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根 ▋百家姓之--万俟氏 家族起源族谱
百家姓溯源
万
俟
家
族
姓氏溯源
单一源流:万俟姓源于敕勒族,出自南北朝时期敕勒部万俟氏族,属于以部族称谓汉化为氏。关于万俟氏的姓氏来源,在史籍《尚友录》中记载:“后魏献帝季茅之后为十姓,<魏书·官氏志>称万俟氏。”指明万俟氏是南北朝时期“五胡乱华”过程中才出现的,在北魏政权十大贵族中,万俟氏为其中之一,至今有一千七百余年的得姓历史。万俟氏,在一些史书中认为是鲜卑族的部落名称,北魏政权是由北魏道武帝拓拔·珪所创建的,拓拔·珪原是代北鲜卑君主的后代,在战乱中长大。他成年后,不失时机地召集父王的旧部,占地称王,扩展势力。北魏政权的君位传至第六代,由北魏献文帝拓拔·弘继承,他的三弟之后代就是万俟氏的始祖。南北朝时期,鲜卑万俟部后来随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入中原,后来就以部落名称作为姓氏。按史籍《魏书》中的记载,第一个以“万俟”为姓氏的人叫万俟·丑奴,是高平人(今甘肃固原)。
所谓“后魏献帝季茅之后为十姓”,在《魏书·官氏志》中的记载分别是:
献帝以兄为纥骨氏,后改为胡氏。
次兄为普氏,后改为周氏。
次兄为拓跋氏,后改为长孙氏。
弟为达奚氏,后改为奚氏。
次弟为伊娄氏,后改为伊氏。
次弟为丘敦氏,后改为丘氏。
次弟为侯氏,后改为亥氏。
七族之兴,自此始也。
又命叔父之胤曰乙旃氏,后改为叔孙氏。
又命疏属曰车焜氏,后改为车氏。
这就是献帝季茅之后的“十姓”。在《魏书》记载中,有“次弟为侯氏”的记载,却没有“献帝次弟俟氏”的记载。后魏献帝,就是鲜卑拓跋部早先的首领拓跋·邻,字季茅,拓跋·侩(威帝)的儿子。实际上,其帝号是后世北魏武道帝拓跋·珪追封的,其字“季茅”则是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元宏)在推行汉化改革政策后追赐的。在“季茅之后为十姓”中,并没有“万俟氏”。再看史传的“北魏献文帝拓跋弘三弟之后,为万俟氏的始祖”这一说法,恐怕也是一种讹误。在《魏书》的记载中,北魏献文皇帝拓跋·弘一共是兄弟七个,分别是:
献文帝:拓跋·弘自己,为长兄。
安乐厉王:拓跋·长乐,长弟,后与内行长乙肆虎谋为不轨,事发,赐死于家。葬以王礼,谥曰厉。
广川庄王:拓跋·略,次弟,位中都大官,性明敏,鞫狱称平。北魏太和四年薨,谥曰庄。
齐郡顺王:拓跋·简,三弟,字叔亮。北魏太和太和五年封,位中都大官。北魏太和二十三年薨,谥曰灵。北魏世宗时改谥曰顺。
河间孝王:拓跋·若,四弟,字叔儒。年十六,未封而薨,追封河间,谥曰孝。
安丰匡王:拓跋·猛,五弟,字季烈。北魏太和五年封,加侍中。出为和龙镇都大将、营州刺史。薨于州。赠太尉,谥曰匡。
韩哀王:拓跋·安平,六弟,早薨,无传。
在《魏书》记载中,也没有“魏献文帝拓跋弘三弟之后为万俟氏始祖”的相关记载。所谓献文帝拓跋·弘之三弟,就是齐郡王拓跋·简,是北魏景穆皇帝拓跋·晃的妃子沮渠夫人所生。他只有一个子嗣,叫拓跋·子祐,字伯授,承袭齐郡王,母亲为常氏。当时北魏高祖孝文皇帝拓跋·宏当时以常氏“纳不以礼”,禁止常氏称妃。直到北魏世宗宣武皇帝拓跋·恪执政以后,以“母从子贵”为由,下诏特尊常氏为齐国太妃。拓跋·祐后来官至泾州刺史,薨谥曰敬。在其后裔子孙中,皆无“万俟氏”的记载。
万俟氏,是北魏孝明帝元诩执政时期(公元515~528年在位)高平酋长胡琛的部中族人。若按《魏书》中的记载,该酋族当为北魏献帝之兄纥骨氏的后裔,而纥骨氏后改为汉姓胡氏,但诸多文献皆称万俟氏“为献帝之弟”,而北魏献帝只有其兄“纥骨氏,后改为胡氏”,其弟中并没有胡氏,也没有能够与“万俟”谐音的“莫齐”或“莫奇、穆奇”等姓氏。显然,高平酋长胡琛既非北魏献帝之族,因此也就不是鲜卑拓跋部的十姓族裔。高平酋族,是北魏时期分布在高平地区的民族,实际上是敕勒民族的一个分支部族。而“高平”,也并非诸多文献中所述的“山西高平”,而是汉末魏晋时期的古高平,即宁夏固原地区。敕勒,在汉朝时期称作“丁零”,魏、晋、南北朝时期称“狄历、敕勒”,到隋朝时期称作“铁勒”。因所用车轮高大,亦称“高车”,即后来唐朝初期著名的突厥民族之先民。在史籍《隋书》中,记载铁勒各部分布于东至独洛河以北(今图拉河)、西至里海(今里海)的广大地区,分属于东、西突厥。其后来唐朝初期的漠北十五部,以薛延陀部与回纥部为最著。唐朝贞观末期,唐太宗李世民曾于东部铁勒故地分设都督府、州,隶燕然都护府。” 在秦、汉时期,敕勒的祖先丁零居住在北海一带(今贝加尔湖),南边是匈奴民族,西南是乌孙民族。匈奴民族在冒顿单于统治时期,先后征服了很多部族,当时的丁零也和其它周边的部落一样,遭受匈奴贵族的奴役。不少丁零族人被匈奴掳去作了奴隶。
在公元前三世纪末至公元一世纪期间,丁零民族不断地和匈奴贵族进行武装斗争。据《汉书·匈奴传》中的记载,西汉宣帝刘珣(刘病已)本始三年(公元前71年),匈奴单于领兵攻打游牧与伊犁河上游流域的乌孙族,在返回途中遭遇大雪,平时被匈奴奴役的乌桓、乌孙和丁零乘机对匈奴进行袭击,结果杀死了数万匈奴骑兵。从此匈奴国势大衰,被匈奴所奴役的各个民族都纷纷乘机摆脱了匈奴的控制。
公元一世纪中叶以后,匈奴民族由于统治阶级内部无法调和的斗争,分裂为南、北两部。汉章帝刘炟元和四年(公元87年),丁零民族联合了南部匈奴、鲜卑民族及西域各族共同夹击北匈奴,北匈奴大败,被迫远徙西迁。东汉时期,除大部分丁零族人仍游牧于贝加尔湖一带外(北丁零),一部分丁零族人向西迁徙游牧于伊犁河流域和阿尔泰山一带(西丁零),还有一部分丁零族人则向南移,在今山西和河北境内形成了定州丁零、中山丁零、北地丁零等部落。“五胡十六国”时期,丁零族人在中原一带先后参与了各民族统治者的混战。后来,这部分丁零族人逐渐与其他民族融合,“丁零”这个民族即消失了。汉末魏、晋时期,有很多的丁零族人南迁,当时富饶的漠南地区成为敕勒族人游牧的地区。不过大部分敕勒族人还留在原来的牧地。当时敕勒族人的游牧地域东到贝加尔湖,西到土拉河、阿尔泰山一带。由于敕勒人造车业很出名,他们的车车轮直径最长者达一米四左右,有铁箍(铁勒),甚至超过了当地牛身的高度,与马的身高相差无几。这种高轮大车,可以在草茂而高、积雪深厚且多沼泽的地区顺利通行。所以当时中原人多称他们为“高车、铁勒”。
据史书的记载,当时的铁勒部落分布广在大漠南北的九个地区,共有大小四十来个不同名称的部落,其中比较著名的部落有副伏罗部、斛律部、吐突邻部、袁纥部、敕力犍部、幡豆建部等。由于游牧在北方的敕勒各部落日益强大起来,对当时的柔然民族和北魏统治阶级构成了威胁。北魏统治阶级曾多次攻打敕勒各部,很多敕勒部落相继归附北魏政权。公元五世纪初,北魏王朝曾把贝加尔湖东部的敕勒族人数十万落都迁徙到漠南一带,使漠南一带畜牧业得到迅速发展。由于受到汉族文化的影响,许多部落后来逐渐转向定居农耕。据记载,北魏文成帝拓跋·浚执政时期,“五部高车合聚祭天,众至数万,大会走马杀牲,游绕歌声忻忻,其俗称自前世以来无盛于此。”这样空前的盛会,数万敕勒族人乘着高车,唱着优美的牧歌,行进在草原,就是在今天看来也是很壮观之事。由于漠南地区当时主要是敕勒人聚居的地方,他们把漠南一带称为“敕勒川”。千古流传的一首著名敕勒民歌,就反映了当时畜牧业兴旺发达的景象:“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由于北魏统治阶级对敕勒人民的掠夺日益加剧,敕勒各部经常被迫向北魏王朝遣使朝贡,因此敕勒人民的反抗斗争日益激烈,历史上发生了多次敕勒人民反抗北魏的武装斗争。到了北魏明帝时,由于敕勒统治者为争夺王位残杀不已,再加上已经逐渐强大起来的柔然民族的不断侵扰,力量日益削弱,最后为柔然所败。当时日益强盛的柔然民族也对敕勒族人进行疯狂的军事掠夺。有的敕勒部族沦为柔然贵族的奴隶部落,如后来兴起的敕勒民族的一个分支突厥部落,就曾经是柔然贵族的“锻奴部”。副伏罗部也曾经被沦为柔然贵族的奴隶。齐武帝萧赜永明五年(公元487年),副伏罗部的首领副伏罗·阿伏至罗和其弟副伏罗·穷奇摆脱了柔然的统治,迁徙到车师前部(今新疆吐鲁番),建立了自己本族的政权即高车王国。但是,整个敕勒民族并没有消亡,后来在隋、唐时期称霸一时的薛延陀部、回纥部、突厥民族及蒙古民族中的汪古部、克烈部等,均为敕勒民族的后裔。敕勒民族没有自己的文字,通用突厥语,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大小聚会时都要唱歌跳舞。敕勒民族是游牧民族,敕勒族人对漠南地区敕勒川(今阴山山脉沿向山前平原)经济文化发展的贡献是极其巨大的。因此,万俟氏并非是鲜卑民族的拓跋部后裔,他们曾经在历史上被北魏王朝所统治,但并非后魏献帝拓跋·邻的族裔,更非北魏献文帝拓跋·弘的三弟之后裔,而是不断反抗北魏王朝统治的敕勒民族的一个分支氏族。
万俟氏,早已分别融入汉族、蒙古族、维吾尔族、藏族等各民族之中,如今大多省文简改为单姓万氏、俟氏,但依然有维持万俟氏复姓者,皆世代相传至今。
得姓始祖
万俟丑奴。东晋时,万俟部落随拓跋氏进入中原,万俟部落的人称为万俟氏。北魏时的一位君王献文帝,叫拓跋弘,而他的亲属中,又产生了万俟姓。拓跋氏是鲜卑族中的王族大姓,万俟姓源出于此,是很荣耀的。北魏朝由道武帝创建,他原是鲜卑君王后代,从小陷于战乱,而锻炼出一身才干。他不失良机地召集父王旧部,占地称王,扩展势力。他在位期间,实行了对百姓有益的“分土定居”国策,使农业得到复兴和发展。他又重用汉人,崇尚汉文化,使北魏的政治、经济、文化都呈现欣欣向荣的局面。北魏君位传六王后由献献文帝拓跋弘继承,他的三弟的公族中产生了万俟姓。头一个出现于北魏历史上的万俟氏,是孝庄帝建义初年(公元528年)僭号关中,置署百官,俨然一方之主的万俟丑奴。据《魏书》说他是高平镇(山西省高平)人。故万俟氏后人奉万俟丑奴为万俟姓的得姓始祖。
历史名人
万俟普
北齐太平人,官朔州刺史。仁厚爱民,雄果有勇,官至太尉。
万俟洛
北齐的大将军,万俟普之子,气宇非凡,勇锐盖世,威名远扬。
万俟卨
宋代宰相,南宋奸臣,开封阳武人。他承秦桧之意弹劾岳飞,并编造假罪名置岳飞父子和张宪于死地;后又与秦桧争权,被罢黜。秦桧死后,他重任宰相,继续推行投降政策。
万俟咏
字雅言,里居不详。哲宗元佑间,即以词著名。绍圣中废科举,以三舍法取士,遂绝意进取,纵情歌酒,自号大梁词隐。每制一腔,哄传京中。徽宗崇宁年间召试补官,为大晟乐府制撰。高宗绍兴五年(1120年),补下州文学。其词多颂谀、风月之作,注重音律,构思新颖,风格淡婉工雅,其中《长相思》,《诉衷情》等词皆有名。原著《大声集》已佚。近人赵万里辑得其词二十九首。
万俟丑奴
山西省高平镇人,北魏末关陇人民起义领袖。匈奴族人。初为胡琛部属。琛死,代统其部众。建义元年自称天子,建元神兽。后兵败被杀。
迁徙分布
万俟氏是典型的少数民族姓氏,源出敕勒民族的一个分支氏族,人口总数在中国的大陆和台湾省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三百位,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为第四百零九位门阀。万俟姓在大陆和台湾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关于万俟的姓氏来源,《魏书·官氏志》和《尚友录》都有记载。前者指出“后魏献帝季茅之裔”;后者则指出“后魏献帝季茅之后为十姓,魏书官氏志称万俟氏”由此可见,这个姓氏是南北朝五胡乱华时期才出现的,推算起来,至今仅有1700多年的得姓历史。实际上,“万俟”两个安本来是当时一个叫鲜卑族部落的名称,东晋时,鲜卑族的万俟部随拓跋氏进入中原,他们的酋长,是后魏献帝的弟弟。后来,由于鲜卑族逐渐被中华文化所同化,这个部落的后裔就以部落的名称作为自己的姓氏,称万俟氏,并且千秋万世地袭用下来。根据《魏书》记载,头一个以“万俟”为姓的是万俟丑奴,是山西高平人。望族居兰陵郡(今山西省高平)。《百家姓》注开封郡(今河南省开封市)。
万俟氏族人早期居住在西北地区与山西一带,后随北魏王朝迁入河南、河北、山东诸地区,并在山东形成万俟氏聚集地,以兰陵郡为郡望。今安徽、北京、辽宁、福建等地均有万俟氏族人分布。
郡望堂号
郡望
开封府:古称大梁、梁、汴,又称汴梁,简称汴,河南省辖市,中国七大古都之一,国务院首批命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开封素以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而著称,其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不但对中原地区而且对全国曾产生过巨大的影响。远在新石器时代早期开封一带就有人类活动。夏王朝(公元前二十一~前十六世纪),第七世帝杼迁都于老丘(今开封老丘),直至第十二世胤,历经六世约一百五十七年。春秋时期(公元前743~前701年),郑庄公在开封城南朱仙镇古城村筑“启封”城。战国时期(公元前364年),魏惠王从山西安邑迁都今开封市所在地,时称大梁。秦王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5年),秦始皇灭魏国,置砀郡,立浚仪(大梁)、启封两县。汉朝景帝元年(公元前156年),因避汉景帝刘启之讳,改启封县为开封县。南北朝时期,东魏在开封设置梁州。北周灭北齐后改梁州为汴州。唐延和元年(公元712年),开封县治移置汴州城内与浚仪县同廓。唐天佑四年(公元907年),后梁政权建都开封,升汴州为开封府,号称东都。后晋、后汉、后周相继建都开封。公元938年称开封为东京。后周显德七年(公元960年),后周禁军大将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定都开封,建立北宋王朝,开封升为府。北宋时期开封人口曾达一百五十万,不仅是国内经济、政治、文化中心,而且是“万国咸通”的国际大都市。宋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金国攻陷开封,改开封为汴京。金贞佑二年(公元1214年),金国迁都开封。元朝至元二十八年(公元1291年)设河南江北行中书省于开封。明朝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朱元璋封第五子朱棣为周王驻藩开封。明朝时期,开封经济繁荣,号称“八省通衢”、“势若两京”。明崇祯十五年(公元1642年),李自成攻打开封,明军扒开黄河进行防御,开封城遭道严重破坏,城中原三十七万人口仅剩三万余人。清朝时期设开封府,清朝末期开封辟为商埠,民族资本工业兴起,先后创办了机械、兵器、面粉、火柴、烟草等工厂。民国期间,开封为河南省会。民国三十七年(公元1948年)10月24日开封被人民解放军解放,11月6日成立开封特别市人民民主市政府,12月23日改称开封市人民民主市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开封为河南省会;1954年10月河南省会迁往郑州,开封改为省辖市。1982年,开封市被国务院首批命名为“历史文化名城”。
兰陵郡:兰陵郡始建于西晋朝元康元年(辛亥,公元291年),是从原东海郡中分出来的,治所在丞县(今山东枣庄峄城镇),下领五县,其时辖地包括今山东枣庄、滕县一带地区。隋朝开皇三年(癸卯,公元583年)废黜。兰陵郡又称济宁、氶县、枣庄。夏朝时期,今枣庄地区南属鄫国,北和西部属滕国和薛国。商朝时期,今枣庄地区西北部为滕国、郳国和薛国,东北属鄫国,中部为蔇国,南部为逼阳。西周时期,今枣庄地区东部属鄫国,南部属逼阳,西属薛国,北属滕、郳二国。春秋时期,今枣庄地区东属鄫国、南属逼阳国,西部属薛国,北部属滕国和小邾国。战国时期,今枣庄地区东部为兰陵、南部为傅阳,西为齐之舒州,北部为齐之滕国。秦昭襄王赢则五十二年(丁未,公元前254年),今枣庄地区全境属于楚国。秦朝时期,今枣庄地区东部为郯郡的兰陵县、鄫县,南部为傅阳县,西部为薛郡的薛县、戚县,北部为滕县。西汉时期,今枣庄地区北部属鲁国、南部为楚国。东汉时期,今枣庄地区属东海郡。三国时期,今枣庄地区全境属魏。两晋时期,今枣庄地区北部初属鲁郡,先后置蕃县、薛县、公邱县、戚县,南部属兰陵郡,先后置氶县、鄫县、阴平县、昌虑县、合乡县。南北朝时期,今枣庄地区北部属鲁郡,辖蕃、永兴、昌虑,南属兰陵郡,辖氶、鄫、傅阳。南朝梁简文帝萧纲大宝元年(庚午,公元550年)以后,今枣庄境内只有氶、蕃两县建置。隋朝时期,今枣庄境内北为蕃县,后改为滕县,南为兰陵县,后改为氶县。唐朝时期,今枣庄地区属河南道,北置滕县,南置兰陵县,后改为氶县。宋朝时期,今枣庄地区北部为滕县,南部为氶县。金国时期,今枣庄地区北部为滕县,南部置峄州。到了元朝,今枣庄地区北部置滕县,南部置峄州。明朝时期,今枣庄地区属济宁府,后属兖州府,北部置滕县,南部置峄州,后降为峄县。清朝时期,今枣庄境内属兖州府,北部置滕县,南部置峄县。民国时期,沿袭清朝区划。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今枣庄地区仍为滕、峄两县,属济宁专署领导。1960年庚子,峄县改为县级枣庄市。1961年辛丑枣庄升格为山东省省辖市。
堂号
开封堂:以望立堂。
兰陵堂:以望立堂。
建昌堂:北齐时有万俟·洛,他为人慷慨有气节,以勇锐著称。河套之战,以孤军挡敌锋利,战功显赫。被封为建昌郡公。万俟氏因此号“建昌堂”。
万俟姓宗祠通用联
四言通用联
雄称果勇;
雅号风骚。
——佚名撰万俟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黄指北齐太平人万俟普,字普拔,英勇果敢,有武力,由匈奴降魏,又归齐,官朔州刺史。下联典指宋代人万俟咏,字雅言,擅长写词,自号词隐,崇宁年间,官大晟府制撰,著有《大声集》。人称其词平而工,和而雅。
开封世泽;
建昌家声。
——佚名撰万俟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万俟姓的望族居开封。下联典指北齐万俟洛,万俟普之子,慷慨而有气节,勇猛盖世,天平年间随父亲归齐,封建昌郡公,官左仆射。
六言通用联
清约见护州政;
慷慨昭仆射风。
——佚名撰万俟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宋代人万俟湜,大观年间任护州知州,勤奋而清廉,有善政。下联典指北齐万俟洛,万俟普之子,慷慨而有气节,勇猛盖世,天平年间随父亲归齐,封建昌郡公,官左仆射。
七言通用联
清约见护州之政;
慷慨昭仆射之风。
——佚名撰万俟姓宗祠通用联
免责声明:本文只供参考。如果您对本文有任何专业领域的建议,我们强烈建议您独自对内容的可信性进行评估,并咨询相关专业人士。温馨提示: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如有侵权或有其它问题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
长按上方图片,识别关注,方便查阅
点赞下方,在看分享,让家人知道根在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