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不让眼神像骆驼一样疲惫

2018-01-19 张安仁 秋云 之子清扬

从前,骆驼是很好奇的动物,它总是睁大着眼睛。那时,它住的地方有草、有苹果树。一天,骆驼离开了它住的地方,开始流浪。很久之后的某一天,它到了沙漠边缘。骆驼很惊讶:除了沙就没有别的了?它想:“这后面一定有其他的东西!”它走向第一座沙丘,然后绕过它继续前行。

 

那后面除了另一座沙丘,什么也没有。骆驼继续走。“这后面一定有别的东西。”它想。那后面又是除了另一座沙丘,什么也没有。就这样,骆驼走过了数十、数百、数千座沙丘,它往沙漠腹地走去。“那后面一定有别的东西,一定有别的东西,一定有……”

 

骆驼继续前行,它又渴又累,眼皮也越来越重。当走过最后一座沙丘时,骆驼已经失去了最后的勇气。“那后面一定什么都没有。”它想。但在最后这座沙丘后面有树木,树荫下还有泉水。骆驼走向泉水,开始狂饮。“什么也没有。”它想。骆驼喝着水,它的眼睛差不多快闭起来了。它还是想:“那后面什么也没有,什么也没有。”

 

从那天起,骆驼就有了疲倦的眼神。

 


这是舒比格的《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中的一篇故事。

 

故事的后面是:骆驼的眼睛差不多快闭起来了,有了疲惫的眼神。

为什么会这样呢?

故事本身也说了:它开始很好奇,然后它一直向前走向前走,经过一座沙丘,还是一座沙丘,还是一座沙丘。到后面,它就开始说:什么也没有,什么也没有。

其实到后面,它发现了不再是沙丘的东西,有浅水啊绿地啊,而且它还狂饮泉水,可是它还是说什么也没有。

为什么骆驼就有了疲惫的眼神呢?

因为它之前经历了那么多的沙丘。

成人不要成为孩子的沙丘,不要把世界说成只有沙丘

 

因为它之前经历了那么多的沙丘。

这可以从好多角度想。

一个角度是:这种经历有一种洗脑的效果。使它形成一种思维定式,即使它后来遇到不是沙丘的事物,它也仍然用这种思维定式思考,这就使它无法发现泉水、绿地与沙丘的不同。

还有一个角度:这种经历已经使它绝望了。骆驼原来生活的地方可以说是一个什么都有的地方,然后它想要从这个地方出发寻找这个地方没有的事物。但是它经过一段什么都没有的旅途后,它的希望已经耗尽了,也就是说它的心力、好奇心耗尽了,这个时候它已经不在乎想要看到什么了。因为好奇心嘛,就是想要看到在相同的环境下有什么不同。

这个不同不一定是完全新的、不同的事物。比如沙子后面是不是有一棵树。这棵树可能在它原来的环境里是司空见惯的,但是在沙漠里有一树这样的树,组合起来,就是一种新奇的感觉。

它好奇的是这种感觉。但在经历了这段什么新奇的感觉也没有旅程后,它的好奇心就被耗尽了,它不再追寻这种新奇感了。

所以即使它看到泉水并且痛饮,它也像没看见一样。因为它的好奇心已经不在了,已经心不在焉了。心不在焉,就会视而不见,食而不知其味。

故事里面说的是:当走过最后一座沙丘时,骆驼已经失去了最后的勇气。

这个勇气指的是什么?

指的就是好奇心,就是生命力、希望。就是说骆驼已经不抱希望了。

所以说骆驼刚开始走的时候,是抱着希望的。就像故事里说:“这后面一定有别的东西”,它希望除了沙丘之外,还能看到别的能使它感到新奇的东西。

  

那好奇心是指什么呢?

有好奇心意味着能够欣赏,欣赏意味着什么?

欣赏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在于欣赏的是和自己不同的东西,但这种不同的东西在本质上是和自己相同的,这个相同的东西,就是生命啊道啊,在这个层面上是相同的。但在这个层面之下,就是不同的生命、存在的形态。

因为有同,我才能欣赏,因为有不同,我才有欣赏的欲望。

这个欲望,就是好奇心。通过满足好奇心,我们看到的不同的生存的形态,不同的事物的存在方式。我们就更能认识生命本身,或者说能够让自己的生命更加完整。

 

带着这个好奇心,就像这只骆驼一样。它发现什么也没有什么也没有。

但其实是有的,因为有沙丘嘛。

但是这里说的什么也没有的意思,是指没有不同的事物、形态。

当然我们也可以说,沙丘也有不同啊,有不同的形状、线条。但是当看完了这些之后呢?或者说,有没有更明显的更强烈的不同呢?

 

所以,这个故事的主线就是骆驼的好奇心。到最后,它失去了最后的勇气,有了疲惫的眼神。这让人觉得挺遗憾的。

我会想,如果我是这只骆驼的话,我会感到很惋惜。

我不愿意这样的事情发生。

 

那为什么这样的事情会发生呢?

那如果我不想像这只骆驼一样最后失去好奇心呢?一开始好奇的睁大眼睛,最后却有了疲惫的眼神。

在现代生活里,像骆驼这样的经历是很普遍的。每个人生下来都是一只好奇的骆驼。

我觉得,在人的生活里,除非处于极端单调的生存环境,否则他不会因为经历一段单调的旅程而丧失好奇心。而是因为后天的教导。

就是,成人人为的告诉孩子:这个世界就是这样的,就是千篇一律的,没有什么不同,没有什么惊喜,你对此不要抱什么希望,不要去寻找,不要想着有什么不同。你就在这个沙漠一样的世界里呆着就可以了。

于是,孩子在这样一次又一次的打击之下,好奇的眼神就没有了,变成了疲惫的眼神。也就是说,他的生命力被压制了。

 

我小的时候,我们家后面都是山,我远远的望着那些山的时候,经常想那些山的后面是什么呢?

我也问过大人。他们会说:那边是隔壁的什么村,翻过山就是。

我一听,哦,原来是跟我们差不多的村子啊。

但是我还是不死心,接着问:那,再过去的那个村子的山的另一边呢?

大人说:还是村子啊。

可是我觉得:那么遥远的地方,应该有和我们熟悉的村庄不一样的东西吧。所以我还是不死心,接着问:那,那个再过去的村子的山的再过去的另一边呢?

大人就会说:那就不知道了,可能是山吧?

我还是不会死心,还要接着问:如果是山的话,那山的另一边还是什么呢?

我觉得,那么遥远的地方,你们大人都没有到过,我就有一种向往和好奇:那个地方是什么样的,我预想着会发现不一样的世界。

  

不能让孩子成为疲惫的骆驼

 

这种情景,我觉得是人在成长过程中普遍的心理,有好多文学作品讲过孩子如何去寻求未知。无论生活在什么样的自然环境下,好奇心这里体现为孩子对于自然环境中未知世界的寻找,要去追寻地平线之后是什么,或者想要了解另一座小岛、另一片草地、另一座森林,他总是想象着在那里会发现不同。因为如果他想着那个小岛和这个小岛没区别,那片草地和这片草地没区别,他就不会去想了解。

我记得严凌君青春读书课里有一篇文章,讲一个孩子总想去另一个小岛上,结果去了之后,发现没有什么不同,结果他回来之后就哭了一场。

  

我小的时候,住在平原上,一望出去直接看到地平线,树都很少。但我放了学之后还是喜欢到各个村子的田野里乱转。我想找什么呢?哪怕找到一个高出地面的土堆,或者一个土坑,我都会很兴奋,因为我找到了与平地不同的东西。总是希望在土堆、土坑里发现不同的东西。比如新奇的昆虫啊,或者在庄稼里看不到的刺猬啊兔子啊。

而且每天去上学我也喜欢走不同的路。有时候走同一条路,不经意从另一个角度看到墙头的苔藓、一棵枣树、一棵柳树,有些不一样,就会吸引我,我就会向那个方向走过去。

这是说的在空间上找到不同的事物、不同的路线,最终的目的就是想到看到不同的形态、不同的事物。

 

在同一件事物里也能发现新的东西,这让这件事更有趣。

我小的时候喜欢干的一件事是暑假抓知了。抓得多了我发现知了是感知到人的,它特别灵敏。当我发现这件事后,对抓知了更起劲了。这种发现让我觉得知了是我的对手,我要想办法变得比它更灵敏更小心,我还要判断它向哪个方向飞。而且有的知了能够立刻感知到人,有的知了则很笨很呆,我要琢磨我怎么才能感知到知了的这些不同。这让暑假的每一天都变得很有意思。

 

那时我有一个很好的朋友,我很希望他能够和我一起去山那边。我对他说:“我们来个约定好不好?我们长大以后一起去山的那边。”

他就看着我愣住了。好像觉得我怎么会有这种想法。他好像从来没有想过要去那么远的地方,觉得这种事情太不可思议了。

  

我有一种感觉,就是这种人好像很早就死掉了,

就像骆驼一样,不再有好奇心。脑袋里只有一个想法:什么也没有。

好奇心丧失了之后,不过就是一个机械而已,停留在欲望的层面,像动物一样,每天重复着相同的动作。当然他还是一个人,没有丧失生命,要不然就真的死掉了。

当然,有的人不太能意识到,有的人能意识到,却没有这种能力了。

小孩子好比是已经冒出来的苗,你可以看到小苗是向上生长的生命,有蓬勃的朝气。等到他成年,那种生气、朝气就不见了,他在重复他周围的人、家庭的人的类似的生活。

  

一个人、或者一个孩子,他的好奇心是怎么引发的。

其实没有引发,生下来就有,就是生命力本身。

那是怎么失去的?

一个是外界环境。

当然很少有人生活在极端单调的环境里,比如一个人生下来就被封闭在一个房间里,也可能有其它的房间,但每个房间都是一样的。这种情形是很少的。

我曾经看到过一篇文章,讲一个人被关在一间牢房里很多年,他对这个牢房熟悉到可以闭着眼从一边走到另一边,然后停下来时,鼻尖恰好几乎要贴到墙壁上。但是即使是这样,他也没有丧失好奇心。当他发现地板或者墙壁上一条以前没有发现的细小的裂缝时,那就是他的狂欢节。

  

我觉得最大的阻碍、最大的破坏性的力量,是成人的管教。这是一个孩子之所以丧失好奇心的主要原因,

 

当然还有另一个原因,就是现实生活的压力:骆驼为满足好奇心,要走过一个又一个沙丘,在这个过程中它有可能会渴死。

 

这就是大多人不愿意冒险、不愿意寻找未知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成年人在这种生存状态、管教下绝望了,认为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儿了。

这是人的一个特点:思维、意识很容易受限于当下的生活环境。意识不到这个世界是变化的。我们现在的好多观点,都是近几十年、甚至近几年产生的。但是好多人就会把这些观点当做天经地义的、一成不变的,觉得以后还会一直这样下去。没有想到世界一直在发生变化。

因为他看不见这些变化。

为什么看不见变化呢?因为他已经跟这个世界隔膜了。

这就跟我们的教育有关系。我们的教育的最大特点是要求孩子用现成的、固定的概念去套这个现实世界。他就感受不到鲜活的、具体的变化,这也会导致他丧失好奇心。这就是一个恶性循环。

这种疲惫的眼神、姿态,在成年人身上一直以来都很普遍,而现在这种疲惫的眼神在小孩子的身上出现得越来越多,还有小龄化的倾向。

那人怎么保持好奇心呢?

 

我觉得已经有答案了

一个是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要注意承认、理解、包容、鼓励孩子的想象,对不同世界、地域的新奇形式的寻找的欲望。

另外,对于现实世界的知识,我们不能把它们当成固定的、死的东西教给孩子,而是要当成活的、不断发展变化的内容,让孩子去了解。这样的话,当孩子使用这些知识认识世界的时候,就不会说:我已经运用知识认识了这个世界,它就是这样的了,不会再有什么新鲜的东西了。不是的,他还是会发现新的东西。

所有的知识,只不过是帮助他看待、感受、认识这个世界的辅助性的工具。

所谓“辅助性的工具”,是指什么呢?就是本来我有眼睛,我能看到那朵花。但我想更清楚的看到花的细节,我就需要一个放大镜;我想了解花的内部成分,我就需要烧杯、化学试剂之类。这都是帮助我全面了解这朵花的辅助性工具。

 

可是面对已经丧失了好奇心的成人要怎么做呢?他已经有了疲惫的眼神了。

那就要把他当做一个比较难教的学生。假如说你的课堂上来了一位自觉很聪明的学生,因为他觉得自己已经学了很多知识了,已经了解了世界上所有的事物,对所有的事物已经有了固定的看法。而其他的学生都很活泼,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对于第一个学生当然不能像对待其它学生一样。

  

孩子跟家里的成人接触是最多的,那作为一个成人在面对孩子的好奇心时,当然是要鼓励、保护的,但是成人本身的好奇心就是沉默的,眼神就是疲惫的,他怎么能够鼓励和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呢?

这是一种精神上的疲惫。当人的身体疲惫时,需要吃东西获得能量,需要休息进行调整。

那什么是精神上的能量和力量。

疲惫实际上是绝望,没有欲望想发现新奇的东西,没有能力发现。那就要从这两方面入手。

具体的说,阅读方面怎么办呢?

阅读,首先就要保证好玩儿。

好玩儿,就是高兴。

好玩儿有几种。

一种就是处于自由的、开放的状态。让孩子自由的选择图书,自由的阅读,就像这个骆驼,自由的选择方向、自由的走。而不是先给这个骆驼规定好往哪里走、怎么走、每天走多少步。这种规定在一开始就会让骆驼丧失好奇心,产生疲惫的眼神。

第二个意思,就是在他能够不断发现新的东西,并能真切的感受它。所谓的真切的感觉,就是刚才说到的:与他所面对的事物是没有隔膜的。所谓的隔膜,就是把辅助性的工具当成自己的感官,这样就把事物分割成死的、抽象的碎片了。这就像有些人喜欢吃有机的、天然的食物,而把工具当感官的人吃的是各种装在药瓶里的维生素,吃维生素肯定感受不到食物的味道、口感、香气,也就没有吃饭的快乐。

能真切的感受和能发现新的东西实际上是相辅相成的。

第三个意思,是不断的引起共鸣的东西。共鸣的意思是:外界的东西能够让自己感受到自己的生命力的运动。比如我看了舒比格的书,为什么觉得非常好呢?因为我看了之后,我觉得我的脑袋真的好像发生了宇宙大爆炸一样,有无数个新的、好玩儿的想法冒出来。

如果我看了其它的书,觉得作者想象真是奇特,那效果就要次一些。当然那也是一种共鸣,因为我能欣赏它。

但是,最理想的状态应当是这样的:我读了这本书后,我既能感受这本书本身的美好,同时我自己也能产生一些美好的东西,就是有漂亮的花儿在我的生命里绽放了。能达到这种效果的书才是最好的书,也就是最好玩儿的书,最能滋养好奇心的书。想要让眼神不疲惫,就要读这样的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