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安徽省蚌埠第三中学2021-2022下学期高一年级开学测试语文试卷

设为星标!语文试题仓库!应有尽有!最新高考试题作文高中试题小学试题作文初中试题作文中考试题作文!关注本号可每天收到各种资料。点上面蓝色文语文试题与作文关注。


‍‍‍2021年8月高考优秀作文专辑8月出炉,买买买!

高考第一品牌语文月刊代码46-88每月一本定价12元。其中每年8月高考优秀作文点评专辑、12月最新高考分类练习专辑、4月最高高考冲刺AB卷二套题等为高考必备!咨询微信160170248,手机13602424805

 语文月刊2021年12月高考分类练习专刊

海量免费试题,请关注1语文试题汇编2020年6.1-7.7全部语文试题  2.试题汇编2020.5.1-5.31  3.试题汇编2020.4.1-4.30  4.试题汇编2020.3.1-3.31  5.初中试题仓库请点这里 6.小学试题仓库请点这里

 

2021-2022下学期高一年级开学测试卷

语 文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冰雪运动,特别是大众冰雪运动在中国的普及开展,当然离不开我们独特的文化传统。但纵观目前各地冰雪文化活动中的展演形式,一些冰雪体验的建筑、庙会和礼堂等,或是民俗风情、生活起居等文化内容,大多都停留在表象的展示阶段,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对冰雪文化的深度发掘和个性化展示还远远不够。

对于我国地域传统冰雪文化的建设来说,就是要将地域传统冰雪文化中的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等内容做实,活化为涵盖思想文化、哲学价值、历史传承、文创开发、遗产保护等在内的新内涵。“活化”不是简单的“回归”和“复旧”,而是在传承的基础上对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增强传统文化基因的反应活力、吸引力和生命力。

首先,要唤醒地域传统冰雪文化自觉。费孝通先生曾言,文化自觉是当今时代的要求,是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且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知。传统冰雪文化通常是由身体演绎的,很少有单纯性的文字记载,但可通过当地民众对传统文化基因的记忆,实践还原冰雪场景,以最大限度保持冰雪文化的原始性。同时,要吸纳与其冰雪相关联、与其文化相融合的多方主体参与,形成治理联盟,站在大国文化自信和民族认同的角度,宣传传统冰雪文化的时代价值,提升保护地域传统冰雪文化的自觉性。

其次,重构地域传统冰雪文化空间。地域冰雪文化是以传统的农耕文化为基础的,以血缘、地缘、业缘关系为联结的文化形态,是村落乡土文化的优质资源。正如费孝通先生所说,泥土是乡人的生命,乡愁对中国人来说,是延绵一生的文化记忆。因此,地域传统冰雪文化的开展能有效勾起村落内居民乡愁追思。传统冰雪项目的开展更多地依附于传统的节庆,对此,可重构地域传统冰雪文化空间,因地制宜建设乡土冰雪文化平台、冰雪陈列馆、冰雪大讲堂、冰雪民俗馆等,打造村落居民的精神家园。

最后,完善地域传统冰雪文化保护与管理政策,打造冰雪产业。村落的传统冰雪文化与居民的农业、生产和生活相关联,通常借助庙宇、祠堂、村落、建筑、生产器具等来表达文化生成的价值理念,我们应把保护、开发结合起来,地方政府要根据文物保护法制定冰雪遗产文物保护实施方案等细则,既完善地域传统冰雪文化保护政策,又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选自张铁民《活化传统,赋予冰雪文化新生命》)

材料二:

我国冰雪运动历史悠久,我国北方地区生活的各民族,自古以来就开展了各项与冰雪共生共存的生产劳动和生活方式,在历史发展和变迁中,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冰雪运动文化。

据考古发现,我国新疆阿勒泰地区发现的距今一万年左右的岩画中,出现了“脚踏滑雪板,手持单杆滑雪人”图像,并伴有一些动物形象线条,现代阿勒泰地区的人们仍以此为雪地出行方式。这是人类发现最早的反映滑雪运动的考古资料,这个地区被学者认为是现代滑雪运动的发源地。

隋唐时期雪上活动在文献中的记录更为清晰,“室韦”“拔悉弥”等古代民族“以木为马,雪上逐鹿”,滑雪板的材质发生了明显变化,且滑雪板的形状前部演化为尖翅状。而宋代以后的滑雪运动更增添了竞技娱乐色彩,出现了拖冰凌(雪车)、堆雪人雪狮等休闲雪上活动,尤其是北方各民族发展出了各类雪上民俗体育活动,延续至今,成为极具民族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都成为少数民族传统的雪上竞技运动项目。唐代时期,北方民族以滑冰开展狩猎活动,有些以木棍为杖滑行代步,也开始制作一些冰车、冰橇等,形成了原始的滑冰器具;宋代以后,滑冰运动被称为“冰嬉”,并且以人力牵拉的“冰床”作为滑冰工具已非常成熟;元代时期,冰床扩展为动物牵拉形式,著名的《马可·波罗游记》中记录了狗拉冰橇的情况;明代以后,冰上运动发展更为专业化、多样化,冰上活动广泛应用于军事活动中,清太祖努尔哈赤在统一女真部落时,依靠高超的滑冰技术赢得了数场战役,满族的“轨鞭滑子”(简易冰刀鞋)大大提升了冰上活动的技术。《满洲老档秘录》记载,努尔哈赤于1625年举办了冰上比赛,开展了冰上射箭、冰上武术、冰上舞蹈等活动,成为有文献记载的最早的“冰上运动会”;清朝是冰上运动的黄金时期,随着满族入关,“冰嬉”“冰床”等活动在中原地区得到广泛发展,冰上活动的竞技性、娱乐性得到了极大地丰富。

我国传统冰雪文化运动留下的各类古籍文献、文化遗迹、珍贵文物等遗产,是中华文化的宝贵财富,是中国智慧、中国精神的具象化表达。伴随着北京冬奥会的到来,以冰雪运动为代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与奥林匹克运动相互促进、互为融合,在国际文化交流、世界文明互鉴中迸发出新风采。让我们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讲好中国体育故事,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向世界交出一份冬季奥运会的中国答卷。

(摘编自覃琛《从中华传统冰雪文化中汲取力量》)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地域冰雪文化是以传统的农耕文化为基础的,这使得传统冰雪项目的开展要因地制宜,更多地依附于当地传统的节庆。

B.我国地域传统冰雪文化所体现的家风、乡风、民风等文化传统的地位很重要,我们要传承它,还要活化其中的新内涵。

C.我们对于传统冰雪文化要有文化自觉意识,要实现这一点,通过当地民众对传统文化基因的记忆还原冰雪场景是唯一途径。

D.冰雪运动自诞生之初起就与人们的生产劳动和生活相连,而随着滑雪工具的改良,其娱乐性、竞技性则成为了主要作用。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当前,我国大众冰雪运动发展步伐加快,各项冰雪文化活动的形式多样,但对冰雪文化内涵的挖掘不够,缺乏个性色彩。

B.地域冰雪文化是村落乡土文化优质资源,它以血缘、地缘、业缘关系为联结纽带,因此它的开展会引发人们对乡愁的记忆。

C.最早反映滑雪运动的考古发现是我国新疆阿勒泰地区发现的滑雪图像,其雪地出行方式目前在我国仍然广泛地使用。

D.我国冰雪运动从地理位置来看北方地区的发展要优于南方地区,从历史朝代看,明朝以后更为专业化、多样化,清朝是其黄金时期。

3.下列各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3分)

A.办好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是我国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做好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办工作使命光荣、意义重大。

B.春节期间,游客来到秦皇岛市老君顶景区等地体验冰雪项目,感受冰雪运动带来的乐趣。随着冬奥会的临近,各种各样的冰雪运动渐受大众喜爱。

C.各个地区的冰雪文化展演在设计上都力求立足地域传统文化特点,赋予地域传统冰雪文化新的生命,这让今天的大众冰雪运动显得更加丰富多彩。

D.伊犁冬季开展的冰雪运动项目越来越多,内容更丰富多彩,通过这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大大提高了大美伊犁的知名度,促进了伊犁的经济发展。

4.请简要梳理材料二的行文脉络。(4分)

 

 

 

5.结合材料分析我国2022年举办北京冬季奥运会的意义。(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我家就在岸上住

刘建超

老街临着洛河。

旧时的洛河少有治理,洛河有波平如镜行船放排的季节,也有桀骜不驯河水暴涨泛滥的肆虐。尤其是秋季,而水多,洛河黄水滔天,波浪翻滚,河水漫过堤坝,冲塌屋舍卷走人畜的情况也有发生。

为了避免天灾,老街人都居住在离开河滩五六里地的上沿。

在河堤岸居住的人家并不多,大都是在洛河上捕鱼做河运的人。

水生家居住在洛河堤岸旁。水生听父亲洛老大说过,洛家祖辈就扎在洛河滩旁。

那时的茅草房不知道被泛滥的河水冲垮了多少回,常年的家当就是一条木船,一口铁锅,一床铺盖。

水生爷爷跟着老街船队跑河运,积累下点家底,在河堤旁盖起了三间瓦房。瓦房比茅草屋结实了,也被咆哮的河水淹过,院墙浸泡塌陷了重垒,再塌陷了再垒。

洛老大掌家后,除了捕鱼种地,还做些小买卖,把三间瓦房扩建成了大小十六间的四合院,一辈子的剩余都折腾在木料砖瓦上了。

水生没有想到,河滩以前无人问津的毛草地,居然随着城市发展建设,成了大大小小房屋开发公司眼里的香饽饽。水生家里经常有房地产开发商来拜访,透露着想开发、要拆迁的意思。水生听都不听,扭头就走人,把来客晾在屋里。

邻居老巴的儿子巴豆,晚上拎着两瓶杜康酒看望水生。

水生笑了,说:“豆豆啊,我想喝酒直接就去找你爹了,还用得着你孝敬啊。”

巴豆说:“叔,我不是刚找到个新差事,来给叔报个喜嘛。”

“娃子出息了,找了个啥差事,说来叔听听。”

“一家房地产公司,聘我当副总,每月给五千。”

“每月给五千?可不瓢。你会弄啥?”

“董事长说,我就负责给咱这一片签协议,拆迁。”

“我就说嘛,好事能轮到你娃子?他是雇你来拆家呢。”

“叔,人家说了,要盖河景豪宅,搬迁费够几辈子花销了呢。”

“祖辈用血用命换来的家当,那是钱能买来的?你爹咋说?”

“他说,咱这片人都听你的,你签,他就签。”

“呵呵,他就知道我不会签。娃啊,好好经营你的小饭馆吧,把咱老街小吃浆面条做地道喽。你那浆面条啊,总是差点火候,不专心哩。我还去河边转转,你赶紧爬走回家吧,跟你爹说,我在堤上等他。”

水生和老巴坐在河堤上,两人叼着烟,皱吧的脸颊被烟火映照得忽明忽暗。

老巴说:“水生,又在想稻花妹子了?人都走了两年了,放下吧。”

“巴哥,稻花的骨灰就撒在洛河里了,每次来河边就像陪着她散步呢。”

“我还能不着?给你座金山也搬不走家。”

“那你还让娃子来找我?”

“娃那圪料脾气你还不着?也就你能镇住他。你嫂子奶水不济,娃从小就在稻花怀里拱奶吃,他就听你的。老祖宗就给咱留下这点家业,能从咱手里败了?我可是打听过了,要搞开发的那主也不是个善茬,啥手段都会用上,你也当心。”

水生还真是被盯上了。

水生骑着三轮车给南岸几个建筑单位送点小货,多少年的生意了。人家忽然就不让水生送货了,问其原因,人家支支吾吾挺为难。

水生也就明白个八九分,货不送了,歇着。

水生摇着木船在河上捕鱼,有驾着快艇的年轻人在船边冲来冲去,差点把木船掀翻了。

水生拴了船,晒了网,在家里听戏、喝茶。

晚上就有人往院子里扔砖,丢死猫死耗子。

水生还就是不信邪,把院墙刷了白石灰,用红色涂料写上:我家就在岸上住,一百年不搬家!

有人把拍摄的短视频发在网上,水生家的院子成了网红打卡地,每天来参观的人络绎不绝,听水生讲洛河的故事。据说把开发商老板气吐血,住院了。

刚入秋,洛河边的夜晚已是凉意贴身了。

老巴的儿子巴豆,晚上拎着两瓶杜康酒看望水生。

“豆豆,你娃子又要鼓捣啥事啊?”

“叔,这次你可要顶住啊,市里说咱这片是啥湿地,要规划着建保护区,说是人要搬走,留给鸟住。拆迁费给少了咱可不能搬,不能搬啊,叔!”

“哪都有你娃子操心的事。爬走回家吧,跟你爹说,我在提上等他。”

水生和老巴坐在河堤上,两人叼着烟,皱巴的脸颊被烟火映照得忽明忽暗。

“水生,你是动心了,真要签字搬迁?”

“巴哥,这洛河湿地是咱古城人的,是咱老街人的,不是咱自家的,是吧?”

“你就舍得搬走了?听说给咱换的地方可是离洛河老远,再看洛河不方便哩。”

“稻花说过,心里装着洛河,走到哪都是家。”

巴哥知道,水生的根就在洛河上,当年是洛老大从大河漂下的木盆里把水生抱回家的。

月光下,河水平缓安静。

水生忽然扯开嗓子,含泪吼着稻花唱过的歌:

“八月里来是中秋呦,小女子一双好白手呦,想起了小情哥呦,打死也要跟哥走呦……”

(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水生难以割舍故土,因为这里凝聚着祖辈的太多心血,他爱恋的妻子稻花的骨灰就洒在洛河里。

B.水生在自家墙上书写“我家就在岸上住,一百年不搬家”,突出体现了水生对稻花的感情之深。

C.房产开发商让巴豆当副总,负责老街这边签拆迁协议,真正目的是想利用他给水生叔打感情牌。

D.以水生为代表的老一辈水浦人家,支持市政府建立洛河湿地保护区,体现了洛河人民的大局观。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小说开头写洛河洪水肆虐,给人民带来严重灾害,为后文写市政府设立洛河保护区和水生搬迁埋下伏笔。

B.老巴的儿子巴豆既串联起两次拆迁的故事情节,又以自身的贪得无厌衬托水生不为眼前利益所动的品质。

C.“月光下,河水平缓安静”,景物描写简约有诗意,并暗示出水生经过内心冲突作出选择后的轻松心情。

D.水生面对两次拆迁,做出了不同的选择,小说通过对比,突出了小人物的精神风貌,使人物形象更丰满。

8.小说通过侧面描写,塑造了稻花怎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4分)

 

 

 

9.小说为什么以水生高唱情歌为结尾?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初,石守信、王审琦等皆帝故人,有功,典禁卫兵。赵普数以为言,帝曰:“彼等必不吾叛,卿何忧之深邪?”普曰:“臣亦不忧其叛也。然熟观数人者皆非统御才恐不能制伏其下则军伍间万一有作孽者彼临时亦不能自由尔。”帝悟。一日,召普从容论天下之事,因喟然叹息曰:“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八姓十二君僭窃相踵,兵革不息,生民涂炭。吾欲息天下之兵,建久长之计,其道如何?”普对曰:“陛下之及此言,天地神人之福也。节镇太重,唯稍夺其权,则天下自安矣。”帝曰:“卿勿复言,吾已喻矣。”顷之,帝因晚朝,与石守信等饮,酒酣,屏左右谓曰:“朕非卿等不及此。然天子亦大艰难,殊不若为节度使之乐,朕终夕未敢安枕卧也。”守信等请其故,帝曰:“是不难知,此位谁不欲为!”守信等顿首曰:“陛下何为出此言?今天命已定,谁复有异心!”帝曰:“卿等固不然,其如麾下欲富贵何?一旦有以黄袍加汝身,汝虽欲不为,其可得乎!”守信等泣谢曰:“臣等愚不及此,惟陛下哀矜,指示可生之途。”帝曰:“卿等何不释去兵权,出守大藩,择便好田宅市之,为子孙立永远不可动之业。朕且与卿等约为婚姻,君臣之间,两无猜疑,上下相安,不亦善乎?”守信等皆谢曰:“陛下念臣等至此,所谓生死而肉骨也。”明日,皆称疾,乞罢典兵,帝从之。久之,王彦超及诸藩镇入朝,帝宴于后苑,酒酣,从容谓之曰:“卿等皆国家宿旧,久临剧镇,王事鞅掌,非朕所以优贤之意。”彦超谕意,即前奏曰:“臣本无勋劳,久冒荣宠,今已衰朽。乞骸骨,归丘园,臣之愿也。”帝从之。

(节选自《宋史纪事本末·收兵权》)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然熟观数人者/皆非统御才/恐不能制/伏其下则军伍间/万一有作孽者/彼临时亦不能自由尔

B.然熟观数人者/皆非统御/才恐不能制伏其下/则军伍间万一有作孽者/彼临时亦不能自由尔

C.然熟观数人者/皆非统御才/恐不能制伏其下/则军伍间万一有作孽者/彼临时亦不能自由尔

D.然熟观数人者/皆非统御/才恐不能制/伏其下则军伍间万一有作孽者/彼临时亦不能自由尔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晚朝,古代朝会之一,与早朝相对,指皇帝晚上登朝与群臣处理政事。

B.节度使,古代军事长官,原只设在边境,后内地遍设,造成割据局面。

C.麾下,文中指部下,与“八百里分麾下炙”句中的“麾下”意思相同。

D.丘园,古代指隐居的地方,也指家园。文中指后者,与“桑梓”意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石守信等和太祖是旧交,但太祖经赵普提醒后,担心他们的属下可能重演“黄袍加身”的历史。

B.赵普向太祖进言,想要天下太平,就需要逐渐削夺节度使的权力,防止他们权力大而拥兵自重。

C.太祖因天下纷争,生民涂炭,于是在后苑设宴款待石守信、王彦超等人,趁机收回他们的兵权。

D.王彦超等人长时间掌管重镇,从太祖的话语中,意识到太祖对他们存有顾虑,便提出辞去官职。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赵普数以为言,帝曰:“彼等必不吾叛,卿何忧之深邪?”(4分)

 

(2)吾欲息天下之兵,建久长之计,其道如何?(4分)

 

14.宋太祖为石守信等指出了怎样的“可生之途”?请简要概括。(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注]

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注]本诗作于元和十三年(818)中秋夜,时白居易因直言进谏触怒权贵,已被贬为江州司马,居于浔阳。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评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同样是在八月十五的明月之夜,去年诗人在皇家御园曲江杏园边赏月,今年就被贬到江州,境遇改变,令人感慨。

B.颈联“西北望乡”“东南见月”浸透着诗人的孤寂和凄苦,“何处是”“几回圆”强化了诗人内心的孤苦之情。

C.“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表现出诗人历经磨难之后极其复杂的心理状态,耐人寻味。

D.全诗慨叹物是人非。今昔殊异,表达了诗人谪居生活的愁闷,其感情基调与《琵琶行》一脉相承。

16. 本诗中“月”这意象,对表情达意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写云黑沉沉的似要下雨,水波荡漾生起烟雾的景象的诗句是“         ,        ”。

(2)《荀子·劝学》善于设喻说理,如以木材经过墨线比量就能取直,刀斧在磨刀石上磨过就会锋利,引出“         ,         ”的道理。

(3)苏轼《赤壁赋》中,表达愿与神仙同游,与明月共存的美好幻想的两句是“         ,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文国际频道隆重推出的纪录片《人类的记忆——中国的世界遗产》广受好评,观众__________,很是喜爱。本片系统地梳理了已有的中国世界遗产,聚焦世界遗产保护与传承为主题,揭示了中国政府在保护世界遗产方面做出的努力。武夷山、九寨沟和黄龙三处世界遗产,都以绝美的自然景观而闻名于世,令人向往的武夷山丹霞地貌,层林尽染的九寨沟景观,__________的黄龙钙华池,宛若人间仙境,游者走在其间,__________。

武夷山九曲溪上的竹排,划过了历史的长河;苏州园林的曲水修廊,阅尽了人间的沧桑;鼓浪屿上的琴声,飘散在夏日的海风中……这些都是文明的传承、活态的遗产,也是中华民族__________的历史见证。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这些宝贵财富,是我们的共同责任,是人类文明赓续和世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交口称赞    绚丽多彩     怡然自得     生生不息

B.脍炙人口    浓墨重彩     泰然自若     生生不息

C.交口称赞    浓墨重彩     怡然自得     历久弥新

D.脍炙人口    绚丽多彩     泰然自若     历久弥新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本片系统地梳理了已有的中国世界遗产,聚焦世界遗产保护与传承为主题,展示了中国政府在保护世界遗产方面做出的努力。

B.本片系统地梳理了中国已有的世界遗产,聚焦世界遗产保护与传承的主题,展示了中国政府在保护世界遗产方面做出的努力。

C.本片系统地梳理了中国已有的世界遗产,聚焦世界遗产保护与传承为主题,展示了中国政府在保护世界遗产方面做出的努力。

D.本片系统地梳理了中国已有的世界遗产,聚焦世界遗产保护与传承的主题,展览了中国政府在保护世界遗产方面做出的努力。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5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21.下列选项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3分)(    )

A.前几天我参加一场活动,有幸遇见了王教授和他的内人,我一直都很仰慕王教授的才华。

B.母校45周年校庆日即将到来,许多很久没联系的老朋友都会参加,届时我定会拨冗出席。

C.舍弟太过顽皮,踢足球时不小心打碎了您家的玻璃,敬请原谅,我们一定会照价赔偿。

D.杨老师在请柬上写道:“本月十五号,犬子举行婚礼,本人略备菲酌,请大家务必光临。”

22.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75个字。(6分)

新华社合肥2021年11月30日电(记者徐海涛)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受天然珍珠母层状结构启发,近期该校俞书宏院士团队研制出一种新型航天器外层防护材料。由于采用了独特的仿生设计,其力学性能和空间极端环境耐受性均得到显著提升。

现在使用的防护材料虽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热稳定性和耐化学性,但这种材料在太空环境中也容易受到原子氧攻击,导致物理和力学性能下降。此外,宇宙射线辐射,以及空间碎片撞击等极端情况,也对其稳定性形成威胁。俞书宏院士团队受天然珍珠母的层状结构启发,通过改变组分配比,借助喷涂与热固化联用法,构筑了聚酰亚胺—纳米云母复合膜,使其顶层具有更致密的纳米云母片。这种设计策略实现了材料力学性能的提升,而且使其上表面对原子氧、紫致密的纳米云母片。这种设计策略实现了材料力学性能的提升,而且使其上表面对原子氧、紫外辐射和空间碎片等具有更好的防护能力。

 

四、写作(60分)

23.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南宋人陈善在《扪虱新话》中写到:“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读书要知入知出。入,就是要读进书中去,读懂、吃透、掌握书中的内容实质:出,就是要从书中跳出来,能够灵活运用书本知识。如果读书不能读进去,那就不可能理解“古人用心处”;倘若读书不能跳出来,那就要“死在言下”,成为书奴、书呆子。只有懂得入又懂得出,这才是读书的好方法。

“整本书阅读”是新课改后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上述材料中南宋人陈善的阅读方法对高一学生阅读整本书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思考与感悟。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1-2022下学期高一年级开学测试卷参考答案

1.B(A项因果关系不当。C项“唯一途径”以偏概全。D项“主要作用”分析不当。从文中可知,明代后冰上活动广泛地应用于军事活动中。)

2.C(“目前在我国仍然广泛地使用”错,应为“阿勒泰地区”)

3.C(材料一的观点是:冰雪运动离不开我们独特的文化传统。A项,表达的是办好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重大意义。B项,大众渐渐喜爱各种各样的冰雪运动。C项,各地的冰雪设计与地域传统文化相结合,从而使大众冰雪运动更丰富多彩。D项,体现的是冰雪运动项目带来的好处。因此,A、B、D三项跟文化传统无关,只有C项能够证明材料一中的“冰雪运动离不开我们独特的文化传统”观点。)

4.①开头指出我国冰雪运动的历史和文化十分悠久;(1分)②主体部分以时间为序阐释我国冰雪运动的历史与文化:先写其起源,再写其材质和工具以及运动形式的变化;(2分)③最后总结,点出要“从中华传统冰雪文化中汲取力量”。(1分)

5.①有利于弘扬我国冰雪运动的历史与文化传统。②增强大国文化自信和民族认同感,提升文化自觉性,增强凝聚力。③打造村落居民的精神家园,引发乡民乡愁与追思,提升同心力。④打造冰雪产业,促进经济发展。⑤促进国际文化交流、世界文明互鉴。⑥以发展冰雪运动、举办冬季奥运会为契机,讲好中国体育故事,弘扬中华体育精神。(每点1分)

6.B [解析] 水生在自家墙上写的话突出体现的是不畏强势。

7.D [解析] A 项,“埋下伏笔”错误,开头写旧时洛河少有治理但水生祖辈一直扎根洛河,是为了反衬水生祖祖辈辈对洛河的感情;B 项,“自身的贪得无厌”错误,巴豆虽有自私、看重眼前利益的特点,但评价巴豆贪得无厌属过度贬低;C 项,“轻松心情”不当,联系下文水生高唱情歌可以看出水生的心情并不轻松。

8.①心地善良。稻花帮助喂养邻家孩子巴豆。②深爱丈夫。从她对水生的影响和水生对她的怀念中可以看出。③热爱洛河、热爱家乡。稻花死后骨灰洒在洛河中,并说过“心里装着洛河,哪里都是家”。

【评分标准】4 分。答出 1 点得 1 分,2 点得 2 分,3 点得 4 分,意思对即可。

9.①艺术结构上,以歌声结尾,余韵悠长,引人遐思。②情感表现上,以情歌凸显水生对稻花的怀念和一往情深。③思想内容上,水生虽然万般不舍但最终还是搬离撒有稻花骨灰的洛河,高唱情歌更能突出他的深明大义,深化小说主旨。

【评分标准】6 分。每点 2 分,意思对即可。

10.C [解析]原文为:然熟观数人者,皆非统御才,恐不能制伏其下,则军伍间万一有作孽者,彼临时亦不能自由尔。

11.A [解析]古代没有“晚朝”制度,只有“早朝”和“午朝”。文中意思是君主未按时上朝听政。

12.C [解析]太祖在后苑设宴只款待了王彦超等人,没有石守信。

13.(1) 赵普多次拿这件事进言,皇上说:“他们一定不会背叛我,你为什么深深地忧虑呢?”

【评分标准】4 分。“数”,多次。“以为言”,省略“之”,以(之)为言,拿这件事进言。“不吾叛”,宾语前置,不背叛我。每点 1 分,“卿何忧之深邪”句意 1 分,意思对即可。

(2) 我想平息天下的战争,做长远的谋划,这个想法怎么样?

【评分标准】4 分。“息”,平息。“兵”,战争。“计”,谋划。“道”,想法。每点 1 分,意思对即可。

14.①出京镇守藩地。②买田置地,为子孙留产业。③约为婚姻,打消猜疑。

【评分标准】3 分。每点 1 分,意思对即可。

参考译文:

当初,石守信、王审琦等人都是皇上的旧相识,有功劳,掌管着禁卫军。赵普多次拿这事进言,皇上说:“他们一定不会背叛我,你为什么深深地忧虑呢?”赵普说:“我也不担忧他们叛乱。但是仔细地观察这些人,他们都没有统领驭使别人的才能,恐怕不能制服他们的下属。如果军队中万一有作乱的人,他们在那时也不能顺由自己的心意。”太祖醒悟过来。一天,皇帝召见赵普,从容讨论天下的事情,接着叹气道:“自从唐末以来几十年间,八个姓氏十二个君王,一个接一个地越分窃取皇位,战争不停,老百姓处于困苦的境地。我想平息天下的战争,做长远的谋划,这个想法怎么样?”赵普回答说:“陛下考虑到这些,是天、地、神和人的福气。节度使权力太大,只有逐渐削夺他们的权利,那么天下才会安定。”皇上说:“你不要再说了,我已经明白了。”不久,皇帝趁着未按时上朝,与石守信等人宴饮,喝酒正尽兴的时候,屏退身边的人,对他们说:“我如果没有你们不能够到今天。但是做天子也是一件极为艰难的事情,实在是不如当节度使快乐,我整晚都不能够安心睡觉啊。”石守信等人都询问原因,皇上说:“这不难知道,天子这个位置,谁不想坐!”石守信等人都叩头说:“陛下为什么说出这样的话?现在天命已经确定,谁还敢再有二心!”皇上说:“你们固然不这样,但是你们那些下属想要富贵怎么办?如果有人把黄袍披加到你的身上,你即使不想这么做,那怎么可能做到!”石守信等人哭泣谢罪说:“我们愚笨考虑不到这些,希望陛下同情怜悯我们,指条活路给我们看。”皇上说:“你们为什么不放下兵权,出京镇守藩地,选择良田好宅买下来,为子孙立下永远不可动的财产家业。我将和你们约定成为亲家,天子和臣子之间,互相没有猜忌怀疑,上下都相安无事,不是很好吗?”石守信等人拜谢道:“陛下为我们考虑到这个程度,可以说是如同再造之恩了。”第二天,石守信等人都称病,请求免去掌管禁军的职务,皇帝同意了他们的请求。不久,王彦超和其他节度使入朝,皇帝在后苑设宴,喝酒尽兴时,从容对他们说:“你们都是国家的老臣,长时间掌管重镇,国事繁忙,这不是我用来优待贤臣的本意。”王彦超明白皇上的心意,就上前回奏说:“我本来没有功劳,长久地贪恋荣耀和恩宠,现在已经老了。请允许我退休,回到家乡,这是我的愿望。”皇帝同意了他的请求。

15. A    本题考查诗歌综合鉴赏能力。

A项,理解错误,“昔年八月十五夜”中的“昔年”并非“去年”,而是“往昔、往年”之意。

16. 本题考查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情感的鉴赏评价能力。

答:(1)以眼前之月渲染凄清的气氛,烘托孤苦的情怀;(2)以眼前之月寄托相思之情,抒发思乡之苦;(3)将昔年赏中秋之月的愉悦与今年赏中秋之月的孤苦对比,进一步突出自己无法主宰命运的无奈和感伤之情。

(17)(1)云青青兮欲雨 水澹澹兮生烟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3)挟飞仙以遨游  抱明月而长终(每空1分,错字、漏字、添字该空不得分)

18.A(交口称赞:众人同声赞美。脍炙人口:比喻好的诗文或事物为众人所喜爱和传诵。文中是说人们喜欢这部纪录片,它得到众人的赞誉,第一空应填“交口称赞”。绚丽多彩:各种各样的色彩灿烂美丽,形容色彩华丽。浓墨重彩:用浓重的墨汁和颜色来描绘,形容着力描写。浓墨重彩多用于写作,在这里是用来形容黄龙钙华池的色彩绚丽,第二空应填“绚丽多彩”。怡然自得:形容高兴而满足的样子。泰然自若:形容在紧急情况下沉着镇定,不慌不乱。根据语境,第三空应填“怡然自得”。生生不息:不断地生长、繁殖。历久弥新:形容经历长久的时间而更加鲜活,更加有活力,更显价值。根据语境,第四空应填“生生不息”)

19.B(A项,语序不当,将“已有的中国”改为“中国已有的”;句式杂糅,将“聚焦世界遗产保护与传承为主题”改为“聚焦世界遗产保护与传承的主题”或“以世界遗产保护与传承为主题”。C项,句式杂糅,将“聚焦世界遗产保护与传承为主题”改为“聚焦世界遗产保护与传承的主题”或“以世界遗产保护与传承为主题”。D项,搭配不当,将“展览”改为“展示”)

20.整个排比句利用相似的结构,诗化的语言将武夷山、苏州园林、鼓浪屿等世界遗产罗列出来,节奏和谐,感情充沛。(2分)表现出不同文化遗产的地域风韵和文化特点,强化了保护世界遗产的重要意义。(3分)

21.C(A项,内人一般用来称呼自己的妻子。B项,拨冗一般是指对方于繁忙之中抽出时间。D项,“务必”带有强制性,用在此语境不合适)

22.近期,(1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俞书宏院士团队(1分)受天然珍珠母层状结构的启发(1分)研制出了一种新型航天器外层防护材料(1分),该材料的力学性能和耐受性都得到了显著提升(1分)。(语言表达流畅1分)

23.【写作提示】

材料解读:

该作文题由材料、写作任务、写作要求三部分组成。

这是一道立足于材料谈启示的作文题。材料引述南宋人陈善关于读书方法的观点,他主张读书要学会“入”,也要学会“出”。“入”是“出”的基础,“出”是“入”的目的。在开始读书时应当探求进入书本的方法,材料中也给了明确的指示,即“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就是要“读懂、吃透、掌握书中的内容实质”,只有读懂、吃透书中的内容,才能懂得古人的智慧,得到生活的真谛;末了时应当探求跳出书本的方法,就是要“用得透脱”,将学到的知识灵活运用,用从书本中得到的智慧去解决现实中出现的问题,这才能发挥知识的最大价值,这也是我们读书的目的,否则就会拘泥于古人的言论,变成书奴、书呆子。

写作任务以新课改下开展的“整本书阅读”为背景,明确了考生写作时的身份,即高一学生,考生在写作时不可泛泛而谈,要从陈善的读书方法中得到启示,结合自身实际,谈谈自己如何来阅读整本书。

参考立意:

①读懂书,更要用好书;

②借书中的智慧,断生活的荆棘;

③学以致用,是读书最好的表达;等等。

 

 

文章转载自(直接来源):

本文由语文试题与作文(stzuowen)整理,转载注明出处。

投稿:1224355909@qq.com 商务合作:QQ1224355909


扫码或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语文试题与作文(stzuowen


初中试题库大(stkuda)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语文试题与作文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