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起武器,保卫智商——如何对教材进行垃圾回收再利用
仍然是一篇旧文,因为昨天和几位做老师的朋友聊天,又聊到相关话题,看来有些问题是常聊常新:
在朋友的微信里看到一个智力游戏:
有一个黑猩猩在上午7点还在看电视,突然有个人敲门7次,原来是那个黑猩猩的好朋友带来了惊喜早餐。他带来了7种黑猩猩最喜欢吃的东西:巧克力派、芝士、巧克力糖、面包、炒饭、牛奶,还有香蕉!你觉得黑猩猩应该先打开什么呢?
我想了想,先回复“门”,又回复“香蕉皮”。
课间休息时,我打开微信,看到朋友回复我:“答案是‘开口’。一听到有陌生人按门铃,一般会习惯性地问:‘谁啊?’接着打开门,再接着打开自己爱吃的装有食物的盒子。大部分童鞋以为是开门,这就教育我们以后要有安全意识,不要轻易开门,开门前问问是哪位。”
我惊奇坏了:居然是“开口”!?这严重侮辱我的智商!!!
正好上课了,我把这个智力游戏告诉学生们,让他们讨论黑猩猩会先打开什么。
甲同学说:我觉得黑猩猩会先打开门,因为朋友是最重要的,而不是看电视是最重要的。
乙同学说:我也觉得是先打开门,不打开门它怎么吃东西啊?
丙同学问:老师,我想知道,这些食品是装在盒子里的还是放在盘子里的?盒子上有没有丝带?
我回答:原题里没有说,所以不能确定。
丙同学说:你不说清楚前提,让人怎么回答?
我回答:我不能说前提,因为原题里没有说到这些前提,我是不能改变题目的,否则答案就会改变。
然后我把我的答案和朋友回复的答案告诉学生,问学生:我答错了吗?
学生们回答:没有啊。
我又把我对朋友的回复加上更详细的说明告诉学生们:黑猩猩不会说话,开门之前先问谁是人的习惯做法。我在回答之前考虑了几种情况:第一,门有没有开,因为在门开着的情况下,人出于礼貌也会敲门,得到允许之后才会进入。然后,食物有没有包装。我刚才为什么说我不能改变原题,因为我们在答题时需要根据题目提供的信息考虑到各种可能性,如果我改变了题目,可能的情况和答案就会改变。如果门关着,答案就是先开门。如果门开着并且食物有包装,答案可能是先打开食物包装……
但是,“先开口问是谁“这个答案是最不合理的,我不能说它绝对是错的,因为这只黑猩猩有可能被训练得像人一样会说话,也像人一样聪明,但题目里也没有说黑猩猩接受了这种训练,而且”黑猩猩接受这种训练具备这种能力“在现实中发生的可能性非常小。所以这个答案的可能性是极小的。
这时甲同学表示要说话:动物们有通用的语言,我们可能听不懂,但它们自己能听懂。
我说:那么,作为一只黑猩猩,它有没有养成习惯,在开门之前先用动物语言问一下对方是谁?我不是动物学家,我不能确定黑猩猩有没有这种习惯。有可能有,也有可能没有。所有可能的答案里可以加上”先开口问是谁“。但这种情况发生是需要许多前提条件的:首先,黑猩猩要聪明到能够警惕敲门者怀有恶意,其次还要有足够的理性认识到应该先确认敲门者身份再开门,再次,还要具备能够通过语言交流、确认对方身份的能力。如果黑猩猩不能自己在长期的进化中发展出这些能力,还需要经过人的训练。如果这只黑猩猩没有这种习惯,门又开着,食物也没包装,答案就成了”开口“,只是这时候它不是开口问是谁,而是开口啃食物。
通过考虑各种可能的前提、细节,现在我们有了很多种可能性大小不一的答案。但这个题目没有说明相关的前提,却把可能性极小的”先开口问是谁“规定为正确答案。
这种”正确答案“基本上无法靠理性和逻辑得到,因为题目里缺少许多细节信息,靠现有的信息基本推论不出黑猩猩会先“开口问是谁”这个答案。也就是说,它测不出智商,只能测出……我也想不出它能测试出什么来,也许能测试出运气?
做这个智力游戏,如果以它的正确答案作为判断自己的智商的依据,是会变傻的。我怀疑确定这个“正确答案”的人的脑子是个筛子:漏洞太多了。(当然这个出题者还是有一点小聪明的,他用了好几个“7”作为干扰因素,但这种干扰因素也没起什么作用。)
这类游戏应该改名为“致傻游戏”。面对这种问题,如果受它的限制,遵循它的思路,就会损害自己的智商。但如果将它当成讨论的对象,运用批判意识和批判思维不断向它问问题,就能使自己变得聪明,并明白题目设计者智商堪忧。
这种题——用一个漏洞百出的材料,确定一个无逻辑的无厘头答案——在现在的学校教材里到处可见。
前段时间我发过一篇《当焚当禁的书——青少年版名著》,简单讲,理由就是这种书把经典删减修改成了垃圾。现在的语文教材里这种变宝为废的例子也很多——把原始文本在逻辑上删减得上气不接下气,又修改得文采全无。就如你买了一条鲜鱼,交给厨师。厨师先是大砍刀剁成数段,掐头去尾,不留中间,剩下几块片状物。又拿剔骨尖刀将鱼肉细细剔去,只剩枯骨。然后再找些三鹿奶加些毒面粉拍在鱼骨上,再在地沟油里炸过,搞得色香味以及营养全无,然后端给你。
面对这种无逻辑不能培养理性,无文采不能提升审美的课文,你是吃呢,还是扔?
昨天和几位做老师的朋友聊天,其中一位老师谈到最近要给学生讲苏教版语文四年级的课文《普罗米修斯盗火》,并把课文发给我看。这篇《普罗米修斯盗火》就是一个变宝为废的典型:
普罗米修斯盗火
传说地球上本没有火种,那时人类的生活非常困苦。没有火烧烤食物,只好吃生的东西,没有火来照明,就只好在那无边的黑暗中,度过一个又一个漫长的夜晚……
普罗米修斯是个勇敢而极富同情心的神。他看到人类生活在寒冷和黑暗中,决心为人类盗取天火。
普罗米修斯躲在太阳车所要经过的路上。当太阳神阿波罗驾驶着太阳车轰隆隆从天空中驶过的时候,普罗米修斯悄悄地将茴香树的枝条插进太阳车的烈焰中,偷取了火种。
普罗米修斯小心翼翼地把火种带到人间。从此,人类就用火来烧熟食物,驱寒取暖,用火来打造工具,还用火来驱赶凶猛的野兽。人类文明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主神宙斯站在奥林匹斯圣山上,发现人间烟火袅袅,立刻追查是谁盗走了天火。当他得知是普罗米修斯触犯了天规,便大发雷霆,决定要狠狠惩罚他。
宙斯派天神用沉重的铁链把普罗米修斯锁在高加索山的悬崖绝壁上,让他经受烈日暴雨的折磨。就是这样,宙斯还觉得不解恨,又派了一只凶恶的鹫鹰,每天去啄食普罗米修斯的肝脏。可是,每当鹫鹰啄食以后,普罗米修斯的肝脏又会奇迹般地复原。
普罗米修斯忍受着巨大的痛苦,但他不后悔,也不屈服,情愿为人类而受苦。不知过去了多少年,普罗米修斯的英雄壮举感动了希腊大英雄赫剌克勒斯。他不远万里来到了高加索山的悬崖下,张弓搭箭,射死了凶残的鹫鹰,把普罗米修斯救了下来。
普罗米修斯终于获得了自由。
这篇课文开头的“传说地球上……”就错了。课文编写者用一个词就颠覆了古希腊人的时空观。
古希腊的一些哲学家倒是相信地球是个球体,但这种看法并不是当时的流行看法。“古人相信大地是一个圆盘,被希腊人所说的‘大海’(地中海)和我们所说的黑海平分成了两半”(《神话:希腊、罗马及北欧的神话故事和英雄传说》(美)依迪丝·汉密尔顿 P66页。)各民族的神话故事背后都有特定的时空观,如此,神话体系才能建立起来,神话故事才能言之成理。希腊神话中有一则宙斯确定“大地之脐”的故事,传说宙斯让两只神鹰从大地两端往中间飞,在相遇处建了一座神庙——德尔斐神庙。定此处为“大地之脐”,意思是大地的中心。如果古希腊人认为大地是个球,怎么会有关于大地的肚脐眼儿的神话?
普罗米修斯为什么要救助人?按照这篇课文里的解释,是因为他勇敢而极富同情心。
那天讨论时一位老师提出了这个问题::“但是奥林匹斯山那么多的神,只有普罗米修斯是有同情心的,其他神都冷酷无情?”而且由此还会延伸出许多问题:众神与人类是何处关系?宙斯为何禁止将火传给人类?
在古斯塔夫·施瓦布的《希腊神话故事》、周作人译的《希腊神话》,以及前面提到的汉密尔顿的《神话》里,都说到在希腊神话里,是普罗米修斯创造了人。宙斯之所以禁止将火传给人类,是因为普罗米修斯欺骗了他,以及担心人类获得火之后随之发展出巨大的力量,威胁到神的地位。
情节的缺失,产生了差别巨大的答案。按照课文的逻辑,是因为普罗米修斯有同情心,背后隐含的意识预设,是善恶截然二分的极端化、一元化的思维:英雄普罗米修斯天生就是纯善之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救世主,而以宙斯为首的奥林匹斯山众神则是邪恶联盟,先天缺乏恻隐之心,理应打倒在地,再踏上一万只脚。
下面是古斯塔夫·施瓦布的《希腊神话故事》普罗米修斯一篇的节选。
在这段内容里,人与神的关系(人是神的创造物、敬拜者,神则保护人),体现了权利与义务的冲突。“神祇们聚会商谈……普罗米修斯作为人类的维护者出席了会议”,反映的是当时古希腊的民主体制背景。在这段内容中,宙斯是一个神族利益的维护者,并且能够比较开明的允许人类代表——普罗米修斯为人类争取权益。背后体现的,是对人类问题的复杂性的认识,以及通过博弈、协商解决矛盾的思维方式。
除此之外,从这段话里还能了解到古希腊时代的社会状况,如医学(涂药膏或服药减轻痛苦)、巫术(占卜、圆梦,解释鸟的飞翔和祭祀显示的各种征兆)、技术(勘探矿产,开采铁和金银,农耕)等等。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里有一篇课文《巨人的花园》,原作者是王尔德。文后有一道阅读题:
“喂!你赶快滚出去!”巨人大声叱责。小男孩没有拔腿逃跑,却用他那会说话的眼睛凝视着巨人。不知怎么,巨人看着他的眼神,心里感到火辣辣的。这个小男孩在树下一伸手,桃树马上绽出绿芽,开出许多美丽的花朵。
“噢!是这么回事呀!”巨人终于明白,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他不禁抱住了那个孩子:“唤来寒冬的,是我那颗任性、冷酷的心啊!要不是你提醒,春天将永远被我赶走了。谢谢你!”
——课文节选
“唤来寒冬的,是我那颗任性、冷酷的心啊!”这是巨人醒悟后说的一句话,他明白了春天不到花园里来的原因:( )(1分)
A、因为自己太任性——一次次赶走孩子们,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
B、因为春天还没有到来。
教材规定的正确答案是A。
对于这种变宝为废的材料,可以换个思路——像对待《环球时报》的社论一样,当成训练基础批判思维能力的对象。
如果孩子有批判意识和批判思维的话,他就会问:为什么巨人赶走了孩子,冬天就来了?为什么小男孩不怕巨人?为什么小男孩一伸手,桃树就开花?为什么没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
这些问题在课文里是得不到答案的,因为这篇课文是经过删改的,把王尔德的原文删改得剩下不到三分之一,而且剩下的也面目全非。课文里的小男孩只是一个普通孩子,在原著里,这个小男孩是上帝之子——耶稣。
面对这样的教材和阅读题,孩子除了放弃思考、死背“正确答案”之外,别无他法。最终致傻。
这种阅读题还试图与本文开头所说的智力游戏一样,教导孩子懂得一个道理或知识:智力游戏要告诉你“注意安全,开门前先问清楚是谁”,阅读题则要告诉孩子“不能任性,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
我不否认这些道理和知识的正确性和合理性(在某些角度上),但它们根本无法从游戏、阅读题中推导出来。
或许设计游戏和阅读题的人不愿意把道理和知识直接灌输给读者,而是想通过游戏、故事引发读者的思考,让读者自己领悟出这个道理。但是事与愿违,这种逻辑与文采俱无的设计无法引发思考,反而伤害智力,并且让人怀疑其所说的道理、知识(假如还没被弄傻的话)——误智亦误德。
如果不想被弄傻,就要具备批判意识和批判思维,批判意识让你遇到这种智力游戏或者阅读题时想到要问问题,批判思维让你明白问什么问题。问到最后,你就会意识到这些智力游戏和改编后的文本原来漏洞百出,而你则成为一个聪明人,并且思维更加严谨。
在此基础上,再去读原来的文本,与改编后的文本对比,云泥立判。审美能力、阅读鉴赏能力就在这个过程中提升了——从这个角度讲,变宝为废的改编者如此含垢忍辱也是有价值的。
我们本不必经历这个分析垃圾再去品尝美食的过程,直接品尝美食,更节省时间,也避免受到种种毒素的污染。但现实是我们的起点是一个垃圾制造厂,就只能踏着垃圾走出去。
面对这样的现实,就要拿起批判的武器,保卫自己的智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