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邵武是个好地方”诗歌征稿选登之二:震杳、张抱岩、康承佳等

邵武融媒 2023-04-12


邵武,宁静中的富足(组诗)

震杳


择一城,住一生


武夷山南麓,富屯溪畔,邵武城悠久如流水

宁静如白云

八一大桥横跨水面,将往事相连


古老的东关,岁月安排下低矮的人间,曲折

小巷内有时推出一辆老式自行车

有时推出一树玉兰

生活在缤纷间抵达一个个春日


云灵山的初夏,福山的晚秋,读不尽的色彩

构成视觉盛宴。绿草间有霓虹在闪

枫林中有红霞在飞,紫云湖翻卷碧波

被白云时时擦拭


沧浪阁中,我愿如严羽,在诗词中流连

愿对一座城,倾尽年华

读它,赏它,思它,爱它。白鹭飞过的水田

谯楼伫立的古镇,在时光中熠熠闪亮


择一城,住一生。在武夷山南麓

富屯溪畔,邵武宁静里充满了富足

有着我一生用不尽的鸟鸣



熙春山


春日里,熙熙攘攘的山,青草与野花

漫于山坡

从残冬的困倦里走出,我们的身子变轻

被风一遍遍抚摸,直至酥软。生活的沉重

被阳光掏空了,两只蝴蝶

披上了彩色的新衣


沿着石阶的斑驳向上,春山空寂,孤独

是另一种持久的景色。

路过越王台,如路过千秋大梦

春山中唯有草木为王,传递着鸟鸣

的圣旨


柳枝继续拉伸自己,流水继续消融自己

在山顶,眺望邵武城

如置身镜中,望着自己。那熙攘的街道与

生活

若春山繁芜,令人着迷并一再进入



和平古镇


时间缓缓降临,像一位过客

在古镇住了下来。因为这里叫和平

是人间最美好的地方


干净的石街上,块块卵石圆润、恬静

似人们的心灵,排列起生活

风雨吹打着城门洞,谯楼高高翘起

望见一朵云举着白旗来降


这里的火,只燃烧在灶膛

这里的铁,只在铁匠的砧板上慢慢变软

冷却成埋首大地的农具

静谧的祠堂,高耸的古塔

和平像一盏盏红灯笼,挂在夜的胸口


如箴言宁静的气息在古镇流动,卸下

体内的铠甲,学会与柴米

灰尘,和野草互相尊重

像光与影在一条路的尽头,握手言和



富屯溪夜色


晚风褪去炎热,江水如时间保持着

沁凉

古老的邵武城,不断在水中修改着倒影

从亭台楼榭,到高楼大厦

从一穹星盏,到满城灯火


一轮明月,向天心攀爬。今夜

它只属于富屯溪,只在清澈的水波里

濯洗面孔,只把银辉赠予

那些心存愿景之人


两岸的霓虹,像浪花的心事,白天讲不完

夜里挑灯诉说

坐在江畔的长椅上,看散步的人群

闲适如云,从柳枝内翻出古调


微风的轻柔里,我获得了长久的宁静

我愿如一盏灯,在夜色中研磨自己

与富屯溪肝胆相照



桂林乡


天下最美的,不只有广西桂林的山水

还有邵武桂林乡的田园

同样的名字,各异的美丽


在桂林乡,美的是一缕缕炊烟,迎着雾霭升起

美的是一头牛,在田埂上缓缓踱步

生活,从大地开始

到大地结束

美的是一株株稻子,把风雨咀嚼成金黄


村口的大树,与村中的古井

一个向上,一个向下,在时光中互证

瓦片那么薄,羽毛般覆盖住

宁静的灯盏

屋檐下慈详的面孔,有着棉花一样暖的笑容


老木门开合,月光从缝隙进入。桂林乡的美

不是那种一眼的美,它慢慢打开自己

与我们盘绕的乡愁丝丝入扣



访邵武诸亲人(组诗)

张抱岩


老马寻归路,孤鸿恋旧群。

——宋  戴复古  《别邵武诸故人》(节选)

 

落雪。邵武有接地气的方言

我念出雪这个字,一下来到前世

茫茫梦境,我辨认着我来过这里

有一片雪拍我的肩膀,对着另一个古人

喊出我在当下的名字


头顶热头(太阳,邵武方言),

宛若双鬓落雪的老者

站在少年的古巷记忆之中

我在四处寻觅久违的乡音

像一个摸金校尉,在探寻未知的宝藏


我要找到邵武的市树和市花

向它们打听我以前的下落

书卷丢于何处?如朗月遗落深山

向一朵露珠打听,我在邵武的山水里

不经意间弄丢的心


向植物,动物,陌生的熟人

拱手,作揖,请了,请了

像先发老师那样,在诗中宣布我和邵武

就是现实版的梁山伯和祝英台



记啖草、哭嫁、过火节的颂词


对草的挚爱,无疑将草种进胃里

这一生的卑微,抽枝发芽,绽放春天

天空一直将苍鹰存放心中

像母亲在内心安放她的儿女

春风吹又生的草,我走向邵武的高铁


我的姐姐出嫁时的哭哭啼啼

离家顾念的鸟雀,我少年的不解

在邵武找到了源头,像一条支流

重逢了自己的母亲

这是训诫词,当唱道:但愿月不沉,

月亮肯不沉,织锦做云彩,点灯做星辰。

另起锅灶,不忘父母。

忠诚孝道的邵武将优秀的传统种子

深深埋进后来者的青春之中


在生活的炭火中,谁不曾赤脚趟过

摸爬滚打,人生从小就传授穿火术

万千林木皆为钢筋铁骨

邵武的教诲历史悠久


我想在心里用一株草做一串指环

送给哭嫁的姐姐

这么多年,可惜身后的大火

断了我回到过去的道路



神奇密码:大美邵武


桥边院对柳塘湾,夜月明时半户关。

遥驾鹤来归洞晚,静弹琴坐伴云閒。

烧丹觅火无空灶,采药寻仙有好山。

瓢挂树高人隐久,嚣尘绝水响潺潺。

——张三丰《回文诗》


绝妙之山诞生雾岚

只有苍鹰才配这片极地

两千多公里的安静运行在生态的绿光之中

我替这里的鸟雀草木感受山水的怀抱

和春天的温暖与喜悦


沿着仙境遗踪,找到柳塘湾的月亮

被仙鹤栖息的石头开了花

闻声听琴,渐入佳境,今人我

在天籁之音的引导下来探寻古人


三丰老师与我本家,飘在他头上的云朵

如今在我的头顶漂浮,这是移动的历史韵律

充满波涛的弦外之音

作为后来者,我借助采药之手

去捕捉他的飘逸与洒脱

邵武的太极已打的行云流水

打出红火的日子,像高高挂起的灯笼


仙气在厚土上回荡,千亩林地

千亩诗行。邵武已将大自然请到画卷中

这是一个值得终老托付的地方

月亮为你开出乡愁的药单

一座座青山护着的清泉

在隐身中歌唱,像世外高人暗处

为那些探寻桃花源一样的过客指出

一片片光明的未来之路



邵武是每个人的故乡


“信马登程往异方,任寻胜地振纲常。我思外境犹吾境,身在他乡即故乡。早暮莫忘亲嘱咐,春秋须荐祖蒸尝。漫云富贵由天定,三七男儿当自强。”——黄峭口授诗


黄峭和孟郊一样,长着寸草心

本来想效仿陆游来一首示儿

后来想想:海阔凭鱼跃

天高任鸟飞

还是云表一番,口授儿女

权当风吹两耳过。由他们去吧


谈骁致女儿:以前你妈妈塑造我

现在,轮到你了

到邵武,我想找到黄峭的后人

问问那些叮嘱有没有刻入先辈的碑石

邵武这地方,必须要回来


千年后,我也长着黄峭的心

父母,古人,皆有相通的部分

远逝的事物复又从诗行里回来

邵武的美没有变,在永恒中接连


梭罗在瓦尔登湖度过诗意的一生

武夷山就是邵武的瓦尔登湖

沿着古迹,去结识一下那里的植物朋友

遇见两棵老柳,一棵叫陶渊明

一棵叫黄峭



邵武速写

康承佳


“先有登高山,后有邵武城。”

熙春山在邵武体内寻找着山的轮廓

一起风,影子便褶皱似的被缓缓推远

在这样的晌午或者晚间,邵武

似乎比岁月更悠闲


如你所见,植被争先往上,奔赴瓦蓝

日色簇拥着云朵,天空陷入

一种浩荡。想起年少的梦

我记得那封情书和没落下的雪

还有车过邵武时,稻谷熟了

在杆上撑开饱满的夏天


不如就此起身,徒步向前

过藏经楼,攀福山寺,登千音阁

看紫云湖上的倒影

收留了三五孩童的幼年

小情侣席地而坐,静寂的小美好

便从四面八方赶来



漫步在福山森林公园


福山森林公园里,太阳格外

温暖明亮。被潮润了一夜的植物

迎着光,发出温热柔和的香

惬意——就这样

一层层地裹人


比邵武人更早醒来的,是福音钟

披着风,一声接着一声

把城市追赶。往上

登顶福音阁楼,凭栏远眺

邵武城如同湖面,在你眼前奔涌、荡漾


一个人走在福山森林公园里

你拿目光追着当季的草木

看花色喜人,一株靠着一株

悠悠地长,你的目光干净、柔和

步子宽厚也慈悲

就这样走着,把清晨走成了黄昏

把初春,走成了仲夏



铁城!铁城!


福建西北,武夷山南麓

落地生根的,除了邵武人

还有氟系新材料以及生物医药

它们陪同祖父手植的银杏树幼苗

都在今年春天麦子返青时

长了几分

长出草木之心


当你偶尔陷入停顿

回望铁城的过去,恍惚间

李纲、严羽、张三丰

纷纷从历史中走来

以及袁崇焕、黄峭带着各自的要义

丢给你时间的厚度与温情


古人说,地势险固,易守难攻

在铁城,你必然具有钢的属性

理解他们,如同隔水问路

隔着紫云湖上摇晃的倒影

“来了就是邵武人”,邵武给你的

是熙春山下、越王台上、沧浪阁前

的典故,是异乡人回家的名分



邵武短歌


你知道的,我们

必须历经漫长的雨季

才能在身体里种植新绿

闽语和太极同时理解了

我们的困顿


你知道的,严羽走后,沧浪诗话

一直活在邵武人的体内

我们从季节里熟知

《诗辨》、《诗体》、《诗法》都应该

还包含植物的情绪和意志


你知道的,卫闽的花千谷花色万千

大埠岗的嘉德农场春光满园

真好,听说梅子在枝头

饱满而热烈,不过问长江以南

等那些水汽都在往身上靠

我们坐进福建的雨水之中,也成为

邵武液态的一部分



和平古镇风物志(组诗)

燃烧的雪


游浆豆腐


一块豆腐百年酵,一口咬下味百年。

——民谣


搅动老家大锅里的豆浆,一切都在游动

滤净俗世喧嚣,游子的心只想心若止水


漫游和平古镇,谁肯借我昔日的陈浆

作为灵感的酵母,唤回以游为浆的光阴


松木大瓢,也许我想要的我都能舀起

只是,母亲的田埂已找不到一棵豆秧


什么凝聚成块,而有什么却在慢慢散失

酵母常备,乡愁的豆腐便不会久煮而烂


谁不想好日子的色泽金黄,细嫩爽口......

石膏或盐卤,绝不允许添入心灵的家书



古镇街巷


洁石镜明非打锉,但凭千载万家鞋。

——古诗


百条街巷穿行,一个简单的人也会古朴幽深

在这异乡城堡,只是不知能否遇见我的前世


灰砖黑瓦,茂林修竹,都是千年不变的本色

逼仄的巷子不拥堵,只会让心与心贴得更近


更不要担心走死胡同,光明的出口到处都是

巷道拐弯处,没有看不到的未来与繁华昼锦


一家东厢房廊碗口粗的柏树,谁也不要砍掉

树活着,就是整个和平古镇在活着,蓬勃着


破旧的风物被尘埃庇佑,原始居民远离纷扰

我情愿在古镇迷路,我的曲径呼应我的通幽



和平书院


漫云富贵由天定,三七男儿当自强。

——黄峭《遣子诗》


母亲缝制的花布书包,肯定是找不到了

年过半年,可我还想去黄氏学堂朗朗读书


青石板路卵石路,踩出古色古香的欢愉

狭窄深巷,多少次往返,时光才能倒流


文人讲学,我更想听黄氏长者聊聊祖训家风

让泛黄的族谱,给我上一节源远流长的课


进士归乡,一定要仰望北大门顶部的官帽

一个“品”字,须用一生的风骨垒成


不贪恋仕途,我有我的星辰大海和传家宝

晴耕雨读初心不改,良知的城堡便坚不可摧



碎铜茶


碎铜茶好众人夸,能把铜钱碎成渣。

——民谣


叶片长,叶脉明显,叶缘锯齿细而密

扎根岩缝,碎铜茶从不变异高海拔的基因


比哪一种茶叶,所含茶多酚和氨基酸都多

就像最会缭绕的云雾,只在留仙峰和武阳峰上


沏一杯碎铜茶,我要沿着乡愁的杯沿登高

万物归心,一枚嫩芽交出明媚辽阔的春光


把铜钱和茶叶放在一起,我必须细嚼

人间有太多不能咬碎的,都不要轻言放弃


碎铜茶耐泡,我也要有禅意古巷的耐心

什么在慢慢氤氲,加冕时光缝隙里的醇香



傩舞


农人庆大有之年,群生荷屏幪之力。

——碑记


不能驱疫不能逐鬼,傩舞还是要跳起来

走村串户,我们都是自己的超自然神灵


哪一种面具,不戴在头上就不会有灵光

光阴的脑后,须缀一块喜庆吉祥的红布


跳番僧、跳八蛮、跳弥勒,傩舞不失传

中原文化楚文化古越文化永在交汇融合


只须舞蹈,傩祭的仪式无需繁复的阐释

所有剧情和说唱,尽在邵武的十二时辰


傩舞散场,我愿守在这岁月静好的古镇

让宁静在宁静里平身,温暖在温暖里绵延



和平三味(组诗)

阿董


在和平古镇,我布衣的身份又一次经过

 

说什么都显多余,当双脚踏上这座历史的古镇

我们都是故事的亲历者

你偏爱的青砖琉瓦,在夕阳的渲染下

格外诱人,像故事刚刚打开

 

不知该从哪一块青砖开始

诉说,原本是水到渠成的倾情

可时间却让一座古镇学会了静默

仿佛美的事物,描绘都是一种赘述

 

默默跟随人群,追寻着你

像光阴之流水,曾长久抚慰你

多幸运,作为古老城墙的一部分

终有一天你觅到自己的归宿

 

脚踏青苔,轻触光阴的细柔

每一步都像是与你心有灵犀

一块灰白鹅卵石的裸露,如颂唐史

那么耀眼,人群里依旧一眼认出你

 

在和气巷,我一次次侧身让过

如尘世每一次相逢,互给对方留有位置

“柳暗花明”的潘家巷,存储下我诸多遐想

棋盘石上,想再与你对弈

无论输赢,都是一场旷世情谊

 

十三层台阶的和平书院,我将走上第六阶

你培育出137名进士,我却未能有幸成为第138

这么多年了,我还是一介草民

惭愧啊,我布衣的身份又一次经过


岁月如斯,细碎的脚步不曾惊扰每一丝微光

在一次次驻足回望里,举一盏灯火可亲

怀揣一支瘦笔的乡愁里,我写尽八百里春光

却难修一封路迢迢的百味家书

纵江郎才尽,仍倾墨为其三味



在和平戏院观京剧变脸

 

台上在演,台下在看

都是生活,都有一张相似的脸谱

数不清几种色彩构成

但你熟悉其中每一种

 

怀揣一张变化多端的脸谱

在和平戏院的八仙桌旁坐下来

茶水滚烫,瓜子饱满,“咿咿呀呀”的唱腔里

我把过去堆坟一样,用瓜子屑埋葬掉

 

桌面木纹清晰,像多年前栽种下的那棵楸树

花纹是漩涡,认同心里窝藏着一个大海

解读不出生活的悲喜,戏台上不断变换脸谱

像一场赌局,不断出牌,无法判断输赢

 

这一生啊,有多少人能够穿上官袍

一把绢扇随时遮面,一张脸谱

把一生的五味杂陈隐于薄薄的细绸后

有多少人,极不情愿台上一张,台下一张

 

看戏的,为在戏中找到一些影子而欢呼

演戏的,忙着在观众席里寻找自己

我也在找,我和一位老人一个孩子对视过

给生活续茶的女人,左手腕处也有一颗黑色的痣


戏台最后出的牌,是一张黑白相间的脸谱

这最简单的两种色彩,竟如此鲜明的诠释

忧伤与甜蜜,奸诈与忠厚,离去与新来

观众席里也分出两种,多希望哭的,最后都笑着离场


戏终,最后一张脸谱也会被扯掉

真实一览无余,幕布将闭合

掌声浓密处,戏中人娴熟地弯腰谢幕

这似曾相识的动作,令观众席里的我微微一怔



斗井四部曲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

想让身体干净,吃的,喝的必须干净

身体干净了,语言才干净,做事才干净

这就需要一口井,懂得沙里淘金


还要有干净的水,洗去根部的泥土

洗清叶片的经络,冲去没有农药侵害的虫

脉路干净了,道路就干净

道路干净,后人才能行路畅通


始于内心,映射外表的美

对着一面光洁的镜,梳洗天空的干净

要有丝绸浣洗,要有布麻洗,要有娃娃的肚兜洗

蒙尘的洗面,蒙冤的洗冤,清者自清


春天要油绿啊,秋天要金黄

一株稻禾的挺立,饱满如和平人的四部曲

打造一枚钉在胸襟的黄金钮扣

铸一枚同心的圆,紧贴胸口

炼一小片金黄,佩戴如勋章



谯楼之墙,讲述海故事的石头花


应该有一面蔚蓝,在海天相接的辽阔里

盛装尖叫,喧嚣,和更多平静时光

海上载一叶扁舟,舟上住一对老夫妻

女人织网,男人捕捞,海是他们最小的女儿

傍晚,他们满载而归

大的海生物,留下,换成生活

小的,放归大海,它们是初识水性的幺娃


应有大片的岛屿驮着黑色的礁石

礁石是汹涌生活的定海神针,有宽广的胸襟

容纳着更多卑微生命,沧海里寄余生

也会有幸运的扇贝,被赶海的小姑娘捡走

在天真无邪里长出透明的珍珠


应是他山之石, 在陡峭的绝壁上扎根

接受阳光,雨露,和棉絮状白云的洗礼

它们并不知道,有一天会被山川河流带走

成为海的一部分,并被波浪一次次推送上岸


应像美人鱼睡在绵软的沙滩上

沙粒干净,恍如隔世的神秘之境

应有男女老少,不同肤色的笑脸

我是身穿素裙,摊开掌心,静候海鸥来觅食的女子

一如此刻,我轻抚这些讲海故事的鹅卵石


应有一本地方志,记载下南门谯楼这另一面海

每一粒鹅卵石都是靠岸和平镇的一朵

潮起潮落里,努力把自己打开

一朵朵微甜的石头花,如此安静,恬淡

仿佛什么都经历过,仿佛什么都没有经历




来源|中国诗歌网

●微刊编辑|欧阳欣怡

●微刊初审|李婷 熊丹萍

●微刊终审|赵许春 危庆忠


往期回顾//

【铁城时评】把“邵武是个好地方”的城市名片打造得更响亮

我市村(社区)党组织换届选举圆满完成

邵武这个地方正迎来槟榔芋喜庆丰收之季

【学党史 悟思想 办实事 开新局】“有声书报亭”亮相下沙镇 学习由“掌”入“心”

保护母亲河  “最美民间河长”在行动

党史上的今天【10月27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