讯 息|《国际中文教育前沿》稿约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南大海外 Author 海外教育学院
《国际中文教育前沿》稿约
《国际中文教育前沿》集刊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的指导下,由南京大学海外教育学院和求真译林出版社联合承办,旨在为新时代的国际中文教育研究提供一个高水平的发表平台。
本刊立足国际中文教育的前沿,聚焦国际中文教育和中国文化的跨文化交流,支持国际中文教育的理论研究,也关注应用型成果,汇集相关领域权威专家学者和关心国际中文教育的国际友人的观点和论点,立足中国,面向世界,探索语言教育的中国范式、发出中国声音。本刊常设以下栏目:
1. 名家特稿:邀请业内专家、汉学家、国际友人围绕国际中文教育重要话题发表论点和见解;
2. 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研究:探索新时代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科发展与专业建设话题;
3. 汉语习得研究 :探索汉语二语习得规律,研究语言习得理论;
4. 教师、教材与教法研究:关注国际中文教育中的教师发展、教材编写、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等问题;
5. 跨文化交际与中华文化传播:探讨国际中文教育中的跨文化交流和中华文化传播等话题;
6. 青年论坛:为青年学者和博士生探讨国际中文教育前言话题提供平台;
7. 他山之石:对比研究中外语言习得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介绍语言习得和文化传播领域中对国际中文教育和中华文化传播具有借鉴意义的理论和方法;
8. 书评:评介国际中文教育领域学术著作(诚邀业内学者将个人专著寄往编辑部,编辑部将在每期刊登待评书目);
9. 除以上常设栏目外,本刊诚邀海内外专家就国际中文教育中的重要话题开设专栏,欢迎有意组织专栏的专家与编辑部联系。
投稿两个月后未接到录用通知,作者可自行处理。本刊对采用稿件有权作文字删改,如有不同意改动者,请在来稿时说明,稿件文责自负。一经录用,将书面或电话通知作者,并致薄酬及赠送期刊两册。
编辑部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金银街18号曾宪梓楼522室
邮编:210093
《国际中文教育前沿》编辑部
电子邮箱:chinese@nju.edu.cn
电话:025-83595071
《国际中文教育前沿》体例
1. 文章标题
(1) 加粗,楷体,3号,居中;
(2) 中文的副标题用破折号连接,英文的副标题用冒号连接。
2. 作者单位、姓名
作者单位在前,楷体,小4号;作者姓名在后,楷体,4号。
3. 中英文提要、关键词
(1) 中英文提要的内容应大致保持一致,包括研究对象、研究问题、方法、结论或新发现;
(2) 英文标题、作者单位与姓名、提要均放在中文提要和中文关键词之后;
(3) 关键词3-5个,突出研究的重点、创新之处,关键词之间用分号隔开;
(4) 中英文的“提要”和“Abstract”字样、“关键词”和“Key words”字样均用黑体,小5号,中文内容用楷体,小5号,英文内容和数字用Times New Roman。
4. 课题/项目
用首页脚注形式,文章标题后加上标*,注明课题的类别、名称及编号。如:*本研究为国家哲学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中国大学生跨文化能力综合评价研究”(10BYY091)的阶段性成果。
5. 正文要求(研究类10000字内,综述类8500字内,书评约4500字)
(1) 字号:5号,中文内容用宋体,外文内容和数字用Times New Roman字体。
(2) 标题及编号:各类标题均独占一行,左边顶格排版,一律用阿拉伯数字(从1开始),格式为:1. /1.1 /1.1.1…。只接受三级以内的小标题。一级标题之前空一行,加粗黑体5号;二级标题用黑体5号;三级标题用仿宋5号;二级和三级标题的前后不用空行。
(3) 例句:用(1)或(1)a、(1)b的编号;中文例句用楷体,外文例句用Times New Roman字体。
(4) 图表:图表的标题用宋体5号字,内容则用宋体小5号字;表格的标题置于表格之上,图的标题置于图的下方。
(5) 脚注:宋体6号, 外文用Times New Roman字体。仅限于必要的脚注,脚注及其上标数字保持在同一页。本刊不接受尾注形式的文字注释。
(6) 外文人名:外文姓氏使用外文原文,不用翻译;正文中的汉语拼音人名表示发表在国际期刊的文献,须在末尾参考文献中需注明其汉语姓名。
(7) 重要术语:首次在国内语言学期刊上出现的术语须在括号内附上外文原文,但同一术语的外文原文不要重复出现。
6. 括号:正文、参考文献、脚注等中的所有括号,无论其中的内容是外文还是中文,均用Times New Roman下的括号。
7. 文内引用文献、文末参考文献
(1) 文内引用文献
A. 外文文献在前,中文文献在后,分别按出版年份先后排列,各文献之间用分号隔开。
B. 作者与年份之间空一格;多个文献之间用分号隔开;同一作者的多个文献之间用逗号隔开,如(Chomsky 1965)、(Chomsky 1975: 28-80)、(Halliday 1994; Sperber& Wilson 1986, 1995)、(朱德熙1980, 1981)、(朱德熙、裘锡圭1973; 王力 1982)。
C. 外文文献涉及双作者的,姓氏之间使用&,如(Sperber& Wilson 1986);中文文献使用两者的完整姓名,用顿号隔开,比如:(朱德熙、裘锡圭1973)。
D. 三个作者及以上的,外文文献使用et al. ,如(Tomasello et al. 1984);中文文献用汉字“等”,比如:(朱德熙等1961)。
(2) 文末参考文献格式【小5号,英文用Times New Roman,中文宋体;中外文文献分列,中文在前,以作者姓氏拼音排序;外文随后,以作者姓氏字母排序】
参考文献
专著
罗常培、王均. 1957.《普通语言学纲要》. 北京: 科学出版社.
沈家煊. 2011.《语法六讲》. 北京: 商务印书馆.
Austin, J. L. 1962. 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Biber, D., S. Johansson, G. Leech, S. Conrad & E. Finegan. 2000. Longman Grammar of Spoken and WrittenEnglish.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期刊类论文)
刘丹青. 2011. “有”字领有句的语义倾向和信息结构. 《中国语文》第2期: 99-10.
刘乃实、张韧弦. 2004.《动态句法学》述评. 《当代语言学》第4期:372-378.
Goffman, E. 1976. Replies and responses. Language in Society 5 (3): 254-313.
Juel, C. , P. Griffith & P. Gough. 1986. Acquisition of literacy: A longitudinal study of children in first and second grade.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78(4): 243-255.
论文集论文
林华. 1999. 普通话轻声调值的综合分析。见吕士楠、初敏、贺琳、冯永强编,《现代语音学论文集》. 北京: 金城出版社, 175-83.
Bryant, P. E. & U. Goswami. 1987. Phonological awareness and learning to read. In J. R. Beech & A. M. Colley (eds. ). Cognitive Approach to Reading. New York: Wiley, 213-243.
Hampe, B. (ed.). 2005. From Perception to Meaning: Image Schemas in Cognitive Linguistics. Berlin: Mouton de Gruyter.
学位论文
李知恩. 2011. 量词的跨语言研究. 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覃东生. 2007. 宾阳话语法研究. 广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Huang, C. -T. James (黄正德). 1982. Logical Relations in Chinese and the Theory of Grammar. Ph. D. dissertation, MIT, Cambridge, MA.
(译著)
赵元任著, 吕叔湘译, 1979, 《汉语口语语法》. 北京: 商务印书馆。原著: Chao, Yuen Ren. 1968. A Grammar of Spoken Chinese. Berkeley, CA: California University Press.
会议论文
Wu, F. , T. Haskell & E. Andersen. 2006. The interaction of lexical, syntactic and discourse factors in online Chinese parsing: Evidence from eyetracking. Presented at The 19th Annual CUNY Conference on Human Sentence Processing. New York: CUNY Graduate School and University Center.
研究报告
Cumming, A. , R. Kantor, K. Baba, K. Eouanzoui, U. Erdosy & M. James. 2006. Analysis of discourse features and verification of scoring levels for independent and integrated prototype written tasks for the new TOEFL test. TOEFL: Monograph Report No. 30.
网络文献
Sanders, N. 2003. Opacity and sound change in the Polish lexicon. http://sanders.phonologist.org/diss.html.
本文来源:南大海外
往期推荐
重 磅|2022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申报公告(附语言学课题指南)
学术会议|第十二届东亚汉语教学研究生论坛@2月20日截稿!
刊讯|《国际汉语教学研究》2021年第4期(留言赠刊)
讲座预告|祖晓梅: “中国文化和国情教学参考框架”解读与应用
欢迎加入
“语言学心得交流分享群”“语言学考博/考研/保研交流群”
今日小编:心得君
审 核:心得君
转载&合作请联系
"心得君"
微信:xindejun_yyx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