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声 音|梁 宇:孔子学院教学资源发展研究



    梁宇,北京语言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研究院(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专职科研人员,编审(正高级),硕士生导师,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博士,世界汉语教学学会会员,中央民族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文学院兼职硕士生导师,山东大学、江西理工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行业专家委员。研究方向:汉语国际传播理论与实践;国际汉语教育中的教材、教法、教师研究。


编者按:本期文章以2006-2019年《孔子学院年度发展报告》为数据来源,建立“孔子学院教学资源数据库”,从政策与举措、教学资源研发、网络孔子学院建设、国际推广与合作四个维度多个方面,全方位考察了14年来孔子学院教学资源的发展状况。文章总结提炼了孔子学院教学资源发展的八个特点:一是“一个基调”与“两个主线”;二是规模不断扩大,体系基本形成;三是结构有待优化,精品率继续提高;四是国别定制教材鲜见,本土教材使用效益较低;五是平台建设受到重视,国际影响力有待提升;六是平台定位漂移,资源缺乏整合;七是赠书理念悄然变化,市场运作仍需时日;八是推广活动常态化,版权转让比例有待提提高。文章最后基于前述情况提出相应建议。

本文转自:孔院研究,本文来源:《教育学术月刊》2021年第5期。




引言

自2004年全球第一所孔子学院在韩国首尔开办以来,汉语教学始终是孔子学院的核心任务,教学资源成为保障孔子学院日常教学的必要手段。截至2019年12月,全球已有162个国家(地区)设立了550所孔子学院和1172个孔子课堂,教学资源建设关乎孔子学院教学质量与可持续发展。


随着全球孔子学院规模不断扩大,国内外孔子学院研究逐步升温。研究视角主要有空间分布[1-3]、可持续发展[4-6]、跨文化传播[7]、经济价值[8][9]、文化软实力[10][11]等。孔子学院教学资源研究主要涉及单体孔子学院或国别、区域孔子学院教学资源开发与应用,多来自研究者个体经验和感性认识,缺乏量化实证研究,研究视角较为微观,研究结论信服力不足。


教学资源发展研究是一项整体性、系统性、战略性宏观研究,是对教学资源总体发展状况的全面考察,其目的在于探求教学资源未来发展路径[12],可为相关行政部门提供决策依据,为国内外汉语教学资源的编写与出版提供研发导向。


本文将2006-2019年《孔子学院年度发展报告》(以下简称“《年度报告》”)中的教学资源相关内容建成数据库,基于数据与事实,力图展现14年孔子学院教学资源发展全貌,并在此基础上提炼特点,提出建议,以期对孔子学院教学资源内涵式发展有所裨益。


孔子学院教学资源发展概况


(一)政策与举措


2006年发布的“六大转变”[13]明确了教学资源的发展方向,促使汉语教学资源建设的重心发生了转移:由对外汉语教材向海外汉语教材、由专业型教材向普及型教材、由成人教材向儿童教材、由纸质教材向网络多媒体教材转变。教学资源的推广方式也随之改变:由政府主导转向政企协作,由中方主导转向国际合作,由主管部门主导转向多部门多单位配合。


2013年初发布的《孔子学院发展规划(2012-2020年)》(以下简称“《发展规划》”)从目标、任务、项目三个层面对教学资源研发与推广提出具体要求和措施,有力地保障了“六大转变”各项政策的延续与深化,多类型、多层次、普及型、外向型、体系化、数字化的教学资源研发举措更加详实,聚力、协作、联动的推广模式得以延展。


(二)教学资源研发


1.多类型多层次教学资源研发。《年度报告》中提及的新品种为当年最重要的教学资源研发项目。2006-2019年,新品种研发立项共56个。其中,2007-2009年是立项高峰期,2009年达到峰值,共11个项目,包括《轻松学汉语(少儿版)》《中外文化交流故事丛书》《中国蒙学经典故事丛书》《Discover China》《江南水乡》《每日汉语(学习课件)》《汉语图解小词典》《汉语快乐读写》《汉语词汇与文化读本(俄语版)》《汉语教学直通车》《汉语交际口语》。新品种包括教材(20种,36%)、文化读物(11种,19%)、工具书(10种,18%)、考试辅导(5种,9%)、数字多媒体(10种,18%)五大类型,其中教材占比最大。大学生及成人产品占比较大,达41%,共23种,中小学生产品占比25%,共14种,教师产品占比11%,共6种。


2.主干教材多语种研发。孔子学院主干教材,是指孔子学院总部组织策划编写、招标出版且大多拥有版权的汉语教材与工具书,包括《快乐汉语》《跟我学汉语》《汉语乐园》《新实用汉语课本》《当代中文》《汉语图解词典》《汉语图解小词典》《汉语800字》《国际汉语教学通用课程大纲》等。主干教材自2005年相继出版,2009年多语种翻译工程启动。表1所示,截至2019年底,主干教材库含80个语种,6800多册汉语教材与工具书。

 


3.本土教学资源研发。2013年起,本土教学资源的数量呈现逐年增长的态势,2016年数量翻倍,截至2019年底,共有126个国家(地区)的488所孔子学院研制了3993册适应当地教学大纲和考试标准的本土教学资源和各类研究成果。见图1。


(三)网络孔子学院建设


1.定位与功能。2006年“六大转变”提出:纸质教材面授向发展多媒体网络等多样化教学转变,2007年网络孔子学院应运而生。表2可见,网络孔子学院先后在2009、2011、2013、2018年进行4次改版,每次改版,其定位与功能均发生相应变化。


2.用户量。图2所示,网络孔子学院注册用户量从2010年10万增长到2019年的1202万,增长了约120倍。特别是在2013年改版完成后,注册用户量增幅较大,并于2017年突破千万大关。2014-2019年,学员用户量也逐年增长,2019年达168.8万。注册用户量与学员用户量的平均比例约为100∶14,即平均100个注册用户中14人为学员用户。


(四)国际推广与合作


1.赠书情况。表3显示,年度赠书量呈“前期大起大落、后期曲折下行”的趋势,与受赠机构量的走势基本一致。2009年赠书量和受赠机构量均达到峰值,该年度孔子学院总部向74个国家230多所孔子学院提供“长城汉语”网络课件,为孔子学院配备体验中华文化的设备,全年合计向2169个教学机构赠书430万册。2019年赠书量落入最低值,共16.4万册。14年间,孔子学院累计向14105个教学机构(2010年无数据)累计赠书1463.7万册,平均每个机构受赠约897册教材,平均每个面授学员受赠约7册。


从年度机构平均受赠数量来看,2009年每个机构平均受赠册数最多,达到1982册,2012年受赠册数最少,为470册。而年度面授学员人均受赠量则从2006年的约45册降至2019年的0.09册。


2.推广活动。2010-2012年,为了增强国外汉语教师的教材使用能力,孔子学院开展了大规模教材使用培训,每年在70多个国家培训教师近万人。培训内容以如何使用孔子学院主干教材为主;培训细分为“中小学教师班”和“大学及社会教师班”,委托国内10余所基地院校承办;培训费用主要由孔子学院总部承担。


在历年“孔子学院大会”“汉语桥—中小学校长访华之旅”“‘三巡’之教材巡展”“孔子学院开放日”历届“国际汉语教学研讨会”等品牌会议和项目中,汉语教学资源展均为重要活动之一。每年孔子学院组织参加重要的国际书展,参展最多的年份分别是2010年和2014年,全年共参展14次。另外,孔子学院借助“2008年奥运会”“2009年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等国家重大运动赛事和国际盛会,提供汉语教材服务,以增强宣传效果。


3.国际合作。《年度报告》中记录了与美国汤姆森学习集团、培生教育、德国朗氏出版集团、英国剑桥大学出版社、法国Utopiarts出版公司等14家国际出版机构的合作项目。合作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1+1”合作出版模式,即孔子学院总部与国外出版机构直接合作;二是“1+1+1”版权转让模式,即“孔子学院总部+外方出版社+中国出版社/当地孔子学院”的合作,该模式更常见。通过多方合作,版权转让初具规模。转让情况见表4。


孔子学院教学资源发展特点


(一)“一个基调”与“两条主线”


“六大转变”与《发展规划》确定了汉语教学资源“走出去”这一基调。与以往侧重服务来华留学生教育不同,新时期汉语教学资源建设瞄准海外汉语市场,满足海外汉语教学各级各类需求,突出外向型、普及型特征,着力拓宽海外推广渠道。两次规划明晰了“研发与推广”两条主线。两线目标一致,并重并进,互联互动,以研发为基础,以推广为手段,构建汉语教学资源全方位“走出去”格局。在研发主线上,14年间,孔子学院教学资源历经“多类型”“多语种”“本土化”“标准化”“数字化”“内涵式”六个建设阶段。见表5。推广的重点在于“力度”与“广度”,即始终围绕“加大推广力度”“拓宽推广渠道”两个方向展开,特别强调“赠书”“培训”两项措施。五年的《年度报告》中均提及赠书措施:“改革赠书机制”“丰富赠书品种”“提高赠书效益”“启动并升级赠书平台”。2011年《年度报告》中提出“加大教材使用培训力度”,随后三年“教材培训”活动次数和受训人数连续增长。

  

(二)规模不断扩大,体系基本形成


规模扩大主要体现在四方面:一是新品种数量增多,其中不乏精品,如《新概念汉语》《HSK标准教程》《YCT标准教程》《中国人的生活故事》《汉语图解词典》等;二是类型层次丰富,不同国别、语别、媒介质,面向不同人群、课型、级别的教学资源日益齐备;三是语种数量攀升,2017年语种数量达到80种,8部主干教材和工具书以及诸多品牌教材均不同程度地实现了“多语种化”;四是供给数量扩大,“孔子学院赠书网”可供教材数量达到4655种,年平均赠书量约为100万册。随着品种、语种增多,“2+5+5”汉语教学资源体系逐渐形成,即以学习者、教师为两大使用群体,以汉语教材、文化读物、考试辅导、工具书、数字多媒体为五大类型,涵盖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社会教育五大层次。在此基础上,《快乐汉语》《体验汉语》《汉语乐园》《跟我学汉语》《轻松学汉语》《新实用汉语》《新概念汉语》等汉语教学资源品牌集群逐步建立。


(三)结构有待优化,精品率亟须提高


但资源结构仍存在两大缺陷:一是文化读物和工具书偏少,新品种中的文化读物项目仅有《中国常识系列》《中外文化交流故事》《中国蒙学经典故事》《中国好东西》《中国人的生活故事》,工具书只有《汉语800字》《汉语图解词典》《汉语图解小词典》,整体呈现“语言强、文化弱、教材多、辞书少”的面貌;二是中小学生、教师发展用书偏少,立项并出版的中小学教材只有《新乘风汉语》《轻松学汉语(少儿版)》《YCT标准教程》,教师发展用书多为大纲和标准。可见,资源供给在汉语教学快速低龄化与汉语教师整体匮乏的形势下,仍显乏力。56个新品种中“精品率”不高。为俄语区国家、西班牙语区国家开发的教材及某些考试类、读物类、词典类产品也未能如期面世。


(四)国别定制教材鲜见,本土教材使用效益较低


尽管80个语种版本快速实现了汉语教材全球“广覆盖”,为国别、语别、区域定制的汉语教材仍显稀少。规划并出版的国别教材只有《体验汉语(泰国)》《新丝路汉语(吉尔吉斯斯坦)》《精英汉语(葡萄牙)》,这显然没有跟上汉语不断进入外国国民教育体系的步伐。2019年本土教材数量已达3993册,但这些教材大部分还只是“自编讲义”。在内容上,它们是根据教师个人的教学需要和经验,或为孔子学院的特色课程而编写,过于个性化,普适性不强;在质量上,它们还不是正式出版物,质量仍有待提升;在使用上,它们通常只在该孔子学院内部使用,推广受限,使用效益较低。


(五)平台建设受到重视,国际影响力有待提升


网络孔子学院是互联网时代的产物,在积极推进“互联网+教育”的大背景下,逐步发展壮大,成为展示、传播汉语与中华文化的重要窗口。2017年平台注册用户突破千万,2019年平台注册用户达1202万,学员用户为168.8万,彰显其品牌价值和发展潜力。但通过“Alexa”网站2019年7月29日流量考察,与其他国际语言文化传播机构网站相比,网络孔子学院的全球排名和访客排名均处落后地位,网站价值和国际影响力还有巨大的提升空间。见表6。

  

(六)平台定位飘移,资源缺乏整合


10年间,网络孔子学院经过4次较大改版。2007-2008年,网络孔子学院定位为“资源平台”;2009年首次改版完成,增加了语种频道,重新划分了板块内容;2011-2012年,其定位改为“资源+多语种+线上活动”平台;2013-2016年,网络孔子学院改版为“在线实时互动教学平台”;2017-2018年,改版为“慕课平台”。每次改版,平台定位、功能与内容都进行了较大调整。多次“颠覆式”改版不仅耗费资金,也不利于平台吸引优质资源,不利于持续培育用户,影响其稳定发展。除网络孔子学院以外,孔子学院开展了“多库多平台多资源”建设,涉及“主干教材库”“本土教学资源库”“教学案例库”“中外文化差异案例库”“国际汉语教材编写指南平台”“孔子学院数字图书馆”“孔子学院赠书平台”等。另外,配合立项教材开发的课件、音视频、动画等素材型资源十分丰富。但遗憾的是,大部分资源分散各处,未能有效统筹与整合,对网络孔子学院的资源支撑有限。


(七)赠书理念悄然变化,市场运作仍需时日


《年度报告》中先后使用了教材“配送”“赠送”“赠售”三种措辞,这反映出孔子学院教材“由配转赠、由赠转售、以赠促售”的推广理念逐步变化。从数据看,年度赠书量、机构年均受赠册数与学员人均受赠册数都在“调整下行”,说明孔子学院也在摸索从“计划配给”到“市场运作”的路径。虽然《年度报告》中未标明“售书”的比例,但可以想见,“售书”占比仍较低,“由赠转售”仍困难重重。其原因有三:一是下属孔子学院“造血”能力不足,无法支付日常教学中的教材费用,仍需总部资助;二是前些年赠书太多,目前仍在“消化”库存;三是运费高于书价,学校预算无法支付运费。


(八)推广活动常态化,版权转让比例待提高


教材培训经历了从“无意识”到“有意识”、从“专项”到“专题”、从“集中”到“分散”的三种变化。自2010年,孔子学院认识到教材使用培训对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材推广的积极意义,随即在2010-2012年开展了教材使用专项培训;2013年教材专项培训逐渐取消,教材培训融入常规教师培训项目,成为重要的专题课程;此外,由各地孔子学院、教学机构、出版机构举办的教材培训丰富多彩,特别是利于新媒体技术的线上培训、直播课程,为学员提供了极大便利。孔子学院总部以举办、承办、协办、参与等多种形式开展教材展览活动。在常规工作基础上,不断与时俱进,增添亮点。例如,近年来在教材展中新增新技术展区、文化创意展等,体现了教学资源与技术相融、语言与文化互润的时代特征。版权转让是实现教材本土“落地”的重要方式,逐渐受到孔子学院重视。但与孔子学院14年来主干教材(6800多册)、本土教材(3993册)研发总量相比,版权转让的数量并不多,范围也不广。


思考与建议


(一)加大海外国民教育体系内汉语教学资源建设


保障优质教学资源供应,有助于夯实汉语在对象国教育体系内的地位。海外国民教育体系内汉语教学资源研发可采取两种模式:一是“他国主导,我国辅助”,该模式适用于汉语教学基础较好的国家,有利于激发对象国教学资源发展的内在动力;二是“两国合作,共同组队”,对此,我国主管部门可进行公开招标,对研发团队设定必要条件。对于市场前景较好的项目,主管部门可以“不投资,只授权”,中标团队享有版权及所属权利;如果市场前景尚不明朗,主管部门可以“适当投资,独/分享版权”。最重要的是,主管部门应在汉语进入国民教育体系的国家中,选取重点,推动教学资源试点建设,摸索出几个可以“复制”的典型案例,以点带面,通过一国教育体系内教材建设带动所在区域汉语教学发展。


(二)落实“汉语+”教学资源开发


“一带一路”建设引领汉语教学进入新阶段。在“一带一路”倡议下,越来越多沿线国家将汉语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沿线国家设立的孔子学院明显增多,汉语教育需求趋向实用、多元,“汉语+”项目应运而生。“汉语+”的内涵十分丰富,狭义上可看作“汉语+专业/职业/行业/技术”的新教学理念,广义上看,“汉语+”为汉语国际教育注入新动力、营造新生态,汉语国际教育将从大众普及阶段步入多元实用阶段。“汉语+”项目的意义也不单纯是汉语与内容的融合,而是以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为目标,与当地社会发展的深度融合。面对汉语教学资源新需求,孔子学院应在供需双方之间架设“高速路”,将“中资企业”“当地社团”等新生力量纳入资源建设的“朋友圈”,共同探索“汉语+”教学资源建设的实现途径,尽快填补“汉语+”教学资源空白。


(三)多举措促进汉语教学资源研发提质增效


当前,汉语教学资源面临着精品供给不足,创新驱动薄弱,产品结构失调等问题。为此,本文建议采用以下措施:第一,增强教材研发的科研含量。充分发挥国内外汉语教学资源研发基地的科研专长,委托其开展针对性课题研究;充分利用孔子学院总部科研基金,精心设计课题指南中相关项目,注重理论与实践的关联性;成立专家委员会,就重大决策召开高端研讨,做到“回归科研、善用科研、转化科研”。第二,引入“合格评价+水平评价”的教材评价机制。利用“合格评价”建立准入机制,合格教材编入孔子学院总部教材推荐目录,进入全球孔子学院教材发行网络;通过“水平评价”建立选优机制,对年度优秀教材给予嘉奖,激励教材研发的积极性。引入第三方评价,力求评价客观公正,达到以评促建的目的。第三,优化升级资源结构。鼓励优质教材修订升级,激励“需求驱动”下新品种创新研发,提供高端化、定制化、精品化产品与服务供给,以扩大品牌效应。完善各类标准和大纲,尽快出台《中华文化教学大纲》,研制中华文化主干教材,补充文化辅助读物及各类工具书,将研发“重心下沉”,侧重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汉语教材开发,使精品教材体系更加完善。


(四)持续加强孔子学院数字化建设


孔子学院数字化建设应考虑以下三个方面:1.面向未来,面向世界。将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AR、VR、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和孔子学院汉语教育、运行管理深度融合,迎接5G时代的到来。应对全球数字鸿沟,面向世界范围内不同群体的学习需求构建多元化、个性化的网络学习环境。2.共建共享,互联互通。建立资源共建共享的开放合作机制,出台一系列数字化汉语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指导性文件,加强资源质量审核,增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深化信息技术与汉语教学融合,引领教育理念与教育模式创新,实现线上资源与线下课程互联,数字孔子学院与实体孔子学院互通。3.加强管理,安全运维。明确在线资源建设、管理、服务的主体责任,加强在线资源建设师资、使用师资、技术人员培训,遵循国家网络与信息安全的政策法规,确保网络空间核心数据安全。


(五)分层推进汉语教学资源市场化


当前,汉语尚未成为大多数外国学习者的首选语言,汉语教学的国别、区域不平衡性显著,汉语学习需求多元、个性、分散,这都令我们清醒地看到,汉语教学资源的全球市场化尚待时日。但随着中国国力日益增强,汉语的经济价值不断提升,科学评估国别市场环境,积极开展商业布局,分层次、递进式推进汉语教学资源市场化运作,显得尤为重要。在分层和布局中我们应考虑两个方面:一是当地汉语教学生态圈的成熟度。对汉语教学成熟国家,应保持高层对话,减少行政干预;对汉语教学新兴国家,应多方协作,培育市场;对汉语教学欠发达国家,应政策倾斜,提供援助。二是要配合“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战略,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分国别、分类型、分重点建立市场运作机制,联合国内外机构孵化优质项目,善用“合作出版、版权输出、实物出口”三种主要海外推广模式,遵行当地市场普遍规律,推动汉语教材进入海外主流市场渠道。


(六)构建“汉语教学资源建设共同体”


教材建设是国家事权,每个国家对本国教材编写与采用均有各种政策规定,甚至是严格把控。可见,汉语教材进入对象国主流教育体系,绝非易事。然而,汉语教材以中国语言与文化为主体内容,具有全方位展现国家软实力、树立国家形象的功能,从这个角度看,汉语教材“走出去”意义非凡。当前,汉语教学资源的研发与推广投入大,回报小,难度高,利润低,行政机构、研发单位与个体均面临重重困阻。这种情况更需要所有从业者坚定“共同体”意识,树立文化自信,消除利益羁绊,营造和谐、发展、共赢的汉语教学资源建设生态环境。


结语


2006-2019年,在“六大转变”与《发展规划》的正确指引下,孔子学院教学资源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取得瞩目成就。资源规模不断扩大,体系基本形成,本土化与数字化建设持续推进,国际合作与推广活动常态化发展。同时资源建设也存在一定问题:结构不够合理,研发创新力不足,资源整合不到位,平台定位飘移,推广渠道受限。当下,孔子学院步入“内涵发展”阶段,其实质是提高质量与效益。为此,孔子学院教学资源建设应坚持问题导向,抓住时代机遇,服务国家战略,争取再上台阶。

注释及参考文献:略


原文载于《教育学术月刊》2021年第5期梁宇,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博士,北京语言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研究院(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编审,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汉语国际教育研究、汉语教学资源研究。文章版权归原作者,限于版式,对文章部分内容进行了调整如有异议或侵权,请与公众号后台联系。


课程推荐


助  研|语言学、汉语国际教育及相关专业学术论文写作研修班(第二期)

2021-05-04

推  荐|三天搞懂质性研究:方法、NVivo数据分析与写作

2021-04-15

助力科研|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从规划到立项

2021-03-29

必备课程|定量研究与SPSS体验营——3天爱上定量研究

2021-03-06

必备课程|让每一位文科生都能轻松上手的Python基础课

2021-02-06

推荐课程|8小时带你搞懂扎根理论:从方法到案例

2020-12-16

必备课程|“统计女王”和你讲:每一个文科生都能成为SPSS操作能手!

2020-12-07

研修班|语言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术论文写作@北语出版社出品

2020-10-21


往期回顾


声  音|胡壮麟:语言学研究的融合


趣  谈|语言学「 非官方 」论文选题336个


声  音|王立非:加快建设“新文科语言学”!增设五个方向


声  音|李宝贵、李辉:中文国际传播能力的内涵、要素及提升策略


欢迎加入
“语言学心得交流分享群”“语言学考博/考研/保研交流群”


请添加“心得君”入群


今日小编:心得君

审    核:心得君

转载&合作请联系

"心得君"

微信:xindejun_yyxxd

点击“阅读原文”可下载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