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成为母亲

华哥读报 2021-05-12

(↓点击关注华哥读报↓)

来源:谁最中国

母亲,似乎从来不是一个轻松的称谓。

之于外,“母亲”更多时候关联的是责任与爱。从生育到养育,女性要付出近乎全身心的代价;之于己,“成为母亲”似乎又是女性生命旅程中未必必须、却注定意义非凡的一站。有人因而转移生活的重心,甚至暂停了原有的发展路径;有人或也因为生育,获得了新的领悟、不由分说的动力,甚至形成一股新的生命力量。

然而,亦不得不承认,生育率的下降、多元家庭结构占比的提高(包括单身、丁克、不婚族等),诸多现象的背后,是越来越多的女性选择跳过了“成为母亲”这一站。

这其中,原因是什么?成为母亲的真相是什么?除了之于社会、人类繁衍的意义,生育之于女性本身又有什么样具体的价值?……

图 | @一杯酸奶 地铁站的母亲 

某平台关于女性在生育之后是否有过后悔时刻的一次匿名调查,收集了1000余名母亲的答案。其中,有将近一半的答复表示,自己曾经有过后悔生育的念头。

“刚生完的时候尤其后悔”,一名刚成为母亲还不到一年的朋友这样说。她觉得,成为母亲,对于女性首先是生理上的挑战。“所谓的无痛,其实并不一定对所有人有效;看似更为轻松的剖腹产,其实也不像有些人说的那样轻描淡写,什么第二天就能下地之类;生育之后,身材的走样,大肚子、厚背,大小胸,涨奶堵奶,乳头被咬破、还没好又被咬破……”

虽然医疗科技的进步,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生育的死亡风险,同时改善了生育过程的体验,然而生理上的疼痛却依旧如同一大关碍横亘在许多人成为母亲的第一阶段上。

而这些,或都还不及精神上、心理上所受到的冲击,具有更长期、更深远的影响。

据统计,大约每10个产妇里面就有1个得产后抑郁症(10%~15%),一半以上会出现产后抑郁的情绪(50%~80%)。

电影 | 《82年生的金智英》

一位母亲在网上分享了自己从得知怀孕到生产期间,在医院的种种经历与感受。她甚至写下这样一句话,“成为母亲让我毫无尊严可言”。

忙碌的医院产科,往往没有隐私可言。

“医生不会等你拉上裤子才叫下一个号,如果你稍稍等了前面的女士一会儿,还会被催磨叽,甚至有时你能看到一溜光着屁股的人……好像女性跟女性之间就不应该有隐私,甚至因为怀孕,你就成了一个只是具有生育功能的机器,而不再是需要体面的某某女士。”

她在文中提到,临产前,因为难忍疼痛多叫了几声,却被医生带着嫌弃的口气阻止她“别叫了”。而即便后来了解到“别叫”也是希望产妇能保留生产时的体力,但她认为,如果医生的语气、态度可以稍稍好一点,哪怕只是好一点点,也不至于让当下的她觉得又委屈、又难受。

如此种种,让她在产后很长一段时间都陷在时而低落、时而焦虑的抑郁情绪中,甚至让她早早开始设想,如果等到自己的女儿生产,无论如何都要让她去更安心、服务更好的医院机构,哪怕是多花一点钱。

某育儿平台创始人分享了她关于女性生育问题的见解。

她认为,生育所要面对的困难实际上是一个系统性的问题。每个产妇、每个家庭甚至会面临完全不同的问题。这些问题甚至没有办法提前预备。但如果,产妇能明确自己可以得到的支持,不管是来自伴侣、还是家人,确信自己在未来生育、养育的过程中,并非孤军奋战,那么生育的真相也就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反而可能会成为一个家庭所有成员共同成长的经历。


“如果从‘人生是各种各样体验的结合’这个角度来说,生孩子是完整生命体验的一种方式,因此生孩子本身,或许并不是多么高尚无私的行为,尽力去抚养和教育小孩才是。”一位母亲对于什么是成为母亲的意义,如是回答我。

当我们去认定,何时才是真正意义上成为母亲的那一刻,生育本身或许并非唯一的评判标准。

这让我想到以真实事件为原型改编的奥斯卡获奖影片《何以为家》,十二岁的男孩赞恩向法官状告他的亲生父母,原因是,他们给予了他生命。而他唯一的诉求,只是希望他的父母不要再生育。

当生育孩子的父母只是利用新生命作为交换生活条件的筹码,而不承担教育、抚养的义务,那么新生命的降临或也可以成为悲剧的开始,母亲亦无母亲的真实意义。

电影 | 《何以为家》

而相反,日本影片《小偷家族》里,虽然并非亲生父母,但因为爱与责任是真切的,即便一家人游走在贫困和违法的边缘,然而父母与孩子们彼此深深羁绊着,母亲亦在完成其母亲的价值——孩子们的心不会在局促的生活中变得冰冷,生命仍有其美好与意义。

养育孩子的过程,或才是成为母亲真正的时刻。它或许表现为某种程度的自我牺牲、妥协,但同时也是自我完整、感受柔软、发现自我另一部分的途径。

电影 | 《小偷家族》

“虽然曾经有那么一刻后悔,但是,只要感受一次孩子对你的爱,就不后悔了。”那位在产后曾有过后悔念头的母亲告诉我,孩子对母亲的爱或才是真正无私的爱。“有时候即便你对他发了脾气,但他还是会爬过来抱你。”许多经历产后抑郁的母亲,最终在孩子的爱里获得了治愈。

“曾经被很多新手父母问及‘我的生活什么时候能恢复正常’,我都会回答,‘你现在的生活就是正常的生活’。”

但是,或许也正是这个不可逆、不得不的过程,让不仅是母亲,甚至包括父亲,能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体会到内心一寸寸变柔软,发现接触世界可以有另外的方式;同时也让母亲变得更为坚强,发现女性在温柔的刻板印象之外亦有另外一侧面。

 

由于女性在生理上承担的无可替代的生育职能,相较父亲,“成为母亲”似乎也天然是一把女性“枷锁”。尤其在东亚地区,长期“男主外、女主内”的文化心理、以及随之所建立的系统制度,让女性很难真正做到在成为母亲之后,“兼顾”所谓的事业与家庭。除了生育,抚育孩子似乎也往往被默认为,是母亲的职责。

更多的母亲面临所谓“丧偶式育儿”、“育儿焦虑”、“鸡娃洪流”等等与生育、抚育孩子相关的课题。而其中,爸爸的缺位或是非常核心、关键的一部分。

《孤身育儿》一书中,提供了日本家庭父母亲从事家庭工作的比例数据。在父母共同在外工作的家庭种,双方承担家务比例为2:8;而全职妈妈家庭,这个比例升至了1:9。同时,男性所承担的10%-20%的家庭工作内容,基本上局限于接送孩子、检查邮箱等较为简单、机械的劳动,而更多偏向情感、沟通、教育等高难度问题的工作,则通常仍由母亲承担。

“我认为,要改变这种现状,可能需要从多方面入手。尤其是社会环境与制度的改变。”一位母亲分享了她的一位男性友人的真实经历,由于在小区遛娃时被投以“软饭男”的关注目光,这位奶爸不太愿意再单独推孩子出门。

另外也有母亲表示,“虽然我本身不太放心先生照顾孩子,但我希望他能有更多的时间,参与到孩子的成长中。”越不参与,越有隔阂。只有父亲把自己的时间投入到抚育孩子的各个阶段中,才能一方面理解母亲的工作并非只是“在家待着”,意识到育儿工作的困难,同时也能与孩子建立更深的互动关系。

瑞典,是世界上男女平等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然而这种平等并非一蹴而就,而是政策与文化互相交锋,不断优化的结果。

1974年,瑞典设立育婴假,鼓励父亲与母亲共享生育假期。然而在随后的20年中,只有0.5%的父亲选择休假,而且很可能因此被揶揄为“天鹅绒爸爸”(暗示丧失男子气概)。到1995年,政府提出“父亲份额”概念,即父母共享育婴假的同时,其中必须至少有一个月的份额由父亲休,如果放弃,家庭休假的总数就会减少一个月。到2002年,这个份额数增加到两个月,到2016年继续增加到3个月,并且如果父母双方能做到休假平分,又可额外享受政府的奖励。

图片 | @Johan Bävman 瑞典奶爸

这种由政策主导,与传统、刻板的性别文化的交锋,逐渐使社会对“天然”的母职养育提出了不同的想法,也使“父亲”与“男性”的定义发生了变化。在街角公园,一手推着婴儿车、一手翻着书本的“瑞典奶爸”,被认为是更有男性魅力的代表。男子气概不再是刻板的霸道、刚强,并且通过与孩子的交流,父亲也开始变得敏感、温柔,“性别的社会含义开始在家庭中瓦解”。

职场上,关于“妈妈气质”的刻板印象,或也是阻碍现代女性选择成为母亲的关键因素之一。“生育后的母亲,固然有一段时间与职场的成长脱节,但这不能成为社会、企业将重返职场的母亲拒之门外的理由。相反,成为母亲之后的女性,即所谓的‘妈妈气质’,或也是能让她们在职场上拥有更为果决的判断力的部分。”某母婴平台的创始人分享了自己在生育后创业的经历,以及与众多产后妈妈共同工作的体验,“社会对于重返职场的母亲或应抱以更为开放的态度,而非戴上有色眼镜去评估。”

不得不承认,在目前的社会现状之下,关于生育、关于母亲的理想图景或还离我们有一段距离。但是,如果想要改善女性对成为母亲的担忧与恐惧,每一步微小的努力或都有其意义。

无论是国会上哺乳的国会议员,或是主动承担抚育义务、支持妻子重回职场的平凡父亲……

如何让“成为母亲”,尽可能减少沉重的部分,尽可能让女性在完成生育、抚育小孩的过程中的体验变得更为轻松、愉悦,或才是更为重要的部分。而这既需要一个靠谱的人生搭档,更需要社会环境、系统政策、以及性别文化等的共同进步。

关于母亲,与其歌颂其伟大,或许,让母亲不再一味“伟大”,让“成为母亲”不再成为让步女性个人成长的原因,或才是社会与人类的伟大。

免责声明本刊所有内容均来自网络,我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并不对文章观点负责。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号,本号会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