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会议| 第五届中国语用学专题论坛会议@10月31日-11月1日
中国语用学紧跟国际学术前沿,面向本土语用实践,不断取得新发展、新突破。为展示、交流新成果,由中国逻辑学会语用学专业委员会主办、河北大学外国语学院承办的第五届中国语用学专题论坛将于2020年10月31日-11月1日召开。
//////////
论坛主题及会议相关信息
论坛主题:
元语用理论视角下的语言使用研究
大会主旨报告专家:
何自然、张克定、吴东英、曲卫国、陈新仁、何刚、冉永平、姜晖、叶慧君
会议时间:
2020年10月31日-11月1日
会议形式:
腾讯会议(“译直播”平台在线直播)
主办单位:
中国逻辑学会语用学专业委员会
承办单位:
论坛会场及时间安排
主讲专家简介(按发言顺序排序)
01何自然
专家姓名:何自然
专家简介:
何自然教授曾任广州外语学院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研究所副所长,教务处副处长、处长,涉外秘书系主任,在全国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任语用学与社会语言学研究室主任、学术刊物《现代外语》编委副主任。曾任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师高级职务评审委员会英语学科评议组组长、广东省翻译人员高级职务资格评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四届学科评议组成员以及国际著名学术刊物《语用学学刊》(Journal of Pragmatics)、《跨文化语用学》(Intercultural Pragmatics)的编委及特约审稿人。
何自然教授曾是广东省社会科学学会联合会第二届委员;比利时国际语用学学会(IPrA)顾问委员会委员;1991年起先后受聘为包括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国内多所高校的客座教授;曾任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师高级职务评审委员会英语学科评议组组长;现任广东省翻译人员高级职务资格评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四届学科评议组成员;是第一批享受国务院津贴专家学者。
何自然教授自1978年以来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近二百篇,出版了国内第一部语用学著作——《语用学概论》(1988),出版其他有关英语语法及语用学的译著、论著及合著十多部。据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统计,何自然教授的论著在各学科论文中被引用次数多年来都排在全国前列,具有相当大的学术影响,入选2008年中国杰出人文社会科学家名单。
报告主题:语言模因的元语用意识
报告摘要:
语言模因在社会人际交际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信息传递作用。隐含和明说信息的传递往往受交际者不同的意识凸显程度所支配,而语言意识的研究是语用学顺应理论的重要课题,它推动着元语用学的发展。本文试图在元语用学理论的指引下,基于汉语模因在社会人际交际中的表现,探索交际者在运用语言模因时的语用意识,分析他们通过语言模因传递各种意识凸显程度的方式和意图。作者在此首先对元语用意识与语言模因的关系作一简要概述,然后分类探讨语言模因在信息传递中的意识凸显程度。02张克定
专家姓名:张克定
专家简介:
河南省特聘教授,河南大学外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逻辑学会语用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功能语言学专业委员会和认知语言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语用学、功能语言学、认知语言学和对比语言学。
报告主题:句法-语用界面研究
报告摘要:
语用学是研究语言使用中的意义,即所谓的语用意义。语言使用的过程,就是通过语言,运用各种语言手段对信息进行编码、发送、传递、接收和解码的过程。简而言之,从说话人的角度来讲,语言的使用是一个编码的过程,而从听话人的角度来讲,语言的使用就是一个解码的过程。无论是编码,还是解码,都离不开一定的语言结构。句法和语用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的。没有句法的语用是空洞的,没有语用的句法是盲目的。因此,把句法和语用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即展开句法-语用界面研究,不失为一种可行的进路。
03吴东英
专家姓名:吴东英
专家简介:
Doreen D. WU is an associate professor and PhD supervisor at The Faculty of Humanities, The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2019QS ranking 91). Over the years, with her background and training in both linguistics and communication studies, she has devoted herself to interdisciplinary endeavors incorporating methods and tools of language sciences to conduct researches in cross-cultural and media communication.
Dr. Wu has been well recognized by her works in the fields of language and cultural studies. In addition to being an associate editor for China ESP Journal and the book series Studying Multicultural Discourses, she serves on the editorial boards forContemporary Linguistics, Critical Arts, East Asian Pragmatics,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Studies,Journal of Multicultural Discourses, and Modern Foreign Language, etc. Dr. Wu also serves on Board of Directors for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Studies (IAICS), Vice President for China Pragmatics Association (CPrA), and on Standing Committee for The Association of Chinese Sociolinguistics (ACS), China Association for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CAFIC), The Chinese Association of ESP, and Public Relations Society of China (CPRA).
报告主题:
Towards Transcultural Pragmatics for Researching Corporate Communication across Cultures
报告摘要:
Increasing attention by pragmatics scholars have been paid to researching corporate communication across cultures. Instead of taking a “intercultural pragmatics” approach, the speaker will propose and elaborate the notion and tenets of “transcultural pragmatics” for researching corporate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in the age of increasing globalization and digitalization. A critical review of the existing researches in pragmatic studies of corporate communication will be presented with future prospect discussed. Furthermore, the speaker will demonstrate an approach of transcultural pragmatics with an interdisciplinary endeavour integrating insights from social psychology and interactional linguistics to develop a framework of dual facework, a universally applicable framework for describing and explaining conflict management and relational communication by corporations on the Internet.
04曲卫国
专家姓名:曲卫国
专家简介:
复旦大学外文学院教授、博导。哈佛大学富布赖特访问学者。上海市本科教学名师。主要的研究方向是语用学、话语分析、社会语言学、修辞学等。主要出版著作有《英语高级:论说文入门》、《话语文体学》、《语用学的多层面研究》、《批判与论辩》、《近代英国礼貌变革研究》等多部,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六十多篇。
报告主题:元语用意识与话语效率:谈谈语境的元语用意识问题
报告摘要:
语用能力通常指人们在具体语境中有效使用语言的能力,因此语境的构成和认知是语用能力强弱和话语效率高低的核心问题。Flavell早在1979系统地提出了元认知这一概念。虽然有关元认知的许多具体问题,学界争论非常大,但对元认知这一监控意识的存在大家似乎有高度的共识。语用学里的元语用意识概念应该也是受到认知学这一发现的启发。基于元认知的基本原理,元语用意识指的是人们对语用能力运用的监控意识。
语用能力涉及方方面面,元语用意识也相对应地有多样性的监控。话语效率的高低与语境的构成和认知有因果关系,因此,对语境构成或认知的元意识应该是元语用意识的核心内容之一。不过,我们注意到,虽然学界对元语用意识有较深入和全面的讨论,但对语境构成和认知的元语用意识的讨论似乎不多。我们这里将重点讨论语境的元语用意识问题。
05陈新仁
专家姓名:陈新仁
专家简介:
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大学外语部副主任、中国语言战略研究中心副主任、南京大学外国语言学研究所所长,East Asian Pragmatics主编、《外国语文研究》主编,研究兴趣包括语用学理论与应用、外语教育与教学、语言政策与语言规划等。独著、合著2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170余篇。曾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和江苏省 “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学术兼职包括中国逻辑学会语用学专业委员会会长、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英语教学分会和话语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会长等。
报告主题:人际元语用:一个新视域
报告摘要:
本报告基于人际语用及元语用两大新兴研究领域,提出人际元语用的新范畴、新视域,旨在涵盖人际语用和元语用的交叉区域,呈现二者的研究旨趣的关联方式。区别于单一语用层面的人际语用研究,人际元语用研究关注人际关系管理和人际态度表达的元语用表征,揭示交际者管理人际关系(如提升关系、修复关系、调整关系、解构关系、伤害关系等)、传达人际态度(如情感立场、身份认同、礼貌评价、形象调整、印象管理等)的自反意识,从而为人际语用研究提供客观证据,与之形成有效、有益的补充。结合研究案例(“某人”“老实说”),本报告尝试展示,开展人际语用研究,可以采用自下而上的实证语用路径,可以得益于体现交际者自身视角的互动反应,可以运用语料库分析与(多模态)话语分析、会话分析等相结合的分析方法。
06何刚
专家姓名:何刚
专家简介:
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英语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上海外国语大学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博士点毕业,师从我国著名语言学家王德春教授(已故),从事语言理论研究,主要兴趣是理论语用学,自2002年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访学(师从语言哲学大师John R. Searle教授)归来起,专注于文化语用学(Cultural Pragmatics)理论体系的建构,尤其是对日常话语、会话进行的文化语境化解释。在国际国内重要的语用学大会、语言学论坛、国内高校和语用专业培训班上,发表了相关研究成果。近年来,我发表的成果和演讲,有文化语用学和人际语用学、政治话语理解、语用能力理论的多元化方面的结合,及从理论到应用的扩展,以体现文化语用学的应用价值和理论前景。从元语用理论研究的层次看,我的工作大多集中在第二层次(操作层面)的元文化语用研究。真诚欢迎大家加入这一研究领域,以推动文化语用学研究的发展。
报告主题:
Towards a Meta-cultural Pragmatics of Utterances
报告摘要:
Cultural pragmatics mainly studies and explains the cultural pragmatic information carried by utterance and the functions of cultural context. A meta-cultural pragmatics is to provide the interpretive foundation for utterance understanding in its respective cultural context. Therefore, this paper proposes an Interpretive Hypotheses and interprets it from two aspects. In addi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pragmatics, this paper makes a study of cultural deixis, cultural presupposition,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 and politeness phenomena. A meta-pragmatic study differentiates a meta-pragmatic principle from an object interpersonal principle or related assumptions in real situations, thus we have to keep a close watch on what is what, and make no confusions.
07冉永平
专家姓名:冉永平
专家简介: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语用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话语研究会副会长、广东省外国语言学会副会长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中美富布莱特学者(2009-2010)等;期刊《现代外语》主编,是Journal of East Asian Pragmatics (Equinox)、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Research (Mouton)、《中国外语》、《外语与外语教学》等期刊编委。已在 Intercultural Pragmatics, Journal of Pragmatics, Pragmatics, Pragmatics and Society, Journal of Politeness Research, Discourse Studies 等国际期刊及国内期刊发表论文100多篇;独立及合作出版《认知语用学》、《语用学:现象与分析》、《新编语用学概论》、《词汇语用探新》等著作。研究方向主要为语用学、话语研究等。
报告主题:“(不)尊重”视角下他塑性话语的元语用分析
报告摘要:
无论是日常语言使用中的人际交流还是公共语境下的社会交往,礼貌待人、平等待人、维护他人面子、尊重他人等会受到广泛推崇,并体现于互动中的策略选择与话语表现。这表明言语交际过程不单是语言信息的传递与理解,也是一种社会规则、社会秩序等的塑造与管理。比如,Brown & Levinson(1978)的面子威胁与礼貌理论、Leech(1983, 2004)的礼貌原则人际修饰理论、Spencer-Oatey(2002, 2008)的和谐管理理论等在本质上都具有人际交往制约和社会秩序管理的双重作用。本研究以公共语境下“(不)尊重”的元话语为例,分析类似话语的人际元语用意识,然后探究其所体现的‘他者’管理与社会秩序管理功能,以揭示人际话语的社会-语用功能。
关键词:(不)尊重视角;他塑性话语;元语用分析
08姜晖
专家姓名:姜晖
专家简介:
博士,辽宁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带头人。比利时安特卫普国际语用学研究中心和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奥尔巴尼分校访问学者。国际语用学研究会会员,中国语用学会理事。研究方向为认知语用学、话语分析、英语教学,主要研究兴趣为元话语和元语用的相关研究。已在Discourse Studies, Language and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外语教学与研究》 《外语与外语教学》 《外语学刊》等各类期刊或文集共发表论文五十余篇、出版专著一部、教材两部。作为第一参加人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和教育部项目各一项,目前正主持在研一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英语专业本科生元语用能力构成及培养研究”,并参与一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参与并主持省级科研项目十余项。
报告主题:学位论文答辩异议中的元话语及其动态调控阐释
报告摘要:
元话语是语篇中用来组织、解释和评价命题信息的自反表达式,是日常交际和机构话语中常见的语用资源。学位论文答辩中异议话语的实施既要考虑到机构的交际目的,也要协调和多方异议受众的人际关系。元话语是专家为实现有效异议实施而采用的元语用动态调控策略。本文基于汉语博士论文答辩为语料,从元语用视角探究答辩委员会专家在提问-回答阶段表达异议时使用的元话语情况以及体现的元语用动态调控意识。研究发现:专家受异议的交际内容、机构权利与义务以及人际关系的制约,采取自我导向和受众导向元话语有效地管理和调控异议的信息传递过程,突显自己不同的身份和权势特征,同时维系和构建动态的人际关系。本研究结果有助于揭示学术互动中异议表达的元语用意识和策略选择。
关键词:学术异议、元话语、动态调控、元语用意识
09叶慧君
专家姓名:叶慧君
专家简介:
河北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公共外语教学部主任,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学科带头人。中国逻辑学会语用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京津冀MTI教育联盟副理事长,河北省高等学校外语教学研究会副会长,河北省文史哲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河北省翻译学会副会长。主持省部级项目5项,省级教改课题3项,省级研究生示范课建设项目2项,全国MTI教指委项目1项;出版专著1部;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曾获河北省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河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
报告主题:有关新冠疫情外交部例行记者会的互动式元话语研究
报告摘要:
新冠疫情是当前最具关注度和社会影响的全球公共卫生安全事件,也是当下最热的外交话题。鉴于中国是疫情始发地,外交部发言人在例行记者会中就新冠疫情答记者问时都非常谨慎,常使用互动式元话语与受众互动,引导其正确理解话语,避免外媒恶意曲解,从而增进世界与中国的互通互信。本文基于Hyland对互动式元话语的定义与分类,从1月20日到4月30 日的66篇有关新冠疫情外交部例行记者会(约16万字)中通过人工标记的方式提取互动式元话语,作为研究对象,以顺应论为理论框架,从语言语境和交际语境两方面对新冠疫情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中的互动式元话语进行顺应性分析,旨在探讨例行记者会中发言人如何通过互动式元话语实现与受众的互动进而达到交际目的,并进一步揭示其语言选择背后的理据和动因,以期丰富元话语和外交话语的研究。
关键词:顺应论;新冠疫情;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互动式元话语
主旨报告主持人简介(按发言顺序排序)
10月31日主会场直播链接 | https://ttv.cn/archives/10895 |
11月1日主会场直播链接 | https://ttv.cn/archives/10895 |
专题会场安排
分组讨论主持人简介(按发言顺序排序)
中国逻辑学会语用学专业委员会简介
中国逻辑学会语用学专业委员会前身是中国语用学研究会(英文名称是China Pragmatics Association,缩写为CPrA)成立于2003年12月。本学会是由语用学习者、工作者自愿组织的社会学术团体,接受中国逻辑学会、社团登记管理机关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独立运作,秘书处设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本学会旨在推广语用学研究成果,推动语用学理论及应用研究的发展,促进语用学学科建设和人才成长,为社会发展和市场经济的繁荣做出贡献。本学会致力于打造成一个“服务型”、“创新性”、“国际化”的一流学会。
本学会的任务:(一)开展语用学理论和应用的研究,促进语用学研究的繁荣与发展;(二)组织国内外同行之间的学术交流,活跃科研气氛,提高学术水平;(三)每两年主办一届全国语用学研讨会,探究学术热点问题;(四)不定期地开设语用学专题研讨会、研修班,培养语用人才;(五)举办优秀书刊与论文的评选活动,表彰优秀团体和个人;(六)认定本会名誉会长、荣誉会员、顾问、常务理事、理事和会员资格;(七)编辑出版语用学会刊、有关语用学学术书刊及相关的音像制品。
本学会接纳个人会员、团体会员和荣誉会员。凡拥护本会章程,从事语用学研究并经常参加学会活动,经本人书面申请,理事会通过,即可成为个人会员;个人会员目前分为两类:有会员证的正式会员和无会员证的公布会员。凡有10名会员以上的单位(学校、研究所等),经申请并报理事会批准,可成为团体会员单位(其成员为团体会员),并可以学会的名义相对独立地在本地区举办学术活动和教学活动。凡承认学会章程,并对学会有杰出贡献的个人,经推荐并报理事会批准,方可成为本会的荣誉会员。
理事会是学会的领导机构,理事会成员是会员的代言人,由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理事每届任期四年,可以连选连任。理事会成员中,理事须具备副高级以上职称或博士学位,并在核心刊物发表过有较高学术水平的语用学方面的论文;常务理事、副会长、会长应该具备正高级职称。理事会闭会期间由常务理事会行使职权。常务理事会由理事会全体会议选举产生。常务理事会负责选举产生会长一名,副会长若干名。常务理事会下设秘书处,负责处理日常事务,秘书长、副秘书长由会长提名,经常务理事会通过任命。为了学会工作的顺利开展,理事会可聘请有关的社会知名人士、学术权威以及有关领导参加理事会或担任学会顾问。
河北大学外国语学院简介
河北大学外国语学院的前身是1946年创建的天津工商学院西语系,1956年学校成立外文系,1996年外文系更名为外国语学院。学院现拥有英语、日语、俄语、法语、朝鲜语、葡萄牙语6个本科专业和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现有英语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等7个专业招收硕士研究生,其中英语语言文学1986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是全国最早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学科专业之一。英语、日语两个专业获批2019年河北大学“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英语专业成为河北大学2019年推荐申报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我院现有外国语言文化研究所、小林多喜二研究中心和韩国语言文化研究中心3个研究机构,以及MTI教育中心、学科竞赛指导中心和社会服务管理中心3个教辅机构。河北省日语教学研究会、保定市译协秘书处也落户我院。经过7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外国语学院已成为河北省高校外语类学科专业设置最为齐全、办学实力最雄厚的学院,在全国也享有较高的声誉。
学院始终坚持人才强院战略,培养与引进并重,加强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学院共有教职工85人,其中专任教师74人,具有教授、副教授职称的教师41人,博士25人,在读博士13人,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比例为100%。师资队伍的学历和职称结构等不断优化,已初步形成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富有活力的高水平教师队伍。近年来,我院教师承担国家级科研课题11项,省部级科研课题49项,厅级课题120余项,获省部级科研奖励11项,厅级奖励9项。在北大中文核心及以上级别期刊发表论文131篇,在国内外出版社共出版专著17部、译著18部、编著3部,共计38部。学院坚持以本科教学为中心,不断加大教学质量工程建设,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学院现有省级精品课程3门,分别为“基础英语”、“英语语言学”和“基础日语”,校级精品课程2门,分别为“基础俄语”和“高级日语”。“理论语言学”被评为省级研究生示范课,“汉英专利翻译教学案例库建设”和“信息技术与翻译项目实践案例库”被评为省级专业学位研究生案例(库)。学院教师在省级“金课”大赛、“说课”比赛和“翻译成果奖”等各类教学技能和成果比赛中荣获一二等奖多项。2017年,经学校批准组建了外国语学院“英语+法学”双学士学位试点班,实现了院院融合、协同育人的学科交叉融合及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2019年,新增葡萄牙语本科专业开始招生。
学院拥有独立的教学大楼,环境优雅,设施齐全,目前拥有1个同声传译实验室、1个计算机辅助翻译实验室、5个语言实验室和28个多媒体教室。学院资料室共有中外文藏书3万余册,学术期刊90余种。我院专业教学坚持小班上课,拥有专业教室34个,本科生专业教室总面积达到2600多平方米。2018年,学院在教学楼内新建学习区、沙龙区和讨论区,营造温馨舒适的教学环境。
学院积极探索国际合作科研项目,“中国中西部韩国学教育及科研研究平台基地建设”获批2017年度世界韩国学重点培育项目,资助经费近百万元。
近年来,学院成功举办了“第七届中国翻译职业交流大会”、“第五届全国话语语言学学术研讨会”、“中国韩国(朝鲜)语教育研究学会•第七届韩国语教育中青年学者国际论坛”、“河北省高等学校外语专业人才培养高端论坛”、“中国韩国(朝鲜)语研究学会·第三届京津冀地区韩国语教育研讨会”和“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当代外国文学研究高端论坛暨《当代外国文学》评审会”等大型学术会议;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来院讲学百余人次;与美国、英国、加拿大、新加坡、日本、韩国、俄罗斯、法国等国家的高校保持着长期的友好合作关系,近三年,学院选派100余名本科生和研究生赴海外交换留学、访学或深造。
近年来,学生在“外研社杯”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河北省高等学校“世纪之星”外语演讲大赛、“中华杯”全国日语演讲比赛、京津冀高校俄语大赛、全国法语戏剧大赛、“锦湖韩亚杯”全国大学生韩国语演讲大赛等各类国家级专业竞赛中荣获奖励40余项,荣获省级竞赛奖励百余项。
70多年来,学院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以服务社会为己任,为国家培养本科生6000余名,研究生1000余名,已成为河北省培养高水平外语人才的重要基地,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人才,他们活跃在国内外的教育、外交、新闻、商贸等各行各业,以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出色的工作业绩赢得了广泛赞誉。
(本文来源:HBU外院微信公众号)
欢迎加入
“语言学心得交流分享群”“语言学考博交流群”
请添加“心得小助手”
往期推荐
研修班|语言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术论文写作@北语出版社出品
今日小编:Shirley盐
审 核:心得小蔓
转载&合作请联系
"心得君"
微信:xindejun_yyx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