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高考)广东省兴宁市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语文第16周周六考试卷

设为星标!语文试题仓库!应有尽有!最新高考试题作文高中试题小学试题作文初中试题作文中考试题作文!关注本号可每天收到各种资料。点上面蓝色文语文试题与作文关注。
‍‍‍2020年9月高考优秀作文专辑9月出炉,欢迎淘宝!
高考第一品牌语文月刊代码46-88每月一本定价12元。其中每年8月高考优秀作文点评专辑、9月高考试题分析专辑、12月最新高考分类练习专辑、4月最高高考冲刺AB卷二套题等为高考必备!咨询微信160170248,手机13602424805
 语文月刊2020年9月高考作文专刊目录
海量免费试题,请关注1语文试题汇编2020年6.1-7.7全部语文试题  2.试题汇编2020.5.1-5.31  3.试题汇编2020.4.1-4.30  4.试题汇编2020.3.1-3.31  5.初中试题仓库请点这里 6.小学试题仓库请点这里
(新高考)兴宁市第一中学
高三语文第16周周六考试卷(2021年12月18日)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共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最近,一档全新的原创文化类节目《上新了,故宫》成为现象级电视节目,引发全民关注。
《上新了,故宫》打破了大众对故宫的刻板印象,让文物“活”了起来,既有内容,又有产品,“零距离”走进大众视野,以一种喜闻乐见的方式向年轻人传递文物的温度与文化的内涵。
   
节目将静默的文物转化为富含精神文化内涵的文艺产品。每期节目都有一个主题,明星嘉宾围绕主题探寻文物的前世与今生,挖掘文物背后的价值与精神内核;通过与国内设计师和高校设计专业学生合作,设计与时代接轨的“年轻化”文创产品让“旧文物”焕发“新生机”,实现深层次的“温故知新”。
“温故知新”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故”在探寻故宫未知领域,“新”在获得文化新认知;另一方面,“故”在感知文化记忆与历史内涵,“新”在打造全新文创产品。
节目实现故宫与创新的完美结合,打开了故宫文化的另一种解读方式。它通过将文物变为文创、文创变为产品的方式,让故宫文化以具象化的文化产品被更多年轻人“带回家”,打通了观众与传统文化双向互动的新通道。“故”与“新”“旧文物”与“新创”的平衡实现了观众与古老文明的对话,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活力,为优秀文化的弘扬开启了新纪元。

(摘编自滕华琳《从<上新了,故宫>看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材料二:
  
“超级网红”故宫又一次登顶热门话题。从故宫“紫禁城元宵灯会”的吸睛式宣传,到网友对活动质量的褒贬不一,再到网媒、专家对“故宫开发利用的边界”的广泛评论,一系列话题让我们意识到,当故宫顶着闪耀了600年的历史光环走到当下,变得可亲可近时,文物保护与文化创新的冲突正在悄然酝酿着。
   
不可否认,故宫作为皇家文化代表,在文创研发上,其占有的资源无可匹敌。故宫文创品类从朝珠耳机、书签等“小玩意”拓展到珠宝、美妆等多个领域,融入当下生活场景。显然,故宫文创自成一派,也带动了中国各地博物馆的文创之风。不过,对于以传承传统文化为责任的文物文创,再创作的尺度依据什么测量?是否需要建立行业标准?这些问题需要作为“龙头”的故宫有所作为。一些文创产品同质化重、质量不够好等问题,也需高度重视。既然是文创产品,也应当符合商品价值的一般规律,满足不同消费者需求,既要有适合普通大众所需的生活小玩意,也需要有追求高端品位的精致工艺品。供给以创意审美为底线,无论是趣味化还是高雅范,自内而外新生的力量才是艺术表达的本真诉求和创新方式。
   
故宫作为文创的先行者,在文创传播方式上常有突破。从“雍正卖萌图”开始,故宫的文物有了“深入民间”的温度和“与民同乐”的态度,故宫持续的“花式卖萌大法”成为年轻人热衷的流行表达。但当沉默的文物变得热闹起来,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社会关注时,是以突破传统保护的方式达到展示价值和传播需求,还是以更安全的方式爱惜羽毛般保存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一些过火的宣传提醒我们,过于迎合观众的设计可能非但不能达到目的,还会给人留下缺少自信的印象。如果说文物创新是一种对历史文化的现代创造,那么,文化顺应时代趋势被创造和利用的方式应当更加自信。
   
无论是物质文化遗产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遗产活化都是一条被认为能激活文化价值生命力的有效途径。然而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呈现,开放的底线却难以衡量。对于故宫而言,关乎的是历史,是标志,“过去”的姿态固然重要,但现在以及未来更值得思考。在市场热闹、消费者追捧的背景下,引发争议的文创可能带来了传统文化的新生,但也让以博物馆为代表的文物保护陷入盲目发展态势。文创商品的复制雷同、传播方式的低俗献媚,都会丧失文化传承的根本需求。
   
相比于热度,文物资源的开发需要“保护和利用”的冷思考。无论是用受众喜欢的艺术方式来表达文化审美内涵,还是通过满足商业价值来实现文化创意的结果,文化遗产再创造的最终意义还是要实现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摘编自岑梅玲子《从故官文创看文化遗产创意边界》)
    
材料三:
近年来故宫推出的文创产品多成了爆款,让“束之高阁”的文物走入寻常生活,收获市场美誉度的同时,也成功引领了国内博物馆做大做强文创产业的热潮。这已然说明,故宫的跨界正在让沉睡的历史博物馆迈向苏醒,不仅对激活内在丰富的文化价值、盘活传统文化和故宫超级IP(知识财产)作出了重要贡献,更为现代商业体系带来一股清流。
一项近40万人参与投票的调查显示,超半数投票者反对故宫取消年夜饭。在某种程度上,故宫火锅、故宫年夜饭等越来越接地气的载体,体现了现实中消费者的实际需求。其实,在不影响文物保护的前提下,类似的创新之举价值几何,没有具体的判定标准,最终还应取决于市场的效果导向。不管是此前被叫停的“故宫火锅”,还是此次被取消的“故宫年夜饭”,只要在保证文化传承、创意融合的同时,保持质量稳定,与民众生活贴近,得到大众认可,皆是可以接纳的。支持“故宫年夜饭”,并不是意味着鼓励高价消费,而是给予消费者选择的自由。

(摘编自孔德淇《“故宫年夜饭”该不该取消,让市场效果说话》)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一些故宫文创以具象化的文化产品打通观众与传统文化互动的新通道,在深层次上对文化“温故知新”。
B.以博物馆为代表的文物保护陷入盲目发展,导致文创产品复制雷同,让文物保护和文化创新存
在冲突。
C.
材料二认为,故宫作为行业领袖的应有担当是让文创融入当下生活场景,进而带动各地博物馆
的文创之风。
D.
材料三认为文创价值的大小没有具体判断标准,最终还应取决于市场效果,这与材料二观点是
截然相反的。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上新了,故宫》引发人们关注,部分原因是节目在内容上让观众获得文化新认知的同时打造  
了全新的文创产品。
B.
在故宫文创掀起一波波网络热潮时,材料二站在文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的角度上进行冷思考,
表现出了理性思维。
C.
故宫为遗产活化探索出了不少有效方式,但在传播方式上,因为对开放的底线不够自信,也存
在低俗献媚等非议。
D.
不管文创产品与商业应该保持何等的距离,通过创新激活文物内在的丰富文化价值、盘活传统
文化应是基本共识。
3.
下列说法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3分)A.文创产品作为博物馆文化的载体,正以不同的方式与形式、履行公共教育的职能,进入寻常百
姓的消费视野,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一定的影响和改变。
B.
火锅店以乾隆《紫光阁赐宴图》为主题,推出皇宫特色的“圣旨菜单”以及“万寿菊花锅”,
让游客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宫廷文化,开张后一座难求。
C.从某种程度来看,文创的底线思维和高线思维都是基于文化遗产的守候:不利于文化遗产保护
的事儿坚决不做,有利于文化遗产传承的事儿都要敢于推动。
D.
一座博物馆的价值,不仅在于拥有悠久历史、丰富藏品,更在于应用这些文化资源为人们做些
实实在在的贡献,在于将这些文化资源融入人们的现实生活。
4.
材料二是如何一步步地展开论述的?请结合材料内容具体分析(4分)
5.
随着社会的发展,原先家家都张贴的年画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某年画博物馆想就年画的传承与发展开展文创活动,请结合文本内容,为他们提三条建议。(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文本一
 蘑菇圈(节选)
阿来
蘑菇季快结束的时候,阿妈斯炯拿起手机,她想要给做州长的儿子胆巴打个电话。
她要告诉儿子,自己老了,腿不行了,明年不能再上山到自己的蘑菇圈跟前去了。
……
第二天,丹雅就上门了。
丹雅带了好多好吃的东西,阿妈斯炯,我替胆巴哥哥看望你老人家来了。胆巴哥哥让我把你送到他那里去。
阿妈斯炯说,我哪里也不去,我只是再也不能去找我的蘑菇圈了。
丹雅说,那么让我替你来照顾那些蘑菇吧。
阿妈斯炯说,你怎么知道如何照顾那些蘑菇?你不会!
丹雅说,我会!不就是坐在它们身边,看它们如何从地下钻出来,就是耐心地看着它们慢慢现身吗?
阿妈斯炯说,哦,你不知道,你怎么可能知道!
丹雅说,我知道,不就是看着它们出土的时候,嘴里不停地喃喃自语吗?
阿妈斯炯说,天哪,你怎么可能知道!
丹雅说,科技,你老人家明白吗?科学技术让我们知道所有我们想知道的事情。
阿妈斯炯说,你不可能知道。
丹雅问她,你想不想知道自己在蘑菇圈里的样子?
阿妈斯炯没有言语。
丹雅从包里拿出一台小摄像机,放在阿妈斯炯跟前。一按开关,那个监视屏上显出一片幽蓝。然后,阿妈斯炯的蘑菇圈在画面中出现了。先是一些模糊的影像。树,树间晃动的太阳光斑,然后,树下潮润的地面清晰地显现,枯叶,稀疏的草棵,苔藓,盘曲裸露的树根。阿妈斯炯认出来了,这的确是她的蘑菇圈。那块紧靠着最大栎树干的岩石,表面的苔藓因为她常常坐在上面而有些枯黄,现在,那个石头空着。一只鸟停在一只蘑菇上,它啄食几口,又抬起头来警觉地张望四周,又赶紧啄食几口。如是几次,那只鸟振翅飞走了。那只蘑菇的菌伞被啄去了一小半。
丹雅说,阿妈斯炯你眼神不好啊,这么大朵的蘑菇都没有采到。她指着画面,这里,这里,这么多蘑菇都没有看到,留给了野鸟。
阿妈斯炯微笑,那是我留给它们的。山上的东西,人要吃,鸟也要吃。
下一段视频中,阿妈斯炯出现了。那是雨后,树叶湿淋淋的。风吹过,树叶上的水滴簌簌落下。阿妈斯炯坐在石头上,一脸慈爱的表情,在她身子的四周,都是雨后刚出土的松茸。镜头中,阿妈斯炯无声地动着嘴巴,那是她在跟这些蘑菇说话。她说了许久的话。周围的蘑菇更多,更大了。她开始采摘,带着珍重的表情,小心翼翼地下手,把采摘下来的蘑菇轻手轻脚地装进筐里。临走,还用树叶和苔藓把那些刚刚露头的小蘑菇掩盖起来。
看着这些画面,阿妈斯炯出声了,她说,可爱的可爱的,可怜的可怜的这些小东西,这些小精灵。她说,你们这些可怜的可爱的小东西,阿妈斯炯不能再上山去看你们了。
丹雅说,胆巴工作忙,又是维稳,又是牧民定居,他接了你电话马上就让我来看你。
阿妈斯炯回过神来,问,咦!我的蘑菇圈怎么让你看见了?丹雅并不回答。她也不会告诉阿妈斯炯,公司怎么在阿妈斯炯随身的东西上装了GPS,定位了她的秘密。她也不会告诉阿妈斯炯,定位后,公司又在蘑菇圈安装了自然保护区用于拍摄野生动物的摄像机,只要有活物出现在镜头范围内,摄像机就会自动开始工作。
阿妈斯炯明白过来,你们找到我的蘑菇圈了,你们找到我的蘑菇圈了!
如今这个世界没有什么是找不到的,阿妈斯炯,我们找到了。
阿妈斯炯心头溅起一点愤怒的火星,但那些火星刚刚闪出一点光亮就熄灭了。接踵而至的情绪也不是悲伤,而是面对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那种空洞的迷茫。她不说话,也说不出什么话来。
只有丹雅在跟她说话。
丹雅说,我的公司不会动你那些蘑菇的,那些蘑菇换来的钱对我们公司没有什么用处。
丹雅说,我的公司只是借用一下你磨菇圈中的这些影像,让人们看到我们野外培植松茸成功,让他们看到野生状态下我公司种植的松茸怎样生长。
阿妈斯炯抬起头来,她的眼睛里失去了往日的亮光,她问,是为什么?
丹雅说,阿妈斯炯,为了钱。那些人看到蘑菇如此生长,他们就会给我们很多很多钱。
阿妈斯炯还是固执地问,为什么?
丹雅明白过来,阿妈斯炯是问她为什么一定要打她蘑菇圈的主意。
丹雅的回答依然如故,阿妈斯炯,钱,为了钱,为了很多很多的钱。
阿妈斯炯把手机递到丹雅手上,我要给胆巴打个电话。
丹雅打通了胆巴的电话,阿妈斯炯劈头就说,我的蘑菇圈没有了。我的蘑菇圈没有了。
电话里的胆巴说,过几天,我请假来接你。
过几天,胆巴没有来接她。
胆巴直到冬天,最早的雪下来的时候,才回到机村来接她。离开村子的时候,汽车缓缓开动,车轮压得路上的雪咕咕作响。阿妈斯炯突然开口,我的蘑菇圈没有了。
胆巴搂住母亲的肩头,阿妈斯炯,你不要伤心。
阿妈斯炯说,儿子啊,我老了我不伤心,只是我的蘑菇圈没有了。
注:蘑菇圈:阿妈斯炯偶然在深山里发现的蘑菇源,传说圈里的蘑菇是山里所有同类蘑菇的起源。蘑菇是一切菌类的总称,松茸是其中的一种。
(有删改)
文本二
文学的叙写抒发与想象(上)
阿来
过去我们听说小说,首先是一个叙事性的文学,叙事性的文学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它为什么不是叙述而是叙写?
述是一个动态性不太强的字,在述的状态下,我们开始写作一篇小说的时候,就特别容易把对于小说丰富文本的关注只放在事件上。我们今天看到的小说,大部分都是设计人物关系,构建故事框架,然后,推进情节。这种推进没有延宕,小说进入一个故事的时候缺少节奏感,没有快慢,没有回旋。如果用水流打个比方,今天的很多小说就像农村的人工渠道里头的水,渠道里的水很有效率,流得很快也不会浪费。但是人工渠道,一样的宽度深度,同时也规定它是一样的速度,一渠水这样一泻往前奔流,这样的水用于生产当然是有效率的,但是这样的水没有观赏性。
我们从事的,或者说我们要讨论的叙事文学,它是有美学效应的,它永远相伴于审美活动,那么在这种审美活动中,它就一定是另外一种状态。如果叙述是一条人工渠道,那么叙写就是一条山溪,蜿蜒曲折,快的时候比所有快都要快,慢的时候比所有慢还要慢,它要回旋。叙写和叙述相比,当然一样关注情节的进展,但更为重要的是一个在写的状态中的人,或者说一个好的小说文本所需要的不仅仅是讲一个简单的故事、一味地推进情节,它需要在不同的地方停下来进行延宕。所以短篇小说是从语言展开的,语言一旦展开,叙事就已经开始了,但难道小说就是从头到尾地把一个故事言说一遍吗?如果我们只是重复一个事件,重复一个故事,这样的小说具有审美的意义?
如果说我们承认是写,写一篇有意味的小说,充满语感的、想象力的小说,它一定在故事之外另外写了一些别的什么东西。所以小说一定要有旁枝斜出,一定要有言外之意,一定要有关涉趣味的笔墨。多丽丝•莱辛说,我有一个巨大的困难,当我需要写作一个小说的时候我总是在倾听,写作的时候在倾听,在倾听什么呢?它的中文翻译是:我在倾听一种腔调。换话说,地就是在等待一种叙事的格调,用我们的话讲就是地在等待一种语言风格的出现,而这种语言风格不是写在纸上的,是听得见的,语言都是要发出声音的。
(选自《当我们读论文学时,我们在谈些什么——阿来文学演讲录》,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准确的一项是(    )(3分)
A.小说开头阿妈斯炯接连四次说丹雅不知道怎么照顾解菇圈,写出了阿妈斯炯肯定、惊讶、怀疑的心理变化和情感的起伏变化,虽多次描写却无雷同之感。
B.小说采用全知视角叙事,讲述了阿妈斯炯守护的蘑菇圈被丹雅公司追踪拍摄并以此骗钱的故事,塑造了阿妈和丹雅两人对比鲜明的形象,体现了作者的感情倾向。
C.文章结尾写到阿妈斯炯的蘑菇圈被发现了之后有种“空洞的迷茫”,这种“迷茫”表现了她面对时代与个人命运变化时茫然失措的心态,点明了小说的主题。
D.小说善于运用细节表现人物,比如两次写到阿妈斯炯给儿子打电话可儿子都没有回来,这既表明阿妈斯炯内心孤独与难过,又表明儿子对阿妈的蘑菇圈并不在意。
7.下列与文本有关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作者认为,今天的小说大多数先设计人物关系,构建故事框架,后推进情节,这类小说进入一个故事的时候缺少节奏感,没有快慢与回旋,因此没有可读性。
B.叙写和叙述有异有同,互为表里,两者都关注情节的进展。不同的地方在于叙写强调动态性,需要在不同的地方停下来进行延宕,而叙述强调完整性。
C.小说主要通过对话推动情节的发展,故事简单但叙事具有动态性,展示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时代的关系,表达了人应爱护生态环境的宏大的主题。
D.作者在文本一中运用了文本二提出的“叙写”手法,不仅仅叙述一个简单的故事、一味地推进情节,而且根据作者的写作需求进行延宕,具有美学效应。
8.阿来认为小说作为叙事性文学,叙事不是“叙述”而是“叙写”,请结合文本二,分析作者心中“叙写”的特点。(4分)
9.作者认为小说要有自己的语言风格,文本一具有“诗的”语言风格,请简要分析。(6分)

二、古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小题。
于仲文,字次武,少聪敏,髫龀就学,耽阅不倦。其父异之曰:“此儿必兴吾宗矣。”九岁,尝于云阳宫见周太祖,太祖问曰:“闻儿好读书,书有何事?”仲文对曰:“资父事君,忠孝而已。”太祖甚嗟叹之。其后就博士李祥受《周易》、《三礼》。起家为赵王属,寻迁安固太守。有任、杜两家各失牛,后得一牛,两家俱认,州郡久不能决。益州长史韩伯俊曰:“于安固少聪察,可令决之。”仲文对曰:“此易解耳。”于是令二家各驱牛群至,乃放所认者,遂向任氏群中。又使人微伤其牛,任氏嗟惋,杜家自若。仲文遂诃诘杜氏,服罪而去。始州刺史屈突尚,宇文护之党也,先坐事下狱,无敢绳者。仲文至郡穷治,遂竟其狱。为东郡太守。高祖为丞相,尉迟迥作乱,使诱仲文,仲文拒之。迥遣其将宇文胄渡石济,宇文威、邹绍自白马,二道俱进,复攻仲文。仲文自度不能支弃妻子将六十馀骑开城西门溃围而遁为贼所追且战且行所从骑战死者十七八仲文仅而获免达于京师迥于是屠其三子一女。高祖见之,引入卧内,为之下泣。驰传诣洛阳发兵,以讨檀让。军次蓼堤,让拥众数万,仲文以羸师挑战。让悉众来拒,仲文伪北,让军颇骄。于是遣精兵左右翼击之,大败让军。初,诸将皆曰:“军自远来,士马疲敝,不可决胜。”仲文令三军趣食,列阵大战。既而破贼,诸将皆请曰:“前兵疲不可交战,竟而克胜,其计安在?”仲文笑曰:“吾所部将士皆山东人,果于速进,不宜持久。乘势击之,所以制胜。”辽东之役,仲文率军指乐浪道。军次乌骨城,仲文简羸马驴数千,置于军后。既而率众东过,高丽出兵掩袭辎重,仲文回击,大破之。卒于家,时年六十八。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仲文自度/不能支弃妻子/将六十余骑/开城西门/溃围而遁/为贼所追/且战且行/所从骑战死者十七八/仲文仅而获免/达于京师/
B. 仲文自度不能支/弃妻子/将六十余骑/开城西门/溃围而遁/为贼所追/且战且行/所从骑战死者十七八/仲文仅而获免/达于京师/
C. 仲文自度不能支/弃妻子/将六十/余骑开城/西门溃围而遁/为贼所追/且战且行/所从骑战死者十七八/仲文仅而获免/达于京师/
D. 仲文自度/不能支弃妻子/将六十/余骑开城西门/溃围而遁/为贼所追/且战且行/所从骑战死者十七八/仲文仅而获免/达于京师/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髫龀:亦作“龆龀”。髫,古时小孩下垂的头发;龀,小孩换牙齿。合指童年。
B. 周易:儒家经典之一,内容包括《经》和《传》两部分,后者是对前者的解说
C. 太守:郡一级的最高行政长官,主要掌管民政、司法、军事、科举等事务。
D. 洛阳:中国古都之一,东汉、西晋先后定都于此,唐、北宋以此作为陪都。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于仲文爱好读书,受到赞赏。他从小就沉迷于读书,他的父亲认为他能振兴宗族;他后来见到周太祖,周太祖对他喜欢读书而富有心得大加赞赏。
B. 于仲文富有智慧,善于判案。于仲文担任安固太守时,任、杜两家争牛,州郡很长时间不能决断韩伯俊让于仲文接手此案,于仲文施用巧计了结此案。
C. 于仲文遭遇挫败,皇帝安慰。尉迟迥叛乱,派人引诱于仲文投降,被于仲文拒绝;叛军攻打于仲文,仲文请求朝廷增援,逃到京城后,皇帝予以安慰。
D. 于仲必奉命平叛,打败敌人。他讨伐叛军檀让,故意用瘦弱的士兵来挑战檀让,敌军骄傲轻敌,他派遣精锐部队从左右两侧夹击贼兵,大败敌军。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先坐事下狱,无敢绳者。仲文至郡穷治,遂竟其狱。
(2)军次乌骨城,仲文简羸马驴数千,置于军后。
14. 于仲文讨伐檀让时,为什么下令让三军快速吃完饭,然后布阵大战?(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15~16题。
昌谷北园新笋四首
李贺
其一
箨落长竿削玉开,君看母笋是龙材
更容一夜抽千尺,别却池园数寸泥。
其四
古竹老梢惹碧云,茂陵归卧叹清贫。
风吹千亩迎雨啸,鸟重一枝入酒尊。
[注]①昌谷:李贺家乡福昌县(今河南省宜阳县),这一组诗为诗人任奉礼郎以病辞归昌谷时所作。②箨(tuò)落;笋壳落掉。③长竿:新竹。④母笋:大笋。⑤龙材:成龙之材,比喻不平凡之材的⑥茂陵:地名。《史记·司马相如传》记载“相如既病免,家居茂陵”。
15. 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箨落长竿削玉开”借物咏志,新笋晶莹透碧,像是刚刚经过刻刀雕琢出来的碧玉,晶莹如玉,茁壮挺拔,是诗人理想化的形象。
B. “更容一夜抽千尺”,“更容”为“假如容许”之意,表现新笋不甘埋没于园泥,要冲上九霄的豪情壮志,暗喻诗人未泯雄心壮志。
C. “茂陵归卧叹清贫”化用典故,诗人以因病免官、归卧茂陵的司马相如自况,慨叹自己家居昌谷时的失意苦闷、贫困潦倒的生活。
D. “鸟重一枝入酒尊”,诗人发挥想象,言小鸟栖息枝头,其景却映入酒樽之中,表现了自己甘于清贫、淡泊名利、与世无争的心境。
16. 请简要赏析两首诗中“长竿”(新竹)与“古竹”这两个意象。(6分)
 
(三)名言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芳林新叶催旧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这些诗句都蕴含了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的哲理。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________________也包含此哲理。
(2)李清照《武陵春》中的“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与李煜《虞美人》中的__________________都是写愁的名句,但前者侧重写愁之沉重,后者侧重写愁之绵长。
(3) 在古诗文中,猿的啼叫声是常见的意象,如李白《早发白帝城》中的“两岸猿声啼不住”。请写出两句分别含有此意象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吃喝当然是人生一大乐事,如果生活在太空,我们还能愉快地享用大餐吗?
最早的太空餐是让人          的“牙膏”:宇航员从管子里面挤出半流体的食物,不需要咀嚼便直接咽下去,没有咀嚼的快感,没有多样的选择,首代宇航员的饮食条件相当艰苦。然而,吃货的生产力           ,很快,(                          )。如今,宇航员们已能在太空中自如地使用各种餐具,与地面用餐相当接近。与此同时,太空食品的种类也丰富起来。正因为目前国际空间站中有上百种餐品,使得宇航员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用餐计划,然而这一用餐计划是每八天循环一次的。而且宇航员们还在不停地开发新的太空料理:小饼干、寿司、花生酱冰棍,甚至是“昨的咖啡”——采访中一位航天飞机的指挥官曾自豪地展示过一批再生水,而原料是什么,自然            。
然而,制订太空莱谱仍然受到很大的限制。大部分蔬果在宇宙中最多只能保持两天鲜度,空间站中新鲜食品           ,绝大多数食品只能脱水或加工成罐头运上太空。目前科学家们正想方设法解决这一难题。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望而却步  不胜枚举  不言而喻  寥寥无几
B.踌躇不前  不可低估  心照不宣  寥寥无几
C.望而却步  不可低估  不言而喻  极其稀缺
D.踌躇不前  不胜枚举  心照不宣  极其稀缺
19.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人们就发明了种种能在无重力环境中使用的餐具,并且还有咖啡杯和煎锅
B.人们就发明了种种能在无重力环境中使用的餐具,甚至还有咖啡杯和煎锅
C.人们就将种种能在无重力环境中使用的餐具发明出来,而且包括咖啡杯和煎锅
D.人们就将种种能在无重力环境中使用的餐具发明出来,还包括咖啡杯和煎锅
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目前国际空间站中有上百种餐品,宇航员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用餐计划——虽然这一用餐计划是每八天循环一次的。
B.正因为目前国际空间站中有上百种餐品,使得宇航员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用餐计划——虽然这一用餐计划是每八天循环一次的。
C.正因为目前国际空间站中有上百种餐品,所以宇航员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用餐计划——然而这一用餐计划是每八天循环一次的。
D.目前国际空间站中有上百种餐品,这使得宇航员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用餐计划——然而这一用餐计划是每八天循环一次的。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1分)
21.下面文段有五处语病,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5分)
①目前还没有能够消灭新冠病毒的特效药,现有的药物是通过抑制病毒复制或是增加人体的免疫力来抗击新冠病毒的。②感染了新冠病毒的患者之所以能痊愈,是因为自身的免疫系统对病毒发起了攻击造成的。③之前,新冠病毒从未在人类历史上出现过,所以人体的免疫系统并不认识它们。④一开始进入人体的病毒数量通常很少,并不会立即对人体的健康造成危害,免疫系统而且也需要时间才能辨识这一新的病毒。⑤当病毒达到一定的数量不断自我复制时,其对人体细胞的伤害会越来越显著。⑥免疫系统这时才会意识到目前的当务之急是对新冠病毒进行大规模的“剿杀”。
22.以“我”“火车”“站台”为必要元素,描写场景,表达情感。要求:至少运用两种修辞;字数不少于100字。(6分)
23.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看了以上漫画,你有什么感受或启发?假如你向《嘉应晚报》投稿,发表一下你对以上现象的感受或认识,你会怎么写?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要抄袭;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少于900
说明:作文不到600字,20分以下给分;不到700字,30分以下给分;不到800字,40分以下给分;45分以上的作文,字数必须超过850字;50分的作文,字数必须超过900字。
(新高考)兴宁市第一中学高三语文第16周周六考参考答案
(2021年12月18日)
1. A【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B项,“以博物馆为代表的文物保护陷入盲目发展态势,导致文创产品复制雷同” 因果关系错,根据材料二第4段3-5行中“在市场热闹、消费者追捧的背景下……都会丧失文化传承的根本需求”可知,“文创产品的复制雷同”是以博物馆为代表的文物保护陷入盲目发展态势的具体体现,而非选项中所说的因果关系C项,                                                                                                 “故宫作为行业领袖的应有担当是让文创融入当下生活场景,进而带动各地博物馆的文创之风” 判断错误,根据材料二第2段2-3行“故宫文创品类从朝珠耳机……也带动了中国各地博物馆的文创之风”可知,是故宫文创品类融入当下生活场景,自成一派,带动了中国各地博物馆的文创之风,材料并未提及这些是“故宫作为行业领袖的应有担当”;D项“截然相反“错误,材料二的观点是“文化遗产再创造的最终意义还是要实现文化的可持续发展”,这与材料三“文创价值的大小没有具体的判定标准,最终还应取决于市场的效果导向”的观点并不相反,是从不同角度论述文创的发展。故选A结合材料一,第2段尾和第4段1-3行
2.C【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C项,强加因果,“因为对开放的底线不够自信”和“存在低俗献媚等非议”之间,并没有因果关系)3.C【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材料二的观点是“文化遗产再创造的最终意义还是要实现文化的可持续发展”。A项,“正以不同的方式与形式履行公共教育的职能””强调的是博物馆文创产品的公共职能,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B项,“火锅店以乾隆《紫光阁赐宴图》为主题,推出具有宫廷特色的‘圣旨菜单’以及‘万寿菊花锅’”不是博物馆文创,而是以市场为导向的再创造产品,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D项,“在于将这些文化资源融入人们的现实生活”是支持博物馆资源融入现实,而材料二说的是文创应该以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为最终意义,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故选C)
4.①首先借现象提出论题,即文物保护与文化创新的冲突。(1分)②然后从两个角度分析问题,一是从文创研发的角度,提出要坚守供给底线;(1分)二是从传播方式的角度,提出文创要自信发展,并思考遗产活化的问题。(1分,2-4段分析问题)最后作总结亮观点,指出文创应以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为最终意义。(1分,5段总结,亮观点) ( 4 分,①③各 1 分,② 2 分, 意思对即可)
【思路分析】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结构的能力。材料二第1段提出论题,指出“超级网红”故宫再次成为热门话题,明确论题“文物保护与文化创新的冲突”;2、3段分析问题,第2段先写故宫的文创研发,引出对文创供给的思考;段末明确供给以创意审美为底线,无论是趣味化还是高雅范,自内而外新生的力量才是艺术表达的本真诉求和创新方式”;第3段先写故宫文创在传播方式上的突破,引出对传播方式的思考,段末明确“文化顺应时代趋势被创造和利用的方式应当更加自信”;第4段思考遗产活化的问题,段末明确“文创商品的复制雷同、传播方式的低俗献媚,都会丧失文化传承的根本需求”;第5段总结前四段内容,亮明观点“文化遗产再创造的最终意义还是要实现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5.
建议:①把握传承与创新的平衡。(材料一,3段3行)挖掘年画背后的价值与精神内核, 设计与时代接轨的文创产品。(材料一,2段尾)②注重市场导向。满足不同消费者对年画的需求, 保证年画的产品质量。(材料二,2段5-6行)③ 创新传播方式。(材料二,3段1行)选用现代人喜欢的流行表达,让年画融入当下生活场景。(材料二,2段2行)( 6 分,每点 2 分,意思对即可,注意:回答此类题,每点除了结合文本内容外,还要结合题干实际例子,紧扣“年画”提出建议【思路分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6.C.C项的“这种‘迷茫’表现了她面对时代与个人命运变化时茫然失措的心态”错,这种“迷茫”不包含面对个人命运变化时的茫然失措。
7.D【试题分析】A文中只说今天的很多小说的叙述缺乏美学效应与观赏性,“因此没有可读性”属偷换概念;B叙写和叙述不是表里关系,“叙述强调完整性”于文无据;C“表达了人应爱护生态环境的宏大的主题”有误,小说有多重主题,除了“人应爱护生态环境”这一主题,还包括在现代文明冲击下对人性温暖的呼唤。
 8①小说叙事要注意节奏,跌宕起伏,要有灵动之美。②小说叙事要语留三分,意在言外,要有含蓄之美。③叙写要有作家个性化的叙事风格或语言风格。(每点2分,两点4分,意思对即可)
 9.①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小说的语言具有诗歌的形象性。如“看它们如何从地下钻出来”形象地描绘出松茸的生机;“阿妈斯炯心头溅起一点愤怒的火星”形象地写出阿妈斯炯因为丹雅千方百计找到了她的蘑菇圈而感到愤怒。
②运用反复、叠词等手法,如反复出现的“你怎么可能知道”,叠词如“树叶湿淋淋的”“水滴簌簌落下”,使小说语言具有诗歌的韵律感;运用整句,如“枯叶,稀疏的草棵,苔藓,盘曲裸露的树根”,使小说的语言有一种整饬之美(或:“句式整齐”)。
③作者将自己浓浓的主观感情渗透进作品里,使小说语言具有诗歌的抒情性。小说中的第一个视频、第二个视频对蘑菇圈的环境描写浸润着作者对自然的深情和热爱,意境之美、语言之雅,体现出抒情性。(每点2分,其中结论1分,结合具体语言分析1分,答含蓄性亦可酌情给分,意思对即可)
10. B(“仲文自度不能支”,“不能支”是“自度”的内容,中间不断开,排除AD; “将六十余骑”,“骑”,一人一马,是单位,“骑”后要断开,排除C。)
11. C(“主要掌管民政、司法、军事、科举等事务”错误,科举由中央政府掌管,太守不掌管科举事务。)
12 . C
选项
于仲文遭遇挫败,皇帝安慰。尉迟迥叛乱,派人引诱于仲文投降,被于仲文拒绝;叛军攻打于仲文,仲文请求朝廷增援,逃到京城后,皇帝予以安慰。
“于仲文请求朝廷增援”错误,原文无此内容。
原文
仲文自度不能支,弃妻子,将六十余骑,开城西门,溃围而遁,为贼所追。且战且行,所从骑战死者十七八,仲文仅而获免,达于京师
 
13(1)采分点:“坐”,因犯……罪(或错误);“绳”,制裁、惩罚;“穷治”,全面整治;“竟”,最终。(各1分,共4分)。
原句
先  事   下狱,    无  敢   者。 仲文  至郡     穷治,   遂      其狱。
翻译
先前获罪进监狱,没有谁敢惩罚他。 于仲文到郡以后全面整治,于是最终判决了这桩案件。
采分点:“次”,驻扎;“简”,挑选;“羸马驴数千”,定语后置,几千匹瘦弱的驴马;“置”,安排。(各1分,共4分)
原句
军     乌骨城, 仲文          羸马驴数千 于  军后。
翻译
军队驻扎在乌骨城,于仲文挑选  几千匹瘦弱的驴马安排在大军后面。
14.于仲文所统率的将士适宜速进取胜,不宜相持很久;乘着有利形势攻打敌军,所以能够取得胜利。(第一点2分,第二点1分,共3分)
参考译文:
于仲文,字次武,小时候聪明敏捷,( ① )读书不知疲倦。他的父亲(  ②  ),说:“这个孩子必定会振兴我们宗族。”九岁时,曾经在云阳宫拜见周太祖,太祖问他说:“听说你喜妤读书,书中讲些什么?”于仲文回答说:“(  ③  )父亲,侍奉君主,忠和孝而已。”太祖很是为之感叹。这之后跟随博士李祥学习《周易》《三礼》。应召离家出任赵王的属下,(④ )就升任安固太守。有姓任的和姓杜的两家都丢失了牛,后来找到了一头牛,任杜两家都认为是自家的牛,州和郡的官员都不能判决。益州长史韩伯俊说:“于安固小时候就很聪明,能明察事理,可以让他来判决这件事。”于仲文说:“这很容易解决。”于是就让两家各自把自家的牛群赶来,再放出那头两家都认的牛,这头牛于是就走向任家的牛群中。又暗中派人轻微地弄伤那头牛,任家的人感叹惋惜牛被伤害,而杜家的人神色如常。于仲文于是就(  ⑤   )姓杜的人家,杜姓人家服罪而离开了。始州刺史屈突尚,是宇文护一伙的人,先前因事获罪被关进监狱,没有谁敢惩罚他。于仲文到郡以后全面整治,于是最终判决了这桩案件。任东郡太守。高祖做丞相的时候,尉迟迥反叛,派人利诱招纳于仲文,于仲文拒绝了他。尉迟迥派他的部将宇文胄渡过石济,宇文威、邹绍从白马,两路军马一起推进,再来攻打于仲文。于仲文自己揣度光凭自己的力量不能支撑下去,于是抛下妻子儿女,带领六十多名骑兵,打开城西大门,冲出包围溃散逃走。被敌贼追赶,边战边逃,所跟随的骑兵战死的有十分之七八。于仲文仅能脱身,逃到京城。尉迟迥于是杀掉了于仲文的三个儿子一个女儿。高祖见了于仲文以后,带他进入寝室,为他流下了怜惜的眼泪。策马疾驰传令洛阳发兵,攻打檀让。部队(  ⑥  )在蓼堤,檀让拥兵几万,于仲文率(   ⑦   )向他挑战。檀让带领全部军力拒守,于仲文假装( ⑧ ),檀让军队很是骄傲。于是于仲文派遣精兵从左右两边攻打他们,大败檀让的军队。起初(于仲文在蓼堤时),各位将领都说:“军队从远地来,士兵战马都很疲乏,不能决战。”于仲文下令三军(⑨ )吃完饭,然后布阵大战。不久攻破贼军,各位将领都请教说:“先头部队疲乏难以交战,最后竟然能够取胜,这是什么计谋呢?”于仲文笑着说:“我们所统率的将士都是太行山以东地区的人,适宜速进取胜,不宜相持很久。趁着有利形势攻打敌军,所以能够取得胜利。”辽东之战,于仲文率领军队直接走乐浪大道。军队驻扎在乌骨城,于仲文挑选几千匹瘦弱的驴马,安排在大军后面。随即率领大军往东,高丽出兵偷袭(⑩  ),于仲文返回攻击,打败敌人。在家去世,享年六十八岁。
挖空答案:
①童年时;②认为他很奇特;③赡养;④不久;⑤呵斥责问;⑥驻扎;⑦疲弱的部队;⑧战败;⑨快速;⑩粮草军械。
 
15.D【“想象”“淡泊名利、与世无争”错误,“鸟重一枝入酒樽”一句未采用想象的手法,诗人言鸟栖竹枝之景映入酒樽,结合前一句可知,这两句写的是另外两种形态下的竹枝形象,是写实,表现的是静谧安闲的心境,没有淡泊名利、与世无争之意。】
16. ①《其一》写新竹,将新笋比喻成削玉,新竹脱却尘泥,拔节千尺。诗人以新笋自喻,表达了虽遭遇坎坷阻遏,也不泯灭凌云之志,希望成为治国安邦的龙材的雄心壮志。②《其四》写古竹,老竹虽老,仍矫天挺拔,梢可拂云,诗人以司马相如自况,对比老竹,表现了自己抱守清贫的不甘与无奈,写出了诗人对自身处境的感慨万端。③两个意象都寓示着身处逆境而坚韧挺拔的品格。(言之成理即可)
17.(1)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2)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3)猿鸣三声泪沾裳郦道元《三峡》)、风急天高猿啸哀(杜甫《登高》)、
       杜鹃啼血猿哀鸣(白居易《琵琶行》(其他答案也可给分)
18.C第一空,望而却步:形容十分害怕困难和危险。踌躇不前:犹豫不决,不敢前进。语境强调太空餐难吃,应选“望而却步”。第二空,不胜枚举:无法一个一个全举出来,形容同一类的人或事物很多。不可低估:不能小看。语境强调“吃货的生产力”不可小看,应选“不可低估”。第三空,不言而喻:指不用说就可以明白。形容道理很浅显。心照不宣:指彼此心里明白,而不公开说出来。前面有“自然”,强调不说就明白,应选“不言而喻”。第四空,寥寥无几:形容数量少。非常稀少,没有几个。极其稀缺:极其稀少﹐短缺。此处强调空间站中新鲜食品极少,应填“极其稀缺”。
19.B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简洁连贯衔接的能力。语境强调的是人们的创造力,应保持“人们就发明了……”的句子结构,排除CD;“还有咖啡杯和煎锅”与前文形成语意递进,句首应用递进连词,而“并且”表并列,排除A。
20.A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划线句有语病:一是“正因为……使得”搭配不当,可以删掉“正因为”“使得”,也可以把“使得”改为“所以”,或者删掉“正因为”,在“使得”前加“这”,排除B;二是“然而”使用错误,因为后面的句子是转折句的前半句,故改为“虽然”,排除CD。
21.1)①“增加”改为“增强”;(2)②删掉“造成的”;(3)④将“免疫系统”放到“而且”后;(4)⑤将“不断自我复制”放到“达到”前;(5)⑥去掉“目前的”。(每处1分,共5分)
【解析】(1)①处搭配不当,“增加……免疫力”动宾搭配不当,“增加”改为“增强”;(2)②处结构混乱,“是因为……造成的”句式杂糅,修改为“是由……造成的”或删掉“造成的”;(3)④处“关联词位置不当”,前一分句的主语是“病毒”,后一分句的主语是“免疫系统”,关联词“而且”应放在主语“免疫系统”的前面(4)⑤处语序不当,“当病毒达到一定的数量不断自我复制时”语序不当,“不断自我复制”应放在“达到”前面;(5)⑥处成分赘余,“目前”与“当务之急”意思重复,“当务之急”的意思是当前急切应办的要事,“目前的”赘余,删掉“目前的”。
22.随着一声长鸣,火车像一条巨蟒缓缓地驶进火车站!安静的站台,顿时热闹起来。返乡游子和旅客,有的搀扶着老人,有的牵着小孩,有的拉着重重的行李箱,从各节车厢涌向站台!我裹挟在人流中,拥挤的人群使我呼吸困难,但我只能拼了命往前挤,挤进车门,然后奔向一个我不知道的前方。
【解析】本题考查扩展语句的能力。题干要求以“我”“火车”“站台”为必要元素,描写场景,表达情感。首先要注意场景的要求,要有一定的描写顺序,要体现出“火车”“站台”构成的场景的特点,送别、迎接,抑或逃离……还要有“我”的出现,以“我”为描写对象表达情感。同时要注意描写时的一些具体要求,如要使用两种修辞,字数不少于100字等。
23.【写作提示】
(1)评述性(漫画类)材料作文写作指导 
漫画是用简单而夸张的手法来描绘生活或时事的图画。一般运用变形、比拟、象征的方法,构成幽默、诙谐的画面,以取得讽刺或歌颂的效果。而作为材料作文素材的漫画大多属于讽刺性的漫画,是对生活中的不良现象进行讽刺或批判的。 写这类材料作文时,一般来说,写成评述型议论文容易获得高分。
评述型作文:评述型作文就是边叙述边评论的一种议论文。行文过程中要紧紧围绕漫画或材料反映的社会(生活)问题或现象析原因,指危害,挖根源,树立正确观点,论证其合理性和必要性,以达到纠正错误认识,明晓正确做法之目的。
(2)看漫画内容
爷爷小时候(祖辈)玩“滚铁环(圈)”,爸爸小时候玩(父辈)“呼啦圈”,如今“我”玩“朋友圈”。爸爸和爷爷小时候玩的“圈”是与运动健身有关的实物,充满生机与活力。而“我”则利用通讯媒体虚拟的“朋友圈”与外界进行交往,看似简单便捷,但缺少人与人面对面交流的生机与活力。并且,从漫画中的三代人的表情看,爸爸和爷爷玩得兴高采烈,而我身背一个大“书包”,戴着高度近视眼镜,耷拉着脑袋,不难推断出,繁重的学习任务已经影响到“我”与伙伴的交往,“我”只能选择“朋友圈”进行交流。
一、 
(3)分析漫画寓意
这里面隐含有“变”与“不变”的要素,变的是年代,变的是童年的活动方式,这里面隐含一个主题:不同的年代,随着环境的变化、生活水平的提高,童年的活动方式也随之变化,这是时代向前、与时俱进的一种表现。不变的是“童趣”对成长身心的影响。对照三幅图片,爷爷和爸爸的童年活动相对有活力,生机盎然,而“我”的童年略显沉闷,虽然也能通过“朋友圈”收获交往的乐趣,但这种乐趣是建立在高科技通讯技术基础之上,缺少面对面的真诚与活力。甚至“我”这一代可能过度地依赖通讯媒体,对身心的健康成长难免有负面影响。
总而言之,三幅漫画之间既存在对照关系,爷爷爸爸的童年游玩方式与“我”进行比较,还存在主次关系,爷爷爸爸充满活力的童年来衬托我略显沉闷、缺少活力的童年。明白了这些,就不难找到解读漫画主题的路径:我们需要一个什么样的童年?我们的童年需要一种什么样的交往方式?我们应该给孩子提供怎样的适合身心成长的交往环境?如何理性看待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4)立意角度参考之一
①从玩具“圈"的角度,时代不断进步,玩具也不断更新换代,人们的思想也要与时俱进,老年人也要积极尝试新事物;
②从玩“圈”的效果的角度,推铁圈、转呼啦圈有利于健康,玩“朋友圈”有利有弊,对学龄儿童来说弊大于利,可见,先进的不一定就是好的,科技是一把双刃剑;
③从人物的心情来看,祖辈、父辈的童年是轻松快乐的,“我”学业负担沉重,童年不快乐,呼吁社会还孩子们快乐的童年。
另外,向报社投稿,要本着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原则,故本次作文的最佳立意角度应该是后两个。
立意角度参考之二
①放下沉重的书包,远离虚拟“朋友圈”,回归现实生活,找回“逝去”的童趣;
②时代在变化,生活在改善,但童年的乐趣是不变的,我们需要一个充满生机活力的童年;
③通讯科技的发展,让童年不再封闭,孩子之间的交往变得便捷丰富,但警惕这些给孩子带来的 
负面影响;
④风物长宜放眼量(用更宽广长远的目光去看待世间万物,放开眼界去衡量,要开阔视野,着眼大局)。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生活方式,好好去适应,用心去寻找属于这一代人的快乐和精彩。
⑤三代人的生活,从有形的圈子到无形的圈子,从自然随性的生活到与科技紧紧相连的生活,昭
示着时代的变迁。
(5)作文素材参考
素材一:哈罗公学是英国一所致力于培养社会精英人才的高端私立学校,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曾在这里发表演说。他提醒人们,日新月异的科技为人类提供前所未有的助益,但人们要警惕对技术的过度使用。库克没有孩子,但他说,“我有一个侄子,在利用科技方面,有些事情我不允许他做,比如不希望他上社交网站”。无独有偶,身家亿万的科技巨头比尔・盖茨也多次披露,他和妻子不让自己的孩子在14岁前玩手机,尽管这一规定遭到孩子的抗议,但是作为三个孩子的父亲,盖茨多年来始终坚持这一原则。
    素材二:在睡觉前看一下手机,走路的时候刷一下朋友圈……我们形象地称之为“低头族"。人们将越来越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手机上,因而健康问题层出不穷。“低头族”因为长期低头导致颈椎变形、僵硬,肩周炎等病症频发;双眼长时间注视手机屏幕,导致视力下降;长期夜以继日地玩手机,导致疲劳猝死的人亦不少……手机就像是‘精神鸦片’”,如若沉迷于此,健康就会被其一点一点地抽走。手机的发展使我们的生活仿佛比过去推铁圈、转呼啦圈的年代更为丰富,但随之而来的弊端又如此鲜明,我们手握先进的科技,却又被先进的科技“操控”,我们真的先进了吗?
(6)例文参考
                  别让朋友圈“圈”住了你我
当今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我们的休闲方式也随之发生着变化。漫画从祖辈推铁圈到父辈转呼啦圈,再到“我”玩朋友圈(有什么:概述漫画内容,扣准漫画关键词)看似只是人们生活方式多样化,实则反映着中国的发展与变迁,在发展过程中别让朋友圈“圈”住了你我。
(是什么:紧扣漫画,提出看法)
“推铁圈”与“呼啦圈”是中国在起步。你可否记得爷爷小时候生活拮据,物资匮乏?也许当时最大的快乐就是与伙伴们一起奔走、推铁圈;你可曾听说爸爸小时候最爱玩的就是呼啦圈,这个圈虽然少了与伙伴玩乐的趣味,却依旧没能分开伙伴之间的联系。人们逐渐投身于建设事业,与朋友之间的集体娱乐慢慢变成了个人娱乐。这时中国已经站上了新起点,饱含着人们的希望,准备起跑。
“朋友圈”则是中国的腾飞。“节物风光不相待,桑田碧海须臾改”(世事变化无常,时光流逝飞速),信息畅通,网络广布,5G将至,中国进入了“互联网+”的时代。朋友圈是科技的展现,更是中国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缩影。人们的休闲生活越来越丰富多彩,在朋友圈里便能知万事,至各地。(为什么:紧扣漫画,分析三代人的三圈变化与中国的发展与变迁)
然而,朋友圈的出现带来了一系列问题。(为什么:紧扣漫画,过渡自然,完成写作任务“向报”社投稿,要本着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原则)
信息爆炸充满生活,虚假信息大肆扩散。大量信息涌入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把人们包在了朋友圈等信息圈里无法动弹,索尔仁尼琴曾说,“过度的信息对一个过着充实生活的人来说是种不必要的负担。”种种耸人听闻的谣言充斥着网络平台,不仅扰乱着老百姓的生活,伤害的更是老百姓的利益。(为什么:紧扣漫画,发现朋友圈问题一
人人低头注视手机,日常交往冷漠至极。朋友圈的确方便了好友之间的联系,让我们知道朋友们的生活,却又在无形中拉开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君不见同学聚会围坐一起,到头来每个人沉默寡言在看手机?君不见孩子们沉迷于朋友圈,在现实中却不知怎么与父母沟通交流?网上活跃似脱兔,现实交往成问题,类似的网络社交综合症的出现,为我们敲响了警钟。(为什么:紧扣漫画,发现朋友圈问题二
《管子》曾曰,“君子使物,不为物使。”我们如今在使用朋友圈时,不该被它支配了左右,朋友圈这种休闲方式的确比推铁圈呼啦圈有乐趣得多,(再次回扣漫画关键词)但其中思与言、真与假都促使我们不断思考:如何利用它来丰富生活,而不是拖累生活?顺着什么方向发展的决定权掌握在自己手中,我们应该谨慎选择。(怎么做:紧扣漫画,解决朋友圈的问题
环顾寰宇,世界各国的交流往来变得频繁,世界已经俨然成为一个网络连接的地球村,我们要用好“圈”广结善友、传播中华风范,也要用好它感受生活,别让它“圈”住了身边的你我。(会怎样:结尾点题,深化主题,又有警示作用)
 
 
 



文章转载自(直接来源):
本文由语文试题与作文(stzuowen)整理,转载注明出处。
投稿:1224355909@qq.com 商务合作:QQ1224355909

扫码或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语文试题与作文(stzuowen

初中试题库大(stkuda)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语文试题与作文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