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22汕头市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及解析

设为星标!语文试题仓库!应有尽有!最新高考试题作文高中试题小学试题作文初中试题作文中考试题作文!关注本号可每天收到各种资料。点上面蓝色文语文试题与作文关注。


‍‍‍2021年8月高考优秀作文专辑8月出炉,买买买!

高考第一品牌语文月刊代码46-88每月一本定价12元。其中每年8月高考优秀作文点评专辑、12月最新高考分类练习专辑、4月最高高考冲刺AB卷二套题等为高考必备!咨询微信160170248,手机13602424805


 语文月刊2021年12月高考分类练习专刊

海量免费试题,请关注1语文试题汇编2020年6.1-7.7全部语文试题  2.试题汇编2020.5.1-5.31  3.试题汇编2020.4.1-4.30  4.试题汇编2020.3.1-3.31  5.初中试题仓库请点这里 6.小学试题仓库请点这里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庄子游鱼之乐所体现的思维,是一种会通万物的思维,在诗意的心灵中,打通“我”与世界的界限,通世界以为一,这一理论在中国美学中占有重要位置。

在鱼乐之辩中,庄子以知游鱼之乐而发出会心的感慨,惠子以“子非鱼,安知鱼之乐”诘难之,透露出道、名二家的不同思想指向。“子非鱼,安知鱼之乐”,惠子的问难若从理性角度看,是完全合理的:鱼的快乐是鱼的体验,人不可能知道鱼的快乐。“出游从容”,是鱼游动的样态,并不表示鱼有这样的情绪体验。庄子与鱼别而为二,二者各为孤立的世界,不存在相通的物质因缘。因此,从科学角度看,庄子的论断不成立;从逻辑上看,庄子的推论也无根据。

游鱼之乐这个论题的要点之一,就是“知”,惠子认为,鱼之乐不可“知”,但庄子说“我知之漆上也”。这句话是此论辩的关键。正像宣颖所解释的:“我游濠上而乐,则知鱼游濠下亦乐也。”正因“我”来到这河边,徘徊在河的桥梁上,正因“我”心情的“从容”,在这从容游荡中,“我”感到无拘束的快乐,所以“我”“觉得”游鱼是快乐的,山风是快乐的,白云是快乐的,鸣鸟是快乐的。这是诗意的目光、审美的目光。

惠子中其孤明而不与万物相通之心,而庄子却致力于凿通孤立世界之间的界限,是人与物关系的“绝地天通”。他以诗意的眼光超越“人”的态度,超越科学、功利的视角,以天心穿透世界。他在桥上看鱼,鱼在桥下优游,在他的感悟中,桥没有了,水没有了,“我”没有了,鱼和“我”的界限也没有了,世界即如一大河流,他和鱼都在这河流中优游。鱼非“我”眼中所见之鱼,而是在“我”生命中游荡的鱼,“我”也非故常之“我”,而是“丧我”之“我”。在“遇”而不是“目视”中,二者会通合一

庄子说:“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如果站在人与天分离的角度看,天是天,物是物,我是我;如果站在诗意的立场看,“我”与世界的界限打破了,“我”和世界融为一体,还归于世界的大本。我们通常所说的诗意的眼光,就是从生命的角度看世界。庄子所反复强调的“天地与我并生”、“磅礴乎万物以为一”云云,即是说“人在世界中”,人并不在世界之外。人在世界中,是世界的“在”者,而不是“观”者。

庄子将会通物我的纯粹体验境界称为“物化”,“化”于物,“我”就是物,没有了物我之间的界限。“物化”是和“对象化”相对的一个概念,它将人从“对象化”中拯救出来,让生命自在显现。濠梁上的快乐,是非“对象化”的境界,这一思想在后世中国美学中得到了丰富。

(摘编自朱良志《游鱼之乐·会通物我》)

材料二:

我们通常都有“以己度人”的脾气,即每个人对旁人旁物处某种境地、有某种知觉、生某种情感时,是凭自己的经验推测出来的。庄子看到债鱼“出游从容”便觉得它乐,也是因为他自己对于“出游从容”的滋味是有经验的。

正如我们常说云飞泉跃,但云何尝能飞?泉何尝能跃?我们常说山鸣谷应,但山何尝能鸣?谷何尝能应?而我们这样说的时候,其实是把无生气的东西看成有生气的东西,把它们看作我们的侪辈,觉得它们也有性格,也有情感,也能活动。根据自己的经验来了解外物,这种心理活动通常叫做“移情作用”。

“移情作用”是把自己的情感移到外物身上去,仿佛觉得外物也有同样的情感。移情作用是和美感经验有密切关系的。移情作用不一定就是美感经验,而美感经验却常含有移情作用。美感经验中的移情作用不单是由我及物的,同时也是由物及我的;它不仅把我的性格和情感移注于物,同时也把物的姿态吸收于我。所谓美感经验,其实不过是在聚精会神之中,我的情趣和物的情趣往复回流而已。

既然美感经验是人的情趣和物的姿态的往复回流,那我们可以从这个前提中抽出两个结论来:首先,物的形象是人的情趣的返照。物的意蕴深浅和人的性分密切相关,深人所见于物者亦深,浅人所见于物者亦浅。比如一朵含露的花,在这个人看来只是一朵平常的花,在那个人看或以为它含泪凝愁,在另一个人看或以为它能象征人生和宇宙的妙谛。一朵花如此,一切事物也是如此。因我把自己的情趣移于物,物才能呈现我所见到的形象。我们可以说,各人的世界都由各人的自我伸张而成。欣赏中都含有几分创造性。其次,人不但移情于物,还要吸收物的姿态于自我,还要不知不觉地模仿物的形象,所以美感经验的直接目的虽不在陶冶性情,而却有陶冶性情的功效。心里印着美的意象,常受美的意象浸润,自然也可以少存些浊念。苏东城诗说:“宁可食无内,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竹不过是美的形象之一种,一切美的事物都有不令人俗的功效。

(摘编自朱光潜《“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宇宙的人情化》)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鱼乐之辩中,惠子的问难比庄子的论断更加合理,是因为人与鱼别而为二,二者不存在相通的物质因缘。( “惠子的问难比庄子的论断更加合理”过于绝对,脱离了原文中“若从理性角度看”、“从科学角度看”、“从逻辑上看”等前提限制。)

B庄子“知鱼之乐”是因为他凿通人与鱼之间的界限,与鱼会通合一、融为一体,达到一种纯粹的体验境界。

C“物化”打破了人与物之间的界限,使人与天地、万物并生为一,让人摆脱“对象化”对自在生命的束缚。

D欣赏往往含有创造性,即使对同一物象不同人所见也未必相同,因为个人情趣会影响所见之物呈现的形象。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每个人都会凭自己的主观经验来“以已度人”、感知外物,所以,每个人感受到的世界必然是完全不同的。“每个人感受到的世界必然是完全不同的”过于绝对,推断无据

B庄子的“游鱼之乐”与云飞泉跃、山鸣谷应,都打破了自我与对象的界限,将个人的主观经验转移到对象上。

C移情作用与美感经验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当一个人根据自己的经验来感受、了解外物,便能产生美感体验。“当一个人根据自己的经验来感受、了解外物,便能产生美感体验”推断不当,原文为“移情作用不一定就是美感经验”,即根据自己的经验来了解外物(移情作用),不一定就能产生美感体验

D美感经验旨在陶冶性情,人在与物的往复回流过程中,往往能吸收物的姿态于自我,受到美的意象的浸润。“美感经验旨在陶冶性情”不符文意,原文为“美感经验的直接目的虽不在陶冶性情”,可见陶冶性情并不是美感经验的目的。

3结合材料二内容,下列选项不属于“移情作用”的一项是(3分)

A唐代诗人杜甫目睹了安史之乱时长安城满目疮痍的景象后,写下了“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诗句。

B清代画家石涛曾描绘自己的创作过程为:“山川使予代山川而言也”“山川脱胎于予,予脱胎于山川。”

C唐代诗人白居易杭州刺史任满后,返归洛阳修心养性,写下“水能性淡为吾友,竹解心虚即我师”的诗句。

D宋代沈括在高度赞扬王维所画的“雪中芭蕉”时,提出“书画之妙,当以神会,难可以形器求也”的观点。沈括该观点强调的是书画创作应当得意而忘形,重意而轻形,不属于“移情作用”的范畴。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4分)

4材料一首先由“庄子游鱼之乐”提出了“会通万物”的美学思维,然后从科学和逻辑的角度否定了鱼乐之辩中庄子的观点,最后阐明了游鱼之乐是一种“会通合一”、“物化”的纯粹体验境界。

5苏轼点评文与可的竹画:“与可画竹时,见竹不见人。岂独不见人,嗒形容身心俱遣﹑物我两忘的神态。遗其身。其身与竹化,无穷出清新。”请结合材料一的内容,概括文与可竹画“无穷出清新”的原因。(6分)

5文与可竹画能“无穷出清新”是因为他

①作画时达到一种“见竹不见人”、““其身与竹化”的创作境界界,即

②以诗意的眼光来作画,超越“人”的态度、超越科学功利的视角,

③创作时消除物我之间的界限,达到会通物我(或“物化”)的纯粹体验境界,

④从而,摆脱“对象化”的束缚,展现生命的自在。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宝贵的一餐

杜鹏程

夜里四点多钟光景,周大勇带领战士们顺着一条山沟前行,回到了我旅司令部驻地。他们顾不上休息,又主动争取了掩护搞粮食的任务。

周大勇乐得不行。他走到河槽,想找支部委员和干部们,把上级的决定告诉他们。

黑暗罩着世界,湿润的空气在夜空流动。河边一堆堆黄蒿、苦艾和马兰草微微摇摆着。战士们有的背靠背挤在一块儿睡着;有的就躺在那全是鹅卵石的河边拉鼾声,萤火虫在战士们头边飞蹿。周大勇摸摸一个战士的衣服,衣服是潮湿的。他想叫起干部和支部委员们,可是又想让他们多睡一会儿。他在心里说,我在河边来回走一百步,再叫醒他们。可是走完一百多步,他决定再走一百步。......

突然有人喊:“冲呀!冲呀!”战士们习惯成自然地抓起枪,一骨碌爬起来,互相问:“什么事情嘛?”“把敌人捞住了?”“问我干什么?我又不是司令员。”“发什么火!你吃了火药啦?”

……

周大勇喊:“同志们,谁说梦话惊动了大家?”

宁金山边揉前额边说:“谁,谁?我梦见了打仗-他妈的,我头上碰了个大疙瘩。-睡,睡,咱们再睡。”

有的人嘟嘟哝哝地咒骂宁金山;有的人咕咕地笑:“宁金山头上碰的疙瘩,一定比地雷还大!”

周大勇找来马全有、李江国、马长胜等人,把任务告诉了他们,大伙就分头给战士们传达。濛濛雨又下起来了,村子里的鸡叫了。河岸上有军人和担架队的老乡在过来过去地走。紧张的生活随着紧张的日子又开始了

陈旅长找了旅司令部的四科长来,劈头就说:“明天,啊!今天,今天司令部人员的吃饭问题怎么解决?”

四科长笔直地站在那里,兴冲冲地说:“老乡们给我们搞来一筐子土豆,四个南瓜,一斗谷糠。另外,旅党委有通知,十分没得办法,可以宰杀牲口充饥。-到今天为止,除了驮炮骡子,全旅的牲口已经宰杀了很多。骑兵通信员差不多都变成步兵通信员了!—我们司令部的同志们总算凑合着宰了一匹老马,已经煮熟了,七O一,你放心,今天保证同志们吃上一顿饭。当然,吃饱吃不饱,那可不敢夸口噢。”

陈旅长手一挥,说:“马上开饭!饭可不是给司令部的人员吃,是给河滩坐的第一连的战士们吃。”

四科长倒抽了一口冷气,忽眨着左眼,说:“七O一,分粮食也好,分什么也好,旅供给部总是先战士后干部,先战斗部队后机关。当然,旅党委会规定的这原则没错。可是司令部的同志们也是苦到家了!昨天整天他们是没有闻过饭的味道。啊!这,你并不是—”

陈旅长脸色突然变了。他说:“我了解,因为我也没得东西吃,同志!”

四科长急得前言不搭后语地说:“七O一,不是我……你看……晚上煮肉,炊事员肚子饿得咕咕叫,可是他们连一口也舍不得吃!我看-”

陈旅长严厉的眼光,直逼得四科长想钻到地缝去,不容分辩地命令:“开饭!立刻!”

四科长迟迟疑疑地看了看旅长,又看自己的胸脯,狠了狠心,说:“好!”

一大行军锅的稀饭-糠、土豆、南瓜和各种各样的野菜搅起来煮成的饭。饭锅旁边放了一筐子马肉。肉和饭的那股香味呀,直往人鼻子里冲。哪怕你离它一百公尺远,也能闻到喷香味。

周大勇喝了一碗稀饭,分到了四两来肉。肉,他一口也吃不下去。昨天晚上,他吃了首长们半个土豆(他把两个半分给几个战士了)。谁知道首长们有多少个钟点米面屑没沾口啦?他想找块纸把肉包起来给首长们送去,可是衣服透湿,哪里会有块完整的纸!低头一看,破衬衣吊下来一片,他“哧”的一撕,用布包着肉。

他看见陈旅长和旅政治委员并肩站在河边的高地上,就躲躲闪闪溜进旅首长住的窑洞。他把肉放在灶火台上,乐得正要往外蹦,有人一声喊住他:

“搞什么鬼?回来!”

听这口气,喊叫的人定是位首长。周天勇的心嘟嘟跳,脑子还没有转过弯,就迅速地扭转身,立正站直了。嘿!仔细一看,原来是陈旅长的大个子警卫员,坐在灶火角,满不在乎地摸着下巴。

周大勇松了口气,说:“老资格,你这个死家伙吓了我一跳!”

警卫员挤眉弄眼像是抓住谁的短头了,问:“你干啥?”

周大勇说:“我们全连战士给首长们送来点肉。喂,大个子!首长们要问起你,你一口咬定说是炊事员同志送来的。你要说破真情,我可要揍你。

警卫员问:“揍几下?”

“二十四下。”

“揍哪里?”

“把你的鼻子揍歪!”

“全不碍事!要嘴吃饭,要鼻子扯淡哩!”

周大勇说:“那你这家伙是成心要跟我捣蛋咯!”

警卫员把左拳往上一举,脚跟“啪”地一靠,说:“我向连长同志宣誓:不泄露军事秘密!喂,喂,还有:谁要再能给首长们送来半斤肉,我给他跪下磕响头。”

周大勇走出窑洞。连阴雨越来越大了,他走到河槽里,只见战士们方方正正地站了一片。濛濛雨变成了吊线雨。云彩缠在山腰。

周大勇象一尊铁像一样,站在战士们前面,眼睛一直望着陈旅长。他心里那滚沸的感情,变成了希望立刻去猛烈战斗的烈火。

周大勇计算了一下,今天是八月十七日,他要完成了抢运粮食的任务,在今晚和明天早晨赶回来的话,还可以参加一两日之内就要进行的大战。

他带上战士们急急地出发了。

(摘编自杜鹏程《保卫延安》)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开篇写周大勇想把上级的决定告诉支部委员与干部们,又不舍得立刻叫醒他们,表明周大勇做事犹豫不决、优柔寡断。“周大勇做事犹豫不决、优柔寡断”错,周大勇看到战士们的疲倦不忍心叫醒他们。

B“战士们习惯成自然地抓起枪”这一动作表明战士们时刻警惕,随时准备作战,睡觉打鼾是为迷惑敌人而刻意制造的假象。“睡觉打鼾是为迷惑敌人而刻意制造的假象。”错,战士是因作战疲劳,忍饥挨饿,疲惫不堪而睡着。

C文中描写各种各样的野菜搅起来煮成的稀饭令人垂涎,表明虽然作战辛苦,但炊事员厨艺高超,能将普通的食材变成美食。“但炊事员厨艺高超,能将普通的食材变成美食。”理解错误,这一描写突出了粮食来之不易,战士们饥饿的程度。

D警卫员为周大勇给旅首长送肉打掩护,既体现警卫员对首长的敬畏,又从侧面突出旅首长心系战士、大公无私的伟大形象。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开头描写了战士们在潮湿、恶劣的环境中睡觉的情节,为下文写陈旅长坚决要把粮食先分配给河滩的第一连战士做铺垫。

B小说描写了在面对陈旅长的强势命令时四科长的神态、心理、语言,突出他不忍司令部人员挨饿却不得不服从命令的军人形象。

C小说结尾戛然而止,干净利落而又含蓄蕴藉,写周大勇带上战士们急急地出发了,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很有韵味。含蓄蕴藉错,文章结尾明确周大勇要完成抢运粮食的任务,他带上战士们急急地出发表明周大勇要完成他的使命,结尾照应开头,使得小说结构紧凑,中心更突出。

含蓄蕴藉:不能写得太直、太露、将想说的说白了、说完了,而是要给读者留下回味、想象的余地。

D小说以第三人称全知视角展开叙述,叙事自由灵活,采用多种手法描写人物,人物语言鲜明富有个性,使得人物形象立体。

“全知视角”(第三人称),又称“上帝视角”,是绝大多数的故事所采用的手法,历史文学作品也大多采用这一手法。在这种视角中,作者是全知全能的上帝,他的描写不存在任何客观限制,哪怕是世界上不可能有第二个人知道的事,也可以写得活灵活现,比如他可以写一个人自杀前的心理独白,也可以写一个永无破获之日的案件真相。但有一点,那就是他写的必须是这部作品中的“事实”。

全知视角的优点是叙述自由,可以在不同人物、事件中自由切换;同时能保持叙述的客观全面,让读者能够了解到所有的真相。叙述的不足是降低了文本的真实度和可信度。大多数长篇小说为全知视角;《史记》也为全知视角。

8小说多处描写“雨”,请分析其中两处的表达效果。(4分)

8①第一处“濛濛雨又下起了”,“又”字照应前文,表明战士衣服潮湿的原因,点明了战士行军作战天气恶劣,条件艰苦。②第二处“濛濛雨变成了吊线雨”,表明了战士们不管风雨有多大,军令如山,依然在大雨中保持站立的军姿,渲染了即将作战的紧张气氛,衬托了战士们坚韧无畏的军人风范。

9施惠敏曾这样评价:“杜鹏程善于展示英雄人物的壮美、富有诗意的灵魂。”请结合文本分析这一评价的意蕴。(6分)

①作者善于在艰难的环境、尖锐的矛盾、严峻的考验中刻画革命英雄人物,揭示他们坚韧刚毅、无私奉献精神。四科长汇报今天的粮食,宰杀了骑兵通信员的老马,以保证战士军粮供给,作战条件恶劣;陈旅长忍受饥饿,坚持把粮食让给第一连的战士;周大勇只喝稀饭,把肉偷偷地送给首长等深刻地彰显了革命战士互谦互让、以大局为重、牺牲小我的高尚壮丽的灵魂。

②作者还善于从细节处揭示战士在严肃而紧张的环境中展示幽默、趣味的可爱的一面。文章开篇写有战士在梦中喊醒了大家起来作战,并对宁金山头上的疙瘩开玩笑,使得紧张的气氛中透露出战士们的幽默、乐观的形象;周大勇给首长偷偷送肉,与警卫员的调侃,对话幽默、亲切,体现战士间的默契,同心同力,对战友心存敬畏,在紧张的作战环境中流露出轻松诙谐的氛围,充分体现了战士英雄富有诗意、情趣的灵魂。

施惠敏是谁?只知道他编过“当代军事文学名著导读文库”的《保卫延安》,是新疆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的。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贞观四年,太宗谓侍臣曰:“崇饰装饰,修饰宫宇宫殿楼宇,游赏供游览赏玩的水池水塘亭台楼榭,帝王之所欲,百姓之所不欲。帝王所欲者放逸骄奢淫逸,生活放纵,百姓所不欲者劳弊劳累疲敝,劳苦疲累。孔子云:’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劳弊之事/诚实在不可施施加,强加于百姓/朕尊被,被尊为,尊奉为帝王/富有四海/每事由己(一言)/诚假使、果真能自节自我节制/若百姓不欲/必能顺其情也。”

贞观四年,唐太宗对侍从的大臣说:“用华丽的装饰宫殿,游览、观赏池台,是帝王想做的事情,(也是)百姓不希望(帝王)做的事情。帝王想要做这些的原因是要享乐,百姓不希望的原因是(那样会造成他们)劳弊。孔子说:‘有一句话,可以终身施行的话,那就是‘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劳弊的事情,实在不可以强加在百姓身上。我尊为帝王,富有四海,每件事都可以自己决定,如果能自我约束,如果百姓不想做,就能够顺应他们的情况。”

魏征曰:“陛下本怜怜悯,体恤百姓,每节已以顺人。臣闻“以欲从人顺从百姓者昌昌盛,兴隆,得民心,以人乐供自己取乐,取悦己者亡”。隋炀帝志在无厌满足,惟好奢侈,所司每有供奉进贡营造大兴土木,建设,小稍有不称意称心如意,则有峻罚严刑严刑峻法。上之所好上面所喜好的,下必有甚下面一定是过分满足的,竞竞相争宠为无限没完没了,没有限度,遂于是至于,导致了灭亡,此非书籍所传,亦陛下目所亲见。为其无道,故天命上天授命陛下代之,陛下若以为足,今日不啻无异于足矣。若以为不足,更万倍过此亦不足。”太宗曰:“公所奏对甚善!非公,朕安得闻此言?”

魏徵说:“陛下本来已经爱民,每每约束自己来顺应百姓。臣听说:‘为别人着想的人能康健,以自私夺利为思想的人不能长存。’隋炀帝思想贪得无厌,只喜欢奢侈,主管官员一旦有大工程,稍不如意,就以严刑待之。上级喜欢的,下级就千方百计奉承,长此恶性循环,直到灭亡的一天,不是书中记载,陛下也亲眼目睹过。因为他(炀帝)暴虐,所以顺应天命让陛下取代。陛下如果能吸取教训,现在就不仅仅是这样了。如果不知足,就比这还要严重得多。”太宗说:“爱卿所说的很好!不是你,朕怎么能听到这番忠言?”

太宗读《刘聪传》,谓侍臣曰:“聪将为刘后起凤凤凰展翅高飞,比喻发迹仪殿,廷尉陈元达切谏,聪大怒,命斩之。刘后手疏启请敬辞。犹言敦请,求情,辞情甚切言辞和情感十分恳切,聪怒乃解缓解,而甚愧之,人之读书,欲广闻见以自益耳,朕见此事,可以为深诚。比近来,读Bì表停顿欲造一殿迎建一座宫殿,仍构重阁并加造层楼,今于蓝田采木采办的木料,并已备具齐备,远想遥想聪事,斯作遂止我就把这项营建工程停止了。”

贞观十六年,唐太宗对侍从的大臣们说:“我近来读《刘聪传》,书中说刘聪准备给他的刘皇后建造华丽的宫殿,廷尉陈元达对此痛切地陈词,竭力劝谏刘聪不要这样做,刘聪听后大怒,命令把陈元达斩首。后来,刘皇后亲手写了奏疏替陈元达求情,在文辞和道理上都很恳切,刘聪的怒气这才平息下来,而且内心感到很惭愧。人们读书,都是要增长见识,使自己获得好处,我看这件事,可以作为借鉴。近来我想营建一座宫殿,并加造层楼,现在从蓝田采办的木料,都已齐备。但遥想起刘聪这件事,我就把这项营建工程停止了。”

太宗尝诏曰:“侈者可以为戒警戒,借鉴,节俭者可以为师矣。朕居四海之尊,承承接百王之弊弊政,未明思教化,中宵战惕担心;提心吊胆。。”户部尚书戴宵卒,太宗以其居宅弊简陋,祭享无所没有地方祭拜吊唁,令有司特为之造庙。温彦博为尚书右仆射,家贫无正寝,及薨,殡于旁室。太宗闻而嗟叹,遽立刻下令所司为造,当厚加赙馈赠给他的家人丰厚的物资。魏征宅内,先无正堂正室,及遇赶上生病,太宗时欲造小殿小型的宫殿,而辍停工其材为征营构,五日而就五天就完工了,遣中使资素褥布被素布被褥而赐之,以遂其所尚以成全他节俭的志向

唐太宗下令说:“奢侈的人可以作为我们的鉴戒,节俭的人可以为人师。我位居四海之尊,承接百王之弊,如果不明白如何教化百姓,睡到半夜都会为之恐惧忧虑。户部尚书戴胄去世后,唐太宗见他的居所很简陋,没有地方祭拜吊唁,于是下令有关部门专门为他营造祭拜之庙。温彦博官居尚书右仆射,但是家中贫困没有正室,他死后葬于旁室。唐太宗知道后叹息不已,下令为他营造祭庙,又馈赠给他的家人丰厚的物资。魏徵的住宅开始时没有正堂。一次他生病,唐太宗当时正要营造小型的宫殿,于是停下工,用这些材料为魏徵营造正堂,五天就完工了,唐太宗还派使者赠送给魏徵喜欢的素布被褥,以成全他节俭的志向。


(节选自吴兢《贞观政要•论俭约》)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劳弊之事/诚不可施/于百姓朕尊为帝/王富有四海/每事由已/诚能自节/若百姓不欲/必能顺其情也

B劳弊之事/诚不可施于百姓/朕尊为帝王/富有四海/每事由己/诚能自节/若百姓不欲/必能顺其情也

C劳弊之事诚/不可施于百姓/朕尊为帝王/富有四海/每事由已诚/能自节/若百姓不欲/必能顺其情也

D劳弊之事诚/不可施/于百姓朕尊为帝/王富有四海/每事由己/诚能自节/若百姓不欲/必能顺其情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贞观,唐太宗李世民统治时期的年号。年号是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汉武帝即位后首创。一个皇帝所用年号少则一个,多则十几个。

B陛下,“陛”是帝王宫殿的台阶。臣子向天子进言时,不能直呼天子,必须先呼台下的侍者请他们代为转达,后来“陛下”就成为对帝王的尊称。

C廷尉,古代官职名,战国时期秦国始置,秦朝、西汉沿置,掌管军事,列为九卿,为中央最高军事机构长官。北齐初沿置,后来改置“大理卿”。“掌管军事,为中央最高军事机构长官”错误。廷尉,掌管刑狱,为中央最高司法机构长官。

D户部,中国古代官署名,为掌管户籍财经的机关,六部之一,长官为户部尚书,副职为户部侍郎。其基本职能大致相当现代的民政部和财政部。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唐太宗认为,帝王不应为了一己私欲面劳师动众,将劳苦疲累的事情强加给百姓,而要怜爱百姓,经常做到自我节制,顺应民情。

B魏征认为,隋炀帝亡国固然与喜欢奢侈有关,但更重要的是因为他滥施刑罚,从另一方面对唐太宗提出劝谏,得到了唐太宗的赞许。“但更重要的是因为他滥施刑罚”不当,由原文“隋炀帝志在无厌,惟好奢侈,所司每有供奉营造,小不称意,则有峻罚严刑”可知,魏征认为,隋炀帝喜欢奢侈,他为了奢侈而滥施刑罚,导致亡国,并非从“从另一方面对唐太宗提出劝谏”。

C唐太宗读了《刘聪传》,对书中故事很有感触,感慨道,“人之读书,欲广闻见以自益耳”,于是,以刘聪这件事为鉴戒,停止修建宫殿。

D唐太宗体恤节俭的臣下,见臣子居所简陋,下令为过世的戴胄和温彦博修祭拜之庙,又用准备建造小宫殿的木材为病中的魏征造正堂。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所司每有供奉营造,小不称意,则有峻罚严刑。(4分)

13(1)主管部门的官员每次在伺候供养、兴建土木的事情上,稍微有不符合他的心意,就会被加以重罚和酷刑。

评分说明关键词每译对一处给1分。

①“所司”:主管部门的官员。

②“小”:稍稍,稍微。

③“称意”:符合他的心意。译出大意给1分。

①主要落实在“则有峻罚严刑”一句,此处为被动句,要译作“就会被加以重罚和酷刑”或“就会遭受到重罚和酷刑”。

补充细则①“所司”意为主管部门的官员,侧重于“官员”一词,译作“有关部门”、“有关官员”均可给分,但译作“属下”“部下”不给分。②“供奉营造”不做给分点。③“小”意为稍稍,稍微,侧重于细小的意义,译作“一点儿”“一点点”均可给分。④“不称意”意为不符合心意,译作“不如意”可以给分。⑤大意1分放在了句子“则有峻罚严刑”的整体意思,意思对即可,但句意要体现出被动句意或遭受意义上,即“被”或者“受到”均可给分,因为该句的主语是“所司”。“峻罚严刑”可以不做给分点。

(2)太宗闻而嗟叹,遽命所司为造,当厚加赙赠。(4分)

(2)唐太宗知道后叹息不已,立即下令有关部门为他营造祭庙,又馈赠给他的家人丰厚的物资。

评分说明关键词每译对一处给1分。①“嗟叹”:叹息。②“遽”:立即,赶快。③“赙赠”:赠送财物给办丧事的人家。译出大意给1分。①主要落实在“所司为造”一句,“所司”指有关部门,“为造”是省略句,即“为之造”,译出“给他建造”“为他修造”的句意。

14文中哪些地方体现唐太宗崇尚俭约?(3分)

14①约束自己,反对大兴土木;②借鉴前事,自我反省,停止修建宫殿;③以身作则,奖赏厉行节俭的官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小题。

河  湟①

杜  牧

元载②相公曾借箸③,宪宗皇帝亦留神。

旋见衣冠就东市④,忽遗弓剑不西巡。

牧羊驱马虽戎服,白发丹心尽汉臣。

唯有凉州歌舞曲,流传天下乐闲人。

①河湟是湟水与黄河合流处的一片地方,安史之乱后,驻守河西、陇右的军队被抽调去平叛乱,吐蕃乘机占领了河湟地区。②元载:字公辅,唐代宗时宰相,曾上书朝廷,对西北边防措施多所筹策,后因事被捕下狱,诏令自杀。③借箸:《史记》中,张良在刘邦吃饭时进策说:“臣请借前箸为大王筹之。”后用这一词表示代人筹划。④衣冠就东市:指汉景帝时晁错任御史大夫,对于削藩有好建议,却因皇帝听信谗言,仓促错杀,“衣朝衣,就东市”。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歌以“河湟”地名为题,十分醒目,寓主旨于诗歌中,起到笼罩全篇的作用。

B前四句全部叙述事件,不着议论,但要表达的是非鲜明的爱憎情感却溢于言表。

C颈联写河湟百姓的浩然正气,在一抑一扬中传达出作者对朝廷收复失地的信心。

D整首诗写得劲健而不枯直,阔大而亦深沉,有鲜明的对照,亦有强烈的讽刺色彩。

15C(解析:C项,“传达出作者对朝廷收复失地的信心”错,颈联写河湟百姓尽管身着异族服装, “牧羊驱马”,处境艰难屈辱,但他们并没有被征服,依旧白发丹心,永为汉臣。此处与后文的统治者醉生梦死之态形成强烈的对比,作者对统治者持批判的态度,并没有对其收复失地抱有信心。)

16后人评价此诗“于含蓄曲折处矫时弊”,请结合全诗谈谈对此评价的理解。(6分)

16(1)前两联,连用两个典故。用张良“借箸”为国君筹划的典故,暗指将元载比作张良;用晁错“衣冠就东市”的典故,意在说明元载的遭遇与晁错颇为相似,委婉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元载为国多有谋划的推崇和对当时朝廷迟迟不能收复河湟的愤慨。

(2)尾联不直抒胸臆,而是选取了富贵闲人陶醉于从河湟传来的轻歌曼舞的细节,于曲折处,看似幽默轻松的语气,实则表达了对时政的抑郁不平之气。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北宋周敦颐在《爱莲说》中,用莲花象征君子行为方正,通达事理,不攀附权贵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2)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积累的重要性,并用行路来形象化论述。《老子》中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劝学》中则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3)“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泪水”外化为艾青表达诚挚的爱国情感的意象。屈原在《离骚》中,以“泪水”表达深沉的爱国情感的句子是:“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8~20题。

侨批俗称“番批”“银信”,方言把书信叫“批”,潮汕、闽南华侨与家乡的书信往来便是“侨批”。它是海外侨胞通过民间渠道寄回国内的、连带家书及简单附言的汇款凭证。侨批极具收藏价值,有正批和副批之分:前者盖有外洋批馆印章,大部分贴有邮票,盖有邮戳;后者没有加盖外洋批馆印章或印戳不全,二者相比,正批的研究和收藏价值高于副批。侨批是华侨移民史、创业史及广大侨胞对所在国和祖国经济社会发展所作贡献的历史真实见证,有着深刻而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一封侨批就是一个故事,其中,有父亲为刚出生却___________的孩子取名的,有儿子问候年迈双亲的,有父亲要求赎回被卖女儿的,有父母鼓励儿子发愤读书的(来批);也有国内侨眷盼儿早日回归的,或是惦念着海外的亲人而终日以泪洗面、___________的(回批)……每一封侨批,都___________,___________着海外侨胞的血泪和汗水,蕴含着他们对祖国、故里和亲人的一片深情,昭示着他们对家乡、骨肉的责任感。侨批反映出来的海外侨胞“热爱祖国、情系故里、吃苦耐劳、勇于开拓、笃诚守信”的精神,可以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和拓展。因此,把侨批视为华侨历史文化的“敦煌文书”,值得我们去深入地研究并作进一步重视。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素未谋面 甘心首疾 弥足珍贵 渗透

B社燕秋鸿 望穿秋水 不可或缺 浸染

C素未谋面 望穿秋水 不可或缺 渗透

D社燕秋鸿 甘心首疾 弥足珍贵 浸染

第一组素未谋面,是指从来没有见过。社燕秋鸿,燕子和大雁都是候鸟,但在同一季节里飞的方向不同,比喻刚见面又离别。分析:“社燕秋鸿”必须是见过面,而语境中父亲和刚出生的孩子从来没有见过面,因此选择“素未谋面”。

第二组望穿秋水,意思是眼睛都望穿了,形容对远地亲友的殷切盼望。甘心首疾,甘心:情愿,乐意;首:头;疾:病,引申为痛;想得头痛也心甘情愿;形容男女之间相互思念的痴情。分析:甘心首疾,适用于男女之情。结合语境,思念的是海外亲人,因此不可以用“甘心首疾”。

第三组弥、足:满,弥足是十分的意思,用于形容某样东西十分珍贵,含褒义,“弥足珍贵”前不能加“都”;形容事物十分珍贵,一般不用于指人。不可或缺,不能缺少,意为非常重要,非常珍贵。分析:两者都表示珍贵之意,但“弥足珍贵”前不能加“都”。因此,只能选择“不可或缺”。

第四组渗透,意为渗入、透过,液体渗透物体;也可比喻某种事物或势力逐渐进入其他方面。浸染,逐渐沾染或感染;液体渗入而使染上颜色等。分析:“浸染”有沾染,感染,染上颜色之意,文中并无此意。且宾语“血泪和汗水”,用“渗透”搭配更佳。

19下列各句中的冒号,和文中冒号作用不同的一项是(3分)

A直播带货不是一锤子买卖:直播平台要始终把消费者利益放在第一位;相关部门要对直播售卖的产品建立严格的准入制度,并且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

B在陆源污染治理方面,天津实施“三水”共治:治理工业废水、城镇生活污水、农业农村污水。

C五叶草莓白果具有浓香,黄毛草莓具有桃香味,绿色草莓具有清香味,而现在的栽培品种已经丧失了一些芳香气味:野生草莓资源具有优良的果实品质特性。文中冒号用在总说性话语的后面,表示提示下文,引起下文的分说。C冒号用在总括性话语的前面,表示总结上文。AB冒号用在总说性话语的后面,表示提示下文,引起下文的分说。

D分析人士说:“消费者消费习惯逐渐改变,各种电子商务的打折活动以及消费者在不同平台上的购物活动贯穿全年,减少了‘双十一’的吸引力。”冒号用在“说”“想”等词语的后面,表示提示下文。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3分)

20①去掉“把”字,在“视为”前加上“被”;②将“去深入地研究并作进一步重视”修改为“进一步重视并深入地研究”。

解析文中画线句子主要存在两处问题:“把侨批视为华侨历史文化的‘敦煌文书’”滥用介词“把”,导致句子缺少主语,另一分句“值得我们去深入地研究并作进一步重视”应该先“重视”,然后才“研究”,逻辑顺序不对,语序不当。

(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虽然航天员执行长时间太空飞行任务对身体有危害,但未来载人航天任务对他们驻留时间要求会日益增加。因此,航天专家正在积极研究论证,基于现有技术解决航天员执行长时间太空飞行任务要面临的问题。

①___________。虽然载人登火往返飞行时间长,但仍然有缩短任务时间的余地。有科学家认为,通过适当增加航天器的飞行速度,可以将飞行时间缩短,这样能显著减少航天员暴露在行星际空间、直面高能辐射的危险。

其次,失重问题严重也会影响航天员的身心健康。②___________冯布劳恩曾设想了巨型环形空间站,通过自转的离心力模拟重力,即人工重力来抵抗失重。

再者,心理因素也是航天员执行长时间太空飞行任务的大敌。③___________,是绝大多数普通人无法承受的,因此,航天专家提出建造更大、更舒适的居住舱,为航天员提供更安逸的生活空间,尽力缓解航天员心理问题。

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21①首先是辐射威胁;②为解决重力问题;③在狭小空间内工作生活的心理压力

题目解析①第一个空在开头第一句,有引出后文的作用。由全文的内容可知此处在点明航天员执行长时间太空飞行任务要面临的首要问题。再由第一段最后一句可知“这样能显著减少航天员暴露在行星际空间、直面高能辐射的危险。”可知,第一个空填入“首先是辐射威胁”等类似的回答。②第二空由后面冯布劳恩设想的抵抗失重措施可推出前一句应填入“为解决重力问题”等类似的答案。③第三空由后文“航天专家提出建造更大、更舒适的居住舱,为航天员提供更安逸的生活空间。尽力缓解航天员心理问题”可知,绝大多数普通人无法承受的心理问题是在狭小空间内工作生活,由此可填入“在狭小空间内工作生活的心理压力”等类似的表达。

22请用一个判断句概括航天员执行飞行任务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表达简洁流畅,不超过35字。(5分)

22航天员执行飞行任务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辐射、失重和心理因素等问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压缩语段、变换句式的能力。天员执行飞行任务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在文本的第一句话基本都有涉及,本题难度不大。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著名画家徐悲鸿先生曾明确提出绘画要“致广大,尽精微”,即在绘画创作过程中,首先要从整体入手,观察绘画对象,进而抓住其精神实质、内在特点,在此基础上对细节进行概括和取舍,从而造就既有广大意境又有精微细节的画面。

徐先生对绘画的要求既在艺术领域给我们带来启发,也在其他社会生活领域给我们以启示。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此的思考与感悟。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题目解析:

一、关于文字材料:

文字材料共有两段话构成。第一段话陈述徐悲鸿先生对绘画的要求是“致广大,尽精微”,并对此进行了解释。要造就既有广大意境又有精微细节的画面,需要画家在表现对象时,从整体入手,抓住其内在的精神实质,对细节则要精妙处理并善于取舍。“致广大,尽精微”在艺术创作中是一个辩证关系,是矛盾统一的两个方面。在绘画技法上,是全部与局部、整体与细节的关系问题。绘画既要观照整体,也要讲究局部细节;既要突出整体性,也要善于对细节进行取舍;整体应照顾到局部,局部细节要服从整体,两者要互相配合,互相成就,才能绘就具有统一性、整体性与概括力的画作。徐悲鸿用“致广大,尽精微”来概括自己的核心艺术思想,并用作指导艺术实践和艺术教育的基本准则。

“致广大而尽精微”这句话出自《中庸》,意思是达到宽广博大的宏观境界,同时又深入到精细详尽的微观之处。它的内在精髓是,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这是一种极其高明的和谐。中国古人注重整体思维,追求由博返约。“尽精微”的目的是“致广大”,而“致广大”的结果又促进了“尽精微”。因此,“致广大”与“尽精微”是相辅相成的。“致广大而尽精微”,要求人生在站位上要高,格局要大,目标要宏,视野要阔,胸襟要廓;在为人做事上,要注重细节,关注小节,善于从易小之事上入手,精益求精。这句话凝结着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哲学智慧,启示我们干事创业要把握好全局与局部、长远与当前、战略与战术的关系,既要登高望远、胸怀大局,又要落实落细、积微成著。它的思维精髓是:仰望星空,而脚踏实地。在二〇二二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主席借“致广大而尽精微”这句古语,为我们未来干事创业指明了方法路径。

第二段话实际上可以说是写作的引导语,共有两句话构成。第一句话明确了写作内容,第二句话暗含了写作指令。

二、关于符合题意

考生可从四个层面去把握题意:

一要明确徐悲鸿先生对绘画的要求是“致广大,尽精微”;二要结合材料明确“致广大,尽精微”的含义;三要讲清楚“广大”与“精微”的关系;四是可将徐悲鸿先生对绘画的要求延伸到处理社会生活领域的问题。

考生可以结合文字材料阐述自己对于“致广大,尽精微”的具体理解,可以是艺术创作领域的,也可以是社会生活领域的,在这范围内写作,都属于符合题意。在写作时,要扣紧“广大”和“精微”,并准确解读其含义,将理论联系具体生活实际,写出自己的见解。

考生写作时,如能涉及“广大”与“精微”,并结合实际谈思考和感悟,但未能明确阐释两者关系,视为基本符合题意,按三类文打分;

考生如只是简单的提及材料或扩写材料,未能联系现实深入谈自己的思考和感悟,则视为基本符合题意,按三类下打分;

考生如脱离“致广大,尽精微”,谈绘画创作等,或者虽在“致广大,尽精微”这个范围内,但不能正面解读含义,客观看待问题,则视为偏离题意;

其他无关话题则视为离题,归入四类文范围。

三、关于写作指令:

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此的思考与感悟。

“此”是指题目所给文字材料;“你”是指考生,也就是写作者;写作任务是将阅读题目所给文字材料后的思考与感悟写成一篇文章。

四、参考立意:

1.“致广大而尽精微”是成事之道

2.胸怀大局,积微成著

3.尽小者大,慎微者著

4.思想认识上“致广大”,担当任事上尽精微

5.中国梦是“致广大”而“尽精微”的梦想

……

标杆文

1号文

致广大,尽精微

著名画家徐悲鸿“致广大,尽精微”的绘画要求,在社会的其他领域都是适用的。“致广大,尽精微”这一理念也被许多名人提到过。我们在处理生活中的人和事,都应该秉持这一理念,既要有大局观,也要精到对细节的处理。

毛泽东同志曾在井冈山上说过:“在井冈山上不仅要看到湖南、江西,更要看到全世界。”这体现了他“致广大”的思想。“致广大”被徐悲鸿解释得很好:从整体入手。这个整体就类似人的骨骼,有骨骼的支撑,人才能站起来,才能做一切活动。不论是什么事情,人们看的第一眼往往是整体,而非细节,这就是致广大的重要性。

光有骨骼还不行,人是有血有肉的,有穿衣服的,这就谈到另一个点了——致精微。曾经有人计算过,若要使飞船整体安全系数达到99%,那么每个零件的精度必须达到99.99%。所谓的这些精微细节,对着整体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要使整体锦上添花,对细节的处理是必不可少的。在考试中,完善每一处细节都能拿一分,如果处理好每一处细节,那整体分数就起来了,类似的例子还很多,我们不难从中领悟尽精微的重要性。

在任何领域,“致广大,尽精微”都可以成为我们做人处事的原则。对于政府,首先要从整体出发,认识到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再尽精微,深入到每一个贫困县、贫困乡,这就是能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原因;对于工作和学习,首先要致广大,制定计划,然后尽精微,完善每一项任务中的细节;对于个人,不仅要致广大注意形象,也要尽精微改掉每一个陋习……要致广大,尽精微,人才会进步,国家才能更加繁荣!

如果没有致广大,这个事情就没办法运行;如果没有致精微,这件事情虽然勉强能运行,但过不了多久就会报废。整体和细节相辅相成,有了这两个事情才能做好。

整体决定了事物的可运行性,而细节决定成败。不管面对什么,遵守“致广大,尽精微”这一准则,我们就可以把事情做好,处理好生活中的人和事。让我们一起致广大,尽精微,共筑美好未来!

【点评】:

建议得分52分,属于二类上文。本文能抓住“致广大,尽精微”的内在精髓“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能抓住“致广大,尽精微”的内在关系“相辅相成”,中心明确。第一段提出“要有大局观,也要精到对细节的处理”的观点紧扣主题,第二段,首先分析了“致广大”的重要性,第三段,接着分析了“尽精微”对于“致广大”的重要性,第四段从不同层面分析“致广大,尽精微”的体现与作用,第五段,运用假设论证进一步论证“致广大,尽精微”的关系,第六段总结全文,发出呼吁。总体来讲,文章脉络清晰,事例具有针对性,论证方法也较多样。稍显不足的是第四段不同层次的逻辑显凌乱,第五段没有例证,略显空洞,结尾的点题,关键词意识还不够,未能将“广大”“精微”与“整体”“细节”的关系阐释清楚。

2号文

立足于整体,着眼于部分

著名画家徐悲鸿先生曾提出绘画要“致广大,尽精微”,而在我们生活中,又何尝不是应这样的呢?无论是学习抑或是工作,都须“致广大,尽精微”,这是我们成功路上的重要保障。因此,我认为应立足于整体,着眼于部分。

整体占统领地位,决定着部分。于身体内细胞来看,个人是一个整体;于个人来看,国家是一个整体;于国家来看,世界是一个整体。如今,一带一路沿线经济带建设,让财富之花沿途绽放;中国脱贫攻坚的成功经验正在世界各地贫困区实践着……这些都展现了中国负责任大国的形象。因中国不止着眼于国内,而是积极推动各国共同发展,各地区共同繁荣。正是因各国都处在整体中,才有了“人类命运共同体”。而“致广大”也便是这一道理,绘画创作过程中要从整体入手,抓住其精神实质,内在特点。中国在发展中也离不开这一道理。大到国家,小到个人,我们在生活中也应如此。

部分影响着整体,唯有将部分刻画精细,整体才能更好地发展。绘画不止需要广大的意境,更需有精微细节的画面,这幅画才经得起时间的锤炼。奥运金牌得主谷爱凌便是不断在细节处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不断地将其做到完美,她才能取得不断的发展与进步;在科研界更是如此,南仁东因一个数字不过关便从头开始,虽耗时,但他深深地明白这一个数字对天眼的计算意味着什么,最终他也交出了完美的答卷。正是他们对一个个部分都要求细致,着眼于部分,才使整体不出差错。

立足于整体,着眼于部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完成目标。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慕(幕)式中,二十四节气的开场视频;冰立方中脱胎的奥运五环;雪花中点燃的奥运火炬以及闭慕(幕)式中的“折柳送别”,这些匠心独具的设计将中国式烂漫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展现了从容自信的大国形象。而这样完美的呈现都离不开立足于整体,着眼于各个舞台,将中国之美带给世界。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时代在不断发展,作为当代中国青年,我们更应立足于整体,着眼于部分,向时代交出一份美丽的答卷,在社会生活中更好地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

【点评】

建议得分49分,属于二类下文。本文能在理解“致广大,尽精微”内涵的基础上提出“立足于整体,着眼于部分”的中心论点。文章结构完整,脉络清晰。第一段由材料引出中心论点,第二段论述整体对部分的决定作用,第三段论述部分对整体的影响,第四段以2022年北京冬奥会为例论证“立足于整体,着眼于部分”的现实意义,第五段以青年身份呼吁、点题。文章材料丰富,从绘画出发,谈到一带一路、脱贫攻坚、科技发展、奥运会等。语言流畅,善于运用排比句等。

3号文

整体入手再取舍,方可构造宏伟图

著名画家徐悲鸿曾提出绘画要“致广大,尽精微”,而不止在绘画上,在其他社会生活领域也应如此。先从整体入手,抓住其特点,对细节进行整改,方可展现出宏伟的图象。

做事应该从整体开始入手,再更改其细节。在科研领域,也与绘画有神似之处。1988年,我国第一艘核潜艇运载火箭发射成功,这是继原子弹爆炸后,我国又一牢牢筑起的核盾牌。彭士禄,这个曾是中国最高机密的名字,开始出现在大众视野。他作为中国首任核潜艇总设计师,他在研发核潜艇时也如绘画一般,他先从核潜艇的总体入手,观察核潜艇玩具,先绘画出核潜艇的基本结构图,进而发现了核潜艇的动力特点。他先研发出核潜艇的基本外壳和动力基础,再对核潜艇的细节进行修改和取舍,最后进行概括,终于皇天不负苦心人,他为核潜艇设计了心脏,最终为当时我国海域国防事业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构成了当时我国海防的蓝图,由此观之,做任何事都应该从整体着手,再对其修改,便可构成心中的宏伟蓝图。

从整体入手做事的过程中,抓住内在特点,再概括和取舍,不可或缺。回首千年历史长河,鲸波万里,贫困问题似乎一直存在,而在2020年,我国实现了全面小康,贫困问题被根治,从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而在构成这一笔的背后,也是党和政府从我国整体入手,抓住我国农村的主要特点,从而制定出了“精准扶贫”政策,在此基础上,再对这一政策进行概括和取舍,最终构成了我国全面脱贫的宏伟蓝图。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也应“致广大,尽精微”。作为新时代青年的我们,见证了高楼耸立,禾下乘凉,听闻了日落海汐,车水马龙,我们应要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而奋斗,从现在做起,我们可以制定完整的学习计划,再根据个人特点,对计划进行修改和取舍,最终构成一幅自己心中的宏伟蓝图!

【点评】

建议得分47分,属于三类文。优点①结构清晰、材料意识较强:开头由材料引入,再回扣标题;分论点一从做事出发,论证整体与细节的关系;分论点二从做事的过程着笔,强调概括和取舍的成就;最后,立足青年人的写作身份,回扣开头。②材料典型、较为精准:列举“中国核潜艇之父”彭士禄对核潜艇从大处着眼到细节研究,最终绘就我国海防蓝图;列举“精准扶贫”政策,突出党和政府建构全面脱贫宏伟蓝图的关系。

缺点在于:详略不当,第一个分论点赘述过多,第二分论点未能突出“精微”这个关键词和具体内涵;素材比较单一,个别地方表达逻辑欠缺;最后应总结“广大”与“精微”的辩证关系,体现青年在伟大时代中如何落实个人的行动。

      

4 号文

致广大,尽精微

“致广大,尽精微”是著名画家徐悲鸿先生对于绘画所提出的观点,不局限于艺术领域,生活很多方面都需要这一精神,对 此,我认为,对待事情一定要“致广大,尽精微”。

致广大,尽精微的首要条件是“致广大”。面对一个全新的事物时,如果不对它进行整体的了解,那么对研究其内在精神实 质和特点也只能是“纸上谈兵”。冬奥会雪上项目金牌得主谷爱凌在采访中提到自己的滑雪历程表示:自己并不是一开始就不断 练习在冬奥会中所展示的技术,而是不断加强夯实基础,进而再结合自身能力进行动作上的突破。此谓先“致广大”,后“尽精 微”。谷爱凌正是因为懂得首先从整体入手,熟练各项滑雪的入门功,对滑雪这一事物有了全面的认识了解后在“精益求精”, 才有了她今天在滑雪领域上的一番成就。正如徐悲鸿先生所言,他在绘画中也体现“致广大”的重要性,才使他在绘画领域开创 属于自己的天地。无数名人成功的背后,都离不开他们能清楚认识“致广大”的首要作用。 

致广大,尽精微。学会“致广大”后,成败就取决于是否能“尽精微”了。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由官方正式公布后,就 (可)谓是“获赞无数”,不少网友也从中发现了很多细节。熊猫作为中国的国宝,被用作吉祥物形象这一点无可厚非,其透明 的外壳,不仅象征着冬奥会的特色“冰”,也象征着各国人民能够团结一心,一同守护冰墩墩。再有冰墩墩的双手手掌上各有一 颗红色的爱心,象征着各国人民能团结一心,互助友爱,各怀一颗真诚赤(炽)热的心。种种细节无不感动着中国人民和外国友 人,而它成功的背后,正是因为它“致广大”后,能“尽精微”,捕捉事物的内在特点,丰富了事物的精神实质。

致广大,尽精微。由此看来,二者不可或缺,对事物的认识,我们都应秉持这一精神。相信在未来的更多领域,有更多的人 能够意识到成功与“致广大,尽精微”的联系。(800 字)

点评:建议得分 45 分,属于三类文。文章第一段通过引用材料,明确提出中心论点。中间两段先论“致广大”,再论“尽 精微”,紧扣“广大”和“精微”两个关键词,能比较准确的从“整体”和“细节”分别解读二者的含义,并结合冬奥会的实际 例子谈自己的思考和感悟。最后一段简单总结了二者不可或缺,并强调做事要秉持这一精神,照应了开头的论点。全文属于基本 符合题意,对两个关键词的解读比较准确,不足之处在于未能明确阐释二者关系,而是分别论述二者各自的重要性。另外,两个 分论点选用的论据均为冬奥会,这使文章内容显得比较单调,论据不全面。


2022年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一)

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章太炎从民族语文现代化的高度,对民族语文体系和书面文学体制展开了批判性反思,推动了清末民初文学的近代变革和现代转型。

在西来文艺审美和文学观念冲击中土的情况下,章太炎结合汉民族语文的基本特点和历史流变,循名责实,制名指实,推出“文学总略”说。1906年他在《文学论略》中提出“文学者,以有文字著于竹帛,故谓之文;论其法式,谓之文学”。他认为文字是区分书面文学与口语的根本标志,是文学得以确立和存在的基本指标。文学包括无句读文和成句读文。无句读文包括无所谓兴会神味的图书、表谱、薄录等。成句读文可分为有韵文和无韵文,有韵文包括赋颂、古今体诗、词曲等;无韵文则包括小说、杂文、历史等。成句读文大都有兴会神味,有韵文和小说、杂文以感人为主,亦有不感人者,而历史可感人,可不感人。章氏的这种界说继承清代朴学“实事求是”的精神,并将传统小学发挥到现代“语言文字之学”的高度,在学理上深刻地揭示了文化本身的即物性和符号性,而“文学总略”说显然是一种从逻辑定义的角度对汉语文学传统的全面总结,它强调“汉字”对汉语文、文学和民族文化的重大意义,突出“汉字”在文化中的基础性内涵和作用,由此形成一种独到的“文字文化”论。

在当时一切价值有待重估的历史情况下,章太炎力排众议,独出机杼,推出了自成统系的文学“雅俗论”。雅俗论一方面强调为文要讲究“轨则”:“先求训诂,句分字析,而后敢造词也”,“工拙者系乎才调,雅俗者存乎轨则。轨则之不知,虽有才调而无足贵。”章氏认为一切文章文学观其会通,都有自己的文类,都有“自性”(即规律),自有“法式”和“雅俗”。但它们有其共性,即“文字性”。他认为人类文明、文化、文学归根结底的功能,就是书契记事,形诸文字。章氏强调“文字性”,就是要求文学以质实性和直接性为基础。文学在“文字性”的基础上衍生出艺术性,即在不以文害辞、以辞害意的前提下讲求装饰性和蕴藉性,达到“文质彬彬”。另一方面,雅俗论又从整体文化的高度,平视“雅”“俗”。“徒论辞气,大上则雅,其次犹贵俗耳。俗者土地所生,婚姻丧纪所行也,非猥鄙之谓。”在这里,章氏把精英写作的书面文化与民间流传的通俗文化平等看待,既承认两者的互动,又强调“二者殊流”。这样的“雅俗论”不仅有效地打击了当时的古文“载道”说、桐城“义法”说和“骈文正宗”说,同时,平视雅俗的思路更成为“五四”时期新文化运动和新文学运动崛起的内在思想依据。

(摘编自童庆炳等《中国现代文学理论价值观的演变》)

材料二:

中国文学史上直到1906年,章太炎才首次为文学下一定义:“文学者,以有文字著于竹帛,故谓之文;论其法式,谓之文学。”这一文学定义包括了文学文本和文学研究。他反对以有韵无韵区分,视前者为“纯文学”后者为“杂文学”,而主张“文”无论有韵无韵,无论成句读不成句读,无论纯杂,“包络一切著于竹帛而为言”。他的这种极为宽泛的文学定义,看似一种没有定义的定义,竟然合上了最近50年欧美文学界对文学范围的理解。仅举一例,法国的孔帕尼翁在反思何谓文学时说:“广义上讲的文学指所有印刷品(或书写品),包括图书馆里的所有藏书(以及已然笔录在案的口头文学)。”因为“文学”是一个其含义处于不断变化中的名词,想要以一劳永逸的方式提供某种终极的定义注定是徒劳的。今日的网络文学甚至已经不是印刷品,明天还会有什么更新的媒介作为文学平台更是超出我们的想象力。文学理论讨论的文学定义,主要是在确立研究对象的范围以及特定的研究视角,期待从不同方面揭示被隐藏在文学背后的图景,从而在生活中对未来拥有更为多彩多姿的想象。所以,我们必须结合章太炎定义中的下一句话“论其法式,谓之文学”来继续思考。能够成为我们研究对象的“文学”,不仅有作者要表达者,还有如何表达。而“如何表达”在更多的场合下,是与特定的法式联系在一起的。这是两千多年来中国文学的“现实”,即以作者的“文心”为研究“核心”。刘勰《文心雕龙·序志》开宗明义:“夫文心者,言为文之用心也。”其精美复杂如同雕龙,需要“割情析采,笼圈条贯”。所以,文学研究也就应该将重心放在“法式”上。这样理解章太炎的文学定义,即便是最广义的含蕴,也仍然保持了文学的独特性。

所以在今天看来,章太炎的文学定义具有两大“异彩”:第一是打破了狭隘的文学天地,其在当时的意义是有助于挣脱“纯文学”观念的作茧自缚,而在今天的意义则是可以与近50年来欧美的文学概念对话;第二是将文学研究纳入文学范围,其意义不仅结合了“什么是文学”和“怎样研究文学”,而且引申出文学活动不是由作者和作品垄断,“研究”也不是“创作”的附庸的意涵。在现代西方文学批评史上,越来越多的批评家以其理论著作加入到文学活动中,诺斯罗普·弗莱就指出“这种把批评家视为寄生虫或不成功的艺术家的观念”是错误的。这两大异彩也许可以看作是对章太炎文学定义的“激活”吧。

(摘编自张伯伟《重审中国的“文学”概念》)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章太炎结合汉民族语文特点和历史变化提出的“文学总略”说,既有对文学概念的界定,也有对汉语文学传统的总结。

B.章太炎认为,文学的艺术性是建立在“文字性”基础上的,不论雅俗,都不能以辞害意,都应追求“文质彬彬”。

C.章太炎和孔帕尼翁都认为文学的范围不需要设限,因为给含义不断变化的文学下一个终极定义是无法实现的。

D.章太炎关于文学“法式”的观点给后来学者带来启发,文学既有表达什么的问题,还有如何表达的问题。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章太炎对民族语文体系和书面文学体制进行了反思和批判,也引发了后世学者对中国现代文学理论价值的审视与思考。

B.章太炎承继了传统句读学和韵文分类法,对文学的界定以文字为准,可见清代朴学和传统小学仍是现代汉语文学的基础。

C.网络文学的发展,使得文学作品不再需要印刷;而文学平台不断的变换,导致文学的确立和存在的指标也在不断变化。

D.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提出“言为文之用心也”,开“文学”概念研究之先河,为今人拓宽文学范畴奠定了理论基础。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中最能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3分)

A.章太炎先生可谓“全史在胸”,借助旧学新知的融会贯通,试图为现代中国建立牢靠的根基,为后来者开无数法门。

B.章太炎论文之语,矫八股文、桐城派、新文体之流弊;提倡质朴的文学,只有从纠正一般人重文轻质的文学观入手。

C.被公认为最具影响力的英国的文艺理论家特里·伊格尔顿指出,文学评论家们“在评论文学的过程中也生产文学”。

D.英国汉学家吴芳思认为,“在高雅文化的精神心理定势和非人化的诱惑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尚不为人所知的纽带”。

4.材料一、材料二画横线处,同是引用章太炎的观点,但作者的意图不同,请简要分析。(4分)

 

5.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章太炎提出全新的文学概念,成就非凡,他的治学之道更值得当代青年学子借鉴。请结合材料,谈谈章太炎在治学方面给我们的启示。(6分)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秋山图[日]芥川龙之介

“您看过元代绘画神手大痴的《秋山图》么?”

一个秋夜,王石谷到恽南田家中作客,一边喝茶,一边谈话。

“没有。您见过?”

“可以说见过,也可以说没见过,这是一件怪事……”

恽南田惊异地瞅着王石谷的脸:“你见过的是摹本么?”

“也不是摹本,算是见过了真迹……不过,不但我,烟客翁对这《秋山图》也有过一段因缘。您若有兴趣,我就谈一谈!”

“请吧!”

恽南田拨拨灯檠的火头,便请客人谈谈这件事。

那是一年秋天,元宰先生同烟客翁谈画,忽然问,见过大痴的《秋山图》没有。翁在画道上是师法大痴的,凡是大痴的画,只要留在世上的,差不多全见过,可是这《秋山图》却始终没有见过。

“不,不但没有见过,连听也几乎没有听说过。”

翁这样回答,觉得挺不好意思。

“有机会务必看一看吧,那画可以算大痴的极品了。”

“有这样好的作品,一定得看一看。这画在谁手里呢?”

“在润州张家,您可以去登门拜访。”

烟客翁马上出发到润州去。

张家虽然屋院很大,却显得一片荒凉。墙上爬满了藤蔓,院子里长着长草,成群的鸡鸭,见到客来表示好奇的神气。

烟客翁被请到厅堂里,陈设着紫檀木的椅子,上面蒙着一层淡淡的尘土。出来接待的主人却还风雅,有贵族的品格。翁提出想拜观名画的愿望。

主人立刻答应。原来这厅堂正墙上,就挂着一幅中堂。

“这就是您要看的《秋山图》。”

翁抬头一看,不觉发出一声惊叹。

“画是青绿山水,蜿蜒溪流,用点墨描出高高低低的丛山,显出新雨后的翠黛,又着上一点点朱笔,到处表现出林丛的红叶,美得简直无法用言语来形容了。好一幅绚烂的图画,而布局又极为宏大,笔致十分浑厚……”

翁完全被迷住了,恋恋不舍地看着,愈看愈觉神奇。

“神品,神品,元宰先生的称赏果非虚言。”

翁一边说,一边眼睛仍没离开画幅。

“是么,真是这样的杰作吗?”

翁听了这话,不觉把吃惊的眼光转向主人。

“什么,您觉得我看得不对吗?”

“不,没有什么不对。”

主人像少女似的羞红了脸,然后淡淡一笑,怯生生地看着墙上的画。

过了一会,翁告别这个荒院一般的张家。

逗留润州时,烟客翁几次派人到张家去交涉,希望把《秋山图》让给他,可是张家不肯接受他的请求。于是,翁只好断念了。

王石谷讲到此处,停了一下,又说:“这是我从烟客翁那里听说的。”

“那么,只有烟客先生见过《秋山图》的了。”

恽南田捋捋长髯,眼望着王石谷。

这回,王石谷没喝茶,又娓娓地讲下去了。

烟客翁同我讲这事,是见过《秋山图》后五十年的时候。此后过了约一月,我独自去南方游历。其间偶然听说那《秋山图》,已被相识的贵戚王氏以千金代价从润州张氏子孙那儿弄到手。我便急忙到王氏府,去拜观《秋山图》了。

现在还记得很清楚,这正是王氏庭院的牡丹花在玉栏边盛放的初夏午后。在匆匆谒见中,不觉就笑了起来:

“闻说《秋山图》今已归府上所有,烟客先生为此画曾大费苦心。”

王氏满脸得意地说:

“今天烟客先生也约好了要来,先到的请先看吧!”

王氏马上叫人在厅堂侧墙上挂起了《秋山图》。临水的红叶村舍,笼罩山谷的白云,远远近近侧立屏风似的青翠的群峰-立刻,在我的眼前,出现了大痴老人手创的比天地更灵巧的一座小天地。我眼睛一眨不眨地注视墙上的画。

云烟丘壑的气势,显然无疑是大痴的真品,用这样多的皴点,而墨色又这样灵活……着这样重叠的色彩,而看不出一点笔痕,除了痴翁,别人究竟是不可能的。可是-可是这《秋山图》,和烟客翁曾在张氏家所见那幅,确不是同一大痴的手笔。比之那幅,这恐怕是比较下品的了。

王氏窥探我的脸色,我竭力不使失望之色露出脸上。过了一会儿,王氏带着担心的神气问:

“您看如何?”

我连忙回答:

“神品,神品,难怪烟客先生大为惊奇。”

王氏好像对我的赞赏还有点不大满足。

这时候,恰巧对我大讲《秋山图》妙趣的烟客翁也到来了。他同王氏寒暄着,显出高兴的笑容。

“五十年前在张家荒园看的《秋山图》,现在又在华贵的尊府再度相逢,真是意外的因缘。”

翁如此说着,举头观看墙上。这《秋山图》究竟是否他见过的那幅,他当然是最明白的。因此我也同王氏一样,深深注意他看图的表情。果然,他的脸上渐渐笼上了一道阴云。

沉默了一会儿之后,王氏更加不安了,怯生生地问:

“您看如何,刚才石谷先生也大大赞赏了”

大概也不忍使王氏失望吧,翁看完了画,便郑重对王说:

“您得到这画,真是莫大幸运,它给府上的珍藏,又添加了一重光彩。”

我向烟客先生做了一个眼色,小声地说:

“这就是那幅《秋山图》吗?”

他摇摇头,回我一个奇妙的眼色:

“真是一切如在梦中,也许那张氏家的主人是一位狐仙吧?”

“《秋山图》的故事就是如此。”

王石谷讲完了话,慢慢地喝了一杯茶。

“果然,真是一个怪谈。”

恽南田两眼盯视着铜檠的火焰。

“可是烟客先生心中,不是明明留下了那幅奇怪的《秋山图》,而且你心中也......”

“青绿的山岩,深朱的红叶,即使现在,还好像历历在目呢。”

“那么,没有《秋山图》,也大可不必遗憾了吧?”

恽王两大家谈到这儿,不禁抚掌一笑。

(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元宰先生对《秋山图》的高度评价,让烟客翁五十年来对该画念念不忘。

B.描写张府厅堂的紫檀椅子上蒙着淡淡的尘土,间接表明了张府家道中落。

C.张府荒草丛生与王府牡丹盛开形成对比,暗示《秋山图》终将大放异彩。

D.王石谷谒见王氏时的笑容,既有将见到名画的兴奋,也有对贵戚的谄媚。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开篇以王石谷的问话引出《秋山图》故事,“可以说见过,也可以说没有见过”预示故事曲折而神秘,引起读者兴趣。

B.小说围绕《秋山图》的故事展开,构成故事套故事的格局,其中既有王石谷听闻的,也有他亲历的,故事之间过渡自然。

C.小说插入喝茶、拨灯、捋长髯等多个细节,有意造成叙述的停顿,使节奏缓急有度,同时也巧妙地营造了讲故事的氛围。

D.小说两次细致描绘《秋山图》画面,突出“云壑丘山”的磅礴气势,是为了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深化了小说主题。

8.同是画作藏家,润州张氏和贵戚王氏对《秋山图》的心态却不相同,请结合小说简要分析。(4分)

 

9.本小说脱胎于清代文人笔记,该笔记以王石谷与恽南田相约同去寻找“《秋山》真本”为结尾,确定王府的画是假的。而本小说关于《秋山图》故事的结尾具有“不确定性”,这样的处理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唐宪宗元和七年秋,魏博节度使田季安薨。子怀谏,为节度副大使。兵马使田兴,有勇力,军中赖之。辛亥,上与宰相议魏博事,李吉甫请兴兵讨之,李绛曰:“臣窃观两河藩镇之跋扈者,皆分兵以隶诸将,不使专在一人,恐其权任太重,乘间而谋己故也。诸将势均力敌,莫能相制,若常得严明主帅以临之,则粗能自固矣。今怀谏乳臭子,不能自听断,军府大权,必有所归,诸将厚薄不均,怨怒必起,不相服从。然则向日分兵之策,适足为今日祸之阶也。至时,惟在朝廷不爱爵禄以赏其人,使两河藩镇闻之,恐其麾下争为恭顺矣,此所谓不战而屈人兵者也。”上曰:“善。”既而田怀谏幼弱,军政皆决于家僮蒋士则,数以爱憎移易诸将,众皆愤怒。朝命久未至,军中不安。田兴晨入府,士卒数千人大噪,请为留后。兴乃谓众曰:“勿犯副大使,守朝廷法令,申版籍,请官吏,然后可。”皆曰:“诺”。兴乃杀蒋士则等,迁怀谏。魏博监军以状闻,吉甫请遣中使宣慰以观其变,绛曰:“不可。今田兴奉其土地兵众,坐待诏命;乘此际推心抚纳,结以大恩。”上从之,以兴为魏博节度使。缝又言魏博五十余年不沾皇化不有重赏过其所望则无以慰士卒之心使四邻劝慕遗发内库钱百五十万缕以赐之左友以为所与太多后有此比将何以给之上以语绛,绛曰:“田兴不贪专地之利,归命圣朝,陛下奈何爱小费而遗大计,不以收一人心!”上悦,曰:“朕所以恶衣菲食,蓄聚货财,正为欲平定四方,不然,徒贮之府库何为!”十一月,遣知制诰裴度至魏博宣慰,以钱百五十万缗赏军士,六州百姓给复一年。军士受赐,欢声如雷。成德、兖郓使者数辈见之,相顾失色,叹曰:“倔强者果何益乎!”十四年秋,田兴入朝,上待之尤厚。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卷三十四》)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绛又言/魏博五十余年不沾皇化/不有重赏过其所望/则无以慰士卒之心/使四邻劝慕/请发内库钱百五十万缗以赐之左右/以为所与太多/后有此比/将何以给之/

B.绛又言/魏博五十余年不沾皇化/不有重赏/过其所望则无以慰/士卒之心使四邻劝慕/请发内库钱百五十万缗以赐之/左右以为/所与太多/后有此比/将何以给之/

C.绛又言/魏博五十余年不沾皇化/不有重赏过其所望/则无以慰士卒之心/使四邻劝慕/请发内库钱百五十万缗以赐之/左右以为/所与太多/后有此比/将何以给之/

D.绛又言/魏博五十余年不沾皇化/不有重赏/过其所望则无以慰士卒之心/使四邻劝慕/请发内库钱百五十万缗以赐之左右/以为所与太多/后有此比/将何以给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留后,官名,始于唐代宗年间,文中是魏博节度使缺位时代理的称谓。

B.版籍,指户口册或领土、疆域,“申版籍”指向朝廷索要人口和土地。

C.专地,擅自处置领地,唐至德年后节度使专地以抗上令,始有藩镇之祸。

D.道,古代行政区划名,唐代曾分天下为十五道,唐末演变为节度辖区。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家僮蒋士则趁田季安去世、怀谏年幼弱小之际,独揽魏博的军政大权,凭个人好恶调换众将职位,引发众怒,后来被田兴杀掉。

B.李绛向宪宗提出建议,朝廷应采取分散各地藩镇将领兵权的策略,令诸将势均力敌,避免他们因兵权集中而嚣张跋扈,趁机谋乱。

C.宰相李吉甫先是主张对魏博用兵,后又在魏博易主的时候,建议朝廷观其变化,但他的意见都遭到了李绛反对,也未被宪宗采纳。

D.宪宗采纳李绛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建议,避免了战争,任命田兴为节度使,后犒赏军士,免除魏博一年赋税,并在田兴入朝时善待他。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今田兴奉其土地兵众,坐待诏命;乘此际推心抚纳,结以大恩。

 

(2)朕所以恶衣菲食,蓄聚货财,正为欲平定四方,不然,徒贮之府库何为!

 

14.两河藩镇中成德、兖郓的使者为什么会“相顾失色”?请简要说明。(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其三)  苏辙

赵北燕南古战场,何年千里作方塘。

烟波坐觉胡尘远,皮币遥知国计长。

胜处旧闻荷覆水,此行犹及蟹经霜。

使君约我南来饮,人日河桥柳正黄。

【注】①又名《赠知雄州王崇拯二首(其一)》。②皮币,指毛皮和缯帛,古代用作聘享的贵重礼物。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人奉命出使途经雄州,历史上该州曾经是战乱频发之处,现已是和平安宁之地。

B.望千里方塘烟波浩渺,诗人觉离契丹尚远,看着随行贵重的礼物,深感责任重大。

C.诗人为错过雄州荷花盛开的美景而惋惜,但庆幸赶上了经霜之蟹,可以一饱口福。

D.本诗押“江阳”韵,“塘”“长”“霜”“黄”均字音洪亮,表达了积极乐观的情感。

16.诗人奉命北上,尾联却写“南来”“人日”之约,对此你如何理解?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在《逍遥游》中,庄子以“,_”,而搁个杯子当船就会粘住不动,是因为水太浅而船太大的比喻,形象地说明道理。

(2)《蜀道难》中,李白借用“五丁开山”的神话故事,“                  ,                 ”,描述了先民们开通蜀道的历史。

(3)琴是一种古老的拨弦乐器,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典型载体之一,“琴”字常出现在古代诗歌中,如“,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书法_         中国特有的艺术,不但能配合建筑与雕刻,而且能呼应文学与绘画;不但能美化生活的环境,而且能加强艺术的欣赏。无论是登高临水,或是俯仰古迹,只要有宏美的书法跃然于匾额、楹联或石碑之上,现场的情景便得以聚焦,怀古的气氛立刻就点醒了。

所以面对名胜古迹,我常低回于历代的题咏之前,幻觉祖先的魂魄(  ① ),(  ②  ),在顿挫转折的点捺之中向我手语,幻觉历史就躲在那后面隐隐地向我题词,有时是楷书的端庄,有时是行书的从容,而有时,是草书的             

近年来,自己不擅书法,常在登临之余邀请我题词,我对于题什么词,倒不难。只是实在是难以下笔,因为拙腕管不住顽笔,轻毫控不了重墨,只要一落笔就满纸云烟,不,就乌烟瘴气了。看到书法家的朋友健笔淋漓,,墨渖上纸,或驻或行,或舞或飞,或峰回路转、柳暗花明,或盘马弯弓、  ,或轻舟出峡、顺流而下,看他们一管在握如挥魔杖,我总是艳羡之余,以指书空,摹拟那夭矫笔势。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不失为放纵挥洒自如一触即发

B.不愧为狂放挥洒自如蓄势待发

C.不愧为放纵洋洋洒洒一触即发

D.不失为狂放洋洋洒洒蓄势待发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近年来,自己不擅书法,我常在登临之余,被邀请题词,题什么词,我倒难不了。

B.我自己不擅书法,近年来,常在登临之余,邀请我题词,对于题什么词,我倒不难。

C.我自己不擅书法,近年来,常在登临之余,被邀请题词,题什么词,对于我来说倒不难。

D.近年来,自己不擅书法,在登临之余,我常邀请题词,对我来说题什么词,倒难不了我。

20.仿照文中画横线的句子,选用下列材料中的词语,在文中括号①②处补写两句话,要求符合语境,前后衔接,句式整齐,逻辑严谨,语言通顺。(5分)

材料:呐喊低语泄密述说

浓淡之中行楷之中 俯仰之间 篆隶之间

流畅雅正 飞扬灵动 神秘难认 繁复艰深

(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腐殖质是土壤的调色师。腐殖质是由动植物残体演变而成,一般粘附在土粒的表面,它的多少会影响土壤颜色深浅。黑色的土壤一般是腐殖质含量较高的,因为腐殖质呈黑色和棕色;腐殖质含量较少时,土壤则呈现灰色或灰白色。从灰到黑,土壤颜色①      

矿物质也会影响土壤的颜色。比如,氧化铁就是善变的调色高手。当它在土壤中的含量高时,土壤会呈现偏红色或棕红色。同时,②     。在低洼潮湿的环境中,氧化铁极易转变为水化氧化铁,这种地方的土壤常显黄色;当通风不良、氧气缺乏时,土壤中的氧化铁又变成了氧化亚铁,土壤呈现出灰蓝色。

此外,土壤颜色还会随深度增加而变浅。(     ),其在土壤上部累积较多,所以土壤颜色较深,越往下有机质含量往往急剧下降,因此土壤颜色较浅。    比如黄土高原一些植被覆盖不佳的黄土剖面,上下就都是很均一的黄色。

2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凋亡的植物在土壤中形成有机质

B.土壤中的有机质是植物凋亡形成的

C.植物凋亡融入土壤而产生有机质

D.有机质在土壤中的累积是由植物不断凋亡产生的

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棋盘虽小,方寸之间,却蕴含无穷智慧。围棋,弈者持黑白二色圆形棋子在方形棋盘上对弈,棋子地位平等,双方以围地更多为目标,棋盘上往往出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象棋,开局双方隔阵对垒,棋子分为不同角色,行棋时有各自的规则,棋手排兵布阵展开攻防。跳棋,棋盘为六角型,可多人共同参与,棋子功能相同,行棋时棋子可彼此借力,相互搭桥铺路,力求已方棋子率先全部达到终点。

以上材料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内容写一篇文章,体现你作为新时代青年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2广东省广州市高三一模考试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1 - 3: CAC

4.(1)材料一引用章太炎的观点,是为了进一步阐释其“文学总略”说的内涵,方便读者理解并且开门免山,为后文详细解释做铺垫。

(2)材料二是再次点观点,总结论述主旨,并对此引出深度思考,与西方学者观点进行比较。

5.(1)文学要以质实性和直接性为基础,在文字性的基础上,衍生出艺术性,不以文害辞,也不以辞害意的追求装饰性。

(2)不分雅俗,对文学一视同仁。

(3)从不同的方面揭示出文学背后的图景,不断扩充文学的内涵。

6 - 7:BD

8.(1)张氏对待《秋山图》是病迷和求真ρ即使家道中落仍然对画作作常珍惜。

(2)王氏是取得《秋山图》的骄傲又怀疑,附庸风雅,本身对画作并无见解,通过大师的眼神态度来弧别。

9.(1)延续故事的曲折并神秘,更好地吸引读者的兴趣,留下悬念,引发读者的思考。

(2)故事更然而止,有意造成故事的停顿,巧妙地渲染了神秘的氛围。

(3)使读者与故事情节之间不断的来回变化,彰显故事情节的复杂性与曲折性。

10 - 12: CBB

13.(1)如今田兴奉上他的土地和军队,坐等朝廷下达命令,乘此机会推心置腹地安抚招纳,用大恩大德结交他。

(2)我穿破烂的衣服和吃粗劣的食物的原因就是为了汇聚财物,正是为了打算用来平定天下,如果不是这样,白白地贮存满国库有什么用!

14.(1)田兴归顺朝廷受到封赏,军士得到赏钱,百姓免除赋税,朝廷恩德得以施行。

(2)朝廷的策略对收复魏博有了成效,让他们看感受到了朝廷的政策以及压力。

15. B

16.(1)反村手法,写出了奉命北上的匆忙,与友人相约要“南来”,表达了赶赴朝廷任务,表达了时局状态紧张,同时表达了对友人治理好一方的称赞之情

(2)直抒胸膜,表达了诗人和朋友的情谊,在特别的日子且相聚,表达了诗人欢快与喜悦之情。

(3)以境结情,用“南来”“人日”进一步表达孕在这佳节,诗人还在赶赴朝廷任务,表达了时局状态紧张,同时表送了对友人治理好一方的称赞之情。

17(1)①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②地崩山推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③独坐幽里,弹琴复长啸

18 - 19: BC

20.①在那神秘难认的篆隶之间向我泄密。

②在那流畅雅正的行楷之中向我诉说。

21.D

22.(1)随腐殖质量升高呈梯度变化

(2)它也是一种善变的物质

(3)并非所有颜色都随深度变化


文章转载自(直接来源):

本文由语文试题与作文(stzuowen)整理,转载注明出处。

投稿:1224355909@qq.com 商务合作:QQ1224355909


扫码或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语文试题与作文(stzuowen


初中试题库大(stkuda)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语文试题与作文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