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院史回眸 | 中关村科学城的奠基

中科传播 中国科学院科苑党建
2024-10-22

中关村科学城的奠基 

据中国科学院院史专家樊洪业先生回忆,1965年,他按照报到通知书上的说明,从火车站乘3路无轨电车到西直门,再转32路公共汽车到中关村。“与3路无轨电车沿街的一路繁华相比,32路两侧有相当的反差,车窗前不断闪过的多是‘村’景。直到下车,当步入那条十分壮观的林荫大道,两侧楼房尽收眼底时,才发现这是一座城,只是它的大号叫‘中关村’”。


由村到城,中关村地区与中国科学院的发展密切相关。 


01

选址中关村


中国科学院成立后,逐步开展旧有科研机构调整的工作,有些位于南方的研究机构需要迁京,部分在京的研究所需要扩充,原有的空间也不敷使用。且各研究所分散各处,互相联系、调用图书仪器都相当不便。因此,当时院领导面临的最紧迫的任务之一,就是在北京选择一处有利中国科学院长远发展的地点,建设科研基地。
早在1950年8月24日的院务汇报会上,提出可能作为新院址的地方有四处,一是圆明园附近;二是西郊公园附近;三是海淀镇以东,京绥铁路以西,华北农业科学研究所北边的土地;四是西郊公园以南,阜成门外法国教堂以北土地。上述四处都位于西郊,是因为根据建国初北京市的规划,大致确定了将高等学校相对集中安排在西北郊的共识。院领导认为,中国科学院的科研基地也应该靠近大学,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将要形成的基础设施,但更为重要的是便利与大学开展合作。
会议决定由钱三强去清华大学请两位建筑专家,会同陆学善等到上述四处先行了解情况。几经踏勘和比较,并与各有关部门协商后,最终确定以今中关村一带为新院址。1951年4月,北京市政府将清华以南、海淀以东、京绥路以西、大泥湾以北的4500亩划归中国科学院“保留相当发展用地”,时称“永久院址”,中关村科学城的建设即发端于此。
1951年2月3日,院长会议讨论第一期基建计划,决定近代物理所、社会所等在中关村建楼,当年年底即开工。1952年2月,院长会议通过了《中国科学院建筑委员会暂行规程》,指定吴有训副院长为建筑委员会主任,陶孟和、竺可桢为副主任,钱三强、曹日昌任秘书。1954年5月27日,吴有训主持建筑委员会会议,讨论了永久院址1955-1957年的建设规划,中关村科学城的建设逐步推进。 

02

第一幢科研建筑诞生


1953年12月,中关村第一座现代化科研建筑“原子能楼”竣工,翌年1月,钱三强率近代物理所全体同仁迁入,原子能楼正式启用。因科学研究需要,原子能楼的设计与建筑规格很高,为五层钢筋混凝土结构,这在当时的建筑中是很少见的。


如今,原子能楼已消散于历史的烟云之中,但通过众多亲历者的讲述与回忆,依旧能够复原其当时的样貌。大楼原本设计为四层,但留有余地,实际建为五层,很好地容纳了当时近代物理所的各个实验室。据柳怀祖回忆,赵忠尧和钱三强在大楼一层办公,东边是所办、党办和会议室。按叶铭汉的记忆,“搬过来后,我的办公室在二层的西边,何泽慧先生在二层的东边,东边还有暗室,是制作核乳胶的实验室。王淦昌在五楼,宇宙线组也在五楼,彭桓武、邓稼先、于敏他们都在三楼。”
 原子能楼(图片来源于网络)


大楼的西侧建有安装静电加速器的大厅,通高四层,安装有70万伏大气型质子静电加速器和250万伏高气型质子静电加速器。由于加速器体量太大,在大楼西侧还留下两层贯通的入口,并在楼顶特制三角顶板,在加速器大厅的天花板安装了起重吊车,吊车可以伸到大厅的外部,方便将加速器的钢筒等大型设备部件运进楼内。大楼还建有半地下室,半地下室西边是库房,东边是工厂,为机械加工场所。


  我国自行研制的250万伏静电加速器(图片来源于网络)


1953年10月,院决定将近代物理研究所更名为物理研究所,1958年再度更名为原子能研究所。原子能研究带动了计算机、电子学的发展,电子学所筹备处和数学所电子计算机部分先后并入该所,因此陈芳允、夏培肃等也进入原子能楼开展工作。自建成始,大楼里陆续诞生了我国科技史上的多个“第一”:第一台静电加速器、第一个放射化学实验室、第一台大型电子管计算机104机、第一块氟橡胶等等,不一而足。


科研人员白手起家,为我国的原子能研究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国核物理科学的重要奠基人和开拓者都集聚于原子能楼,从这栋楼里走出了六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获得者,两位国家最高科技奖的获得者,三十多位中国科学院和工程院院士。 


03

中关村科学城的发展


自原子能楼建成启用后,按照实际发展的需要,中国科学院在中关村地区又陆续新建了多座科研建筑。截至1966年,中国科学院118个直属研究机构中,分布在北京的有28个,其中22个都集中在中关村,当时的中关村即已发展成为新中国重要的科研基地。


中关村的具体规划按照院党组提出的“科研建筑八字方针”制定,即为“安全、安静、绿化、成套”。“安全”指防特、防盗、防水、防火、防毒、防污染等。“安静”就是要谨防噪音。


科研工作对于基础设施要求较高,根据姜文虎回忆,鉴于当时存在断电情况,国务院特批11万伏高压电线进中关村;还修建有中关村科学院铁路支线,方便输运科学院订货。


按照规划,中关村科学城的工作区和生活区分开。随着研究所人员的陆续迁入,相关的配套设施也发展起来。1954年,宿舍区14、15号楼建成,与次年建成的13号楼一起,被称为“特楼”。“特楼”居民“群星璀璨”,以14楼为例,一层戴芳澜、邓叔群、罗常培、赵忠尧比邻而居;二层曾是钱学森、秉志、钱三强、贝时璋的居所;三层则先后住过程茂兰、钱崇澍、尹赞勋、陈焕镛、童第周等科学家。历经半世纪,特楼附近街心花坛中,那棵据传为郭沫若和钱三强手植的雪松,早已亭亭如盖。


 钱三强的书房(图片来源于网络)科源社区14号楼老式风格的阳台设计(转引自《中关村“特楼”往事》《新京报》2019年8月10日)


据樊洪业先生考证,中关村科学城的所在地,建国初年,在行政上归属保福寺乡,下分五甲、六甲,民间则保留有“中官屯”之称。这一称呼又在科学城的建设发展中,阴错阳差流变为了“中关村”。1959年,中关村派出所成立,1961年,中关村街道办事处成立,从此,“中关村”作为基层单位,正式纳入国家行政区划。截至此时,中关村科学城的基本格局亦已形成。回首前事,中关村科学城的奠基和发展,其间交织的学科发展,重大成果和科学家故事,足为中国科学院、乃至共和国科技发展史上的重彩华章。 


参考文献

樊洪业:《中国科学院编年史:1949-1999》,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9年

樊洪业:《中关村寻根考辨录》,《科学新闻周刊》2001年第35期,14—17页

胡亚东等口述、杨小林访问整理:《中关村科学城的兴起(1953—1966)》,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9年

杨小林:《中关村科学城的兴起(1951—1999)》,《中国科学院院刊》2019年第9期

《“孵化”原子弹的地方》,原载《科技日报》,转引自人民网,2016年6月20,http://scitech.people.com.cn/n1/2016/0620/c1007-28457681.html


推荐阅读


侯建国为国科大2024级全体新生讲授“开学第一课”

党务百科|三种党建文体的异同及写法

广州健康院召开党员大会选举产生新一届党委和纪委


来源 |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中国科学院科苑党建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