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讯 | 《海外华文教育》2019年第6期
《海外华文教育》
2019年第6期
《海外华文教育》是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和厦门大学华文教育研究所主办的学术刊物。本刊以繁荣对外汉语教学、海外华文教学和促进中外文化教育交流为宗旨,力求反映对外汉语教学、海外华文教育、中华文化传播与中外文化交流的最新理论和研究成果,交流世界各地汉语教学经验,及时提供新的学术动态。
往期推荐:
目 录
汉语教学研究
03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史研究三十年概观 / 岳岚 张西平
11 集中式语法教学中的几个问题 / 徐晶凝
汉语习得研究
21 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语法偏误的动态研究 / 李菡幽
33 词切分对高级阶段汉语二语者语篇阅读影响研究 / 陈肯
40 不同母语背景的CSL学习者“增加+N”偏误分布特征及其成因 / 付冬冬
52 学习者汉语表达“地道”与否论析及教学启示 / 曹文潇
汉语与文化研究
59 基于语料库的汉泰颜色词“黄”隐喻与转喻对比分析 / 林银贞
70 跨文化视角下语言与文化的互动——以新加坡社会称谓通语“安哥”为例 / 陈建萍
汉语网络教学研究
77 汉语教学慕课发展现状研究 / 王帅 康可意
85 基于学习者视角的对外汉语网络课程应用现状研究 / 杜迎洁
汉语师资与教材研究
106 中国台湾地区华语文教学硕士班师资队伍现状探析——兼谈国际汉语教师教育者标准的构建 / 蔡 武
115 来华本科留学生对汉语教师形象要求探析——基于问卷调查结果的对比分析 / 颜湘茹 颜铌婷
129 基于“续理论”的《高级华文》的编写理念与特色 / 王衍军 张 欢
135 朝鲜半岛汉语教材的近现代分野与转变 / 毕信燕
提 要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史研究三十年概观
岳 岚 北京外国语大学中文学院
张西平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
提 要: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有着悠久的历史,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史研究却不过三十年的历史。这三十年来,该学术领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既有文献资料的影印出版和翻译,又有综合性研究和个案研究。但问题与不足也是十分明显的,原始文献依旧匮乏,研究领域发展不够均衡,理论性研究有待深入。今后仍需继续加强文献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建设共享平台和资源库,另外,还需加强课程与专业建设,增强师资力量;巩固学术阵地,培养学术梯队;结合国家战略,联合多种力量,推动学科发展。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 对外汉语教学史 世界汉语教育史
集中式语法教学中的几个问题
徐晶凝 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
提 要:本文基于对语法教材、语法慕课与学习者的反馈调查以及教学实践,论述了集中式语法教学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也可以看作是对集中式语法课的教学原则与方法的思考。文章指出,在集中式语法课上,教师需要在如何选取安排教学内容以帮助学习者系统化语法知识,如何确定语法知识点的颗粒度大小,以及在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的趣味性上进行深入思考与精心设计,并特别指出兼顾形式与意义是集中式语法教学的重要原则。
关键词:系统化 知识点切分 趣味性 形式 意义
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语法偏误的动态研究
李菡幽 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
提 要:本文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对受试的语法偏误进行了动态考察。问卷包含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学生的自然情况调查;第二部分要求学生针对指定图片看图作文;第三部分是针对学习策略的调查问卷。本文的主旨在于对比受试2年前和2年后的语法偏误和学习策略的不同特点,观察他们语法偏误和学习策略发生了哪些变化,同时考察同一类的语法偏误发生了哪些变化,是得以纠正还是产生了僵化,并观察不同时期的学习策略发生了哪些变化,这些变化对语法偏误是否有影响。
关键词:语法偏误 动态变化 僵化
词切分对高级阶段汉语二语者语篇阅读影响研究
陈 肯 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提 要:汉语书面文本不实行分词连写,分词连写的形式是否会对汉语二语者的语篇阅读造成影响?文章以高级阶段汉语二语者作为被试,通过纸笔测试的方式对他们进行词切分条件下的语篇阅读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词切分和篇幅长短对该阶段被试的语篇阅读影响不显著。据此,文章结合已有的语篇阅读模型,探讨了三种不同种类模型的情况,并提出相应的语篇阅读教学建议。
关键词:词切分 高级阶段 汉语二语者 语篇 阅读模型
不同母语背景的CSL学习者“增加+N”偏误分布特征及其成因
付冬冬 上海财经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提 要:文章基于中介语语料库对比了英、韩、日、印尼语背景CSL学习者"增加+N"的误用情况。结果显示,名词误用和动词误用最凸显。不同母语背景CSL学习者的错误搭配既有共通性又有特异性,且共通性表现强势。学习者的词语搭配偏误与汉语数量变化词语搭配规则和词汇特征强相关,母语语言层和概念层迁移也产生了一定影响。
关键词:动名搭配 偏误分析 数量变化 增加+N
学习者汉语表达“地道”与否论析及教学启示
曹文潇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提 要:二语学习者在思想上倾向于将"原型母语者"视为标准,努力追求所谓的"地道",但从人类语言习得规律、认知规律和语言社会复杂性等角度看,实现绝对"地道"不太可能,"地道"应是一个需进行细致区分的多层次概念,其与"不地道"之间具有一个大致由"显性不地道""隐性不地道""模仿性地道""交际性地道"四个连接、交叠的阶段组成的连续统。应将"交际性地道"视为二语教学的目标,辩证看待"模仿性地道"。
关键词:二语习得 教学目标 地道 不地道 连续统
基于语料库的汉泰颜色词“黄”隐喻与转喻对比分析
林银贞 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
提 要:从概念隐喻与转喻出发,基于汉泰两个语料库,对汉泰基本颜色词"黄"的隐喻与转喻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发现汉语"黄"的隐喻比泰语的内容更丰富,而泰语"黄"的概念转喻的能产性明显高于隐喻义。汉泰基本颜色词"黄"隐喻与转喻的共性也体现出的汉泰两国人民的基本认知体验具有普遍性,其差异性源于地域环境及文化背景的不同。最后本研究对汉泰语颜色词教学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语料库 汉泰对比 隐喻 转喻 “黄”
跨文化视角下语言与文化的互动——以新加坡社会称谓通语“安哥”为例
陈建萍 上海体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
提 要:社会称谓通语是社会人际交往中的称呼,在社会历时快速变化及共时迁徙过程中时常会呈现缺环状态。在多语多文化的新加坡,中译词"安哥"是中老年华人男性的社会称谓通语。其来源英语词"uncle",从其使用中模糊亲属非亲属界限、辈分级差中可见,其语义已经脱离汉语亲属称谓范畴,且微调语音,并选取语义契合的汉字对译,在汉文化意识作用下泛化转移为社会称谓通语。"安哥"的形成与新加坡社会以英语为主导语,汉文化中亲属称谓易泛化进入社会称谓,及多种语言博弈过程中的经济性原则有关。
关键词:安哥 uncle 借词 社会称谓通语 文化杂糅
汉语教学慕课发展现状研究
王 帅 南开大学汉语文化学院
康可意 北京师范大学汉语文化学院
提 要:汉语慕课是互联网时代出现的汉语教学新形式。本文通过深入调查,对汉语慕课课程建设现状发展情况进行了总结,认为当前汉语慕课的规模持续扩大,并初步探索出了多元化的课程建设格局,汉语慕课在教学模式和评估体系方面逐步体现出独特性,在建设用户友好型学习支持服务体系进行了探索。在调查的基础上,本文提炼出汉语慕课建设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包括:1.规模的扩大与实际完成率低的问题;2.支持体系的不完善与学习者追求更好用户体验之间的矛盾;3.需求多元性与供给单一性的矛盾;4.慕课形式与语言习得之间所隐含的理论矛盾。最后,文章对汉语慕课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汉语 慕课 现状 教学
中国台湾地区华语文教学硕士班师资队伍现状探析
—— 兼谈国际汉语教师教育者标准的构建
蔡 武 福建师范大学
提 要: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田野调查、访谈以及数理统计等方法调查现阶段中国台湾地区16所高校华语文教学硕士专业发展概况,并着重分析其师资队伍发展现状,从其职称结构、学历水平、留学经历、学科背景等方面探讨中国台湾地区华语文教学硕士班师资队伍的特色,同时结合访谈与中国大陆现有研究成果进行比较分析,为海峡两岸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师资队伍建设提出建议。未来海峡两岸可以互学共鉴,并构建国际汉语教师教育者标准,以提高汉语国际教育人才的培养效果。
关键词:华语文教学硕士 师资队伍 教师教育者 海峡两岸
来华本科留学生对汉语教师形象要求探析
—— 基于问卷调查结果的对比分析
颜湘茹 颜铌婷 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提 要:教师形象是教师素质的一部分,对于开展教学活动有着重要作用。为了让新手教师了解教师形象的重要性,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符合来华留学生预期的教师外显形象和内隐形象进行描绘,证实留学生对教师内隐形象的要求高于外显形象。结果还显示,来华本科生留学生在师生关系中更倾向于接受朋友式,更希望教师可以直面自身错误;女生更不能接受来自教师的不公平对待,更喜欢热情友善性格开朗的教师,而男生则对教师的工作态度有更高的要求,更希望老师经常问及自己的学习情况。
关键词:教师形象 内隐 外显 差异
基于“续理论”的《高级华文》的编写理念与特色
王衍军 张 欢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
提 要:华文教育的不断发展及针对来华华裔生教与学的实际需求对华文教材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阐述了"新丝路"华文系列教材高级部分——《高级华文》教材的编写理念、内容编排以及教材特色。《高级华文》教材最大的亮点是借鉴并贯彻了"续理论",因此文章对"续理论"在该教材中的运用进行了详细的剖析与解读。
关键词:高级华文 华裔生 续理论 促学
朝鲜半岛汉语教材的近现代分野与转变
毕信燕 青岛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提 要:20世纪前后是朝鲜半岛汉语教材从近代走向现代的转折点。从不分章节的一体式会话教材,转变为单元式的语法—会话教材;从零散随意的"译官语法",发展成有计划、自觉的汉语词法句法教学;从官方主导、事大外交的译官教材,转变为大众的、民间的、实用的自学教材。这一系列转变的背后,是社会思潮和语学思想的变革。汉语从"上邦语言"转变为现代外语语种之一;汉语教材吸收语法研究成果,展现出现代语言教材的崭新面貌。
关键词:高级华文 华裔生 续理论 促学
期刊简介
从2011年3月第1期(总第58期)起正式改版,《海外华文教育》面向世界华文教育,为广大海内外读者开启了一扇了解世界华文教育的窗口,提供了一片理论探索和经验交流的园地,在国内对外汉语研究类杂志中影响较大,引用率和转载率均名列前茅。著名对外汉语教学专家张朋朋、刘乐宁、姚道中、吕必松等都曾在《海外华文教育》上发表文章。该刊现实行双向匿名审稿制,稿件一率严格登记,内稿一率送交外审,坚决杜绝人情稿、关系稿。
本刊联系方式
中国福建省厦门市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海外华文教育》编辑部
邮编:361005
电话:0086592—2187029
传真:0086592—2093346
电子邮箱:oce@xmu.edu.cn
往期推荐
每日一星 | 许余龙 刘海涛 刘正光 :关于语言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今日小编:阿拉狼
审 核:心得小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