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1500年前的章安郡城遗迹究竟在何处?他们有最新发现……

2017-11-01 周建灿 杨跃鸣 梦台州


章安古城存在了一千年,又消失了一千年。


而今,人们所熟知的章安已是整体东移了的章安古镇,故而有人若是要到章安探访历史的遗迹,必到的地方往往是金鳌山、老街等。金鳌山,一座高度不二十米,因宋高宗赵构南渡后曾在此驻跸十来天,沾了点“皇气”而闻名三台的小山。章安老街,一条曾经众商云集,车水马龙如今宁静冷清的明清古街。其实,这些地方还不够老,亦不足以代表章安历史的全部。虽然横跨回浦,连接老街的章安桥,据载始建于西汉,晋时章安令成公绥曾登桥望江作《云赋》,但举目所见、触手可及的亦不过是清乾嘉时期的构造。而在章安的历史长河中独具魅力、最有价值的地方,是其作为临海郡城之所在。


章安,自汉昭帝始元二年(前85)设置回浦县,东汉初,改为章安县,并置会稽郡东部都尉。三国东吴太平二年(257)以会稽东部置临海郡,隋开皇九年(589)临海郡废,降格为县。唐武德四年(621)置海州,州城移治临海县,次年改名台州,沿用至今。到武德八年(625),复并入临海,自是便每况愈下,沦变为一个极其普通的村镇。期间历七百余年,皆为郡(临海)、县(回浦、章安)的旧治。同时,章安又是汉至三国时期军事机构东部都尉及“司东鳀事者”的所在地。


中古时期(秦汉六朝时期)的临海郡地处浙江省东南部滨海地区,为古越之地。秦汉时期,闽浙越人因地处边陲,山海阻隔,虽然中央政权数度置郡封王[1],但其政治和社会结构依然保留部落的自治形式,民风强悍,我行我素,并不完全服从中央政府的指挥。


而临海郡的设置,正是中原政权宣示其统治,将临海郡所辖区域纳入中原政权版图的过程。“站在中原政权立场看,作为中原政权体系基本构架的郡县设置和析置,最直观地反映了中原政权势力和文化的扩张过程。临海郡作为中原政权行政体系的构成部分,其郡县设置和变化,正是中原政权势力扩张和中原文化传播临海郡地区的表征。这期间,道教、佛教作为中原文化的组成部分,亦陆续传播临海郡地区。临海郡本土文化面貌发生改变的过程,很好的体现了中原文化传播东南沿海地区或东南沿海地区接受中原文化的过程。”[2]


而中原文化与越族土著文化之间的传播与接纳,冲突与交融构成了中古时期台州历史文化最精彩的部分。这见诸于历史文献的典型例子有:


卫温、诸葛直借道章安远规夷洲(今台湾)。《三国志·吴主传》载,黄龙二年(230),孙权遣卫温、诸葛直率甲士万人浮海求夷洲及亶州,“军行经岁,……得夷洲数千人还。”这一军事行动是否从章安港出海,虽未找到直接依据,但亦有诸多旁证,如沈莹《临海水土异物志》记述夷洲颇详等。


是孙权第五子孙奋被贬章安十八年。吴太元二年(252),孙奋因不遵法度,任意杀吏,而“坐废为庶人,徙章安县,……太平三年(258),封为章安侯。”及至吴建衡二年(270),因皇族间政治斗争被杀,“诛奋及其五子,国除”[3]。孙奋一脉作为皇族子嗣,迁居章安,且有封地,生活十数之久,其对章安经济文化必定有较大的影响。


是东晋名士孙绰曾任临海章安令。孙绰善书博学,是参加王羲之兰亭修禊的诗人和书法家,其任章安令时写过著名的《天台山赋》。


是东晋安帝初年,孙恩起义军常活动于台州湾海面,数度攻占临海郡城,并在此造战船,操练水军。孙恩等借五斗米道发动群众,组织军队,其在台州活动频繁,说明其拥有较广泛的群众基础,而从另一个侧面则反映道教在临海郡传播之广泛。


是天台四祖章安大师灌顶生于章安,并在章安摄静寺出家受戒。后于南朝陈后主至德元年(583)至天台山修禅寺谒智顗,承习天台教观。灌顶于章安出家受戒,后成就一代佛学大师,亦见南朝章安佛教之盛行。


然而,章安作为临海郡城之所在,中古时期浙东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中原文明对瓯越地区辐射与传播的桥头堡。隋唐以后,随着行政治所移置临海,章安古城逐渐荒废而淹没无闻,诚如沧海桑田,世事变迁,一觉千年(如图1)。

  

                  ▲ 图1-淹没于荒草的临海郡城遗址 

  ▲ 图2 -随处可见的六朝残砖


步入二十一世纪,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基建项目广泛展开,农田荒野建起了楼房。淤积于深层的泥土,被翻出了地表,同时也带出了大量两汉六朝时期的遗迹与碎片(如图2)。


非常幸运的是,家住章安镇回浦村的历史文化学者叶德荣先生,敏锐地意识到这些物品的价值,并对之进行了相对科学收集与整理。在此基础之上通过细致的考证,一个被掩埋了千年的古城遗址之轮廓逐渐清晰了起来。


去年以来,笔者对章安古城遗址数度探访,进行了较深入调查采访。基于叶德荣先生的研究成果及当地村民的描述,笔者于古城遗址也日渐熟悉,其在考古学意义上的价值在笔者头脑中亦日益突显。其实,不仅仅是叶先生及笔者,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她的重要性,而台州市政府亦给予了其高度重视。


临海郡城遗址出土的实物材料,按材质和用途分,可分为五类:(1)建筑材料的木质柱、板与陶质砖、瓦及瓦当。(2)日常用器的陶瓷罐、碗、盆及青铜镜、盆。(3)生产工具的陶纺轮、渔网坠、石球。(4)兵器有铜箭镞、铁剑。(5)其他。


这些实物材料出土地域较为集中,尤其是砖瓦的出土地点,叶德荣先生大多有标注,而当地村民实地指认砖瓦等材料的出土方位,与之可以相印证并有所补充。“六朝时期有能力烧造砖瓦筑宅营屋者,多为官衙或富庶士族家庭。而普通民众住房主要是茅茨(茅房)。我们由砖瓦分布范围,可以判定临海郡城核心区域(即官府与士族阶层空间)的大致范围。[4]


据此笔者初步估计,章安古城遗址的核心区域为:东至章安镇长丰街,西至墩头山南凤凰小区,南至沿江路,北至墩头山麓延伸至长嘉屿北水渠[5]。(如图3)面积近一平方公里,周长约八里。考虑到砖瓦房与茅茨相互混杂或茅茨散处于砖瓦房之外这两种可能,实际上临海郡城的范围或可更大,如此则与典籍所载大致相仿了。如嘉靖《温州府志》所载永嘉郡城“周十八里”,万历《金华府志》所记东阳郡城“周九里一百步”等。


出土砖瓦当中,有相当数量的纪年砖,所记时间历三国至南朝。这既可作为上述出土实物的时间坐标,亦与史籍所载临海郡城存续时间相契合。

       

▲图3- 临海郡城遗址核心区域示意图


之于,临海郡官衙的位置,刘宋孙诜《临海记》载:“郡北四十步有湖山,山甚平正,可容数百人坐。民俗极重九日,每葡酒之辰,宴会于此山者常三四百人”。据叶德荣先生考证:①湖山即长嘉寺山;②《临海记》应该属官书性质,故“郡北”之“郡”,应该指郡官衙空间;③古代每里三百步,每步六尺,每尺二十四厘米。所以,郡府离湖山(即长嘉寺山)四十步,约等于六十米。而长嘉寺山前开阔地带,开挖土方出土实物特别是砖瓦碎片非常集中,似可与此相印证。


这些砖瓦材料除了让我们大致可以确定郡城遗址的空间与时间外,还有诸多研究价值,包括建筑、历史、艺术等方面。


从建筑层而言,砖、瓦(包括筒瓦与板瓦)、瓦当为汉晋时期建筑的重要材料,它们往往与木质柱、板同出,而且相对集中。其中,尤以“禅林寺大同二年造”砖(如图5)出土区块为典型。


在长嘉寺西南方向约500米处,由于当地农民造新房建地下室,土方较大较深,魏晋时期的地层翻转起来,大量实物破土而出,如“禅林寺大同二年造”砖多枚,出土时呈六角井形排列,其价值在于告诉我们此处六朝时为寺院空间,是佛教在台州传播的一个实物见证;大型建筑木柱、木架,其采用榫卯结构(如图4),是研究六朝大型建筑形式的罕见实物;多枚人面纹瓦当(如图6),其形制与南京出土的三国人面纹瓦当(如图7)相似,有研究者认为南京出土人面纹瓦当或为孙吴政权皇家及官衙专用,所以章安出土的人面纹瓦当或与章安侯孙奋的史实相关。



▲图4- 基建工地挖出的六朝时期巨型梁架

▲图5-禅林寺造大同二年砖拓


而砖瓦文字及图案除其历史价值外,又是研究书法绘画、宗教习俗(道教、佛教、古越信仰等)及中原文化与古越文化碰撞交融的重要资料,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图6- 章安古城遗址出土人面纹瓦当

(现藏台州博物馆)

▲图7- 南京出土的人面纹瓦当

                 (现藏南京博物院)


有人类活动的遗址,必有大量陶瓷碎片遗存,章安古城遗址也不例外,其数量不可计数。由于两汉六朝是在陶瓷发展史上由陶到瓷的关键时期,所以古城遗址陶瓷碎片种类多样,红陶、黑陶、印纹陶、原始瓷、青瓷等应有尽有,其中以印纹硬陶(如图8、9、10)与青瓷碎片最为丰富。特别是印纹硬陶从工艺上看其表面有无釉、挂原始瓷釉及施青瓷釉之别,似乎说明了印纹硬陶与青瓷之间的某种必然联系,可以作为研究瓷器起源的重要依据,同时为研究章安乃至台州陶瓷发展提供可靠的实物线索。


▲图8

▲图9

▲图10


图8、图9、图10 各式陶瓷标本,其作为人们生产生活的重要器皿,是研究当时社会生活不可或缺的实物资料,而印纹陶更是研究瓷器起源的重要依据。


除此之外,在古城遗址还发现有少许生产工具与兵器及动物骨、牡蛎壳等,也一定层面上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产生活风貌。


章安地处椒江之畔,濒临东海,河道纵横,海湾曲折,渔业资源非常丰富。古代越人善于操舟,渔业生产就十分发达。唐道宣《续高僧传·智顗传》云:“智顗于陈太建七年(575)往居临海,民以沪鱼为业,罾网相连四百余里,江沪溪梁六十余所”的记载,海上捕鱼相当规模。巨型陶网坠(如图11)、穿孔大陶球(如图12)的发现,及章安所见魏晋古砖上鱼纹众多,再照沈莹《临海水土异物志》对各种鱼类的描述详尽有加,都可说明章安渔业在社会生产的地位。


▲图11-陶网坠 

▲图12-穿孔大陶球

                                            

综上所述,章安临海郡城遗址遗存丰富,反映了中古时期社会、文化及艺术等诸多方面,是中原文化对浙东南地区的辐射与交融的重要例证,值得作为一个重大课题展开深入研究。


但遗憾的是,由于古城遗址未经科学的考古发掘,在基建过程中大量珍贵实物被破坏,一些重要数据与信息无法有效记录与统计,各区块的地层关系,出土实物的数量、种类以及相互之间内在关系无法清晰地揭示出来,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


所幸,临海郡城遗址的核心区块尚有一半以上区域(包括郡衙所在地)保存基本完整。如果对之进行有效保护,开展科学的、有针对性的考古发掘,那么古城遗址将先人馈赠给我们的一个富有地域特色的历史文化内涵极为丰富的宝库。

   



[1]秦朝在闽浙设会稽、鄣、闽中等郡,汉初因功封无诸、摇为王。

[2]阿德:《论汉晋六朝时期城市建筑形态及纹饰——以临海郡城遗址出土材料为中心》。

[3]《三国志》卷59 “ 吴书十四 吴主五子传”中华书局 1959年版

[4]阿德:《论汉晋六朝时期城市建筑形态及纹饰——以临海郡城遗址出土材料为中心》。

[5]徐三见《章安古郡县沿革兴废考》认为郡城方位:东起章安桥,西止墩头山南;北界鲎山北麓,南至“水推基”以南的一条小浦,但从出土实物分布区域判断,古城较之要更靠西些。


主要参考文献:

1、《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等,以中华书局标点本为依据。

2、叶哲明《东吴卫温、诸葛直远规台湾出海港口考析》,《中国水运史研究》1988年4期。 

3、徐三见《章安古郡县沿革兴废考》。

4、蒋荣《六朝临海郡郡域新考》,《台州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5、阿德:《论汉晋六朝时期城市建筑形态及纹饰——以临海郡城遗址出土材料为中心》(未刊稿)



【文字:周建灿 杨跃鸣   原标题:临海郡城——章安古城田野调查手记】

【图片:周建灿 杨跃鸣】

【整理:里长】

【来源:道台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