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每周时评】浙大毕业回乡种杨梅:拿出勇气去选择自己的路

蹦跶 我爱学申论 2022-04-24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前言:

毕业之后干什么?是考公务员、事业编?还是进企业?又或者是继续学习,考取研究生、博士生?当毕业回乡种“地”时,又会有什么不一样的境遇呢?今天,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来看看回乡种杨梅的那个毕业生是怎么想的~

浙大毕业回乡种杨梅:拿出勇气去选择自己的路


作为“村里第一位大学生”的倪晓军,1997年从浙江大学管理系毕业后不久,阴差阳错又回到农村,和父亲一样成了一名杨梅种植户。堂堂浙大毕业生,种杨梅能有什么出息?面对这样的质疑,倪晓军用时间和成绩给予了有力回击:在浙江农业之最杨梅擂台赛上,他连续两届蝉联荸荠种和东魁种双料冠军。他开发研究大棚技术,如今年入近200万元,并带领村民共同致富:全省1000亩大棚杨梅,800亩在兰溪,而400亩就在他的老家——马涧镇前余村。该村成了名副其实的浙江大棚杨梅第一村。(7月15日《钱江晚报》)


举例论证:通过对倪晓军种植杨梅的经历以及取得的成绩引出后文。

学习小贴士:申论写作中,很少出现以介绍人物经历为首段的文章结构,但作为充实文章内容的论据是不错的选择。像本文倪晓军的例子,我们可以作为毕业生就业、创新、带领村民致富等话题的文章进行储备。 


其实,近年来重点大学生,甚至是研究生、博士生“务农”的报道并不新鲜,先前就有类似这样的报道,比如:有大学生当猪倌的,有研究生养鱼的,有博士生承包种地的……笔者以为,他们并没有觉得当猪倌、养鱼、种地等工作是丢人的,或是“大材小用”,而是他们充分认识到,不管是大学生、研究生、博士生,还是文化较低的普通人,都应把社会需求作为自己的就业岗位和奋斗目标。


核心论点:就业需要充分考虑社会需求。

学习小贴士:本段的例证部分除了可以作为案例储备,还要注意该段容易在面试中进行考查。比如:近年来重点大学生,甚至是研究生、博士生“务农”的报道并不新鲜,有大学生当猪倌的,有研究生养鱼的,有博士生承包种地的……对此你怎么看?对于这样一道综合分析题,我们在作答时开头表态部分就可以直接引用本段结尾部分的内容,如:对于题目中出现的这种现象,可能有人认为当猪倌、养鱼、种地等工作是丢人的,或是“大材小用”的,但在我看来,这是大学生、研究生、博士生亦或是文化较低的普通人把社会需求作为自己的就业岗位和奋斗目标的体现,因此,对于这种现象,我持支持的态度。


众所周知,需求就是机会。大学生、研究生、博士生把社会的需求作为就业岗位和奋斗目标,既能满足他人的需求,又可使自己找到就业机会,实现自身价值,可谓是两全其美,何乐而不为呢?再说,当前社会上的需求是多方面的,比如,养猪、养鱼、种地等都是需要人来做的。而我们很多大学生、研究生、博士生,思想敏锐,眼光独到,从来不缺思想,只是缺乏就业经验。而一定的生活经验、工作经验对从未涉足社会的大学生、研究生、博士生来说,是非常需要的。如果发挥其所长,将会创造出更多更好更大的价值。


分论点:就业需要充分考虑社会需求的意义:①满足他人的需求;②找到就业机会,实现自身价值;③有助于发挥所长,创造出更多更好更大的价值。

说理论证:通过概括就业充分考虑社会需求的意义论证核心论点。


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大学生、研究生、博士生的择业观也已开始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当中很多人不再把非得进机关当公务员当做唯一的择业标准,继而能勇敢地面对现实,放弃所谓的“体面”职业,而去选择养猪、养鱼、种地等所谓不太“匹配”的职业。这既是现实的需要,更是择业观念的转变。 


分论点:就业需要充分考虑社会需求的原因:①择业观的改变;②现实的需要。

说理论证:通过阐述就业需要充分考虑社会需求的原因论证核心论点。 


近些年,高校毕业的人数在逐年增多,几乎年年都是“史上最难就业年”,尤其是很多大学生面临着“毕业即失业”的尴尬境地。这其中固然有就业岗位少、专业不对称等诸多方面的因素,但笔者以为,更为重要的还是陈旧的就业观在作祟。有的大学毕业生总认为自己辛辛苦苦读了四年大学,就业就应该是“高大上”的岗位,而对于那些认为“掉价”“失面子”的“蹩脚”岗位却不屑一顾。择业观如此陈旧,怪不得有相当多的大学毕业生在家坐等“啃老”,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反面论证:讲述年年都是“史上最难就业年”的深层次的原因,即陈旧的就业观。

学习小贴士:在申论写作中,经常采用的论证方式是正面论证,当然反面论证也会出现。本段的内容就是一个很好的借鉴和积累。比如,当遇到“啃老”的话题时,我们就可以仿写:

近些年,新闻上不时的报道“啃老族”的问题,尤其是每年毕业季之后,很多应届毕业生一旦没有就业,就容易被扣上“啃老族”的帽子。这其中固然有部分年轻人眼高手低、好逸恶劳等诸多方面的因素,但我认为,更为重要的是传统社会观念在作祟。有的人总认为年轻人应该先就业再择业,应该一成年就就业,而对于那些“慢就业”的年轻人,经常带着有色眼镜看待。社会观念不能与时俱进,乱扣“啃老族”帽子的现象就越来越多,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因此,笔者以为,“浙大毕业种杨梅”不仅是择业观进步的一种表现,也是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同时,这也是自我价值的一种“实现”。衷心希望每一位高校毕业生都能面对现实,改变就业观念,拿出“浙大毕业种杨梅”的勇气,勇敢地去选择适合自己的创业之路,并在创业路上发愤图强,一路高歌,实现自己的人身价值。这才是最重要的。
结尾:对上文中出现的就业需要考虑社会需求的原因再次进行总结,同时,在结尾部分提出希望。

 

借助导图梳理思路:

 

推荐语:

本文是一篇与就业有关的文章,无论在申论考试还是面试中,这都是经常考查的话题。我们除了可以学习本文文章架构的写作形式,还可以把文中的内容,无论是原因部分,还是意义部分作为储备和积累的素材。



往期推荐

【课程上新】2021国考申论专项班来啦

【每周时评】“表格就业”、数据注水?别给大学撑了面子丢了里子

【每周时评】上访纳入信用评价?信用惩戒不应泛化


公众号一周更新安排:

周一、周四:上传例题

周二、周五:上传例题讲解;

周三:上传每周时评;

周五:上传跟着政策学申论。


我爱学申论

微博:我爱学申论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