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莆田市一中2021-2022学年度下学期期初考高二语文试卷(解析版)
请设为星标!语文试题仓库!应有尽有!最新高考试题作文高中试题小学试题作文初中试题作文中考试题作文!关注本号可每天收到各种资料。点上面蓝色文“语文试题与作文”关注。
2020年9月高考优秀作文专辑9月出炉,欢迎淘宝!
高考第一品牌语文月刊代码46-88每月一本定价12元。其中每年8月高考优秀作文点评专辑、9月高考试题分析专辑、12月最新高考分类练习专辑、4月最高高考冲刺AB卷二套题等为高考必备!咨询微信160170248,手机13602424805
语文月刊2020年9月高考作文专刊目录
海量免费试题,请关注:1语文试题汇编2020年6.1-7.7全部语文试题 2.试题汇编2020.5.1-5.31 3.试题汇编2020.4.1-4.30 4.试题汇编2020.3.1-3.31 5.初中试题仓库请点这里 6.小学试题仓库请点这里
2021-2022学年度下学期期初考试卷
高二语文 选择性必修中册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体育扶贫是指国家通过实施特别体育政策,履行“发展体育事业,增强人民体质”的法律义务,从而保障贫困地区公民享有现实的体育权达到或接近全国同等水平。
对国家而言,体育扶贫的基本属性包括:一是保障义务的法定性。推进贫困地区体育事业、保障贫困人口享有体育权是各级政府的一项职责,在宪法和相关法律中有明确规定。二是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适应性。随着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贫困地区体育的政策投入水平需相应提高,体育政策在国家扶贫政策体系中的分量需进一步加重。三是实施机制的强制性。实现体育扶贫目标,以问责机制为保障,明确各级政府的支出责任。
对贫困地区人口而言,体育扶贫的基本属性包括:一是权利行使成本的非排他性。体育扶贫不同于个体受益显著的财产性扶贫,贫困人口可以共同享受政策普惠,基本不存在权利收益排斥。二是权利实现效果的互补性。贫困人口的体育权与健康权、文化权等基本权利相互交叉,享有现实体育权的同时其他权利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实现。三是权利主体的参与性。体育活动和体育锻炼说到底是个体行为,政府和社会主要提供必要条件,个人须积极参与,别人无法代理。
(摘编自段鸿斌《体育扶贫:法律意涵、政策机制与实施路径》)
材料二:
从公元前8世纪起,在希腊诸城邦之间出现了一些泛希腊主义的节日,奥林匹克运动会便是其中之一。完全不同的,甚至常常敌对的各城邦的希腊人都聚集在一起。在古希腊人那里,奥运帮助他们打破实际存在的“部落主义”(相当于今天的民族主义),而形成一种更具有普遍意义的共同身份意识。
不幸的是,现代奥运却反倒一直无法摆脱来自民族主义和体育国家政治化的困扰。最让人们深刻难忘的例子便是1936年在纳粹德国举办的柏林奥运会。在冷战时期,“金牌”被一些国家用作与敌对意识形态进行斗争和显示某种政治制度优越性的宣传工具,使得体育成为国家政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意识形态的作用下,奥运不止一次成为分裂而不是融合世界的运动会。体育国家政治化使得奥运发生了不仅可悲而且有害的异化。
政治哲学家霍布斯在他的《利维坦》中,把全能的国家比喻成一个无所不想吞食、无所不能吞食的权力怪兽。体育一旦被国家政治吞食,它本身也会变成一个这样的怪兽。它取消体育对人的体格和心灵的培养作用,无视体育高尚的自身目的,把体育变成一种手段,一种显示国力和国家权力合法性的方式。这种国家政治化的体育,它吞食本应该属于全体国民的体育资源,吞食作为活生生个人的体育人员,它也同样吞食无数普通的“体育观众”,使他们无法有效地扮演自己在“竞赛”中的角色。
体育竞赛对公共政治具有积极的示范作用,其中之一便是学会如何平衡和协调每个公民在公共生活中常会扮演的党派和裁判角色。例如,在美国,人们一般有民主党或共和党的政治倾向,在竞选时积极投入,希望自已这一方能得到胜利。这是党派的角色在起作用。但是,公民们尊重公平法治的精神,不希望为自己一方的胜利而牺牲民主竞争的普遍规则。“水门事件”中,尼克松总统企图把国会对他的听证说成是“党派竞争”,煽动党派角色情绪。但是,无论是在政治上倾向民主党还是共和党,美国公众并没有站在尼克松一边,他们的裁判角色最后还是发挥了作用。
打破金牌心结和由此引发的与其他国家的敌对情绪,这也许是扮演好竞赛观众角色的第一步。在今天的世界里,要设想或期待一个完全去除民族主义情绪的奥运似乎还为时过早。但是,尽量消除以我为中心,避免以敌对意识去看待竞赛或竞争,这却是办得到的。扮演好这种竞赛观众角色对人们在公共生活中扮演好类似的角色能产生好的影响,也具有积极的训练作用。这种看来似乎是在体育之外的教育和收获,其实可以成为奥运对人类社会的一个不小的贡献。比起金牌来,这不是更令人期待吗?
(摘编自徐贲《举国体制下的体育是“利维坦”式的怪兽》)
材料三:
群众体育是体育强国建设体系中最为重要的一环,需大力发展。2014年10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意见》指出,“发展体育事业和产业是提高中华民族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的必然要求,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体育需求”。《意见》首次把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把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健康水平作为体育事业的根本目标。我国“简政放权”“政事分开、政社分开”、构建“小政府、大社会”的政治体制改革方向决定了“社会”是将来办体育事业的主体。群众体育行为是群众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的体育态度及具体的体育活动方式。它是衡量群众体育发展的黄金指标,也是建设体育强国的主要抓手之一。实践表明,群众体育的进行除了少数是自发性之外,绝大部分都是在非正式体育组织的引导和驱动下实现的……目前,非正式体育组织已经在群众体育行为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相对正式组织具有的“明确目标、清晰边界、规范秩序、权威层级及追求效率最大化”等特征,非正式体育组织化水平较低、目标广泛而不明确,主要靠情感、道德等手段对组织成员进行控制。对正式组织而言,非正式组织是一把双刃剑,管理得当,积极功效明显,反之则会阻碍或破坏正式组织及所属成员的利益。
(摘自胡好、翟波宇、王传平《非正式体育组织在群众体育中的行为表现及规范研究》)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实施体育扶贫,履行“发展体育事业,增强人民体质”的法律义务,可以有效确保贫困地区公民享有体育权。
B. 体育扶贫的基本属性体现在国家义务和公民权利两个方面,政府必要时需用行政手段强制个人参与体育运动。
C. 要真正展现奥林匹克运动精神,就必须把体育与政治完全剥离开来,以免使体育成为国家政治的组成部分。
D. 非正式体育组织在群众体育行为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现阶段群众体育的进行都是在其引导和驱动下实现的。
2. 根据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水门事件”论证了体育竞赛对公共政治的积极示范作用是学会如何平衡和协调公民扮演的党派和裁判角色。
B. 在意识形态的作用下,奥运不止一次成为分裂而不是融合世界的运动会,体育国家政治化造成1936年的柏林奥运会完全失败。
C. 将体育事业的根本目标定为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健康水平,体现了国家对群众体育的高度重视。
D. 非正式体育组织是推动群众体育发展的重要力量,但它也是一把双刃剑,对其加以规范管理是有必要。
3. 下列可以作为论据最能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
A. “古希腊运动员试用蘑菇、仙人掌的提取液(含致幻剂)来提高运动成绩。”
B. “竞技体育要追求荣誉,但国家荣誉不能依靠体育金牌的获得。”
C. “体育是正义,是公正与公平;体育是荣誉,是高尚与尊严。”
D. “英国青少年体育的发展呈现体育教育与竞技运动协同演进的特征。”
4. 材料二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
5. 从国家层面该如何实现体育事业良性发展?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1~5题答案】
【答案】1.A 2. B 3. B
4. ①采用层进式的论证结构。首先指出体育国家政治化对现代体育的影响,接着论证体育对政治的积极作用,最后点明如何让奥运体育发挥它的积极作用;②运用对比论证、引用论证等方法。材料将现代奥运与古希腊奥运作对比,表现现代奥运发生的异化,并引用了霍布斯的观点说明体育被政治吞食的后果。
5. ①让公民享有平等的体育权,并为权利实现提供法律保障;②提高对贫困地区体育政策的投人水平;③重视体育对体格与心灵培养的作用,避免体育的国家政治化;④把全民健身、增强全民体质上升为国家战略;⑤加强对非正式体育组织的培训与管理,使其在群众体育中发挥积极作用。(答出三点即可)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B. “政府必要时需用行政手段强制个人参与体育运动”错,原文表述是“体育活动和体育锻炼说到底是个体行为,政府和社会主要提供必要条件,个人须积极参与,别人无法代理”,并不是政府用行政手段强制个人参加体育运动;
C. “必须把体育与政治完全剥离开来”错,太绝对,原文表述是“体育一旦被国家政治吞食,它本身也会变成一个这样的怪兽”,但并未表述要把体育与政治完全剥离;
D. “现阶段群众体育的进行都是在其引导和驱动下实现的”错,原文表述是“群众体育的进行除了少数是自发性之外,绝大部分都是在非正式体育组织的引导和驱动下实现的”,可见并不是“都在其引导和驱动下”。
故选A。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B. “体育国家政治化造成1936年的柏林奥运会完全失败”错,原文表述是“不幸的是,现代奥运却反倒一直无法摆脱来自民族主义和体育国家政治化的困扰。最让人们深刻难忘的例子便是1936年在纳粹德国举办的柏林奥运会”,可见“完全失败”于文无据。
故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材料二论述的主要观点是民族主义、国家政治化对现代体育的影响,即很多国家将在竞技比赛中获得金牌的数量当作显示政治制度优越性的工具.
A. 是从运动员个人的层面谈在竞技体育中获得更优异的成绩。
B. 与文中观点一致。
C. 谈的是对体育的理解。
D. 谈的是英国青少年体育发展的特征。
故选B。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材料二采用层进式的论证结构,同时运用对比论证、引用论证、举例论证等方法进行论证。
第一段写希腊奥运会是完全不同的,甚至常常敌对的各城邦的希腊人都聚集在一起的运动会,奥运帮助他们打破实际存在的“部落主义”,而形成一种更具有普遍意义的共同身份意识。
第二段写现代奥运一直无法摆脱来自民族主义和体育国家政治化的困扰,并举例说明。
一、二两段形成对比表现现代奥运发生的异化。
第三段引用政治哲学家霍布斯的观点进一步说明体育被政治吞食的后果。
第四段点明体育竞赛对公共政治具有积极的示范作用,同样进行举例说明。
第五段写作者的希望:扮演好竞赛观众角色,尽量消除以我为中心,避免以敌对意识去看待竞赛或竞争。同时扮演好这种竞赛观众角色对人们在公共生活中扮演好类似的角色能产生好的影响。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概括要点,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
依据“一是保障义务的法定性。推进贫困地区体育事业、保障贫困人口享有体育权是各级政府的一项职责,在宪法和相关法律中有明确规定”可概括为:让公民享有平等的体育权,并为权利实现提供法律保障;
依据“二是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适应性。随着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贫困地区体育的政策投入水平需相应提高”可概括为:提高对贫困地区体育政策的投人水平;
依据“三是实施机制的强制性。实现体育扶贫目标,以问责机制为保障,明确各级政府的支出责任”可概括为:以问责机制为保障,明确各级政府的支出责任,确保实现体育扶贫目标。
依据材料二,尤其是“体育一旦被国家政治吞食,它本身也会变成一个这样的怪兽,它取消体育对人的体格和心灵的培养作用,无视体育高尚的自身目的,把体育变成一种手段,一种显示国力和国家权力合法性的方式”可概括为:重视体育对体格与心灵培养的作用,避免体育的国家政治化;
依据“《意见》首次把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把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健康水平作为体育事业的根本目标”可概括为:把全民健身、增强全民体质上升为国家战略;
依据“群众体育的进行除了少数是自发性之外,绝大部分都是在非正式体育组织的引导和驱动下实现的……目前,非正式体育组织已经在群众体育行为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正式组织而言,非正式组织是一把双刃剑,管理得当,积极功效明显,反之则会阻碍或破坏正式组织及所属成员的利益”可概括为:加强对非正式体育组织的培训与管理,使其在群众体育中发挥积极作用。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霍乱之乱
池莉
霍乱发生的那一天没有一点预兆。天气非常闷热,闪电在遥远的云层里跳动,有走暴迹象。
我和秦静值夜班。下午五点,防疫站的人基本走光了,只剩下科室主任闻达。
闻达头发凌乱的脑袋在满满一桌的书本、卡片和资料堆中微微摇晃。从办公桌底下探出老远的,是他瘦骨伶仃的长腿和那双穿着不配套皮鞋的大脚。他追踪流行病二十多年了,对所有的流行病都怀有巨大的兴趣和热情。撰写工作量极大的报告使他每天都要推迟一个小时下班。闪电穿过云层,雷声冷不丁在耳边爆响,密集的大雨从远处黑压压地扫了过来。
晚上八点多,电话铃声骤然响起。
是第十九医院肠道门诊的洪大夫打来的,她战战兢兢地说:“我们发现一例霍乱。”
我和秦静傻了眼。
在消失了几十年之后,霍乱又来了,而我们对它的认识仅限于知道它的厉害和可怕。我们学习的流行病学教材是一九七七年印刷的,它告诉我们:“我国在解放后不久便消灭了天花、霍乱和鼠疫。”我们也就把书本上的这几种病哗哗地翻了过去。
洪大夫在电话里大叫:“喂,我们该怎么办?”
我们终于冷静下来,叮嘱洪大夫赶快隔离病人,把疫情卡和粪样送到我们站里来,有情况及时打电话。
五层楼的防疫站蓦然间灯火通明,各个科室的人全都连夜冒雨赶到了站里,大家对霍乱除了满怀恐惧,其他一无所知。站长答非所问地应付着大家,人们非常不满,到处是寻找闻达的声音:“闻主任呢?闻达呢?”
闻达的出现使站里顿时有了秩序。大家的目光一下子集中过来。站长如见救星,紧紧地握住闻达的手说:“现在就看你的了。”
闻达一口气宣布了八条意见:第一,组建紧急行动小组;第二,立刻复查粪样培养基的菌落;第三,连夜出发,追踪病人并确定疫点……
有关部门的领导都赶来了,小车密密麻麻塞满门口。领导都主动与闻达握手,摇着他的手说:“老专家啊,全靠你了。”
闻达的“八条”,开出了一系列我们防疫站本来就应该有却一直没有配备的正规化设备,大大小小写满了三张纸。
闻达走路变得格外轻盈,皮鞋不再像平时那样不知深浅地摩擦地面,白大褂在他身后飞荡起来,使他像一只忙碌的喜气洋洋的燕子。
紧急行动小组成立,救护车一头冲进雨里,以最快速度朝一个叫“臭塘村”的地方飞去。这是霍乱病人肖志平所在的村子。
几经辗转,当我们终于将肖志平带回防疫站时,已是旭日东升。
理想中的紫外线室已经有了,大厅里整齐地挂着崭新的隔离服,地上是一排排油亮的齐膝盖长筒橡胶靴。仅半天时间,整个防疫站旧貌换新颜。
闻达一夜没睡,但他精神矍铄,一双眼睛精光发亮。
他主动跟我们聊起往事:“我年轻时遇上一次鼠疫,那是一九五二年,黑龙江的甘南县突然出现大量肺炎病人。传播之迅猛、死亡率之高震惊了政务院。消息传来,我立刻报名去了疫区,提出了紧急处理的流行病防治方案,划出了半径为十公里的警戒圈,大隔离圈内再划小隔离圈,层层进行检疫和预防接种。我们获得了极大成功。”
秦静说:“后来呢,闻主任?”
闻达说:“后来就是今天了,我又抓住霍乱了。这次的霍乱,我们也一定能够消灭。但这一次不是永远。要记住,微生物与我们同在这个生活空间,它们的繁殖变异没完没了,一旦为它们提供了外因,就会造成发病。现在情况危急,我们今天必须封锁疫点。”
下午六点,我们全副武装地从防疫站出来,体态臃肿,像太空里的宇航员,笨拙缓慢地爬上汽车。
臭塘村位于工厂和农村的接壤地带,是工厂的废料废渣堆。村子里没什么树木,四周是荒滩和臭水塘。正值晚饭时间,屋顶冒着炊烟,臭水塘边有妇女在洗菜,光屁股的小孩和鸡鸭猪狗在外面玩耍。
我们兵分两路向臭塘村包抄过去。闻达率先接近村子,用电喇叭不停喊话:“乡亲们,我是防疫站的流行病医生。你们这里流行一种肠道传染病,要求大家从现在起一律不要外出,等候我们的检查和治疗。”
消杀科的人背着喷雾器,沿着包围圈散开,准备由外向内进行卷帘式消毒。
村里的女人们尖叫起来,拉着孩子到处躲藏。男人们抄起木棒、铁锤,在村口堵住了闻达,一把缴获了闻达手里的喇叭,凶狠地说:“少来这套,我们生病了会自己去医院。说实话,你们为什么要包围我们村子?后面围上来的人是不是要使用化学武器?”
闻达说:“不是不是,是来给你们消毒的。”
村民们怒火万丈:“我们没有毒,要你们来消什么毒?”
关键时刻,闻达急中生智,叫人把消毒液喷在自己身上。闻达在消毒液的沐浴下做出开心的样子给村民看,说:“是不是化学武器?我死了没有?没有啊!”村民们观察了一会儿,放下了手中的武器。
我们成功封锁了疫点。有五个病人被我们查了出来,当即就被塞进救护车送进了医院。
封锁区隔离了十四天,没有一个人有闪失,倒是我们防疫站的医生几乎都累病了。这十四天,我们的睡眠平均每天只有两个半小时。
从封锁区撤回来的那天,村民送了我们一程又一程。他们说:“我们最感激的是,你们让领导注意到了臭塘村,我们从此有人管了。其实我们哪有什么病?谁夏天不拉几回肚子?从来没有医生像你们这么好,实在是辛苦你们了!”
我们无奈地笑笑,上车走了。臭塘村的人们觉得我们在小题大做,他们最终也不知道自己患的是霍乱。
也许是因为严格的保密,事后并没有我们所期待的辉煌。闻达回到了从前,依然每天下班之后写一小时的流行病学调查报告,走路又是拖泥带水了,鞋底总是呲呲地摩擦地面,两只不同的皮鞋又穿在了他的脚上。
(有删改)
6.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接到洪大夫的电话,“我和秦静傻了眼”,说明这两人对霍乱的突然出现既感到震惊,又一时不知如何应对。
B. 霍乱发生后,闻达开列的所需设备“写满了三张纸”,主要反映了当时整个社会防疫条件的落后以及防疫医疗设备的匮乏。
C. “这次的霍乱,我们也一定能够消灭。但这一次不是永远。”这句话体现了闻达对病毒的清醒认识,发人深思。
D. 送行时,村民们对医护工作者心存感激,最重要的原因是他们认为自已的生活引起了大家的注意,从此有望改善。
7.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中“我”角色是主人公——流行病医疗专家闻达的同事,小说通过“我”的视角来叙事,能够增强故事的真实性,拉近与读者的距离。
B. 小说开头“跳动”“穿过”“爆响”“扫”等词语,清晰地描绘出天气的变化,渲染了霍乱发生时的恐怖气氛。
C. “像一只忙碌的喜气洋洋的燕子”一句,运用比喻手法,表现了闻达受到领导重视和设备完善后骄傲自得的心理。
D. 小说插叙了闻达年轻时抗击鼠疫的情况,既丰富了人物形象,又为后面抗击霍乱的情节做了铺垫。
8. 小说三次描写闻达的鞋子,请简要分析每次描写对人物塑造的作用。
9. 谈到创作时,作者说“将自己的担忧写进了小说”。通过阅读小说,你认为可以从哪些方面来防疫,有可能消除这种“担忧”?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6~9题答案】
【答案】6.B 7. C
8. ①第一次突出人物不休边幅、不拘小节的性格特征。②第二次写主人公自身价值受到重视,意气风发、充满活力的精神状态。③第三次突出主人公不注重一己得失、坚守自我的高贵品质。
9. ①专业教育存在缺陷,医疗人员缺乏专业培养,以致霍乱来临时慌乱不堪。②有关部门对防疫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应有的医疗设备严重缺乏。③科学知识普及程度不够。医疗队进村遭遇抵抗,村民认为医疗队小题大做。④对专业人才缺乏应有的尊重和待遇。闻达临危受命,医疗队付出巨大努力消灭疫情后没有出现“期待的辉煌”。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B.“主要反映了当时整个社会防疫条件的落后以及防疫医疗设备的匮乏”错误,结合“防疫站本来就应该有却一直没有配备”可知,主要反映了当时社会对防疫工作的轻视。
故选B。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章的艺术特色的能力。
C.“设备完善后骄傲自得的心情”错误,“大大小小写满了三张纸”说明此时设备还未完善,只是开出了单子;“像一只忙碌的喜气洋洋的燕子”是因为闻达受到了领导的重视,人物的心情是“激动兴奋”。
故选C。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物形象塑造方法的把握能力。
第一次描写是“闻达头发凌乱的脑袋在资料堆中徽微摇晃,从油漆斑驳的办公桌底探出老远的,是他伶仃的长腿和那双穿着不配套皮鞋的大脚”,“鞋与脚不配套”,说明人物不修边幅、不拘小节;
第二次描写是“闻达走路变得格外轻盈,皮鞋不再像平时那样不知深浅地摩擦地面,破旧的白大褂在他身后飞荡起来,使他像一只忙碌的喜气洋洋的燕子”,为何“走路变得格外轻盈,皮鞋不再像平时那样不知深浅地摩擦地面”?因为臭塘村发生霍乱,大家对这个病知之甚少,都不知如何是好,站长如见救星,紧紧地握住闻达说“乱成一锅粥了,现在看你的了”。“有关部门的领导都赶来了,小车密密麻麻塞满门口。领导都主动与闻达握手,摇着他的手说:‘老专家啊,全靠你了。’”可见,这一细节表现主人公自身价值受到重视,意气风发充满活力的精神状态;
第三次描写是“闻达回到了从前,依然每天下班之后写一个小时的流行病学调查报告,走路又是拖泥带水了,鞋底总是嗞嗞地摩擦地面,两只不同的皮鞋又穿在了他的脚上”,闻达和同事们成功阻止了疫情的爆发,但是群众不知道,“臭塘村的人们觉得我们是在小题大做,他们最终也不知道自己患的是霍乱”,并且“因为严格的保密,事后便没有我们所期待的辉煌”,而闻达并没有因此而闹情绪,这一细节突出主人公不注意一己得失、坚守自我的品质。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探讨文本创作意图以的能力。
根据“我们学习的流行病学教材是一九七七年印刷的,它告诉我们:‘我国在解放后不久便控制和消灭了天花、霍乱和鼠疫。’于是,在学习流行病各论的时候,这几种传染病的章节是哗哗翻过去的”,可以概括写出“专业教育存在缺陷,医疗人员缺乏专业培养,以致霍乱来临时慌乱不堪”。
根据闻达的八条处理方案,开出了一系列我们防疫站本来就应该配备却一直没有的正规化设备,大大小小写满了三页纸,可以概括出“有关部门对防疫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应有的医疗设备严重缺乏”。
根据“男人们拿起木棒、铁锤,在村口堵住了闻达,一把缴获了闻达手里的喇叭,凶狠地说:‘少来这套,我们生病了会自己去医院。说实话,你们为什么要包围我们村子?后面围上来的人是不是要使用化学武器?’”“其实我们哪里有什么病?谁夏天不拉几次肚子?从来没有医生像你们这么好,实在是辛苦你们了!”“臭塘村的人们觉得我们在小题大做,他们最终也不知道自己患的是霍乱”,可概括出“科学知识普及程度不够。医疗队进村遭遇抵抗,村民认为医疗队小题大做”。
根据“大家对霍乱除了恐惧,其他一无所知。站长答非所问地应付着大家,人们非常不满,于是到处是寻找闻主任的声音:‘闻主任呢?闻达呢?’”“站长如见救星,紧紧地握住闻达的手说:‘乱成一锅粥了,现在看你的了。’”“有关部门的领导都赶来了,小车密密麻麻塞满门口。领导都主动与闻达握手,摇着他的手说:‘老专家啊,全靠你了。’”“因为严格的保密,事后便没有我们所期待的辉煌”,可以概括出“对专业人才缺乏应有的尊重和待遇。闻达临危受命,医疗队付出巨大努力消灭疫情后没有出现‘期待的辉煌’”。
二、古代诗文阅读(42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余读《东京梦华录》《武林旧事记》,当时演史小说者数十人。自此以来,其姓名不可得闻。乃近年共称柳敬亭之说书。
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本姓曹。年十五,犷悍无赖,犯法当死,变姓柳,之盱眙市中为人说书,已能倾动其市人。久之,过江,云间有儒生莫后光见之,曰:“此子机变,可使以其技鸣。”于是谓之曰说书虽小技然必句性情习方俗如优孟摇头而歌而后可以得志敬亭退而凝神定气简练揣摩期月而诣莫生生曰:“子之说,能使人欢咍嗢噱矣。”又期月,生曰:“子之说,能使人慷慨涕泣矣。”又期月,生喟然曰:“子言未发而哀乐具乎其前,使人之性情不能自主,盖进乎技矣。”由是之扬,之杭,之金陵,名达于缙绅间。华堂旅会,闲亭独坐,争延之使奏其技,无不当于心称善也。
宁南南下,皖帅欲结欢宁南,致敬亭于幕府。宁南以为相见之晚,使参机密。军中亦不敢以说书目敬亭。宁南不知书,所有文檄,幕下儒生设意修词,援古证今,极力为之,宁南皆不悦。而敬亭耳剽口熟,从委巷活套中来者,无不与宁南意合。尝奉命至金陵,是时朝中皆畏宁南,闻其使人来,莫不倾动加礼,宰执以下俱使之南面上坐,称柳将军,敬亭亦无所不安也。其市井小人昔与敬亭尔汝者,从道旁私语:“此故吾侪同说书者也,今富贵若此!”
亡何国变,宁南死。敬亭丧失其资略尽,贫困如故时,始复上街头理其故业。敬亭既在军中久,其豪猾大侠、杀人亡命、流离遇合、破家失国之事,无不身亲见之,且五方土音,乡俗好尚,习见习闻,每发一声,使人闻之,或如刀剑铁骑,飒然浮空,或如风号雨泣,鸟悲兽骇,亡国之恨顿生,檀板之声无色,有非莫生之言可尽者矣。
(选自黄宗羲《柳敬亭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于是谓之曰/说书虽小技/然必句性情/习方俗/如优孟摇头而歌/而后可以得志/敬亭退而凝神定气简练/揣摩期月而诣莫生
B. 于是谓之曰/说书虽小技/然必句性情/习方俗/如优孟摇头而歌/而后可以得志/敬亭退而凝神定气/简练揣摩/期月而诣莫生
C. 于是谓之曰/说书虽小技然/必句性情/习方俗/如优孟摇头而歌/而后可以得志/敬亭退而凝神定气简练/揣摩期月/而诣莫生
D. 于是谓之曰/说书虽小技然/必句性情/习方俗/如优孟摇头而歌/而后可以得志/敬亭退而凝神定气/简练揣摩/期月而诣莫生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金陵,南京。历史上东吴、东晋、南朝宋、齐、梁、陈六个国家曾在这里建都。
B. 缙绅,原意是插笏于带,此为官宦的装束,所以旧时用以泛指上层人物。
C. 幕府,古代军中将帅治事的地方,也可以指军中或官署聘用的文书人员。
D. 南面,指坐南朝北之位。古代天子、诸侯、卿大夫理政时皆南向坐,为尊位。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柳敬亭年少时凶悍强横却擅长说书。他因判死罪而逃到盱眙,后在盱眙跟随莫后光学习说书技艺,能凭借说书使人倾倒。
B. 柳敬亭在技艺上刻苦钻研、精益求精。为了提高技艺,他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地勤学苦练、反复思考,最终超过了一般的水平。
C. 柳敬亭誉满艺坛、受人赏识。他到扬州、杭州、金陵等地说书,声名显于达官贵人之中,后得到宁南侯重用,可参与军中机密大事。
D. 柳敬亭历尽沧桑,具有忠义之心。他在亲历南明朝廷覆灭后,重操旧业,每讲一词一语,能使人产生亡国之恨,听不清伴奏的乐声。
13. 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华堂旅会,闲亭独坐,争延之使奏其技,无不当于心称善也
(2)其市井小人昔与敬亭尔汝者,从道旁私语:“此故吾侪同说书者也,今富贵若此!”
14. 柳敬亭说书技艺超群的原因有哪些?请分条概括。
【10~14题答案】
【答案】10.B 11. D 12. A
13. (1)在豪华大厅的盛大聚会上,在悠闲亭阁的独坐之中,(人们)争着延请柳敬亭表演他的技艺,没有不从内心感到满足,说他演得好的。(2)那些街上往日和柳亭不分你我的市民,在路边私下说:“这人是过去和我们一起说书的,如今他竟如此富贵了!”
14. 天赋异禀;莫后光的指导;丰富的阅历。
【解析】
【分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于是对柳敬亭说:“说书虽然是小小的技艺,但也必须勾画、描摹出所说人物的性格情态,熟悉各地的风土人情,像优孟那样善于用隐言和歌唱进行讽谏,然后才能够有所成就。”柳敬亭回到家里就聚精会神专心致志,勤学苦练反复思考,过了一个月就前往莫后光处。
“说书虽小技”是一个完整的句子,“然必句性情”也是一个完整的句子,其中“然”表转折,与前文“虽”为一组关联词,“然”应放句首,故应在“然”前断开,排除CD。
“凝神定气”与“简练揣摩”为并列关系,共同作“敬亭”的谓语,故在“凝神定气”后断开,排除A。
故选B。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D.“南面,指坐南朝北之位”错误。“南面”应为坐北朝南之位。
故选D。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A.“柳敬亭……后在盱眙跟随莫后光学习说书技艺”理解错误,由原文“久之,过江,云间有儒生莫后光见之”可知,柳敬亭是后来渡过长江(到江南)才遇到莫后光。
故选A。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
(1)“旅会”,大聚会;“延”,邀请,延请;“奏”:表演。
(2)“市井小人昔与敬亭尔汝者”,定语后置句,街上往日和柳亭不分你我的市民;“故”,过去;“侪”,辈、类。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分析信息、归纳要点的能力。
由原文“犯法当死,变姓柳,之盱眙市中为人说书,已能倾动其市人”,意思是柳敬亭逃到盱眙城里给人说书,那时已能使市民佩服感动。此后见到莫后光,莫后光说“此子机变,可使以其技鸣”。可见,柳敬亭具有说书天赋。
由原文“说书虽小技,然必句性情,习方俗,如优孟摇头而歌,而后可以得志”“子之说,能使人欢咍嗢噱矣”“子之说,能使人慷慨涕泣矣”,可见在莫后光的指导下,技艺更超群。
由原文“敬亭既在军中久,其豪猾大侠、杀人亡命、流离遇合、破家失国之事,无不身亲见之,且五方土音,乡俗好尚,习见习闻”可见,丰富的人生阅历使他的艺术造诣更深。
参考译文:
我读了《东亭梦华录》和《武林旧事记》两部宋人笔记,知道当时说书艺人多达数十人。从那时以后,说书艺人的姓名就不为人们所知。仅在近几年人们才共同称赞柳敬亭的说书技艺。
柳敬亭,是扬州府泰州人,本姓曹。15岁时,因蛮狠凶悍强横刁钻,触犯刑法应判死刑,才改姓柳,逃到盱眙城里给人说书,那时已能使市民佩服感动。后来,渡过长江(又到了江南),松江府有个叫莫后光的读书人见了他,说:“这人机智灵活,可以帮助他用他的演技获得声名。”于是对柳敬亭说:“说书虽然是小小的技艺,但也必须勾画、描摹出所说人物的性格情态,熟悉各地的风土人情,像优孟那样善于用隐言和歌唱进行讽谏,然后才能够有所成就。”柳敬亭回到家里就聚精会神专心致志,勤学苦练反复思考,过了一个月就前往莫后光处。莫后光说:“你说书,能够使人欢快喜悦大笑不止了。”又过了一个月,莫后光说:“你说书,能使人感慨悲叹痛哭流涕了。”又过了一个月,莫后光赞叹地说:“你还没有说话哀伤欢乐的感情就先表现出来了,使听众不能控制自己的感情,这样就超过一般技艺了。”从此柳敬亭就到扬州、杭州、金陵说书,声名显扬于达官贵人之中。在豪华大厅的盛大集会上,在悠闲亭阁的独坐之中,人们争着延请柳敬亭表演他的技艺,没有不从内心感到满足,说他演得好的。
宁南侯(左良玉)渡江南下时,安徽提督杜宏域想结交左良玉,把柳敬亭介绍到左良玉的府署。左良玉认为与柳敬亭相见太晚,便让柳亭参与决定军中机密大事。军中官员也不敢以说书人看待柳敬亭。左良玉没有读过书,所有公文,都是幕下文人立意谋篇润色词句,引古证今,努力写成,左良玉都不满意。可是柳敬亭耳朵听的嘴里经常说的,从斜陋里巷的俗语常谈中引来的,没有不合左良玉的心意的。柳敬亭曾奉命到南京,那时南明朝中群臣都畏左良玉,听说他派人来,无不倾倒以恭敬之礼相待,宰相以下的官吏都让柳亭坐在向南的尊位,称呼他柳将军,敬亭也心安理得。那些街上往日和柳亭不分你我的市民,在路边私下说:“这人是过去和我们一起说书的,如今他竟如此富贵了!”
不久,南明朝廷覆灭,左良玉也死了。柳敬亭的资财也差不多花费光了,又像昔日一样贫困,于是又开始走上街头重操旧业。柳敬亭在军中时间很长,那些强横狡诈不守法的人、杀人犯法逃亡在外的人、那些流离失所悲欢离合的事、国破家亡的事,他都亲眼见过,而且各地的方言,大众的爱好和崇尚,都是他经常看到听到的,每讲一词一语,让人听起来有的像刀枪碰撞铁骑突围,飒飒作响腾空而起,有的像狂风怒号下雨泣诉,鸟鹊悲鸣群兽惊骇,使人立即产生亡国之恨,听不清伴奏的乐声,其艺术造诣已不是莫后光的话所能说尽的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凉思
李商隐
客去波平槛,蝉休露满枝。
永怀当此节,倚立自移时。
北斗①兼春②远,南陵③寓使④迟。
天涯占梦⑤数,疑误有新知。
【注】①北斗:诗中借指皇帝居处,即长安。②兼春:兼年,两年。③南陵:唐时属池州,今安徽南陵县。④寓使:送信的使者。⑤占梦:占卜梦境。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写了愁思产生的环境,通过物象的变化反映诗人的心境,为引起愁思作了铺垫。
B. 颔联“永怀”“倚立”,让人感受到诗人的身影久久倚立在水亭边,凝神长想,思潮起伏。
C. 颈联写诗人离开长安已有两年,滞留远方未归;而南陵方面传信的使者,又迟迟不带回期待的信息。
D. 本诗继承杜甫在格律上的传统,注重韵律,语言精工典丽,富有意味,读来令人回肠荡气。
16. “凉思”二字统领全篇,试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15~16题答案】
【答案】15.D 16. “凉思”语意双关,既指“思”因“凉”而生(因凉而生愁思),也意味着思绪悲凉。首联写愁思产生的环境。颈联中诗人的笔触由“凉”转入“思”。重点表现了作者之思。颈联写作者处在进退两难的境地,让作者产生被弃置天涯、零丁无告的感觉,写出了作者思绪的悲凉。尾联中屡屡借梦境占卜吉凶,甚至猜疑所联系的对方有了新结识的朋友而不念旧交了。此处写作者感受到被朋友抛弃的悲凉感觉。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能力。
D.“语言精工典丽”分析错误。本诗语言风格疏郎清淡,不假雕饰,有别于李商隐一贯的精工典丽的作风。
故选D。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本诗以“凉思”为题,也以“凉思”二字统领全篇。
首联“客去波平槛,蝉休露满枝”,意思是:访客已经离去,池水涨平了栏槛,知了停止噪鸣,清露挂满树枝。这描绘出一幅水亭秋夜的清凉图景,写出作者愁思产生的环境。但是,诗句的胜处不光在于写景真切,它还细致地传达出诗人心理感受的微妙变化。如“客去”与“波平槛”,写景实际上反映了诗人由闹至静后的特殊心境,为引起愁思作了铺垫。
颔联“永怀当此节,倚立自移时”,意思是:诗人的身影久久倚立在水亭栏柱之间,他凝神长想,思潮起伏。永怀,即长想。此节,此刻。移时,历时、经时。诗人的笔触由“凉”转入“思”,读者虽还不知道他想的什么,但已经感染到那种愁思绵绵的悲凉情味。
诗篇后两联“北斗兼春远,南陵寓使迟。天涯占梦数,疑误有新知”则进入所思的内容。北斗星,因为它屹立天极,众星围绕转动,古人常用来比喻君主,这里指皇帝驻居的京城长安。兼春,即兼年,两年。离开长安已有两个年头,滞留远方未归;而托去南陵传信的使者,又迟迟不带回期待的消息。处在这样进退两难的境地,无怪乎诗人要产生被弃置天涯、零丁无告的感觉,屡屡借梦境占卜吉凶,甚至猜疑所联系的对方有了新结识的朋友而不念旧交了。作者此时缅怀长安而不得归,寻找新的出路又没有结果,壮志难酬,托身无地,只有归结于悲愁抑郁的情思。
“凉思”一题,语意双关:既指“思”由“凉”生,也意味着思绪悲凉。按照这样的理解,“凉”和“思”又是通篇融贯为一体,统领全篇。
(三)课内古诗文阅读(本题共2小题,13分)
17. 名句名篇默写。
(1)《书愤》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述了陆游青壮年时期的战斗生活。
(2)我们读屈原的《离骚》,发现屈原在文章中经常用香花芳草作比喻,关于这一点,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用“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两句做出了自己的解释。
(3)《过秦论》中,“___________ ,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秦孝公时期占有的有利地势。
(4)《过秦论》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陈涉起义所使用的武器与秦国相比的情况。
【17题答案】
【答案】 ①. 楼船夜雪瓜洲渡 ②. 铁马秋风大散关 ③. 其志洁 ④. 故其称物芳 ⑤.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 ⑥. 拥雍州之地 ⑦. 锄櫌棘矜 ⑧. 非铦于钩戟长铩也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考生要注意下列字词的书写:“渡”“芳”“崤”“函”“雍”“櫌”“棘”“矜”“铦”“戟”“铩”。
18. 《论语》字词。
(1)君子笃于亲 笃:________ (2)求善贾而沽诸 沽:________
(3)举直错诸枉 错:________ (4)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 乡:________
(5)使于四方,不能专对 专对:________
【18题答案】
【答案】 ①. 厚待,真诚 ②. 出卖 ③. 通“措”,安置 ④. 通“向”,过去 ⑤. 独立应对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1)“君子笃于亲”的意思是“君子能用深厚的感情对待自己的亲族”,所以“笃”的意思是“厚待,真诚”。
(2)“求善贾而沽诸”的意思是“等待有好的价钱才卖出”,所以“沽”的意思是“出卖”。
(3)“举直错诸枉”的意思是“把正直无私的人提拔起来,把邪恶不正的人置于一旁”,所以“错”通“措”,安置。
(4)“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的意思是“刚才我去见老师,问他什么是智”,所以“乡”,通“向”,过去、刚才。
(5)“使于四方,不能专对”的意思是“派他出使外国,又不能独立应对”,所以“专对”的意思是“独立应对”。
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3小题,13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门联最见老北京的特色。这种特色已成为北京的一种别致的文化。北京门联像国外建筑上彰显荣耀的族徽一样醒目却 。有据可考,北京最早的门联出现在元初,元世祖忽必烈请大书法家赵孟頫写了一副门联挂在大都的城门上。后来,北京院落大门也贴上了门联,这些门联是忽必烈门联的变种,与忽必烈门联的形态与意义是相似的,也可以说是 。
门联内容与书写水平体现着主人的文化,因此哪怕是 ,也得请高手来为自己增点儿门面。例如一个卖姜的贴上了“忠厚培元气,诗书发异香”的门联,你想想,卖姜的都讲究诗书,这多少会让现在某些商人 吧?
将门联写得有学问,又道出自身职业特点的,比较常见。例如“恒足有道木似水,立市泽长松如海”,一看就是经营木材生意的,并将商号名嵌入,叫恒立;皮货商的则为“意气相投裘臻狐腋,( )”。作为自己的名片的门联,人一看就知道院子主人是干什么的,是北京门联的一个特点、一种功能。例如“虽为微末生意,却是顶上功夫”,是剃头的。
19.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别具一格 一脉相传 附庸风雅 汗颜
B. 别具匠心 各有千秋 附庸风雅 羞耻
C. 别具一格 各有千秋 名不副实 汗颜
D. 别具匠心 一脉相传 名不副实 羞耻
20.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仁心可赞财聚羔羊 B. 声名可创衣赞羔羊
C. 豪情犹在衣赞羔羊 D. 名声远扬财聚羔羊
21.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将门联作为自己的名片,人一看就知道院子主人是干什么的,更是北京门联的一个特点、一种功能。
B. 将门联作为自己名片,让人一看就知道院子主人是干什么的,也是北京门联的一个特点、一种功能。
C. 作为自己的名片的门联,让人一看就知道院子主人是干什么的,更是北京门联的一个特点、一种功能。
D. 作为自己的名片的门联,人一看就知道院子主人是干什么的,也是北京门联的一个特点、一种功能。
【19~21题答案】
【答案】19.A 20. B 21. B
【解析】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
第一处,“别具一格”,另有一种独特风格。“别具匠心”,具有与众不同的巧妙构思,多用于写文章、绘画、工程设计等。此处是说北京门联另有独特风格,应使用“别具一格”。
第二处,“一脉相传”,从同一血统、派别世代相承流传下来;指某种思想、行为或学说之间有继承关系。“各有千秋”,各有各的存在的价值,比喻在同一层次内各人有各人的长处,各人有各人的特色。由前面“这些门联是忽必烈门联的变种,与忽必烈门联的形态与意义是相似的,也可以说是……”可知,此处是说北京院落的门联与忽必烈门联之间是相关的,或者或是由忽必烈门联传承下来的,所以使用“一脉相传”。
第三处,“附庸风雅”,缺乏文化修养的人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文人,参加有关文化活动。“名不副实”指名称与内容或名声与实际不相符,空有虚名。由后面“也得请高手来为自己增点儿门面”可知,此处有装点门面之嫌,应使用“附庸风雅”。
第四处,“汗颜”,因惭愧而汗发于颜面,多指羞愧。“羞耻”,不体面,不光彩。由前面“你想想,卖姜的都讲究诗书,这多少会让现在某些商人”可知,应是说让现在某些商人羞愧,应使用“汗颜”。
故选A。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衔接连贯的能力。
门联具备对联的特点,相同位置词语的词性、结构一致。
从形式来看,前面“意气”指“意志和气概”,是两个并列名词组成的词语,“仁心”“豪情”都是偏正结构,中心词是“心”“情”,“仁”“豪”都是形容词,做修饰语,结构不一致,排除AC。
从内容来看,这里是“皮货商”的门联,且上联说的是“裘”,是毛皮的衣服,那么下联“衣”与之相关,排除D。
故选B。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第一处,“……的门联,人一看……”中途易辙,前一句主语是“门联”,句意没有表达完整,下一句就另起话题,以“人”为主语了,可以改为“将门联作为自己的名片……”;
第二处,“人一看……”结构混乱,从语境来看,“将门联作为自己的名片”是从主人的角度来说,主语应是“主人”,而“人一看”换成“人”做主语,导致结构混乱,应改为“让人一看……”。
只有B修改正确。
故选B。
(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6分)
22. 下列语段运用的论证方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论语·里仁》)这则语录阐释了名位与才能的关系,表明了孔子立身处世的基本态度。(引用论证)
B. 奥林匹克运动承载着人类对和平、团结、进步的美好追求。在北京,众多国际贵宾面对面、肩并肩,共叙友谊、共商合作,正是这种共同的美好追求的生动体现。(举例论证)
C. 求知可以改进人的天性,而实验又可以改进知识本身。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好比修剪移栽。(举例论证)
D. 对时间的态度,可以检验一个人的世界观。没有理想的人,不懂得人生意义,自然不爱惜时间。真正有理想的人,必定珍惜一分一秒,因为每一瞬间的奋斗都关系着目标的实现。(对比论证)
【22题答案】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C.“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好比修剪移栽”这句把“人的天性”比作“野生的花草”,把“求知”比作“修剪移栽”,是运用了比喻论证。
故选C。
23. 下列四句中,违反了同一律的一项是( )
A. 上次张同学转发十次“锦鲤”图片,考出好成绩。这次我也转发了,我也一定能考好。
B. 你们说的明星人设崩塌、带货主播被罚,我从不关心,我只知道某带货主播被罚13.41亿。
C. 科代表催李同学:“就缺你的,别老缺交。”李同学说:“天天交作业的,成绩未必比我好。”
D. 有人说《红楼梦》值得读,有人说不值得。我赞成前者。读,虽然太花时间;不读,又实在可惜。
【23题答案】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逻辑推理的能力。
同一律: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必须在同一意义上使用概念和判断,不能在不同意义上使用概念和判断。
A.错误类型为强加因果,违反充足理由律。
B.错误类型为自相矛盾,违反矛盾律。
C.错误类型转换话题,违反同一律。
D.错误类型为假二选一,违反排中律。
故选C。
四、写作(60分)
24.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
②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孔子)
③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墨子)
④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孟子)
⑤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古代先贤有很多关于幸福的言论,至今仍然闪烁着智慧的光辉,给我们以人生的启迪;有些语句在新的时代下又可以辩证思考,从新的角度作出辨析或阐释。读了上面五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任意一两句为基础,结合社会现实,写一篇文章向校文学社社刊《白帆》的“幸福大家谈”栏目投稿。
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24题答案】
【答案】例文:
于平淡中寻觅幸福
幸福对于每个人而言都不尽相同,我且享受属于自己的那份幸福。
午后,金色的阳光弥漫在一方长长的书桌上。
翻开一本书,扉页上留下了长长的序言,端起一杯茶,懒懒地坐在书桌前。耳畔渐渐传来清晰的钢琴曲,如一泓清泉般流淌着。
我在细细地品味文字,让它们从我眼中流泻。忽然,一团如棉絮般轻巧的东西,落在了我的指间。
“嘿,小家伙,怎么你的身体那么柔软,长得那样白净呀!”摊开手心,看着它在我的手掌间回旋,伴随着午后的天籁,上演着唯美的华尔兹。或许,这就是一种小小的感触吧!点点滴滴的感触,总在这拥挤的人与人之间徘徊。珍惜,每一个小小的感触,哪怕它只会成为一瞬间绽放的烟花。
我不忍惊扰它小小的梦,轻轻地将它放在书桌上,让它带着梦想的羽翼,为下一个人来人往中的他(她),带去短暂的欣喜。我,继续品味着穿梭在眼中的文字,因这一喜悦,我的心,似乎变得有些兴奋雀跃。
就这样,一个下午,当我阅读完纪伯伦的《先知》,恍然明白了诗的哲理和内蕴,具有超越时空、国界的限制,承载着诗的灵魂的,便是阅读它的每一位读者——不,应该说是过客。
转头,发现那团如棉絮般的小东西不见了。内心莫名地一阵失落,但当听着《小夜曲》这清新的曲调时。我想:它,也只是属于我生命中的一位过客。
人生,跌宕起伏,有太多太多的事和物,是我们无法去一一挽留的。亦如那团棉絮,它只是和我来了一次无声的对话,就走了。但这又何妨?至少它在我的生命中留下过足迹,哪怕只是轻轻地飘过,我都记得这份浅浅的笑靥,是属于我们的一次午后的相逢。
也许,幸福就是陶渊明那自由自在的样子吧。“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个清瘦硬朗,蓬松着头发,潇洒地在田中耕作的隐者出现了。他早出晚归,与树木为伴,与鸟兽为友,他就是陶潜,一个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君子。他不喜官场的阿谀奉承,于是他离开了尘网,开始了自由自在的田园生活。陶潜,你是自由的真挚追求者,是幸福的终极向往者,你追求着自由同时也追求着幸福。
合上书本,走出房间。天空,还是一片明净的湛蓝,夕阳,映衬着一切是那样美好,我的心,因这一位小小的过客的到来,舒心地笑了……
或许幸福就是平静地过着一种自然的生活;或许幸福就是淡定地享受着一切的自然;又或许它什么也不是,只是你心中的那一泓清泉。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材料中五句话所包含的幸福观可进行如下诠释:①幸福与不幸福之间是矛盾的统一体,它们之间互相依存,互相转化;②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是获得幸福的基本前提;精神上的幸福大于物质上的幸福;幸福与道德密不可分;③天下人彼此相爱才太平幸福,互相仇恨就会混乱而陷入不幸福;④家庭和睦相处,亲人俱在则幸福,无愧于人,内心坦荡则幸福,师长在培育人才的过程中体会到幸福;⑤作为士大夫,当承担起某种社会责任,以天下为己任而幸福。①②主要阐述幸福的来源与转换问题,③④⑤则讨论了幸福的对象问题。因此,我们可选取其中一两条阐述自己对于幸福的理解。
在写作时,我们可以选取其中自己最有感触的一两条,论证其中自己认可的部分观点,也可辩证看待,思考其中的不足之处。但我们也应当知道,先贤的幸福观固然有其时代适应性和局限性,但和我们今天的价值观念、道德观念必然有共通之处,应此我们应该辩证看待,褒贬适度。我们在选取正面典型阐述圣贤言说的同时,更要对现实社会中的问题有所关照与反思。体裁不限,也可以写成记叙文或散文,通过记叙、描写、抒情等方式来表达感悟和思考。
立意:
1.幸福,当超越自己,心中有爱。
2.幸福,在心内不在心外。
3.幸福,不在瞬息,但求长久。
4.一份责任,一种幸福。
5.别样的幸福。
文章转载自(直接来源):
本文由语文试题与作文(stzuowen)整理,转载注明出处。
投稿:1224355909@qq.com 商务合作:QQ1224355909
扫码或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语文试题与作文(stzuowen)
初中试题库大(stku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