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知乎书店上线,拿知识变现的事怎么样了?

2016-10-16 江博读书会名著精读


在知乎想要的规模化上,它大概得放弃一些自己原本熟悉的路径。


三年前,知乎推出了第一本电子书 —— 知乎周刊。其后,他们又相继推出了另外三个电子书系列,分别是“知乎盐”“知乎一小时”和“知乎周刊 Plus”。

过去,你可能在亚马逊或豆瓣读书平台上接触过这些书籍,现在知乎决定把电子书也搬到自己的平台上。





在新版知乎应用的“更多” Tab 里,新增了一个我的书架选项,点击书架右上角即可进入知乎书店,以后你可以直接在这里购买和阅读知乎出品的电子书。

这个栏目承袭了知乎原有的一些风格,比如在书籍购买页你可以进行评论,作者可以直接回复读者的评论。点击书籍作者的头像,会直接链接到作者的知乎主页。主页打通了每一个用户的 Live、问答、专栏等不同内容。





和之前的 Live、值乎一样,知乎书店也是为知乎上的内容生产者提供回报

书店是今年知乎在加入了值乎、知乎 Live 等功能之后,又增加的一项知识变现功能。

推出的这些不同功能背后,折射着知乎一直以来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如何让用户持续不断地分享高质量的信息?

五年来,知乎从一个小众聚集地逐渐变成了一个拥有 5000 万注册用户的平台。随之而来的变化是用户每天接触信息的渠道从电脑变成了手机。

这意味着人们在碎片化信息充斥的时代,你很难再像原来坐在电脑前一样,认认真真组织好语言回答每个问题。这对知乎的影响是——优质答案会逐渐变少,所谓的“精英群体”也开始流失。

另外一个问题是,早期混知乎,用户获取曝光度、成为大 V 的唯一途径是尽可能多地回答自己擅长的问题,并写出高点赞数的答案。

但没太多人有动力年复一年一直这么做。

所以知乎做了一些尝试来解决这个问题。打造知乎书店、值乎或是知乎 Live,都为那些优质回答者提供了除问答之外的更多途径来实现知识变现。

以知乎 Live 为例,根据知乎的统计数据,上线三个月,Live 共推出了 557 场讲座。一场大约时长为 1 小时的在线语音讲座,能为讲者带来单场上万元的收入。





其中知乎用户葛巾所做的一场“正装入门:先穿对,再穿贵”的 Live,总计有超过 3 万人花 50 元听了这场 Live(200 人现场,其他是之后买的回顾),创造了整场收入超过 15 万的数字。

同样为内容贡献者提供回报的还有值乎,在 60 秒语音问答的火爆消退后,知乎加入了一对一咨询功能,增加知乎里有影响力的 “大 V” 答主们知识变现的路径。

相比起知乎 Live 或者值乎,知乎书店可能是不那么高效率的知识变现方式,本来电子书定价就不高, App Store 内的应用所提供的应用内虚拟物品购买,还需要缴纳 30% 的收益给苹果。如果之后和出版社合作,按惯例大部分收入得给出版社。

总之这对知乎来说没什么“钱途”。但“出书”对写东西的人是一种激励,现在搬到知乎应用里,则能帮助买书的人直接关注到作者。

只是这些激励更多只给了一小圈人

除了知识变现,媒体沟通会上经常提及的还有“规模化”一词。

“知乎 Live 要在接下来扩展它的生产者和消费者”,“知乎的机构帐号希望和更多领域合作,实现规模化的发展阶段”。

这些都是知乎的创始人们在现场所提到的愿景。

当知乎创始人们谈着“规模化”,你会发现知乎社区背后运作的机制依然是那套早期的方式。

在知乎里,排在最前面的不一定是点赞最多的答案。知乎决定权重的机制取决于用户在某个领域是否有长期的分享和获得对应领域其他专业用户的认可。

但知乎也强调说最早知乎社区里的初始用户,是团队挑选的 300 名种子用户。说白了,在某些领域,种子用户为你的答案点个赞,可能等同于十个普通用户给你点的赞。

这在早期是一个有效的让好内容脱离杂音的运营方式。但随着用户群的扩大,大量人工干预已经不再有利于知乎想要的规模。

越早进入知乎社区的用户,将有更多机会获得高权重。这是个很简单的道理,你在十万人的社区脱颖而出,肯定比在 5000 万人的社区容易。

早期用户自然会容易被知乎团队关注。而知乎长期以来的邮件推荐、应用推送,为用户带去的内容也都是知乎运营团队人工决定的。得到这样的推荐,自然更容易获得更多赞和关注,从而形成一个循环。

此外,早期知乎挑到的用户更多是他们“能够”挑到的用户。这批早期聚集在知乎的群体大多只代表当时知乎团队能接触到的人,他们自然在一些领域能有不错的见解,但范围是小的。

知乎 Live 也存在着同样的问题。知乎的联合创始人李申申在接受《好奇心日报》采访时说:

“目前知乎 Live 的挑选方法主要还是靠团队,个人也可以通过邮件进行申请。”

但知乎并没有形成一套工具化的挑选方法,什么样的标准能入围依然是知乎团队说了算。

知乎的注册用户已经达到了 5000 万,但它关于变现方式的挑选都还需要依靠一个 100 多人团队里的主观判断。

但这个全部在北京工作,具体到社区运营可能不足 20 人的团队的视野,如何能够决定 5000 万知乎用户想看什么内容? 想要了解哪些领域?

这也并不是周源想做的事情。今年六月,《好奇心日报》采访他时,周源拿王思聪举例子:

“如果你找个王思聪,你永远有办法去找他,这些就是放在那里的。但是有知识、普通一点的人,他如何通过自己的努力在一个平台上被别人认识,能够成名,这个事情是需要下决心去搭建的。”

我们看到知乎采用了很多方法来激励优质内容的出现,也在使阅读、搜索、问答这些功能互相打通和连接。

但大部分涉及变现的新功能还都是依靠人来挑选,从 Live 到书都是如此。谁来做 Live、怎么做、更多回答还是更多照着自己的计划谈……都是知乎团队直接参与其中。

想实现知乎自己所说的“规模”,它大概得放弃一些自己原本熟悉的路径。

题图来自


我们坚持为读者提供真实可靠、内容饱满的名著及电影推荐,为读者提供最好的阅读享受和参考意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