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汕头市普通高中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语文试题与答案
请设为星标!语文试题仓库!应有尽有!最新高考试题作文高中试题小学试题作文初中试题作文中考试题作文!关注本号可每天收到各种资料。点上面蓝色文“语文试题与作文”关注。
2021年8月高考优秀作文专辑8月出炉,买买买!
高考第一品牌语文月刊代码46-88每月一本定价12元。其中每年8月高考优秀作文点评专辑、12月最新高考分类练习专辑、4月最高高考冲刺AB卷二套题等为高考必备!咨询微信160170248,手机13602424805
语文月刊2021年12月高考分类练习专刊
海量免费试题,请关注:1语文试题汇编2020年6.1-7.7全部语文试题 2.试题汇编2020.5.1-5.31 3.试题汇编2020.4.1-4.30 4.试题汇编2020.3.1-3.31 5.初中试题仓库请点这里 6.小学试题仓库请点这里
2022年汕头市普通高中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
语 文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庄子游鱼之乐所体现的思维,是一种会通万物的思维,在诗意的心灵中,打通“我”与世界的界限,通世界以为一,这一理论在中国美学中占有重要位置。
在鱼乐之辩中,庄子以知游鱼之乐而发出会心的感慨,惠子以“子非鱼,安知鱼之乐”诘难之,透露出道、名二家的不同思想指向。“子非鱼,安知鱼之乐”,惠子的问难若从理性角度看,是完全合理的:鱼的快乐是鱼的体验,人不可能知道鱼的快乐。“出游从容”,是鱼游动的样态,并不表示鱼有这样的情绪体验。庄子与鱼别而为二,二者各为孤立的世界,不存在相通的物质因缘。因此,从科学角度看,庄子的论断不成立;从逻辑上看,庄子的推论也无根据。
游鱼之乐这个论题的要点之一,就是“知”,惠子认为,鱼之乐不可“知”,但庄子说“我知之漆上也”。这句话是此论辩的关键。正像宣颖所解释的:“我游濠上而乐,则知鱼游濠下亦乐也。”正因“我”来到这河边,徘徊在河的桥梁上,正因“我”心情的“从容”,在这从容游荡中,“我”感到无拘束的快乐,所以“我”“觉得”游鱼是快乐的,山风是快乐的,白云是快乐的,鸣鸟是快乐的。这是诗意的目光、审美的目光。
惠子中其孤明而不与万物相通之心,而庄子却致力于凿通孤立世界之间的界限,是人与物关系的“绝地天通”。他以诗意的眼光超越“人”的态度,超越科学、功利的视角,以天心穿透世界。他在桥上看鱼,鱼在桥下优游,在他的感悟中,桥没有了,水没有了,“我”没有了,鱼和“我”的界限也没有了,世界即如一大河流,他和鱼都在这河流中优游。鱼非“我”眼中所见之鱼,而是在“我”生命中游荡的鱼,“我”也非故常之“我”,而是“丧我”之“我”。在“遇”而不是“目视”中,二者会通合一.
庄子说:“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如果站在人与天分离的角度看,天是天,物是物,我是我;如果站在诗意的立场看,“我”与世界的界限打破了,“我”和世界融为一体,还归于世界的大本。我们通常所说的诗意的眼光,就是从生命的角度看世界。庄子所反复强调的“天地与我并生”、“磅礴乎万物以为一”云云,即是说“人在世界中”,人并不在世界之外。人在世界中,是世界的“在”者,而不是“观”者。
庄子将会通物我的纯粹体验境界称为“物化”,“化”于物,“我”就是物,没有了物我之间的界限。“物化”是和“对象化”相对的一个概念,它将人从“对象化”中拯救出来,让生命自在显现。濠梁上的快乐,是非“对象化”的境界,这一思想在后世中国美学中得到了丰富。
(摘编自朱良志《游鱼之乐-会通物我》)
材料二:
我们通常都有“以己度人”的脾气,即每个人对旁人旁物处某种境地、有某种知觉、生某种情感时,是凭自己的经验推测出来的。庄子看到债鱼“出游从容”便觉得它乐,也是因为他自己对于“出游从容”的滋味是有经验的。
正如我们常说云飞泉跃,但云何尝能飞?泉何尝能跃?我们常说山鸣谷应,但山何尝能鸣?谷何尝能应?而我们这样说的时候,其实是把无生气的东西看成有生气的东西,把它们看作我们的侪辈,觉得它们也有性格,也有情感,也能活动。根据自己的经验来了解外物,这种心理活动通常叫做“移情作用”。
“移情作用”是把自己的情感移到外物身上去,仿佛觉得外物也有同样的情感。移情作用是和美感经验有密切关系的。移情作用不一定就是美感经验,而美感经验却常含有移情作用。美感经验中的移情作用不单是由我及物的,同时也是由物及我的;它不仅把我的性格和情感移注于物,同时也把物的姿态吸收于我。所谓美感经验,其实不过是在聚精会神之中,我的情趣和物的情趣往复回流而已。
既然美感经验是人的情趣和物的姿态的往复回流,那我们可以从这个前提中抽出两个结论来:首先,物的形象是人的情趣的返照。物的意蕴深浅和人的性分密切相关,深人所见于物者亦深,浅人所见于物者亦浅。比如一朵含露的花,在这个人看来只是一朵平常的花,在那个人看或以为它含泪凝愁,在另一个人看或以为它能象征人生和宇宙的妙谛。一朵花如此,一切事物也是如此。因我把自己的情趣移于物,物才能呈现我所见到的形象。我们可以说,各人的世界都由各人的自我伸张而成。欣赏中都含有几分创造性。其次,人不但移情于物,还要吸收物的姿态于自我,还要不知不觉地模仿物的形象,所以美感经验的直接目的虽不在陶冶性情,而却有陶冶性情的功效。心里印着美的意象,常受美的意象浸润,自然也可以少存些浊念。苏东城诗说:“宁可食无内,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竹不过是美的形象之一种,一切美的事物都有不令人俗的功效。
(摘编自朱光潜《“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宇宙的人情化》)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鱼乐之辩中,惠子的问难比庄子的论断更加合理,是因为人与鱼别而为二,二者不存在相通的物质因缘。
B.庄子“知鱼之乐”是因为他凿通人与鱼之间的界限,与鱼会通合一、融为一体,达到一种纯粹的体验境界。
C.“物化”打破了人与物之间的界限,使人与天地、万物并生为一,让人摆脱“对象化”对自在生命的束缚。
D.欣赏往往含有创造性,即使对同一物象不同人所见也未必相同,因为个人情趣会影响所见之物呈现的形象。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每个人都会凭自己的主观经验来“以已度人”、感知外物,所以,每个人感受到的世界必然是完全不同的。
B.庄子的“游鱼之乐”与云飞泉跃、山鸣谷应,都打破了自我与对象的界限,将个人的主观经验转移到对象上。
C.移情作用与美感经验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当一个人根据自己的经验来感受、了解外物,便能产生美感体验。
D.美感经验旨在陶冶性情,人在与物的往复回流过程中,往往能吸收物的姿态于自我,受到美的意象的浸润。
3.结合材料二内容,下列选项不属于“移情作用”的一项是(3分)
A.唐代诗人杜甫目睹了安史之乱时长安城满目疮痍的景象后,写下了“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诗句。
B.清代画家石涛曾描绘自己的创作过程为:“山川使予代山川而言也”“山川脱胎于予,予脱胎于山川。”
C.唐代诗人白居易杭州刺史任满后,返归洛阳修心养性,写下“水能性淡为吾友,竹解心虚即我师”的诗句。
D.宋代沈括在高度赞扬王维所画的“雪中芭蕉”时,提出“书画之妙,当以神会,难可以形器求也”的观点。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4分)
5.苏轼点评文与可的竹画:“与可画竹时,见竹不见人。岂独不见人,嗒然遗其身。其身与竹化,无穷出清新。”请结合材料一的内容,概括文与可竹画“无穷出清新”的原因。(6分)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宝贵的一餐
杜鹏程
夜里四点多钟光景,周大勇带领战士们顺着一条山沟前行,回到了我旅司令部驻地。他们顾不上休息,又主动争取了掩护搞粮食的任务。
周大勇乐得不行。他走到河槽,想找支部委员和干部们,把上级的决定告诉他们。
黑暗罩着世界,湿润的空气在夜空流动。河边一堆堆黄蒿、苦艾和马兰草微微摇摆着。战士们有的背靠背挤在一块儿睡着;有的就躺在那全是鹅卵石的河边拉鼾声,萤火虫在战士们头边飞蹿。周大勇摸摸一个战士的衣服,衣服是潮湿的。他想叫起干部和支部委员们,可是又想让他们多睡一会儿。他在心里说,我在河边来回走一百步,再叫醒他们。可是走完一百多步,他决定再走一百步。......
突然有人喊:“冲呀!冲呀!”战士们习惯成自然地抓起枪,一骨碌爬起来,互相问:“什么事情嘛?”“把敌人捞住了?”“问我干什么?我又不是司令员。”“发什么火!你吃了火药啦?”
……
周大勇喊:“同志们,谁说梦话惊动了大家?”
宁金山边揉前额边说:“谁,谁?我梦见了打仗-他妈的,我头上碰了个大疙瘩。-睡,睡,咱们再睡。”
有的人嘟嘟哝哝地咒骂宁金山;有的人咕咕地笑:“宁金山头上碰的疙瘩,一定比地雷还大!”
周大勇找来马全有、李江国、马长胜等人,把任务告诉了他们,大伙就分头给战士们传达。濛濛雨又下起来了,村子里的鸡叫了。河岸上有军人和担架队的老乡在过来过去地走。紧张的生活随着紧张的日子又开始了.
陈旅长找了旅司令部的四科长来,劈头就说:“明天,啊!今天,今天司令部人员的吃饭问题怎么解决?”
四科长笔直地站在那里,兴冲冲地说:“老乡们给我们搞来一筐子土豆,四个南瓜,一斗谷糠。另外,旅党委有通知,十分没得办法,可以宰杀牲口充饥。-到今天为止,除了驮炮骡子,全旅的牲口已经宰杀了很多。骑兵通信员差不多都变成步兵通信员了!—我们司令部的同志们总算凑合着宰了一匹老马,已经煮熟了,七O一,你放心,今天保证同志们吃上一顿饭。当然,吃饱吃不饱,那可不敢夸口噢。”
陈旅长手一挥,说:“马上开饭!饭可不是给司令部的人员吃,是给河滩坐的第一连的战士们吃。”
四科长倒抽了一口冷气,忽眨着左眼,说:“七O一,分粮食也好,分什么也好,旅供给部总是先战士后干部,先战斗部队后机关。当然,旅党委会规定的这原则没错。可是司令部的同志们也是苦到家了!昨天整天他们是没有闻过饭的味道。啊!这,你并不是—”
陈旅长脸色突然变了。他说:“我了解,因为我也没得东西吃,同志!”
四科长急得前言不搭后语地说:“七O一,不是我……你看……晚上煮肉,炊事员肚子饿得咕咕叫,可是他们连一口也舍不得吃!我看-”
陈旅长严厉的眼光,直逼得四科长想钻到地缝去,不容分辩地命令:“开饭!立刻!”
四科长迟迟疑疑地看了看旅长,又看自己的胸脯,狠了狠心,说:“好!”
一大行军锅的稀饭-糠、土豆、南瓜和各种各样的野菜搅起来煮成的饭。饭锅旁边放了一筐子马肉。肉和饭的那股香味呀,直往人鼻子里冲。哪怕你离它一百公尺远,也能闻到喷香味。
周大勇喝了一碗稀饭,分到了四两来肉。肉,他一口也吃不下去。昨天晚上,他吃了首长们半个土豆(他把两个半分给几个战士了)。谁知道首长们有多少个钟点米面屑没沾口啦?他想找块纸把肉包起来给首长们送去,可是衣服透湿,哪里会有块完整的纸!低头一看,破衬衣吊下来一片,他“哧”的一撕,用布包着肉。
他看见陈旅长和旅政治委员并肩站在河边的高地上,就躲躲闪闪溜进旅首长住的窑洞。他把肉放在灶火台上,乐得正要往外蹦,有人一声喊住他:
“搞什么鬼?回来!”
听这口气,喊叫的人定是位首长。周天勇的心嘟嘟跳,脑子还没有转过弯,就迅速地扭转身,立正站直了。嘿!仔细一看,原来是陈旅长的大个子警卫员,坐在灶火角,满不在乎地摸着下巴。
周大勇松了口气,说:“老资格,你这个死家伙吓了我一跳!”
警卫员挤眉弄眼像是抓住谁的短头了,问:“你干啥?”
周大勇说:“我们全连战士给首长们送来点肉。喂,大个子!首长们要问起你,你一口咬定说是炊事员同志送来的。你要说破真情,我可要揍你。
警卫员问:“揍几下?”
“二十四下。”
“揍哪里?”
“把你的鼻子揍歪!”
“全不碍事!要嘴吃饭,要鼻子扯淡哩!”
周大勇说:“那你这家伙是成心要跟我捣蛋咯!”
警卫员把左拳往上一举,脚跟“啪”地一靠,说:“我向连长同志宣誓:不泄露军事秘密!喂,喂,还有:谁要再能给首长们送来半斤肉,我给他跪下磕响头。”
周大勇走出窑洞。连阴雨越来越大了,他走到河槽里,只见战士们方方正正地站了一片。濛濛雨变成了吊线雨。云彩缠在山腰。
周大勇象一尊铁像一样,站在战士们前面,眼睛一直望着陈旅长。他心里那滚沸的感情,变成了希望立刻去猛烈战斗的烈火。
周大勇计算了一下,今天是八月十七日,他要完成了抢运粮食的任务,在今晚和明天早晨赶回来的话,还可以参加一两日之内就要进行的大战。
他带上战士们急急地出发了。
(摘编自杜鹏程《保卫延安》)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开篇写周大勇想把上级的决定告诉支部委员与干部们,又不舍得立刻叫醒他们,表明周大勇做事犹豫不决、优柔寡断。
B.“战士们习惯成自然地抓起枪”这一动作表明战士们时刻警惕,随时准备作战,睡觉打鼾是为迷惑敌人而刻意制造的假象。
C.文中描写各种各样的野菜搅起来煮成的稀饭令人垂涎,表明虽然作战辛苦,但炊事员厨艺高超,能将普通的食材变成美食。
D.警卫员为周大勇给旅首长送肉打掩护,既体现警卫员对首长的敬畏,又从侧面突出旅首长心系战士、大公无私的伟大形象。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开头描写了战士们在潮湿、恶劣的环境中睡觉的情节,为下文写陈旅长坚决要把粮食先分配给河滩的第一连战士做铺垫。
B.小说描写了在面对陈旅长的强势命令时四科长的神态、心理、语言,突出他不忍司令部人员挨饿却不得不服从命令的军人形象。
C.小说结尾戛然而止,干净利落而又含蓄蕴藉,写周大勇带上战士们急急地出发了,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很有韵味。
D.小说以第三人称全知视角展开叙述,叙事自由灵活,采用多种手法描写人物,人物语言鲜明富有个性,使得人物形象立体。
8.小说多处描写“雨”,请分析其中两处的表达效果。(4分)
9.施惠敏曾这样评价:“杜鹏程善于展示英雄人物的壮美、富有诗意的灵魂。”请结合文本分析这一评价的意蕴。(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贞观四年,太宗谓侍臣曰:“崇饰宫宇,游赏池台,帝王之所欲,百姓之所不欲。帝王所欲者放逸,百姓所不欲者劳弊。孔子云:’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劳弊之事诚不可施于百姓朕荨为帝王富有四海每事由已诚能自节若百姓不欲必能顺其情也。”魏征曰:“陛下本怜百姓,每节已以顺人。臣闻“以欲从人者昌,以人乐己者亡”。隋炀帝志在无厌,惟好奢侈,所司每有供奉营造,小不称意,则有峻罚严刑。上之所好,下必有甚,竞为无限,遂至灭亡,此非书籍所传,亦陛下目所亲见。为其无道,故天命陛下代之,陛下若以为足,今日不啻足矣。若以为不足,更万倍过此亦不足。”太宗曰:“公所奏对甚善!非公,朕安得闻此言?”
太宗读《刘聪传》,谓侍臣曰:“聪将为刘后起凤仪殿,廷尉陈元达切谏,聪大怒,命斩之。刘后手疏启请,辞情甚切,聪怒乃解,而甚愧之,人之读书,欲广闻见以自益耳,朕见此事,可以为深诚。比者欲造一殿,仍构重阁,今于蓝田采木,并已备具,远想聪事,斯作遂止。”
太宗尝诏曰:“侈者可以为戒,节俭者可以为师矣。朕居四海之尊,承百王之弊,未明思化,中宵战惕。”户部尚书戴宵卒,太宗以其居宅弊陋,祭享无所,令有司特为之造庙。温彦博为尚书右仆射,家贫无正寝,及薨,殡于旁室。太宗闻而嗟叹,遽命所司为造,当厚加赙赠。魏征宅内,先无正堂,及遇疾,太宗时欲造小殿,而辍其材为征营构,五日而就,遣中使资素褥布被而赐之,以遂其所尚。
(节选自吴兢《贞观政要·论俭约》)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劳弊之事/诚不可施/于百姓朕尊为帝/王富有四海/每事由已/诚能自节/若百姓不欲/必能顺其情也
B.劳弊之事/诚不可施于百姓/朕尊为帝王/富有四海/每事由己/诚能自节/若百姓不欲/必能顺其情也
C.劳弊之事诚/不可施于百姓/朕尊为帝王/富有四海/每事由已诚/能自节/若百姓不欲/必能顺其情也
D.劳弊之事诚/不可施/于百姓朕尊为帝/王富有四海/每事由己/诚能自节/若百姓不欲/必能顺其情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贞观,唐太宗李世民统治时期的年号。年号是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汉武帝即位后首创。一个皇帝所用年号少则一个,多则十几个。
B.陛下,“陛”是帝王宫殿的台阶。臣子向天子进言时,不能直呼天子,必须先呼台下的侍者请他们代为转达,后来“陛下”就成为对帝王的尊称。
C.廷尉,古代官职名,战国时期秦国始置,秦朝、西汉沿置,掌管军事,列为九卿,为中央最高军事机构长官。北齐初沿置,后来改置“大理卿”。
D.户部,中国古代官署名,为掌管户籍财经的机关,六部之一,长官为户部尚书,副职为户部侍郎。其基本职能大致相当现代的民政部和财政部。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唐太宗认为,帝王不应为了一己私欲面劳师动众,将劳苦疲累的事情强加给百姓,而要怜爱百姓,经常做到自我节制,顺应民情。
B.魏征认为,隋炀帝亡国固然与喜欢奢侈有关,但更重要的是因为他滥施刑罚,从另一方面对唐太宗提出劝谏,得到了唐太宗的赞许。
C.唐太宗读了《刘聪传》,对书中故事很有感触,感慨道,“人之读书,欲广闻见以自益耳”,于是,以刘聪这件事为鉴戒,停止修建宫殿。
D.唐太宗体恤节俭的臣下,见臣子居所简陋,下令为过世的戴胄和温彦博修祭拜之庙,又用准备建造小宫殿的木材为病中的魏征造正堂。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所司每有供奉营造,小不称意,则有峻罚严刑。(4分)
(2)太宗闻而嗟叹,遽命所司为造,当厚加赙赠。(4分)
14.文中哪些地方体现唐太宗崇尚俭约?(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小题。
河 湟①
杜 牧
元载②相公曾借箸③,宪宗皇帝亦留神。
旋见衣冠就东市④,忽遗弓剑不西巡。
牧羊驱马虽戎服,白发丹心尽汉臣。
唯有凉州歌舞曲,流传天下乐闲人。
【注】①河湟是湟水与黄河合流处的一片地方,安史之乱后,驻守河西、陇右的军队被抽调去平叛乱,吐蕃乘机占领了河湟地区。②元载:字公辅,唐代宗时宰相,曾上书朝廷,对西北边防措施多所筹策,后因事被捕下狱,诏令自杀。③借箸:《史记》中,张良在刘邦吃饭时进策说:“臣请借前箸为大王筹之。”后用这一词表示代人筹划。④衣冠就东市:指汉景帝时晁错任御史大夫,对于削藩有好建议,却因皇帝听信谗言,仓促错杀,“衣朝衣,就东市”。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歌以“河湟”地名为题,十分醒目,寓主旨于诗歌中,起到笼罩全篇的作用。
B.前四句全部叙述事件,不着议论,但要表达的是非鲜明的爱憎情感却溢于言表。
C.颈联写河湟百姓的浩然正气,在一抑一扬中传达出作者对朝廷收复失地的信心。
D.整首诗写得劲健而不枯直,阔大而亦深沉,有鲜明的对照,亦有强烈的讽刺色彩。
16.后人评价此诗“于含蓄曲折处矫时弊”,请结合全诗谈谈对此评价的理解。(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北宋周敦颐在《爱莲说》中,用莲花象征君子行为方正,通达事理,不攀附权贵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积累的重要性,并用行路来形象化论述。《老子》中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劝学》中则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泪水”外化为艾青表达诚挚的爱国情感的意象。屈原在《离骚》中,以“泪水”表达深沉的爱国情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8~20题。
侨批俗称“番批”“银信”,方言把书信叫“批”,潮汕、闽南华侨与家乡的书信往来便是“侨批”。它是海外侨胞通过民间渠道寄回国内的、连带家书及简单附言的汇款凭证。侨批极具收藏价值,有正批和副批之分:前者盖有外洋批馆印章,大部分贴有邮票,盖有邮戳;后者没有加盖外洋批馆印章或印戳不全,二者相比,正批的研究和收藏价值高于副批。侨批是华侨移民史、创业史及广大侨胞对所在国和祖国经济社会发展所作贡献的历史真实见证,有着深刻而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一封侨批就是一个故事,其中,有父亲为刚出生却___________的孩子取名的,有儿子问候年迈双亲的,有父亲要求赎回被卖女儿的,有父母鼓励儿子发愤读书的(来批);也有国内侨眷盼儿早日回归的,或是惦念着海外的亲人而终日以泪洗面、___________的(回批)……每一封侨批,都___________,___________着海外侨胞的血泪和汗水,蕴含着他们对祖国、故里和亲人的一片深情,昭示着他们对家乡、骨肉的责任感。侨批反映出来的海外侨胞“热爱祖国、情系故里、吃苦耐劳、勇于开拓、笃诚守信”的精神,可以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和拓展。因此,把侨批视为华侨历史文化的“敦煌文书”,值得我们去深入地研究并作进一步重视。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素未谋面 甘心首疾弥足珍贵 渗透
B.社燕秋鸿 望穿秋水不可或缺 浸染
C.素未谋面 望穿秋水不可或缺 渗透
D.社燕秋鸿 甘心首疾弥足珍贵 浸染
19.下列各句中的冒号,和文中冒号作用不同的一项是(3分)
A.直播带货不是一锤子买卖:直播平台要始终把消费者利益放在第一位;相关部门要对直播售卖的产品建立严格的准入制度,并且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
B.在陆源污染治理方面,天津实施“三水”共治:治理工业废水、城镇生活污水、农业农村污水。
C.五叶草莓白果具有浓香,黄毛草莓具有桃香味,绿色草莓具有清香味,而现在的栽培品种已经丧失了一些芳香气味:野生草莓资源具有优良的果实品质特性。
D.分析人士说:“消费者消费习惯逐渐改变,各种电子商务的打折活动以及消费者在不同平台上的购物活动贯穿全年,减少了‘双十一’的吸引力。”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3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虽然航天员执行长时间太空飞行任务对身体有危害,但未来载人航天任务对他们驻留时间要求会日益增加。因此,航天专家正在积极研究论证,基于现有技术解决航天员执行长时间太空飞行任务要面临的问题。
①___________。虽然载人登火往返飞行时间长,但仍然有缩短任务时间的余地。有科学家认为,通过适当增加航天器的飞行速度,可以将飞行时间缩短,这样能显著减少航天员暴露在行星际空间、直面高能辐射的危险。
其次,失重问题严重也会影响航天员的身心健康。②___________冯布劳恩曾设想了巨型环形空间站,通过自转的离心力模拟重力,即人工重力来抵抗失重。
再者,心理因素也是航天员执行长时间太空飞行任务的大敌。③___________,是绝大多数普通人无法承受的,因此,航天专家提出建造更大、更舒适的居住舱,为航天员提供更安逸的生活空间,尽力缓解航天员心理问题。
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22.请用一个判断句概括航天员执行飞行任务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表达简洁流畅,不超过35字。(5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著名画家徐悲鸿先生曾明确提出绘画要“致广大,尽精微”,即在绘画创作过程中,首先要从整体入手,观察绘画对象,进而抓住其精神实质、内在特点,在此基础上对细节进行概括和取舍,从而造就既有广大意境又有精微细节的画面。
徐先生对绘画的要求既在艺术领域给我们带来启发,也在其他社会生活领域给我们以启示。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此的思考与感悟。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汕头市2022年度普通高中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
语 文 参 考 答 案(客观题部分)
1.【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辨析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A 项“惠子的问难比庄子的论断更加合理”过于绝对,脱离了原文中“若从理性角度看”、“ 从
科学角度看”、“ 从逻辑上看”等前提限制。
2.【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辨析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A 项“每个人感受到的世界必然是完全不同的” 过于绝对,推断无据;
C 项“当一个人根据自己的经验来感受、了解外物,便能产生美感体验”推断不当,原文为“移
情作用不一定就是美感经验”,即根据自己的经验来了解外物(移情作用),不一定就能产生美感体
验;
D 项“美感经验旨在陶冶性情”不符文意,原文为“美感经验的直接目的虽不在陶冶性情”,可
见陶冶性情并不是美感经验的目的。
3.【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能力,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D 项沈括该观点强调的是书画创作应当得意而忘形,重意而轻形,不属于“移情作用”的范畴。
6.【答案】D。
【解析】A 中“周大勇做事犹豫不决、优柔寡断”错,周大勇看到战士们的疲倦不忍心叫醒他
们。B“睡觉打鼾是为迷惑敌人而刻意制造的假象。”错,战士是因作战疲劳,忍饥挨饿,疲惫不堪
而睡着。C“但炊事员厨艺高超,能将普通的食材变成美食。”理解错误,这一描写突出了粮食来之
不易,战士们饥饿的程度。
7.【答案】C
【解析】C 项含蓄蕴藉错,文章结尾明确周大勇要完成抢运粮食的任务,他带上战士们急急地
出发表明周大勇要完成他的使命,结尾照应开头,使得小说结构紧凑,中心更突出。
10.【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本句意为:劳苦疲累的事情,实在不该强加给百姓。我被尊为
帝王,富有四海,什么事情都凭我一句话,我确实能自我节制,如果百姓不想那么做,就一定顺应
民情。“诚”,确实,实在。“朕”是“尊为帝王,富有四海”的主语。原句为:劳弊之事,诚不可施
于百姓。朕尊为帝王,富有四海,每事由己,诚能自节,若百姓不欲,必能顺其情也。
11.【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古代文化常识。C.“掌管军事,为中央最高军事机构长官”错误。
廷尉,掌管刑狱,为中央最高司法机构长官。
12.【答案】B
【解析】“但更重要的是因为他滥施刑罚”不当,由原文“隋炀帝志在无厌,惟好奢侈,所司每
有供奉营造,小不称意,则有峻罚严刑”可知,魏征认为,隋炀帝喜欢奢侈,他为了奢侈而滥施刑
罚,导致亡国,并非从“从另一方面对唐太宗提出劝谏”。
15.【答案】C
【解析】C 项,“传达出作者对朝廷收复失地的信心”错,颈联写河湟百姓尽管身着异族服装,
“牧羊驱马”,处境艰难屈辱,但他们并没有被征服,依旧白发丹心,永为汉臣。此处与后文的统治
者醉生梦死之态形成强烈的对比,作者对统治者持批判的态度,并没有对其收复失地抱有信心。
18.【答案】C
【解析】第一组 素未谋面,是指从来没有见过。社燕秋鸿,燕子和大雁都是候鸟,但在同一季
节里飞的方向不同,比喻刚见面又离别。
分析:“社燕秋鸿”必须是见过面,而语境中父亲和刚出生的孩子从来没有见过面,因此选择“素
未谋面”。
第二组 望穿秋水,意思是眼睛都望穿了,形容对远地亲友的殷切盼望。甘心首疾,甘心:情愿,
乐意;首:头;疾:病,引申为痛;想得头痛也心甘情愿;形容男女之间相互思念的痴情。
分析:甘心首疾,适用于男女之情。结合语境,思念的是海外亲人,因此不可以用“甘心首疾”。
第三组 弥、足:满,弥足是十分的意思,用于形容某样东西十分珍贵,含褒义,“弥足珍贵”
前不能加“都”;形容事物十分珍贵,一般不用于指人。不可或缺,不能缺少,意为非常重要,非常
珍贵。
分析:两者都表示珍贵之意,但“弥足珍贵”前不能加“都”。因此,只能选择“不可或缺”。
第四组 渗透,意为渗入、透过,液体渗透物体;也可比喻某种事物或势力逐渐进入其他方面。
浸染,逐渐沾染或感染;液体渗入而使染上颜色等。
分析:“浸染”有沾染,感染,染上颜色之意,文中并无此意。且宾语“血泪和汗水”,用“渗
透”搭配更佳。
19.【答案】C
【解析】考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文中冒号用在总说性话语的后面,表示提示下文,引
起下文的分说。C.冒号用在总括性话语的前面,表示总结上文。AB.冒号用在总说性话语的后面,表
示提示下文,引起下文的分说。D.冒号用在“说”“想”等词语的后面,表示提示下文。
汕头市2022年度普通高中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
语 文 参 考 答 案(主观题)评分细则
4.【参考答案】材料一首先由“庄子游鱼之乐”提出了“会通万物”的美学思维,然后从科学
和逻辑的角度否定了鱼乐之辩中庄子的观点,最后阐明了游鱼之乐是一种“会通合一”、“物化”的
纯粹体验境界。
【评分参考】共 4 分,注意表述时要条理清晰,适当运用“首先”、“然后”、“最后”等词,若
表述条理不清晰,则倒扣 1 分。
【评分细则】
①“首先由‘庄子游鱼之乐’提出了‘会通万物’的美学思维”, 1 分。
②“然后从科学和逻辑的角度否定了鱼乐之辩中庄子的观点”,1 分。这一要点,答出“将鱼乐
之辩中惠庄二人的观点进行对比”或“从科学和逻辑的角度否定了庄子的观点”,即可得 1 分。“否
定了庄子的观点”也可答为“庄子的论断不成立,推论无根据”。
③“最后阐明了游鱼之乐是一种‘会通合一’、‘物化’的纯粹体验境界”,1 分。这一要点,答
出“会通合一”或“物化”,即可得 1 分。“会通合一”也可答为“致力于凿通孤立世界之间的界限”。
④在参考答案后两个要点之间再补充一个得分点:“再分析游鱼之乐论辩中‘知’这一关键点”,
1 分。
⑤学生答案中完全找不到得分点的情况下,答“总分总结构”或“引用论证”,给 1 分。
⑥表述时要条理清晰,适当运用“首先”、“然后”、“最后”等词,若表述条理不清晰,则倒扣
1 分。
5.【参考答案】文与可竹画能“无穷出清新”是因为他①作画时 达 到 一 种 “ 见 竹 不 见 人” ”、 、“ “ 其
身 与 竹 化 ” 的 创 作 境界 界 ,即②以 诗 意 的 眼 光来作画,超越“人”的态度、超越科学功利的视角,③
创作时 消 除 物 我 之 间 的 界 限,达到 会 通 物 我(或“物化”)的纯粹体验境界,④从而, 摆 脱 “ 对 象 化 ”
的 束 缚 , 展 现 生 命 的 自 在。
【评分细则】第①点 结 合 题 干 作 答( ( “ 见 竹 不 见 人” ”、 、“ “ 其 身 与 竹 化” ” )2 分,第②③④点结合材
料一阐析,每点各 1 分; 表 达 流 畅得 得 1 1 分。如果照抄原文语句,没有整合概括,最多只能得 2 分。
①“ 诗 意 的 眼 光 ”答成 以 超 越 “ 人 ” 的 态度 度 或 以 超 越 科 学 功 利 的 视 角可给 1 分;
②“ 会 通 物 我 ”答成 “ 物 化 ” 或 “ 物 我 合 一” ” 或 或 “ 消 除 物 我 的 界 限 ” 可 给 分 ;
③ 摆脱 脱 “ 对 象 化” ” 的 束 缚, , 展 现 生 命 的 自 在答成 从 从 “ 对 象 化” ” 中 拯 救 出 来, , 让 生 命 自 在 显现 现 可
给 分 。
8.【参考答案】①第一处“濛濛雨又下起了”,“又”字照应前文,表明战士衣服潮湿的原因,
点明了战士行军作战天气恶劣,条件艰苦。②第二处“濛濛雨变成了吊线雨”,表明了战士们不管风
雨有多大,军令如山,依然在大雨中保持站立的军姿,渲染了即将作战的紧张气氛,衬托了战士们
坚韧无畏的军人风范。
【评分参考】答对一处得 2 分。第一处结构上的效果 1 分,内容上的效果 1 分;第二处军人形
象效果 1 分,环境效果 1 分。考生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评分细则】(1)第一处答“又”字照应前文,表明战士衣服潮湿的原因或答呼应上文“衣服
是潮湿的”,可得 1 分;答“点明了战士行军作战天气恶劣,条件艰苦”或者答“渲染粮食紧缺的紧
张气氛”可得 1 分,第一处满分为 2 分。
(2)第二处答“表明了战士们不管风雨有多大,军令如山,依然在大雨中保持站立的军姿”“衬
托了战士们坚韧无畏或英勇无畏的军人风范(形象)”“渲染了即将作战的紧张气氛”,答对其中任何
1 点可给 1 分,第二处满分为 2 分。
9.【参考答案】①作者善于 在 艰 难 的 环 境 、尖锐的矛盾、严峻的考验中刻画革命英雄人物,揭
示他们 坚 韧 刚 毅 、 无 私 奉 献精神。四科长汇报今天的粮食,宰杀了骑兵通信员的老马,以保证战士
军粮供给,作战条件恶劣;陈旅长忍受饥饿,坚持把粮食让给第一连的战士;周大勇只喝稀饭,把
肉偷偷地送给首长等深刻地彰显了革命战士 互 谦 互 让 、 以 大 局 为 重 、 牺 牲 小 我的 高 尚 壮 丽的灵魂。
②作者还善于从细节处揭示战士在严肃而紧张的环境中展示 幽 默 、 趣 味 的 可 爱 的一面。文章开篇写
有战士在梦中喊醒了大家起来作战,并对宁金山头上的疙瘩开玩笑,使得紧张的气氛中透露出战士
们的 幽 默 、 乐 观的形象;周大勇给首长偷偷送肉,与警卫员的调侃,对话幽默、亲切,体现战士间
的默契,同心同力,对战友心存敬畏,在紧张的作战环境中流露出 轻 松 诙 谐 的氛围,充分体现了战
士英雄 富 有 诗 意 、 情 趣的灵魂。
【评分细则】抓住题干中的“壮美”“富有诗意”两方面进行分析,“壮美”3 分,“诗意”3 分,
整体概括其内涵或揭示人物品质精神给 2 分,结合文本分析给 1 分。
①答到“在艰苦的环境中”“从事伟大的革命事业”“保卫延安伟大而壮烈的精神”等给 1 分,
答到“无私奉献”“敢于牺牲”“坚韧刚毅”“大公无私”“大局为重”“炽热的革命激情”“对领导的
敬畏”“对战友的关心”等给 1 分,结合文本分析 1 分。
②“富有诗意”的内涵理解,答到“幽默”“有趣”“轻松诙谐”“有生活情趣”等给 1 分,答到
“乐观”“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等给 1 分,结合文本分析 1 分。
③答案将“壮美”“诗意”合在一起,没有分开,体现不出对应哪个方面的,最高不超过 3 分。
没有将“壮美”“富有诗意”写出,直接分析概括,最高 2 分。
④若单纯分析文本,没有具体提炼出人物品质精神的,最高不超过 2 分。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 【 原 题 】所司每有供奉营造,小不称意,则有峻罚严刑。(4 分)
【 参 考 答 案 】
(1)主管部门的官员每次在伺候供养、兴建土木的事情上,稍微有不符合他的心意,就会被加以重
罚和酷刑。
【 评 分 参 考】 】“所司”“小”“称意”各 1 分,大意 1 分。
【 评 分 说 明 】关键词每译对一处给 1 分。
①“所司”:主管部门的官员。
②“小”:稍稍,稍微。
③“称意”:符合他的心意。
译出大意给 1 分。
①主要落实在“则有峻罚严刑”一句,此处为被动句,要译作“就会被加以重罚和酷刑”或“就会
遭受到重罚和酷刑”。
【 补 充 细 则 】
①“所司”意为主管部门的官员,侧重于“官员”一词,译作“有关部门”、“有关官员”均可给分,
但译作“属下”“部下”不给分。
②“供奉营造”不做给分点。
③“小”意为稍稍,稍微,侧重于细小的意义,译作“一点儿”“一点点”均可给分。
④“不称意”意为不符合心意,译作“不如意”可以给分。
⑤大意 1 分放在了句子“则有峻罚严刑”的整体意思,意思对即可,但句意要体现出被动句意或遭
受意义上,即“被”或者“受到”均可给分,因为该句的主语是“所司”。“峻罚严刑”可以不做给
分点。
(2) 【 原 题 】太宗闻而嗟叹,遽命所司为造,当厚加赙赠。(4 分)
【 参 考 答 案 】唐太宗知道后叹息不已,立即下令有关部门为他营造祭庙,又馈赠给他的家人丰厚的
物资。
【 评 分 参 考】 】“嗟叹”“遽”“赙赠”各 1 分,大意 1 分。
【 评 分 说 明 】关键词每译对一处给 1 分。
①“嗟叹”:叹息。
②“遽”:立即,赶快。
③“赙赠”:赠送财物给办丧事的人家。
译出大意给 1 分。
①主要落实在“所司为造”一句,“所司”指有关部门,“为造”是省略句,即“为之造”,译出“给
他建造”“为他修造”的句意。
【 补 充 细 则 】
①“嗟叹”译出“叹息”之意就可以给分。
②“遽”意为立即,赶快,可以译作“马上”“急忙”“匆忙”。
③“所司为造”的得分点为省略介词宾语句式“为造”,补充宾语“之”或“其”,翻译为代词
宾语“他”或人物名称“温彦博”可得分,若人物名称错误,该点不得分。
④最后一句调整为大意分,侧重于“馈赠丰厚的物资”,大意正确即可。
【 总 的 说 明 】
关 于 残 句
①句子基本翻译完整,仅仅空缺某一字词,则按评分细则得分点得分。
②仅作答某一分句,按评分细则得分点得分,但不超过 2 分。
③仅写出一二词语,不得分。
④空答,不得分。
14.【参考答案】①约束自己,反对大兴土木;②借鉴前事,自我反省,停止修建宫殿;③以身作则,
奖赏厉行节俭的官员。
【评分参考】答出一点 1 分,意思对即可。
【评分说明】本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分析,归纳内容要点。要求找出体现唐太宗崇尚俭约的句
子并归纳。从“劳弊之事诚不可施于百姓”“每事由己,诚能自节”等可知“约束自己,反对大兴土
木”;从“远想聪事,斯作遂止”可知“借鉴前事,自我反省,停止修建宫殿”;从“侈者可以为戒,
节俭者可以为师矣”、下令有关部门专门为戴胄营造祭拜之庙、下令为温彦博营造祭庙并馈赠给他的
家人丰厚的物资、用小宫殿的材料为魏征营造正堂并派使者赠送素布被褥可知“以身作则,奖赏厉
行节俭的官员”。
【补充说明】①有提到“自我节制”“自我约束”“反对劳民伤财”等可得分
②答“读《刘聪传》有感,停止修宫殿”可得分
③答“奖赏厉行节俭的官员”或翻译出具体的奖赏行为也可得分
④答“下诏‘节俭者可以为师’”或“下诏倡行节俭”,有点出“下诏”这个行为可得分,只摘抄
“节俭者可以为师”不得分。
16.后人评价此诗“于含蓄曲折处矫时弊”,请结合全诗谈谈对此评价的理解。(6 分)
【 参 考 答 案 】
(1)前两联,连用两个典故。用张良“借箸”为国君筹划的典故,暗指将元载比作张良;用晁错“衣
冠就东市”的典故,意在说明元载的遭遇与晁错颇为相似,委婉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元载为国多有
谋划的推崇和对当时朝廷迟迟不能收复河湟的愤慨。
(2)尾联不直抒胸臆,而是选取了富贵闲人陶醉于从河湟传来的轻歌曼舞的细节,于曲折处,看似
幽默轻松的语气,实则表达了对时政的抑郁不平之气。
【 评 分 参 考】 】 “ 含 蓄 曲 折 ”2 2 分 ; 结 合 诗 句 分析 析 2 2 分; ; “ 矫 时 弊 ”2 2 分 。
1 “含蓄曲折”体现为“用典;叙事;对比(抑扬);细节”,答 1 个给 1 分,两个以上给 2 分。
2 结合“含蓄曲折”的体现分析诗句内容,分析 1 处给 1 分,分析两处以上给 2 分。
如:
用典:用张良“借箸”为国君筹划的典故,暗指将元载比作张良;或用晁错“衣冠就东市”的典故,
意在说明元载的遭遇与晁错颇为相似。结合诗句分析任何一处典故内容就可给 1 分。
叙事:叙述元载宰相曾上书朝廷,对西北边防措施多所筹策,后因事被捕下狱,诏令自杀这件事。
对比:将白发丹心的汉臣与沉迷歌舞的“闲人”对比,或将沉迷歌舞的“闲人”与前四句中有安边
之志的元载、宪宗形成对比。
细节:选取了富贵闲人陶醉于从河湟传来的轻歌曼舞的细节。
(如果没结合“含蓄曲折”的体现,只是笼统分析诗句,最多酌情给 1 分)
3 表达对元载宰相有功却被杀的不满;表达对当时朝廷迟迟不能收复河湟的愤慨;对富贵闲人陶醉享
乐的不平。(2 分)
其中,答“讽刺、批判或不满、愤慨、担忧”等词语给 1 分;答出“时弊”的具体内容给 1 分。
17 题【参考答案】
(1)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2)(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3)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评分参考】答对一空给 1 分,有错别字则该空不给分。有漏字、添字则该空不给分。字迹潦草、
笔画不清不给分。注意“蔓”“跬”“至”“哀”的写法。
20.【参考答案】①去掉“把”字,在“视为”前加上“被”;②将“去深入地研究并作进一步
重视”修改为“进一步重视并深入地研究”。
【解析】文中画线句子主要存在两处问题:“把侨批视为华侨历史文化的‘敦煌文书’”滥用介
词“把”,导致句子缺少主语,另一分句“值得我们去深入地研究并作进一步重视”应该先“重视”,
然后才“研究”,逻辑顺序不对,语序不当。
【评分参考】第①处修改正确给 1 分,第②处修改正确给 3 分。
【评分细则】第①处修改正确给 1 分,第②处修改正确给 2 分。
第①处主语是“侨批”,置换为“提议”、“敦煌文书”、“这件事”等不得分,“敦煌文书”不加
引号也不得分。
第②处在调整语序时,不可随意删减关键语素或改变语义。比如“深入研究”改为“深入了解”、
删减“进一步”、“进一步深入地研究”等改法,倒扣 1 分。
注 意 : 答 案 的 表 述 可 以 是 修 改 的 意 见 , 也 可 以 是 修 改 后 的 正 确 句 子 , 只 要 表 述 正 确 , 都 是 可 以
的 。
21. . 请 在 文 中 横 线 处 补 写 恰 当 的 语 句 , 使 整 段 文 字 语 意 完 整 连 贯 , 内 容 贴 切 , 逻 辑 严 密 , 每 处 不 超
过 过 15 个 个 字。 。( (6 分 分 )
【参考答案】①首先是辐射威胁;②为解决重力问题;③在狭小空间内工作生活的心理压力
【评分参考】每点 2 分。
【题目解析】①第一个空在开头第一句,有引出后文的作用。由全文的内容可知此处在点明航
天员执行长时间太空飞行任务要面临的首要问题。再由第一段最后一句可知“这样能显著减少
航天员暴露在行星际空间、直面高能辐射的危险。”可知,第一个空填入“首先是辐射威胁”等
类似的回答。
②第二空由后面冯布劳恩设想的抵抗失重措施可推出前一句应填入“为解决重力问题”等类似
的答案。
③第三空由后文“航天专家提出建造更大、更舒适的居住舱,为航天员提供更安逸的生活空间。
尽力缓解航天员心理问题”可知,绝大多数普通人无法承受的心理问题是在狭小空间内工作生
活,由此可填入“在狭小空间内工作生活的心理压力”等类似的表达。
【评分细则】
①采分点在“首先”“辐射(威胁)”,其他答“航天器”或“长时间飞行”都不能得分。
②采分点在“解决”“重力(失重)问题”,或“解决这一问题”。
又如:科学家在致力于解决失重的问题。科学家在寻找解决的问题措施。都可以得 2 分。
要注意:句意连贯,不能是病句。
③采分点在“狭小空间工作生活”“心理压力”或“长时间生活在狭小空间(执行任务)”。
“密闭空间工作生活”不得分,要求学生要照应后文的更大更舒适。
22 2. . 请 用 一 个 判 断 句 概 括 航 天 员 执 行 飞 行 任 务 所 面 临 的 主 要 问 题 , 表 达 简 洁 流 畅 , 不 超 过3 35 5 字。 。 (5 5
分 )
【参考答案】航天员执行飞行任务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辐射、失重和心理因素等问题。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压缩语段、变换句式的能力。天员执行飞行任务所面临的主
要问题在文本的第一句话基本都有涉及,本题难度不大。
【评分参考】写出判断句式 2 分,其他三个要点辐射、失重和心理因素各 1 分。超过字数酌情
扣分。
【评分细则】
可表述为“辐射、失重和心理因素等是航天员执行飞行任务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或“航天员执
行飞行任务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辐射威胁大、失重严重、心理压力大等”。类似表述可给 5 分。
写出判断句式 2 分。如果能写出判断句式,但句子表达不通顺,出现语病的,在采完其它得分
点的基础上,倒扣表达 1 分;如果不能写出判断句式,扣 2 分,就不再扣表达分。
“航天员执行飞行任务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这个表达要完整明确,如果答“航天员面临的问题”
“主要问题”“航天员执行飞行任务所面临的问题”等,在采完其它得分点的基础上,倒扣表达 1 分。
(表达扣分不超过 1 分,如果已在第点中扣语病,此处就不再扣)
三个要点中,第一个要点如答为“辐射威胁”之类的可给分,第二个要点如答为“重力问题”
之类的可给分,第三个要点答为“心理压力”之类的可给分。类似表述正确可给分。
三个要点中,第一个要点如答成“飞行时间长”不给分,第二个要点答成“身心健康”不给分,
第三个要点答成“居住舱狭小”不给分。
文章转载自(直接来源):
本文由语文试题与作文(stzuowen)整理,转载注明出处。
投稿:1224355909@qq.com 商务合作:QQ1224355909
扫码或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语文试题与作文(stzuowen)
初中试题库大(stku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