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根 ▋百家姓之--高堂氏 家族起源族谱
百家姓溯源
高
堂
家
族
姓氏源流
高堂 源出有一:
出自春秋时齐国 卿士 高敬仲傒之后,以邑名为氏。据 《通志·氏族略》、《类稿·五七》、《通鉴注·魏纪五》等载,春秋时,齐国有卿士高敬仲,名傒,号白兔,谥敬仲,书称高子。食采于高堂邑,高傒去世后子孙世袭为齐国 上卿,其后人有的遂以邑名为姓,称为高堂氏。又据《姓氏急就篇·上》载:“齐卿高敬仲食采于高堂,因氏焉。”
得姓始祖:高傒。号白兔,谥敬仲,书称高子。齐国 宗亲, 齐文公之子 公子高,封于 高邑,其后遂以高为氏,高傒乃文公孙辈。世为守臣,齐国上卿,《左传·杜注》云:“国子、高子天子所命,为齐守臣,皆为上卿。”迎 小白于莒,有立国之功,《史记·齐太公世家》载:“乃雍林人杀无知,议立君,高、国先阴召小白于莒……高傒立之,是为桓公。”《临淄县志·宦绩》称:“桓公自莒返国,奚与国氏,实为内主。”桓公即位,高 权居三分,《管子·小匡》载:“国设三军,有 中军之鼓,有高子之鼓,有国子之鼓。” 《国语·齐语》云:“士商十五乡,公帅五乡焉,国子帅五乡焉,高子帅五乡焉。”高傒不仅在内主军、主政,对外并曾代表桓公安乱称盟诸侯。《国语·齐语》载:“鲁有夫人、 庆父之乱,二群弑死,国绝无嗣,桓公使高子存之。” 《公羊传》同载:“桓公使高子将南阳之甲,立僖公而存鲁…… 鲁人至今以为 美谈,犹望高子也。”对此, 《谷梁》评曰:“高子能 深执 忠臣之义,勉其君以霸。因事制宜,立僖公而盟之, 鲁国遂安。以此见,权在高子。高子之为人臣,忠也,从义不从命矣。”高傒 平鲁乱立僖公而安鲁,是奉命行事;但盟会以礼当是 诸侯国君主间或由君主 授权人的事,高子未得桓公授权“立僖公则盟之”,与盟是违礼的。然而《谷梁》却没有指责他违礼,而称之谓“因事制宜”,这样做对安鲁更有利,并能 睦邻,是“从义不从命”之举。从这里我们既看到了高子在齐国内位之高、权之重,又能理解他“深执忠臣之义”之心。从而,得到了桓公的信任,国人的拥护,历史的赞许。高傒食采于高堂,其后人有的遂以邑名为姓,称为高堂氏。故高堂氏后人奉高傒为高堂姓的始祖。
历史名人
高堂生:亦称高堂伯,西汉初经学大师,鲁郡(郡治今 山东曲阜一带)人。西汉今文 礼学的最早传授者。 秦始皇 焚书后, 《礼》已不传,只有他能背诵,并有专门研究。现存的 《礼仪》十七篇就出自他的传授。唐代追封为“ 莱芜伯”。
高堂隆:字升平,三国时 魏国泰山平阳人,鲁国高堂生后人。年少时做泰山太守 薛悌的学生,被薛悌任命为 督邮。督邮这个 小官不属于朝廷任命,都是由太守直接聘任,主要负责下属县级官员的考察。因为下级官员都是朝廷任命,所以理论上他比下级官员小,但由于它属上司直接任命,所以经常在下级官员中 作威作福, 刘备就曾在安喜尉任上遇到过一个索贿的督邮,并因鞭打他而丢官。但太守头上又有州郡守管辖州郡守任命的同类官员叫 督军。有一次郡督军与薛悌争论,叫薛悌的名字而呵之。高堂隆按剑而起大骂督军说:“你敢当我的面骂我老师,我砍了你”。督军 大惊失色,薛悌急忙起来制止他,随后安排他躲避在济南。这个高堂隆是一个汉代著名的天文学家,曹操多次改革,都由高堂隆借天象变更之名进行。黄初年间为堂阳长。明帝即位后,官散骑 常侍,当时朝中大建宫殿,他曾上疏谏阻。官至 光禄勋。
郡望堂号
1、 郡望
齐 郡:西汉先为 临淄郡,后改齐郡,治临淄(今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城北)。隋唐为青州北海郡。
2、 堂号(缺)
宗祠通用对联
〖高堂姓 宗祠四言通用联〗
勋迁光禄;
爵赠莱芜。
高堂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三国时魏国平阳人高堂隆,字升平,黄初年间为堂阳长。明帝即位后,官 散骑常侍,当时朝中大建宫殿,他曾上疏谏阻。官至光禄勋。下联典指西汉 鲁人高堂生,字伯,西汉今文礼学的最早传授者。秦始皇焚书后,《礼》已不传,只有他能背诵,并有专门研究。现存的《礼仪》十七篇就出自他的传授。唐代追封为莱芜伯。
〖高堂姓宗祠七言通用联〗
谏主而勋迁光禄;
传礼而爵赠莱芜。
高堂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三国时魏国平阳人高堂隆事典。下联典指西汉鲁人高堂生事典。(见上联释)
免责声明:本文只供参考。如果您对本文有任何专业领域的建议,我们强烈建议您独自对内容的可信性进行评估,并咨询相关专业人士。温馨提示: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如有侵权或有其它问题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
长按上方图片,识别关注,方便查阅
点赞下方,在看分享,让家人知道根在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