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江苏省泰兴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阶段检测(二)语文试题

设为星标!语文试题仓库!应有尽有!最新高考试题作文高中试题小学试题作文初中试题作文中考试题作文!关注本号可每天收到各种资料。点上面蓝色文语文试题与作文关注。

‍‍‍2020年9月高考优秀作文专辑9月出炉,欢迎淘宝!

高考第一品牌语文月刊代码46-88每月一本定价12元。其中每年8月高考优秀作文点评专辑、9月高考试题分析专辑、12月最新高考分类练习专辑、4月最高高考冲刺AB卷二套题等为高考必备!咨询微信160170248,手机13602424805

 语文月刊2020年9月高考作文专刊目录

海量免费试题,请关注1语文试题汇编2020年6.1-7.7全部语文试题  2.试题汇编2020.5.1-5.31  3.试题汇编2020.4.1-4.30  4.试题汇编2020.3.1-3.31  5.初中试题仓库请点这里 6.小学试题仓库请点这里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中国叙事有一个基本原理:对立者可以共构,互殊者可以相通。这中间存在某种互相维系、互相融合的东西,这就是中国“致中和”的审美追求和哲学境界。作为中国叙事学的理论支柱,“致中和”体现出两个核心问题:一是整体性,一是动力性。

中国古代叙事思想极为重视结构的整体性。金圣叹就十分注重叙事的内在结构,将文本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看待,并提出一个重要的观点:“略其形迹,伸其神理。”这是一种在欣赏和诠释作品中着眼微观、指向宏观的分析方法。他评注《水浒传》时说:“盖此书七十回,数十万言,可谓多矣,而举其神理,正如《论语》之一节两节。”正是由于金圣叹对叙事结构的洞明和把握,他才从凝固的文字中,始终看到动态的潜在的结构穿插交互,为叙事成分的组合和连接起到或隐或显的作用,并称之“草蛇灰线”,“骤看之,如无物;及至细寻,其中便有一条线索,拽之通体俱动”。

过去讲到“结构”是静态的描述,是文本最后形成的模式,而杨义先生在《中国叙事学》第一次揭示了“结构动词性”,“结构是沟通写作行为和目标之间的模样和体制”。事实上,写作的第一笔就要考虑到结构,写作的最后一笔也追求结构的完成。这“第一笔”更多的是叙事思维中的东西,而“最后一笔”则几乎是文本的叙事模式。从叙事思维到叙事模式之间的互动关系,实际上乃是寻找结构的生命过程和生命形态,体现出结构的动力性特点。

把结构视为“生命形式”,注重结构的整体性、动力性,是“致中和”这一传统思维方式的直接表现。恰如杨义先生提炼古代文论的术语所进行的现代解释:“读中国叙事作品是不能忽视以结构之道贯穿结构之技的思维方式,是不能忽视哲理性结构和技巧性结构相互呼应的双重构成的。不然,就会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难以解读清楚其深层的文化密码。”例如《三国演义》的结构之道,是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纷争,三国鼎立和演进,直至归晋这样一个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而结构之技是以蜀汉为中心,特别是以诸葛亮出山到命归五丈原为叙事焦点,展开故事,而曹魏次之,孙吴又次之的叙事方式。

人们形象地将《三国演义》比作块状结构,就像人们将《水浒传》比作链状结构,将《红楼梦》比作网状结构,虽然比喻有时是蹩脚的,但它说明一个道理,结构之道贯穿结构之技,并表现出了独特的叙事形态。结构之道与结构之技最为常见的表现是潜隐结构与显层结构,这同西方叙事学讲的深层结构与表层结构,在叙事形态上有相通或相近的一面,但西方叙事学纯形式研究缺少中国叙事学结构之道贯穿结构之技的深刻底蕴。而我们的结构之道本身就蕴含着对世界和人生的整体性的把握和认知。

(摘编自郑铁生《中国叙事学创建述略——兼评杨义<中国叙事学>》)

材料二:

从明初第一部长篇小说《三国演义》诞生,到最高峰《红楼梦》问世,章回体一直是中国古典长篇小说唯一的文体形式。这与其本身的叙事优势有关。例如它有很强的自由度,作者可以在作品中自由地出入,纵横捭阖,毫无拘束,它可以用“话说”、“却说”等套语随时转换情节线索,显得条理分明。故从《三国演义》到《红楼梦》每部经典作品都描写了几百个人物,而丝毫没有凌乱的感觉。但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主观性太强,易使作品单纯成为情节的工具,形成一种非常固定的叙事模式,缺乏形式上的变化,很不利于小说的发展。

西方古典长篇小说虽然诞生较晚,但其叙事结构一直处在不断地变化更新之中。纵观其结构发展历史,从一条绳子结构到双线索结构,到多线索交叉的网状结构,再到巴尔扎克的系列小说结构,西方的小说家们一直在尝试着打破传统的小说叙事模式,以期更充分地反映他们对当时现实生活的深刻理解。中西长篇小说结构模式差异明显,究其原因,不但与小说的渊源有关,还反映出中西方民族意识和哲学观念等方面的差异。

首先,中国长篇小说很大程度上受到史传文学的影响。史传中对人物一生的业绩不仅叙述详尽,而且还有许多相关资料作为旁证:由于与话本的口头文学传统密切相关,为了让听众厘清情节,作家不断提醒读者,因而书中常有“话说”“花开两朵,各表一枝”“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等套语,使得小说首尾相连,且脉络分明。这样导致结构在小说中所起的作用并不如西方那样重要。

与之相比,西方小说非常重视小说结构,其渊源《伊利亚特》的结构就设计得非常精巧,后世之仿效者也很少有从开端一直写到结局的简单结构。作家根据自己的需要,有意制造曲折与波澜,借以突出主要情节以吸引读者,进而引发读者对作品主题的深沉思考与想象。

其次,小说结构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出小说家对生活和世界的理解。中国古代社会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基础,以儒家思想为主流的意识形态,因而十分注重秩序和稳定。在这种哲学观念的主导下,人们缺少开拓和变革的精神,就造成了秩序井然、非常稳定的章回体小说结构。而西方自文艺复兴以来,多种哲学思潮的产生促进了人们思维方式的变革。作家们不断创造出新的结构模式来反映日趋复杂的现实生活,最终便形成了新模式、新结构层出不穷的局面。

(摘编自文彬彬《中西古典长篇小说叙事结构比较研究》)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致中和”是中国叙事学的理论支柱,影响着中国叙事理论的建构,有助于我们提升对中国叙事思想的认识。

B.金圣叹将文本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看待,主张在赏析文学作品时,抛弃外在的形式,注重精神与事理的分析。

C.中国古典长篇小说描写几百个人物却没有凌乱的感觉,得益于叙事自由、能够随时转换情节线索等叙事优势。

D.“话说”“花开两朵,各表一枝”等套语,使中国古典小说首尾相连,脉络分明,但也消减了结构的重要性。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金圣叹说《水浒传》七十回“神理”“正如《论语》之一节两节”,意在说明《水浒传》与《论语》在思想上有着相似之处。

B.西方叙事学缺少结构之道贯穿结构之技的深刻底蕴,由此可知,西方叙事作品缺乏对世界和人生的整体性的把握和认知。

C.西方古典长篇小说虽然诞生较晚,但其叙事结构一直处在不断变化更新之中,这主要是受西方民族意识和哲学观念影响。

D.文艺复兴以来,作家们创造出新的结构模式,这一现象证明了多种哲学思潮能够促进思维方式变革,进而影响文学创造。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草蛇灰线”叙述技巧的一项是( )

A.《红楼梦》第五回的《红楼梦曲》与金陵十二钗簿册,对人物命运进行了暗示,读者在几十回章节后可以找到它的真实的结果。

B.《水浒传》中,武松离开柴进庄上,至阳谷县景阳冈,“一路将哨棒出色描写”,以表现武松无时无刻不携带哨棒以为防身之用。

C.《三国演义》中,刘备因关羽遇害,欲亲统大军伐吴,他向青城山隐士李意求谶。李意画兵器40余张皆撕毁,又写一“白”字留下。

D.《儒林外史》中,严监生临终时,看着两根灯草,伸出两个手指,不肯咽气,他的妻子领会他的意思,熄灭一根灯草后,他才死去。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论证思路。

5.中国叙事作品“以结构之道贯穿结构之技”,请从《水浒传》《红楼梦》中任选一部作品加以分析。

二、文学类阅读-单文本

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下列小题。

萨赫勒荒原

朱山坡

“萨赫勒大荒原。”萨哈说,“穿过去就是我们的驻地了。”

这里不像新疆的戈壁滩,也不像内蒙古的大草原,简直看不到人类活动的痕迹。路边全是荒凉的灌木、荆棘和草甸,并朝着四周蔓延开去。一堆堆,一丛丛,像是一个又一个部落。每一棵树、每一只鸟、每一根草,都仿佛相处了千年,早已经看腻了彼此,却又不得不互相为邻,紧挨着搀扶着度过漫长的岁月和亘古的孤独。

一路颠簸,但长途旅行的疲倦,还是让我迷迷糊糊地睡着了。我做了一个梦,梦见老郭在血色的夕阳下,在荒原的那一头,微笑着向我招手,我努力向他奔去……

我是被萨哈的一个急刹车惊醒的。我睁开眼睛,看到车头前站着一个身材高瘦的黑男。他双手张开,拦住了车的去路。我大吃一惊,以为碰到了劫匪。

萨哈倒很镇定,伸头出去,朝那个黑人质问说:“尼可,你要干吗?”

那个叫尼可的男人走过来跟萨哈哗哗啦啦地说:“我等你们两天了。如果今天等不到你,我会疯掉的。”

萨哈扭头对我解释说,一个熟人……郭医生给他的老祖母做过手术。

尼可朝我草草地瞧了一眼,对我说:“他是我爸。”我仔细一对比,他们还真有几分像。尼可虽然长得很高,脸也黑得成熟,但仔细一看也就十五六岁的样子。萨哈知道无法隐瞒,耸耸肩对我说:“是的,他是我儿子。”

萨哈说:“祖母还好吗?”尼可说:“情况很不好!她快要不行了,一听说郭医生得病,她又活过来了。”

萨哈说:“你告诉她,还早呢,不要急着上天堂。”

“祖母还要去津德尔看郭医生。”尼可焦急地说,“郭医生是被魔鬼缠上了,祖母说要给他驱魔。”

萨哈说:“没……没必要。”

尼可说:“祖母说了,她必须救郭医生。”尼可固执起来比父亲萨哈更倔。

尼可的目光越过萨哈落在我的脸上,他从我的帽子认出我的身份了:“你是中国医生?”

我向他点头致意。他向我露出纯真而谦卑的笑容。

“你回去告诉祖母,郭医生的病已经好了。没事了。过段日子他又会回来的。”萨哈对尼可说。貌似老实的萨哈说起谎来竟然一气呵成。

“真的吗?”尼可盯着父亲的脸问。

萨哈看了我一眼,希望我出语相助。我挤出笑容对尼可说:“是真的。郭医生休息几天就回来。”

尼可很高兴,竟然手舞足蹈起来。萨哈突然变得有些悲伤,转过身来,不让尼可看到他的神色,朝着远方看了一眼,不经意地发出一声叹息。

“太好了,祖母可以放心了。”尼可兴奋地说着,却突然瘫倒在路边。

萨哈和我跳下车,萨哈扶着尼可坐起来,问他:“怎么回事?”

“我饿。我感觉我快饿死了。”尼可说,“我以为天上会给我掉下一块粟饼,但连一滴露珠也没有。”

我摸了一下尼可的额头,好烫啊,而且他的身子在颤抖,还在流鼻涕。

“他没有什么问题,只是饿了。”萨哈轻轻推开我,轻描淡写地说。

萨哈从自己的衣袋里掏出半块粟饼,送到尼可的嘴里。尼可狼吞虎咽把粟饼吃完,喝了我递给他的半瓶水,脸上慢慢绽放出生命的光彩,像一根快要枯死的草被甘露唤醒。

我和萨哈要走了。尼可突然有点儿舍不得,走近我拉住我的手,胆怯而害羞地对我说:

“我……我想跟你去津德尔……”

萨哈突然恼羞成怒,一把打掉尼可拉着我的手,厉声地命令他:“你还想干什么?回家去!”

我惊愕地看着不近人情的萨哈,有点儿意外,而且很尴尬。

萨哈推着我回到车上。车子朝着太阳滑落的方向飞驰。几只乌鸦盘旋在车的上空,不断发出饥饿的喊叫。

我突然想起刚才尼可脸额发烫,身子发抖。我那时以为只是他在烈日下晒了那么久,饥渴到了极点才那样的。但职业的直觉和敏感让我醒悟过来,我猛叫了一声:“掉头,我们回去看看尼可!”我说,“我怀疑他患上了疟疾。”

萨哈没有掉头,脸上也没有震惊和焦急之色。

“疟疾很危险。会死人的。”我说。我第一次到非洲,经验还是不足,敏感性也不够,我为刚才自己的疏忽大意感到羞愧。如果我的导师老郭在,他肯定又会把我骂得狗血喷头。

萨哈继续往前开,平静地说:“我知道尼可很危险。经验已经告诉我,他就是患病了。但天黑之前我们必须走出荒原!”

我把语气放得柔软,恳请萨哈:“尼可是你的儿子。”

萨哈说:“这里到处都有疾病,每天都有人死去。在死亡面前人人是公平的。”

“你看看这个大荒原,每一棵树、每一棵草,每年都要枯死一次。但用不着担心,到了明年春天,荒原上的一切又会重生。”

我乞求萨哈:“回头吧,救救尼可。”萨哈不为所动,淡淡地对我说:“你们中国医疗队,已经救了我的两个儿子,治好了我的老母亲,如果我再让你们救尼可,村里的人会说我替你们开车是为了谋私利、得好处。我宁愿死也不能那样做。”

我如坐针毡,几次要推开车门跳下去,但车速越来越快,车子像是要飞起来。我狠狠地瞪了几眼萨哈。最后一次瞪他时,意外地发现他已经泪流满面,泪水重重砸在方向盘上。我一下子便瘫软在座椅上。

夜幕降临前,我们终于穿越萨赫勒大荒原。抵达津德尔驻地时,已经是繁星满天,月牙挂在头顶上。

(有删节)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萨赫勒荒原环境极其恶劣,为人物活动提供了特定环境,有利于表现人物精神。

B.萨哈不想让“我”知道他和尼可的关系,含有不愿意因为家人影响工作的心理。

C.能将谎言说得一气呵成,既表现萨哈的无奈,又说明他经常做这种善意的欺骗。

D.萨哈有着一种朴素而深刻的生命意识,如认为生命平等,尊重生死轮替的法则。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有明暗两条线索,明线是萨哈护送接替老郭的“我”穿越萨赫勒荒原去津德尔驻地,暗线是老郭和尼可祖母的故事。

B.尼可“向我露出纯真而谦卑的笑容”的神态表现,既表现了尼可淳朴、腼腆的性格,又表现出他对中国医生的好感与敬意。

C.尼可祖母让尼克等候萨哈,要求再去津德尔看郭医生,为他驱魔的情节,从侧面反映出郭医生赢得了非洲人民深深的爱戴。

D.结尾对繁星与月牙的描写,有浓烈的抒情意味,既烘托了穿越萨赫勒荒原的艰难,又传递出到达驻地后内心的轻松与喜悦。

8.小说在塑造萨哈这一形象时,运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请加以阐释,并分析其效果。

9.“人道主义”是关心人的生命、生存状况的思想,强调人类之间的互助、关爱。请分析文本中“人道主义”精神是如何体现的?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一)

欧阳修乞致仕,冯京请留之,安石曰:“修附丽韩琦,以琦为社稷臣。如此人,在一郡则坏一郡,在朝廷则坏朝廷,留之安用?”乃听之。富弼以格青苗①解相,安石谓不足以阻奸,至比之于鲧。唐垌本以安石引荐为谏官,因奏对极论其罪,谪死。文彦博言市易与下争利,致华岳山崩。安石曰:华山之变殆天意为小人发市易之起自为细民久困以抑兼并尔于官何利焉遏其奏出彦博守魏吕公著、韩维,安石藉以立声誉者也;欧阳修、文彦博,荐己者也;富弼、韩琦,用为侍从者也;司马光、范镇,交友之善者也:悉排斥不遗力。

(节选自《宋史·王安石传》有删改)

(二)

执政以河朔旱伤,国用不足,乞南郊勿赐金帛。诏学士议,光与王珪、王安石同见,光曰:“救灾节用,宜自贵近始,可听也。”安石曰:“常衮辞堂馔②,时以为衮自知不能,当辞位不当辞禄。且国用不足,非当世急务,所以不足者,以未得善理财者故也。”光曰:“善理财者,不过箕敛尔。”安石曰:“不然,善理财者,不加赋而国用足。”光曰:“天下安有此理?天地所生财货百物,不在民,则在官,彼设法夺民,其害乃甚于加赋。此盖桑弘羊欺武帝之言,太史公书之以见其不明耳。”争议不已。帝曰:“朕意与光同,然姑以不允答之。”

安石得政,行新法,光疏其利害。迩英殿进读,讲至曹参代萧何事,帝曰:“汉常守萧何之法不变,可乎?”对曰:“宁独汉也,使三代之君常守禹、汤、文、武之法,虽至今存可也。汉武取高帝约束纷更,盗贼半天下;元帝改孝宣之政,汉业遂衰。由此言之,祖宗之法不可变也。”

帝欲用光,访之安石。安石曰:“光所言尽害政之事,所与尽害政之人,而欲置之左右,使与国论,此消长之大机也。光才岂能害政,但在高位,则异论之人倚以为重。韩信立汉赤帜,赵卒气夺,今用光,是与异论者立赤帜也。”

(节选自《宋史·司马光传》有删改)

【注】①青苗:青苗即青苗法,下文中的“市易”也即“市易法”,都是王安石的变法措施。②堂馔:唐宋时政事堂准备的公用膳食。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华山之变殆天意为/小人发市易之/起自为细民久困/以抑兼并/尔于官何利焉/遏其奏出/彦博守魏/

B.华山之变/殆天意为小人发/市易之起/自为细民久困/以抑兼并尔/于官何利焉/遏其奏/出彦博守魏/

C.华山之变/殆天意为小人发/市易之/起自为细民/久困以抑兼并/尔于官何利焉/遏其奏/出彦博守魏/

D.华山之变殆天意为/小人发市易之起/自为细民/久困以抑兼并尔/于官何利焉/遏其奏出/彦博守魏/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致仕,官员年老辞官退休,一般退休的年龄为七十岁,如有病患则可提前退休。

B.社稷,社是土神,稷是谷神,古时君主常常祭祀社稷,后来就用社稷代表国家。

C.华岳指西岳华山,五岳之一,与东岳泰山、北岳衡山、中岳嵩山、南岳恒山合称五岳。

D.南郊,封建社会郊祀的一种,古代天子在京都南面的郊外筑圜丘以祭天。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富弼因为阻挠施行青苗法被解除了宰相职务,王安石说这不足以阻止奸邪小人,甚至把富弼和办事不力的人作比。

B.欧阳修曾经提携过王安石,他请求致仕,王安石却不挽留;富弼、韩琦是王安石曾追随过的人,为了变法王安石也加以排斥。

C.王安石认为司马光的才能不足以危害政治,只是一旦让其身处高位,那么对变法持不同意见的人会依附他。

D.王安石与司马光因变法立场不同,两人为此争议不休,神宗说同意司马光的意见,但不会给予司马光答复。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唐埛本以安石引荐为谏官,因奏对极论其罪,谪死。

(2)此盖桑弘羊欺武帝之言,太史公书之以见其不明耳。

14.王安石与司马光就变法产生严重分歧,司马光不支持王安石变法的理由是什么?请简要概述。

四、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岭南江行

柳宗元

瘴江南去入云烟,望尽黄茆是海边。

山腹雨晴添象迹,潭心日暖长蛟涎。

射工②巧伺游人影,飓母③偏惊旅客船。

从此忧来非一事,岂容华发待流年。

【注】①此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十年柳宗元因谗言遭贬赴任柳州刺史途中。②射工:传说中一种叫蜮的毒虫,能含沙射人,人或人影被射中后,都会害病。③飓母:飓风发生前的征兆。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诗所写风物紧扣岭南特色,再加上具有传说色彩的独特意象,凸显出行程之奇特险峻。

B.颔联写雨过天晴山腰大象出没,阳光照射潭水,蛟涎浮现,表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

C.颈联写江边的射工狡诈地窥探并等待时机向游人释放凶险,阴沉的云气预示着飓风的来临,具有象征意味。

D.“从此忧来非一事”承上启下,上承前文途中所见之景,下启后文心中所想,蕴含了诗人被贬岭南的复杂心情。

16.诗人是如何表达情感的?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五、情景默写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唐朝官员服色依官品定,《旧唐书》记载:“敕文武官三品以上服紫……八品深青、九品浅青。”白居易《琵琶行》中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就体现出诗人当时被贬后从九品的身份。

(2)在《陈情表》中,李密用“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两句概括性地陈述自己幼时门庭衰微,内外人丁单薄的情况。

(3)“水”在杜甫的《登高》中是“____________”的奔腾汹涌;在辛弃疾的《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中则是“____________”的一腔激愤。

六、选择 简答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侨批俗称“番批”“银信”,方言把书信叫“批”,潮汕、闽南华侨与家乡的书信往来便是“侨批”。它是海外侨胞通过民间渠道寄回国内的、连带家书及简单附言的汇款凭证。侨批极具收藏价值,有正批和副批之分:前者盖有外洋批馆印章,大部分贴有邮票,盖有邮戳;后者没有加盖外洋批馆印章或印戳不全,二者相比,正批的研究和收藏价值高于副批。侨批是华侨移民史、创业史及广大侨胞对所在国和祖国经济社会发展所作贡献的历史真实见证,有着深刻而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一封侨批就是一个故事,其中,有父亲为刚出生却 的孩子取名的,有儿子问候年迈双亲的,有父亲要求赎回被卖女儿的,有父母鼓励儿子发愤读书的(来批);也有国内侨眷盼儿早日回归的,或是惦念着海外的亲人而终日以泪洗面、 的(回批)……每一封侨批,都 , 着海外侨胞的血泪和汗水,蕴含着他们对祖国、故里和亲人的一片深情,昭示着他们对家乡、骨肉的责任感。侨批反映出来的海外侨胞“热爱祖国、情系故里、吃苦耐劳、勇于开拓、笃诚守信”的精神,可以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和拓展。因此,把侨批视为华侨历史文化的“敦煌文书”,值得我们去深入地研究并作进一步重视。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

A.素未谋面 甘心首疾 弥足珍贵 渗透

B.社燕秋鸿 望穿秋水 不可或缺 浸染

C.素未谋面 望穿秋水 不可或缺 渗透

D.社燕秋鸿 甘心首疾 弥足珍贵 浸染

19.下列各句中的冒号,和文中冒号作用不同的一项是( )

A.直播带货不是一锤子买卖:直播平台要始终把消费者利益放在第一位;相关部门要对直播售卖的产品建立严格的准入制度,并且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

B.在陆源污染治理方面,天津实施“三水”共治:治理工业废水、城镇生活污水、农业农村污水。

C.五叶草莓白果具有浓香,黄毛草莓具有桃香味,绿色草莓具有清香味,而现在的栽培品种已经丧失了一些芳香气味:野生草莓资源具有优良的果实品质特性。

D.分析人士说:“消费者消费习惯逐渐改变,各种电子商务的打折活动以及消费者在不同平台上的购物活动贯穿全年,减少了‘双十一’的吸引力。”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

七、简答题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虽然航天员执行长时间太空飞行任务对身体有危害,但未来载人航天任务对他们驻留时间要求会日益增加。因此,航天专家正在积极研究论证,基于现有技术解决航天员执行长时间太空飞行任务要面临的问题。

① 。虽然载人登火往返飞行时间长,但仍然有缩短任务时间的余地。有科学家认为,通过适当增加航天器的飞行速度,可以将飞行时间缩短,这样能显著减少航天员暴露在行星际空间、直面高能辐射的危险。

其次,失重问题严重也会影响航天员的身心健康。② ,冯布劳恩曾设想了巨型环形空间站,通过自转的离心力模拟重力,即人工重力来抵抗失重。

再者,心理因素也是航天员执行长时间太空飞行任务的大敌。③ ,是绝大多数普通人无法承受的,因此,航天专家提出建造更大、更舒适的居住舱,为航天员提供更安逸的生活空间,尽力缓解航天员心理问题。

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2.请用一个判断句概括航天员执行飞行任务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表达简洁流畅,不超过35字。

八、材料作文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当代著名画家吴冠中说:“文盲不可怕,美盲才可怕。”在他看来,审美是一种生活方式,懂得审美是幸福的源泉。

现实生活中,有的同学说:“现实很骨感,我们的生活‘三点一线’,哪有美感可言?”也有的同学说:“为了给他人留下好印象,无论学习多忙,我都要把自己打扮得美美的!”还有的同学说:“追求美是一种小资情调,而且是一笔不小的开销,我是中学生,首先要想好一日三餐!”

结合材料内容,请你以学生的身份,面向本校同学写一篇演讲稿,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B

2.D

3.D

4.材料一:先提出“致中和”是中国叙事学的理论支柱的核心观点;然后从整体性和动力性的角度加以阐发;最后,指出杨义先生对这一思想的现代解释,即“结构之道贯穿结构之技”,并运用举例、对比的手法对此加以阐释。

材料二:先指出中国古典小说的叙事优势和缺点;然后在与西方小说叙事结构的比较中,明确中西小说结构模式的差异;最后从小说的渊源、民族意识与哲学观念等方面分析其原因。

5.示例一:《水浒传》的结构之道是个体反抗到武装抗拒朝廷官逼民反的故事。结构之技是以人物性格为依据,在人物性格与社会关系的冲撞中,展开一个个故事,并链接在一起构成一个长篇叙事结构。

示例二:《红楼梦》的结构之道是一个家族的衰败故事。结构之技是以网状的叙事展开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故事,贵族少爷以及丫环、奴仆的悲剧命运,贵族统治者及上层男性道德伦理的虚伪与卑劣,从叙事触伸向各个阶层。

【解析】

1.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的能力。

B.“抛弃外在的形式”分析错误,原文为“略其形迹”,意为淡化外在形式,不是抛弃外在的形式。

故选B。

2.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A.“意在说明《水浒传》与《论语》在思想上有着相似之处”分析错误,原文为“他评注《水浒传》时说:‘盖此书七十回,数十万言,可谓多矣,而举其神理,正如《论语》之一节两节’”,可知应是阐明中国古典小说可以提炼出“神理”。

B.“西方叙事学缺少结构之道贯穿结构之技的深刻底蕴,由此可知,西方叙事作品缺乏对世界和人生的整体性的把握和认知”推论有误,原文为“但西方叙事学纯形式研究缺少中国叙事学结构之道贯穿结构之技的深刻底蕴。而我们的结构之道本身就蕴含着对世界和人生的整体性的把握和认知”,可见“叙事学缺少结构之道贯穿结构之技的深刻底蕴”,并不能推出“叙事作品缺乏对世界和的整体性的把握和认知”。

C.“这主要是受西方民族意识和哲学观念影响”缺乏依据,原文为“中西长篇小说结构模式差异明显,究其原因,不但与小说的渊源有关,还反映出中西方民族意识和哲学观念等方面的差异”,文章只是说反映出中西方民族意识和哲学观念等方面的差异,并没有说主要是受西方民族意识和哲学观念影响。

故选D。

3.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D.“严监生临终时,看着两根灯草,伸出两个手指,不肯咽气,他的妻子领会他的意思,熄灭一根灯草后,他才死去”中“两根灯草”没有前后情节的呼应、暗示,是细节描写,不是“草蛇灰线”的写法。

6.C

7.D

8.①对有生命危险的尼可,萨哈断然拒绝他去津德尔,且不理会“我”回去救助的请求,让人觉得冷漠无情。这是抑。②萨哈替医疗队开车,不愿意被别人说成“谋私利、得好处”,体现萨哈的正直无私,有自己的处事原则;“泪流满面”表明萨哈并非无情,他有着宽广的胸怀,赶快把“我”送到驻地,救治更多的病人。这是“扬”。③运用欲扬先抑的手法,突出了人物形象,增强了小说的艺术感染力。

9.①中国救援医疗队,来到条件艰苦、环境恶劣的非洲,为当地人们解除病痛,郭医生为此还献出了的生命。②尼可的祖母对郭医生心怀感恩,深切关爱,想去“救”他;萨哈对郭医生的去世内心感到沉痛。③萨哈“拋弃”尼可,送“我”到医疗基地,以救助更多的病人,体现对更多人的关爱。

【解析】

6.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能力。

C.“又说明他经常做这种善意的欺骗”缺乏依据,原文为“貌似老实的萨哈说起谎来竟然一气呵成”“萨哈看了我一眼,希望我出语相助。我挤出笑容对尼可说:‘是真的。郭医生休息几天就回来。’尼可很高兴,竟然手舞足蹈起来。萨哈突然变得有些悲伤,转过身来,不让尼可看到他的神色,朝着远方看了一眼,不经意地发出一声叹息”,萨哈善意的欺骗是不想自己的母亲和孩子伤心,并不能说明他经常做这种善意的欺骗。

故选C。

7.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D.“轻松与喜悦”分析不当,作者感情是复杂的,有点“轻松”,但谈不上“喜悦”,结尾环境描写包含着深沉与悲凉。

10.B

11.C

12.D

13.(1)唐埛本是因王安石的推荐(或引荐)而担任了谏官,借奏对的机会极力论说了王安石的罪过,结果被贬谪而死。(2)这大概是桑弘羊欺骗汉武帝的话,太史公把它写入史书就是来显示这种做法的不明智啊。

14.①司马光认为王安石变法是通过与民争利的手段来扩充国库,实为剥削百姓。②司马光认为祖宗之法不可废,推行新法不利于延续统治。

【解析】

10.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华山的变化,仅是天意为小人而发作的。市易法的起用,是由于平民长久穷困,用它来抑制兼并,对官府有什么好处呢?压下了文彦博的奏章,让他离开京城任魏地留守。

“市易”指的是市易法,此处如与“之”这个助词组成一句话,句意不通,故在“之”后不能断开,且“为小人”是介宾结构,做“发”的状语,中间不可断开,排除AC。

“遏”是动词,宾语是“其奏”,宾语后断开,排除D。

故选B。

11.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化常识的能力。

C.“与东岳泰山、北岳衡山、中岳嵩山、南岳恒山合称五岳”说法有误。应是北岳恒山,南岳衡山。

故选C。

12.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D“但不会给予司马光答复”说法错误。材料一原文为“以不允答之”,是答复他“不允许”,并非不答复。

故选D。

参考译文:

(一)

欧阳修请求退休,冯京要求朝廷挽留他,王安石说:“欧阳修依附韩琦,认为韩琦是关系国家安危的大臣。这样的人,在一郡就败坏一郡,在朝廷就败坏朝廷,留下他有什么用呢?”于是神宗同意欧阳修退休。富弼因为阻挠施行青苗法被解除了宰相职务,王安石说这不足以阻止奸邪小人,甚至把富弼比作鲧。唐垌本是因王安石的推荐而担任了谏官,他借奏对的机会极力论说了王安石的罪过,结果被贬谪而死。文彦博说市易法是与百姓争利,致使华山崩塌。王安石说:“华山的变化,仅是天意为小人而发作的。市易法的起用,是由于平民长久穷困,用它来抑制兼并,对官府有什么好处呢?”压下了文彦博的奏章,让他离开京城任魏地留守。吕公著、韩维,是王安石凭借他们树立自己声誉的人;欧阳修、文彦博,是推荐王安石的人;富弼、韩琦,是王安石曾追随过的人;司马光、范镇,是与自己人情甚厚的人;王安石都不遗余力地加以排斥。

(二)

执政大臣因为河朔地区遭受旱灾,国家财用不足,请求神宗到南郊祭天时不要赏赐黄金丝帛。诏命学士讨论,司马光与王珪、王安石同时进见,司马光说:“救灾节用,应当从贵人近臣开始,陛下可以听取这个意见。”王安石说:“唐朝的常衮想辞去自己的堂封钱来彰显节俭奉公,当时大臣们认为他自知无能,应当辞去职位而不是辞去俸禄。况且国家财用不足,并非当世急务,国用之所以不足,是由于没有得到善于理财的人的缘故。”司马光说:“善于理财的人,不过是收的赋税繁重苛刻而已。”王安石说:“并非如此,善于理财的人,不加重赋税而使国家财用充足。”司马光说:“天下哪有这样的道理?天地之间所生出来的财货百物,不是在老百姓手里,就在官府那里,那种想方设法掠夺民财的办法,它的危害就比增加赋税更严重。这大概是桑弘羊欺骗汉武帝的话,太史公把它写入史书正是来显示这种做法的不明智啊。”二人争议不休。神宗说:“我的意见与司马光相同,但暂且以不予允准回答他。”

王安石执政,颁行新法,司马光上书陈述新法的好处和害处。司马光在迩英殿朗读诗文,讲到曹参代替萧何的事时,神宗说:“汉代永远遵守萧何的成法不变,可以吗?”司马光回答说:“哪里仅汉代,假使三代之君永远遵守夏禹、商汤、周文王、周武王的制度,即使到今天存在仍然可以。汉武帝对汉高帝的法令制度多有改动,于是盗贼满天下:汉元帝改变孝宣帝的政治,汉朝于是衰落。这样说来,祖宗的制度是不能改变的。”

神宗想任用司马光,去询问王安石。王安石说:“司马光所说的全是危害政治的事情,所亲附的都是危害政治的人,而陛下打算把他置于左右重臣的位子上,让他参与国家大事,这是成败盛衰的关键。司马光的才能怎能危害政治,只是他一旦身处高位,那么持反对意见的人会把他当作靠山来依附巴结。韩信打着汉的旗帜,赵军恐惧丧胆,现在任用司马光,这是给反对者树立旗帜。”

15.B

16.①借景抒情,诗歌前六句写岭南的独特风物,描绘了当地荒凉的自然环境,流露出作者对前途的担忧;②象征手法,前六句所写瘴江、射工、飓母等象征政治环境的险恶,进而表达自己的担忧,也隐含着对谗人的暗讽风批评之意;③直抒胸臆,结尾两句表达不惧艰险,趁着暮年在柳州有所建树的昂扬之志。

【解析】

15.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B.“表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错。诗人借此表现政治环境的险恶,而非表现生机盎然。

17. 座中泣下谁最多 江州司马青衫湿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不尽长江滚滚来 郁孤台下清江水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州、期功、僮”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

18.C

19.D

20.侨批被视为华侨历史文化的“敦煌文书”,值得我们去作进一步的重视和深入地研究。

【解析】

18.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

第一空:“素未谋面”,指从来没有见过面。“社燕秋鸿”,意思是燕子和大雁都是候鸟,但在同一季节里飞的方向不同。比喻刚见面又离别。这里指刚出生还没见过面的儿子,用“素未谋面”。

第二空:“甘心首疾”,形容男女之间相互思念的痴情。“望穿秋水”,意思是眼睛都望穿了,形容对远地亲友的殷切盼望。语境为惦念着海外的亲人,用“望穿秋水”。

第三空:“弥足珍贵”,意思是形容十分珍贵、非常珍贵,含褒义。“不可或缺”,表示非常重要,不能有一点点的缺失,不能少一点。这里指每一封侨批都非常重要,不能有一点点缺失,用“不可或缺”。

第四空:“渗透”,液体缓慢地透到里面。“浸染”,逐渐沾染。这里指海外侨胞的血泪和汗水,用“渗透”。

故选C。

19.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有正批和副批之分:前者盖有外洋批馆印章,大部分贴有邮票,盖有邮戳;后者没有加盖外洋批馆印章或印戳不全,二者相比,正批的研究和收藏价值高于副批”文中冒号是用在需要解释的词语后边,表示引出解释或说明。ABC都是这种用法。

只有D项是用在“说”的后面,具有提示下文的作用。

故选D。

20.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根据下句“值得……”,应该让“侨批”作主语,将“把侨批视为”改为“侨批被视为”。

“值得我们去深入地研究并作进一步重视”语序不当,逻辑顺序应该是先重视后深入研究,改为“值得我们去作进一步的重视和深入地研究”。

所以最终改为:侨批被视为华侨历史文化的“敦煌文书”,值得我们去作进一步的重视和深入地研究。

21.①首先是辐射威胁

②为了解决重力问题

③在狭小空间内工作生活的心理压力

22.航天员执行长时间太空飞行任务主要面临的问题是辐射、失重和心理因素等。

文章转载自(直接来源):

本文由语文试题与作文(stzuowen)整理,转载注明出处。

投稿:1224355909@qq.com 商务合作:QQ1224355909


扫码或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语文试题与作文(stzuowen


初中试题库大(stkuda)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语文试题与作文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