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师大附中2022高考押题卷语文试题
请设为星标!语文试题仓库!应有尽有!最新高考试题作文高中试题小学试题作文初中试题作文中考试题作文!关注本号可每天收到各种资料。点上面蓝色文“语文试题与作文”关注。
2021年8月高考优秀作文专辑8月出炉,买买买!
高考第一品牌语文月刊代码46-88每月一本定价12元。其中每年8月高考优秀作文点评专辑、12月最新高考分类练习专辑、4月最高高考冲刺AB卷二套题等为高考必备!咨询微信160170248,手机13602424805
语文月刊2021年12月高考分类练习专刊
海量免费试题,请关注:1语文试题汇编2020年6.1-7.7全部语文试题 2.试题汇编2020.5.1-5.31 3.试题汇编2020.4.1-4.30 4.试题汇编2020.3.1-3.31 5.初中试题仓库请点这里 6.小学试题仓库请点这里
2022 届 高三综合测试语 文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 I(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
美育即以美育人、以文化人,宗旨在于立德树人。中国古典戏曲有着独特的美育范式。戏曲舞台上表现出来的声腔和形象,因可愉悦感官、心灵,又能感化人心而彰显出重要的美育价值。
“陶情”是古典戏曲美育传统的主题之一。戏曲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表演形式。经过高度提炼后,在戏曲舞台上呈现出华丽的角色造型、精彩的“唱念做打”和曲折的戏曲冲突,无不引发观众看戏、听戏和品戏的兴趣,促成他们在感官继而在心理层面产生基于审美共识的情感共鸣。
在创作与鉴赏的相互依存关系中,戏曲和心悦性的美学价值被强调,并将戏曲的情感力量化作“以美育人”的媒介,完成了古典戏曲美育的审美实践。
“风教”也是古典戏曲美育功用的体现。古典戏曲于内容上秉承了“兴观群怨”“文以载道”的文学传统,从而在基调上确定了“厚人伦,美风化”的美育宗旨。劝善惩恶、辨明是非、弘扬忠孝等,皆是古典戏曲呈现“教化”意义的美育主题。大众皆耳熟能详的《窦娥冤》《赵氏孤儿》《桃花扇》《中山狼》等剧目,因传递出是非、爱憎、曲直、善恶等伦理道德价值而盛传不衰。
以“美风化”为文化使命,古典戏曲也完成了“劝使为善,诫使勿恶”的德育实践。
“美风化”是唱响古典戏曲功用的主旋律,贯穿于戏曲美育观演进的始终。戏曲承载教化意义的天然功利性能够被持续性地激活潜藏能量,主要源于因变则通,因通则久。在通与变并行的演进逻辑中,持续绽放着艺术魅力。
通者,指千古不变之精神传统。古典戏曲中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诸如《精忠记》彰显的“精忠报国”之家国情怀,《桃花扇》传递的“天下兴亡”之担当意识,《桃园结义》体现的"侠肝义胆”之忠义精神,《窦娥冤》宣扬的“公正平等”之价值理念,以及各类剧目中至今仍蕴含的讲仁爱、守诚信、崇正义之时代价值,一直以来都是中华文化生生不息的生命之源,也是国人生成并坚定文化自信心的理论基石之一。浓厚的文化情结使得不同时代的观众形
成了基于民族认同的价值观,也激励了他们不断反刍、消化其中内涵,进而提出戏曲美育构想的新方案。
变者,指依时代语境而适时更新的美育内涵。“美风化”的美育实践总是与民族精神的构建密切相关。基于映射不同时代民族精神的问题意识,古典戏曲的美育内涵也相应地呈现出不同的时代特征。封建王朝时期戏曲美育的路径选择是高台教化,在诗教传统的影响下,古典戏曲承载的德育价值被突出。在抵抗外辱和寻求民族出路的抗争时代,戏曲美育观则立足思想启蒙立场,成为宣扬“启蒙”与“救亡“精神的重要文艺载体。20 世纪 80 年代以降,随着中国社会转型和思想解放潮流的兴起,戏曲美育的首要目标已经被提升为追求戏曲的艺术美,尤为注重传承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进入数字化时代,如何利用新媒介的影响力,让古典戏曲走进课堂、走向大众,弘扬并传播其艺术魅力,又成为当前戏曲美育的重要课题。
基于“通”与“变”的演进逻辑,古典戏曲美育观在今天既对“发现美”有所传承,又踏上了深入“探索美”的新征程。继承和激活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要求在新的时代重新审视与丰富戏曲美育的内涵,并挖掘出其与时俱进且历久弥新的重要意义。(摘编自刘玲华《文化自信与古典戏曲美育观的理论重构》)
材料二:
历史悠久的中华文明,灿烂光辉的传统文化艺术,不仅形成了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而且为我们提供了极为丰厚的审美文化资源。因此,修正畸形的审美观,加强和巩固社会主流审
美,提升全社会的审美水平,应注重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找寻给养,不仅追求形式美、外在
美,更要追求内涵美、内在美。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丰富的审美表现形式。传统文学、绘画、书法、戏剧、音乐、舞蹈
等文艺门类中的优秀作品,无不是中华美学精神的生动体现。以古诗词为例,清晨可以是“日
出雾露徐,青松如骨沐”,傍晚可以是“黄昏独倚朱阑,西南新月眉弯”,夜晚可以是“峨眉山
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诗词的韵律美、哲理美、凝练美、画面美千百年来散发着无
穷的魅力,默默地进行着美的传递。由审美的视角打开传统文化之门,我们可以充分感受到中
华文化的灿烂,增强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积极的审美价值引领。孟子曰:“充实之谓美。”古谚云:“人品不
高,落墨无法。”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对美的追求蕴涵着对真善人格的向往,追求美的过程也
是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养成的过程。今天我们仍然不能脱离“真善”来谈美,那是因为脱
离“真善”谈美会使美变成空洞的形式。一味追求表面美、形式美、外表美,会造成名不副
实、徒有虚表,会陷入浅薄、肤浅,掉入庸俗甚至低俗、恶俗。
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巩固和加强社会主流审美,关系到国家的文化安全,关系到社会的和
谐稳定,关系到民族的前途和未来。审美观的背后是社会文化问题,它关系到我们应该以什么
样的文化来满足和引导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一代。如果不创作出更多具有健康崇高审美品位
的文艺作品,如果不提供更多有文化内涵、有中华文化基因的文化产品,如果不对丑陋的审美
加以驳斥、对崇高的审美加以弘扬,就会出现美丑观的混乱,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摘编自肖一《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找寻审美给养》)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古典戏曲通过舞台上的角色造型、“唱做念打”和戏曲冲突,促成观众产生情感共鸣。
B.不同时代的民族精神不同,古典戏曲的美育内涵也随之相应地呈现出不同的时代特征。
C.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找寻审美给养,就要在追求形式美的同时追求内涵美、内在美。
D.对丑陋的审美加以驳斥、对崇高的审美加以弘扬,有可能避免美丑观混乱等现象等出现。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美风化”是唱响古典戏曲功用的主旋律,古典戏曲在产生时就天然具备了美育功用。
B.中华美学精神都地生动体现在包括传统文学、绘画、书法、戏剧、音乐等在内的作品中。
C.材料二引孟子的话是为了论证脱离“真善”的美并非真正的美,必将掉入庸俗的境地。
D.正因在继承精神传统的同时,随时代适时更新美育内涵,戏曲才能一直发挥教化作用。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适合作为材料二的论据的一项是(3 分)
A.德国哲学家伽达默尔主张:“经典超越了时代和趣味之起伏变化,体现出审美经验的共时性。”
B.中国古代思想家庄子曾说:“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
无用之用也。”
C.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强调:“从我们心中夺走对美的爱,也就夺走了生活的全部魅力。”
D.中国古代文论家刘勰认为:“文以辨洁为能,不以繁缛为巧;事以明核为美,不以深隐为奇。”
4.两则材料从不同的角度阐释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审美功用,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4 分)
5.广州市文化、教育部门准备启动 2022 年度“粤剧进校园”专题活动。请结合材料的内容,谈
谈如何在本次活动中更好地发挥粤剧的美育功能。(6 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 4 小题,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 题。
象棋的故事(节选) 【奥地利】茨威格(张玉书 译)
“在大旅馆里独自住单间——这话听起来极为人道,不是吗?乍一看来,分给我的房间似乎
并没有什么使人不舒服的地方。不过房门日夜都是锁着的;桌上不得有书报,不得有铅笔和纸
张;窗外是一堵隔火的砖墙;我周围和我身上全都空空如也。我所有的东西都被拿走了:表给拿
走了,免得我知道时间;铅笔拿走了,使我不能写字;小刀拿走了,怕我切断动脉;甚至像香烟
这样极小的慰藉也拒绝给我。除了看守,我从来没有看见过任何一张人的脸,就是看守也不许同
我说话,不许回答我的问题。我从来没有听见过任何人的声音。
“我成天一筹莫展地守着我自己的身体以及四五件不会说话的东西,桌子、床、窗户、洗脸
盆;我就像潜水球里的潜水员一样,置身于寂静无声的漆黑大海里,甚至模糊地意识到,通向外
界的救生缆索已经扯断。我没有什么事情可做,没有什么可听,没有什么可看。我身边是一片虚
无,一个没有时间、没有空间的虚无之境,处处如此,一直如此。你在房里踱来踱去,你的思想
也跟着你走过来走过去,一直不停。然而,即使看上去无实无形的思想,也需要一个支撑点,不
然它们就开始毫无意义地围着自己转圈子。从早到晚你老是在期待着什么,可是什么事情也没
有发生。一直想到脑袋发痛,你仍然是独自一人。独自一人。独自一人。
“这样继续了两个星期,这两个星期我的世界仅限于桌子、床、洗脸盆、窗户之间。最后审
讯终于开始了。我被突如其来地叫了出去,都搞不清楚那是白天还是黑夜。被叫之后,就给带着
穿过几条走廊,也不知道要到哪儿去;然后,在一个什么地方等着,也不知道是个什么地方;突
然,又站到了一张桌子前面,桌旁坐着几个穿军装的人。桌上放着一叠纸——那是档案,不知道
里面是些什么;接着开始提问:问题真真假假,有的明确,有的刁钻,有的打掩护,有的设圈套。
不过,对我来说,在这些审讯中,最可怕的是,我永远也猜不出,而且也无法料到,关于我的事
务所办理的业务,盖世太保究竟已经知道了什么,他们到底还想从我口里掏些什么出来。所以,
我的每一个回答便承担了极其严重的责任。如果我承认了他们还不知道的某件事,我就可能毫
无必要地使别人遭殃;而如果我否认的事情过多,结果我就害了自己。
“然而审讯还不是最糟的。最糟的是审讯之后回到我的虚无中去——回到那同一个房间去。
那里还是同一张桌子,同一张床,同一个洗脸盆,同样的窗户。因为我一旦只身独处,我就设法
逐一回想审讯时的情景,思考着我该怎么回答才最聪明,盘算着下一次我得说些什么,才能打消
我说不定一言不慎而引起的怀疑。我来回考虑,反复思考、仔细检查我向审判官说的口供中的每
一句话,我重新想起他们提出的每一个问题,我作出的每一个回答。我试图掂量一下,我说的哪
些话可能被他们记录了下来,可我心里明白,这种事情我是永远也不可能猜出来,永远也不可能
知道的。但是,这种思想一旦在空房间里开始运转,就不停地在我脑子里盘旋,一再周而复始,
引起各式各样别的联想,连睡梦中也不得安宁。每次盖世太保审讯之后,我自己的思想就同样无
情地折磨我,脑子里一再重复盘问、追究、虐待的苦刑。这说不定比审讯之苦还更加残忍,因为
在审判官那儿的审讯经过一个小时总是要结束的,但是由于这种孤独的阴险折磨,我脑子里的
审讯却永无休止。在我的身边总是只有桌子、床、洗脸盆、窗户。没有任何使人分心的东西,什
么也没有,什么也没有,一无所有。
“现在我才发现,把人单独囚禁在大旅馆的房间里,这种办法是多么恶毒,对人的心理打击
是多么致命。在集中营里,你大概得用手推车去推石头,直到双手鲜血淋漓,鞋里的双脚冻坏为
止。你大概得跟二十多个人挤在一起,住在又臭又冷的斗室里。然而在那儿看得见好多人的脸,
那儿有田野,有手推车,有树木,有星星。而这儿呢,你身边从来也不改变,绝对不变,那可怕
的一成不变。这儿没有任何东西使我摆脱我的思想、我的疯狂的想象和我的病态的重复。而这个
恰好就是他们想要达到的目的:他们企图用我自己的思想来窒息我,直到我喘不过气来,那时我
只好把我的思想倾吐出来,此外别无出路。
“我渐渐感到,在这一片虚无的可怕压力下,我的神经开始松弛。意识到这个危险,我就竭
尽全力绷紧我的神经,紧到要绷断的地步。为了使自己有事可做,我就试着在脑子里重现过去背
熟的东西,把它们朗诵出来,民歌啊,儿歌啊,中学里学的荷马史诗啊,以及民法法典的条文啊。
后来我就试着演算算术题,但是我的记忆力在一片空虚之中什么也抓不住。我没法把思想集中
在什么事情上。想着想着就会冒出同一个思想:他们知道什么?昨天我说了什么?下一次我该
说些什么?
“这种实在难以描绘的状况持续了四个月之久。四个月——写起来容易,说起来也容易!但
是谁也没法描绘、衡量并且说清楚,在没有空间、没有时间的情况下,一段时间究竟拉得有多么
长。你周围空虚一片,一片空虚,成天看见的老是桌子、床、脸盆、窗户,身边老是一片沉默,
看见的老是那个看守,他把饭塞进来,连看也不看你一眼,同样的一些思想在虚无之中老是在你
脑海里盘旋,直到你发疯为止。起初,我被提审时,头脑还是很清楚的,我回答问题泰然自若,
能想到哪些话该说,哪些话不该说。而现在,就是最简单的句子,我也只能结结巴巴地说出来,
因为我在招口供的时候像着了魔似的,眼睛死盯着在纸上滑来滑去记录口供的那支笔,仿佛我
想紧紧跟上我自己说的话似的。我感觉到,我的力量渐渐支持不住,这一时刻渐渐逼近:我为了
救我自己,将把我所知道的一切都说出来,而我自己除了得到片刻的休息,别无所获。一天晚上,
的确已经到了这个地步:看守恰好在我快要憋死时送饭来了,我忽然冲着他的背影大叫起来:
‘带我去受审!我要告诉他们文件和钱在哪儿!我都说,我什么都说!’幸亏他没有再听我说下
去。说不定他也不想听我说。
“就在这极端严重的危急关头,发生的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拯救了我。”
发表于 1941 年(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我”无法判断盖世太保已掌握了多少重要信息,所以“我”认为自己面对审讯问题时的
回答承担了非常严重的责任,因而精神高度紧张。
B.“我”不断朗诵民歌儿歌、荷马史诗、法律条文等却失效,表明人其实有着抵抗孤独的本
能,把自己置于纷繁的外界环境时将有助于其发展。
C.“我”的思维是清醒的,但在囚禁中又完全不知道时间的流逝,时间已经失去了意义,所
以每一秒都伴随着思维运转的清醒才更加令“我”痛苦。
D.“我”是一个需要精神安慰、无法忍受精神空虚的人,这是“我”在被盖世太保囚禁过程
中几乎崩溃以致于主动要求招供的最主要原因。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小说节选具体体现了“内向写作”的特点,以“我”的自述展现了一个人的独特经历,对
“我”面对孤独虚无的抵抗过程作了详尽而精准的描写。
B.小说节选以“我”进入大旅馆单间囚禁为开始,详细描写了房间里的具体摆设,即使故事
还未正式展开,但已渲染出一种压抑的氛围。
C.小说节选擅长使用细节描写展现人物状态,比如“我”像着了魔似的死盯着记录口供那支
笔的细节,便突出了“我”竭力控制自己保持思维清醒的巨大痛苦。
D.小说节选通过囚禁在房间与在集中营劳作的对比描写,生动地体现了劳作给人们带来的愉
悦感,可以令人忘却肉体的痛苦,读来令人如临其境。
8. 小说主人公“我”由于掌握了奥地利皇室成员和修道院大量财产的秘密,而被盖世太保作为
特种犯囚禁在单人监牢里,请简要概括在这里他的心理状态有过哪些表现。(4 分)
9.小说节选多次出现“桌子”“床”“洗脸盆”“窗户”,请结合文本分析其作用。(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4 题。
王雅,字茂达,东海郯人,魏卫将军肃之曾孙也。祖隆,后将军。父景,大鸿胪。雅少知
名,州檄主簿,举秀才,除郎中,出补永兴令,以干理著称。累迁尚书左右丞,历廷尉、侍
中、左卫将军、丹阳尹,领太子左卫率。雅性好接下,敬慎奉公,孝武帝深加礼遇,虽在外
职,侍见甚数,朝廷大事多参谋议。帝每置酒宴集,雅未至,不先举觞
.
,其见重如此。然任遇
有过其才,时人被以佞幸之目。帝起清暑殿于后宫,开北上阁,出华林园,与美人张氏同游
止,惟雅与焉。会稽
..
王道子领太子太傅,以雅为太子少傅。时王珣兒婚,宾客车骑甚众,会闻
雅拜少傅,回诣雅者过半。时风俗颓弊,无复廉耻。然少傅之任,朝望属珣,珣亦颇以自许。
及中诏用雅,众遂赴雅焉。将拜,遇雨,请以伞入。王珣不许之,因冒雨而拜。雅既贵幸,威
权甚震,门下车骑常数百,而善应接,倾心礼之。帝以道子无社稷
..
器干,虑晏驾之后皇室倾
危,乃选时望以为籓屏,将擢王恭、殷仲堪等,先以访雅。雅以恭等无当世之才,不可大任,
乃从容曰:“王恭风神简贵志气方严既居外戚之重当亲贤之寄然其禀性峻隘无所苞容执自是之
操无守节之志仲堪虽谨于细行,以文义著称,亦无弘量,且干略不长。若委以连率之重,据形
胜之地,今四海无事,足能守职,若道不常隆,必为乱阶矣。”帝以恭等为当时秀望,谓雅疾
其胜己,故不从。二人皆被升用,其后竟败,有识之士称其知人。迁领军、尚书、散骑常侍,
方大崇进之,将参副相之重,而帝崩,仓卒不获顾命。雅素被优遇,一旦失权,又以朝廷方
乱,内外携离,但慎默而已,无所辩正。虽在孝武世,亦不能犯颜廷争,凡所谋谟,唯唯而
已。寻迁左仆射。隆安四年卒,时年六十七。追赠光禄大夫、仪同三司
..
。
(节选自《晋书 列传第五十三》)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王恭风神/简贵志气/方严既居外戚之重/当亲贤之/寄然其禀性峻隘/无所苞容执/自是之
操/无守节之志/
B.王恭风神简贵/志气方严/既居外戚之重/当亲贤之寄/然其禀性峻隘无/所苞容执/自是之
操/无守节之志/
C.王恭风神/简贵志气方严/既居外戚之重/当亲贤之/寄然其禀性/峻隘无所苞容/执自是之
操/无守节之志/
D.王恭风神简贵/志气方严/既居外戚之重/当亲贤之寄/然其禀性峻隘/无所苞容/执自是之
操/无守节之志/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觞,古代盛酒的器具。滥觞,本意为江河发源之处水极浅小,仅能浮起酒杯,后比喻事
物的起源和发端。
B.会稽,古郡名,位于江南。与《兰亭序》中“群贤毕至”“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中的
“会稽”所指相同。
C.社稷,社为土神,稷为谷神。土载育万物,谷养育民众,土谷之神“社稷”便常被用来
代指军队或国家。
D.三司,各朝所指不同,唐以前,指司马、司徒、司空或指太傅、太师、太保,都是朝廷
中最尊显的职位。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王雅虽然担任外职,却常常参与谋议朝廷大事。皇上想提拔王恭、殷仲堪等人担任屏藩
之臣,先去咨询王雅,王雅对此发表了自己的意见。
B.王雅年少时便以干练能理事著称,一生曾担任过廷尉、少傅、领军、尚书等多种职务,
将做副相时,皇上突然离世,他便失宠,沉默不争。
C.晋时世风颓败,士绅没有廉耻。宾客原本是去参加王珣儿子的婚礼,听说王雅取代王珣拜
了少傅后,结果一多半的人都跑去了王雅那里。
D.王雅虽然素来受到优厚待遇,但处事谦让、谨慎。即使在孝武帝时,他也不会犯颜当廷
抗争,凡是有所谋划时,他都只是唯唯诺诺而已。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雅既贵幸,威权甚震,门下车骑常数百,而善应接,倾心礼之。(4 分)
(2)帝以恭等为当时秀望,谓雅疾其胜己,故不从。(4 分)
14.文中说到孝武帝对王雅“深加礼遇”,其原因有哪些?请简要说明。(3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小题共 2 题,9 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 15~16 题。
燕歌行(节选) 庾信
代北云气昼昏昏,千里飞蓬无复根。
寒雁邕邕渡辽水,桑叶纷纷落蓟门。
晋阳山头无箭竹,疏勒城中乏水源。
属国征戍久离居,阳关音信绝能疏。
愿得鲁连飞一箭
① ,持寄思归燕将书。
【注】相传战国时,燕占齐国聊城,齐将田单攻聊城岁余不下,鲁仲连乃修书系箭上射入城
中,燕将自杀,城拔。
15.下列各项中对这首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秋天很容易触发人们的感伤情绪,诗歌开头对秋天的环境描写为整首诗奠定了情感基调。
B.五、六句用“无箭竹”“乏水源”描绘战争条件的恶劣,意在刻画征人英勇无畏的形象。
C.诗歌结尾运用鲁仲连退敌的典故,表达了对战争早日结束,征人能够回家的殷切期盼。
D.这首诗音韵和谐富有美感。三四句使用叠词,全诗转韵与情景变换结合,流转自如。
16. 有人评价庾信的诗歌 “于悲感之中见风骨”。请结合本诗简要分析。(6 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本小题共 1 题,共 6 分)
17.补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6 分)
(1)在《赤壁赋》的开头,苏轼用“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自己与朋友泛舟游赤
壁之下时朗诵《诗经·陈风》中的《月出》篇。
(2)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中用“ , ”表达了羁旅之
愁与不得归之苦。
(3)中国古代诗歌经常使用猿猴意象来渲染悲凉的愁情,如唐诗中的“ ,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 I(本题共 3 小题,11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8~20 题。
中国印章展现了中国文字的绚丽多彩和中华文化的_____,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代表符号之一。
中国印章文字首选篆文,故称为篆刻印章,早期多用铜、金、玉等为印材,后以石质为主。石质印材的使用为文人和艺术家用刀刻印开辟了新的天地。刻印的刀法大致可分为两种:冲刀和切刀。冲刀行进较快,很像书法中一拓直下的笔法,能表现出_____的气势;切刀则行进较慢,用短程碎刀连续切成,犹如书法中的涩笔,能表现出遒劲凝炼、厚实稳健的气象。
中国印章运用铁刀精雕细刻时,既创造中国绘画的艺术美感,也直接体现中国书法的运笔特征。
古往今来的中国印章设计者、制作者,常将自己的审美情趣注入创作之中。历代众多文学家、书画家对印章_____ ,许多印家也兼工诗书画,他们常常取用一些警世恒言或诗词佳句作为印章内容。欣赏此类印章,人们往往在_____ 中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博大精深 淋漓尽致 情有独钟 潜滋暗长
B.博大精深 酣畅淋漓 情有独钟 潜移默化
C.博采众长 酣畅淋漓 情深义重 潜滋暗长
D.博采众长 淋漓尽致 情深义重 潜移默化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中国印章运用铁刀精雕细刻时,既直接体现中国书法的运笔特征,也创造中国绘画的艺
术美感。
B.中国印章运用铁刀精雕细刻时,既彰显中国绘画的艺术美感,也直接体现中国书法的运
笔特征。
C.中国印章运用铁刀精雕细刻,既直接体现中国书法的运笔特征,也彰显中国绘画的艺术
美。
D.中国印章运用铁刀精雕细刻,既创造中国绘画的艺术美,也直接体现中国书法的运笔特
征。
20.下图是“厚德载物”的印章作品,请结合上则材料简要说明其艺术特点。(5 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 II(本小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21~22 题。
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从北斗实现全球组网、探月工程“三步走”圆满收官,到今年将建成空间站、完成载人航天“三步走”,① 。
相比于上世纪,进入创新发展“快车道”的中国航天, ② 。“嫦娥”揽月、“祝
融”探火、“羲和”逐日、“天和”遨游星辰, ③ ;“慧眼”成功观测黑洞爆发,“悟
空”获取宇宙射线能谱精细结构,中国发现不断加深着对时空的认知。这些足迹和发现充分展示了中国航天的实力储备,确保中国航天继续创造新成就、实现新跨越。
和平探索与利用外层空间是全人类的共同梦想,( )追梦路上,中国航天人不断书写新的太空传奇。
2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越来越多的国家大力发展并高度重视航天事业,这将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
影响。
B.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国家高度重视并将大力发展航天事
业。
C.越来越多的国家高度重视并大力发展航天事业,这将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
影响。
D.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国家将大力发展并高度重视航天事
业。
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
不超过 12 个字。(6 分)
四、写作(60 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材料一:陈慧,余姚知名的菜场女作家,上午她是菜市场里卖杂货的流动小贩,下午她是端
坐在电脑桌前写作的陈慧,坚持写作十余年,摆摊之余出版了两本散文集。她说,“生活给了我
这样一个蛋壳,我跑不出蛋壳外面了,所以我只能在里面把蛋黄蛋清做的稍微比别人美味一点。”
材料二:“每天,我们重复的是起床、漱洗、上学或者上班、吃饭、睡觉。这是每个人必须
有的。但是,我们可以在这些机械的单调里体味不同。”——林清玄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怎样的思考?请结合你的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
息;不少于 800 字。
2 2022 届 高三综合测试 参考答案
语 文
1. C
2. D
3. A
4. ①材料一从传统戏曲这一具体的传统艺术形式的角度,阐述了戏曲的陶情功能和在通与
变并行的演进发挥的风化功能。②材料二则从中国传统艺术这一整体的角度,阐述了其丰富
的审美形式和审美价值引领所起到的审美功用。
5.①借助粤剧具有美感的表演要素,激发学生的审美体验和情感共鸣,寓教于乐。②选取具
有教育意义、符合新时代价值观的剧目,引领学生的精神追求。③顺乎学生的身心特点,充
分利用数字化手段,引导学生发现美、探索美。
6. D
7. D
8. ①一筹莫展,无所事事,孤独寂寞。②反复思考、仔细检查、重复盘问自己的回答,充满
恐惧。③强迫自己关注可以分神的事物,但又难以集中精神。④精神濒临崩溃,主动要求招
供以求解脱。
9. ①表明故事发生的主要环境,强调单调枯燥的特点,是精神极度空虚的象征。②形成对
比。与小说最后即将出现的拯救“我”的事物形成了鲜明对比。③暗示人物状态。呈现了“我”
备受精神折磨后苦闷痛苦的灵魂和扭曲的心灵。④揭示主旨。小说通过重复出现的单调事物,
控诉了战争对人心灵的扭曲,揭露了纳粹分子对人性的摧残。(答任 3 点即可)
10. D
11. C
12. B
13. ①王雅尊贵受重用以后,威权很大,门下常停着几百车骑,擅长应对接待,尽心地给予
礼遇。
②皇帝认为王恭等人是当时有名望的杰出人物,以为王雅是嫉妒他们超过自己,所以就不听
他的。
14.①从小知名,干练能理事;②出身高贵,性好接下,为人谦卑。③敬慎奉公。
15. B
16. 悲感:①环境悲凉。诗歌一二句写绝域的昏暗苦寒,平原千里,唯见蓬草飞旋。寒雁南
飞,桑叶纷落,环境萧瑟阴冷。②情感悲凉。征人出战,条件恶劣,长久离家,音讯断绝,
表达了征人思妇的愁情。风骨:①气势阔大。如诗中涉及的地名如“辽水”“疏勒”“阳关”“甘
泉”“渔阳”“黄河”等,横跨千里,区域辽阔。②强烈的关注现实的情怀。诗人关注战争带给人
民的深切苦难,对征夫思妇寄予了无限的同情,雄健慷慨。③语言不事雕琢,朴素平实。(答
任 3 点即可)
17.(1)诵明月之诗 歌窈窕之章
(2)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3)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18.B
19.C
20.①兼有绘画、书法的一些特质;②有个性化的审美特征;③文字内容有文化意味/出自传
统文化经典。
21. C
22.① 我们的航天梦逐步实现
② 有了更充足的实力储备(或:实力越来越强;取得的成就越来越多)
③中国足迹遍布太空
文章转载自(直接来源):
本文由语文试题与作文(stzuowen)整理,转载注明出处。
投稿:1224355909@qq.com 商务合作:QQ1224355909
扫码或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语文试题与作文(stzuowen)
初中试题库大(stku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