和意义,指向非常明确,大到历史与文化,小到每平方米建筑面积,以至更小到柴米油盐。地平线,看到看不到,不当吃不当穿的,又有什么关系呢?
(3)我看到地平线最多的时候,在北大荒。无论出工到田野里,或者垦荒到荒原中,或者捕鱼到松花江上,或者收秋在场院,或者冬天伐木到完达山,都可以看到遥远的地平线,连接着田野荒原的尽头,水的尽头,山的尽头,和天边紧紧镶嵌在一起。天气好的时候,地和天相连的那一线,是笔直的,是阔大的,像天和地在亲密地接吻。天气不好的时候,那一线的衔接是灰色的,是暗淡的,即使雷雨天,地平线有惊鸿一瞥的电闪,却也是平静安稳地等着电闪雷鸣消失。这便是大自然,真正的宠辱不惊。
(4)早晨或黄昏时候的地平线最为漂亮。有晨曦和晚霞,有朝阳和落日,地平线的色彩格外灿烂。有一年的麦收,我们连夜把地里的麦子抢收,拉回到场院里来。坐在铺满金色麦秸的马车上,迎着东方走,看见了地平线一点点的由暗变青,由鱼肚白变成了玫瑰红。那一刻的地平线,真的是诗情浓郁,像是变化万千的舞台,上演着魔术般的童话。
(5)1974年初春,我离开北大荒,队上派了辆牛车送我到农场的场部。黄昏时分,春雪还未化尽,牛车嘎嘎悠悠地走得很慢。我不住地回头看着生活了整整六年的二队,忽然看见橙红色的灯笼一样的落日,以很快的速度下沉,一直沉落在地平线之外,光芒还弥散在四围,我的生活了六年的二队,就在这一片金黄色和橙红色的光晕包围之中。第一次感到,地平线离我竟是那样的近。
(6)第二天早晨,细碎的雪花飘飘洒洒起来。女朋友送我上了一辆敞篷的解放牌大卡车的后车兜里。很快,她的身影变小,和地平线融合在一起。我看见,她跟着雪花在跑,一点一点地,变成了一片小雪花,淹没在茫茫雪原之中。地平线,似乎在我的周围,像如来佛的一只巨手,紧紧地围裹着我,寒冷而凄切。
(7)回到北京,除了在列维坦和透纳的油画中,我再也没有看见过这样开阔、这样让我感慨又难忘的地平线。
(8)再一次和地平线邂逅,是几十年之后,在遥远的戈壁滩。那一年夏天,我去米达木盆地西部寻访沙吉老人之墓。这位老人是第一位带领勘探队到青海寻找石油的向导,为我国的石油开发立下汗马功劳。墓地在尕斯库勒湖畔,湖水清澈如泪。湖水的尽头,便是地平线。站在湖边遥望地平线,水天荡漾,天如水,水如天,与别处不一样的感觉。
(9)几十年前,一群北京学生也曾经来到这里。他们是支援三线建设,来到这里当石油工人的。他们来寻访沙吉老人墓地。他们和我一样,也是站在尕斯库勒湖边,被那水天相连的地平线吸引。和我不一样的是,他们竟然脱下鞋,挽起裤腿,走进湖水中,向着那遥远的地平线走去。那个时代,对于年轻人,拥有很多的诱惑,膨胀着很多的激情,便毫不犹豫地泼洒出最可宝贵的青春。这一群年轻人被地平线诱惑,全部沉没于尕斯库勒湖中。
(10)想起这一切,地平线给予我的感觉,竟是那样的复杂,一言难尽。
(11)前些天看到一篇文章,介绍画家何多苓的近况。他的年龄和我差不多,经历过同样的岁月沧桑。他说,以前风景画中要有地平线,用地平线体现一种诗意。现在,不会了,不必怀念年轻的自己,现在,他会更自由地画。他说的这番话,肯定有他的沧桑之后的感悟。我想起他那幅有名的油画《春风已经苏醒》。记得刚粉碎“四人帮”不久,在美术馆看到这幅油画的时候,很感动。那种忧郁的调子,那种迷茫又充满渴望的情感,那种时代交替之际的隐喻,觉得和罗中立的名画《父亲》决然不同。画中那个坐在草地上、咬着手指的小姑娘,望着画面之外的什么地方。什么地方呢?是遥远的地平线。
(12)无论如何,我们经历了多少苦难、迷茫、失落,乃至整个青春与生命的代价,还是要相信,地平线是存在的。哪怕它在画面之外。
(有删改)
7.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交代油画《春风已经苏醒》的内容,将它与罗中立的《父亲》进行对比,重在肯定何多苓先生艺术创作中突破成规的做法。
B. 文章从形状、色彩等角度描写不同天气状况下地平线,生动形象地表现出北大荒地平线的特点,其中寄寓了作者的人生感悟。
C. 第②段“地平线,看到看不到,不当吃不当穿的,又有什么关系呢”一句运用反语,批评了那种过于追求实用价值的生活取向。
D. 第⑤段和第⑥段写作者离开北大荒的情形,具体刻画两个与地平线相关的场景,字里行间饱含浓郁真挚的情感,有很强感染力。
8. 通观全文,作者借“地平线”表达了哪些丰富的意蕴?
9. 第⑨段插叙北京学生的经历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答案】7.A 8. ①地平线是壮观、诗意的自然景象,作者借“地平线”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美。②地平线凝聚了对往昔生活的回忆,作者借“地平线”表达对青春时代与北大荒生活的怀念。③地平线象征着美好的希望,作者借“地平线”表达对生活的反思和对理想的坚守。
9. ①本段和上段作者游尕斯库勒湖的所见所感互相印证、补充,丰富了文章内容.突出地平线之美。②青年学生“追逐”地平线产生的悲剧,体现了地平线给人带来的影响具有复杂性,为结尾的议论做铺垫,可以引发读者对青春、诱惑、激情等的思考。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本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人物、语言、观点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D项“重在肯定何多苓先生艺术创作中突破成规的做法”不恰当。原文“那种忧郁的调子,那种迷茫又充满渴望的情感,那种时代交替之际的隐喻,觉得和罗中立的名画《父亲》决然不同”,是说二者画作的风格、内容不同。“对比”也不准确,应是比较。故选A。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学作品意蕴的探究。文学作品所表现出来的意蕴,有社会的、政治的、道德
的意义,有现实的历史的意义,也有心理的、情感的、审美的意义。解答本题要抓住“地平线”的形象特征,剖析它所蕴含的丰富而深刻的意义。文中所写“地平线”有三种,第一种是在北大荒生活时看到的地平线,“天气不好的时候,那一线的衔接是灰色的,是暗淡的,即使雷雨天,地平线有惊鸿一瞥的电闪,却也是平静安稳地等着电闪雷鸣消失。这便是大自然,真正的宠辱不惊”“看见了地平线一点点的由暗变青,由鱼肚白变成了玫瑰红。那一刻的地平线,真的是诗情浓郁,像是变化万千的舞台,上演着魔术般的童话”,由此可知地平线是壮观、诗意的自然景象,作者借“地平线”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美。第二种是离开北大荒时看到的地平线,“忽然看见橙红色的灯笼一样的落日,以很快的速度下沉,一直沉落在地平线之外,光芒还弥散在四围,我的生活了六年的二队,就在这一片金黄色和橙红色的光晕包围之中。第一次感到,地平线离我竟是那样的近”,可知地平线凝聚了对往昔生活的回忆,作者借“地平线”表达对青春时代与北大荒生活的怀念。第三种是在油画上看到的地平线,“画中那个坐在草地上、咬着手指的小姑娘,望着画面之外的什么地方。什么地方呢?是遥远的地平线”“无论如何,我们经历了多少苦难、迷茫、失落,乃至整个青春与生命的代价,还是要相信,地平线是存在的。哪怕它在画面之外”,可知地平线象征着美好的希望,作者借“地平线”表达对生活的反思和对理想的坚守。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具体考查插叙的作用。解答此类题目先要诵读全文,找到文中使用插叙的段落,再结合上下文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分析这样安排的好处及作用。“他们和我一样,也是站在尕斯库勒湖边,被那水天相连的地平线吸引”突出地平线之美;“那个时代,对于年轻人,拥有很多的诱惑,膨胀着很多的激情,便毫不犹豫地泼洒出最可宝贵的青春。这一群年轻人被地平线诱惑,全部沉没于尕斯库勒湖中”引发读者对青春、诱惑、激情等的思考,为下文议论“想起这一切,地平线给予我的感觉,竟是那样的复杂,一言难尽”作铺垫。
二、古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仁宗景祐元年冬十月,除范仲淹为礼部员外郎。仲淹先以谏废后事贬睦州,至是复召。时御史台辟石介为主簿,未至,即论事坐罢。欧阳修贻书责中丞杜衍曰:“介足未履台门,已用言事见罢,可谓正直不畏避矣。度介之才,不止为主簿,直可为御史。”衍不能用。三年五月,范仲淹以吕夷简执政,进用多出其门,上百官图。指其次第曰:“进退近臣,不宜全委之宰相。“夷简不悦。仲淹闻之,乃为四论以献,大抵讥切时弊。夷简诉仲淹越职言事、引用朋党。仲淹落职,知饶州。集赞校理余靖上言:“仲淹以讥刺大臣。重加谴谪,傥其言未合圣虑,在陛下听与不听耳,安可以为罪乎?请改前命。”坐落职监筠州酒税。馆阁校勘尹洙上书曰:“仲淹忠谅有素,臣与之谊兼师友,则是仲淹之党也。今仲淹以朋党被罪,臣不可苟免。“夷简斥监郑州酒税,寻改唐州。欧阳修贻书责高若讷曰:“仲淹以非罪逐,君不能辨,犹以面目见士大夫,出入朝廷,是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若讷怒,上其书,修坐贬夷陵令。时朝士畏宰相,无敢送仲淹。独龙图直学士李纮、集贤校理王质出郊饯之。或以诮质,质曰:“希文贤者,得为朋党,幸矣!”馆阁校勘蔡襄作《四贤一不肖诗》,以誉仲淹、靖、洙、修而讥若讷。都人士相传写鬻书者市之得厚利契丹使适至买以归张于幽州馆御史韩缜希夷简旨请以仲淹朋党榜朝堂戒百官越职言事者从之苏舜卿上书曰:“孔道辅、范仲淹刚直不挠,致位台谏,虽改他官,不忘献纳。二臣者,非不知缄口数年,坐得卿辅。盖不敢负陛下委注之意,皆罹中伤,窜谪而去。使正臣夺气,鲠士咋舌,目睹时弊而不敢论,此患之大者。”
(节选自《宋史纪事本末》)
10. 下列对文中画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都人士相传/写鬻书者市之得厚利/契丹使适至/买以归/张于幽州馆/御史韩缜希夷简旨请以仲淹朋党榜朝堂/戒百官越职/言事者/从之/
B. 都人士相传/写鬻书者市之得厚利/契丹使适至/买以归/张于幽州馆御史韩缜希夷简旨请以仲淹朋党榜朝堂/戒百官越职/言事者从之/
C. 都人士相传写/鬻书者市之得厚利/契丹使适至/买以归/张于幽州馆/御史韩缜希夷简旨请以仲淹朋党榜朝堂/戒百官越职/言事者从之/
D. 都人士相传/写鬻书者市之得厚利/契丹使适至/买以归/张于幽州馆御史韩缜希夷简旨请以仲淹朋党榜朝堂/戒百官越职言事者/从之/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元年,第一年,有时指帝王即位第一年,文中指以景祐为年号的第一年。
B. 礼部,官署名,北周开始设置,是六部之一,主管礼仪、财政、学校等事宜。
C. 馆阁,宋朝时有昭文馆、史馆、集贤馆,又有龙图阁、天章阁等,统称馆阁。
D. 台谏,对御史和谏官的泛称。台指御史,专司纠弹;谏指谏官,职掌建言。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欧阳修认为石介直言敢谏,论才干不只可以担任主簿,甚至可以做御史,在石介被罢免主簿后曾写信给中丞杜衍,但杜衍末采纳其建议。
B. 范仲淹对执政官吕夷简任人唯亲的做法十分不满并表示反对,遭到吕夷简的打击报复,结果引发了一系列事件,多个正真的官员受到牵连。
C. 范仲淹被贬为饶州知州,集贤校理余靖、馆阁校勘尹洙和蔡襄等人都对此事表示不满,而大多数朝廷大臣畏惧权臣,不敢为范仲淹送行。
D. 宋仁宗景祐年间,朝廷的政治斗争非常激烈,宰相吕夷简、中丞杜衍、高若讷相互勾结,对正直的大臣无情打击,余靖等人纷纷抗争。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傥其言未合圣虑,在陛下听与不听耳,安可以为罪乎?
(2)盖不敢负陛下委注之意,皆罹中伤,窜谪而去。
【分析】(1)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解答该题可以根据文意、虚词和结构判断。
(2)本题考查识记古代文化常识,答题的关键在于平时的积累与识记。
(3)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注意将选项与原文作细致比较。
(4)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看有无特殊句式,词类的活用,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出来的句子做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5)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内容的筛选和理解。找到相关内容,在仔细理解的基础上,抓住关键信息,仔细概括。
【解答】(1)句中“传写”作谓语,承接关系的动词短语,之间不能断开;“鬻书者”即“卖书者”,作后面“市之得厚利”的主语,之前断开。排除AD。“幽州馆”是名词,表地点,作前一句的介词“于”的宾语,“于幽州馆”作“张”的地点状语;“御史”也是名词,是“韩缜”的官职,“御史韩缜”作后一句的主语,所以两者之间要断开,故排除B。故选C。译文:京城人士争相传送抄写,卖书的人买了这首诗,也获得了厚利。契丹使者刚好到宋朝,买了此诗返归,在幽州旅馆张贴。御史韩缜迎合吕夷简心意,请把范仲淹的朋党在朝堂上张榜,告戒越职上奏的百官,朝廷采纳了他的意见。
(2)B.“财政”不属于礼部主管,属于户部。
(3)D.“宰相吕夷简、中丞杜衍、司谏高若讷相互勾结”错,文中并未提到中丞杜衍与宰相吕夷简、司谏高若讷相互勾结的内容,只是分别写这三个人对忠臣的万般阻挠和迫害。
(4)①“傥”,同“倘”,如果;“合”,符合;“安”,怎么;“可”,可以;“以为”,把……作为。
译文:如果他的话不合乎圣上的心意,在陛下这里(对陛下来说)就是听与不听罢了,怎么可以把这个作为他的罪过呢?
②“盖”,用在句首表推测;“委注”,委任关注(重用);“罹”,受到、遭受;“窜谪”,被贬官放逐。译文:大概是不敢辜负陛下对他们委任关注的心意,(结果)都受到诬蔑损害而被贬官,离开了朝廷。
(5)题干要求简要说明欧阳修被贬夷陵令,与范仲淹被贬有什么关联,作答时要先从文中找到欧阳修被贬夷陵令的原因,尤其分析阳修被贬夷陵令与范仲淹被贬之间的关联。
从原文看“仲淹落职,知饶州”,“欧阳修贻书责高若讷曰:‘仲淹以非罪逐,君不能辨,犹以面目见士大夫,出入朝廷,是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若讷怒,上其书,修坐贬夷陵令”,由此可知,对范仲淹被贬饶州时,欧阳修上书责备高若讷作为谏官不能明辨是非,无所作为,得罪了高若讷。高若讷又把欧阳修的书信呈送给皇帝,欧阳修受牵连被贬夷陵令。据此考生分点回答即可。
答案:
(1)C
(2)B
(3)D
(4)①如果他的话不合乎圣上的心意,在陛下这里(对陛下来说)就是听与不听罢了,怎么可以把这个作为他的罪过呢?
②大概是不敢辜负陛下对他们委任关注的心意,(结果)都受到诬蔑损害而被贬官,离开了朝廷。
(5)①针对范仲淹被贬一事,欧阳修斥骂谏官高若讷不作为。
②高若讷大怒,将欧阳修的书信上呈皇帝;欧阳修因此被贬。
参考译文:
宋仁宗景祐元年冬十月,任命范仲淹担任礼部员外郎。仲淹先前因为进谏废后事情被贬到睦州,到这个时候再次被召回。当时御史台征召石介为主簿,还未上任,就谈论政事被罢免。欧阳修写信责备中丞杜衍说:“石介脚还没有踏上御史台的门,就已因为谈论政事被罢免,可以称得上是正直不畏惧躲避权贵啊。揣度介的才能,不止是担任主簿,简直可以担任御史。”杜衍未能采纳欧阳修的建议。景祐三年五月,范仲淹因为吕夷简执掌朝政,提拔使用的大多出自他的门下,献上百官图。指着它的次序说:“提拔或降格任用大臣,不应该把这些事全部委托(交给)宰相。”吕夷简不高兴。范仲淹听说了这种情况,于是写四篇论呈献(给皇上),大抵谴责当时的政务。吕夷简愤怒地驳斥范仲淹离间陛下和臣子的关系,他推荐任用的官员,都是朋党(排斥异己的政治集团)。范仲淹因此被免职,任饶州知府。集赞校理余靖上书说:“范仲淹国指出大臣的过错而遭到了重责,倘若他的话不合乎陛下的旨意,陛下则可听可不听,怎么可以因此治他的罪呢?请求更改之前的任命。”被判降职监筠州酒税。馆阁校勘尹洙上书说:“范仲淹素来忠诚坚贞,我与他在道义上是师生兼朋友的关系,也就是范仲淹的党羽。如今范仲淹因为结党营帮被治罪,我也不能苟且免罪。”吕夷简黜免他监管郑州酒税,不久改任唐州。欧阳修上书斥责高若讷说:“仲淹因为无罪被驱逐,你作为谏官不能明辨,仍厚颜面对士大夫,出入朝廷,这是不再知人间有羞耻之事(的行为)啊!”高若讷把他的书信(内容)上奏,皇帝将欧阳修贬为夷陵县令。当时朝臣畏惧宰相,范仲淹被贬出京,竟无人敢送别,只有龙图阁直学士李纮、集贤校理王质出郊饯行。有人因此讥讽王质,王质说:“范希文是贤明之人,能够成为他的朋党,是荣幸啊!”馆阁校勘蔡襄作《四贤一不肖诗》,来赞誉范仲淹、余靖、尹洙、欧阳修并讥讽高若讷。京城人士争相传送抄写,卖书的人买了这首诗,也获得了厚利。契丹使者刚好到宋朝,买了此诗返归,在幽州旅馆张贴。御史韩缜迎合吕夷简心意,请把范仲淹的朋党在朝堂上张榜,告诫越职上奏的百官,朝廷采纳了他的意见。苏舜卿上书说:“孔道辅、范仲淹刚直不屈,位至台谏,虽然改人其它官职,还不忘献忠言供采纳。这两个人,难道不懂得沉默几年,坐得卿辅。大概是不敢辜负陛下委任关注(重用)的心意(恩德),(结果)都受到诬蔑损害而被贬官,离开了朝廷。使得正直的大臣丧失勇气,鲠直的人士害怕而不敢说话,目睹时弊却不敢议论,这是大的忧患啊。”
【点评】在考试过程中,不少的同学在读完一遍文言文后就开始作答,这种做法是很不正确的。解答文言文题目,应遵循三个步骤:
第一步:初读全文,整体感知,把握大意。要求集中心思,稳住神,快速地浏览一遍。初步明确“什么时间、什么人、什么事、前因后果、谁说了什么话”等等,读懂个大概即可,因为高考作为选拔性的考试,要一遍把它全部读懂,很少人能够办到。
第二步:细读题目,认真研读字、词、句,在这一步阅读中,要根据题干的要求,结合各选项的具体内容,一一落实,理解要求作答的字、词、句、段在文段中的位置,运用课内所学的知识(实词、虚词、活用、句式等),解决完成较为容易的题目。
第三步:再读全文,加深理解。这一步是要解决较难的题目,加深对文意的理解,又纠正前两步中出现的偏差,是一个深入和复核的过程。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渚宫乱后作
郑谷
乡人来话乱离情,泪滴残阳问楚荆。
白社①已应无故老,清江依旧绕空城。
高秋军旅齐山树,昔日渔家是野营。
牢落②故居灰烬后,黄花紫蔓上墙生。
【注】①白社:在今湖北省荆门市南,诗人年轻时曾居于此。②牢落:稀疏零落。
14. 下列对这首诗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既呼应标题又总领全诗,一“来”一“问”,交代了写作缘由,奠定了沉郁忧伤的情感基调。
B. 颔联紧承乱后楚荆境况之问,写诗人未及乡人回答就早已有所预料,借江水依旧衬托人事无常。
C. 颈联两句笔锋一转,先写驻守军队齐如山树,再写当地渔家戒备森严,意在表现他们的杀敌斗志。
D. 本诗结构清晰完整,乡人所述内容由家乡周围状况渐说至诗人故居,场景转换有序,情感愈浓。
15. 有诗家评论这首诗“家国之痛弥合无间”,请结合诗句,谈谈该诗是如何体现这一特点的。
【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的能力。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词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
(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赏析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解答此题要联系时代背景和作者的境遇,分析作者的心情;其次根据诗歌的类型,分析诗人所表达的感情;最后从诗歌的意象和诗中的重点词语入手进行分析。
【解答】(1)C.“再写当地渔家戒备森严,意在表现他们的杀敌斗志”错误。颈联是将驻守军队数量之多与战后百姓流离失所作对比,后句强调昔日渔家变成了军营,突出了战争给百姓带来的苦难。
故选C。
(2)“乡人来话乱离情,泪滴残阳问楚荆”,动乱后乡人来诉说乱离情,残阳里我洒泪把荆楚打听。由“乡”到“楚荆”,由家及国,从个人的离乱之情转及关心楚荆时局。
“白社已应无故老,清江依旧绕空城”,白社想必已没有故交老友,江水悠悠依旧环绕着空城。由家及国,从白社恐无故老的丧亲丧友之痛,转至清江绕空城的国家动乱之痛。
“高秋军旅齐山树,昔日渔家是野营”,深秋军旅排排平齐如山树,昔日渔家被占都变成军营。颈联家国之痛弥合无间,在大兴兵戈的动荡之中写渔家尽被占为野营的家事之痛。
“牢落故居灰烬后,黄花紫蔓上墙生”,乱后故居荒废到处是灰烬,黄花紫蔓横七竖八墙上生。村落变成了废墟,家乡一片荒芜离乱的景象。写诗人故居破败的家痛,而又用灰烬隐含国痛。由此将家国之痛弥合无间。
答案:
(1)C
(2)①首联由家及国,从个人的离乱之情转及关心楚荆时局。②领联由家及国,从白社恐无故老的丧亲丧友之痛,转至清江绕空城的国家动乱之痛。③颈联家国之痛弥合无间,在大兴兵戈的动荡之中写渔家尽被占为野营的家事之痛。④尾联写诗人故居破败的家痛,而又用“灰烬”隐含国痛。由此将家国之痛弥合无间。
【点评】如何鉴赏诗歌:
(一)关注标题,明确内容和情感
标题是解读诗歌内容和形式的关键。因为诗歌的标题一般交代时间、地点、人物、情感倾向等,可以揭示思想内容,可以让人明了是哪一类诗歌,进而明了全诗的结构及表现手法等,便于快速理解诗歌。
(二)关注作者,知人论世多关联
读诗讲究“知人论世”,所以,一定要重视诗歌的作者。要尽量了解作者的身世、所处的时代特点,及创作倾向、主要内容、作品风格特点等。
(三)关注注释隐含意
高考所选诗歌大多附有注释。注释或解释疑难词语、地名,帮助考生读懂诗句;或介绍写作背景,暗示诗歌的思想主题;或介绍相关诗句,帮助考生理解诗歌用典或意境;或介绍作者,暗示诗歌的思想情感或写作风格。
(四)关注意象寄托意
意象是诗人思想感情的寄托,古人写诗喜欢用一些意象传达大致相同的思想感情。
(五)关注关键词句情感意
关键词主要是名词、动词、形容词,它们通常体现诗人思想情感或暗示主旨。情感往往体现在只言片语上,要善于把握这样的词句,借此领悟情感。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题,6分)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古代有星宿分野之说,李白在《蜀道难》中借此叙说入蜀山势高峻、行路艰险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角”是古代军中的一种乐器,军营常用吹角来发号施令。“角声”作为一个声音意象,常在唐诗中出现,如《雁门太守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就有“角声”这一意象。
(3)在《送东阳马生序》中,宋濂为了从师问道,行走于深山巨谷中,严冬寒风凛冽,大雪深达数尺,“____________”;等回到住处,才发现“____________”,直到服侍的人用热水浇灌,用被子包裹,才慢慢暖和过来。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默写的能力。答题时要熟背相关篇目,并理解语句的含义,准确地写出相关名句。
【解答】故答案为:
(1)扪参历井仰胁息 以手抚膺坐长叹(重点字:扪、胁、膺)
(2)角声满天秋色里 塞上燕脂凝夜紫(重点字:燕、脂、凝)
(3)足肤皲裂而不知 四支僵劲不能动(重点字:皲、裂、僵、劲)
【点评】《蜀道难》名句辑录:
1.《蜀道难》的主旨句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2.《蜀道难》中运用夸张修辞方法,写出秦蜀之间崇山叠岭、不可逾越的句子是: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3.《蜀道难》中写出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的句子是: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4.运用夸张极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惊险的气氛的句子: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这是很多人_______的二十四节气歌。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在观天察地、认知自然的实践中创造出来的知识体系,是中国农耕社会安排农业生产、协调农事活动所_______的基本准则。二十四节气及其实践活动所代表的价值取向,是中华民族不断追求美好生活的象征。然而在气象科学蓬勃发展、现代农业方兴未艾的时代,( )。那么今天,我们是否还需要保护二十四节气?
回答是肯定的。因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保护二十四节气就是保护民族精神。漫漫历史长河中,二十四节气形成了诸多民俗,_______带有地域色彩,但中华民族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一以贯之。二十四节气蕴含的思想精神,是_______的农耕文化的命脉之所在,始终是国家兴旺发达的“根与魂”。通过保护二十四节气,使其发挥“激活全盘”的“酵母”作用,还能让民族自信心得到壮大和培育。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耳熟能详 遵守 即使 不绝如缕
B. 耳濡目染 遵守 尽管 不绝如缕
C. 耳濡目染 遵循 即使 源远流长
D. 耳熟能详 遵循 尽管 源远流长
18.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我们与二十四节气似乎有了某种程度的“脱钩”
B. 二十四节气与我们有了似乎某种程度的“脱钩”
C. 二十四节气似乎与我们有了某种程度的“脱钩”
D. 我们似乎与二十四节气有了某种程度的“脱钩”
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通过保护二十四节气,使其发挥“激活全盘”的“酵母”作用,从而让民族自信心得到壮大和培育。
B. 保护二十四节气,使其发挥“激活全盘”的“酵母”作用,还能让民族自信心得到壮大和培育。
C. 保护二十四节气,使其发挥“激活全盘”的“酵母”作用,还能让民族自信心得到培育和壮大。
D. 通过保护二十四节气,使其发挥“激活全盘”的“酵母”作用,还能让民族自信心得到培育和壮大。
【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学生辨析这些易混词语,一要辨其形,看其异在哪里;二要辨其神,注意使用上的细微差别。
(2)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解题时,学生要读语段,明大意;读选项,明内容;入语境,析对应。
(3)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学生要明确病句的类型,包括语序不当、搭配不当、句子成分的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然后结合具体语境进行修改。
【解答】(1)D.耳熟能详:听的次数多了,熟悉得能详尽地说出来。耳濡目染:经常听到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第一处语境强调人们熟悉二十四节气歌,故选“耳熟能详”。遵循:遵照。着重在“循”,指依照正确的思想、言论去做。遵守:依照规定行动;不违背。常用在表述对共同制定的纪律、规章制度、规程、公约等的态度。结合语境,此处选“遵循”。尽管:表示姑且承认某种事实,下文往往有“但是、然而、还是”等表示转折的连词跟它呼应。即使:表示假设的让步(以进一步证实或加强主句的意思)。结合后文“但……”,故选“尽管”。源远流长:源头很远,水流很长。比喻历史悠久。不绝如缕:比喻事情极其危急。也形容声音微弱悠长。第四处语境强调二十四节气蕴含的思想精神历史悠久,故选“源远流长”。故选D。
(2)A.从后文来看,该句的陈述对象应该是“我们与二十四节气”要更连贯,“似乎”一词应该修饰“有了”更恰当。故选A。
(3)C.原句中“通过保护二十四节气”属于介词误用,使得全句没有主语,应该去掉“通过”。原句中“壮大和培育”语序不当,不合逻辑,可改为“培育和壮大”,A项两处均未改动,而且“从而”这一关联词还误用。B项没有改“壮大和培育”,D项没有改“通过保护二十四节气”,故选C。
故答案为:
(1)D
(2)A
(3)C
【点评】常见的辨析病句方法有:
1.梳理枝干法。即用语法分析的方法,依次检查句子的主干和修饰部分。
2.语感审读法。调动语感,看句子是否合于语言习惯。可与语法分析配合使用。
3.造句类比法。对语感判断或语法分析仍吃不准的句子,可仿原句的结构造一个日常用的句子,比较得出结论。
4.逻辑分析法。主要从概念、判断、推理等方面考虑句子是否得当,句间关系、前后顺序等是否合理。
【答案】17.D 18. A 19. C
(二)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都说运动能提升免疫力,可有些人一次大强度训练后反而感冒了。 ① ?答案是否定的。运动对于我们的身体而言,更像一把双刃剑。掌握好了,它可以帮你提高免疫力;掌握不当,则可能被伤到。
“一次强度过大的运动后,很容易感冒。” ② 。大量的研究表明,在大运动量的强化训练期间或竞技比赛中,运动员呼吸道感染的风险增加。因为大强度运动后,机体会出现“开窗期”,此时免疫功能减弱,所以各种致病因子进入宿主体内的风险增加。
运动持续时间20至90分钟内为宜。 ③ ,对免疫系统和心肺系统的刺激不够,而一次运动时间过长易引起过度疲劳,不利于运动后疲劳的消除和身体机能的恢复。
一定强度的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可以增强免疫功能。年轻人可以选择大肌群力量训练,如蹲起练习、腹背肌力量训练等方式;中老年人可以选择适中强度的太极拳、广场舞、快步走等有氧运动。
20.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21. 请根据材料内容,对爱好运动的人提三条合理化建议,每条不超过10个字。
【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句子补写的能力。解答时,先把握文段语脉,定位句子关系;然后根据上下语境,进行合理推导。
(2)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解答时,先要筛选出关键的信息要点,再结合题干要求进行概括,注意字数限制。
【解答】(1)①由前一句“都说运动能提升免疫力,可有些人一次大强度训练后反而感冒了”,同时结合后一句“答案是否定的”,由此可知此处应是问:运动一定能提高免疫力吗?②由前一句“机体会出现'开窗期’”以及后一句帮“各种致病因子进入宿主体内的风险增加”可知,因可作为机体出现了“开窗期”,而此期间机体免疫功能减弱,所以导致了各种致病因子进入宿主体内的风险增加。故此处应填:此期间机体免疫功能减弱。③由前一句可知本段说的是运动持续时间,同时由后面“对免疫系统和心肺系统的刺激不够,而一次运动时间过长易引起过度疲劳”可知,此处应填:运动时间太短。
(2)由文段可知,第二段说的是运动强度太大会导致了各种致病因子进入宿主体内的风险增加。第三段说的是运动持续的时间。第四段说的是不同年龄的人应选择的运动类型。故可提出的三条合理化建议分别为:强度要适中,时长要恰当,方式要选对。
故答案为:
(1)①运动一定能提高免疫力吗 ②这是有科学依据的 ③运动时间太短
(2)①运动强度要适中 ②运动时长要恰当 ③运动方式要选对
【点评】语境补写答题技巧:
1.把握文段语脉,定位句子关系。先初读语段,搞清整个语段或前后句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特别要注意关联词语,注意规律总结。明确补写的句子是总领下文的总起句,还是承上启下的展开句,还是对内容做出总结的总结句。
2.根据上下语境,注意合理推导。考生要根据上下文提供的条件或者语境进行分析比照,从而合理地推断出所补写的内容。补写时需考虑陈述对象和话题的统一性,表述句式的合理性等。
3.检验补后内容,确保语意连贯。检查补写后内容是否符合题干要求、语言是否连贯、有无语病、是否简洁等。要防止草率审题,盲目机械地答题,如果发现问题要及时纠错。最好在写好后代入原文读一读,看看是否真的连贯、贴切、严密。
四、作文(60分)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从二十四节气开启冬奥会开幕式倒计时,到“黄河之水天上来”幻化成破冰五环,从运动员走过的冰雪雕刻的“中国门”和“中国窗”,到焰火打造出的“空中迎客松”……中国的文化元素贯穿于整个开幕式的始终,向全世界展现着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获得了海内外观众的无数赞许。
近年来,故宫博物院文创开发风生水起,朝服布包、彩绘陶人俑晴雨伞,故宫建筑微雕等很多“爆款”潮品早已名声在外……中国风搭配时尚感的“潮”式表现,让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到了当代生活,获得了越来越多的认同,也成为年轻人表达自我的方式。
某报举行“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下认同”主题征文活动,请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分析】本题考查写作能力。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材料从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中的破冰五环、“中国门”和“中国窗”、“空中迎客松”等阐述了传统文化创新的可喜成就,赋予了这些作品以新的时代精神意义。故宫博物院文创品则将传统文化和古人生活中的相关元素以艺术品的形式,给现代人欣赏。所以,我们可以看出,传统文化能够融入当代生活,既是因为它体现了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也能跟当下人们的生活方式深切地融合。所以,我们在解读写作主题“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下认同”时,既要抓住“传统文化”这一主体,也要看到“当下认同”这一现实情境。我们应当指出,传统文化能够存活于当下,必须要具备其独特的文化魅力。而传统文化想要突破时间限制,就必然要有所改变,以适应当下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如此,才能既做好“传承”又做好“发扬”。
参考立意:
1.中国传统文化要当下认同,守好传统是根本。
2.中国传统文化要当下认同,要守好根也要赶上潮流。
3.中国传统文化要实现当下认同,应多渠道多管齐下。
【解答】金笼听”何及“林间啼”“百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这是北宋文坛领袖欧阳修的一首《画眉鸟》,本诗借咏物以发感慨、论哲理。我尤其喜爱诗的最后两句,“金笼听”“林间啼”这两个形象的比喻用来阐释传统文化的传承也非常合适。
曾几何时,传统文化被人为地披上神秘的面纱,放在高高的神坛上供人们瞻仰膜拜,引得一帮无识之士趋之若鹜,几乎是人手一本《易经》,开口便曰“诗云”。成人世界的疯魔,引发儿童世界的癫狂,一群群本该天真烂漫的孩子穿上不伦不类的“汉服”,行三叩九拜之礼,正襟危坐,一脸成人的伪正经。不良商家赚得盆满钵满,无良文人赢得前拥后呼,家长们忙得脚不沾地,孩子们累得苦不堪言。然而竟然有人将这种现象美其名曰“国学热”。
谬矣,如果这就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那我宁可不要。这与把画眉鸟整日关在金笼之中有何异?也许偶尔可以听见一两声美妙的鸟啼,但是长久下来,笼中之鸟终将失去活力,成了任人摆布的玩物。欠缺了正确形式的传统文化传承,就只能是一阵风,有点动静,然而收效甚微。这样的传承不是用力太猛,就是用力太偏。想听世间最美的鸟鸣,何不打开笼门,放画眉鸟回归山林?想真正传承传统文化就要把它请下神坛,让它变得亲民,变得接地气,变得像吃饭穿衣一样自然而然。比如《经典咏流传》的出现,将古诗词和部分近代诗词配以流行乐,用歌声诠释诗词之美。走下神坛的诗词,第一次让现代人觉得如此悦耳动听,和诗以歌的形式第一次让现代人不再觉得诗词佶屈牙,优美舒畅的歌声第一次让现代人感觉古诗词不再难以背诵。老少咸宜、雅俗共赏,全家人围坐,一起欣赏,一起背诵,一起吟唱,潜移默化中传统文化就在最大范围内传承开来。
我们传承传统文化,不是要传承古人的形式,而是要传承传统文化的精髓;不是要把现代人都变成道貌岸然的“士大夫”,而是要用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来指导我们的现实生活,培养我们的爱国热情,锻造我们永不屈服的铮铮铁骨。
身处新时代的我们,没有必要纠结于该不该传承传统文化,也没有必要犹疑于传统与现代的冲突,更没有必要担心传承是不是复古。我们应该有一种文化自信,用与时俱进的眼光,古为今用的心态,去粗取精的挑剔,将传统与创新结合起来,将形式与内容融汇起来,不断思索如何用更好的方式,让更多的人浸润在传统文化的阳光之中。
【点评】材料作文准确审题立意的方法:
第一步,读懂材料,抓住主旨。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点:单则材料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比喻意义;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
第二步,选择角度,准确立意。主旨单一的材料据材料立意即可。蕴涵丰富的材料,可从多角度立意,即发散思维多向立意。一般说来,一则材料至少可从肯定与否定两个角度审视。“一事多人”的材料,有几个“人”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几个“因”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个事件,针对其背景、写作目的不同,就产生了几个不同的审视角度。
文章转载自(直接来源):
本文由语文试题与作文(stzuowen)整理,转载注明出处。
投稿:1224355909@qq.com 商务合作:QQ1224355909
扫码或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语文试题与作文(stzuowen)
初中试题库大(stku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