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福建省龙岩市武平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下学期月考(2)高二语文试卷

设为星标!语文试题仓库!应有尽有!最新高考试题作文高中试题小学试题作文初中试题作文中考试题作文!关注本号可每天收到各种资料。点上面蓝色文语文试题与作文关注。

‍‍‍2020年9月高考优秀作文专辑9月出炉,欢迎淘宝!

高考第一品牌语文月刊代码46-88每月一本定价12元。其中每年8月高考优秀作文点评专辑、9月高考试题分析专辑、12月最新高考分类练习专辑、4月最高高考冲刺AB卷二套题等为高考必备!咨询微信160170248,手机13602424805

 语文月刊2020年9月高考作文专刊目录

海量免费试题,请关注1语文试题汇编2020年6.1-7.7全部语文试题  2.试题汇编2020.5.1-5.31  3.试题汇编2020.4.1-4.30  4.试题汇编2020.3.1-3.31  5.初中试题仓库请点这里 6.小学试题仓库请点这里

 

高二语文试卷

一、基础题(15分)

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体无咎言        咎:责备  B.謇朝谇而夕替    替:废弃

C.谢家来贵门      谢:辞别    D.以手抚膺坐长叹  坐:空,徒然

2.下列各句中,对诗句使用的修辞手法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总角之宴,言笑晏晏。(借喻)

B.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设问)

C.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夸张)

D.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互文)

3.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我们一般所说的“诗经六义”指“风”“雅”“颂”“赋”“比”“兴”。

B.《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品,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作者是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

C.乐府诗是汉魏六朝时期重要的诗歌类型,其继承了《诗经》所开创的现实主义传统。

D.“乐府双璧”指汉末的《孔雀东南飞》和北朝的《木兰诗》,两部作品均有深刻的思想意义。

二、古诗文阅读(15分)(一)课内阅读   阅读杜甫的《蜀相》

蜀 相   杜 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4.对这首诗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蜀相”是蜀汉丞相诸葛亮。“锦官城”是成都的别名。“柏森森”即柏树茂盛繁密的样子。首联以设问引起,开门见山。一个“寻”字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仰慕之情、向往之意。

B.“映阶”二句是说祠堂内碧草空有春色,黄鹂徒有好音,却没有多少人去欣赏。

C.颈联高度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行事。“频烦”犹频繁,多次。“天下计”指统一中国、兴复汉室的计策。“两朝”指东汉和蜀汉。“开”指开创,“济”是扶助。

D.诗的前四句写祠堂之景,后四句写丞相之事。全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缅怀和赞颂,寄托了诗人忧民忧国、痛感济世无人的哀伤。

(二)课外阅读(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姜夔的《淡黄柳》

淡黄柳    姜 夔

客居合肥南城赤阑桥之西,巷陌凄凉,与江左异,唯柳色夹道,依依可怜。因度此阕,以纾客怀。

空城晓角,吹入垂杨陌。马上单衣寒恻恻。看尽鹅黄嫩绿,都是江南旧相识。

正岑寂,明朝又寒食。强携酒、小桥宅。怕梨花落尽成秋色。燕燕飞来,问春何在,唯有池塘自碧。【注】①宋光宗赵淳绍熙二年(1191),姜夔寄居江淮一带的合肥。金人入侵,由于南宋朝廷偏安江南一隅,江淮一带在当时已成边区。②江左:泛指江南。③小桥:后汉乔玄次女为小桥,此或借之谓姜夔在合肥的情人。

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晓角”的声音因“空城”而异常突出,词的前二句与《扬州慢(淮左名都)》“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意境相近,传达的都是客居的凄凉、感世伤时的意味。

B.词的上片绘景写人,以一个“空”字,写出了荒凉寂静、萧条冷落的空城氛围,又表现了词人内心飘零无依、空落寂寥的情怀。

C.词的结句“池塘自碧”,以景语代答“春何在”,将上文“梨花落尽”的意境化作了一幅具体的图画,更暗含指责池水无情、占尽春色之意。

D.刘禹锡曾写“我言秋日胜春朝”,姜夔却写“怕梨花落尽成秋色”,一个“怕”字写出了词人内心由“都是江南旧相识”所引发的感时伤春之情。

三、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15分)

材料一  伴随着经典琵琶古曲《阳春白雪》的响起,中央民族乐团琵琶演奏家于源春的音乐课开始了。虽然课堂现场没有学生,但在直播平台的另一边,却是湖南、贵州、山西、陕西、甘肃、河北、黑龙江、广西、云南等9个省区22所学校的孩子们。

这堂音乐课是给乡村孩子的最美传统文化课大型扶贫公益活动中的一场。据悉,活动将邀请书法、民乐、戏曲、节俗等各领域的专家,打造一系列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直播课程。让传统文化走进校园,让乡村里的孩子们也能体验艺术之美,是当下实现教育公平的基本要求,也是美育的难点所在。国务院在《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中提出,要加快推进边远贫困地区小学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支持和辅导教师用好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将优质美育资源输送到偏远农村学校。

近年来,随着中央和地方财政对教育扶贫投入的不断增加,贫困乡村的学校校舍、教学设备、网络条件越来越好,这无疑为网络直播课的实现奠定了硬件基础。但在农村边远地区的学校上好传统文化课,最重要的还是解决师资问题。在传统授课上,应继续推进特岗教师计划,同时鼓励文艺工作者开展课外辅导;在网络授课上,要调动起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开发更多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高质量的传统文化教育。

(摘编自《农村娃,上堂传统文化直播课》,《人民日报》2018627)

材料二       了解传统文化的途径

人们对传统文化发展的建议

材料三 当前,全球经济、文化交融发展,外来文化的影响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这对我国传统文化形成了强烈的冲击。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也给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带来了一定压力。调查显示,1999年我国的各民族剧种还有近380种,而到了2013年,则仅剩下286种。新文化运动以来,很多人将近代中国落后的原因归结于传统文化。这就使得广大群众缺少对传统文化的敬畏感,也导致了整个社会的文化素养集体退步,对传统文化的珍视感日益减弱。随着中西方文化交流的频繁,有一些人甚至对我国传统文化持否定态度。一直以来,我们对传统文化没有明确界定范围,对传统文化的内涵解释不够清晰,对何为优秀传统文化,何为糟粕文化也没有明确界定。同时,对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解读不够,使得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出现割裂现象。并且,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中,社会参与度不高,多是由政府实施的传统文化包办传承。而社会各界参与文化传承的意愿不强,参与文化传承的渠道不够通畅,文化传承成了政府的自拉自唱,没有形成全社会的合力。同时,政府传承方式较为单一,无法引起公众兴趣,也不能形成有效对接,使得传播效率受到影响;或者部分政府部门工作人员片面地将文化传承当成一种宣传方式,将人民群众当成被动接受和训导的对象,这也使得传播受到影响。而当前的传播手段主要是纸媒,网络上应用较少。当然,这也从侧面抑制了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其实,优秀传统文化想要传承弘扬不是单一部门能做到的,需要文化、工商、宗教、新闻和建设等多个部门协同合作,共同努力。而当前,我国各有关部门仍存在一定的条块分割现象,没有形成有效的协同管理机制。另外,对于传统文化的保护性规定不够全面,制度刚性不够,保障工作也不够有力,监管力度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摘编自《优秀传统文化如何更好传承》,人民论坛网201859)

材料四   怎样才能让文物活起来?专家坦言,要在保护好的基础上,利用好文化遗产;要让人民群众零门槛、无障碍地接触到文化遗产;要推出更多的精品展览,满足人民群众的鉴赏需求。在文物之外,文化遗产还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传承主要有赖于艺人代代传承。对于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除了需要孕育和培养工匠土壤,如何让其焕发新生同样不可忽视。中国文联副主席潘鲁生则提议,要将传统文化和乡村建设结合起来,实施手艺农村计划,因地制宜发展乡村特色文化产业。不少专家学者也指出,传统文化的复兴应当有所扬弃,须承古人之创造,开时代之生面。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陈霞认为,不能盲目复古”“泥古,要不断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摘编自《关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两会上这些声音值得关注》

1.下列对于材料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们了解传统文化的途径有很多种,但当前人们通过电视节目、影像资料、相关书籍进行了解的比例较高。

B.了解传统文化的途径呈现出的各种方式来看,传统文化在社会上的传播呈现出一定的时代特征。

C.从人们对传统文化发展的建议中可知,人们很看重学校教育,大部分人都认为学校应承担传承传统文化的责任。

D.从人们给出的各种各样的建议中可以看出,人们是比较乐于接触传统文化的,传统文化传承的社会基础较好。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给乡村孩子的最美传统文化课的活动采取了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直播课程形式,属于文化公益扶贫项目。

B.我国对教育基础设施的投入不断增加,使得一些贫困地区的学校也能通过网络直播课获得传统文化的教育。

C.当下,多是由政府部门实施传统文化的包办传承,但传承方式较为单一,无法引起公众兴趣,因此社会参与度不高。

D.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要有所选择,有所扬弃,避免全盘接受,可采用现代表达形式来保护、传承传统文化。

3.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学校上好传统文化课既可以采用传统方式授课,也可以利用网络进行授课,但相对于后者,前者在乡村地区的师资力量十分缺乏。

B.我们对传统文化没有明确界定范围,且对其现实意义解读不够,所以出现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割裂的现象。

C.在传承传统文化方面,法律法规还不太健全,政府一方面应制定相关的法律条文,另一方面要加大监管力度。

D.艺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有重大作用,只要我们注重孕育和培养工匠,非遗就一定能得到很好的传承。

高二语文试卷答案

 

1.A【解析】A项,灾祸。

2.【解析】A项使用了借代的手法。

3.B【解析】《离骚》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

4.C【解析】本题考查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C.“‘两朝’指东汉和蜀汉”错误,“两朝”,指蜀先主刘备和后主刘禅两代。

5.B【解析】本题考查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的能力。A.“词的前二句与《扬州慢(淮左名都)》‘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意境相近,传达的都是客中凄凉、感时伤世的意味。”错误,《扬州慢(淮左名都)》“清角吹寒,都在空城”并没有表达客居的凄凉意味。C.“更暗含指责池水无情、占尽春色之意”错误,“池塘自碧”四字以池水的无情表达人之多感多情,并无指责池水占尽春色之意。D.“由‘都是江南旧相识’所引发”理解错误。“我言秋日胜春朝”是诗人被贬朗州后写的,表现的应该是积极向上的诗情。

6.答案:D解析:D项,“人们是比较乐于接触传统文化的,传统文化传承的社会基础较好”于文无据,图表只能说明传统文化发展的方式可以有很多,并不能反映更深层次的东西。

7.答案:C解析:C项,强加因果,政府“包办传承”和社会参与度不高都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中面临的问题,二者之间并无因果关系。

8.答案:D解析:D项,“只要我们注重孕育和培养‘工匠’,非遗就一定能得到很好的传承”说法绝对,“孕育和培养‘工匠’”只是能让非遗得到很好的传承的一个因素。

作文参考资料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著名画家徐悲鸿先生曾明确提出绘画要“致广大,尽精微”,即在绘画创作过程中,首先要从整体入手,观察绘画对象,进而抓住其精神实质、内在特点,在此基础上对细节进行概括和取舍,从而造就既有广大意境又有精微细节的画面。

徐先生对绘画的要求既在艺术领域给我们带来启发,也在其他社会生活领域给我们以启示。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此的思考与感悟。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题目解析:

一 、关于文字材料:

文字材料共有两段话构成。第一段话陈述徐悲鸿先生对绘画的要求是“致广大,尽精微”,并对此进行了解释。要造就既有广大意境又有精微细节的画面,需要画家在表现对象时,从整体入手,抓住其内在的精神实质,对细节则要精妙处理并善于取舍。“致广大,尽精微”在艺术创作中是一个辩证关系,是矛盾统一的两个方面。在绘画技法上,是全部与局部、整体与细节的关系问题。绘画既要观照整体,也要讲究局部细节;既要突要互相配合,互相成就,才能绘就具有统一性、整体性与概括力的画作。徐悲鸿用“致广大,尽精微”来概括自己的核心艺术思想,并用作指导艺术实践和艺术教育的基本准则。

“致广大而尽精微”这句话出自《中庸》,意思是达到宽广博大的宏观境界,同时又深入到精细详尽的微观之处。它的内在精髓是,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这是一种极其高明的和谐。中国古人注重整体思维,追求由博返约。“尽精微”的目的是“致广大”,而“致广大”的结果又促进了“尽精微”。因此,“致广大”与“尽精微”是相辅相成的。“致广大而尽精微”,要求人生在站位上要高,格局要大,目标要宏,视野要阔,胸襟要廓;在为人做事上,要注重细节,出整体性,也要善于对细节进行取舍;整体应照顾到局部,局部细节要服从整体,两者关注小节,善于从易小之事上入手,精益求精。这句话凝结着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哲学智慧,启示我们干事创业要把握好全局与局部、长远与当前、战略与战术的关系,既要登高望远、胸怀大局,又要落实落细、积微成著。它的思维精髓是:仰望星空,而脚踏实地。在二〇二二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主席借“致广大而尽精微”这句古语,为我们未来干事创业指明了方法路径。第二段话实际上可以说是写作的引导语,共有两句话构成。第一句话明确了写作内容,第二句话暗含了写作指令。

二 、关于符合题意

考生可从四个层面去把握题意:

一要明确徐悲鸿先生对绘画的要求是“致广大,尽精微”;二要结合材料明确“致广大,尽精微”的含义;三要讲清楚“广大”与“精微”的关系;四是可将徐悲鸿先生对绘画的要求延伸到处理社会生活领域的问题。

考生可以结合文字材料阐述自己对于“致广大,尽精微”的具体理解,可以是艺术创作领域的,也可以是社会生活领域的,在这范围内写作,都属于符合题意。在写作时,要扣紧“广大”和“精微”,并准确解读其含义,将理论联系具体生活实际,写出自己的见解。

三 、关于写作指令:

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此的思考与感悟。“此”是指题目所给文字材料;“你”是指考生,也就是写作者;写作任务是将阅读题目所给文字材料后的思考与感悟写成一篇文章。

四 、参考立意:

1.“致广大而尽精微”是成事之道

2. 胸怀大局,积微成著

3. 尽小者大,慎微者著

4. 思想认识上“致广大”,担当任事上尽精微

5.中国梦是“致广大”而“尽精微”的梦想

范文:                      致广大,尽精微

     著名画家徐悲鸿“致广大,尽精微”的绘画要求,在社会的其他领域都是适用的。“致广大,尽精微”这一理念也被许多名人提到过。我们在处理生活中的人和事,都应该秉持这一理念,既要有大局观,也要精到对细节的处理。

      毛泽东同志曾在井冈山上说过:“在井冈山上不仅要看到湖南、江西,更要看到全世界。”这体现了他“致广大”的思想。“致广大”被徐悲鸿解释得很好:从整体入手。这个整体就类似人的骨骼,有骨骼的支撑,人才能站起来,才能做一切活动。不论是什么事情,人们看的第一眼往往是整体,而非细节,这就是致广大的重要性光有骨骼还不行,人是有血有肉的,有穿衣服的,这就谈到另一个点了——致精微。曾经有人计算过,若要使飞船整体安全系数达到 99%,那么每个零件的精度必须达到 99.99%。所谓的这些精微细节,对着整体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要使整体锦上添花,对细节的处理是必不可少的。在考试中,完善每一处细节都能拿一分,如果处理好每一处细节,那整体分数就起来了,类似的例子还很多,我们不难从中领悟尽精微的重要性。

       在任何领域,“致广大,尽精微”都可以成为我们做人处事的原则。对于政府,首先要从整体出发,认识到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再尽精微,深入到每一个贫困县、贫困乡,这就是能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原因;对于工作和学习,首先要致广大,制定计划,然后尽精微,完善每一项任务中的细节;对于个人,不仅要致广大注意形象,也要尽精微改掉每一个陋习……要致广大,尽精微,人才会进步,国家才能更加繁荣!

      如果没有致广大,这个事情就没办法运行;如果没有致精微,这件事情虽然勉强能运行,但过不了多久就会报废。整体和细节相辅相成,有了这两个事情才能做好。

      整体决定了事物的可运行性,而细节决定成败。不管面对什么,遵守“致广大,尽精微”这一准则,我们就可以把事情做好,处理好生活中的人和事。让我们一起致广大,尽精微,共筑美好未来!

范文:             立足于整体,着眼于部分

   著名画家徐悲鸿先生曾提出绘画要“致广大,尽精微”,而在我们生活中,又何尝不是应这样的呢?无论是学习抑或是工作,都须“致广大,尽精微”,这是我们成功路上的重要保障。因此,我认为应立足于整体,着眼于部分。

     整体占统领地位,决定着部分。于身体内细胞来看,个人是一个整体;于个人来看,国家是一个整体;于国家来看,世界是一个整体。如今,一带一路沿线经济带建设,让财富之花沿途绽放;中国脱贫攻坚的成功经验正在世界各地贫困区实践着……这些都展现了中国负责任大国的形象。因中国不止着眼于国内,而是积极推动各国共同

发展,各地区共同繁荣。正是因各国都处在整体中,才有了“人类命运共同体”。而“致广大”也便是这一道理,绘画创作过程中要从整体入手,抓住其精神实质,内在特点。中国在发展中也离不开这一道理。大到国家,小到个人,我们在生活中也应如此。       

   部分影响着整体,唯有将部分刻画精细,整体才能更好地发展。绘画不止需要广大的意境,更需有精微细节的画面,这幅画才经得起时间的锤炼。奥运金牌得主谷爱凌便是不断在细节处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不断地将其做到完美,她才能取得不断的发展与进步;在科研界更是如此,南仁东因一个数字不过关便从头开始,虽耗时,但他深深地明白这一个数字对天眼的计算意味着什么,最终他也交出了完美的答卷。正是他们对一个个部分都要求细致,着眼于部分,才使整体不出差错。

      立足于整体,着眼于部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完成目标。2022 年北京冬奥会开慕(幕)式中,二十四节气的开场视频;冰立方中脱胎的奥运五环;雪花中点燃的奥运火炬以及闭慕(幕)式中的“折柳送别”,这些匠心独具的设计将中国式烂漫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展现了从容自信的大国形象。而这样完美的呈现都离不开立足于整体,着眼于各个舞台,将中国之美带给世界。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时代在不断发展,作为当代中国青年,我们更应立足于整体,着眼于部分,向时代交出一份美丽的答卷,在社会生活中更好地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

 

 

文章转载自(直接来源):

本文由语文试题与作文(stzuowen)整理,转载注明出处。

投稿:1224355909@qq.com 商务合作:QQ1224355909


扫码或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语文试题与作文(stzuowen


初中试题库大(stkuda)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语文试题与作文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