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实验中学2022 高考押题卷语文
请设为星标!语文试题仓库!应有尽有!最新高考试题作文高中试题小学试题作文初中试题作文中考试题作文!关注本号可每天收到各种资料。点上面蓝色文“语文试题与作文”关注。
2021年8月高考优秀作文专辑8月出炉,买买买!
高考第一品牌语文月刊代码46-88每月一本定价12元。其中每年8月高考优秀作文点评专辑、12月最新高考分类练习专辑、4月最高高考冲刺AB卷二套题等为高考必备!咨询微信160170248,手机13602424805
语文月刊2021年12月高考分类练习专刊
海量免费试题,请关注:1语文试题汇编2020年6.1-7.7全部语文试题 2.试题汇编2020.5.1-5.31 3.试题汇编2020.4.1-4.30 4.试题汇编2020.3.1-3.31 5.初中试题仓库请点这里 6.小学试题仓库请点这里
试卷类型:A
2022 届广东实验中学高三语文
2022.5.25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屏幕中的剧情跌宕起伏,屏幕上一行又一行的字符络绎不绝地驰过,如同密集射击的炮弹,令人眼花缭乱,它们就是“弹幕”。
尽管弹幕被纳入“评论”范畴,却与传统的文艺批评有巨大的鸿沟。
传统的文艺批评来自阅读之后的深思熟虑,作品的整体观照与解读、分析、阐释构成了基本的工作方式。尽管金圣叹、毛宗岗等擅长的评点式文学批评与弹幕存在某种相似的形式,但是,文本的细读以及品鉴、沉吟、揣摩仍然是不可或缺的操作程序。
相对地说,弹幕的首要特征是“即时”,评论对象往往是作品的一个短暂碎片,譬如一个角色的相貌,出场那一刻的步态等等。弹幕评论带有明显的即兴意味,令人瞩目的是现场、此刻与交互性的狂欢气氛,而不是严肃的反思与真知灼见。
弹幕是网络时代的产物。只有神奇的互联网才能支持如此之多的声音即时互动,让各种貌似无法交集的社会关系迅速地在虚拟空间联结起来。这是印刷文化不可比拟的。
印刷文化的节奏相对缓慢,思想的交换不得不接受印刷速度与配送体系的限制。印刷文化的中心是文字符号。文字符号的阅读、理解、阐释形成一种深度文化。至少在目前,速度与深度的恰当比例仍然以印刷文化作为范本。
尽管弹幕的即时评论也诉诸文字符号,但这些字符被加工为另一种奇特的屏幕形象,开启了另一种性质的空间,譬如视觉经验。它与即时性、交互性构成弹幕文化的巨大吸引力。传统的文学批评无法企及这种吸引力,“深度”也无法替代生气勃勃的喧哗产生的号召。一旦“深度”置换为“速度”,零碎化、平面化、喜剧精神与反讽、拒斥精英趣味也就成了弹幕的另一些表征。对于年轻的一代来说,互联网以及电子传媒的传播方式正在隐蔽地重塑他们的感官、躯体和意识。
(摘编自南帆《弹幕:一个奇特的屏幕现象》)
材料二:
2020年6月,B站隆重上线四大名著,无数年轻观众都是奔着弹幕,或是弹幕与四大名著的“化学反应”去的。但对于年纪更长,文化取向也更为传统的网友来说,弹幕污染了剧作,庸俗了原著,宛若妖雾遮天蔽日,毫无理性可言。
表面看,这是代际差异。但实际上,弹幕的两极评价,昭示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机制与主体状态,彰显了当下信息读写的双轨制。厌恶者所代表的,乃是印刷文明培育的读写习惯,推崇经典,讲究逻辑与秩序;喜爱者所代表的是互联网文化中跨媒介、多感官、娱乐化的接受方式,注重趣味性与参与感。
弹幕空间中,正确、完整、规范、和谐都变得无足轻重,代之而起的,是无政府主义式的“搅和”。原属不同范畴的信息被一锅乱烧,不同类型的语言形式被杂糅拼贴,如同重回蒙昧时代。经过理性文明的长期洗礼后,短暂地“蒙昧”一下,自编自导“人间喜剧”,反倒成为暂时摆脱文明重负的一种人生选择。
另外,与当代社会中无所不在的“计算”相比,这一场场文字游戏是如此地毫无功利。以共同兴趣为纽带,网友们互称“兄弟”,在蓦然而至的弹幕中寻获同好知音。“居然与我想得一样”,这样会心一击的感受,令孤独的当代人倍感满足。
不同于社会场域中被反复思量过的表达,凭借直觉敲下的弹幕,出于真心、近乎自白,乃是电子时空里的“我手写我口”。因此也就不难理解,弹幕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类型,便是直抒胸臆,依赖口语词,形成众声喧哗的交谈氛围。唯有无限趋近言文一致,那个最本真的自我,才能跃然而出,袒露人前。或者更准确地说,弹幕的终点并非呈现完整的自我形象,而是要探入“有趣的灵魂”的某个侧面。
弹幕的游戏性与趣味性,真的可以带来更美好的人生状态吗?
首先必须承认,弹幕文字游戏的创造门槛与理解成本都极低。鉴于运动速度飞快,且面向最广大的受众,所以必须令人“秒懂”。秒懂的前提,是对庸常的臣服,这不仅是指对于媒体流行语的追随,更指向一种“自诩快乐的末人心态”。自嘲或嘲讽,均跳不出金箍棒画下的“安全圈”,保持在尚不触及本质的限度内。
与口头表演一样,弹幕业已创造出了许多“套话”与流行语。比如,2019年B站的年度弹幕是“awsl”(即“啊我死了”)。这是一句再直白不过的赞美语,形容视频内容令自己无比折服。这种缩略语以极其经济的拼音缩写,提高了沟通的效率,召唤出固定的、集体性的反应模式,也不可避免地带来语言的“失焦”。格套无可厚非,但其中令人上瘾的传染力,以及凌驾于差异性表达之上的霸权地位,恐怕与解放创造力的初衷恰好相反。
更重要的是,弹幕带给人的趣味性、解放感与反讽意味,也日渐固化为一种模式与立场。在进入弹幕空间之前,观者已做好了发笑准备。我们虽不必重弹“娱乐至死”的老调,但在开放态度之外,更需警惕潜伏着的负面因子:弹幕用户被设定为一群单纯追逐快乐的人,而平台迎合(甚至监控、计算)用户需求来生产内容,从而形成了一个“快乐”的闭环。这一闭环将带来“人的再生产”:它召唤快速、固定、永不停歇的人类反应模式,从每一个神经元做起,在每一次欢笑中起步。
(摘编自李静《弹幕版四大名著:“趣味”的治理术》)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金圣叹、毛宗岗等擅长的评点式文学批评,对原著进行整体观照,讲究对文本的细读以及品鉴、沉吟、揣摩,解读细致,阐释深刻。
B.针对作品的一个短暂碎片,弹幕能够即时即兴地进行点评,制造此时此地彼此交互的狂欢气氛,迅速联结虚拟空间,这是印刷文化不可比拟的。
C.B站上线四大名著后,年轻观众和年老观众的反应截然不同,年轻观众特别热衷,而年长的观众特别排斥,认为弹幕污染了剧作,庸俗了原著。
D.材料一拿弹幕和传统文艺批评对比,分析二者的长处和弊端,材料二对热衷弹幕者持一种理解的态度,同时也理性地审视了弹幕的负面因子。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受印刷速度与配送体系的限制,印刷文化中思想的交换相对较慢,却让思想具有一定深度,因此就印刷文化而言,应追求更为缓慢的节奏。
B.弹幕环境中,不假思索直击键盘,才能够袒露一个本真的自我。可见,电子时代的写作要想表达真我,就要避免反复思量,字斟句酌。
C.人们在弹幕的文字游戏中互称“兄弟”,寻获同好知音,获得心理满足,这其实折射出人们在现实中缺乏知音慰藉,饱受功利束缚的窘境。
D.在弹幕空间中,不同范畴的信息被一锅乱炖,不同类型的语言形式被杂糅拼贴,流露出参与者在理性文明的洗礼后希望彻底摆脱文明重负的心态。
3.材料二说,弹幕不必呈现“完整的自我”,要“探入有趣的灵魂”。下列不能体现这一观点的一项是(3分)
A.《三国演义》中桃园三结义,刘备、关羽慷慨陈词,张飞冒出一句“俺也一样”。弹幕:“没文化真可怕。”
B.《红楼梦》中,贾母问黛玉:“最近读什么书?”黛玉答:“只刚读了《四书》。”弹幕:“还读了《名校模拟精编》。”
C.《西游记》中,孙悟空没有受邀参加蟠桃会,于是在园子里肆无忌惮地大吃一通。弹幕:“我是桃饱会员。”
D.《水浒传》中,孙二娘、张青在十字坡开店,武松与两名公差推门而入。弹幕:“请出示健康码和行程码!”
4.结合材料一,给“弹幕”下一个定义。(4分)
5.面对弹幕,我们应警惕它的哪些负面影响?请依据两则材料简要作答。(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新生
林斤澜
这天晚上,诊所里接到一张条子,告诉他们难产的事。这位姑娘准备睡觉,可是掸掸床单,想着产妇躺在那里挣扎呢!拍拍枕头,仿佛看见了产妇一头大汗!猛地转身,拾起药箱,冲到街上。街上漆黑。道怎么走?河怎么过?山怎么爬?那手术独自又怎么拿得下?可是,难产一定要去抢救,这个念头压倒了一切。姑娘跌跌撞撞一直往前走,忽听见背后鞭子响,过来一辆黑糊糊的大车,打个招呼,爬上车子,原来满当当地装着沙子呢。姑娘在沙子上坐定,看见拉车的,是两条驴,摆着细水长流的神气,一步一步地挪。
车把式坐在车头,佝偻着腰身,看不清眉目,只见半脸乱蓬蓬的胡子。姑娘焦躁,跳下车来,自言自语地小声说:
“还是自己走吧,这得什么时候走到山里去呀?去晚了耽误两条性命呀……”
车把式听见,挺直了腰身,那半脸胡子仿佛都一根根立了起来。叫一声“等一下”,把车赶到道边,跳下来就卸驴。
姑娘狠狠心往驴背上爬。还没有坐稳,听见背后飕地一鞭,那驴吃一下好打,直往前窜。姑娘觉出胡子手里的鞭子,管得前后两头驴服服帖帖,跑得快,走得好,直跑得两耳里塞满了哗哗的流水声。胡子一声吆喝,驴站住脚,姑娘定睛一看,已来到河边。两人下了驴,胡子说声找个会水的去。
胡子引着一个人来了。那人好像走着上操的步子,径直走到姑娘面前。那是一个端端正正、干干净净的小伙子。小伙子打量了姑娘一眼,就顺下眼睛,去打量河水。然后向后转,蹲下,柔柔和和地说:“来吧,背你过去。”
姑娘伏在小伙子背上,才下水,岸就看不见了,什么也看不见了,只有那起伏的黑浪,没头没脑地拥挤过来,只有那哗哗的水响,塞满了天上地下。姑娘闭上眼睛,闭紧嘴,水淹了脚,淹了腿,只是不看不作声。不多会儿,心定下来,才在水响里,听见那小伙子呼哧呼哧的喘气声,睁开眼来,觉着没有什么好害怕的。
上了岸,小伙子领着姑娘左拐右弯,来到一间小屋门前,叫了声什么,推门进去,只见一位白发红颜的老爷子,在划火点灯。
小伙子说明了来意,老爷子挥着手说:
“去吧,你去吧,我送大夫上山。”
姑娘这才看清楚,他那身上湿漉漉的,是一身草绿军装。
心想:一个复员军人吧。不错,这个周到的小伙子军人那样跟老爷子点了个头,跟姑娘点了个头,向左转,开步走,端端正正走了出去。
老人从门背后摸出一根棍子,自己拿住一头,把另一头塞在姑娘手里,说:
“大夫,当一回瞎子吧。”
老人在前,姑娘在后,牵着上了山。走不多远,老爷子站住脚,朗朗念道:
“天上红彩霞。”
姑娘抬头望天,只见那一片黑,比地上的黑要淡些,可是哪里有什么红霞呢?老爷子使棍子指指地,地上暗中透亮,那是一洼水。老人朗朗念道:
“地下绿水洼。”
念着,牵着姑娘绕过洼子。一边上坡,一边说这是抬轿子的报路的行话。遇见上坡下坎,过桥跨沟,抬前边的,就比划山川日月,编成一句话,暗指给抬后边的。后边的留神了脚下要注意的情况,也编一句来回答。
“南山飞过九头鸟。”
“北沟架着独木桥。”
“明月蹲山头。”
姑娘叫了声好,想想这蹲字有点意思,不觉忘了脚底下有一步高坎,“咕咚”,险些儿跌个嘴啃泥。老爷子叫道:
“大夫,白给你报路了。”
“忘了底下了。”
“大夫,平地起高楼。”
这九岭十八弯,这么走起来,第一岭平常,第二岭稀松。
眼前仿佛全是青山绿水,花香鸟语。翻过一道小梁,看见了村坊。
这时,姑娘一脚跨进门,奔到产妇床前。当断定必须使钳子钳时,心倒抽紧了,从来没有独自动过这个手术呀,那去取钳子的手,颤颤地有些哆嗦了。忽听得背后好像有人笑了一声,这时候,还有谁发笑呀?刚一回头,姑娘的小手,叫一双大手握住了。不紧不松,握在厚敦敦的手心里,且不放开。姑娘抬头一看,却是一位中年妇女,嗓音厚重。可是她说些什么,姑娘心乱,都没有听真。只觉着那意思是:
“别怕,别怕。你行,你行。”姑娘浑身平添了许多把握,把小人儿巧巧地钳了出来,母子平安。石头房子里,新生命吹号一般,亮亮地哭出声来。新媳妇的男人跳到鸡窝跟前,探手抓出一只母鸡,不容分说,连刀都顾不得拿,拧断了鸡脖子,随手扔在姑娘大夫脚边,叫道:
“你有一百条规矩,也吃了这只鸡走。”
候到晌午时分,姑娘大夫勉强吃了一只鸡腿,眼见母子平安,就告辞下山。
山下有一块溜光的青石头,姑娘坐了下来,就摸出纸和笔。空山人静。笔在纸上沙沙走着,小声说着体己话。说了些什么呢?
说的不是自己过河上山,救下人家的性命。说的是,自己在工作上,遇见了困难,可是一路得到帮助:驮上她,背起她,牵了她,握住她,仿佛她的一堆困难,都叫不知姓名的人们抢着分走了。这不是谦虚一番,姑娘心里,确实是这样想的。她觉得这样充实的生活,这样幸福,是什么也比不了的。
这比个人的无论什么“幸福”,要高得多,美得多。或者根本是两种东西。 (《人民文学》1960年12月号,有删改)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写车把式先是“佝偻着腰身”,后来“挺直了”,在前后的变化中突出了人物急人 所难的仗义和热情。
B.小伙子“好像走着上操的步子”,直到临别才确定其复员军人的身份,这样写增加了悬念,也使情节前后照应。
C.通过新媳妇的男人的语言和一连串的动作描写,形象生动地表现出这个山里人直率真诚的感激之情。
D.“驮上她,背起她,牵了她,握住她”,既回应了第一段四个问题,又对小说的主要情节作了高度概括。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开头连续使用感叹、疑问等句式,凸显了夜间进山的困难,营造了紧张的气氛。
B.全文以姑娘大夫的视角展开,使人物出场转换自然巧妙,塑造出淳朴友善的群体形象。
C.小说中对中年妇女的描写,未见其人,先闻其“笑”,传达出她为人爽快泼辣的特点。
D.作者有意淡化惊险的情节及过程,真实而不完全写实,体现出对小说诗意美的追求。
8.小说中“报路行话”的情节用墨较多,请分析其作用。(4分)
9. 结合全文,请分析小说最后一段的丰富意蕴。(6分)
二、古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4 题。
神宗万历四年十二月,上御文华殿,举袍示辅臣曰:“此何色也?”居正以为青。上曰:“紫也,久而色渝。”居正曰:“紫易渝。昔皇祖不尚袨服,御衣敝甚始易,享国长久,未必不由此。愿皇上以皇祖为法,节一衣,民间有数十人得其暖者;轻一衣,民间有数十人受其寒者,不可不念也。”上深然之。七年二月,上患疹,慈圣太后命僧于戒坛设法度众。张居正上言:“戒坛奉皇祖之命,禁止至今。以当时僧众数万,恐生变败俗也。今岂宜又开此端?圣躬违豫,惟告谢郊庙社稷,斯名正言顺,神人胥悦,何必开戒坛而后为福哉!”事遂寝。二月,河工成。先是,淮安有水患,河决入淮。上以问张居正,因上言:“故河道都御史潘季驯可使。”乃降玺书,即其家拜都御史,使持节治河。一切假以便宜久任,帑藏不问出入。诸奉行不及事者,下诏狱鞫治之。于是当事者日夜焦劳,盖逾年而堤成,转漕无患。十年二月丁酉,大学士张居正上言:“安民之道,在察其疾苦。今尚有一事为民害者,带征税粮也。夫百姓财力有限,一岁之入,仅足供一岁。不幸岁歉,目前尚不能办,岂复有余力更完累岁积逋乎!有司避责,往往将今年所征抵完旧逋。即今岁所欠,又为将来带征矣。况征输额绪繁多年分淆杂小民竭脂膏胥吏饱溪壑甚者不肖有司因而渔猎乞谕户部,核万历七年以前积负,悉行蠲免。将见年正额,责令尽完。在百姓易办,在有司易征,是官民两利也。”上从之。诏下,中外大悦。
(节选自《明史纪事本末·江陵柄政》)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况征输额绪繁多年/分淆杂/小民竭/脂膏胥吏/饱溪壑/甚者/不肖有司因而渔猎/
B.况征输额绪繁多/年分淆杂/小民竭/脂膏胥吏/饱溪壑/甚者/不肖有司因而渔猎/
C.况征输额绪繁多年/分淆杂/小民竭脂膏/胥吏饱溪壑/甚者/不肖有司因而渔猎/
D.况征输额绪繁多/年分淆杂/小民竭脂膏/胥吏饱溪壑/甚者/不肖有司因而渔猎/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袨服,古时既可指黑色礼服,也可指盛装艳服,文中指的是前者。
B.郊庙,帝王祭天地的郊宫和祭祖先的宗庙,也指帝王祭拜天地和祖先。
C.河工,即修筑河堤、开浚河道等治河工程,古时多指治理黄河的工程。
D.丁酉,古人常用天干地支相配以纪年月日,文中用的是干支纪日法。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神宗在文华殿向辅臣展示袍服,询问颜色,张居正没有认出是紫色;他借题发挥,希望神宗效仿皇祖做个好皇上,神宗认为他说得很对。
B.神宗患上麻疹,慈圣太后开设戒坛为皇上祈福,张居正表示反对,他认为神宗曾开设戒坛,导致几万僧众聚集一起,引发事变,败坏风俗。
C.淮安发生水灾,经张居正举荐,朝廷重新任用潘季驯为都御史,授予他便宜行事的权力;一年以后堤防修成,漕路畅通,忧患解除。
D.张居正向朝廷请求,让户部核实并全部免除万历七年以前的累计欠税,再责令完成每年规定的赋税,这样做对官员和百姓都有利。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诸奉行不及事者,下诏狱鞫治之。(4分)
(2)不幸岁歉,目前尚不能办,岂复有余力更完累岁积逋乎!(4分)
14.司马光在写给儿子的《训俭示康》中说:“吾今日之俸岂能常有?身岂能常存?一旦异于今日,家人习奢已久,不能顿俭,必致失所。”关于节俭的意义,张居正与司马光的看法有何不同?(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15~16 题。
昭君怨·牡丹
(南宋)刘克庄
曾看洛阳旧谱,只许姚黄①独步,若比广陵花②,太亏他。
旧日王侯园圃,今日荆榛狐兔。君莫说中州,怕花愁。
【注】①姚黄:姚黄魏紫,是洛阳牡丹中的名贵品种。②广陵花:广陵,即扬州;广陵特产芍药和琼花。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洛阳牡丹天下闻名,词人以花谱所记“姚黄”,写出昔日洛阳牡丹的名贵和美丽。
B.芍药和琼花虽也美丽,但若要用国色天香的牡丹与之相比,也确实委屈了牡丹。
C.旧日王侯家的园圃今天已长满荆莽,狐兔寄居其中,直写花谢无人观赏之萧瑟。
D.本词构思精妙,一反咏物诗词摹物言志的写法,鲜明的对比之中饱含深沉的情感。
16.刘克庄生活在南宋王朝濒临覆亡之际。后人评价,刘克庄的词“是时代的悲歌”,同时“它对现实的批判性也有所加强”。请结合本词,对此做简要分析。(6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晚年深感自己漂泊无依,《登岳阳楼》中有“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在《登高》中“ , ”两句也同样表达漂泊无依、病痛孤独之意。
(2)习近平在《之江新语·做人与做官》中说“君子检身,常若有过”,古诗文中常有类似的强调君子要经常反省自己的语句,如:“ , ”。
(3)在《赤壁赋》中,苏轼与客泛舟江上,抬头望月,用一句“ ”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月亮在夜空中缓缓移动的情形,他任凭小舟在江上飘荡,不问所终,不由感到“ ”,甚至好像要成为神仙。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2019年,在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汤汇镇的一个山坳里,看到一所老式建筑,土墙黛瓦,“六区一乡列宁小学校”的牌匾虽 ,上面的字迹仍 。这是红军时期鄂豫皖苏区最早的列宁小学。走进大门,侧耳细听,仿佛听到琅琅读书声,从遥远的天穹、从几十年前的山谷、从洒满阳光的枝叶上泉水般涌来, 了我的视线。
下山的路上,朋友跟我讲,中国最早的希望小学——安徽省金寨县希望小学,也在这座山上,距离列宁小学只有20多公里,( )。从山上下来,我一直琢磨一个问题,鄂豫皖最早的列宁小学,同中国最早的希望小学,同在一个山坳里,这是偶然还是必然?列宁小学和希望小学有没有内在的联系?我认为当然有,而且是 的联系——二者血脉相连。有理想才有希望,如果说列宁小学寄托着前辈革命者对未来的理想,那么希望小学就是这理想浇灌的花朵。理想、希望,这两个词,就像两只扇动的翅膀,在下山的路上,一直在我的眼前舞动。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历经风霜 依稀可辨 模糊 千丝万缕
B.历尽风霜 隐约可见 朦胧 千丝万缕
C.历尽风霜 依稀可辨 模糊 千头万绪
D.历经风霜 隐约可见 朦胧 千头万绪
19.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列宁小学始建于1930年,希望小学建立于1990年,中间跨度正好是60年。
B.1930年,列宁小学建成,1990年,希望小学建成,中间跨度正好是60年。
C.希望小学建立于1990年,列宁小学始建于1930年,中间跨度正好是60年。
D.1990年建成的希望小学和1930年建成的列宁小学中间的跨度正好是60年。
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在下山的路上,理想和希望一直在我的眼前再三出现。” 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5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云健身”为许多人提供了无接触、随时练、低成本的居家健身新模式,近期,网络上爆火的刘畊宏健身操又为“互联网+健身”模式添了一把火。不仅线上健身平台开设了燃脂训练、搏击、舞蹈等课程,进行直播教学,还配合了健身餐指导、居家健身互动交流等环节,受到健身爱好者所热捧。
专家们建议,居家期间,可以利用碎片时间,因地制宜地进行运动,把走路、家务、园艺等生活行为转化为健身运动, ① ,舒缓情绪,为战胜疫情贡献力量。专家强调,要注意 ② 。一般来说,早晨锻炼有利于提高神经兴奋性,但早上人体体温较低,关节和肌肉较为僵硬,适宜从事一些强度较小的运动。下午,肌肉承受力较其他时间要高一些,因此可以选择强化体力的运动项目。人类的体能峰值在傍晚,此时人体运动能力达到高峰,肌肉和关节更加灵活,心率和血压最为稳定,适合安排力量训练。 ③ ,由于居家锻炼条件不足,一般不要采用比之前常规运动时强度更大的方式运动。
21.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不仅线上健身平台开设了燃脂训练、搏击、舞蹈等课程,进行直播教学,还配合了健身餐指导、居家健身互动交流等环节,受到健身爱好者所热捧。
B.线上健身平台不仅开设了燃脂训练、搏击、舞蹈等课程,进行直播教学,还设置了健身餐指导、居家健身互动交流等环节,受到健身爱好者热捧。
C.线上健身平台不仅开设了燃脂训练、搏击、舞蹈等课程,进行直播教学,还配合了健身餐指导、居家健身互动交流等环节,受到健身爱好者所热捧。
D.不仅线上健身平台开设了燃脂训练、搏击、舞蹈等课程,进行直播教学,还配合了健身餐指导、居家健身互动交流等环节,受到健身爱好者热捧。
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8个字。(6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材料一:《红楼梦》中,刘姥姥告诫女婿:咱们庄稼人,守多大碗,吃多大饭。
材料二:2022 年北京冬奥会上荣获两金一银的运动员谷爱凌曾在自己的微博上这样写道:创造历史,突破个人界限一直是我人生最大的追求。
综合理解以上两则材料,联系现实写一篇文章,叙写你的经历和体验,或表达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2022 届广东实验中学高三语文周练试卷(十二)参考答案
1.D
【解析:A. “金圣叹、毛宗岗等擅长的评点式文学批评,对原著进行整体观照”错误,材料一说的是“传统的文艺批评来自阅读之后的深思熟虑,作品的整体观照”,说的是“传统的文艺批评”,而且文中没有提到“解读细致,阐释深刻”的评价,只是说“来自阅读之后的深思熟虑”。B.“制造此时此地彼此交互的狂欢气氛……这是印刷文化不可比拟的”错误,材料一说的是“弹幕是网络时代的产物。只有神奇的互联网才能支持如此之多的声音即时互动,让各种貌似无法交集的社会关系迅速地在虚拟空间联结起来。这是印刷文化不可比拟的”,不可比拟的是“即时互动”“迅速联结虚拟空间”,不包括“制造此时此地彼此交互的狂欢气氛”。C.“年轻观众”“年老观众”以偏概全,材料二说的是“无数年轻观众”“年纪更长,文化取向也更为传统的网友”,而且“年轻观众特别热衷”的对象是“弹幕”或“弹幕与四大名著的‘化学反应’”,“而年长的观众特别排斥”的表述语气过重。故选D。】
2.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文章信息的能力。A.“印刷文化中思想的交换相对较慢,却让思想具有一定深度”错误,原文说的是“印刷文化的节奏相对缓慢,……。印刷文化的中心是文字符号。文字符号的阅读、理解、阐释形成一种深度文化”,由此可知,“印刷文化中思想的交换相对较慢”和“思想具有一定深度”没有绝对的因果关系,属于强加因果。B. “电子时代的写作要想表达真我,就要避免反复思量,字斟句酌”表述错误;原文说“唯有无限趋近言文一致,那个最本真的自我,才能跃然而出”,并非“避免反复思量,字斟句酌”。D. “希望彻底摆脱文明重负的心态”错误,材料二第三段说的是“弹幕空间中……原属不同范畴的信息被一锅乱炖,不同类型的语言形式被杂糅拼贴,如同重回蒙昧时代。经过理性文明的长期洗礼后,短暂地‘蒙昧’一下,自编自导‘人间喜剧’,反倒成为暂时摆脱文明重负的一种人生选择”,文中是参与者希望“暂时摆脱文明重负的一种人生选择”。故选C。】
3.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原文材料二第5段表述为:唯有无限趋近言文一致,那个最本真的自我,才能跃然而出,袒露人前。或者更准确地说,弹幕的终点并非呈现完整的自我形象,而是要探入“有趣的灵魂”的某个侧面。B.呈现了一名备考考生的真实现状,刷题模式,写出了备考真实感受。C.弹幕者借悟空吃蟠桃,大饱一顿,谐音为“桃饱”会员,显示了一个网购爱好者的真实体验。D.弹幕者由现实生活中住店必出示健康码和行程码来点评,也反映了真实的社会现实。A. “没文化真可怕”只是对张飞所言的评价,并非代入自己的真实感受。故选A。】
4.弹幕是观众在网络上观看视频时发到屏幕上飞快闪过的即时性交互性的评论。(4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
首先要了解下定义的格式,然后找出与主体概念相关的阐释语句,并分清支撑句和关联句。最好按照下定义的格式进行概括。
材料一第1段有对“弹幕”的形象化表述,“屏幕中的剧情跌宕起伏,屏幕上一行又一行的字符络绎不绝地驰过,如同密集射击的炮弹,令人眼花缭乱”,由此可知,弹幕是观众观看视频时发到屏幕上的评论。
第4段是说弹幕的首要特征是“即时”;
第5段是说弹幕的功能,让各种貌似无法交集的社会关系迅速地在虚拟空间联结起来。 第7段是说它与即时性、交互性构成弹幕文化的巨大吸引力以及零碎化、平面化、喜剧精神与反讽、拒斥精英趣味也就成了弹幕的另一些表征。
明确了这些内容,再按照下定义的格式 “弹幕是……的评论”的方式进行概括即可,关键信息是“在网络上观看视频时” “屏幕上飞快闪过/驰过” “即时性交互性”。】
5.形式娱乐化,缺乏严肃反思,思维浅表化,缺乏真知灼见;语言套路化,缺乏创造力;心理模式与立场的固化,形成快乐的闭环。(6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文章信息的能力。从题干来看,“弹幕的哪些负面影响”指明了答题对象;依据两则材料,明确了答题信息筛选区间范围;简要作答,限制了答题要求。由材料一第四段“弹幕评论带有明显的即兴意味,令人瞩目的是现场、此刻与交互性的狂欢气氛,而不是严肃的反思与真知灼见”和第六段“文字符号的阅读、理解、阐释形成一种深度文化。至少在目前,速度与深度的恰当比例仍然以印刷文化作为范本”可知,弹幕没有深度,会让人缺少严肃的反思和无法发表真知灼见;
由材料二“与口头表演一样,弹幕业已创造出了许多‘套话’与流行语。……也不可避免地带来语言的‘失焦’。格套无可厚非,但其中令人上瘾的传染力,以及凌驾于差异性表达之上的霸权地位,恐怕与解放创造力的初衷恰好相反”可知,弹幕会带来语言的失焦,同化了表达,束缚了创造力。
由材料二“更重要的是,弹幕带给人的趣味性、解放感与反讽意味,也日渐固化为一种模式与立场。……但在开放态度之外,更需警惕潜伏着的负面因子:弹幕用户被设定为一群单纯追逐快乐的人,而平台迎合(甚至监控、计算)用户需求来生产内容,从而形成了一个‘快乐’的闭环”可知,弹幕会形成“快乐”闭环,让人追求快乐与欢笑,使人类反应模式快速、固定、永不停歇。
由材料二“弹幕文字游戏的创造门槛与理解成本都极低。鉴于运动速度飞快,且面向最广大的受众,所以必须令人‘秒懂’。秒懂的前提,是对庸常的臣服,这不仅是指对于媒体流行语的追随,……”可知,弹幕语言套路化,缺少创造力。】
6.B
【解析:“直到临别才确定其复员军人的身份”错误,原文中写道“姑娘这才看清楚,他那身上湿漉漉的,是一身草绿军装。心想:一个复员军人吧”,并没有最后确定,只是猜想,所以疑团也没有最终揭晓,也就谈不上“增加悬念”。】
7.C
【解析:“传达出她为人爽快泼辣的特点”错误,从原文情节看:忽听得背后好像有人笑了一声,这时候,还有谁发笑呀?刚一回头,姑娘的小手,叫一双大手握住了。不紧不松,握在厚敦敦的手心里,且不放开。姑娘抬头一看,却是一位中年妇女,嗓音厚重。可是她说些什么,姑娘心乱,都没有听真。只觉着那意思是:“别怕,别怕。你行,你行。”应该表现了人物爽快的特点,“泼辣”一说不合适,应该是爽快淳朴。】
8.①表现老大爷富有生活经验和审美情趣;(1分,人物角度)②巧妙交待了一路行程;侧面烘托了山路的艰险;体现山区的风俗文化,具有地域特色。(1分,环境角度)③调节了小说的叙事节奏,使小说张弛有度;舒缓文章紧张的气氛。(1分,情节角度)④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增强了小说感染力;增添文章文学性,富有诗意美。(1分,效果角度)⑤民风淳朴善良,人与人之间互帮互助的人情美、人性美。(1分,主题角度)
(从“人物”“环境”“情节”“效果”“主题”五个角度作答,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9.示例一:姑娘大夫克服困难成功接生,体验了职业幸福感;一路上以及接生过程中,车把式等人的大力帮助,使姑娘认识到真情可贵,正是这种互助互爱才能成就人生美好和社会和谐;前者是个人的幸福体验,后者是超越个人的更高更美的幸福体验。(6分)
(每点2分,从个人的角度,从互助互爱的角度,从二者比较的角度作答,意思对即可。)
示例二:①姑娘去看病遇到困难,却一路上得到车把式小伙、老人、妇女的帮助或鼓励,最终成功带来“新生”,体验了个人的职业幸福;②众人所具有的人性美,热心善良的品质远比个人功劳大得多;③个人的幸福只有融入一个互帮互助,团结和谐的社会才能得到真正体现,单独个人主义的幸福不是真正的幸福。
10.D
【解析】句意:况且征收赋税的额度繁多,年份混淆,百姓竭尽脂膏而官吏填饱欲望,更有甚者,还有不肖官员趁机掠夺财物。“年分”是个固定词组,做“淆杂”的主语,中间不应断开,排除AC。“小民竭脂膏”与“胥吏饱溪壑”是两个对称句式,应分别在其后断开,排除B。故选D。
11.A
【解析】“文中指的是前者”错误,根据原文来看,当今皇帝穿紫色衣服时间久而颜色变了,张居借“紫易渝”来告诉皇帝“昔皇祖不尚袨服,御衣敝甚始易……愿皇上以皇祖为法,节一衣,民间有数十人得其暖者”,要效仿皇祖,不穿颜色艳丽的衣服,节俭为上,因此应该指后者。故选A。
12.B
【解析】“他认为神宗曾开设戒坛,导致几万僧众聚集一起,引发事变,败坏风俗”错误,原文“戒坛奉皇祖之命,禁止至今。以当时僧众数万,恐生变败俗也。今岂宜又开此端”可见,“戒坛”从皇祖有命开始,就至今都处于禁止状态,神宗还没有开设祭坛,谈不上“曾开设”,且在他上言之后“事遂寝”,停了这件事。也不是“导致几万僧众聚集一起,引发事变,败坏风俗”,而是当时僧人众多,“恐生变败俗”,害怕会产生事变。故选B。
13.(1)各个执行命令没做成事的人,要关入诏狱审问治罪。
采分点:“诸”,众多,凡是;“奉行”,奉命行事;“不及事”,没能完成任务;“鞫治”,审问治罪。(每点1分,共4分)
(2)不幸碰到年成不好,眼下赋税尚且不能缴纳,哪里还有余力再缴纳连年积欠的赋税呢?
采分点:“岁歉”,年成不好;“岂复”,哪里还能;“完”,缴纳(赋税);“积逋”,积欠的赋税。(每点1分,共4分)
(阅卷说明:“完”:缴纳(赋税),若译为补足,完成也给分)
14.张居正认为节俭关乎国运民生,司马光认为节俭可以安身立家。(每点1分,两点3分)
(阅卷说明:张居正节俭关乎民生,没有写关乎国运,正常给分;司马光节俭关乎安身,没有写立家,酌情扣1分。两条答得好,3分;第二条有欠缺2分)
【参考译文】
神宗万历四年十二月,皇上驾临文华殿,举起袍子展示给辅佐大臣看说:“这是什么颜色呢?”张居正认为是青色。皇上说:“这是紫色,因为穿的时间太久了,所以颜色改变了。”张居正说:“紫色容易改变。从前皇祖不喜欢盛装艳服,自己穿的衣服直到破旧了才肯更换,在位时间长,未必不是因为这个缘故。希望皇上把皇祖作为效法对象,节俭一件衣服,那么民间就有几十个人能够穿得暖了。轻贱一件衣服,民间就有几十个人要遭受寒冷,不能够不想到这点啊。”皇帝认为他说得很对。七年二月,皇帝患了疹子,慈圣太后命令僧人在戒坛上举行法事超度众生。张居正进言说:“戒坛奉皇祖的命令,禁止开设直到今天。因为当时僧人有几万之多,害怕生出变化败坏风俗。如今怎么适合又开启这风气呢?圣上因为生病而心情受到影响,只有向郊庙社稷坛告罪,才是名正言顺,令神仙和百姓都喜悦的,何必要开设戒坛然后才能得到福分呢?”这件事便停止了。二月,黄河工事建成。在这之前,淮安有水患,黄河决堤进入淮河。皇帝拿这件事问张居正,张居正于是上奏说:“河道都御史潘季驯可以任用。”皇帝于是降下玺书,在他家中拜他为都御史,让他持节治理黄河。一切让他便宜行事,并长久任职,使用钱财不问收支。那些执行命令不能完成任务的,就关押进昭狱里审问定罪。在这种情况下,主持事务的人日夜操劳,大概过了一年而堤坝建成,转运粮饷再没有忧患。十年二月丁酉日,大学士张居正进言说:“使百姓安定的办法,在于要察觉百姓的疾苦。如今还有一件事是百姓的忧患,就是带征税粮(各省应征之钱粮, 凡因故而积欠,即将其匀为数份,分年与各该本年钱粮一同征收者,称为带征)。百姓的财力有限,一年的收入,只能够供一年之用。如果不幸某年粮食歉收,连眼前的税款尚且不能缴纳,哪里还有余力再完成连年积欠的赋税呢!有关部门逃避责任,往往把今年所征的赋税全部用来抵从前积欠的赋税。那么今年所欠的赋税,又成为将来的带征税了。况且征收赋税的额度繁多,年份混淆,百姓竭尽脂膏而官吏填饱欲望,更有甚者,还有不肖官员趁机掠夺财物。请求陛下告谕户部,核查万历七年以前积欠的税款,全部都予以免除。将每年规定征收的税款,责令其尽量征收完毕。在百姓来说容易办理,在有关部门来说容易征收,这是于官于民两方便利的事。”皇帝听从了他的话,下诏后,朝廷内外都非常高兴。
15.C
【解析】“直写花谢无人观赏之萧瑟”错误。
16.①诗人通过写牡丹的不幸命运,寄托忧国伤时之情。当时,洛阳落入敌手,国运哀微,曾经国色天香的牡丹却再无人欣赏,沦落得与荆莽狐兔为伍,表达了作者的忧国之心,离黍之哀。②“莫说中州,怕花愁”,实则是写光复国土无望,表达胸怀壮志却报国无门,无法光复中州的愤恨愁苦之情。③现在的达官贵人们不忧心国事,还在一味地赏看广陵芍药和琼花,美丽的花朵让他们忘记了家国之忧,诗人也借牡丹与芍药之比含蓄地表达了对懦弱的南宋王朝的批判。
(6分。第①②点写出其中一点即可,3分,侧重于结合诗句分析“时代的悲歌”,其中“时代”之意2分,“悲歌”之意1分;第③点3分,侧重于结合诗句分析“对现实的批判”,其中“现实”2分,批判的内容1分。)
【参考赏析】
大多数词人写牡丹,多赞其雍容华贵,国色天香,充满富贵气象。总之大都着重于一个喜字,而词人独辟蹊径,写牡丹的不幸命运,发之所未发,从而寄托词人忧国伤时之情。
上片首二句“曾看洛阳旧谱,只许姚黄独步”写牡丹的身世。姚黄魏紫在当时是牡丹中的名贵品种,这里单举姚黄,是以姚黄代名贵牡丹花种。“独步”二字,准确、简洁地说出这些牡丹的美丽和名贵。三、四句转写目前。芍药、琼花和牡丹都是天下名花,前二者虽经战火摧残,但仍近朝廷,常为词人咏歌。而牡丹命运独苦,沦落于敌人的铁蹄下,犹如昭君,成为朝廷孱弱的的牺牲品。这是对牡丹的同情,也是对朝廷当政者的怨愤。
下片“旧日王侯园圃,今日荆榛狐兔”描绘了国破家亡后中州的惨象,同时也形象地表明了牡丹的处境。盛世繁华时姚黄魏紫,倾国倾城;山河破碎中的一片焦土,牡丹也就只剩下与荒烟衰草,荆榛狐兔相伴的命运了。词人的忧国之心,离黍之哀,也通过这些形象的描写,得到充分的表现。文字极为精炼,含义极为丰富。“君莫说中州,怕花愁”蕴含着词人极为复杂而深沉的感情。怕人说中州的惨境,并非怯懦,而是更翻进一层,说明爱中州之深,言明光复中州之心的迫切,也说明未能渡江驱敌的愤恨心情。在堂堂男子汉空怀壮志、报国无门的南宋末年,词人那种不平静的心潮是不言而喻的。结句“怕花愁”,实则是自己愁不堪忍。而词人采用曲折写法,不仅能表现出惜花的深厚情意,而且也能引读者进入境界,仿佛与牡丹相对,见其愁态,而不能无动于衷。
全词构思精妙,对比鲜明,感情深沉,达意委婉。虽是一首小词,却做到叙事、议论、抒情相结合,并且结构严谨,层层相扣。借咏牡丹而生发出一个富有积极意义的主题来,是与词人的一腔爱国热情紧紧相连的。感时伤世,寄情于花,充分表现了对国家人民命运的时刻关注。
17.(1)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2)示例一:曾子曰 吾日三省吾身
示例二:君子博学而日三省乎己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示例三:见贤思齐焉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3)徘徊于斗牛之间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18.A
【解析】历经风霜:形容经历了很长的岁月,也指经历了艰难困苦。历尽风霜,指经历了所有的艰难困苦。此处没有强调“所有”的意思,因此用“历经风霜”即可。依稀可辨:模模糊糊,但基本上能看见。隐约可见:模模糊糊地看见一点点。两个词语在此处均可。模糊:可做动词,使……模糊。朦胧:模糊不清,隐隐约约,但只做形容词。此处为动词,应用“模糊”。千丝万缕:形容关系十分密切。千头万绪:形容事情头绪繁多,纷乱复杂。此处应用“千丝万缕”。
19.A
【解析】“列宁小学”和“希望小学”按时间顺序出现,符合后面“跨度”的说法。朋友介绍的主体也应该是学校,而不是建设的历史时间,因此以时间开头不恰当。故选A。
20.①“理想和希望”主语在最前,强调两间小学带给我的思考和感悟,而改句将状语提前则不能强调出这一点。(2分)②“像两只扇动的翅膀”“舞动”运用了比喻的修辞,化无形于有形,生动形象地表现出这两个词时时萦绕在我的心中,展现出这个感悟的动人魅力。而改句只是客观陈述事实,无此效果。(2分)③饱含抒情色彩的描写,适合放在文段结尾,与前文的语言风格一致。(1分)
21.B
【解析】一共有三处语病:关联词“不仅……还……”的语序不当,“配合……环节”搭配不当,“受到……所……”句式杂糅。
22.①增强身体素质的同时
②科学地安排运动时间和项目
③专家也还提醒
23. 【题目解析】
本题属于典型的多则名言类材料作文题,主要考查价值观。材料一揭示的是如何正确认识自我,即人生目标和自身实际、能力之间的关系。材料二侧重于不断进取,突破自我的人生态度。两则材料貌似对立却有机统一。其一在于,当代青年选择做刘姥姥还是谷爱凌?其二在于,既要自知,准确定位人生;又要脚踏实地,不断突破自我。题目中的刘姥姥和谷爱凌分别是考生熟悉的文学作品形象和奥运冠军,考生有话可说,便于开放写作。
【审题指导】
第一步,判断作文类型。材料一是经典文化作品中人物的话语,材料二是2022年冬奥会冠军获得者在微博上的话语。从类型上看这是一道传统文化+时事热点的组合类材料作文题。
第二步,解读材料。材料一是出身底层的刘姥姥告诫因“家里冬事未办”而吃酒闲寻气恼的女婿的话,“守多大碗,吃多大饭”,劝诫女婿要认清自己的境况和身份地位。这里的“守多大碗,吃多大饭”指的是要了解自己、发现自己、认清自己,有自知之明。如果达不到他人的水平,也不好高骛远,不自怨自艾,不自暴自弃,盲目伪装、盲目追求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材料二是2022年冬奥会冠军获得者谷爱凌发在微博上的话,关键词是“创造历史”“突破个人界限”,指的是要打破自我的局限性以让自己获得完善、提升。
第三步,关注提示语。材料提示语是“综合理解以上两则材料,联系现实写一篇文章,叙写你的经历和体验,或表达你的认识与思考”。“综合理解以上两则材料”,提示我们必须综合理解两则材料的含义,而不能抛开一则材料只去谈另一则材料。综合材料,可以明确“守与破”是本次作文的核心思辨主题,具体分为人应该在“认清自我,有自知之明”之下去“突破自我”,在脚踏实地的前提上突破自我,在知限的范围内不断突破自我;或者辩证的看待与“认清自己”“突破自己”的关系:“认清自己”是“突破个人界限”的前提基础;敢于突破个人界限,可以更好地认清自己。“联系现实写一篇文章”,要求考生结合自己的身份、经历、现实,能够产生共鸣。“叙写你的经历和体验”更适合写记叙文、小小说,通过讲述故事,来表达自己的见解。“表达你的认识与思考”更适合写议论文,但不可文体不清。
第四步,列出导图框架。写作时,考虑好使用什么结构的文章,正反面事例和名言等,最好画出思维导图。
【参考立意】
1.人生坐标要高远。
2.穷山距海,无远弗届。
3.不断突破自我,超越自我。
4.既要认清自我,又要突破自我。
【联想素材】
针对材料一,围绕“认识自我”,可以联想现实中鲜活的例证,如樊锦诗、钟芳蓉、钟扬、袁隆平、吴孟超等,他们一生无悔的选择,其实都源于审视自我、认清自我。如吴孟超,身材矮小,有人嘲笑他不适合做一名外科医生。但他深信,笃定的初心、扎实的学业、博大的仁心……自己最适合医学,最终能在医学方面颇有建树。也可以从反面来论证,以求殊途同归之效。如威斯敏斯特教堂那段名言,其实揭示了大多数人在认识自我上的不足,很具现实针对性,振聋发聩,警醒世人。
针对材料二谷爱凌不断突破极限,超越自我,也可联想到大量例证。如中国首位盲聋哑律师谭婷,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不断战胜自我,实现自己的梦想;如亚洲飞人苏炳添成绩的每一秒提升,都是突破,都是超越;如朱彦夫,不断挑战极限,超越自我,成就精神上的丰碑;如85岁的王顺友,俨然斜杠青年,敢于跨界,敢于尝试体验各种新事物,追求自己的梦想。如农民工陈直思考海德格尔,清华保洁阿姨苦练钢琴……他们并不受限于自己的工作岗位,不甘生命的平庸与枯燥,而是不断突破自我,延展自己的梦想天空,使人生多姿多彩。
【优秀题目】
1.恪守本分,超越自我,走向成功
2.安分守己打根基,突破极限铸辉煌
3.认清自我,突破自我
4.怀实干之心,秉突破精神
5.以脚踏实地为基,寻突破自我之路
6.认清能力,突破极限
7.踏实肯干,勇攀高峰
8.立足实际,突破自己,创造美好人生
9.了解自我,突破自我
10.以本分奠定辉煌,用突破超越理想
11.认清自我,突破极限
12.稳中求进
13.量力而行牢基础,尽力而为显风采
【范文点评】
1.恪守本分,超越自我,走向成功
(紧扣关键词,题目即中心观点)
谷爱凌曾说:“突破个人极限一直是我人生的最大追求”。《红楼梦》中,刘姥姥却说“守多大碗,吃多大饭”,二者看似矛盾,实际上却是相互促进。我认为,将恪守本分与超越自我结合,方能走向成功。(首段引材料,综合理解“恪守本分”与“超越自我”的关系,中心明确,语言简洁)
超越自我,当以恪守本分为基础。(分论点句。从“恪守本分”与“超越自我”的关系角度设置分论点)超越自我就如同爬山,如果没有恪守本分这个地基的存在,就算爬到了山的顶峰,最终也会因为地基不稳或没有地基而跌落至山底。因此,只有恪守本分、脚踏实地,打下良好稳固的基础,才可谈及自我的超越。(阐释句。通过巧妙的比喻进一步阐释二者关系)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总设计师谢军便是这样一位脚踏实地、突破自我的智者。他踏实积累、稳步前进、恪守本分,努力学习理论知识,运用自己的毕生所学构筑北斗框架,凭借个人与团队的力量,攻克种种难题,超越自我,最终研发出定位精准的卫星导航系系统。(事例句。采用单个详例,以科技领域的代表人物谢军为例进一步阐释)倘若谢军没有丰富的知识为基础,他又如何攻克难题、超越自我呢?(分析句。采用假设论证,以反问的形式强调“超越自我”是建立在“恪守本分”的基础上的)是故超越自我,当以恪守本分为基础。(总结句。回扣分论点句)
恪守本分当以超越自我为目标。(分论点句。从“恪守本分”与“超越自我”的关系角度设置分论点)恪守本分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超越自我这个目标,因此,我们应以不间断的夯实基础和不停流下的汗水来换取自我的突破。(阐释句。进一步阐释二者关系)在冬奥会赛场上,运动健儿们的自我超越令我们敬佩:无论是从不缺席每一次比赛和训练的任子威,还是在逆境中坚持努力训练的武大靖,抑或是日复一日、艰苦训练以求跳出4A的羽生结弦……(事例句。采用排例的形式,以体育领域的多名运动健儿为例进一步阐释)他们日日苦练基本功来夯实基础的目的,就是为了有朝一日能够在冬奥赛场上突破个人界限,实现自己的梦想,而不是保持循规蹈矩,不求突破创新。(分析论证时有一定的思辨意识,采用了“是……而不是……这样的句子)是故恪守本分当以超越自我为目标。(总结句。回扣分论点句)
反观当下,多可喜,亦多可悲。有的人将墨守成规作为自己的本分,不求创新,不求超越,将满腹经纶变为一潭死水;亦有人好高骛远,没有打下良好的基础,没有守好自己的本分,便一心追求超越,最终一事无成。我认为,我们应当将恪守本分与超越自我相结合,才能帮助我们走向成功。(联系现实。指出现实中存在的“不恪守本分却只想追求超越”以及“只墨守成规而不求突破”的两类人,从反面论证只有将“恪守本分与超越自我相结合,方能走向成功”的中心论点。当然,这一段的论述也有不足,最后的“我认为”句过于轻描淡写)
恪守本分,超越自我,走向成功。身为新时代青年的我们,当以恪守本分为脚踏实地的坚实步伐,以超越自我为走向成功的不懈动力,收获璀璨无悔的人生。(联系“我们”作为新时代青年的身份,再次紧扣中心论点,发出呼吁和号召)
2.穷山距海,无远弗届
《红楼梦》中的刘姥姥说“守多大碗,吃多大饭”,旨在告诫女婿:乐天安命,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而北京冬奥会上荣获两金一银的运动员谷爱凌却说:创造历史,突破个人界限一直是我人生最大的追求。这位天才少女的精彩人生,正源于不断突破极限,超越自我。
正所谓,穷山巨海,无远弗届。
如果说刘姥姥的话堪为喻世明言;那么谷爱凌的感言,则是不断挑战自我、突破自我、超越自我的豪迈宣言,更是一座追求卓越、止于至善的精神丰碑。作为挥斥方遒的新青年,处于踔厉奋发、笃行不怠的新时代,我更激赏这种不断突破自我、超越自我的勇气和锐气。正如《阿甘正传》中经典台词所说“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颗是什么味道。人生充满了不确定性,孕育着无限可能。穷山距海,无远弗届,不可限也。与其画地为牢,将自己的人生窄化为半亩方塘,不如不停奔跑,眼中凝视远方的星辰大海,脚下驰而不息,那些遥不可及的远方,就会成为身后倏忽即逝的风景。人生宛如风驰电掣的列车,最美的风景永远在下一站。
人生不设限,不断突破自我,超越自我,才能卓越自我,激发潜能。
球王贝利被问及自己职业生涯中哪一个进球最精彩时,他的回答是:下一个。功成名就的他,没有躺平、逸豫,而是不断砥砺自我,超越自我。“球王”的美誉,不仅源于绿茵场上的进球,更源于人生长征中永不停息的奔跑。苏炳添没有陷入“亚洲人不可能进入9秒区”的魔咒和偏见之中,而是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身极限。无数次晨光熹微中的起跑,无数次夜深人静时的理论学习,每一毫秒的进步,都是他不断超越的奇迹,也淋漓尽致地诠释了“更高、更强、更快”的奥林匹克精神。
不惟体育需要突破,不断超越,各行各业亦然。
谭婷,这位盲聋哑人,生活在无声的世界里。成为律师,几乎是横亘在她面前的不可逾越的天堑,但他从特殊学校苦读,到考上大学,到通过律师资格考试,不断突破极限,终于成为全国2 000万盲聋哑人中的第一位律师。“中国最酷爷爷”王德顺,24岁当话剧演员,49岁研究哑剧,50岁开始北漂,57岁创造“活雕塑”艺术……79岁时他因一场光膀走秀一夜爆红,85岁又驾驶飞机冲上云霄……他们丰富而精彩的人生告诉我们,人生无须设限,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高尔基说:“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就发展得越快”。敢于突破界限,挑战自我,我们才能够不断砥砺自我,精进自我,遇见更美的自我。反之,当我们总以“人贵有自知之明”不断提醒自己时,或许我们最终就成了恋栈的驽马,而无法成为驰骋千里的骐骥。
“海到天边云作岸,山高绝顶我为峰”。人生没有极限,让我们不断突破,不断超越吧!
文章转载自(直接来源):
本文由语文试题与作文(stzuowen)整理,转载注明出处。
投稿:1224355909@qq.com 商务合作:QQ1224355909
扫码或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语文试题与作文(stzuowen)
初中试题库大(stku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