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2022届高中新课标高三第九次考前适应性训练语文试卷

设为星标!语文试题仓库!应有尽有!最新高考试题作文高中试题小学试题作文初中试题作文中考试题作文!关注本号可每天收到各种资料。点上面蓝色文语文试题与作文关注。


‍‍‍2021年8月高考优秀作文专辑8月出炉,买买买!

高考第一品牌语文月刊代码46-88每月一本定价12元。其中每年8月高考优秀作文点评专辑、12月最新高考分类练习专辑、4月最高高考冲刺AB卷二套题等为高考必备!咨询微信160170248,手机13602424805

 语文月刊2021年12月高考分类练习专刊

海量免费试题,请关注1语文试题汇编2020年6.1-7.7全部语文试题  2.试题汇编2020.5.1-5.31  3.试题汇编2020.4.1-4.30  4.试题汇编2020.3.1-3.31  5.初中试题仓库请点这里 6.小学试题仓库请点这里

 2022届高中新课标高三第九次考前适应性训练语文试卷

本试题卷分阅读题和表达题两部分,共8页。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并请认真填涂准考证号。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一、 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直觉”一词于20世纪初期随着伯格森的《创化论》进入中国,又经克罗齐“直觉表现论”的译介与接受,逐渐成为中国文艺美学与批评话语中的固定语词。实际上,直觉也是中国艺术的特征之一,只不过中国古代文化中的直觉思维并没有固定的语词,而是以各种意义不定的单音节词,如“道”“气”“清”“一”“虚”等未表示。这些语词不仅仅体现为一种认知思维方式,同时也是一种审美意识。

直觉思维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特征,它涵盖了以下几种概念: 一是不经过逻辑推理与分析而达到形而上境界,如老子的“涤除玄览”与庄子“心斋”“坐忘”而“观道”的直觉;二是基于佛学思维的突文口其来的瞬间感悟,如妙悟、顿悟等;再者便是通过亲身体验而自明自证,基于理智并与理智并用的反身体认与反求自识,如程朱理学中“体悟”与“豁然贯通”的直觉。“直”和 “觉”在中国古代,一直是作为两个独立的单音节词被使用,如“直觉巫山暮,兼催宋玉悲 ”“建安黄初不足言,笔端直觉无秦汉”等古诗词中都使用过“直觉”一词,但这些作品中的“直”与“觉”是两个词,“直”作“只是”或“直接”解,而“觉”则是“觉悟”或“感到”等意思。

朱光潜将克罗齐的“直觉表现论”与中国传统美学理念相融合,构建了现代意义上的中国美学直觉论。朱光潜认为美感的经验就是直觉的经验,“在美感经验中,心所以接物者只是直觉而不是知觉和概念。物所以呈现于心者是它的形象本身,而不是与它有关系的事项,如实质、成因、效用、价值等”。朱光潜认为艺术直觉只是心灵的活动,并将直觉与知觉和概念、实际效用等完全区分开来。另外,朱光潜还认为“形象是直觉的对象,属于物,直觉是心知物的活动,属于我”。由此可知,朱光潜直觉的对象与“我”分属两个不同的世界,只不过通过“物”呈现于“心”之后二者交融在一起。朱光潜从心物二元论来阐释直觉,在他看来,“美感经验的特征就在物我两忘,我们只有在注意力不专一的时候,才能很鲜明地察觉我和物是两件事。如果心中只有一个意象,我们便不觉得我是我,物是物,把整个的心灵寄托在那个孤立绝缘的意象上,于是我和物便打成一气了”。

观赏者和对象之间的一种情感交流,即 “我”排除掉一切主观欲望与意念,对于“物” 作纯粹的直观时产生的一种特殊情感,而“我”又会将这种情感移至对象,同时又将对象的姿态吸收于我,于是“我”的生命便和物的生命在情感的往复交流中合二为一了。朱光潜直觉的“心与物的融合”实际上是中国古典美学中“情景交融”和“天人合一”哲学认知的现代演绎。在中国传统哲学中,人从来都是自然的一部分,中国人自古强调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的沟通、 默契和感应,这种思维在艺术中便体现为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的情感沟通。

克罗齐的艺术即直觉论中没有艺术传达的位置,他的直觉表现乃是一种精神的图像,仅存在于艺术家的心灵世界。克罗齐严格区分了艺术和艺术品的精神与物质之别,朱光潜对这一点进行了严厉的批评。他认为艺术家在直觉心理活动时,就已经在脑海中酝酿艺术符号(语言、线条、色彩等)的传达了,但是这种传达需要付诸现实才能算是艺术的生成。

朱光潜立足于现代文艺美学的体系赋予了“直觉明确而清晰的理论意义,使得“直觉从此作为中国现代文艺美学与文学批评中的固定话语而被广泛接受与使用。

(摘编自姜智慧《从生命意识到审美观念论 “直觉在跨文化语境中的流变与融通》)

1.下列关千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直觉”成为中国文艺美学与批评话语中的固定词语,是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影响。

B.中国古代文化其实也蕴含“直觉”这一艺术特征,只不过没有固定词语进行表述。

C.中国文化中的直觉思维涵盖三种概念,如以程朱理学中“体悟”为代表的瞬间感悟。

D.朱光潜认为美感经验就是直觉经验,直觉的对象与“我”既可以分离,也可以交融。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着重阐述了中国文艺美学与批评中的“直觉”的由来及其流变,观点较明确。

B.文章第二段运用举例论证的方法,较详细地阐述了中国直觉思维的三个不同内涵。

C.文章第三段引用朱光潜的论述,强调了“直觉”是人的心灵活动,与外物没关系。

D.文章多处运用对比论证,如中外 对比、古今对比,使得文章观点鲜明,论证有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观察者在审美过程中要达到“物我两忘”,需要“我”的生命和物的生命在情感的往复中交流。

B.朱光潜所强调直觉的“心与物的融合”,体现了对中国“天人合一”哲学认识的继承与发展。

C.克罗齐和朱光潜对直觉论的阐述存在较大区别,朱光潜批评克罗齐过于强调精神与物质的融合。

D.立足于现代文艺美学体系的直觉理论,较之以前更明确、 更清晰,现在已经被广泛接受与使用。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老子《道德经》)

100亿或200亿年前,发生了宇宙大爆炸,炸出了我们的这个宇宙。

在那次巨大的宇宙爆炸中,宇宙开始了一种至今从未停止的膨胀。当空间扩展时,宇宙中的物质和能量随之膨胀并迅速冷缩。产生爆炸的原始火球的一部分辐射进入红外区和射电区。现在用射电望远镜可以探剧到这些宇宙本底辐射,它们来自天空各处。在早期的宇宙中,太空是灿烂辉煌的,随着时间的流逝,太空的结构继续膨胀,辐射停息了,太空变得黑暗起来了,就像今天这个样子。

早期的宇宙充满了辐射和最初由氢和氨组成的充实的物质团,这些物质团是由超高密度的原始火球中的基本粒子形成的。慢慢地,少量而不均匀的气囊开始增大,巨大而轻薄的卷须状气态云形成了,一群群发出隆隆响声的、缓慢旋转的物体,平稳地发着光,然后形成了含有亿万个闪光点的各种天体。宇宙中最大的可辨认的结构——星系——就这样形成了。

宇宙中的恒星和星际物质会产生引力坍缩,因为角动量守恒原则,初生星系的旋转便不断加快。有的星系变平,在离心力不能抵消重力的地方,沿着自转轴把自己压扁,这样就变成了第一批漩涡星系,即一种在广袤太空中快速旋转着的轮状物质。其他一些引力较弱或自转初速度较小的原始星系只稍微变平,结果变成了第一批椭圆星系。因为万有引力和角动量守恒这些简单的自然定律在整个宇宙都一致不二,所以宇宙中有相类似的星系存在,就好像用同一个模子冲压出来的一样。为地球这个微观世界中的自由落体和花样滑冰尽力提供理论根据的物理原理,造就了宇宙这个宏观世界中的种种星系。

在新生星系里,小得多的星云也经历了引力坍缩,内部温度变得非常高,激发了热核反应,第一批恒星也就形成了。灼热而巨大的年轻恒星迅速演化,像浪子一样,毫不在意地挥霍其氢燃料资源,很快就会形成超新星。超新星在辉煌的爆炸中结束了它们的生命后,将热核尘埃——氨、碳、氧和种种较重的元素——还原为不断生成一代代新恒星的星云。大量早期恒星的超新星爆炸,在紧邻的气体中产生了连续重迭的冲击波,挤压着星系间的媒介物质,从而加速星系团的形成。超新星爆炸的冲击波也许已经以各种规模促成了物质的增大,宇宙演变的史诗已经开始,即开始了对大爆炸产生的气体物质的凝缩进行分类:星系团、星系、恒星、行星,还有最终出现的生命,包括人。

今天的宇宙充满各种星系团。其中有些只是几十个星系毫无意义的、微不足道的集合体;而被亲切地称为“本星系群”的星系团只包含两个还算大的星系,即两个漩涡星系——银河系和M31;很多星系团则大到含有数以千计的相互吸引旋转的巨大星系群。有些星系团中的成员星系是按球面几何体排列起来的,它们主要由椭圆体组成。其他那些以更无规则的几何体排列的星系团,拥有相当多的旋涡形和不规则形的星系。星系碰撞的结果,改变了原始球状星系团的形状,同时可能促进从椭圆形往旋涡形和无规则形的演变。

高速计算机的发展,使我们有可能对几十或几万个集体运动点进行数值实验,每一动点代表一颗恒星,每个星都处在其他诸点的引力作用之下。实验推测,当两个星系碰撞时,由于一个星系主要是空虚的,而且各恒星间的空间距离又很大,所以恒星就像子弹穿过蜂群一样,毫不费力地互相穿越,星系的外观会发生严重的变形。一个星系对另一个星系的直接撞击,能使该星系的绝大多数恒星流入星系际空间,这样,一个星系就瓦解了。当一个小星系在正面撞上一个较大的星系时,它能产生一个最壮丽罕见的不规则星系,一个跨度达数千光年宽的环形星系,反衬着星系际空间的天鹅绒背景。它是星系池中一种飞溅、崩裂瓦解后的恒星的一种暂时的外貌,一个被拔除了核心的星系。

(摘编自卡尔·萨根《宇宙》,周秋麟译)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超高密度的原始火球发生大爆炸,形成了现在的宇宙,用射电望远镜可以探测到从天空各处散发出来的宇宙本底辐射。

B.星系的形成需漫长的过程,最初由氢和氨组成充实的物质团,接着产生了气态云,形成了各种天体,进而星系得以形成。

C.万有引力和角动量守恒定律使宇宙中产生了类似的星系,地球上的一些现象也进一步证明了它们在整个宇宙都一致不二。

D.宇宙中充满各种星系团,它们的大小和形状都各不相同,星系的碰撞将使星系团由椭圆形往旋涡形和无规则形演变。

5.下列对相关材料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老子》中“有物混成,先天地生”,与文中宇宙大爆炸理论有契合点,所以卡尔·萨根才加以引用,也可见中国哲学的科学性。

B.文中“恒星像浪子一样,毫不在意地挥霍其氢燃料资源”“宇宙演变的史诗已经开始”等语言生动形象,且流露出作者的情感。

C.初生星系最终形成漩涡星系还是椭圆星系,主要由其引力大小和自转初速度决定,后一种情况往往引力较大,自转初速度较快。

D.据实验推测,当两个星系碰撞时,恒星就像子弹一样毫不费力地互相穿越,因为星系中各个恒星之间的空间距离通常很大。

6.第六自然段的内容如何体现老子名言“周行而不殆”的道理?请简要说明。(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剖  面

劳马

与儿子交流本就不多,自从他当了画家,我们父子之间更是无话可说。

儿子画油画,擅长人物,常逼我给他当模特。我一坐就是几个钟头,腰酸背痛,犹如上刑。凡看过我的肖像的人都说画得好:把父子间的紧张关系表现得淋漓尽致!他用画笔尽心尽力地突出我的缺点,甚至做了嘲讽性的处理。正如朋友评价的那样:把儿子心中父亲的严厉、蛮横、专断、暴戾等特征表现得入木三分。通过那位朋友的阐释,我了解了儿子对我的真实看法,我从此断绝了与那位朋友的来往并小心翼翼地与儿子保持着若即若离的友好关系。

我尝试与儿子沟通,读点西方美术史,攒点概念,学几句术语,找点共同语言。儿子从学画到成名,烧了多少钱只有我这个当爹的心里清楚,想想都心疼。这些话,我从未跟儿子说过,说出来,担心会导致关系进一步恶化。

经过近二十年的努力,事实证明他根本就不具备画家的天赋。但为时已晚,他已经出名了,还获了几项大奖。成名归成名,吃饭仍是迫切的问题。当我遇见某些著名画家时,总忍不住暗问:他靠什么谋生呢?

可能是怕我退休后无所事事,有一天,他突然邀请我去看画展。儿子告诉我,他的一幅作品获选参展,这次展出的画作出自名家之手,他是参展者中年龄最小的。

这是我第一次在儿子的陪同下出席如此隆重的场合,开幕式新颖而简短,五位有头有脸的大人物,念了几段话,然后便是揭幕,宣布展览开始。人流开始朝着一个方向移动。儿子说,待会儿要开一个研讨会,我说我跟你去研讨会那坐着歇会儿。

会议就在展厅里举行,有年轻人见儿子扶着我走来,连忙起身让座,可见儿子在圈子里还是有一定知名度的,我心里暗喜,并试图通过某种方式表达出来。“老老实实坐在这里,别说话!”儿子及时制止了我显摆的冲动。儿子耳语道:“今天研讨的这幅巨作,长十二米,高三米五,刚获得美展金奖,出席会议的都是美术界著名的评论家。您千万别睡着了,您打呼噜的声音能把吊灯震下来。”

会议开始,画家说,这幅《上帝之心》的灵感来自一次奇特经历,这次经历震撼了他的灵魂,从此他梦中反复出现一个神秘的场景,这是梦幻之作,不要问画面内容真实与否……

“屁!撒谎!”我小声嘟囔。儿子赶忙示意不要说话。这天我格外兴奋,在我第一眼看到《上帝之心》时,兴奋升级为亢奋,心跳速度急增。

画家讲完后,大家依次发表各自的真知灼见。有人从艺术史的角度,有人从艺术流派的视角,还有学者嘴里冒出的是“造型隐喻”“变形”“魔幻”“焦灼与纠结”等术语,听得我头昏脑涨。

“这画画得挺像,有水平!”不知道是哪根神经搭错了,我突然站起,大声说道。儿子根本没有防备,吓得脸红。

“这位是……?”主持人指了指我。

“对不起,他是我父亲。”儿子连忙站起来。

主持人示意把话筒递给我。儿子满脸涨红,他竭力想阻击我当庭出丑,但说不出一句完整话。我接过话筒:“这幅画画得很好,很像!”这话一出口,儿子差点昏过去,他最受不了我评价画得像不像。接下来,我讲了如下意思:这不是什么梦幻之作,这幅画很写实,他画的是地质剖面图。各位专家之所以没见过,说到底,是隔行如隔山,我是一个老地质工作者,看到我热爱的场景,看到了熟悉,你们却看到了陌生。这是大自然的杰作,是地壳运动的结果,绝不是画家的凭空想象……

儿子苏醒过来,那位得意的画家却倒在了台上……场面有些失控,照相机一下子对准了我。“走,我领你们去野外看看,什么叫剖面。”

儿子绝望地招呼了几个媒体朋友,一起开车上路。车上,我给从事地质学研究的颜教授打了电话,邀请他到现场。

下午一点到达。“哇!”眼前的一大片岩层剖面惊呆了众人。太壮观啦!这才是上帝的杰作!

颜教授介绍说,你们看到的是北岭弧形上叠向斜南段西翼,因采石场工作而裸露,区内出露地层从老至新依次可见新元古代形成的中级变质岩,寒武纪形成的浅变质岩和奥陶纪形成的沉积岩……颜教授滔滔不绝,把这些艺术家搞得晕头转向。他们听不懂那一堆烧脑虐心的地质专业术语,但面对比足球场还大的巨幅天然“油画”,个个目瞪口呆,他们突然意识到自己的渺小纤弱和微不足道。“挂在展厅里的那幅逼真的大画太假了,”有人小声说,“这才是神来之笔!”

岩浆的喷发与涌动、板块的俯冲与抬升、地壳的拉伸和挤压……真正的势不可挡、气吞山河……

眼前的山体剖面,其纹理、结构、褶皱、造型所传递的是亿万年前的信息,神秘诡异又活力四射,令人浮想联翩……

惊叹之际,儿子耳语道:“您怎么不早点儿带我来看看,我也能拿个金奖,我肯定比那个家伙画得好!”

(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第二段的语言极具幽默色彩,例如描述当模特的体会、父亲肖像画的特征等语言。

B.“我”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概念,找寻与儿子交流的共同语言,这体现出浓浓的父爱。

C.学者专家们讨论金奖画作时,“我”突然站起点评,这一戏剧化情节使小说情节突转。

D.虽然颜教授是小说的次要人物,但他的言语至关重要,表现出对虚假绘画的犀利讽刺。

8.请简要分析“我”参加画展的心理变化过程。(6分)

9.作者在小说中精心设计了多组冲突关系,请结合文本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 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广明元年春二月,左拾遗侯昌业以盗贼满关东,而上不亲政事,专务游戏,赏赐无度,中人田令孜专权无上,天文变异,社稷将危,上疏极谏。上大怒,召昌业至内侍省,赐死。上善骑射、剑槊、法算,至于音律、蒲博,无不精妙。好蹴鞠、斗鸡,与诸王赌鹅,鹅一头至直五十缗。尤善击毯,尝谓优人石野猪曰:“朕若应击毯进士举,须为状元。”对曰:“若遇尧、舜作礼部侍郎,恐陛下不免驳放。”上笑而已。度支以用度不足,奏借富户及胡商货财,敕借其半。盐铁转运使高骈上言:“天下盗贼蜂起,皆出于饥寒,独富户、胡商未耳。”乃止。高骈奏改杨子院为发运使。三月,淮南节度使高骈遣其将张璘击黄巢,屡捷,卢携奏以骈为诸道行营兵马都统。骈乃传檄征天下兵,且广召募,得土客之兵共七万,威望大振,朝廷深倚之。夏四月张璘渡江击贼帅王重霸降之屡破黄巢军巢渠保饶州别将常宏以其众数万降璘攻饶州克之巢走以诸葛爽为北面行营副招讨。五月,以汝州防御使诸葛爽为振武节度使。黄巢屯信州,遇疾疫,卒徒多死。张璘急击之,巢以金啖璘,且致书请降于高骈,求骈保奏。骈欲诱致之,许为之求节钺。时昭义、感化、义武等军皆至淮南,骈恐分其功,乃奏贼不日当平,不烦诸道兵,请悉遣归,朝廷许之。贼诇知诸道兵已北渡淮,乃告绝于骈,且请战。骈怒,令璘击之,兵败,璘死,巢势复振。六月,黄巢别将陷睦州、婺州。庚戌,黄巢攻宣州,陷之。秋七月,黄巢自采石渡江,围天长、六合,兵势甚盛。淮南将毕师铎言于高骈曰:“朝廷倚公为安危,今贼数十万众乘胜长驱,若涉无人之境,不据险要之地以击之,使逾长淮,不可复制,必为中原大患。”骈以诸道兵已散,张璘复死,自度力不能制,畏怯不敢出兵,但命诸将严备自保而已。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黄巢之乱》)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夏四月/张璘渡江击贼帅/王重霸降之/屡破黄巢军/巢退保饶州别将/常宏以其众数万降璘/攻饶州/克之/巢走/

B.夏四月/张璘渡江击贼帅王重霸/降之/屡破黄巢军/巢退保饶州/别将常宏以其众数万降/璘攻饶州/克之/巢走/

C.夏四月/张璘渡江击贼帅王重霸/降之/屡破黄巢军/巢退保饶州别将/常宏以其众数万降/璘攻饶州/克之/巢走/

D.夏四月/张璘渡江击贼帅/王重霸降之/屡破黄巢军/巢退保饶州/别将常宏以其众数万降璘/攻饶州/克之/巢走/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左拾遗,古代官职,取拾遗补缺之意,隶属谏诤机构,类似监察部门。白居易、杜甫曾担任左拾遗。

B.蹴鞠,又名蹋鞠、蹴球等,我国最古老的球类运动,古人以脚蹴、蹋、踢皮球,相当于今天的足球。

C.缗,本意指古代穿铜钱用的绳子或钓鱼绳,旧时一千枚铜钱用绳穿一起,称一贯或一缗,借指钱财。

D.檄,原是文书载体名称,指比较长的竹木简,用于书写比较重要的文书,古代官府用以晓喻或责备。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侯昌业认为当下盗贼横行,皇帝不理朝政,喜欢玩游戏,赏赐没有节制,宦官专权祸国,社稷危殆。

B.转运使高骈奏请皇帝撤销富户、胡商将一半财产借给国家的诏令,后来又请命进攻黄巢,屡战屡胜。

C.黄巢军队遭遇瘟疫且被张璘急迫攻打,便以金钱引诱,请求归降,而高骈想抓获黄巢,便暂时应允。

D.毕师铎认为应该占据险要之地来抗击黄巢军队,不能让他们跨过长淮,而高骈心生胆怯,未敢轻进。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对曰:“若遇尧、舜作礼部侍郎,恐陛下不免驳放。”

(2)贼诇知诸道兵已北渡淮,乃告绝于骈,且请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14~15题。

[正宫]鹦鹉曲·市朝归兴

冯子振

山林朝市都曾住,忠孝两字报君父。利名场反覆如云,又要商量阴雨。[幺]便天公有眼难开,袖手不如家去。更蛾眉强学时妆,是老子平生懒处。

14.下列对这首曲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开篇二句直抒胸臆,简要概括作者的人生经历以及人格理想。

B.“利名”一句运用拟人,生动形象地揭露了官场的险恶。

C.作者因对官场的厌恶,进而产生“袖手归家”的退隐之志。

D.“强学时妆”一句表达出作者不愿意随波逐流的傲然态度。

15.此曲在语言上有何特色,请简要赏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柳宗元在《小石潭记》中,以“             ,             ”两句将潭中鱼轻快、灵敏、活泼的神态描写得惟妙惟肖。

(2)龚自珍辞官以后,于镇江丹阳云阳书院教书育人,直至病逝,践行了他在《己亥杂诗》中“             ,             ”的两句话。

(3)在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既写出琵琶女的矜持、腼腆,又写出作者急于与琵琶女相见的心情的句子是“             ,             ”

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5小题,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 ~19题。

孔子在晚年读《易》时,贯联竹筒的皮绳因为翻阅次数太多而多次断裂,那时候很少有人以这样的刻苦治学在读书。后来有了纸,有了毛笔,书的制作比较方便,书变得轻巧价廉,不再有       的情况发生了。虽常说物以稀为贵,但是书究竟不是普通的货物。书是人类的智慧的结晶,经验的宝藏,所以尽管如今家家户户都买得起书,但书的价值不是用金钱可以衡量的。(     )。书的价值应在于其内容的精致,而并非价格的昂贵。宋太宗       之暇,每天读《太平御览》等书二卷,漏了一天则以后追补,他说:“        ,朕不以为劳也。”细细想来,我们为什么要读书?黄山谷说:“人不读书,则尘俗生其间,照镜则面目可憎,对人则语言无味。”细味其言,觉得似有道理。何以不读书便面目可憎语言无味?也许是因为读书等于是尚友古人,而且那些古人著书立说必定是一时才俊,与古人游不知不觉受其       ,终乃收改变气质之功,境界既高,胸襟既广,脸上自然透露出一股清醇爽朗之气,无以名之,名之曰书卷气,同时在谈吐上也自然高远不俗。反过来说,人不读书,则所为何事,大概是陷身于世网尘劳,困厄于名缰利锁,五烧六蔽,苦恼烦心,自然面目可憎,焉能语言有味?所以,以我们一般人而言,最简便的修养方法是读书。读书,永远不恨其晚。晚,比永远不读强。

17.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在晚年读《易》时的孔子,贯联竹简的皮绳因为翻阅次数太多而多次断裂,那时候很少有人以这样的刻苦治学的精神在读书。

B.孔子在晚年读《易》时,因为翻阅次数太多而使贯联竹简的皮绳多次断裂,那时候很少有人以这样的刻苦治学的精神在读书。

C.孔子在晚年读《易》时,因为翻阅次数太多而使贯联竹简的皮绳多次断裂,那时候很少有人以这样的刻苦治学在读书。

D.在晚年读《易》时的孔子,贯联竹简的皮绳因为翻阅次数太多而多次断裂,那时候很少有人以这样的刻苦治学在读书。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韦编三绝     日理万机     开卷有益     熏陶

B.悬梁刺股     焚膏继晷     开卷有益     熏染

C.韦编三绝     焚膏继晷     勤能补拙     熏陶

D.悬梁刺股     日理万机     勤能补拙     熏染

19.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畅销未必内容好,价廉未必货色差

B.畅销必定内容好,价廉未必货色差

C.价廉未必货色差,畅销必定内容好

D.价廉未必货色差,畅销未必内容好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1题。

试问谁不想拥有超强的记忆力呢?特别是考试将近,考生只要吃下一块“记忆画包”:便可不费吹灰之力记住难背的课文、难懂的公式、难记的单词,那可真是一大妙事。那么,如何才能拥有记忆力MAX的“天才大脑”呢?

记忆按其保持时间的长短,   ①   。感觉记忆类似于知觉加工,   ②   ,大部分信息在这一阶段快速“流逝”。少部分信息得到注意而进入短时记忆,可以保持几分钟,并且指导大脑决策。随后其中一些重要的短时记忆被进一步加工,转化为长时记忆,可保持几天甚至几十年。

掌握最佳记忆时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记忆的效率,人在一天和一生中都存在最佳记忆阶段。记忆的最佳年龄是青少年时期,此时的记忆速度最快;而随着年龄增长,记忆速度虽有所下降,提取信息的能力却更强,也会转变为另一个优势。   ③   :有的人习惯于规律作息,记忆效率在上午八九点钟最高;有的人习惯于挑灯夜战,到了夜间思维才活跃兴奋。“一日之计在于晨”不见得人人适用,若是能找到自己的最佳记忆时间,就能事半功倍。

20.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8个字。(6分)

21.文中画波浪线处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5分)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学者韩震:中国的国际形象在过去往往是被他者所塑造的,是他人想象中的中国。现在,我们需要从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出发,更多地讲述中国自身发展的故事,通过日常生活里的故事来体现中国社会发展的变化,如生活方式的变化、器物的变化、学生教育方式的变化等等,讲述普罗大众容易接触和理解的事物。

记者白岩松:要让世界懂中国,也需要中国真的懂世界;懂世界与懂中国需要的不是大嗓门,而是一种能力一种心胸。

学校为迎接外国留学生,请你作为代表向国际友人发表以“讲好中国故事”为主题的演讲,为此请你写一篇演讲稿。

要求:自拟题目,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2届高三第九次联考

语文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1.C(张冠李戴。“瞬间感悟”是基于佛学思维的,如妙悟、顿悟;而非以程朱理学为代表)

2.C(肯否错误。“与外物没关系”错)

3.C(曲解文意。“朱光潜批评克罗齐过于强调精神与物质的融合”错,原文为“克罗齐严格区分了艺术和艺术品的精神与物质之别,朱光潜对这一点进行了严厉的批评”)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4.D(“形状各不相同”错误。文中只列举了两种星系团的形状,不能得出所有星系团形状各不相同的结论;“星系的碰撞将使星系团由椭圆形往旋涡形和无规则形演变”漏了限定语“可能”)

5.B(A项,推论不当,“中国哲学的科学性”于文无据;C项,张冠李戴,应当是“前一种情况”引力大,速度快;D项,以偏概全,原因不完整)

6.①星云产生引力坍缩,形成恒星;②恒星耗尽氢燃料资源,形成超新星;③超新星在爆炸中结束生命,并将氨、碳、氧和种种较重的元素还原为星云。(每点2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7.D(“表现出对虚假绘画的犀利讽刺”错,颜教授的言语表现出对地质学和大自然的热爱)

8.①自豪欣喜。能出席隆重场合,儿子事业有知名度,“我”内心暗喜;②亢奋激动。“我”看到《上帝之心》,面对熟悉的地质剖面,心跳加快;③疑惑反感。“我”对画家、学者的发言感到迷惑,进而起身发言,揭示真相。(每点2分,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9.①父子冲突。小说开篇便呈现这一矛盾,小说结尾处父子冲突得到和解;②学术冲突。艺术术语让我“头昏脑涨”,颜教授的地质术语让艺术家“晕头转向”;③真伪冲突。大自然壮观的“真实”与画家编织的“梦幻”形成对立,启发读者思考。(每点2分,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10.B(“击”修饰宾语王重霸,故排除AD,“巢退保饶州”而非“退保饶州别将”,别将指常宏,故排除C。)

11.D(“晓喻或责备”错,应是“用于声讨和征伐”。)

12.B(“请命进攻黄巢”错,“请命”于文无据,进攻黄巢的亦非高骈,而是部将“张璘”。)

13.1)(石野猪)回答说:“假如遇到尧、舜担任礼部侍郎,恐怕陛下就要落榜了。”(“对”,回答,“”,落榜,各1分,大意3分)

2)黄巢军队侦察得知各路军队已经向北渡过淮河,于是与高骈断绝关系,并且公开讨战。(“”,侦查,“告绝”,断绝关系,各1分,大意3

 

【参考译文】

唐僖宗广明元年春二月,左拾遗侯昌业认为盗贼横行潼关以东各地,而唐僖宗不理政事,专心致力于游戏,赏赐没有节制,宦官田令孜专权祸国没把皇帝放在眼里,天象变化异常,社稷处在危险之中,于是上书极力劝谏。皇帝大怒,把侯昌业召到内侍省,赐他自尽。唐僖宗善于骑马射箭,弄剑舞槊,阴阳算学,至于音律、蒱博,无不精通。喜好踢足球、斗鸡,和诸王赌鹅,一只鹅的价格竟达到五十缗。更擅长打马球,他曾对艺人石野猪说:“我如果参加击球进士科举考试,必定得状元。”石野猪回答说:“假如遇到尧、舜担任礼部侍郎,恐怕陛下就要落榜了。”皇帝只是笑笑而已。度支官因为开支费用不够,奏请借富户及胡族商人的钱财,皇帝下诏命令富户、胡商将其一半财产借给国家。盐铁转运使高骈上奏说:“天下盗贼像蜂飞一样成群地起来,都是被饥寒所迫,唯独富户、胡商没有参与!”皇帝于是撤销了诏令。高骈奏请改杨子院为发运使。三月,淮南节度使高骈派遣部将张璘进攻黄巢,屡战屡胜。卢携上奏让高骈担任诸道行营兵马都统。高骈于是发布告示征集天下兵马,并且广泛招募,得到淮南本地兵和客籍兵共七万人。高骈声威大振,朝廷很倚重他。夏季四月,张璘渡江袭击黄巢部将王重霸,迫使他投降。屡次打败黄巢军队,黄巢退保饶州,其别将常宏率领几万名士兵投降。张璘攻打饶州,攻克饶州后,黄巢逃走。朝廷任命诸葛爽为北面行营副招讨。五月,任命汝州防御使诸葛爽为振武节度使。黄巢驻扎信州,遭遇瘟疫,士兵大多病死。张璘急迫攻打贼军,黄巢以金钱引诱张璘,而且写信要求归降高骈,求高骈向朝廷保奏他。高骈想引诱抓获黄巢,答应替他请求符节和斧钺。当时昭义、感化、义武等军都到了淮南。高骈担心这些军队抢占了他的功劳,就奏报朝廷称贼军很快即可平定,不劳各路兵马,请全数调回,朝廷同意了这个请求。黄巢军队侦察得知各路军队已经向北渡过淮河,于是与高骈断绝关系,并且公开讨战。高骈大怒,命张璘出击,全军大败,张璘战死,黄巢势力又振作起来。六月,黄巢的别将攻下睦州、婺州。庚戌日,黄巢攻打宣州,并攻破。秋七月,黄巢军自采石渡过长江,包围天长、六合,兵势非常强盛。淮南将军毕师铎对高骈说:“朝廷的安危完全倚靠您,现在数十万的贼兵乘胜长驱而进,如入无人之境,如果不占据险要之地以抗击他们,让他们跨过长淮,就再不能控制住他们了,必定成为中原的大患!”高骈因为诸道兵马已经撤回,张璘又战死,估计自己不能够抵制敌人,心生胆怯而不敢出兵,只命将领们严加防备自保而已。

(二)古代诗歌阅读

14.  B(“拟人”错,应为“比喻”)

15.  ①运用比喻,如“利名场反覆如云,又要商量阴雨”将官场的变幻无常比喻成天气的阴晴不定,生动地突出其险恶性;②语言充满尖锐犀利的讽刺意味;③风格直率泼辣而又蕴藉含蓄,如“蛾眉强学时妆,是老子平生懒处。”表达作者对官场危险污浊的厌恶,前半句含蓄蕴藉,后半句直率泼辣。

(任意答出一点2分,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均可。)

(三)名篇名句默写

16.(1)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3)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B(原句语病为中途易辙和介词“以”的宾语中心语“精神”残缺。A项中途易辙;C项宾语中心语残缺;D项中途易辙和宾语中心语残缺)

18.A韦编三绝:比喻读书勤奋,刻苦治学。悬梁刺股:比喻废寝忘食地刻苦学习。日理万机:形容政务繁忙,工作辛苦。焚膏继晷:形容夜以继日地勤奋学习、工作等。开卷有益:读书总有益处。勤能补拙:指勤奋努力可以弥补天资的不足。熏陶:比喻指人的思想行为因长期接触某些事物而受到好的影响。熏染:指人的思想或生活习惯逐渐受到某种影响,含贬义。

19.D(根据括号前面的语境,排除A项和B项,C项过于绝对)

20.分为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②只能保持极短的时间;③而一天中的最佳记忆时间却因人而异(每句2分,如有其它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21.(参考答案)①作者把记忆力比作面包,强调考生对超强记忆力的渴求;②运用比喻,使表达形象生动,易于理解接受。(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两点给5分。如有其它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四、写作(60分) 

22.参考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一等【2016分】

二等【1511分】

三等【106分】

四等【50分】

基础等级

内容20

符合题意

中心突出

内容充实

思想健康

感情真挚

符合题意

中心明确

内容较充实

思想健康

感情真实

基本符合题意

中心基本明确

内容单薄

思想基本健康

感情基本真实

偏离题意

中心不明

内容不当

思想不健康

感情虚假

表达20

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严谨

语言流畅

字体工整

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完整

语言通顺

字迹清楚

基本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基本完整

语言基本通顺

字迹基本清楚

不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混乱

语言不通顺,语病多

字迹潦草难辨

发展等级

特征20

深刻

丰富

有文采

有创意

较深刻

较丰富

较有文采

较有创意

略显深刻

略显丰富

略有文采

略有创意

个别语句有深意

个别例子较好

个别语句较精彩

个别地方有新意

 

说明:

一、基础等级评分,“题意”主要看选择角度是否符合材料内容及含意涉及的范围。选择角度符合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的属于“符合题意”。与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沾边的套作,在第三等及以下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

二、发展等级评分,不求全面,可根据“特征”416点中若干突出点按等评分。

1.深刻:(1)透过现象深入本质(2)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3)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2.丰富:(4)材料丰富(5)论据充足(6)形象丰满7)意境深远

3.有文采:(8)用词贴切9)句式灵活(10)善于运用修辞手法(11)文句有表现力

4.有创意:(12)见解新颖(13)材料新鲜14)构思新巧15)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16)有个性特征

三、缺标题扣2分;不足字数,每少50字扣1分;每一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标点错误多酌情扣12分。

四、套作、文体不明确的适当扣分。抄袭的“基础等级”在第四等之内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

 

文章转载自(直接来源):

本文由语文试题与作文(stzuowen)整理,转载注明出处。

投稿:1224355909@qq.com 商务合作:QQ1224355909


扫码或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语文试题与作文(stzuowen


初中试题库大(stkuda)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语文试题与作文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