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商的长城项目成果】近代中国工业体系的萌芽与演化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近代中国工业体系的萌芽与演化

作者:方书生

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本文系用友基金会“商的长城”重点项目“近代海关贸易数据库及传统农商向现代工商转型研究”【2018-Z07】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摘要

有关近代中国工业化的研究大多或截止于1936年或忽略1930-1940年代内在的连续性,认为近代中国未竟成功的工业建设自然不成体系,揆诸史实,可以发现对近代中国工业发展的评估在空间与时间两个方面上都均有欠缺。在近代前期,以工业中心上海的工业化经验为代表,通过从技术移植学习到创新组合的演进,逐渐萌生了工业门类系统,并初步形成了不甚完整的工业体系,只是偏重于轻工业且关键性的重化工业未能或显著发展;但在近代中后期,华北、东北、西南等地依托本地工矿资源所形成的重化工业门类,弥补并共同组成近代中国工业体系。从一个较长的时段(1850-1940)来看,这一萌芽及演化轨迹与工业革命史上后发展国家的经验具有一定的相似性,由于在近代时期与其他先工业革命国家的竞争中,中国处于明显不利的位序,以至于我们误以为近代中国不曾萌生工业体系,从而忽略并低估了近代中国百年工业史内在的演化与趋向,重新认识这一工业体系的萌芽及演变中的临界点与阶段性特征,有助于拓展并深化近代中国工业发展的路径与内容的认识。

关键词


近代中国  工业体系  工业革命  工业化  上海


引言:近代中国工业体系的起点与路径

如何评判近代中国未竟成功的工业化是学界关注已久的一个热点议题,已有的研究或大多截止于1936年或忽略了1930-1940年代内在的连续性。不过,近代中国工业分类与工业总产值再估算的研究均表明,近代中国前期与后期的工业发展是一个完整的进程,不仅没有在1936年戛然而止,反而以一种隐而不显的方式取得了新的突破。就近代中国工业门类与体系发展而言,学界已有的研究大体上认为没有形成体系,这也符合一般意义上的经验,因为近代中国工业化不甚成功,未能见到合乎当时潮流的工业“革命”以及相关的社会组织与日常生活上的变化,反而因为工业生产能力的落后而积贫积弱。故而,有一种广泛的言论认为近代工业发展中传统生产方式占有绝对的重要位置,现代工业与工业体系未能获得突破性发展。代表性的观点认为:近代中国的新兴工业虽然起步早、发展快,行业门类也较多,但是,工业的整体结构演进缓慢,尽管机器制造工业也不断增长,由于它在工业总产值中的地位弱小,并没有起到突破性的推进作用。不过在同时,另一种看法认为近代工业的规模与比重虽然不高,但更需要关注其变化的趋向,例如:根据英国、日本等国近代经济转向完成的经验,近代部门的规模与其重要性不一定成正比,二战前中国经济中近代部门发展所产生的影响,不能仅依据其规模而下结论,而应该注重制造业的发展与其他经济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如果要对此两种说法作一个较有说服力的判断,就需要弄清近代中国制造业部门内部所形成的相互关系,观测其内部是否形成比较强劲的变化或趋势,才能判断这一关联作用是否存在?从某种意义上看,如何评估近代中国工业体系与演化,以衡量其发展的路径与水准,以便更精准地理解近代中国工业化的特征与遗产,成为学界虽多有讨论但仍没有结论的一个新议题,真相可能并非我们已熟知的似是而非的答案。

近代中国工业发展具有二个显著的特征,第一,现代工业与工业化是外生的,采用了后发国家无一例外的技术引进与追赶策略;第二,作为一个大国,工业发展在空间上严重失衡,以至于不成比例地集中于上海等少数城市。我们所熟知的近代中国工业起步于同治时期洋务运动中的技术引入,其中比较著名的工业企业有:上海制造局、天津机器局、四川机器厂、马尾船政局、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大冶铁矿、汉阳铁厂、甘肃织呢局、上海织布局、湖北纱布局,但是,后来仅上海与部分城市(天津、汉口)逐渐形成了不甚完整的工业门类系统。其中又以上海最为成功,成为近代中国的工业发源地与中心地(占有全国总份额的近半数),“上海不特为外国军械、缫丝、棉纺织业之首创,其他各业之滥觞於此者,为数极多。据各书之记载,则机器、电气、造纸、面粉、碾米、印刷、药水、砖瓦、油漆、搪瓷、针织、丝织、绢丝、油墨等等,无不发祥於此地”。一般认为,近代上海形成了相对比较完整的16大类工业门类,根据刘大钧的《中国工业调查》,在近代中国的工业城市中,除了上海之外,还有三类比较重要的工业城市:第一类是依托资源性产业的煤铁矿冶电力行业以及重工业机械制造业的辽宁、河北、湖北三省的工业城市;第二类是以天津、汉口等城市为代表的工业体系相对较为成形的工业城市;第三类是以青岛、无锡、南通为代表的以某些轻纺工业为主导产业的工业城市。

鉴于近代上海的冶金、机械、钢铁、电气、化学等重化类基础行业所取得的成绩明显不足,一般均认为其时上海并没有出现比较成形的(或称之为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但是,时人也认为1931年后“全国策励前进,工业进步加速,若干新兴工业皆相率建立,及至抗战前夕,我国工业可谓已经雏形。……(全面抗战后)一部分工业内迁以后,在封锁线内及不利之环境下,努力奋斗,奠定后方抗战工业之基础……”。这些看似矛盾的事实表明,在时间上,近代中国工业体系的萌芽与演化出现了变化、位移与调整。从某种意义上而言,上海代表了近代前中期中国工业体系萌芽与演化的主线索(在重工业方面的成绩明显不足),及至近代后期,特别是二战及战后时期,上海以外其他工业城市及时弥补了上海工业体系演化中的不足之处,共同构成了近代中国的工业体系。因此,本文以上海为起点,分析近代中国工业门类与体系的萌芽与演化,并逐渐扩展到全国,解释近代时期中国工业体系演化的路径与方向。拟重点关注二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在近代中前期,以上海为起点的中国工业体系的萌芽以及其内在的线索;第二,在近代中后期,这一尚未完整的工业体系演化的趋势与方向,以便能更好地理解近代时期(1850-1940年代)中国第一次工业化(或称之为“工业革命”)的来源、路径、水准与趋向。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一、从单项技术移植到多工业门类(1915年前)

节选

专业化与技术进步是推动工业门类增加的首要原因,1829年斯莱特(S. Slater)将英国刚成功的动力织机引进,使得相对更有效率的技术方式在不同产品生产中传播,促成了纺织业的细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以上海为起点与中心的近代中国工业发展,经由单项的技术引进,逐渐发展为多个部门与产业,并形成了更多的工业门类。

二、技术关联与工业体系的萌生(1915-1936年)

节选

一战之后,伴随着技术革新而新出现的门类包括:棉纺织业中的加工、印染、机器纺织等部门;化学工业中的基础化学、橡胶、药品、日用化学品、油漆涂料业等部门,以及机器业、动力工业、钢铁工业,这使得工业门类增多,工业体系的雏形渐显。

1937年工业产品自给率

三、工业体系演化的趋势及含义(1937-1949年)

节选

抗日战争期间基于现代工业发展,尤其是国防工业的不足与教训,特别是苏联工业化中快速重工业化的效果在二战中得到检验,社会各界普遍认为为了国家的安全需要发展重工业,为了民生的自给自足又需要适度发展轻工业。在二战之后国人的体会更加感同身受,工业化对国家与社会的重要意义已经获得广泛认同,“工业化就是机械化、现代化”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建国之端,千头万绪,而工业建设实为一切之关键”。 “我国工业化应置其重心于重工业上,这已成为一致公认的定论,不论为了国防工业的建立,抑或为了民生工业的发展,均属必要,因为重工业是国防工业的基础,是一切制造工业子母”。时人认为重工业包括六大部门:(1)生产工具类制造业,例如各种机器与机械的制造;(2)主要重工业原料工业,例如钢、铁、铜等金属矿产的开采与冶炼;(3)动力工业,例如电力、石油、天然气的生产;(4)交通工业,例如船舶、铁轨、火车、汽车、飞机制造;(5)基本化学原料的生产,例如硫酸、硝酸、盐酸的制造;(6)军用工业,必要时可以转换为民用工业。“重工业为国家国防所关,开发的条件较多,在中国尚很落后,……今后工业化的实施,必须根据中国的地理环境,参考国防与民生的两大需要,在中央政府统筹支配下,采取计划经济的方法,建设起完整有机的工业体系来”。对比前述翁文灏的计划与设想,可见在1940年代,中国工业发展思想与实践均出现了显著改变,不再坚持1930年代工业化自然演化的思路,更趋向于选择后发型工业化国家的赶超策略。

结语:近代中国工业体系的演化与趋向


通过以上对近代时期,以上海为起点的中国工业体系的分析,包括其萌芽,即近代前期上海地区从单个行业到多工业部门以及基于技术关联所形成的不甚完整的工业体系,以及近代中后期,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浪潮下,包括华北、东北、西南等地在内的全国工业体系演化的轨迹与趋势,可以得出二点基本认识:

第一,近代中国虽然尚未形成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且明显滞后于美日等先工业化国家,但仍处在一个加速发展的阶段。由于显著的空间不平衡与时间差异,不能忽略近代中后期华北、华中、东北、西南等地的新工业门类,也不能忽略1936年后工业体系演化的新变化,它们均为近代中国工业体系演化完整图景的重要组成部分。

就空间上的差异而言,近代“中国之工厂集中于上海、无锡、通崇海、武汉、天津、唐山、青岛、济南、大连、辽宁、广州等处”,大体上有三种类型的工业城市,第一类是上海、天津、汉口等工业体系发展相对比较成熟的城市,其中,上海工业中心形成了除重工业之外最完整的,也是唯一的16大类87次类161细类工业门类,天津除了基本化学工业外与上海相比仍有相当大的差距;第二类是青岛、无锡、南通等以纺织、面粉业为主导产业的轻工业城市,部分类似于上海的工业体系;第三类是辽宁、湖北、河北等省以及近代中后期西南地区的矿业、能源与重化工业,成为近代中国工业体系演化与完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就时间与空间的二重维度而言,近代时期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分为前中期与中后期。在近代前中期,得益于地理、技术、制度等优势,主要遵循自然演进的工业化路径,上海成为中国的工业中心,逐步萌生并形成了以轻纺工业、机械与化学工业为主体的不甚完整的工业体系,并在1930年代形成了工业体系的雏形,也成为近代中国工业体系演化的代表。但在同时,在近代中后期,华北、华中、东北、西南等工业城市依托资源等优势,特别是在二战备战时期、战时及战后时期,采用后发工业化国家的赶超路径,在重化工业、军用工业、能源工业、有色金属工业、机器装备工业等门类上,不断丰富与补充了上海的工业体系,共同形成了一个相对渐趋于均衡的工业体系。也许,单单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指标来看,从时间上看,中国比同期的日本与美国迟滞20年甚至是60年,但是,从二战前后至1940年代中后期中国工业发展的实情与趋势来看,积极的变化已经出现并呈现较好的势头,这也是不应该被忽略的。

第二,近代中国需要完成当时二次工业革命所叠加的任务,这一学习与追赶进程虽然未能如期完成,但其趋势与方向仍处在正常的区间。在通往工业革命的道路上有一个比较漫长的阶段,显著的革命性的结果正是由长时段的、一系列的并不显著的进步所组成,共同构成了中国长时段的工业化历程。

在工业革命的进程中,所见的未必是工业体系上的革命性变化。19世纪中叶拥有世界工厂称号的英国,最重要的工业部门依然是纺织工业,其次是煤炭工业与食品工业,20世纪早期的日本也是如此;同样地,根据国民政府经济部1948年4月的调查,重工业的机械、冶炼、电工器材、交通用具制造四业的在整个工业门类的总占比为18.26%。根据英国、美国、日本等国近代经济转向的经验,现代经济部门的规模与其重要性不必成正比,近代中国特别是中后期经济部门所产生的影响,也不能仅依据其工业体系中某些门类的规模而下结论。

英国的工业化始于棉纺织工业,然后是蒸汽机推动的交通运输业的产生与发展,以及煤炭与冶炼工业的发展,并逐渐建立起较为完整的机器制造业,机器被更广泛地采用,然后涌现电力工业、电气器材工业、内燃机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化学工业等新部门,以及由石油开采与精炼所推动的新工业部门。近代中国工业化始于官办重工业,但随后则迅速切换到自然演进的轨道上,形成了以轻工业为主体的上海工业门类,并也转向机械制造业的发展,所不同的是能源、有色金属、重型机器装备等工业一度缺失,或发展滞后或被分离于其他地域,未能形成明显可见的全国性的完整工业体系。及至二战前后与1940年代中后期,随着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后发工业化的赶超路径被采用,工业体系中的新变化正在快速进行之中。也许,从某种意义上看,近代中国的工业革命未曾可见,工业体系也未能完整地呈现,但其演化与趋势属于后发展国家追赶道路上的正常区间,构成了中国长时段工业化中的重要一环。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北清路68号

邮箱

foundation@yonyou.com

网址

www.yonyoufoundation.org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我们,了解更多项目资讯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完整文章。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用友基金会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