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高考语言运用+古诗文阅读+名句默写+现代文阅读组合练31
请设为星标!语文试题仓库!应有尽有!最新高考试题作文高中试题小学试题作文初中试题作文中考试题作文!关注本号可每天收到各种资料。点上面蓝色文“语文试题与作文”关注。
2021年8月高考优秀作文专辑8月出炉,买买买!
高考第一品牌语文月刊代码46-88每月一本定价12元。其中每年8月高考优秀作文点评专辑、12月最新高考分类练习专辑、4月最高高考冲刺AB卷二套题等为高考必备!咨询微信160170248,手机13602424805
语文月刊2021年12月高考分类练习专刊
海量免费试题,请关注:1语文试题汇编2020年6.1-7.7全部语文试题 2.试题汇编2020.5.1-5.31 3.试题汇编2020.4.1-4.30 4.试题汇编2020.3.1-3.31 5.初中试题仓库请点这里 6.小学试题仓库请点这里
一、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话说金桂(薛蟠妻)听了,将脖项一扭,嘴唇一撇,【庚辰夹批:画出一个悍妇来。】鼻孔里“哧哧”两声,【庚辰夹批:真真追魂摄魄之笔。】冷笑道:“菱角花开,谁见香来?若是菱角香了,正经那些香花放在那里?可是不通之极!”香菱(薛蟠妾)道:“不独菱花香,就连荷叶,莲蓬,都是有一股清香的。但他原不是花香可比,若静日静夜,或清早半夜,细领略了去,那一股清香比是花都好闻呢。就连菱角、鸡头、苇叶、芦根,得了风露,那一股清香,也是令人心神爽快的。”【你的批注是: 甲 。】金桂道:“依你说,这兰花桂花,倒香的不好了?”香菱说到热闹头上,忘了忌讳,便接口道:“ 乙 。”
一句未完,金桂的丫鬟名唤宝蟾的,忙指着香菱的脸说道:“要死!要死!你怎么真叫起姑娘的名字来?”香菱猛省了,反不好意思,忙陪笑说:“一时顺了嘴,奶奶别计较。”金桂笑道:“这有什么,你也太小心了。但只是我想这个‘香’字到底不妥,意思要换一个字,不知你服不服?”
1.如果你要选用下列名言放在甲处为句前做批注,最不适合的一项是( )(3分)
A.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费孝通)
B.美是无处不在的,世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罗丹)
C.一切的美是来自心灵的源泉,没有心灵的映射,就无所谓美。(宗白华)
D.凡物之美者,盈天地间皆是也,然必待人之神明才慧而见。(叶燮)
2.下面填入乙处的语句,最合适的一项是( )(3分)
A.香的好与不好,自是另外一回事
B.兰花桂花之类,自是真正香的花
C.兰花桂花的香,又非别的香可比
D.香的自然也好,只是非菱角可比
3.本段文字选自《红楼梦》第80回,刻画人物简约独到,如“将脖项一扭,嘴唇一撇”一个细节描写就写活了夏金桂。曹公刻画人物还有很多技巧,请你写出《红楼梦》中刻画人物的另外三种方法,并各举一例加以佐证。(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5题。
粽叶飘香,端午又至。“应悬虎艾赛龙舟吃粽子,须求真谛教后人念屈原。”赛龙船、吃粽子、挂艾草、放纸鸢、荡秋千……多少年来,这些深深的记忆,总是被铭刻在中国人的心中,端午文化也随着他们的脚步,走向世界各地。而一颗小小的粽子,就是家的味道,端午节的份量,就是祖国在心中的重量。
端午佳节,源远流长,即便跨越千年,至今依旧有着生动的内涵、动人的力量。家国情怀、爱国精神具有穿越时空的永恒价值,今天我们又念屈原,就如同往年一样。有别于其他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的特殊性在于其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祖灵信仰、家庭义务与宗族社交,而更多指向了“家与国”“个体与民族”的有机联结。国人之所以在一次次端午节追忆屈原,就是感动于其忧国忧民、品行高洁的人格魅力,就是感佩于其对国家和百姓的深沉之爱。
4.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国人之所以在端午节一次次追忆屈原,就是感动于其忧国忧民、品行高洁的人格魅力,就是感佩于其对国家和百姓的深沉之爱。
B.国人之所以在一次次端午节追忆屈原,就是感佩于其忧国忧民、品行高洁的人格魅力,就是感动于其对国家和百姓的深沉之爱。
C.国人之所以在端午节一次次追忆屈原,就是感佩于其忧国忧民、品行高洁的人格魅力,就是感动于其对国家和百姓的深沉之爱。
D.国人之所以一次次在端午节追忆屈原,就是感动于其忧国忧民、品行高洁的人格魅力,就是感佩于其对百姓和国家的深沉之爱。
5.文中画横线句子使用了对偶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6分)
二、古诗词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6-7题
都门秋思(其四)
黄景仁
侧身人海叹栖迟,浪说文章擅色丝①。
倦客马卿②谁买赋?诸生何武③漫称诗。
一梳霜冷慈亲髪,半甑尘凝病妇炊。
为语绕枝乌鹊道:天寒休傍最高枝。
注:①色丝:指妙文,②马卿:西汉司马相如,字长卿,擅作赋。③何武:字君公,西汉蜀郡鄂县人。何武十四五岁就得汉宣帝的赐帛,黄景仁曾赴召试,取二等,赐帛,故以何武为喻。
6.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歌开篇就对自己作了一个概括的写照,置身京都人海,哀叹自己飘零失意。
B. 颔联用司马相如和何武的典故,含蓄委婉地写出了诗人无人赏识的自怜自叹。
C. 颈联的“霜”字既点明时令,又巧用借代,暗指母亲满头白发,语言精炼之至。
D. 全诗风格沉郁,让人深切地感受到一些优秀知识分子在旧时代的痛苦与无奈。
7. 诗歌的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请联系诗歌简要分析。
三、古诗词情景默写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从古代诗歌中可以了解古代的服饰文化。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中“______, ”一句描写的是当时女子的时尚打扮,白居易的《琵琶行》中“ ”一句提到的服装是低等官员的官服。
(2)孟子曾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礼记·礼运》中与之相近的语句是“ , ”。
(3)文人学者为了表明志向、寄托情怀,常从名篇佳句中选字取意,命名书屋。如柳亚子有一书房曰“磨剑室”,即取意于贾岛的诗句“十年磨一剑”。钱大听的“十驾斋”则取意于“ , ”。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
米缸山下播绿记
白莹
每年初夏的育苗工作,对于我们护林员来说,是一件大事。早上七点多钟我们已经到达离场部十多公里的二台苗圃地。山谷里晨风清凉宜人,天空蓝得像是刚刚被擦洗过;此起彼伏的鸟语,清澈如露珠;岩生忍冬小小的淡紫色的花朵正在吐蕊,散发出浓郁的芳香。
米缸山是六盘山的主峰,南北走势,巍峨高耸,山的东坡落叶松林浩瀚如海,那是西峡林场的前辈们历尽艰辛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营造起来的。如今站在山下仰望,峰峦苍翠,林海茫茫,针叶林与天然林林相迥异,林界清晰,却又融接为一体,像穿在大山身上一件裁剪合体而又别致的绿罗裙。山谷幽深宁静,除了清脆的鸟叫声,几乎听不到其他的声音。
我们的到来让山谷里热闹了起来。
育苗工作最能检验一个团队的协作精神,在这个作业流程中,大家忙忙碌碌却又井井有条:开沟、撒种、覆土,各司其职。这里是近几年新开辟出来的一块山地,土质并不好,属石块较多的杂质土壤,要把这样的一块地整饬成平整松软的苗床,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但要把土里大大小小的石块用耙子细细搂出来,还要把它们彻底从地里清理出去。从林畔筛出来的用来覆盖种子的森林土,也是女职工们用袋子一点一点背到地里的。这三言两语就能说清的活,实际干起来,若不是亲自劳作,真的是没法理解个中的艰辛。
另有人员正在紧锣密鼓接微喷水管,育苗一经结束,浇水要马上跟上,经过催芽的种子大多已经露白,若在干土里经过长时间暴晒,会导致种子回芽而影响出苗率。大家心里都鼓着一把劲,所以育苗进度也很快。西边的山头上飘过来几朵闲云,朝忙忙碌碌的我们张望了一会儿,又悄无声息地飘走了。日影一点一点朝我们的头顶移过来,长时间重复弯腰的动作,大家的腰都有点受不住了,但育苗工作向来是一件辛苦又开心的事,接踵而来的笑声又冲淡了疲惫。腰疼,那就忍着,谁让你不把腰放家里呢?——相互之间的调侃和打趣是最能解乏的。
午餐很简单,蒸馍就榨菜,还有白开水。开水是二台护林点供应,驻点护林员马连成是一个行将退休的老牌护林员,在这个点上已经十多年,由于管护人员紧缺,他是这个点上唯一的一名护林员,独自守护着这片林区。看到我拍照,便乐呵呵地说,多给我拍几张。我知道,在大家心里,自己的工作太过平凡,没有什么值得称道之处,但是,正是这一个个平凡而又普通的岗位,支撑并筑牢了六盘山区的森林资源安全屏障。
风来了,一阵吹得紧似一阵,唤醒了阵阵林涛,草木们也随风舞动,像在普天狂欢。日影在移动,时光在奔走,地塄上一株株白色的绣线菊热烈地播曳着花球;山洼里地埂上像繁星一样缀满白色的野草莓花和黄色的蕨麻花,每一丛叶子都在合力擎起一朵朵小花,每一朵小花的脸庞,都在灿然仰望着太阳。风来,它们欢舞;风去,它们静默。像是听到了风的召唤,云也渐渐聚拢了过来,太阳躲进了云层,山谷里变得阴凉起来。
育苗进行了一多半,我们停了下来,开始给育好的苗床盖遮阴网。桦树种子的顶土能力比较弱,种子播撒下去之后,只覆盖了薄薄一层土,容不得暴晒。盖好遮阴网,浇上水,种子们就可以在这张舒适的“席梦思”上美美地睡上一觉了,待哪天睡醒了,睁开惺忪的眼睛,伸一伸懒腰,然后相互招呼上一声,就纷纷把小小的脑袋从土里探出来了,然后一天天长大,一天天长出叶瓣,待它们有了直面风雨阳光的能力,我们就会掀去遮阴网。那时,它们一定会惊呼着,舒展小小的叶片,来拥抱这个世界。
下午,育苗工作早早结束。风慢下了脚步,太阳也钻出了云缝。微喷管已接好,细雨般喷洒的水滴迎着西斜的阳光开始滋润这块土地。我爬上山洼,坐在树荫下,眺望我们的苗圃地。清凉的风从米缸山上吹过来,吹动绿波荡漾,吹来了丝丝的寒意。
终有一天,这些种子会长成小树苗,会被栽植到有待绿化的山川峁梁,或是被移植到一片遥远而陌生的土地,在那里扎根、成长,撑起一片绿荫,携送一缕清凉,而每一片随风而舞的叶子,是否都套保留着一份最初的记忆?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止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多处穿插了对风、云以及太阳等自然景象的描写,这样处理既有利于交待育苗工作的时间变化,又丰富了文章的审美崽蕴。
B.将茫茫林海比喻成“绿罗裙”,形象生动,“裁剪合体而又别致”写出了针叶林与天然林既“融接为一体”又“林相迥异”的状态。
C.“我们的到来让山谷里热闹了起来”独句成段,颇具匠心,“热闹”既是对上文山谷“宁静”的回应,也开启了对下文育苗工作的叙写。
D.文章明暗线交织,育苗工作是明线.“我”的情感变化是暗线,一明一暗双线并行,有助于读者把握文章结构思路,挖掘文章内涵。
2.文章把育苗工作写得如此详细,有何用意?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
3.文章结尾写到的“一份最初的记忆”有哪些意蕴?请结合作品谈谈你的看法。(6分)
五、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8题。
(一)
李靖,京兆三原人也。隋大业末,为马邑郡丞。会高祖为太原留守,靖观察高祖,知有四方之志,因自囚上变,诣江都。至长安,道塞不能而止。高祖克京城,执靖,将斩之,靖大呼曰:“公起义兵除暴乱,不欲就大事,而以私怨斩壮士乎?”太宗亦加救靖,高祖遂舍之。武德中,以平萧铣、辅公祏功,历迁扬州大都督府长史。太宗嗣位,召拜刑部尚书。贞观三年,转兵部尚书,为代州行军总管,进击突厥定襄城,破之。突厥诸部落俱走碛北,北擒隋齐王暕之子杨道政及炀帝萧后,送于长安。突利可汗来降,颉利可汗仅以身遁。太宗谓曰:“昔李陵提步卒五千,不免身降匈奴,尚得名书竹帛。卿以三千轻骑,深入虏庭,克复定襄,威振北狄,实古今未有,足报往年渭水之役矣。”四年,颉利退保铁山,遣使入朝谢罪,请举国内附。又以靖为定襄道行军总管,往迎颉利。颉利虽外请降,而心怀疑贰。诏遣鸿肿卿唐俭、摄户部尚书将军安修仁慰谕之,靖谓副将张公谨曰:“诏使到彼,虏必自宽,乃选精骑赏二十日粮,引兵自白道袭之。”公谨曰:“既许其降,诏使在彼,未宜讨击。”靖曰:“此兵机也,时不可失。”遂督军疾进。行至阴山,遇其斥候千余帐,皆俘以随军。颉利见使者甚悦,不虞官兵至也。靖前锋乘雾而行,去其牙帐七里,颉利始觉,列兵未及成阵,单马轻走,虏众因而溃散。斩万余级,杀其妻隋义成公主,俘男女十余万,遂灭其国,斥土界自阴山至于大漠。太宗大悦,顾谓侍臣曰:“朕闻主忧臣辱,主辱臣死。往者国家草创,突厥强梁,太上皇以百姓之故,称臣于颉利,朕未尝不痛心疾首,志灭匈奴,坐不安席,食不甘味。今者暂动偏师,无往不捷,单于稽颡,耻其雪乎!”群臣皆称万岁。寻拜靖光禄大夫、尚书右仆射,赐封五百户。又为西海道行军大总管,征吐谷浑,大破其国。改封卫国公。及靖身亡,有诏许坟茔制度依汉卫、霍故事,筑阙象突厥内燕然山、吐谷浑内碛石二山,以旌殊绩。(节选自《贞观政要》)
(二)
(李靖)姿貌魁秀通书史尝谓所亲曰丈夫遭遇要当以功名取富贵何至作章句儒其舅韩擒虎每与论兵辄叹日可与语孙吴者非斯人尚谁哉。靖每参议,恂恂似不能言,以沈厚称。时遣使十六道巡察风俗,以靖为畿内道大使,会足疾,恳乞骸骨。帝遣中书侍郎岑文本谕旨曰:“自古富贵而知止者盖少,虽疾顿惫,犹力于进。”帝将伐辽,召靖入,谓曰:“公南平吴,北破突厥,西定吐谷浑,惟高丽未服,亦有意乎?”对曰:“往凭天威,得效尺寸功。今疾虽衰,陛下诚不弃,病且瘳矣。”帝悯其老,不许。二十三年,病甚,帝幸其第,流涕曰:“公乃朕生平故人,于国有劳。今疾若此,为公忧之。”(节选自《新唐书·列传第十八》)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姿貌魁秀/通书史/尝谓所亲曰/丈夫遭遇要当/以功名取富贵何/至作章句儒/其舅韩擒虎每与论兵/辄叹曰/可与语孙吴者/非斯人尚谁哉
B.姿貌魁秀/通书史/尝谓所亲曰/丈夫遭遇/要当以功名取富贵/何至作章句儒/其舅韩擒虎每与论/兵辄叹曰/可与语孙吴者/非斯人尚谁哉
C.姿貌魁/秀通书史/尝谓所亲曰/丈夫遭遇/要当以功名取富贵/何至作章句儒/其舅韩擒虎每与论兵/辄叹曰/可与语孙吴者/非斯人尚谁哉
D.姿貌魁秀/通书史/尝谓所亲曰/丈夫遭遇/要当以功名取富贵/何至作章句儒/其舅韩擒虎每与论兵/辄叹曰/可与语孙吴者/非斯人尚谁哉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大业是隋炀帝年号。君主时代帝王以年号纪年,显示皇权的威严,中国古代所有帝王皆有年号。
B.竹帛即竹简和白绢。古代用竹帛书写文字,后来引申指书籍、史乘。名书竹帛就是名留青史。
C.斥候亦作“斥堠”。有“侦察、候望”之意,既指侦察、候望的人,也指用以瞭望敌情的土堡。
D.稽是古代一种跪拜礼,屈膝下拜,以额触地,表示极度的虔诚。九拜中最恭敬的礼节是稽首。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隋炀帝末年,李靖发现李渊有夺取天下的志向,便欲告发李渊,可是未能实现,后来被高祖抓住,在太宗的营救下,才免于被杀。
B.贞观三年,李靖转任兵部尚书,兼任代州行军总管,率领军队平定襄城,大破突厥,擒获突利可汗,只有颉利可汗一个人逃跑了。
C.太宗因为高祖曾向颉利可汗称臣感到耻辱,励精图治,立志要消灭匈奴,最终凭借李靖等人的战功让匈奴俯首称臣,雪了前耻。
D.皇帝想要派他攻打高丽,李靖受召入宫,不顾年老病苦,特意向皇帝表达了带病征战的决心,如此不忘报国,令皇帝感动不已。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卿以三千轻骑,深入虏庭,克复定襄,威振北狄,实古今未有,足报往年渭水之役矣。
(2)二十三年,病甚,帝幸其第,流涕曰:“公乃朕生平故人,于国有劳。今疾若此,为公忧之。”
1.A(A项是说我们先是发现自身之美,然后是发现、欣赏他人之美,再到相互欣赏、赞美,最后达到一致融合。B、C、D三项与语句体现的审美观相接近,都是说美在于发现。所以选A。)
2.C(根据“香菱说到热闹头上,忘了忌讳”和“你怎么真叫起姑娘的名字来”可知,香菱(妾)说的这句话应是犯了“为尊者(妻)讳”,薛蟠之妻名为“夏金桂”,故香菱说的话里应该含有“夏金桂”三个字中的一个,据此可排除A、D两项。再根据前后话题一致原则,整个语段谈论的都是香,B项谈的是花,话题不一致,可排除。)
3.例如:①肖像描写,比如写林黛玉初进贾府,宝玉便觉“娴静时如娇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寥寥几笔将黛玉的婀娜娇弱,不胜娇羞刻画得淋漓尽致。②动作描写,比如宝玉在初见林妹妹时就摔了玉,只一个动作便看出他的任性率真,不循常规,离经叛道,追求男女平等;③心理描写,比如邢夫人帮贾赦去讨鸳鸯,有一段王熙凤的心理描写。凤姐儿暗想:“鸳鸯素昔是个极有心胸气性的丫头,虽如此说,保不严他愿意不愿意。我先过去了,太太后过去,他要依了,便没的话说;倘或不依,太太是多疑的人,只怕疑我走了风声,叫他拿腔作势的。那时太太又见应了我的话,羞恼变成怒,拿我出起气来,倒没意思。不如同着一齐过去了,他依也罢,不依也罢,就疑不到我身上了。”就能看出她的性格——聪明练达,洞明世事,一眼可以看穿各人的心思与欲望。她见风使舵,八面玲珑,思虑周全。(共5分,答对3点给5分,答对2点给3分,答对1点得1分。答案不唯一,只要能写出方法并且举出相应的例子即可。只答方法,没有例子不给分。)
4.C(原句有两个错误,①“一次次”位置错误,应该修饰“追忆”“感佩”和“感动”搭配的宾语错误,应该是感佩于“人格魅力”,感动于“深沉之爱”。)
5.(1)构成特点:①“应”和“须”都做状语,引领后面成分,对仗工整;②两句内部“悬虎艾”“赛龙舟”“吃粽子”分别对“求真谛”“教后人”“念屈原”都是动宾短语,对仗工整;③上下两句字数相等,词性相对,意思相关。(共2分,说出词性和字数对仗工整,各得1分。)
(2)表达效果:①形式上,音节整齐匀称,节奏感强;②内容上,上句是端午节的习俗,与下句形成对照,既表现了我国端午节的活动内容,又强调了端午节的价值和意义。(共4分,每点2分)
6. C “霜”字不是用借代手法,是用了比喻的修辞,喻指慈母头上己现出冷霜似的的白发。
7. 我向那绕树飞旋的乌鹊发出劝告,虽然天气寒凉,也休要向最高枝投靠。诗人运用“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典故,别出新意,表达了即使自己无人赏识、贫困潦倒也不愿投靠依附最高统治者的情感,也反映出诗人对所处社会有了深刻认识后的傲然选择。
8.(1)蛾儿雪柳黄金缕 江州司马青衫湿(2)故人不独亲其亲 不独子其子(3)驽马十驾 功在不舍
1.【分析鉴赏】(3分)
D(“文章明暗线交织”“‘我’的情感变化是暗线”,理解错误。文章并没有采用明暗线交织的结构形式,“我”的情感也没有发生变化)
2.【鉴赏评价】(6分)
①照应标题,标题为“米缸山下播绿记”,详写育苗工作符合作品写作的内容;②突出护林工作的艰辛,表现护林员默默付出和乐观的品质;③详写育苗工作,提醒人们要保护大自然,珍爱人类的大家园。(每点2分,共6分)
3.【探究意蕴】(6分)
①从生长的环境来看,指的是对所生长的山谷和土地的记忆;②从与人的关系来看,指的是护林员艰辛育苗、细心呵护的记忆;③从情感的表达来看,指的是与护林员彼此之间的真挚情感;④从主旨的揭示来看,指的是人与自然共筑家园的记忆。(每点2分,任意三点6分)
4.D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本句意为:李靖容貌魁梧俊秀,精通典籍文史,常常对自己亲近的人说:“大丈夫如果遇上英明的君主和大好时机,就一定要建立功劳成就事业,来博取富贵,哪至于去做寻章摘句的儒生?”他的舅舅是韩擒虎每当和李靖谈论兵法,赞叹着说:“可以和他谈论孙子、吴起兵法的,不是这个人还有谁呢?”
“魁秀”是“姿貌”的谓语,中间不应断开,“通”的主语是李靖,应在其前断开,排除C。
“要当”修饰“以功名取富贵”,中间不应断开,“富贵”是“何”的宾语,在其后断开,排除A。
“兵”是“论”的宾语,中间不应断开,排除B。
故选D。
5.A.“中国古代所有帝王皆有年号”错误,年号是自汉武帝起才有,并非所有帝王都有。
6.B.“大破突厥,擒获突利可汗,只有颉利可汗一个人逃跑了”错误,根据原文“进击突厥定襄城,破之。突厥诸部落俱走碛北,北擒隋齐王暕之子杨道政及炀帝萧后,送于长安。突利可汗来降,颉利可汗仅以身遁”,可见,并没有擒获突利可汗,突利可汗是前来投降,颉利可汗逃跑。
7.(1)你能够凭三千骑兵,深入敌人内部并战胜敌人,平定襄城,威震北方夷狄,这样的事的确亘古未有,如此功劳足可以弥补过去渭水之战的过失了。
(2)二十三年,李靖疾病加重,皇帝亲自前往他的宅第看望,流下眼泪说:“你是我平生的故人,对国家有功劳,现在病成这样,我为你很担忧啊。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
(1)以:凭借。克复:平定。北狄:北方少数民族。报:弥补。
(2)甚:加重。幸:皇帝驾临某处。涕:眼泪。为:替,给。
参考译文:
(一)
李靖,陕西三原人。隋炀帝末年,为马邑的郡丞。这时,高祖李渊任太原留守。李靖观察高祖,知道他有夺取天下的志向,便装成罪犯,把自己锁进囚车,打算趁押赴江都的机会向隋炀帝告发李渊。走到长安,因为道路阻塞不能前行,李靖只好滞留长安。高祖攻克长安后,抓住了李靖,想要杀掉他。在千钧一发之际,李靖大声叫道:“李公率领仁义的军队,扫除暴乱,不想成就大事,只想凭个人的恩怨杀害有才能的人而逞一时之快吗?”太宗也极力劝阻高祖,加以营救,高祖于是赦免了他。武德年间,因平定萧铣、辅公祏的功劳,李靖被升迁为扬州大都督府长史。太宗继位后,他又被召回京城,任命为刑部尚书。贞观二年,被提升为中书令。贞观三年,转任兵部尚书,兼任代州行军总管,率领军队进攻突厥,平定襄城,大破突厥,使突厥各部落逃亡碛北。在这次战争中,李靖擒获了隋朝齐王杨暕的儿子杨道政以及隋炀帝的皇后萧氏,并将他们押送到长安。后来,突利可汗前来投降,只剩下颉利可汗一个人逃跑了。太宗说:“汉代李陵率领五千步兵作战,还免不了投降匈奴,即使这样,也可以名垂青史。你能够凭三千骑兵,深入敌人内部并战胜敌人,平定襄城,威震北方夷狄,这样的事的确亘古未有,如此功劳足可以弥补过去渭水之战的过失了。”贞观四年,颉利可汗退到西北保铁山一带,并派遣使者到唐朝谢罪,请求全国归降,作为唐的臣民。接到投降的消息,太宗又任命李靖为行军总管,前往迎接颉利可汗。颉利可汗虽然表面称降,其实心怀不轨。太宗派遣鸿胪卿唐俭、摄户部尚书将军安修仁奉命安抚慰问。李靖对副将张公谨说:“传诏书的使者到了那儿的时候,敌人必然放松警惕,你挑选精锐的骑兵带好二十天的粮食,领兵从白道偷袭攻击他们。”张公谨不解其意,说:“既然我们答应他们投降,我们的使者又在他们那里,征讨恐怕不合适吧。”李靖说道:“这是用兵消灭他们的大好机会,千万不可以失去。”于是他率领军队迅速前进,行到阴山的时候,凡是遇到颉利可汗的人,都抓住他们随军前行。颉利可汗看到唐的使者,十分高兴,根本没有料到唐的军队到了。李靖军队的前锋凭借大雾前进,十分隐秘,到了距离颉利可汗的军帐七里左右才被他们发觉。颉利可汗的军队措手不及,还没来得及摆好阵势,颉利可汗一个人就骑马逃跑了,敌兵乱作一团,四处溃逃。这次战争,唐兵斩杀敌人万余人,杀死颉利可汗的夫人,隋朝的义成公主,俘虏男女十多万人,灭掉了颉利可汗的国家。此役使唐的边境从阴山扩展到大漠以北。战后,太宗十分高兴,对大臣们说:“我听说国君忧虑,大臣就要受到屈辱;国君受到侮辱,那么臣子的性命也难保全。过去在国家刚刚建立的时候,突厥国势强大,太上皇因为不想牵连百姓,故而向颉利可汗称臣。我当时感到十分痛心,睡不安寝,食不知味。为此我励精图治,立志要消灭匈奴。今天,我们只要一出动军队,可谓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匈奴单于俯首称臣,我们的羞耻洗雪了。”殿上的群臣都大声欢呼万岁。不久,太宗封李靖为光禄大夫,尚书右仆射,赏赐食禄五百户。后来李靖又担任西海道行军大总管征伐吐谷浑,灭了这个国家。李靖因功改封为卫国公。李靖死后,太宗下诏,允许他的坟墓可以按照汉代卫青、霍去病坟墓的模样去修建,坟墓周围筑起土丘,使它们像突厥国内的燕山、吐谷浑国的碛石二山,用以象征他卓越的功绩。
(二)
李靖容貌魁梧俊秀,精通典籍文史,常常对自己亲近的人说:“大丈夫如果遇上英明的君主和大好时机,就一定要建立功劳成就事业,来博取富贵,哪至于去做寻章摘句的儒生?”他的舅舅是韩擒虎每当和李靖谈论兵法,赞叹着说:“可以和他谈论孙子、吴起兵法的,不是这个人还有谁呢?”李靖每次上朝参议政事都是很恭顺的样子,好像不会说话一样,以沉稳忠厚著称。当时皇上派遣使者巡查国内十六道的民风习俗,让李靖担任畿内道大使,正好碰上李靖生了脚病,就向皇上请求退职离休。皇上派遣中书侍郎岑文本传旨说:“自古以来富贵了但是知道节制的人大概很少,(他们那些人)即使生病了劳累了,还是致力于进上之务。”皇帝想要攻打辽这个地方,召李靖进去,和他说:“你在南面平定了吴,在北面打败了突厥,在西面平定了吐谷浑,现在只有高丽没有臣服,你还有意出征吗?”李靖回答说:“我过去凭借皇上的天威能够取得微小的成绩,现在虽然有病而且身体衰弱,陛下如果不嫌弃,我的病就将痊愈了(我可以上阵作战了)。”皇帝怜悯他年老,最终没有答应让他去。贞观二十三年,李靖疾病加重,皇帝亲自前往他的宅第看望,流下眼泪说:“你是我平生的故人,对国家有功劳,现在病成这样,我为你很担忧啊。”
文章转载自(直接来源):
本文由语文试题与作文(stzuowen)整理,转载注明出处。
投稿:1224355909@qq.com 商务合作:QQ1224355909
扫码或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语文试题与作文(stzuowen)
初中试题库大(stku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