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每周时评】差评后被威胁泄露隐私:个人信息保护不能屡屡失守

蹦跶 我爱学申论 2022-04-24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前言:


网络购物那么多,你有没有体验不佳的情形?当出现购物体验不佳时,你是给差评还是直接退货呢?外出旅行、出差时,为了方便,很多时候我们也都是提前网上预约,但住宿后发现体验极差,和网上介绍的完全不一样,你又会怎么办?今天的时评就围绕着这个话题和大家一起聊一聊。




差评后被威胁泄露隐私:个人信息保护不能屡屡失守



近日,一则“客户差评后被威胁要泄露开房信息”的话题引发网友热议。

据媒体报道,杭州的王女士因入住体验不佳,在网上对苏州维也纳3好酒店太仓港店打出差评。此后,酒店多次致电,希望删除差评。王女士称,对方利用住客住宿时登记的信息来对自己进行威胁。在媒体介入后,该酒店一位工作人员说:“我提供的可以更多,她自己多少岁,她跟多少岁的人在这开房,要不要她老公也知道一下?”


摆事实:以新闻媒体报道引入,对事件进行阐述。


“网络评价”既是网络平台赋予酒店客户的权利,也是帮助酒店提升质量的措施。尚不论涉事酒店改进服务质量的态度如何,借客户开房后提供的个人信息,恶意威胁客户,实在是一类毫无行业道德的卑劣行径。由此可引申出一个当前社会普遍关注的话题——个人信息保护。



在该起事件中,有几个问题需要深究:第一,基于网络平台的服务评价,往往建立在匿名评价的基础之上,试问,酒店如何得知打出差评的是哪一位客户?第二,涉事酒店出于什么目的,通过什么渠道,保留客户的住址、年龄等与酒店服务无关的详细信息?第三,涉事酒店中,是否任何一名普通员工都可以翻阅客户的住房记录和个人信息?


分论点:“个人信息被泄露”背后的问题:①个人信息如何被精准筛选出来;②个人信息被收集的意图在哪里;③个人信息查询授权范围有多大。

学习小贴士:①本段通过三个连续反问的方式,对个人信息泄露背后隐藏的问题进行了概括,这种论证方式在申论写作中并不常见,但却比较新颖,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借鉴本段的论证表达方式进行仿写。②本段暴露出来的问题需要总结归纳,并不能原文照抄,这里就需要同学们注意运用以往的知识储备。比如问题1中的“精准筛选”,就是根据原文“匿名基础上如何得知打出差评的是哪一位”推理出来的,之所以运用“精准筛选”这个词,是因为我们平时阅读文章时会发现,但凡涉及具体哪个人、哪件事都很容易用到“精准”二字,比如脱贫攻坚中的“精准脱贫”;话题推送中的“精准推送”等等。所以这里也是再次提醒小伙伴们积累的重要性。



在该起新闻事件中,最可怕便是“酒店工作人员不是虚张声势”,他们真的具备威胁客户的条件。肆意采集客户个人信息,又不提供安全可靠的保护手段,若非媒体介入,有一定可能性会催生出敲诈勒索案件。


分论点:“个人信息被泄露”的原因和危害:①原因:肆意采集消费者个人信息;缺乏安全可靠保护手段;②危害:容易催生敲诈勒索案件。



《民法典》明确规定:“自然人享有隐私权。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而上述一系列问题暴露出,涉事酒店在客户个人信息保护上全盘失守。


分论点:“个人信息被泄露”的解决方案:在法律层面严格规定并执行。

讲道理:通过说理论证的方式,对个人信息保护法律层面的规定进行阐述,同时指出涉事酒店在法律层面对个人信息保护的全面失守,是没有严格执行相关法律要求的行为。



近年来,在个人信息保护方面,社会各界反复呼吁企业采集个人信息时,应坚持“最小化原则”。“最小化”当是采集的数量最小、利用的范围最小、查阅使用的人群最小。有关部门应当尽快制定措施,完善法规,引导酒店建立配套的个人信息保护机制,限制个人信息采集的范围,规定个人信息保留的周期,划定客户个人信息调阅的权限。


分论点:“个人信息被泄露”的解决方案:①采集个人信息时坚持“最小化原则”;②制定措施、完善法规,建立个人信息保护机制。

讲道理:通过说理论证的方式,对个人信息保护社会层面、监管层面的解决方案进行阐述。



例如,酒店在客户开房后,仅仅保留客户的姓名及电话号码,禁止酒店员工以任何形式存留客户个人信息。当客户离店后,入住信息、个人信息应当上传至指定的具有信息保护条件的单位,严禁酒店长期保留客户的个人信息,严禁酒店员工随意翻阅客户个人信息。


摆事实:通过举例论证的方式,对“最小化原则”和“个人信息保护机制”进行具体阐述。



倘若酒店客户个人信息保护问题得不到解决,任何一名员工都可以通过泄露客户信息威胁客户,那么谁还敢“打差评”?谁还敢在线预定客房?只有坚持“最小化原则”,做到“最大化保护”,才能确保酒店客户住得安心。


结尾:个人信息保护重在落实相关解决方案。

摆事实:通过假设的方式,对新闻热点产生的原因进行回扣,同时解决方案作为概括总结,对全文进行结尾。

学习小贴士:本文的结尾方式比较新颖。一般情况下,在文章的结尾部分,我们通常采用总结对策式结尾或升华式结尾,很少采用反问+总结的方式。因此,这也是同学们在写作时可以借鉴仿写的内容。比如上期文章分享的“官员直播带货”,结尾我们就可以仿写为:倘若“官员直播带货”好经念歪成为常态,任何官员都可以通过搞摊派、搞“数字竞赛”提高政绩,那么谁还愿意“踏实工作”?谁还相信“人民公仆为人民”?因此,只有坚持“立规矩”,补齐“软环境”短板,才能确保“官员直播带货”得民心。




借助导图梳理思路:




推荐语:

本文的主题围绕“个人信息泄露”展开。个人信息泄露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尤其是伴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手机各类APP的使用等,只要上网或者安装APP,就会自动弹出权限设置采集个人信息。但信息采集后的个人信息保护,往往被人忽视。在本文中,我们可以学习到以下几点:

文章论证方式的写法。文章论证时,采用连续反问的方式对论点进行阐述,既工整又新颖,我们在写作时也可以参考借鉴。

文章写作思路的学习。本篇文章是一篇很好的申论文章,同时也是一篇很好的面试解析文章。当材料围绕“个人信息”展开时,可以借鉴本文的写作思路“提出话题—分析话题(侧重表现)—解决问题”进行论述。


公众号一周更新安排:

周一:发布套题;

周二至周五:每天更新一道例题讲解视频;

周五下午:微信群统一收集学生提问(13:00—18:00),周末集中答疑并发布答疑视频(原有作业点评取消);

周三、周六:每周时评、跟着政策学申论保持不变哦。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


公众号

微信号 : woaixueshenlun

新浪微博:@我爱学申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