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每日时评】“什么都要干”的基层干部,为何会力不从心?

蹦跶 我爱学申论 2022-04-24

每日时评








“投身乡镇英勇无畏,工作生活极其繁碎,各种检查屁股紧追,日不能息夜不能寐,接待应酬经常喝醉,不伤感情只好伤胃,身在其中方知其味……”这首打油诗描写的基层生活让不少干部纷纷点头。确实,基层干部权小责重是公认的,权利不大,工作庞杂,压力着实不小。然而为何基层工作为何如此繁杂?又应该如何改变基层干部现状呢?一起通过今天的文章分享来寻找解决答案吧~





“什么都要干”的基层干部,为何会力不从心?

与牛有关的词语典故,大多在讲踏实勤奋、无私奉献。吴语方言中的俗语“牛吃蟹”,却有着不同含义。

开头点题且引出下文:“牛吃蟹”具有不同含义。


吃蟹讲究的是精细,以草为食的牛若是吃起蟹来,想必是一口吞下大嚼一番,品不出个中滋味。一些方言里便用“牛吃蟹”来意指不谙其事、胡乱而为,毛毛糙糙、马马虎虎,或硬着头皮勉强去做不能胜任之事,做事违反常规。

解释词语:“牛吃蟹”具有不谙其事、胡乱而为,毛毛糙糙、马马虎虎,或硬着头皮勉强去做不能胜任之事,做事违反常规的含义。


不管做什么事,“牛吃蟹”显然都不可取。导致“牛吃蟹”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赶鸭子上架”让人做了自己本不擅长、不专业的事,空有一身不怕苦、能吃苦的牛劲牛力,收效却难免不尽如人意。

分论点:导致“牛吃蟹”的原因:做自身不擅长的事情。


拿基层工作来说,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从服务民生到疫情防控,甚至是辖区内的垃圾堆放、路面结冰,城市治理的千头万绪,街道社区的基层干部都是直接责任人甚至是处置人、执行人,但每个人擅长的领域毕竟有限,在越来越专业、多元的实际要求面前,纵使是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老黄牛”,恐怕也会力不从心。

核心论点:基层工作复杂,干部工作需要精准施策。


要实现治理的精细化,首先需要实现责任主体的精准——让“会吃蟹”的人来“吃蟹”,让专业的人来干专业的事。也要引领更广大群众来参与共建共治,吸引各类组织来积极协同,夯实治理的根基。此外,不同部门之间也应该打破壁垒,联动协作,发挥各自专长,将工作高效办成、精细办好。

分论点:改变“牛吃蟹”现象的对策一:实现治理精细化:明确责任主体,群众共建共治;不同部门打破壁垒,联动协作。


要提升治理的精细化水平,也要善于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来减轻基层的负担,用数字化、智能化为治理赋能。当前上海正在全力推进的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和城市运行“一网统管”,便是牵引城市治理的“牛鼻子”工作,依靠深化数据相互赋能、业务流程再造、管理力量联动,让服务更高效、更便捷、更精准,也让问题发现更及时、解决更高效。

分论点:改变“牛吃蟹”现象的对策二: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治理基层。

举例论证:通过举例上海运用“一网通办”和“一网统管”管理城市来论述科技让服务更高效、问题解决更高效。


比如针对春节期间迎来大客流的豫园,公安部门运用无人机定点巡逻,通过智慧感知、大数据研判等手段,实时查看景区人流动态,一旦发现客流饱和,第一时间采取疏导管控措施,同时市民可以通过“随申办”查询各个景区的实时客流状况,及时调整出行计划。依靠科技与人力的精准协作,市民游客在疫情防控和就地过年的大背景下,也能平安享受春节的欢乐祥和。

举例论证:通过列举春节期间公安部门和游客运用科技手段管理和查看豫园客流量来阐述科技带来的高效性。


城市治理中,要避免“牛吃蟹”,最关键的其实还是细心、耐心、巧心,每一件事都马虎不得,都要精准施策。而这背后,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找准服务群众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工作效果好不好,最终要靠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来说话。

结尾:首尾呼应提出对策结束全文。

对策:精准施策。


借助导图梳理思路:





本文是一篇关于基层干部的文章,基层工作复杂导致基层干部工作压力大,有时工作结果还不尽人意,而其中由于“牛吃蟹”原因导致的不在少数,因此通过本篇文章重点积累解决对策方面的要点。同时复习申论考试中基层干部的考察题目及背诵记忆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基层干部的主要事迹和颁奖词,以备后续考试的素材运用。

(1)申论真题关于“基层干部”的考察:

①2020年多省联考湖北乡镇申论真题卷考察干部在基层工作的所遇所想;

②2018年多省联考贵州申论真题B卷考察基层工作;

③2019甘肃省考申论真题考察基层干部落实好政策的原因。


(2)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关于“基层干部”的事例积累:

  ①向绝地要天路,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当代愚公”毛相林(2020)

事迹:

毛相林43年不改初心使命,坚守偏远山村,坚持苦干实干,带领村民用最原始的方式在悬崖峭壁上凿石修道,历时7年铺就一条8公里的“绝壁天路”。他培育“三色”经济,发展乡村旅游,推进移风易俗,提振信心志气,把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让乡亲们改变了贫困落后面貌,过上了富裕文明生活。他艰苦卓绝、打通绝壁,带头引路、誓拔穷根的平凡壮举,造福了广大村民,传遍了全国各地,赢得了广泛赞誉,树立了脱贫攻坚一线党员干部的光辉榜样,被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奖奋进奖”“中国好人”等荣誉称号。

颁奖词:

坚守偏远山村43年,毛相林苦干实干,带领重庆巫山县竹贤乡下庄村村民在悬崖峭壁上凿石修道,用7年铺就8公里的“绝壁天路”,带大家走上致富路。如今,六十多岁的毛相林仍闲不下来,对村子的未来,他还有更大的梦想!

②张渠伟:六年坚守扶贫一线的基层干部(2019)

事迹:

张渠伟同志自2014年3月担任达州市渠县扶贫和移民工作局局长以来,为渠县143802名(居四川省第二)贫困人口脱贫、130个贫困村脱贫和整县摘帽贡献了健康、智慧和热血。由于长年熬夜和超负荷工作,张渠伟患上严重的“耳石症”和“青光眼”,但他从不惧怕,昼夜战斗在攻坚一线。

颁奖词:

扶贫必须精准,不落一人一户。病情迫在眉睫,却一拖再拖。扎下帐篷,扎下了根,签上名字,就立下了军令状。没有硝烟的战场,你负了伤,泥泞的大山,你走出了路。山上的果实熟了,人们的心热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