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回京休假,终于了却一个心愿,就是再次登门看望郝盛琦老人家。过去在京短暂停留时,郝老都不在家而难见一面。也难怪,郝老身兼多职,一直热心于国事,积极投身于公共事务,也正因为如此,我过去多年也很少给他老人家打个电话,倒不是自己不懂感恩,而是觉得他老人家故交、老部下众多,每个人都常打电话来请安,也许对他是个安慰,但我更倾向于认为这对92岁高龄的他来说是个负担。所以,自2005年第一次见面,后来我只两次电话请安,但对他老人家的惦念和感恩倒是分秒不曾忘记。
2002年,在网友们的不断鼓励下,我将1998年写成并传播甚广的《为毛泽东辩护——兼谈dxp的历史责任和本来面目》于当年9月9日前写成一本30万字的著作《巨人的背影——为毛泽东辩护及当代中国问题省思》,之后联系出版社不果,香港一个出版社编辑直言不讳地告诉我:“董博士,我尊敬您的学术能力,但一本正面写毛泽东的书不会有人出版,事实上,海外中文出版界很多人都曾自己或国内亲属在毛泽东时代受到过委屈。”考虑到自己对该书的信心和个人的信仰,被逼无奈创立南洋出版社来自己出版该书,连同编辑出版那本全球第一套双版本完整版《金瓶梅》,在之后的短暂几年里用光了自己的积蓄,验证了新加坡图书界“要破产搞出版”行业咒语。
另一个挑战是精神层面的,虽然新加坡本地中文电视第八波道,马来西亚《南洋商报》等媒体给予报道,安排演讲不断,但整体上说缺乏该书主要关系方——中国官方高层的哪怕象征性的支持和认可,也曾写信向中宣部申请资助而无果(那时我经济上出多进少,已经越来越紧张,中宣部每年那么多经费也不赞助我些,唉!我和国内那些拿着工资和福利,用研究经费著述出书的境况是天上地下。美国的经验值得中国借鉴),自己像是唐吉坷德自不量力地向着庞大的非毛势力搏斗,也如同大海里的单舟划行者,深感孤独、寂寞和无助。一直到2005年,在友人的牵线下结识郝老,获得了巨大的精神鼓励。
郝老曾在解放前加入地下党,文革期间任中央办公厅副主任,后任中顾委副秘书长。当我第一次见到他时,看他一条腿是瘸的,一问方知:郝老在文革期间一条腿被打坏。但郝老对自己曾经遭遇的委屈根本不当回事,并以超然的大度说:“这没什么。”他老人家的豁达和宏大的历史情怀由此展现出来。对新中国发展的初期阶段的失误,一个人能超越个人的得失荣辱来进行理性客观的评价,是需要相当的眼界和气度的。尤其这些曾在毛主席身边工作过的人,对历史事件的了解认知也远非普通民众可比,他们对历史问题的态度更值得我们参考与深思。
郝老对我这么年轻感到惊讶。他没有想到写这种大范围推翻历史评价著作的是个30多岁的年轻人。他说:“我今夏临上去北戴河的火车时拿到这本书,我这个岁数很少有书能让我翻几页,但我在北戴河期间将该书看了两遍。”这么厚的书能让当时81岁的他老人家看两遍,令我感动万分。郝老回京后就要求见我,并叮嘱要带3本书给他。他要亲自将我的书送到胡锦涛和温家宝手上,争取中央批准出版一个内部发行版。听此,我过去几年艰苦付出的辛酸和疲惫似乎得到了最大的安慰。郝老就如同我在茫茫大海里独舟漂泊时,看到的由远而近的桅杆,给我信心与希望。考虑到该书中有很多的错别字和嬉笑怒骂的成分,我连忙表决心:“如果中央同意出的话,我一定会把里面的这些不雅内容修改”。郝老则不以为意地说:“这没啥,该书的价值在于思想价值。”成大事者必有成大事的胸怀!
郝老对我的书和贡献给予了极大的赞誉,基于长辈对年轻人的鼓励,他老人家似乎不在乎这种对晚辈的表扬是否那么准确客观,诸如“该书涉及很多领域,这是需要社科院一个包括各专业研究团队才能完成的工作,让你一个人完成了”“该书的贡献顶得上半个中央党校”。虽然我知道他对我的赞誉属于“过誉”,但对于当时我的心境,这些赞誉让我开心受用。郝老了解到我出国前报考公务员没能如愿,他问我是否有兴趣去中央党校工作,我婉拒了郝老的好意。我自由奔放的思维模式,并不适合在党校这样的环境下开展学术和教学工作。理工科背景的熏陶,也使得我没兴趣把全部人生用来搞些纯理论性的研究和著述。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进而去解决社会现实问题,是我真正的强项和人生价值体现,只理论无行动,并非我之所好。
考虑到该书内容的敏感性,该书最终没能实现内部出版发行的目标,但郝老已经尽力了。该书的出版毕竟不是件小事,它将势必涉及到党内对改革开放的评价以及毛泽东时代历史再定位的核心问题,对《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这份纲领性文件势必就要重写。在我党追求党内统一思想,致力于深化改革的过程中,当时的领导人对涉足这一理论险滩是有所顾虑的。后来习主席强调“前后两个三十年不能互相否定”是一个对共和国历史认知的飞跃发展,而拙作和早期的那篇网文也在政治和学术圈里广泛传播,对推动全民重新认识毛泽东时代,已经发挥了它们的作用。至于我个人的得失,已经不足挂齿了。斗胆借用毛主席的一句诗自勉,就是“待到山花烂漫时,他在丛中笑”。自居此“他”,曾经的辛酸、穷困、孤独则成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使得已届中年的我对自己过去的人生道路感到充实、多维而骄傲。我常说:毛主席培养我这个学生算是没让他失望。郝老则成为我这段特殊人生历程中一位伟岸的长者,拍打掉我身上的泥土,给我鼓励与温暖。
当然,个人在为该书,以及后来制作出版那套全球唯一双版本完整版《金瓶梅》而付出惨重的代价(在我研究毛主席文化路线时,他的一句话“《金瓶梅》是《红楼梦》的祖宗”吸引我对《金瓶梅》进行深入研读),对于不计较个人物质享受的笔者来说,本不算什么,但却因当时父母年迈,自己因经济上近乎破产而没能尽孝,构成了最大的精神伤痛而无以弥补。但自问无愧于国家和这个时代。
这次与郝老再次见面,我与他老人家相约,在他百岁寿诞时,我不论在哪里都要回来给他祝寿。我也给他老人家提出个期望或建议:抓紧时间口述录音曾经的那段经历,未来交由党史研究工作者去整理成文。郝老欣然接受了我的提议。我对此的想法在最近阅读《戚本玉回忆录》《忆毛主席》(吴冷西著)时尤其强烈。自所谓的“拨乱反正”至今三十多年,伴随着出版传媒业的大发展,在错误的历史认知基础上创造的文化垃圾(图书、电视剧、电影等)充斥各大图书馆、音像资料馆里,这批老人的个人经历是宝贵的史料,对未来彻底客观评价毛泽东时代是必不可少的素材。没有这些个人经历的回忆,对毛泽东时代的认识将是理论和历史资料的梳理,而缺乏生动的实证内容。我期待着更多的那个时代的亲历者们能积极主动来抢救自己那宝贵的记忆。
祝郝老万寿无疆!
(下图是郝老在第二遍阅读拙作后所作的批注。感谢练佩红女士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