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训练之三语文试题
请设为星标!语文试题仓库!应有尽有!最新高考试题作文高中试题小学试题作文初中试题作文中考试题作文!关注本号可每天收到各种资料。点上面蓝色文“语文试题与作文”关注。
2021年8月高考优秀作文专辑8月出炉,买买买!
高考第一品牌语文月刊代码46-88每月一本定价12元。其中每年8月高考优秀作文点评专辑、12月最新高考分类练习专辑、4月最高高考冲刺AB卷二套题等为高考必备!咨询微信160170248,手机13602424805
语文月刊2021年12月高考分类练习专刊
海量免费试题,请关注:1语文试题汇编2020年6.1-7.7全部语文试题 2.试题汇编2020.5.1-5.31 3.试题汇编2020.4.1-4.30 4.试题汇编2020.3.1-3.31 5.初中试题仓库请点这里 6.小学试题仓库请点这里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木版年画的雏形有避邪的内容,也有祈福的含意。等到祈福的愿望成为年画的主题,并进入了风俗范畴,木版年画的题材就变得________了。一切对生活的欲求与向往,比如生活富足、庄稼丰收、老人长寿,等等,都展现在年画上。特别是在________的日子里,这些年画分外具有感染力,给人们带来安慰、鼓励和希冀,充分展示了人们的生命理想与生活情感。所以,木版年画中最重要的价值是精神价值。木版年画往往是进行民间道德伦理规范、文化艺术和生活知识教育的重要平台。木版年画涉及历史、宗教、神话、传说、戏曲等,反映社会生活之广阔,可谓________。木版年画描绘过的戏曲多不胜数,不少在年画上出现过的剧目如今早已绝迹不存。至于那种________地描写民俗风情的年画,带着不同地域与时代的气息,记录了大量珍贵的人文信息,更是木版年画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这些画面都出自农民独特的视角。( ),他们的画笔与刻刀直接反映着自己的爱憎、趣味、生活态度、文化心理以及价值观,深刻地外化农民心灵的年画,大量深藏在年画的遗存中。然而,这些遗存却不为人知地散落在民间。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丰富多彩 辞旧迎新 无所不包 绘声绘色
B.多姿多彩 辞旧迎新 无所不有 惟妙惟肖
C.丰富多彩 迎来送往 无所不包 绘声绘色
D.多姿多彩 迎来送往 无所不有 惟妙惟肖
2.文中画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木版年画往往是民间进行道德伦理规范、文化艺术和生活知识教育的重要工具。
B.木版年画往往是民间进行道徳伦理规范、文化艺术传播和生活知识教育的重要平台。
C.木版年画往往是民间进行道德伦理规范、生活知识教育和文化艺术传播的重要平台。
D.木版年画往往是民间进行道德伦理规范、生活知识教育和文化艺术传播的重要工具。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木版年画是农民的始作俑者
B.农民是木版年画的销售者
C.农民是木版年画的原创者
D.木版年画是农民的消费者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
哪怕是再大的图书馆,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实际用处就反不如那些规模虽小却条理井然的图书馆。同样,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却未经过自己头脑的独立思考而加以吸收,那么这些知识就远不如那些虽所知不多却经过认真思考的知识有价值。因为,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才能真正理解、掌握这些知识,并使其为己所用。
5.下面材料讨论的是语文课改中的问题,请筛选信息,保留各方面主要内容,压缩成一段不超过60个字的文字。(5分)
适应与转化,是辩证法运用于语文课程改革要坚持的根本原理。所谓适应,是指教要适应学。传统教学的弊端在于过于强调学生的学要适应老师的教,其本质是强调内因(学生的学)要适应外因(老师的教)。新课程的教学,在于要创造更能适应学生学习的教,体现的是创造性利用外因和改造外因以适应内因。所谓转化,是指教师的知识与能力要转化为学生的知识与能力。适应是转化的基础。如果教师的教不能促进学生的学,当然就不能实现这种转化。
答: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岁月虚度、只能借酒浇愁的无奈之感。
⑵韩愈在《师说》中用反问句强调择师标准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师说》中,韩愈列举孔子曾向老子、郯子等人请教学习的事例,由此得出结论:是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韩愈在《师说》中也明确提出了择师的标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中以“可怜白发生”与雄奇壮阔的梦境对比,写梦醒后悲凉冷酷的现实处境,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以同样手法写同样情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⑹《梦游天姥吟留别》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形象地写出了洞天石扉打开后仙境光辉灿烂、壮丽非凡的景象。
⑺《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初次出场之态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⑻白居易在《琵琶行》中以比喻手法描摹粗弦、细弦弹奏效果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⑼舞台上遭逢苦难久别重逢的夫妻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此时可以用《琵琶行》中哪两句诗句来形容这种场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⑽两位遭遇不幸、经历相似而又初次相逢的人,未免感慨万千。可以借用白居易《琵琶行》中的诗句来表达此时心迹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⑾白居易在《琵琶行》中描写琵琶曲两种旋律、音色交错出现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⑿《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周围景物的寂静侧面烘托出余音绕梁的艺术感染力。
⒀《师说》中引用孔子“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接着说,“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_____________________。”
⒁《师说》中写士大夫之族以地位官职为借口,拒绝从师学习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⒂《师说》中客观地指出弟子不一定不及老师,老师也不一定比弟子贤能,其原因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9分)
奉陪封大夫①九日登高
岑 参
九日黄花酒,登高会昔闻。
霜威逐亚相,杀气傍中军②。
横笛惊征雁,娇歌落塞云。
边头幸无事,醉舞荷吾君。
【注】 ①封大夫:即封常清,诗中“亚相”“吾君”都是对他的尊称。②中军:此处指代主帅。
7.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二句概言边塞无事,佳节重阳,众人按照传统的庆祝方式,喝酒登高,一派和煦欢乐之景。
B.颔联描绘了重阳节边地的严酷环境,“霜威”指天寒霜重;“杀气”表现出战争不断,疆场杀气腾腾。
C.所谓“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诗歌中的典型意象如黄花酒、横笛、征雁、塞云等都寄寓了戍边将士深深的思乡之情。
D.节日的边塞,欣喜于没有战事,边境安宁,尾联直接抒情,展现了将士们醉舞军中,豪迈粗犷的性格。
8.与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的将军形象相比,本诗中的封大夫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6分)
答:
三、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3~4题。(9分)
夜将半,南望书所见 黎 简
乍冷初冬密云黑,忽惊万丈曙霞红。
远知何处中宵火,低拜前头北海风[注]。
五岭三年千里内,多时十室九家空。
已怜泪眼啼饥尽,更使无归作转蓬。
【注】 《后汉书·儒林传》:“时县连年火灾,(刘昆)向火叩头,多能降雨止风。”
9.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描写初冬之夜的一场火灾,先写黑云密布,渲染氛围;再写火灾之大,烈焰冲天,犹如万丈朝霞,令人惊骇。
B.颔联紧承首联,气韵贯通。先写判断,远处有火灾发生,地点不明;后写祈愿,希望立即降雨止风,不使大火蔓延。
C.颈联诗人视通千里,由眼前之景想象五岭一带百姓的悲惨生活情状,火灾频发,使人们或破产或逃难,十室九空。
D.尾联一个“怜”字,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食不果腹、如随风飘转的蓬草般四处漂泊、颠沛流离的百姓的深切同情。
10.赏析本诗运用的艺术手法。(6分)
答:
四、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5~6题。(9分)
风雨中诵潘邠老诗 韩 淲①
满城风雨近重阳②,独上吴山看大江。老眼昏花忘远近,壮心轩豁任行藏。
从来野色供吟兴,是处秋光合断肠。今古骚人乃如许,暮潮声卷入苍茫。
【注】 ①韩淲(1159~1224):南宋诗人,江西上饶人,入仕不久即归隐。本诗写于庆元四年(1198年)秋。②“满城风雨近重阳”原为江西派诗人潘邠老的名句。
1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颔联委婉抒情,既有年华渐老的感叹,也有无论入仕出仕都意气轩昂的进取之意。
B.颈联情景交融,寄断肠悲愁的主观情感于本应吟兴的“野色”之上,形成对比。
C.尾联以景结情,以暮色苍茫中江水翻腾的画面收束全诗,有言尽而意无穷之妙。
D.全诗情随景生,景与意合,既显风雨中的气势充沛,又抒面对江山的万千感慨。
12.诗歌颔联传达出诗人的“壮心”,而诗歌的颈联又写诗人“断肠”,这两种情感是否矛盾?请结合全诗谈谈你的理解。(6分)
答:
1.解析:选A。丰富多彩:形容内容丰富,花色繁多。多姿多彩:形容颜色形态多样。根据横线前“木版年画的题材”推断出此处选用成语“丰富多彩”。辞旧迎新:告别旧的一年,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即庆贺新年的意思。迎来送往:指走的欢送,来的欢迎,形容忙于交际应酬。根据横线后文“年画”推断出此处选用成语“辞旧迎新”。无所不包:指没有什么不被包括,形容包含的东西非常多。无所不有:什么都有(多指不好的事物)。根据横线前“木版年画涉及历史、宗教、神话、传说、戏曲等,反映社会生活之广阔”,推断出此处选用“无所不包”。绘声绘色:形容叙述、描写得极其逼真。惟妙惟肖: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逼真。根据后文“描写民俗风情的年画,带着不同地域与时代的气息,记录了大量珍贵的人文信息”,使用“绘声绘色”更恰当。故选A。
2.解析:选D。“木版年画往往是进行民间道德伦理规范、文化艺术和生活知识教育的重要平台”,该句存在语序不当、成分残缺和主宾搭配不当的语病。首先主宾搭配不当,木版年画应是工具而不是平台,排除B、C两项。成分残缺,“文化艺术”后缺“传播”一词,排除A项。语序不当,“民间”表范围,应放在“是”的后面;另外,依据递进语意,应调整句中语序为“道德伦理规范、生活知识教育和文化艺术传播”,故选D。
3.解析:选C。“农民”与“木版年画”之间的关系应为“农民是木版年画的原创者”。A、B、D项不合理。
4.①如果它藏书丰富但却杂乱无章 ②如果一个人拥有大量的知识
③只有经过深思熟虑
5.适应与转化是语文课改要坚持的根本原理。语文课改要做到教适应于学,教师的知识与能力要转化为学生的知识与能力。
6.略
7.解析:选B。颔联不是对边地严酷环境的描写,而是重在烘托封大夫特有的“霜威”“杀气”。
8.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和对诗歌对比鉴赏的能力。作答本题应先读懂诗,根据具体诗句分析人物形象,主要分析人物的言行以及环境对其的衬托作用等。通过联系分析范诗中的将军形象,主要分析本诗中的封大夫形象与范诗中的将军形象不同的方面。“黄花酒”“登高”写出了封大夫高雅的情趣和饮酒的洒脱气质;“霜威逐亚相,杀气傍中军”中的“霜威”“杀气”写出了封大夫治军雷厉风行,在和平时期也时刻保持谨慎,威名远扬的特点;“横笛”“娇歌”写出了将士们纵情欢歌的场景,体现了封大夫与士兵同乐,并深受士兵爱戴的特点。
答案:①本诗描写了封大夫特有的“霜威”“杀气”,突出了他能征善战、声威远震的特点;②将士们的纵情醉舞、感荷“吾君”,表现了封大夫治军有方、深受爱戴的特点;③而登高饮酒、聆赏笛歌,也暗示了封大夫高雅的情趣和苦中作乐的洒脱境界。
9.解析:选C。“火灾频发”错。
10.①对比,将黑云和红霞进行对比,突出火势之猛。②用典,表现作者祈愿降雨止风,不使火势蔓延的焦急心态。③叠用数量词,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人们因天灾人祸大量逃亡的悲惨景象。④比喻,以红霞为喻,突出火势之大;将漂泊流离的百姓比作蓬草,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百姓流离失所的悲苦。⑤虚实结合,作者由眼前的火灾想到五岭一带更多的百姓,揭示出更深广的社会内涵,表现了作者的悲悯情怀。
11.解析:选A。颔联不是委婉抒情,而是直抒胸臆。
12.不矛盾。(1)壮心:作者面对野色迷人的吴山和眼前的大江,触景生情,自然壮怀激烈。(2)断肠:因为满城的秋风秋雨、人生的行藏起伏、青春年华的流逝、独在异乡的孤单,诗人油然而生悲愁之感。(3)作为入仕后又归隐的诗人,壮心不忘,正是其断肠的原因。39岁的诗人说自己“老眼昏花”,应为愤激之词;尾联“今古骚人乃如许”也透露出壮志难酬的伤感;结尾一句更以苍茫之景衬托出归隐后的惆怅不得志之情。
文章转载自(直接来源):
本文由语文试题与作文(stzuowen)整理,转载注明出处。
投稿:1224355909@qq.com 商务合作:QQ1224355909
扫码或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语文试题与作文(stzuowen)
初中试题库大(stku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