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安徽省淮安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年级3月份阶段检测语文试卷

设为星标!语文试题仓库!应有尽有!最新高考试题作文高中试题小学试题作文初中试题作文中考试题作文!关注本号可每天收到各种资料。点上面蓝色文语文试题与作文关注。


‍‍‍2021年8月高考优秀作文专辑8月出炉,买买买!

高考第一品牌语文月刊代码46-88每月一本定价12元。其中每年8月高考优秀作文点评专辑、12月最新高考分类练习专辑、4月最高高考冲刺AB卷二套题等为高考必备!咨询微信160170248,手机13602424805

 语文月刊2021年12月高考分类练习专刊

海量免费试题,请关注1语文试题汇编2020年6.1-7.7全部语文试题  2.试题汇编2020.5.1-5.31  3.试题汇编2020.4.1-4.30  4.试题汇编2020.3.1-3.31  5.初中试题仓库请点这里 6.小学试题仓库请点这里

淮安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年级3月份阶段检测语文 试卷

考试时间: 150分钟      总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所谓“比德”,就是以自然景物的某些特征来比附、象征人的道德情操。我国比较成熟的比德的自然审美观,形成于春秋时代。“比德”是儒家学说的表现,是将儒家思想核心中的“仁政”“礼教”的部分渗透到山水审美中来。

《论语·雍也》中写道:“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知者为什么乐水,仁者为什么乐山呢?孔子没有明说。宋代学者朱熹解释道:“知者达于事理而周流无滞,有似于水,故乐水;仁者安于义理而厚重不迁,有似山,故乐山。”孔子对山水的欣赏,是从道德角度的一种欣赏。与其说他是醉心于自然山水本身,不如说他欣赏的是由眼前的山水引起的对一种道德品质的联想。自然景物的某些特点和人的道德品质的相似性,使欣赏者把它们两者联系起来。这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中国文人对自然的一种一脉相承的审美习惯。

“比德”说的缺点是不能引导人们专注于自然景物本身的欣赏,而是用它们来比附人的德行。然而,“比德”表明人对自然景物的欣赏,已经同它们的功利相脱离,与“致用”相比,这是一种历史的进步。春秋时代,人们已经能够很自然地把山水审美与音乐艺术相联系。俞伯牙、钟子期是春秋时代的音乐家。《吕氏春秋·本味篇》记载,俞伯牙把巍巍泰山和汤汤流水所唤起的情操,诉诸琴弦,钟子期心领神会,感受到高山流水的韵味。钟子期死后,俞伯牙痛失知音,“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

“比德”说无论对自然美的欣赏还是对艺术创作,都发生了重大影响。中国传统上以松柏喻坚贞,以兰竹喻清高。屈原在《离骚》中,以香草喻君子,以萧艾喻小人。江离、辟芷、申椒、菌桂、蕙,都是有名的芳草香木。萧是蒿草,艾是小草,比喻小人和草包。《离骚》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抒情长诗,它开古典浪漫主义的先河。“《离骚》把最为生动鲜艳、只有在原始神话中才能出现的那种无羁而多义的浪漫想象,与最为炽热深沉、只有在理性觉醒时刻才能有的个体人格和情操,最完满地溶化成了有机整体。由是,它开创了中国抒情诗的真正光辉的起点和无可比拟的典范。”(李泽厚《美的历程》)在中国美学史中,形成了不同于儒家理性精神的屈骚传统。

不过,屈原创作中的“比德”特点说明他也接受了儒家教义。他的《橘颂》同样是著名的比德篇章。《橘颂》是中国文人写的第一首咏物诗,屈原以橘比喻志向的独立不迁。

——选编自凌继尧《美学十五讲》

【材料二】

朱光潜在《西方美学史》中这样定义“移情”一词:它就是人在观察外界事物时,设身处在事物的境地,把原来没有生命的东西看成有生命的东西,仿佛它也有感觉、思想、情感、意志和活动,同时,人自己也受到对事物的这种错觉的影响,多少和事物发生同情和共鸣。从朱光潜的阐述中不难看出,移情之物大多为原来没有生命的东西,这也就与比德说的核心“自然”进行了鲜明的对比。从西方近现代诸多艺术作品之中都可看到艺术家所移之情,对自然的描绘不局限于自然客体,而是艺术家的个人想象与情感抒发。

弗里德里希是德国浪漫主义风景画的代表人物,他的代表作品《山上十字架》 《海上月初升》中所描绘的都是孤单寂寥的风景,常用月光、拂晓、墓地等作为描绘客体将自己的内心情感赋予空荡的自然夜景,表现的是人被抛进宇宙后的孤单寂寥之感。反观这些自然景象,单独拎出月光、拂晓、墓地等,也仅仅只是自然生活中的客观事物而已,正是因为弗里德里希将自己内心的孤独寂寥之感注入所描绘客体,从而得以构成令人遐想无限的画面,这是视觉的冥想,也是内心审美之诗。

比德说所强调的是“德”,如吴镇笔下之竹体现他在当时社会背景下的顽强坚韧,由此不难看出在比德说中,所强调的表现的是令人学习赞赏的品德,是对人生意义与君子之志的不断追求。14 至 16 世纪的文艺复兴时期,以人为本的思想影响了整个欧洲的艺术,所以西方艺术家在进行创作时注重突出主体的意识。移情说中所表述的已经不仅仅在传达“德”了,而是将艺术家作为第一位,在内心深处唤起其对所想描绘的任何事物的移情作用,打破了客观载体之常态,通过表现其自身的任意一种情感使物我合一,引起共鸣。

比德说表现出在自然美中投射出的君子之德,移情论表达了真实的情感色彩。无论是比德说还是移情论,都是作者将自身的情感或者志向寄予他物的审美学说,二者同样重视客观自然,并且都是作者通过艺术活动指向了自己。吴镇笔下的竹表现出了刚毅性情,弗里德里希的月光表现出了人的孤独与寂寥,无论是吴镇之竹还是弗里德里希之月光,最终指向的都是自我的内心审视。如果比德说是在赏鉴君子的“人格美”,那么移情论在某种程度上是揭示了自己的“内心真”,而在赏鉴“人格美”或是揭示“内心真”的同时,艺术家自身的心灵美也昭然若揭。这两种美学思想,都借助了自然的观照或是事物的显现,反映了深邃的人性、精神与情感,这传达的是艺术家内心深处之感,也是其自我审美情趣与作品风格的完美诠释。

——选编自顾嘉睿《论比德说与移情论》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 比较成熟的比德说形成于春秋时代,将“仁政”“礼教”等儒家的部分思想渗透到山水审美中来。

B. 相对于欣赏山水本身,孔子更欣赏的是由眼前的山水引起的对一种道德品质的联想。

C. 比德说一定程度上脱离了自然景物的功利性,与“致用”相比,这是一种历史的进步。

D. 在中国美学史中,屈骚传统不同于儒家理性精神,说明它没有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 比德说用以比附人的道德情操的多是自然景物,而移情论情感依附的客观载体是没有生命的自然客体。

B. 比德说和移情论都是将自身的情感或者志向寄予他物,最终指向自我的内心审视。

C. 比德说用于比德的自然景物一般具有与某种“德”相似的特征,将艺术家作为第一位,打破了客观载体之常态。

D. 如果比德说是在赏鉴君子的“内心真”,那么移情论在某种程度上是揭示了自己的“人格美”。

3. 下列选项不涉及比德的是(  ) (3分)

A. 草木本有心,何求美人折!         B.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C.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D.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4. 请结合材料二给“移情论”下一个定义。(4分)

5. 请分别运用“比德说”和“移情论”,从以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各选一例具体诗句,分析其中蕴含的品德、情感或志向。(6分)

乃瞻衡宇(简陋的房子),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miǎn,斜看)庭柯树枝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手杖)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山峰),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二)现代文阅读11(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乡贤赵五爷

薛培政

在平安镇方圆的村子里,村人多称赵五爷为先生。

五爷少时,曾上过三年私塾,那在当时的乡下就算是有学问的主儿。

乡里人读书少,却素来敬重读书人。每当遇上操办红白喜事这等大场面,总少不了邀请五爷当执宾先儿,这角色好比城市里的司仪,是村里主持红白喜事的头面人物。

说来也怪,尽管五爷对场面上的事驾轻就熟,却极少主持嫁娶类的红喜事,乡邻找上门时,他都推让给村西头执宾先儿张二爷。五爷道:“手里若有一碗饭,就要匀给人半碗。”张二爷笑允:“这个赵老五啊,心里清楚着呢。”

如此一来,主持白喜事就非五爷莫属了。他拿手的有三招:写家祭、待娘舅和陪酒宴。

这家祭犹如官场上的悼词,自然写的都是功德。对五爷来说不过举手之劳,可他从不敷衍,总是搜肠刮肚归纳逝者的优点,征询过主家的意见后,再仔细斟酌遣词造句。五爷说:“人来世上走一遭,混好混差总要留个名声不是?”孤寡老人李三爷生前乐善好施,曾供着十几个贫困人家的孩子上了大学。李三爷走时,五爷憋足了劲为他写家祭,硬是关在屋里一天没出来,时而号啕大哭,时而小声饮泣,吓得家人敲门不应,劝解也不管用,心疼得老伴在室外边落泪边数落:“你个死心眼的榆木疙瘩,写几笔尽尽心意就行了,还真拿个棒槌当针使嘞?别没哭活李老三,倒把你个老东西搭进去啊!”等他哭够了,家祭也脱稿了,写出的家祭让全村人听了哭得荡气回肠、昏天黑地。在外打工长了见识的几个后生见此情景,也擦着眼泪拽个新词道:“咦——老五爷比张艺谋那大导演还会煽情哩!”“看这话说的,”旁边上年纪的人就不乐意了,“这哪跟哪的事啊,情到这份上还用煽吗?五爷这家祭是用心蘸着血写成的,字字血、声声泪,都是戳人心窝子的话啊。”家人透露,五爷写过那份家祭后,伤感得病了好一阵子。

说到待娘舅,五爷曾赌气,我宁愿一口气往犄角岭上的田里挑两担土肥,也不愿在白事场上见一面娘舅,旁边的人听了都点头称是。乡村里规矩多,那娘舅就是一铁帽子王,处理家事说一不二,且个顶个难伺候。那年腊月,铁蛋娘说不行就不行了。平时兄弟仨都把她当累赘,相互推脱不愿赡养。等到老娘奄奄一息时,那几个货却都怂包了。你说为啥?那一溜摆开的五个娘舅,长得就像庙里的凶神恶煞,都是野惯了的主儿,那火暴脾气上来,不把几个小子揍成柿饼才怪哩。人刚咽气,兄弟仨就齐刷刷跪倒在五爷家门前。“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啊——”

五爷那花白的胡子气得一撅一撅地,末了还得硬着头皮去料理丧事。发丧那天,果然就遇上难劈的柴了。到出殡的时辰了,几个娘舅硬是压着不让发丧,有意让铁蛋兄弟在众人面前丢丑。数九寒天里,费尽周折的五爷,对几个娘舅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苦苦斡旋,落得口干舌燥,对方依然不依不饶。“动家法——”五爷无奈之下使出撒手锏。随着他一声厉喝,铁蛋兄弟瞬间便被几个壮汉踹跪在老娘舅跟前,捣蒜似地磕头还不算,直到答应把爹孝敬好、颐养天年才算完事。那场面,倒也劝醒了不少人家。

都说文人好酒,五爷自然也不例外。可到了陪酒宴的场面上,五爷却十分谨慎,私下里嘱咐帮忙的人道:“大家都放机灵点,这白事宴办好了是续情酒,自然为主宾延续情分;若办砸了就是散伙酒,咱替主家受过事小,有些主宾定会以此为借口断绝来往,万万不可小觑啊。”那年春上,办完张寡妇的丧事,几个娘家人心里觉得亏,就趁着酒宴上拿执宾先儿出气,要与五爷斗酒。只见几大海碗烧酒一字摆开,面对几位气势汹汹、跃跃欲试的娘家人,坐在酒桌边的五爷气定神闲,再三规劝不下之后,便苦笑着接招了。待到碗空酒下肚,望着被扶出门去的宾客,五爷仍不忘起身相送,之后什么话也没说,回家连睡了两天。

近些年,年逾八旬的五爷就不做执宾先儿了,但每遇场面上的事,仍拄着拐杖前来,指点些礼法习俗。平时也没嗜好,闲了就爱喝两口,喝多酒话就稠,能从前朝古代讲起,一直讲到当下。五爷嘴里的故事就像村边那汪泉水,总也讲不完,都是得理让人、扶弱济困、教人向善的故事。

去年秋后的一天夜里,做了一辈子善事的五爷如一片风中飘零的树叶,无声无息地去了。家人说,老人没有病,头天晚饭前还要着喝了一小盅烧酒,就是老死的。乡邻们说,老五爷一辈子行善积德,走也走得安稳,不折磨自己,也不折磨儿女,终归是善人有善报啊。

出殡那天,前来奔丧的人排了整整三里路长。

(有删改)

6.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 赵五爷为乐善好施的李三爷写祭文时,呕心沥血,竭尽全力留住逝者的美名,表现他对对逝者的尊重

B. 赵五爷赌气说不愿在白事场上见娘舅,体现了他对乡村娘舅陋习的深恶痛绝,以及引导民俗风气的愿望。

C. 陪酒宴上,赵五爷“气定神闲”地接招,因为他酒量大,知道娘家人的酒量无论如何也无法胜过自己。

D. 赵五爷热衷参与乡村民俗的诸多事务,至死不渝,是因为他对自己口碑的珍惜。

7.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 小说标题中“乡贤”两字,既点明赵五爷的身份,表明其品德才学为乡人所推崇敬重,也寄托了作者对传承与重构乡村传统文化的希冀。

B. 小说围绕民俗活动写人叙事反映乡村生活,“李三爷”“铁蛋兄弟”“张寡妇娘家人”等乡村寻常人物的称呼,加上俚语口语,乡土气息浓厚。

C. 结尾写五爷“闲了就爱喝两口”。与其说他嗜酒,不如说他喜欢借酒后讲故事,传递乡村传统文化信息,其中隐含着作者对五爷的赞赏之意。

D. 小说以发生在乡村的故事塑造了赵五爷这样一位乡贤形象,叙写他虽受敬重但在现实面前也有无奈的时候,意在批判当今物欲横流的社会风气。

8. 作者写民间习俗时多处使用场面描写,请选一处,分析什么效果?(4分)

9. 赵五爷这一人物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1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唐初,士大夫以乱离之后,不乐仕进,官员不充。省符下诸州差人赴选,州府及诏使多以赤牒补官。至是尽省之,勒赴省选,集者七千余人,林甫随才铨叙,各得其所,时人称之。上谓房玄龄曰:“官在得人,不在员多。”命玄龄并省,留文武总六百四十三员。时有密表称无忌权宠过盛者,上以表示之,曰:“朕于卿洞然无疑,若各怀所闻而不言,别君臣之意有不通。”又召百官谓之曰:“朕诸子皆幼,视无忌如子,非他人所能间也。”无忌自惧满盈、固求逊位,皇后又力为之请,上乃许之。上尝语及关中,山东人,意有同异。殿中侍御史义丰张行成跪奏曰:“天子以四海为家,不当有东西之异;恐示人以隘。”上善其言,厚赐之。自是每有大政,常使预议。贞观二年,上谓黄门侍郎王珪曰:“开皇十四年大旱,隋文帝不许赈给,而令百姓就食山东,比至末年,天下储积可供五十年。炀帝恃其富饶,侈心无厌,卒亡天下。但使仓廪之积足以备凶年,其余何用哉!”壬子,关内旱饥,民多卖子以接衣食;己巳,诏出御府金帛为赎之,归其父母。庚午,诏以去岁霖雨,今兹旱、蝗,赦天下。诏书略曰:“若使年谷丰稔,天下又安,移灾朕身,以存万国,是所愿也,甘心无吝。”会所在有雨,民大悦。夏,四月,己卯,诏以“隋末乱离,因之饥馑,暴骸满野,伤人心目,宜令所在官司收瘗。”戊子,上谓侍臣曰:“朕观《隋炀帝集》,文辞奥博,亦知是尧、舜而非桀、纣,然行事何其反也!”魏徴对曰:“人君虽圣哲,犹当虚己以受人,故智者献其谋勇者竭其力炀帝恃其俊才骄矜自用故口诵尧舜之言而身为桀纣之行曾不自知以至覆亡也。”上曰:“前事不远,吾属之师也!”

10. 下列对文中两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 故智者献其谋/勇者竭其力/炀帝恃其俊才/骄矜自用/故口诵尧/舜之言而身为桀/纣之行/曾不自知/以至覆亡也/

B. 故智者献其谋/勇者竭其力/炀帝恃其俊才/骄矜自用故/口诵尧/舜之言/而身为桀/纣之行曾不自知/以至覆亡也/

C.故智者献其谋勇者/竭其力/炀帝恃其俊/才骄矜自用/故口诵尧/舜之言/而身为桀/纣之行曾不自知/以至覆亡也/

D. 故智者献其谋勇者/竭其力/炀帝恃其俊/才骄矜自用故/口诵尧/舜之言而身为桀/纣之行/曾不自知/以至覆亡也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 赤牒,是临时授官的一种文书,唐初选官权力下放、由地方政府自行补选。

B. 贞观,唐朝第二位皇帝唐太宗李世民统治时期的年号。年号为汉武帝即位后首创,一个皇帝只用一个年号。

C. 关中,古代指东潼关、西散关、南武关、北萧关“四关”之内的广大地区。

D. 黄门侍郎,是供职于宫门内的官员,负责侍从皇帝、传达诏命。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 唐太宗废止唐初州府及皇帝特使直接下令增补官吏的做法。勒令候选者到尚书省候选,并让林甫和房玄龄一起负责选任良才的工作。

B. 朝臣密奏长孙无忌权势荣宠过盛,唐太宗不犹豫地把奏表拿给长孙无忌看,以示君臣要开诚相见,并向文武百官表明了他的态度。

C. 面对灾荒,唐太宗关爱百姓,拿出府库钱物赎回被贩卖的百姓子女,使骨肉得以团圆,又大放天下,降诏表示愿亲受灾难以求太平。

D. 君臣讨论《隋炀帝集》时,关于隋炀帝行事暴虐一事,魏徴提出国君即使道德才智过人,也要虚心听取意见,这受到唐太宗的认可。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无忌自惧满盈,固求逊位,皇后又力为之请。上乃许之。

2)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14. 文中唐太宗说前事不远,吾属之师也,这句话说的是什么道理?他有哪些与此相关的治国理念?(6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苏武令•塞上风高【注】

李纲

塞上风高,渔阳秋早。惆怅翠华音奋,驿使空驰,征鸿归尽,不寄双龙消耗。念白衣、金殿除恩,归黄阁、未成图报。      谁信我、致主丹衷,伤时多故,未作救民方召。调鼎为霖,登坛作将,燕然即须平扫。拥精兵十万,横行沙漠,奉迎天表。

【注】南宋初,李纲因力主抗金而遭投降派排挤。本词写于李纲被罢相后。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开头二句简单勾勒出一幅秋风萧瑟的塞上风景,交代了时间、地点,引出作者的惆怅。

B.词人遥望“征鸿”,期盼着京城的消息,希望重新被起用,感情含蓄而又深沉。

C.下片用典,词人虽欲像方叔和召虎一样救国救民,无奈时局多变,忠奸不辨,他有志难伸。

D.“平扫”“横行”等词,极富战争氛围,气势壮观,写出了词人纵横驰骋、所向无敌的气概。

16.有人评价这首词“怨而不怒”。请结合全词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侍坐》中孔子不以年长自居,说:“       ,        ”,然后采用循循善诱的教学方法,使三个弟子毫无顾虑地说出各自志向。

(2)《烛之武退秦师》中说出了晋国秦国联合围攻郑国的理由是:              

(3)能代表庖丁观点的依据是:              

 

三、语言文字运用(19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0分)

随着数字经济加速发展,数据已成为重要生产要素。加强数据治理、数据安全,为数字经济持续健康长远发展筑牢安全屏障,这是时代发展的客观需要。

享受美好数字生活,数据“安全锁”_____。我国网民规模已超过10亿,形成了全球最为庞大、_____的数字社会。但大数据时代各类数据迅猛增长、海量聚集,一些新问题、新挑战,比如钓鱼网站、木马病毒、黑客攻击等造成的数据泄露也______,轻则带来_____的骚扰电话,短信,重则诱发电信诈骗等网络犯罪。

数据安全是全球性问题,没有哪个国家可以独善其身,放眼当今世界,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已成大势所趋,但规则缺失是当前全球数字治理领域面临的突出挑战。应对数据安全风险,需要凝聚全球数字治理合力。共商应对数据安全风险之策,共谋全球数字治理之道,共创数字时代更加美好的未来。

18.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A. 加强数据治理、数据安全,为数字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筑牢安全屏障,这是时代发展的客观需要。

B. 加强数据治理、数据安全,筑牢数字经济持续健康长远发展的安全屏障,这是时代发展的客观需要。

C. 加强数据治理、保护数据安全,为数字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筑牢安全屏障,这是时代发展的客观需要。

D. 加强数据治理、保护数据安全,筑牢数字经济持续健康长远发展安全屏障,这是时代发展的客观需要。

19.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A. 必不可少    生生不息    相伴而生    不厌其烦

B. 不可避免    生机勃勃    应运而生    不厌其烦

C. 不可避免    生生不息    应运而生    不胜其烦

D. 必不可少    生机勃勃    相伴而生    不胜其烦

20. 请对上文第三段话的主要意思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45个字。(4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21-22题。

2021年12月9日,“天宫课堂”第一课正式开讲,航天员叶光富展示了太空水球光学实验。当航天员往水球中打入一个气泡,因为在太空中浮力已经消失了,所以气泡不会向上飘,而是老老实实待在水球中。水球因此被气泡变为了两部分,中问是空气,   ①   。这个时候整个水球就变成了两个透镜,外圈成为了一个凸透镜,所以   ②   ;内圈相当于变成了两个凹透镜的组合,这个时侯又出现了一个正立的像。因此可以在水球中同时看到一正一倒的两个像。

这项实验体现了三个物理现象,首先,在太空失重环境下,(    ):而在地面上,受重力影响,水滴呈现为水滴形,几乎不可能获得一个完美的水球,其次,这个水球可以被看成是一个凸透镜,当你站在它的两倍焦距以外,看到的就是一个倒立的实像。最后,   ③   ,气泡会待在水球中。

21.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量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A. 水滴收缩成一个接近完美球体水球是因为表面张力的作用

B. 一个接近完美球体的水球是水滴在表面张力作用下收缩成的

C. 水滴会在表面张力的作用下收缩成一个接近完美球体的水球

D. 水球是水滴在表面张力作用下收缩成的,这个球体接近完美

22.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6分)

 

四、写作(60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契诃夫在《生活是美好的》一文中这样说:生活是极不愉快的玩笑,不过要使它美好却也不很难。为了做到这点,光是中头彩赢二十万卢布,得个“白鹰”勋章,娶个漂亮女人,以好人出名,还是不够的——这些福分都是无常的,而且也很容易习惯。为了不断地感到幸福,那就需要:一、善于满足现状;二、很高兴地感到,事情原本可以更糟。

以上论述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语文 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1. D【详解】D.“说明它没有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错误,材料一最后一段说 “屈原创作中的“比德”特点说明他也接受了儒家教义。”说明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

2. B。【详解】

A.“……是没有生命的自然客体”错误,不局限于自然客体,移情之物大多为原来没有生命的东西。

C.“将艺术家作为第一位,打破了客观载体之常态。”错,材料二说移情说中将艺术家作为第一位,打破了客观载体之常态。

D.“比德说是在赏鉴君子的‘内心真’……移情论……‘人格美’”错误,选项说反了,应该是比德说是在赏鉴君子的“人格美”,移情论揭示了自己“内心真”。

3. C【详解】首先把握“比德”的内涵,材料一说“所谓‘比德’,就是以自然景物的某些特征来比附、象征人的道德情操”。然后分析四个选项。

A.这两句是说兰逢春而葳蕤,桂遇秋而皎洁,这是它们的本性,而并非为了博得美人的折取欣赏。诗人以此来比喻贤人君子的洁身自好,进德修业,也只是尽他作为一个人的本份,而并非借此来博得外界的称誉提拔,以求富贵利达。符合比德说。

B.这两句是说到了每年天气最冷的时候,其他植物多都凋零,只有松柏挺拔、不落。比喻有修道的人有坚韧的力量,耐得住困苦,受得了折磨,不至于改变初心。符合比德说。

C. 这两句是说手足离散各在一方,犹如那分飞千里的孤雁,只能吊影自怜;辞别故乡流离四方,又多么像深秋中断根的蓬草,随着萧瑟的西风,飞空而去,飘转无定。诗人以吊影分飞与辞根离散这样传神的描述,赋予它们孤苦凄惶的情态,深刻揭示了饱经战乱的零落之苦。这是抒发情感,不是比附象征道德情操。

D. 这两句是说我把江离芷草披在肩上,把秋兰结成索佩挂身旁。以“江离”“辟芷”“秋兰”来表现诗人的高雅、高贵、卓尔不群、美好的外形与内质。符合比德说。

4. 移情论是一种借助大多原来没有生命的东西,和它发生同情与共鸣,从而表达自身的情感或者志向的审美学说。

5.1】比德说:①“三径就荒,松菊犹存”中,作者用傲然于荒径中的松菊比附自己刚正不阿、洁身自好的节操。②“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中,作者借“孤松”比附了自己傲然挺立、抗争世俗的品格。

2】移情论:“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赋予“云”这种无生命之物以生命,使无情事物“鸟”有情化。现实中,云彩本是无生命,此处却用“无心”;禽鸟本来是无感情的,诗人却说它“厌倦”飞翔而归巢。此处寄寓的是作者无心出仕,厌倦官场,回归田园之情。

(二)现代文阅读11(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6. A【详解】B.“以及引导民俗风气的愿望”无中生有。

C.“因为他酒量大,知道娘家人的酒量无论如何也无法胜过自己”分析错误。从文中“大家都放机灵点,这白事宴办好了是续情酒,自然为主宾延续情分;若办砸了就是散伙酒,咱替主家受过事小,有些主宾定会以此为借口断绝来往,万万不可小觑啊。”可知,这体现了赵五爷对主人家事情的重视和尽责。

D“他对自己口碑的珍惜”分析错误。是因为五爷的善良,在行善积德

7. D【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D.“意在批判当今物欲横流的社会风气”说法错误。小说中写赵五爷也有无奈的时候,是为了突出赵五爷对办白喜事认真负责的态度。

8. 例1:在写赵五爷为李三爷写家祭,“时而号啕大哭,时而小声饮泣”这一场面描写绘声绘色,让人如临其境,突出了赵五爷为了不让李三爷的事迹被人遗忘而呕心沥血写家祭的形象,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

例2:对铁蛋娘葬礼的描写,“几个娘舅硬是压着不让发丧,五爷费尽周折,无奈之下使出撒手锏——动家法。磕头还把爹孝敬好、颐养天年才算完事。那场面,倒也劝醒了不少人家”,这一场面描写写出了乡村礼法习俗,让读者更好的理解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从而表现了小说的主题。(场面描写1分,分析3分)   

9. ①低调谦恭,是与人为善的长者。他懂得谦让、把红喜事让给执宾先儿张二爷。②敬重死者,是甚得人意的执宾先儿。他为李三爷写祭文时想多写些溢美之词,愿为逝者留个好名声。③行事果断,是有声望能服众的乡贤人物。处理不明事理的主儿,他使出“动家法”的杀手锏,果断平息事端。④善讲故事,是引人向善的心灵导师。他嘴里的故事总也讲不完,都是得理让人,扶弱济困、教人向善的故事。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1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10.选A。【详解】“智者献其谋勇者竭其力”中“智者”“勇者”是两类人,均作主语,故应在“勇者”前断开,排除CD;“炀帝恃其俊才骄矜自用”中,“恃”的意思为“倚仗”,其宾语为“俊才”,“恃”的结果是“骄矜自用”,故应在“俊才”和“自用”后断开,排除B。

11.选B。【详解】汉武帝即位后首创年号。一个皇帝所用年号少则一个,多则十几个。明清皇帝大多一人一个年号。

12.选A。【详解】让林甫和房玄龄一起负责”错,负责选任良才的是刘林甫,原文表述是“林甫随才铨叙,各得其所”,而房玄龄是负责裁定官员,原文是“命玄龄并省,留文武总六百四十三员”。

13.(1)长孙无忌自己担心恩宠过盛,坚决请求让位。长孙皇后也极力替他请求,皇上才答应了。

(2)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进来和意外的变故。   

14. 第一问:以史为鉴,吸取教训。(2分)

第二问:心系百姓,体恤民生疾苦;反思历史,虚心纳谏。(每点2分)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唐朝初年,士大夫经过动乱之后,都不愿意做官,政府官员人数不够。尚书省下文让各州派人赴选,州府及皇帝特使常用赤色文牒直接委任官吏。到此时全都废止,勒令他们都到尚书省候选,聚集有七千余人,林甫量才录用,各得其所,当时人十分称赞。太宗对房玄龄说:“官吏在于得到合适的人选,而不在于人多。”命令房玄龄裁并削减,只留下文武官员总计六百四十三人。当时有人上密表称长孙无忌权力过大,荣宠太盛,太宗将密表拿给长孙无忌看,并说:“朕对你丝毫不怀疑,假如各有所闻而不说,则君臣的想法便不能沟通。”又召集百官对他们说:“朕的儿子均年幼,所以视无忌如亲子一般,不是其他人所能离间的。”长孙无忌自己担心富贵至极会带来灾祸,一再请求让位,长孙皇后也尽力为他请求,太宗于是准许离职。太宗曾说及关中与关东人,认为有所不同。殿中侍御史义丰人张行成跪下奏道:“天子以四海为一家,不应当有东、西的差别,恐怕会让人觉得您狭隘。”太宗欣赏他的话,给他丰厚的赏赐。从此每当朝廷有大事,都让他参与谋议。贞观二年,太宗对黄门侍郎王说:“隋朝开皇十四年天下大旱,隋文帝不准许赈济百姓,而让百姓自己到关东地区寻找食物,等到了文帝末年,全国储备的粮食可供五十年食用。隋炀帝依仗着富足的粮食,奢侈无度,终于导致国家的灭亡。只要使仓库中的粮食足以应付灾年就可以了,其他多余的又有何用呢!”(三月)壬子(初五),关内地区大旱饥荒,百姓多卖儿卖女换取食物。己巳(二十二日),命令拿出皇宫府库中的金银财物赎回被变卖的子女们,送还给他们的父母。庚午(二十三日),诏令说因为上一年连绵大雨,今年又遇旱、蝗灾害,因此大赦天下。诏令大略说道:“假如让五谷丰登、天下安宁,即使将灾害移到朕身上来保全百姓也心甘情愿,毫不吝惜。”不久旱区天降喜雨,百姓大为高兴。夏季四月,己卯(初三),下诏说:“隋朝末年天下大乱,造成饥荒,尸骨遍野,使人触目伤悲,命令各地官府掩埋尸骨。”戊子(十三日),太宗对亲近的大臣说:“朕翻阅《隋炀帝集》,见其文辞深奥博雅,也知道推崇尧、舜而非议桀、纣,然而其行事为何与其文章相反呢?”魏徵回答道:“君主虽然是圣哲之人,也应当虚心地接受别人的谏议,所以智慧的人奉献他的谋略,勇武之人竭尽其勇力。炀帝恃才自傲,骄矜自大,所以口诵尧、舜的言语而身行桀、纣的作为,竟然自己不知道怎么回事而至于覆灭。”太宗说:“前事不远,当成为我们的借鉴。”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15.B【详解】“翠华”“双龙”指被虏到北方的两位皇帝。这里是抒发词人对宋徽宗、宋钦宗两位皇帝的担忧和思念之情。

16.怨:二帝被虏至北国,音信全无之哀;自己仕途失意,无力救国救民之怨。

不怒:仍怀有恢复中原,迎回二帝的慷慨豪情。(每点3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2)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3)臣之所好者道也,近乎技矣。

三、语言文字运用(19 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0分)

18. C【详解】加强”与“安全”不搭配,应改为“加强数据治理、保护数据安全”;“持续”和“长远”语意重复,可删掉“长远”。      

19. D【详解】“必不可少”是绝对需要的或者不达到某种目的就不能做成某种事情的意思;“不可避免”是指不能使不发生的事情。根据语境可知,要享受美好数字生活,数据“安全锁”是绝对需要的,因此应选“必不可少”。

“生生不息”指变化和新生事物的发生;“生机勃勃”形容自然界充满生命力,或社会生活活跃。语境中形容我国数字社会的特点,应该取社会生活活跃的含义,因此应填“生机勃勃”。

“应运而生”现指适应时机而产生;“相伴而生”表示一种事物的产生往往不是孤立的,而会伴随着另外一种事物的产生。语境中形容“大数据时代各类数据迅猛增长”与之相随出现的是新问题、新挑战,因此选“相伴而生”。

“不胜其烦”烦琐得使人受不了;“不厌其烦”是不嫌烦琐与麻烦,形容耐心。语境中形容“骚扰电话,短信,重则诱发电信诈骗等网络犯罪”让人受不了,因此应选“不胜其烦”。

20. 关键信息:

①数据安全是全球性问题;

②规则缺失是当前突出的挑战;

③全球应合力进行数字治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

21. C【详解】根据后文“而在地面上……水滴呈现为水滴形,几乎不可能获得一个完美的水球”可知,括号中句子的主语应是“水滴”,这就排除BD,因为这两项的主语是“水球”;

由分号可知,前后句子在内容方面相关,在句式上相近,后面说“水滴呈现为水滴形”,是说水滴的形态,那么分号前面也应该是说水滴在太空失重环境下的形态,而A说的是水滴形成水球的原因,故排除。  

22. 示例:①气泡周围是水②呈现出一个倒立的像③太空中浮力消失了

四、写作(60分)

审题: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本题以契诃夫《生活是美好的》内容为材料,分析其内容可知,主要讲生活虽极不愉快,但想要让它美好不太难,光是一些无常及容易习惯的事情还不够,想要不断地感到幸福,要满足两点,这两点表达的是同一个意思,那就是满足现状。由此看来,幸福其实就是一种心态。

幸福就是一种心态,只要我们转念一想,原来事情也不是我们想的那么糟。在这个方面寻找素材的时候,我们可以从乐观、豁达的人身上去寻找。比如苏轼,一生都是在被贬或被贬的路上,但是他的一生可谓丰富多彩,“三赤名篇”成就了他的“文赤壁”之名。如果不是“转念一想”,他也许不能支撑到最后,更不用说会有这么多的成就。像苏轼这样的例子应该有很多,我们可以挖掘相关的素材。

写作这篇文章最关键的就是找相关的素材,如一些遭遇挫折且能有所成就的人,大多是因为乐观面对生活,从美好的角度去看待生活,生活回报我们的就是笑脸。在荆棘丛中寻找美丽绽放的玫瑰花,照样可以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比如庄子、李白等人,他们就是在荆棘丛中找寻到了玫瑰花,找寻到了生活的幸福。此外,毕淑敏曾写过一篇文章《为自己减刑》,之所以有些人感到痛苦,就是给自己设置了一个牢笼。如果这些人转念一想,就会感受到生活的幸福而不是痛苦。

立意:

1.生活是美好的,需要我们用心去感受。

2.生活哪有我们想的那么糟?

3.想要生活幸福,请调整你的心态。

4.转念一想,生活其实很美好。

 

 

文章转载自(直接来源):

本文由语文试题与作文(stzuowen)整理,转载注明出处。

投稿:1224355909@qq.com 商务合作:QQ1224355909


扫码或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语文试题与作文(stzuowen


初中试题库大(stkuda)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语文试题与作文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