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中共党史中的六中全会(第六期)
中共党史中的六中全会
(第六期)
编者按:
2021年,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百年恰是风华正茂。在7月1日召开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初心易得,始终难守。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11月8日至11日,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在京召开,重点研究全面总结党的百年奋斗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问题,审议《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史为鉴,才能开创未来。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北京师范大学求索学社特推出“中共党史中的六中全会”学习专栏,共计十三期,每期分为上下两编。上编聚焦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下编梳理中共党史中的六中全会和我们党关于历史问题的两个决议,从党的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献礼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中华民族近代以来180多年的历史、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100年的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70多年的历史都充分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
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断完善党的领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记“国之大者”,不断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21年版,第10-11页。
通过第一个关于社会主义
精神文明建设的纲领性文件
——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
图丨1986年9月29日,《人民日报》全文刊发
《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
《决议》阐述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强调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关系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大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在社会主义时期,物质文明为精神文明的发展提供物质条件和实践经验,精神文明建设又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为它的正确发展方向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
《决议》提出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方针和根本任务。强调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战略地位决定了它必须是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精神文明建设,必须是促进全面改革和实行对外开放的精神文明建设,必须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决议》明确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指出精神文明建设要坚持一切着眼于建设,把注意力集中到团结人民、充分发挥人民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和创造精神上来,集中到满足人民的文化和精神需求上来,集中到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上来,归根到底,集中到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上来。在道德建设上,要从实际出发,鼓励先进,照顾多数,把先进性的要求同广泛性的要求结合起来。要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纪律的教育。搞资产阶级自由化,即否定社会主义制度、主张资本主义制度,是根本违背人民利益和历史潮流,为广大人民所坚决反对的。加强民主和法制建设,根本问题是教育人。马克思主义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着指导作用,要在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尤其是青年中积极倡导学习马克思主义。
《决议》是中国共产党制定的第一个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对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指导方针、根本任务和主要内容作了明确规定,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科学指导。随着会议精神的贯彻,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建设活动不断发展,加强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教育,整个社会风气有所好转。但总体上,精神文明建设落后于物质文明建设的现象在当时仍然存在,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还需在实践中继续付出艰辛的努力。
图文|王珊 李怡然
审核|石卓群
排版|任玉琦
责编|郭 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