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一中2021-2022学年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高一语文试卷(解析版)

设为星标!语文试题仓库!应有尽有!最新高考试题作文高中试题小学试题作文初中试题作文中考试题作文!关注本号可每天收到各种资料。点上面蓝色文语文试题与作文关注。


‍‍‍2021年8月高考优秀作文专辑8月出炉,买买买!

高考第一品牌语文月刊代码46-88每月一本定价12元。其中每年8月高考优秀作文点评专辑、12月最新高考分类练习专辑、4月最高高考冲刺AB卷二套题等为高考必备!咨询微信160170248,手机13602424805

 语文月刊2021年12月高考分类练习专刊

海量免费试题,请关注1语文试题汇编2020年6.1-7.7全部语文试题  2.试题汇编2020.5.1-5.31  3.试题汇编2020.4.1-4.30  4.试题汇编2020.3.1-3.31  5.初中试题仓库请点这里 6.小学试题仓库请点这里

 2021-2022学年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高一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国网:众所周知,我们一说到中华文明的形成,就会提到夏商周,但是由于长期以来缺乏考古实证,关于夏朝的论述一直都存在很大的疑问。近几十年来,随着大量的考古发掘,许多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陆续被发现出来,其中就包括良渚文化。良渚文化和夏朝之间到底存在着怎样的关系呢?

戴向明:绝大部分中国考古学家认为,夏的存在是清楚的。但是仍然有一些学者质疑,特别是国外一些学者,因为没有文字证实,他们就怀疑夏朝是否存在。在我看来,我们至少可以论证在早于商这个阶段,相当于夏的这个阶段,是否出现了一个国家社会。根据我们的考古发现,比如说像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为代表的一个社会群体,是否已进入国家了?这个我们从考古发现上是可以研究、可以论证的。包括我在内的好多考古学家认定二里头代表夏。良渚跟夏文化确实没有直接的关系。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我们知道良渚出现得非常早,它是在距今5000年前,或者延续到5000年后。夏的出现基本上最早在距今4000年左右,到距今3500年之间。二里头文化实际上还要晚一点,二里头文化大概是距今3800年左右到3500年左右。所以说,在这个阶段都还存疑,还有人质疑,只有到了殷墟甲骨文出现之后,才能证实商史的存在。在没有文字记载的情况下,良渚延续时间是从5000年前,比如五千二三百年,到四千二三百年之间,这1000年的时间,然后它就衰亡了,不是完全消失了,但确实是完全衰落了。后续有一些延续下来,但没有多大影响了。这样一个兴盛文明,突然兴起,然后衰落,到有文字出现的时候,完全就没有人知道了。

我们知道,后期文字主要在中原商周王朝使用,记载的主要是中原或者跟中原有关的一些史事。良渚偏于东南一隅,长江下游,不在中原,年代差异又很大,所以没有让它留下一些传说下来。我认为主要可能是这个原因,在《史记》里没有直接反应关于良渚文化的内容,只是后来记载东南一带是百越,越人,他们的史实。那些都比较晚了,是商周以后的事。在早期史前时期,整个确实对那一带没有什么直接的影响,甚至连传说留下来的影影绰绰的模糊的也很少,跟中原的夏王朝确实也没有直接发生过什么关系。

但是良渚文化本身的一些要素是流传下来了,比如玉琮等这些代表性的玉器,到了中原,甚至到了北方,是有流传的。

(摘编自《良渚文化上推中华文明起源》)

材料二

20世纪80年代,苏秉琦提出的区系类型和张光直提出的中国相互作用圈模式,跳出了中原中心模式的怪圈,正确指出中国史前文化的演进并无强势中心的主导,距今6000年至5300年期间,各地区独立奋进,在自身传统基础上发生裂变,都达到过相当高的发展程度,出现苏秉琦形容为满天星斗的众多古国;在独立发展的同时,各地区也因密切交流和撞击,形成了一个与早期历史时期中国的核心范围契合的自然地理和文化地理范围的认知,催生了苏秉琦所说的共识的中国或张光直所说的最初的中国。这个中国并非占据天下之中的某个高级文明体,而是相当于周人所言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中的天下,是覆盖《禹贡》九州范围的文化共同体。

在这一模式中,古国的出现和最初的中国的诞生可以被认为是中国文明形成的标志,中华文明五千年并非虚言。在此之后,最初的中国内各地区发生了跌宕起伏的文化兴衰和动荡整合,包括约距今5300之后红山文化、凌家滩遗存和庙底沟类型等原生型的古国衰落、大汶口文化之西进和屈家岭文化的北进;约距今5300年至4300年良渚的兴起和衰落;约距今4300至3800年陶寺文化的兴起、石峁的兴起、石家河文化的兴起、河南和山东龙山文化诸城林立局面的形成、龙山文化势力之南下和后石家河文化的衰落;以及距今3800年二里头文化的勃兴。所有这些重大事件都应该以最初的中国的视角去解读,即每一个事件都不是独立的,都源于各地区的互动,也会对各地区产生深刻影响。正是在这样的互动中,各地区彼此吸收着经验和教训,开展着适合本地区文化传统的政治实践,各地区的一体化也因此日益加强,一些成功的王者开始产生天下一体、协和万邦的政治理想,构思苏秉琦所说的理想的中国,直至距今3100年前后,周人终于第一次以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实现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理想,建立起现实的中国

良渚文化和中国文明的关系正需在此最初的中国视角下认识。简而言之,良渚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良渚早期国家的出现是中华文明5000多年的重要实证,是最初的中国第一个灿烂结晶;良渚文化对龙山时代和夏商时期中华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

(摘编自李新伟《良渚文化和最初的中国》)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由于史书中没有相关的文字记载,夏朝是否存在受到一些学者质疑,但绝大部分中国考古学家认为它是可以从考古发现上证实的。

B. 良渚文化地处远离中原的长江下游地区,存在的时间又在距今5300年到4300年之间,年代太过久远,所以找不到任何文献记载。

C. 在考古学研究中,苏秉琦提出了“区系类型”理论,并将“中国”分成了“共识的中国”“理想的中国”“现实的中国”三个阶段。

D. 以“最初的中国”的视角解读,良渚文化的兴衰不是一个独立的事件,它是各地区文化互动的结晶,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2.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良渚文化出现的时间远远早于二里头文化,发展程度灿烂辉煌,这是中国史前文化演进由先进的中原地区主导的理论难以解释清楚的。

B. 《史记》等典籍中记载的百越与良渚文化在自然地理上有重叠之处,但记载中的越人的史实是商周以后的事,与良渚文化没有直接关系。

C. 苏秉琦将中国史前文化时期的“古国”形容为“满天星斗”,不仅仅言其众多,还突出其散布而无强势中心,以及文明程度较高的特点。

D. 良渚文化已经进入国家社会形态,其玉琮等代表性玉器传到了中原甚至北方,可见其统治者已开始产生天下一体、协和万邦的政治理想。

3. 下列说法中,与材料一、二观点不相符合的一项是(  )

A. 在良渚已经发现了成千上百的符号,相信随着良渚文化的进一步发掘,还会出现更多的符号。如果它们确然见证了汉字的诞生,那将赋予良渚更加崇高的意义。

B. 良渚玉器与诗意紧密相联,不仅因为它形制的美丽能勾起诗美的联想,还因为那些具有崇拜意义的神徽,象征着独特的文化力量,可以传达诗意中的理性因素。

C. 假如我们把中原地区看成是第一个层次,它周围的五个文化区是第二个层次,那么最外层也还有许多别的文化区……中国的新石器文化就像一个巨大的重瓣花朵。

D. 我们不是从良渚的稻作技术、精美工艺、治水工程等,看到文化江南的延续么?莫非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良渚古老而年轻的春天长空,书写古老江南的密码?

4. 材料二使用了哪些论证手法?请简要说明。

5. 有人认为,在良渚文化与夏文化关系问题上,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观点截然相反。你是否同意?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1.A    2. D    3. C   

4. 引用论证:引用苏秉琦“区系类型”和张光直“中国相互作用圈”模式,阐述作者对良渚文化和中国文明关系的认识。②举例论证:列举红山文化衰落、大汶口文化西进、良渚文化兴衰、二里头文化勃兴等事件,证明“最初的中国”内各地区发生了跌宕起伏的文化兴衰和动荡整合。③对比论证:将认为有强势中心主导的“中原中心”模式和“区系类型”“中国相互作用圈”模式做对比。   

5. 示例一:同意。①材料一认为良渚文化和夏文化空间相隔遥远,年代差异太大,二者没有直接的关系;②材料二认为“最初的中国”内各地区的文化兴衰和动荡整合都源于各地区的互动,也会对各地区产生深刻影响,因此良渚文化对夏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
示例二:不同意。①材料一只是认为二者没有直接发生过关系,并未否定良渚文化的一些要素流传到中原产生影响;②材料二强调的是“最初的中国”视角下地区文化间的互动,并不是认为良渚文化对夏文化直接产生关系。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A.由于史书中没有相关的文字记载,夏朝是否存在受到一些学者质疑,但绝大部分中国考古学家认为它是可以从考古发现上证实的”错误。从“只有到了殷墟甲骨文出现之后,才能证实商史的存在”可知,关于夏朝不是史书中没有文字记载,是考古中没有发现文字来证实;戴向明说的是从考古发现上“可以研究、可以论证”,不是“证实”。

故选A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D.可见其统治者已开始产生天下一体、协和万邦的政治理想”说法有误。国家形态、玉琮流传等无法推出后边的结论;且原文说“一些成功的王者开始产生天下一体、协和万邦的政治理想”,良渚文化的王者未必如此。

故选D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C.由材料二第一段“20世纪80年代,苏秉琦提出的‘区系类型’和张光直提出的‘中国相互作用圈’模式,跳出了‘中原中心’模式的‘怪圈’,正确指出中国史前文化的演进并无强势中心的主导”可知选项“假如我们把中原地区看成是第一个层次,它周围的五个文化区是第二个层次,那么最外层也还有许多别的文化区……中国的新石器文化就像一个巨大的重瓣花朵”的说法是材料中反对的“中原中心”论。

故选C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材料二第一段“20世纪80年代,苏秉琦提出的‘区系类型’和张光直提出的‘中国相互作用圈’模式,跳出了‘中原中心’模式的‘怪圈’,正确指出中国史前文化的演进并无强势中心的主导”引用苏秉琦“区系类型”和张光直“中国相互作用圈”模式,阐述作者对良渚文化和中国文明关系的认识,可知运用了引用论证。

材料二第二段“包括约距今5300之后红山文化、凌家滩遗存和庙底沟类型等‘原生型’的古国衰落、大汶口文化之西进和屈家岭文化的北进;约距今5300年至4300年良渚的兴起和衰落;约距今4300至3800年陶寺文化的兴起、石峁的兴起、石家河文化的兴起、河南和山东龙山文化诸城林立局面的形成、龙山文化势力之南下和后石家河文化的衰落;以及距今3800年二里头文化的勃兴。所有这些重大事件都应该以‘最初的中国’的视角去解读,即每一个事件都不是独立的,都源于各地区的互动,也会对各地区产生深刻影响”,列举红山文化衰落、大汶口文化西进、良渚文化兴衰、二里头文化勃兴等事件,证明“最初的中国”内各地区发生了跌宕起伏的文化兴衰和动荡整合,运用了举例论证。

材料二第一段“20世纪80年代,苏秉琦提出的‘区系类型’和张光直提出的‘中国相互作用圈’模式,跳出了‘中原中心’模式的‘怪圈’,正确指出中国史前文化的演进并无强势中心的主导”,将认为有强势中心主导的“中原中心”模式和“区系类型”“中国相互作用圈”模式做对比,采用了对比论证。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

可以同意。

由材料一第二段“良渚跟夏文化确实没有直接的关系”,第三段“因为我们知道良渚出现得非常早,它是在距今5000年前,或者延续到5000年后。夏的出现基本上最早在距今4000年左右,到距今3500年之间”,第四段“良渚偏于东南一隅,长江下游,不在中原,年代差异又很大”可知,材料一认为良渚文化和夏文化空间相隔遥远,年代差异太大,二者没有直接的关系;

由材料二第二段“所有这些重大事件都应该以‘最初的中国’的视角去解读,即每一个事件都不是独立的,都源于各地区的互动,也会对各地区产生深刻影响。正是在这样的互动中,各地区彼此吸收着经验和教训,开展着适合本地区文化传统的政治实践,各地区的一体化也因此日益加强,一些成功的王者开始产生天下一体、协和万邦的政治理想”,第三段“良渚文化对龙山时代和夏商时期中华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可知,材料二认为“最初的中国”内各地区的文化兴衰和动荡整合都源于各地区的互动,也会对各地区产生深刻影响,因此良渚文化对夏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

可以不同意。

由材料一第二段“良渚跟夏文化确实没有直接的关系”,第五段“但是良渚文化本身的一些要素是流传下来了,比如玉琮等这些代表性的玉器,到了中原,甚至到了北方,是有流传的”可知,材料一只是认为二者没有直接发生过关系,并未否定良渚文化的一些要素流传到中原产生影响;

由材料二第二段“所有这些重大事件都应该以‘最初的中国’的视角去解读,即每一个事件都不是独立的,都源于各地区的互动,也会对各地区产生深刻影响”,第三段“良渚文化和中国文明的关系正需在此‘最初的中国’视角下认识。……良渚文化对龙山时代和夏商时期中华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可知,材料二强调的是“最初的中国”视角下地区文化间的互动,并不是认为良渚文化对夏文化直接产生关系。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们决不投降

宗璞

昆明的天,非常非常的蓝。

这是一种不可名状的蓝,只要有一小块这样的颜色,就会令人赞叹不已了。而天空是无边无际的,好像九天之外,也是这样蓝着。蓝得丰富,蓝得慷慨,蓝得澄澈而光亮,蓝得让人每抬头看一眼,都要惊一下,哦!有这样蓝的天!

奇妙的蓝天下面的云南高原,位于云贵高原的西部,海拔两千米左右。高原面上有大大小小的坝子一千多个。这种坝子四周环山,中部低平,土层厚,水源好,适合居住,昆明坝可谓众坝之首。昆明市从元代便成为云南首府。在美丽的自然环境中,这里出了些文武人才。一九三八年一批俊彦之士陆续来到昆明,和云南人一起度过一段艰难而又振奋的日子。

明仑大学在长沙和另两个著名大学一起办校,然后一起迁到昆明。没有宿舍,盖起简易的板筑房,即用木槽填土,逐渐加高。洋铁皮作屋顶,下雨如听琴声。这在当时,是讲究的了。缺少设备,师生们自己动手制造。用铁丝编养白鼠的笼子,用砖头砌流体试验的水槽。缺少图书,和本省大学商借,又有长沙运来的,也建了一个图书馆,虽说很简陋,学子们进进出出,读书的气氛很浓。人们不知能在这里停留多久,也不知明天会发生什么事,却是把每一天都过得很充实。

1944年4月始,在日本侵略下,中国军队在各个战场上均告失败,损失惨重。百姓流离失所,争向川滇一带逃难。日寇甚至不放过满载难民的火车,以逃难的人群为目标,肆行轰炸。昆明的课堂从来没有平静过,这时更感到腹背受敌的威胁。

孟弗之家中,嵋和玮谈及时局。嵋道:“工学院有两个同学参加远征军,听说最近牺牲了。一个患疟疾,没有金鸡霜纳;另一个中弹后掉在怒江里,说是手里还拿着枪。”玮的眼睛一亮,声音有些颤抖,“真是壮烈。这是男儿死所。”嵋抬头,望着他,觉得玮身上有一种热情和她血脉相通。过了一会儿,才说:“这就是白居易形容的‘闻道云南有泸水,椒花落时瘴烟起。大军徒涉水如汤,未过十人二三死。’”玮说:“听说学校又要搬家?”嵋说:“昨天有几位先生来和爹爹谈得很晚,好像就是议论搬家的事。”玮说:“同学们都不愿意再搬,总是藏,总是躲,再搬搬到哪儿去呀。”

听!”玮说,远处传来一种沉重的声音,是脚步声,接着响起了歌声,“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脚步声和歌声越来越近。碧初和珐子走进屋来说,过队伍了。

大家肃然听着,脚步声,隆隆的军车声,加上粗哑的、参差不齐的歌声,显得很悲凉。

这天夜里又是沉重的脚步声,把许多人从梦中惊醒。十轮大卡车载着辎重,压得青石板路面在喘息。

一、二、三——四!”声音不整齐,而且嘶哑,仿佛黑夜也是坎坷不平的。但是开赴前线的脚步不能停。

次日上午,孟弗之和秦巽衡去学校开明仑大学教务会。正走在街上,忽然下起雨来,雨毕,只觉寒风扑面,是秋已深。一路见一群群人面目黑瘦,拖儿带女,背着大包小包,正是新到的难民。翠湖旁、桥边柳下也有难民或坐或卧。两个小儿大概有病,不停地啼哭。一个母亲低声抚慰,一个母亲照屁股给了几下。被打的小儿大哭,又有别的小儿跟上。几只鸟儿扑喇喇惊飞了。

雨又下了,二人默然走着,及至学校,长衫已湿了大半。

会上,要商讨两件大事。

校长秦巽衡简单介绍了当前形势,说教育部已派人去西康勘察,那里交通十分不便,谅敌人是打不到的。另因军情紧张,滇西、滇南的战场都需要翻译,教育部决定征调四年级学生到军队服役。对这一问题大家意见较一致,国难当头人人都有责任。一位先生提出学生思想很复杂,有人拒绝服役。秦校长说:“如有这种情况,不予毕业。”语气很坚决,大家俱无异议。

在搬迁的问题上意见不统一。有人说,学生从军是把精华投进去了,还躲什么。也有人说,还是搬一搬好。孟弗之说:“我们现在是用两个拳头的对策。一个拳头是伸出去,那就是我们的青年人要直接参加这场战争;一个拳头是缩回来,就是搬迁躲藏,目的当然是为了培养继续打出去的力量。”又有人说,现在哪里还能找到合适的地方。若有合适的地方,敌人到时打不到,也不会放过轰炸。

冷风夹着雨滴吹打着玻璃窗。众人都觉一阵寒意。咣当一声,风把门吹开了,把桌上的纸张吹得满地。

梁明时忽然站起来,大声说:“我们最好找一个地图上都没有的地方,让敌人找不着。”他噙着眼泪。

这话又似实意,又似讽刺,像一柄剑刺在每个人身上,满室无言,静了好一阵,热泪在人们眼中转。

江昉站起来说:“我是不走的了,我与昆明共存亡!”

秦巽衡站起身,“大家的意思我清楚了。我们也许搬走,也许留下,也许会和敌人周旋,前途还不能确定,更加艰苦是必然的。可是我知道,”他用手环指大家,声音呜咽,一字一字地说,“不论发生什么事,我们——”他再次用手环指大家,“我们决不投降!”

我们决不投降!刚劲的秋风把这句话吹上树梢,吹过屋顶,在天空中滚动着,撞在每个人心上。

6.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中对从军同学的牺牲给予高度评价,这一情节凸显了嵋和玮一致的爱国主义精神。二人关于学校再次搬迁的议论反映了青年学生们对搬迁躲藏的不解。

B. 危急关头,小说塑造的青年学生分化明显:积极抗日,以身许国,捐躯赴国难者有之;思想复杂,不肯接受征调,拒绝服役者亦有之。

C. 小说两次写众人聆听行军的脚步声、军车声,表明当时战事紧张,军队频繁开赴前线,“悲凉”、“沉重”等词语则表现出大家内心对局势的担心。

D. 日寇入侵,明仑大学面临搬迁,有的教师赞成,有的坚决不走,还有的逃避现实幻想躲到地图上没有的地方,表现各色人等面对国难时的不同抉择。

7.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善用修辞手法,且生动巧妙贴切。如“过队伍”时,运用比拟的手法来写路面不堪重负;写嵋和玮谈话时引用了古人诗句来表现战争的残酷惨烈。

B. 小说塑造人物时,语言能契合形象。“如有这种情况,不予毕业。”“我们决不投降!”表现出秦校长的爱国主义情操和坚韧不屈的形象特征。

C. 小说多丰富感官描写,绘声绘色绘形。文中孟弗之和秦巽衡遇到难民时,进行了多感官角度的描写,视、听、嗅、触觉相结合,可谓穷形尽相。

D. 小说行文中注重点面结合,既表现个体又观照群体。如刻画难民时,既写了病弱哀啼的小儿,又写了漂泊疲惫苦难深重的难民群体。

8. 文中两处画线句中的“秋风”极富意味,请结合文章分析其用意。

9. 有人这样评价宗璞的小说:“宗璞笔下的战争没有刀光剑影,却烙刻了深重的创痕”,虽不直接描写战斗画面,只叙写后方生活状况,却凸显出战争的残酷惨烈和深刻影响。本文是如何体现这个特点的?请结合相关情节简要分析。

【答案】6.D    7. C   

8. (1)第一处寒冷的秋风:通过环境描写渲染出阴冷凄凉的氛围;烘托情感,冷风吹乱的不仅是纸张,还有国难当头之时,自身漂泊的众人纷乱复杂沉痛的心情。(2)第二处刚劲的秋风:收束全文,意味深长;强有力的烘托出师生激昂澎湃的爱国热情和坚强不屈的斗争勇气。   

9. (1)参加远征军学生牺牲以及征调学生:反映“中国军队在各个战场上均告失败,损失惨重”的恶劣战争形势;(2)孟弗之和秦巽衡雨后路遇难民惨况:反映“日寇甚至不放过难民”的战争罪行;(3)学校将被迫搬迁至西康:反映“昆明的课堂从来没有平静过”,从而控诉战争对教育的破坏。

【解析】

分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的能力。

D.还有的逃避现实幻想躲到地图上没有的地方”错,由原文“梁明时忽然站起来,大声说:‘我们最好找一个地图上都没有的地方,让敌人找不着。’他噙着眼泪”和大家的反映可知,“躲到地图上没有的地方”这是说的反话。

故选D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艺术手法的能力。

C.视、听、嗅、触觉相结合”错,原文“只觉寒风扑面”“一群群人面目黑瘦,拖儿带女,背着大包小包”“两个小儿大概有病,不停地啼哭”有视觉、听觉和触觉描写,没有“嗅觉”

故选C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

第一处,结合前文“翠湖旁、桥边柳下也有难民或坐或卧”“因军情紧张,滇西、滇南的战场都需要翻译,教育部决定征调四年级学生到军队服役”“在搬迁的问题上意见不统一”,教务会上大家对当前形势学生到军队服役和搬迁问题的争论,可知,当时正是日军侵华深入内地,军情紧张、国难当头,“冷风夹着雨滴吹打着玻璃窗”既描写当时阴冷的自然环境,又烘托凄冷的现实氛围;“众人都觉一阵寒意”这是自然环境产生的寒意,更是国难当头每个人内心的凄冷,是复杂而沉痛的心寒。

第二处,语境在文章结尾,前文不论发生什么事,我们——”他再次用手环指大家,“我们决不投降!”的铿锵之语昭示了师生强烈的爱国热情,“刚劲的秋风”烘托了师生坚强的意志和不屈的斗志,“把这句话吹上树梢,吹过屋顶,在天空中滚动着,撞在每个人心上”烘托了师生在国难当头时激昂澎湃的爱国热情和坚强不屈的斗争勇气。这时的环境描写有一定象征意味,具有以景结情的效果。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本体裁特点和表现手法的能力。

第一处表现,残酷的战争形势:“在日本侵略下,中国军队在各个战场上均告失败,损失惨重。百姓流离失所,争向川滇一带逃难”,而这样紧张恶劣的战争形势作者没有直接描写战斗画面,文中“孟弗之家中,嵋和玮谈及时局。嵋道:‘工学院有两个同学参加远征军,听说最近牺牲了。一个患疟疾,没有金鸡霜纳;另一个中弹后掉在怒江里,说是手里还拿着枪。’”“另因军情紧张,滇西、滇南的战场都需要翻译,教育部决定征调四年级学生到军队服役”通过这两个情节侧面间接反映当时战场形势,凸显出战争的残酷惨烈

第二处表现,对战争的控诉、对教育的破坏:“一路见一群群人面目黑瘦,拖儿带女,背着大包小包,正是新到的难民。翠湖旁、桥边柳下也有难民或坐或卧。两个小儿大概有病,不停地啼哭”“教育部已派人去西康勘察,那里交通十分不便,谅敌人是打不到的”作者着重描写孟弗之和秦巽衡雨后路遇难民惨况,记述学校将被迫搬迁之事,通过这些描写,控诉战争对人民和教育的迫害,以此控诉战争的罪行。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世祖光武皇帝讳秀,字文叔,南阳蔡阳人,高祖九世之孙也,出自景帝生长沙定王发。光武年九岁而孤,养于叔父良。身长七尺三寸,美须眉,大口,隆准,日角。性勤于稼穑而兄伯升好侠养士常非笑光武事田业比之高祖兄仲王莽天凤中乃之长安受《尚书》略通大义。

莽末,天下连岁灾蝗,寇盗蜂起。地皇三年,南阳荒饥,诸家宾客多为小盗。光武避吏新野,因卖谷于宛。宛人李通等以图谶说光武云:“刘氏复起,李氏为辅。”光武初不敢当,然独念兄伯升素结轻客,必举大事,且王莽败亡已兆,天下方乱,遂与定谋,于是乃市兵弩。十月,与李通从弟轶等起于宛,时年二十八。军中分财物不均,众恚恨,欲反攻诸刘。光武敛宗人所得物,悉以与之,众乃悦。进拔棘阳,与王莽前队大夫甄阜、属正梁丘赐战于小长安,汉军大败,还保棘阳。

更始元年正月甲子朔,汉军复与甄阜、梁丘赐战于沘水西,大破之。斩阜、赐。莽闻阜、赐死,汉帝立,大惧,遣大司徒王寻、大司空王邑将兵百万,其甲士四十二万人,五月,到颍川,复与严尤、陈茂合。初,光武为舂陵侯家讼逋租于尤,尤见而奇之。及是时,城中出降尤者言光武不取财物,但会兵计策。尤笑曰:“是美须眉者邪?何为乃如是!”

严尤说王邑曰:“昆阳城小而坚,今假号者在宛,亟进大兵,彼必奔走;宛败,昆阳自服。”邑曰:“吾昔以虎牙将军围翟义,坐不生得,以见责让。今将百万之众,遇城而不能下,何谓邪?”遂围之数十重,列营百数,云车十余丈,瞰临城中,旗帜蔽野,埃尘连天,钲鼓之声闻数百里。积弩乱发,矢下如雨,城中负户而汲。王凤等乞降,不许。寻、邑自以为功在漏刻,意气甚逸。

六月己卯,光武遂与营部俱进,自将步骑千余,前去大军四五里而陈。寻、邑亦遣兵数千合战。光武奔之,斩首数十级。诸部喜曰:“刘将军平生见小敌怯,今见大敌勇,甚可怪也,且复居前。请助将军!”光武复进,寻、邑兵却,诸部共乘之,斩首数百千级。连胜,遂前。

光武因复徇下颍阳。会伯升为更始所害,光武自父城驰诣宛谢。司徒官属迎吊光武,光武难交私语,深引过而已。未尝自伐昆阳之功,又不敢为伯升服丧,饮食言笑如平常。更始以是惭,拜光武为破虏大将军,封武信侯。

(节选自《后汉书》)

10. 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性勤于稼穑/而兄伯升好侠养士/常非笑光武事田业/比之高祖兄仲/王莽天凤中/乃之长安/受《尚书》/略通大义

B. 性勤于稼穑/而兄伯升好侠/养士常非/笑光武事田业/比之高祖兄仲/王莽天凤中/乃之长安/受《尚书》/略通大义

C. 性勤于稼穑/而兄伯升好侠养士/常非笑光武/事田业/比之高祖兄仲/王莽天凤中/乃之长安/受《尚书》/略通大义

D. 性勤于稼穑/而兄伯升好侠/养士常非/笑光武事田业/比之高祖兄仲/王莽天凤中/乃之长安/受《尚书》/略通大义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世祖,刘秀的庙号;光武,刘秀的谥号。

B. 《尚书》是我国第一部古典散文集,最早书名为《书》,约成书于前五世纪,传统《尚书》由伏生传下来。考证为上古文化《三坟五典》遗留著作。

C. 大司空,是中国古代行政最高官职的称呼,为百官之长。大司徒,古代官名,掌监察。

D. 漏刻,古代计时的工具,也叫漏壶。

12. 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刘秀外貌俊朗,气度非凡,长着高高的鼻子,饱满的额头。

B. 兄长刘伯升一向结交身手敏捷之人,是刘秀决定起事的原因。

C. 当军中因财物不均引起士兵不满时,刘秀果断地把刘姓族人的财物收集起来分给大家,防止了军人的哗变。

D. 面对声势浩大敌人,刘秀不退反进,表现出过人的胆识。

13. 将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是美须眉者邪?何为乃如是!

光武因复徇下颍阳。会伯升为更始所害,光武自父城驰诣宛谢。

14. 刘秀被更始封为武信侯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10.A    11. C    12. B   

13. 这是那个须眉漂亮的人吗?为什么竟然做这样的事啊!

光武帝趁势又攻克了颍阳县。恰逢兄长刘伯升被更始帝刘玄所害,光武帝从父城赶赴宛城去谢罪。   

14. 兄长被害,却不表现出仇恨,②认为自己有过错,主动谢罪;③为人低调,不炫耀自己的功劳。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

句意为:他天性勤劳,乐于耕种,而他的兄长刘伯升喜好行侠义、养门客,常常讥笑光武只知在田间劳作,说他和刘邦的二哥刘喜一样。直到王莽天凤年间,光武才来到长安,拜师学习《尚书》,粗略领会了经书的要旨。

非笑”意思是“讥笑”,为一个词,中间不能断开。排除BD两项;

事田业”的主语是“光武”,中间不能断开。排除C项。

故选A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C.“大司空,是中国古代行政最高官职的称呼,为百官之长。大司徒,古代官名,掌监察”说法错误,大司徒、大司空职责互换,应该是“大司徒,是中国古代行政最高官职的称呼,为百官之长。大司空,古代官名,掌监察”。

故选C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言文内容的能力。

B.“身手敏捷之人”错,“轻客”指剽悍轻死之徒。“……是刘秀决定起事的原因”说法不完全正确,根据原文“然独念兄伯升素结轻客,必举大事,且王莽败亡已兆,天下方乱,遂与定谋,于是乃市兵弩”可知选项所说内容只是刘秀决定起事的原因原因之一。

故选B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是”,这;“何为”,宾语前置,应为“为何”,为什么;“乃”,竟然。

2)“因”,趁势,趁机;“徇下”,攻克,为……所”,表被动,被;“谢”,道歉,谢罪。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言文信息,归纳概括文言文内容要点的能力。

根据“会伯升为更始所害……又不敢为伯升服丧,饮食言笑如平常”概括出“兄长被害,却不表现出仇恨”;

根据“会伯升为更始所害,光武自父城驰诣宛谢……深引过而已”概括出“认为自己有过错,主动谢罪”;

根据“未尝自伐昆阳之功”概括出“为人低调,不炫耀自己的功劳”。

参考译文:

东汉世祖光武皇帝刘秀,字文叔,南阳蔡阳人,是汉高祖刘邦第九代孙,属于汉景帝的儿子长沙定王刘发这一支。光武皇帝九岁就死了父亲,由叔父刘良抚养成人。他身高七尺三寸,须眉浓密,嘴宽鼻隆,天庭饱满。他天性勤劳,乐于耕种,而他的兄长刘伯升喜好行侠义、养门客,常常讥笑光武只知在田间劳作,说他和刘邦的二哥刘喜一样。直到王莽天凤年间,光武才来到长安,拜师学习《尚书》,粗略领会了经书的要旨。

王莽末年,天下连年遭受蝗灾,寇匪强盗肆虐。地皇三年,南阳饥荒严重,各家的门客们大都出外打劫行盗。光武为躲避官府逃到新野县,于是把粮食运到附近的宛县去卖。宛县人李通等用帝王受命的预言符兆鼓动光武说:“刘氏家族将要复兴,而李氏将辅佐他们成其大业。”光武起初不敢轻举妄动,但想到兄长刘伯升平素结交诸多豪杰,一定要造反,况且王莽政权衰败灭亡的征兆已经出现,天下动荡不安,便答应与李氏共同造反,于是着手购置各种兵器。十月,他与李通的堂弟李轶等在宛县起兵,时年二十八岁。由于军中分配财物不均,众人愤恨,想要反过来攻击刘氏家族。光武帝收集了刘姓族人所得的财物,尽皆分给了大家,于是众人才高兴起来。汉军继续推进攻克了棘阳县,与王莽军队前部大夫甄阜、队长梁丘赐在小长安激战,汉军溃败,退守棘阳县。

更始元年正月初一甲子这一天,汉军再度与甄阜和梁丘赐的军队在沘水西边激战,将他们击溃,并斩杀了甄阜和梁丘赐。王莽听到甄阜和梁丘赐战死,汉朝的皇帝已拥立的消息,非常恐惧,派遣大司徒王寻、大司空王邑率兵一百万,其中身着铠甲的军士四十二万人,于五月抵达颍川郡,再次和严尤、陈茂的部队会合。当初,光武帝替叔父舂陵侯刘敞到严尤那里去投诉佃户拖欠租税,严尤见到他感到很惊异。到这时,城中逃出去投降严尤的人说光武帝不掠夺财物,只知道用兵的计策。严尤笑着说:“是那个胡须漂亮、眉毛清秀的人吗?为什么竟做这样的事啊!”

严尤劝说王邑:“昆阳城池虽然很小但很坚固,现如今僭越帝号的人在宛城,率领大军急速进发,对方必定丢弃宛城奔逃;宛城一失败,昆阳城自然会降服的。”王邑说:“我以前以虎牙将军的身份围剿翟义,因为没有活捉翟义,而受到责备。现如今率领百万大军,遭遇此城却不能攻克,还说什么呢?”于是将昆阳城包围了数十重,摆开军营数百座,架起云车十余丈高,俯视着昆阳城中,城外旗帜布满了原野,尘埃弥漫了天空,鸣钲击鼓的声音传到数百里之外。连续的弓弩向城中乱射,箭头如雨落下,城中之人要背负着门板才能取水。王凤等人乞求投降,不被允许。王寻、王邑自以为功业的取得顷刻可待,神情非常安闲。

六月己卯日,光武帝便和郾县、定陵县的各营各部军队一起向昆阳城进发,并亲自率领步兵和骑兵一千多人,在距离王莽的大军四五里的地方列开阵势。王寻、王邑也派遣士兵数千人迎战。光武帝朝敌阵冲杀过去,斩下敌人数十颗首级。各部援军都高兴地说:“刘将军平时看见小股敌人都胆怯,现在遇到了大股的敌人反倒勇猛起来,真是非常奇怪呀,而且又处在前面。请让我们协助刘将军!”光武帝再度深入敌阵,王寻、王邑的军队向后退却,各部援军一起乘胜追击,斩下敌人首级数千。援军接连取胜,很顺利地向前推进。

光武帝趁势又攻克了颍阳县。这时兄长刘伯升被更始帝刘玄所害,光武帝从父城赶赴宛城去谢罪。刘伯升生前的司徒府下属迎接吊慰光武帝。光武帝不好和他们私下交谈,只是深自承认过失罢了。一点也不曾夸耀自己在昆阳的功劳,又不敢为刘伯升披孝守丧,饮食谈笑都和平常一样。更始帝因此感到惭愧,于是拜光武帝为破虏大将军,封他为武信侯。

(二)古代诗歌阅读I(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秋兴八首(其四)

杜甫

闻道长安似弈棋,百年世事不胜悲。

王侯第宅皆新主,文武衣冠异昔时。

直北关山金鼓振,征西车马羽书驰。

鱼龙寂寞秋江冷,故国平居有所思。

[谁]①《秋兴八首》是杜甫旅居夔州时的作品。②直北:正北,指北边与回纥之间的战事。③征西:指西边与吐蕃之间的战事。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诗与《登高》都写于诗人漂泊他乡之时,都是借秋天的所见所思来抒发自己的情感。

B. 首联两句写诗人虽然远离长安,但是听闻长安的政局,想到百年世事,不禁悲从中来。

C. 颔联两句写王侯们的朱门甲第都更换了主人,文武百官都换上了不同于昔时的新官服。

D. 鱼龙不再游动,秋江凄冷,身在夔州的诗人倍感寂寞,常常思念昔日长安的平居生活。

16. 诗人“不胜悲”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要分析。

【答案】15.C    16. 一悲:唐王朝政局多变,朝政混乱,国运昔盛今衰;②二悲:外患严重,关河动荡;③三悲:忆及往年在长安的生活,而如今自己远居夔州,身世飘零,徒有忧国之思。

【解析】

【分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鉴赏能力。

C.文武百官都换上了不同于昔时的新官服”错误,“文武衣冠异昔时”,指文武百官都换了新人,写长安世道的变迁。

故选C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中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

联:听说长安政局变化很大(指长安先破于安史,后陷于土蕃,而反思国家和个人所经历的动乱与流亡,有说不尽的悲哀)。“弈棋”言中央政权彼争此夺,反复不定,变化急促,比喻贴切而形象。“百年”此处既指自己一辈子,也指唐代社会。“不胜悲”是指国运民生和自己宦海浮沉身世所生的感慨。首联的“悲”写出唐王朝政局多变,朝政混乱,国运昔盛今衰,而且外患严重,山河动荡。

颔联感慨世道的变迁,时局的动荡,着重内忧,国运今非昔比,老一辈文武官员都换成新主。中央的典章、文物、制度都已废弃,在政治上自己已经是一个被遗忘的人了。颔联的“悲”写出了自己远走他乡,为国忧思。

颈联忽然纵笔大开,大起波澜,侧重外患。“直北”即正北,“愁看直北是长安”,夔州的正北是长安、洛阳,亦即陇右关辅中原一带,此指长安以北。“直北”、“征西”互文,“金鼓震”、“羽书驰”言西北多事,土蕃曾陷长安,后回纥入寇,党项、羌又犯同州,浑奴刺寇周至,故云。报军情的文件来往弛送,时局危急。颈联的“悲”写出了山河危机。

尾联写在这国家残破、秋江清冷、身世凄苦、暮年潦倒的情况下,昔日在长安的生活常常呈现在怀想之中。第七句“鱼龙寂寞秋江冷”结到“秋”字,以清冷秋江喻诗人当前身在蘷州之处境。第八句结到“思”字,领起下面洋洋洒洒四首律诗,写故国平居,均由“思”字生出,故国思与前面的故园心一脉相承,承上启下,大合大开,气势流转,笔有千钧之力。尾联的“悲”忆及往年在长安的生活,而如今自己远居夔州,身世飘零,徒有忧国之思。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题,6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中说的“_______,______”与孔子所说的“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的意思基本相同。

(2)苏轼《赤壁赋》中,客人用比喻的手法,感伤天地间个人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

(3)杜甫《登高》中,“_______,______”两句从空间、时间两方面着笔,表达了诗人深沉的悲秋情感。

【答案】    ①. 吾尝终日而思矣    ②.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③. 寄蜉蝣于天地    ④. 渺沧海之一粟    ⑤. 万里悲秋常作客    ⑥. 百年多病独登台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背诵和默写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错字词有:“尝”“须臾”“寄”“蜉蝣”“渺”“沧”“粟”“常作”。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袁隆平热爱祖国、一心为民、造福人类的崇高品德,与中国共产党_________、同心同德的思想风范,与时俱进、勇攀高峰的创新精神,不畏艰险、执着追求的坚强意志,严以律己、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操,是当代中国人学习的楷模,更是新世纪呼唤的时代精神。

袁隆平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

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华大地上到处灾荒战乱,百姓_________,少年时他就被迫从一个城市辗转到另一个城市,虽然少不更事,但每当看到沿路举家逃难、面如菜色的同胞,看到荒芜的田野和_________的土地,他的内心总会泛起一阵阵痛楚。报考大学时,他就对父母说,他要学农。母亲听了,吓一跳,说,傻孩子,学农多苦啊,你以为好玩儿呢?但他是真正爱上了农业,死活要学,还摆出大道理:吃饭可是天下第一桩大事,没有饭吃,人类怎么生存?最后,父母尊重了他的选择。

做梦容易,但要把梦变成现实,则需要付出大量艰苦的劳动和努力。袁隆平从事杂交水稻研究已经半个世纪了,不畏艰难,甘于奉献,_________,苦苦追求,为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做出了重大贡献。先生的杰出成就不仅属于中国,而且影响世界。

18.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肝胆相照    颠沛流离    童山濯濯    处心积虑

B. 肝胆相照    颠沛流离    满目疮痍    呕心沥血

C. 相濡以沫    羁旅漂泊    满目疮痍    呕心沥血

D. 相濡以沫    羁旅漂泊    童山濯濯    处心积虑

19. 下列各句中冒号的作用,与文中“还摆出大道理”后的冒号作用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袁隆平客观地分析了现阶段培育的杂交稻的缺点,并把这些缺点概括为“三个有余,三个不足”:前劲有余,后劲不足;分蘖有余,成穗不足;穗大有余,结实不足。

B. 他高兴地回答:他曾经梦见水稻长得像高粱那么高,稻穗像扫帚那么大。真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不过这极具夸张的梦想,正在走向现实。

C. 我跟随在他身后不禁产生了瞬间的错觉:这难道就是几天后就要赴京,领取由国家主席亲自签署、颁发的国家最高科技奖的科学家吗?

D. 袁隆平认为,水稻的杂交优势利用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条是进行人工去雄,再一条路就是培育出一个雄花不育的“母稻”。

20. 文中划横线的句子使用了对比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

【答案】18.B    19. B   

20. 参考答案:①把袁隆平“乡村教师”的平凡身份和“颠覆世界权威”的超凡胆识进行对比,突出他敢于挑战权威,富于创新精神。

把袁隆平“名满天下”的伟大成就与“专注田畴”的平凡小事进行对比,突出他的淡泊名利,专注科研事业。

把袁隆平“乡村教师”与“名满天下”“颠覆世界权威”与“专注田畴”进行对比,突出其即使平凡普通,也具有挑战权威的胆识,即使功成名就,也仍专注研究杂交水稻。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第一空:肝胆相照:比喻真心诚意、以真心相见、互相坦诚交往共事。相濡以沫:形容人在困难处境中用其微薄的力量来互相救助。语境指中国共产党的思想风范,没有提到困难处境,也不是双方。故应用“肝胆相照”。

第二空:颠沛流离:由于灾荒或战乱而流转离散,现在一般形容生活艰难,四处流浪。羁旅漂泊:是比喻漂流异乡,没有一个固定的家。语境指“灾荒战乱中的百姓”,故可用“颠沛流离”。

第三空:童山濯濯:意思是光秃秃的山上没有草木。也做为人秃顶的诙谐说法。满目疮痍:意思是比喻眼前看到的都是灾祸的景象。语境指战乱中的景象,与“荒芜的田野”搭配,故可用“满目疮痍”。

第四空:处心积虑:经过长时间的考虑。形容蓄谋已久,费尽心机。呕心沥血:呕心的解释喻用尽心思和精神从事工作详细解释。语境指“袁隆平从事杂交水稻研究”,与“甘于奉献”等搭配,故应用“呕心沥血”。

故选B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由原文“还摆出大道理:吃饭可是天下第一桩大事,没有饭吃,人类怎么生存?最后,父母尊重了他的选择”可知这里冒号表解释说明。

A.冒号表解释说明,解释前句提到的“三个不足”。

B.冒号表提起下文。

C.冒号表解释说明,解释前句的“错觉”。

D.冒号表解释说明,解释前句的“两条路”。

故选B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表现手法的能力。

画线句是“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这里有三层对比。

第一层对比,“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这是身份与胆识的对比。“乡村教师”身份平凡,而“颠覆世界权威”则需要超凡的胆识。这个对比突出了袁隆平敢于挑战权威,敢于创新的精神。

第二层对比,“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名满天下”表面他此时已经功成名就;而“专注于田畴”则说明他仍然在做着以前做的平凡小事,还是亲自在试验田里辛勤劳作。这个对比突出他对科研事业的专注与热爱,并不在意名利。

第三层对比,“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与“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对比,身份卑微时敢于挑战权威;名满天下时仍旧从事基础工作。歌颂了袁老不管是什么角色,都能够心无旁骛,专注研究杂交水稻的工匠精神。

(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读到酶,我们首先要说到酶的最大作用——高效催化作用。在生命体中,每分每秒都在发生催化反应。比如,人类吃的食物并不直接提供能量,而是要将食物中的葡萄糖进行氧化,才能释放能量,以维持生命体的体温,并   ①   。如果没有酶的参与,在常温常压条件下,实现这一系列的反应,需要几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②   ,就必须使用三百度以上的高温,而这在生物体内是不可能实现的。我们体内一些酶,可以将食物转化为产物的速率提高数百万倍到上亿倍。正是   ③   ,葡萄糖氧化的过程才能在常温常压下瞬间完成。

对现代工业而言,酶是绿色生物制造的核心芯片。酶具有高催化效率、高度的专一性、作用条件温和、可生物降解等优点,在工业制造中可减少原料和能源的消耗,降低废弃物的排放,具有绿色制造和可持续发展的典型特征。由此,科学家们发展了酶工程技术,将酶分子进行改造与重新设计,从而改善酶的性能,使其能够用于现代工业。

21.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22. 简述第二自然段的主要内容。要求使用包含因果关系的句子,表达简洁流畅,不超过70个字。

【答案】21.为生命活动提供能源

如果想加快反应速度

在一系列酶的催化作用下   

22. 因为酶具有众多优点,在工业生产中有绿色制造和可持续发展的典型特征,所以科学家们发展了酶工程技术,使其能够用于现代工业。

【解析】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一空,从前文“……才能释放能量,以维持生命体的体温”可知,食物所产生的能量除了维持生命体的体温外,还维持生命体的正常活动,对应的内容是“能量”。据此①中可以填入“并为生命活动提供能源”这样的内容。

第二空,从前文“如果没有酶的参与,在常温常压条件下,实现这一系列的反应,需要几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可知,常温常压条件下,在没有酶的参与的条件下,反应需要很长时间。从后文“就必须使用三百度以上的高温”可知,这是反应的条件,而这样苛刻的反应条件是为了加快反应速度。据此可以推断②中可以填入“如果想加快反应速度”这样的内容。

第三空,从后文“葡萄糖氧化的过程才能在常温常压下瞬间完成”可知,这是只有在酶的催化下才可能达成的效果,所以③中可填入“因为有了酶的参与”或“在一系列酶的催化作用下”这样的内容。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压缩语段的能力。

对于选文的第二段,其主要内容为“酶是绿色生物制造的核心‘芯片’”“酶具有高催化效率、高度的专一性、作用条件温和、可生物降解等优点”“科学家们发展了酶工程技术”“使其能够用于现代工业”,根据提干要求,应将上述内容压缩概括,且写成因果关系的句子。从中可知“科学家们发展了酶工程技术”“使其能够用于现代工业”是果,而“酶具有高催化效率、高度的专一性、作用条件温和、可生物降解等优点”等则是因。据此可以写出答案,另外要注意字数的要求。

四、写作(60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孟子认为“人皆可以为尧舜”、“圣人之于民,亦类也”,普通人也能够成为伟大的人。孟子还总结出了具有实际操作性的“大丈夫”人格: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为大丈夫。

上述材料能给志存高远、追求卓越的当代青年以启示,请结合你对自身发展的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以平凡姿态,成卓越人生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苏轼之言说出了很多人的心声。没有毕业之前,以为自己是独一无二的;离开象牙塔,跃入人海,才发现自己不过是最平凡的浪花。但平凡并不意味着平庸,“人皆可以为尧舜”,我们要在平凡中追求卓越,以平凡的姿态,成就卓越的人生。

平凡之人,能胸怀天下,栉风沐雨,砥砺前行,以平凡的姿态,成就卓越的人生。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即使平凡,举国青年也用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共克时艰。24岁民警王李承,在国家需求之时笃定逆行赶回武汉,担任武昌方舱医院及周边防控工作;29岁医生吴小燕,听到号召,毅然放弃回乡,返回武汉与病魔较量。战疫中涌现出的无数普通劳动者中不乏中国青年的身影,他们心有祖国,胸装人民,他们是最不平凡的普通人,是真真正正的“大丈夫”。为平凡的中国青年点赞,为不凡的中国力量喝彩。

平凡之人,能在恶劣环境中,脚踏实地,艰苦奋斗,在平凡中追求卓越。

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面对平凡,张瑞敏如是说。“时代楷模”黄文秀硕士毕业后,坚定选择回到家乡,当一名定向选调生,扎根基层。帮助村民发展杉木、砂糖橘等扶贫产业,并教村民做电商。仅用一年时间,就让白坭村88户人家顺利脱贫。她以卓越的工作成绩兑现着“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驻村诺言。近几年来,数以千计的青年志愿者走进西部、走进群众,在贫困乡村贡献自己的力量,他们让平凡之花绽放在脱困扶贫的道路上。

平凡之人,能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演绎平凡人的伟大。

从毕生致力于敦煌保护的学者樊锦诗,到努力让世界了解中国的教师潘威廉;从研制脊髓灰质炎疫苗的科学家顾方舟,到在凉山森林火灾牺牲的31名扑火勇士,他们是时代的英雄,中国的脊梁。正在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活跃着的辛勤身影,获得了感动中国2019年度人物的杰出荣誉,演绎出了平凡人的伟大。

新时代领路人曾用“止于至善”勉励中国青年,鼓励他们不仅要在物质上强,更要在精神上强。正如新时代领路人所说,新时代中国青年要立足平凡,追求卓越。坚定理想信念,为民族复兴、国家崛起的大业时刻准备着。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后浪平凡,但一样可以卓越;后浪无名,但一样可以不朽。冀吾辈以平凡姿态,成卓越人生。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分为三个部分,材料、导语和要求。

材料部分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指出“普通人也能够成为伟大的人”;第二层提出“大丈夫”人格的概念。在审读第二层语意时,对材料引用的孟子名言的理解要合理。由“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句,理解出“胸怀天下”即可,进一步理解,要以“天下”的格局来确定自己的“居”“位”“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讲的是如何处理得志与不得志的人生遭际;“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谈的是面对不同的环境和遭遇,大丈夫应该坚守的品格。

综合材料语意,我们可以得出立意的基本走向:普通人如何建构“大丈夫”人格。作文在此范围里立意都是合理的,不必简单固守材料中提供的“大丈夫”描述。作文命制的意图在于,通过对普通人的常态生命和大丈夫的高远人格的辩证思考,引导学生建构高远的价值追求和博大的人生格局,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普通人成为伟大的人,建立“大丈夫”人格,指的并不是人人都要干大事,成伟业,指的是有远大的目标、坚定的追求、高尚的人格、明确的责任与担当。

作文导语部分给出了“志存高远、追求卓越”的提示,有辅助审题立意的作用;“当代青年”的身份确认,要求文章的思考和立意必须站在特定的时代节点,从青年的角度升华自己的思想认识;“结合你对自身发展的思考”的要求,需要激活“我”的身份意识,将自己的理想追求与自身实际、时代精神结合起来,从自身发展的角度,在当下社会情景中真实地思考和表达,切忌套作和虚假写作。

立意:

1.砂粒也有一颗珍珠梦。

2.人为尧舜,皆因奋斗。

3.伟大始于细末。

4.平凡是起点不是终点。

文章转载自(直接来源):

本文由语文试题与作文(stzuowen)整理,转载注明出处。

投稿:1224355909@qq.com 商务合作:QQ1224355909


扫码或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语文试题与作文(stzuowen


初中试题库大(stkuda)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语文试题与作文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