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功的字算是馆阁体吗?该不该学?
启功体,成形的启功体,从观感上看,是放弃笔画塑形,重铸结构的"馆阁体"。但是练过馆阁体,能取馆阁体的优点,还能能够彻底的改掉馆阁体笔画和结构的缺点,自成一体的人,自馆阁体出现几百年来只有启功一人。启功体和馆阁体的区别非常大。
馆阁体,明清科举中考场通用字体,标准字体。明朝的时候称“台阁体”,清朝称“馆阁体”。科举是选拔人才,国家大事。馆阁体的要求是比较高的,写好也不容易。
馆阁体(台阁体)之祖,明朝沈度的 《敬斋箴》
说启功先生是馆阁体的人,他们的字,基本上是达不到成为馆阁体的要求。这个问题的主角是启功,馆阁体就不再扩展了。馆阁体特点就是字形多修长展,圆笔为主,变化少较整齐。字数越多越“好看”。但馆阁体不能看单字,笔画不精有时候更是扭曲作态,笔画,结构很多字都有问题,字形不正重心不稳。而启功体的字结构非常的好,极好,启功体的笔画非常的简单甚至有点单调。
仔细看看,启功体和馆阁体的区别非常的大。
为什么启功的字有人说像馆阁体
启功肯定,一定学过馆阁体,一定学过刘春霖的馆阁体。科举制度中,最后一个状元刘春霖 (1872年-1944年)。馆阁体用于科举,科举第一名是状元,那么状元刘春霖肯定是,馆阁体写得非常好的人。
刘春霖七言联
这个字,和启功体是不是有点像。启功有没有学过刘春霖,当然学过。当时有大字学颜(真卿),小字学刘(春霖)。下面是刘小楷《心经》
看看启功体的《心经》
启功从刘春霖版的馆阁体,学了很多。但对比两人的《心经》启功的笔画如此简单,但是每个字的结构非常的稳,非常的正,立的住。刘春霖的字,看着整体不错,细看每个字,有些字结构问题很严重,有些是歪的。学馆阁体,还能够自己做改变,形成自己的特有的字体,能创造一个让很多人喜欢的字体的人就这么一个。真的不要小看启功先生,他不会不知道馆阁体有哪些不足的。
为什么不要花大精力学习启功体
启功体的笔画塑形非常的简单单调随意,不适合长期学习。古往今来,这么简单的笔画,还能写的好看的,就启功一个人。启功已经把这条路走绝了。启功体形成体之后,启功先生已经经常省去笔画的塑形。
请出我们楷书的笔画塑形大师,柳公权。
上面是柳公权《玄密塔碑》的拓片,下面是启功临的《玄密塔碑》。看到每一个笔画的区别了吗?
启功体,成形的时候,启功先生,有些字的笔画都可以说是随性。大部分人初学书法,都是从基本笔画练起。启老写到最后的启功体,基本上不在笔画上做过多的追求。他是信手拈来的随意,不是不会写,也不是写不出来。
看一看启功先生写的同仁堂。
他会不会写他人的笔画,他人的笔法,启功先生会啊。
再看看启功写的广德楼
但这个招牌却用了启功体。
启功写启功体是故意为之,是他有选择的为了启功体,而那样写每个笔画的。
不只是初学者甚至是练过一段时间的,只写启功体之后,笔画一定会退步。
启功体的结构
启功体的结构,简单的说,基本上每个字的结构都是有出处的。启功先生临帖非常多。并且收集了他认为一个字最好的结字方式,最好的结构。看启功体,有时候能够看到这个字的结构来自王羲之,这个字的结构来自柳公权。等等。
如果是个初学者,如果是个学了一段时间的人,你不是启功。你消化不了的。
写到最后,你不可能总结出一套自己的结字的方式。
很多人学启功体,只学会了字写的修长,墨迹要明显的粗细变化。
把笔画写得粗细不同,一个字,一部分墨多,一部分墨少,就是启功体了吗?
只是这样学,学到后来,这不是写字,这是画画。大部分人,学习启功体,只是会把一个字一部分粗一点,一部分细一点。
启功体这么简单吗?
这是写启功体最容易产生的陋习。把写字当成了画画,一块浓一块淡,一块密一块疏。真的不要把启功体想简单了。为什么会产生这些问题。说白了就是启功先生创造启功体时,非常的极端。但是他的极端都是依赖于他自己对书法深厚的知识量,有选择的故意这样写的。只有他可以这样。你不是启功,就不要想这些。
启功有时候也不写启功体,他也是知道自己的字体有不足的地方。你不是启功偶尔写一写启功体,理解下启功先生的思路就行。
所以,如果认真的练习书法,请选择经过历史考验的书法家的字。启功体,不是馆阁体,但缺点不少,不能和历史上的一些书法大家相提并论。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选择历史上的大家,请选择历史验证过的书法大家。重要的话说两遍。
各位书友您认为呢?
欢迎到文章最后面留言板留言表达您的观点哦!
免费为全国书画家发布展览、作品宣传信息,欢迎投稿。
作品图片需标明名称及尺寸,简历文档编辑好
发送到邮箱:95799944@qq.com,也可咨询添加微信号:95799944
长按下方二维码识别
长按下方二维码识别
邀请您进微信群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