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帐号已被封,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
文章于 2023年1月22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苏联是怎么解体的——从《办公室的故事》说起(未完待续)

MRAnderson 卢瑟经济学之安生杂谈 2022-11-21

今年是苏联解体31周年。

一个超级大国是怎么轰然倒下的?这是至今让人许多人困惑的问题。

于是,苏联的解体被作为负面教材赋予不同的警示教育意义,截至目前大致有几种解释:

体制僵化说,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僵化落后,资源配置不合理,经济长期落后,最终被淘汰。持这种观点的一般是支持市场经济的自由主义者。

西方和平演变说,西方掌握舆论宣传,持之以恒对苏联人民洗脑,最终苏联人民集体发飙,自己拆毁了苏联。持这种观点的一般是喜欢猎巫者。

西方间谍潜入说,西方扶植了代理人,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都是西方代理人,戈尔巴乔夫瘫痪苏共,叶利钦建立俄罗斯,两人珠联璧合,拆毁苏联。吃这种观点的人和前一类人有相同之处,不过有区别,区别是对苏联解体的责任的责任归属,是属于中下层劳动者还是属于苏共领导层。

苏共党员腐败说,苏共党员太腐败了,苏联老百姓对他们深恶痛绝,20万人发动十月革命夺取政权,200万人的时候打败法西斯,2000万人的时候亡党亡国。这是又把责任推给2000万党员了。

苏联遭受美国经济战争说,美国加息导致石油价格暴跌,苏联经济入不敷出,加上美国支持阿富汗圣战士,在经济上拖垮了苏联。持这种观点的是一些经济史学者和货币战争论者。

苏共高层叛变说,苏联高层领导人不满足于享有公有制提供的特权,而是要把特权变为私人财产传承下去,于是发动了来自上层的革命,搞家族传承吾辈责。

这些观点有些是纯粹的胡说八道,有些则不够全面,都是站在某一阶级的立场上出发,试图实现某种宣传目的。本文试图从当时的苏联社会结构入手,就苏联解体的前因后果,为读者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1977年,勃列日涅夫时代(亦称勋宗时代),苏联拍摄了一部电影《办公室的故事》。该影片后来引入我国,广为流传,情节轻松温馨,获得好评。

电影的剧情很简单,某统计局轻工业处副处长是一个带两个儿子生活的中年离异男子,为了谋求空缺的处长的位置,在老同学现任副局长的怂恿下,主动向该局单身女局长套近乎。两人一来二去产生感情,女局长对副处长从拒之千里到如胶似漆。最终,两人走到一起,女局长为副处长生下了第三个孩子。至于日后女局长是否提拔了自己的副处长老公,不得而知。

电影的开始,女局长坐专车上班,是全局上班最早的人。穿一身进口货的女秘书挤电车上班。带两个儿子的副处长挤公交车上班。副处长的大学女同学另一位办公室熟女社畜坐火车上班。副处长生活拮据,见人就借钱,他需要20卢布,儿子的靴子破了,没钱买新的。

一会儿,曾经常驻瑞士多年,新任的副局长上任了。副局长英俊潇洒,风度翩翩,为人客气又大方,见了女秘书,直接给女秘书一条万宝路。女秘书激动万分。给局长一支多色圆珠笔,局长也笑纳了。

局长要副局长帮她加强单位的纪律,有人迟到、早退、上班时间去商店,还有人在女卫生间的墙上做广告卖丝袜。顺便说一句,副局长是开自己的车上下班的。

副局长、副处长和熟女社畜曾经是大学同学,同学见面分外亲热。三人一起抽万宝路。熟女替副处长抱怨,副处长任职多年,任劳任怨,现在处长位置空缺,但是就不提拔副处长。副局长直接去找局长,替副处长说情,直接被顶了回来。局长拒绝副局长的理由冠冕堂皇,许多人喜欢提拔自己人,但是我们用人的标准是工作能力。

副局长碰了一鼻子灰,但是没有灰心,安排一个家庭聚会,邀请新单位的熟人、骨干和上司,给副处长创造机会,让他和局长套近乎。局长嫌吵,自己去客厅中自己看杂志。副处长忙着解馋,顾不上给局长请安。在老同学的一再催促下,终于鼓起勇气去找局长套近乎。

副处长酒壮怂人胆,给局长讲采蘑菇、讲自己上学时匿名写的诗、唱歌,局长实在烦了,提前离场。

第二天早上,副处长酒醒了,硬着头皮去给局长道歉。没想到局长不但没有撵他出去,还当着他的面痛哭。话里话外,自己把精力都用在工作上了,每天晚上,孤枕难眠。

男追女,隔座山;女追男,隔层纸。后面的事情,就是郎有情,妾有意了。

这时出了一件意外的事情。当年,副局长和熟女社畜曾经是恋人,两人相逢后,熟女开始了女追男。副局长坚决不同意,而且还把对方的情书公之于众,让对方非常狼狈。

副处长听说以后,打抱不平,当着女局长(自己的恋人)的面给了副局长(自己的老同学)一个耳光。副局长为了报复,把自己安排副处长向女局长套近乎争取当处长的事情和盘托出。

女局长觉得自己被副处长耍了,给副处长提拔为处长,并决定从此断绝两个人男女之间的关系。副处长决定辞职,以此明志。后面的事情,就是女局长追着男处长打,打着打着就搂在一起了。

故事到此为止。

很轻松的一个故事,却处处显露出苏联即将崩溃的蛛丝马迹:

上班的交通工具,局长是专车,副局长是私家车,其他人是挤公交车。局长从不迟到,其他人经常迟到。

局里的工作人员上班时间去商场买生活用品,局长从来不去。因为一般商店只在工作时间开门,工作人员下班,商场也关门了。虽然局长从不去商场,但是局长家什么也不缺。副处长去局长家做客,晚饭非常丰盛。副局长家也什么都不缺,所以副处长到副局长家顾不上和局长套近乎,忙着解馋。

再看住房,局长家的住房宽敞明亮,是新式公寓楼。副局长家也很宽敞,能开聚会。副处长家则是破旧逼仄的赫鲁晓夫楼。女社畜说副局长家阔气,其实局长家更阔气,只不过多数人没资格去拜访而已。因为格局不同,所以局长说副局长家是舒适,而女社畜说副局长家是阔气。

同在一个局里工作,生活水平虽然不是天壤之别,但是也有悬殊的差异。

当时,苏联社会成员的生活水平和行政级别挂钩,不同行政级别的人,生活质量完全不同。

当时,苏联大约300万人享受特供待遇,大约占人口总数的1%,这些人是高级干部和他们的家属。电影中的局长、副局长,都是享受特供待遇的人,所以他们有专车(或者私家车)、宽敞明亮的住房,可以去特供商店以象征性的价格购买高档食品和其他生活用品,不会经常入不敷出、捉襟见肘。

《办公室的故事》之中,有意无意处处在暗示普通人生活物资的短缺、质量低劣:单身女秘书工资虽低,却一身进口货,原因不明(估计如果不是生活豪放就是在倒卖各种时髦的女用服装、鞋袜);副局长给女秘书一条万宝路,对方非常高兴;副局长用一支圆珠笔就能给局长作为礼物;局长训斥副处长报表没做好,导致轻工业品不足;统计局内部有人私下倒卖连裤袜;副处长到副局长家参加聚会,忙着解馋,差点耽误和局长套几乎的正事;女社畜为买西瓜排长队;女秘书为局长抢购时髦的上衣……没有特供待遇的普通人的生活就是缺吃少穿,即使排长队或者出高价买到的生活物资,往往也是质量低劣,品质远远不如各种高价进口货。

苏联的特供待遇,层层有别,最底层划在正处长那一层。电影中的副处长,是在门槛上的人。如果他能跨过这道门槛,他的生活就能极大改善。在跨过这道门槛前,他要挤公交车上班,住赫鲁晓夫楼,四处借钱为孩子买靴子。对他来说,没跨过这道门槛以前,就要熬着。

男副处长和女局长,虽然在一个单位上班,实际是两个阶级。两人如同生活在平行宇宙之中,如果不是副局长特意安排,永远不会有交集。

有趣的是,电影中办公室的布局也显示了这一点。局长、副局长的跃层办公室高高在上,宽敞明亮。其他社畜都如坐在底层敞开的格子间里。局长们可以从小窗户里监视下面的一举一动。这种办公室的布局似乎在暗示统计局内的关系:正副局长两个奴隶主,管着一群奴隶。两位局长和一众社畜之间有一道楼梯,这道楼梯是非请勿入的。

食品工业处正处长的位置,正在楼梯的位置,相对宽敞且封闭,保证一定的私人空间,看着美女们上上下下,抬头仰望局长。这也暗示他的位置,他是工头,比一般社畜级别高,比局长们级别低,承上启下,也有一些特权,所以他坐在楼梯口,随时能上去的位置。

《办公室的故事》,表面上看,是一段办公室的浪漫故事,实际上是男卢瑟逆袭女稳拿,或者是,男屌丝逆袭白富美。用什么字眼,怎么形容,看读者爱好,事情是这么回事。

要改善生活,就要努力向上爬,也就是要获得晋升。这很容易,也很难。

《办公室的故事》之中的统计局的规模并不大,大约几十人。局领导一正一副,此外还有若干处长和若干副处长,以及若干社畜。

片中女局长因为失声痛哭,没有接来自部长的电话,局长也曾经直接去向部长汇报工作。说明这位女局长直接对某位部长。

查资料,1986年时,苏联部长会议有74个部、27个部级委员会、21个直属部长会议的直属机构。这只是政府系统的部级单位。此外,还有共青团等党委系统。

苏联行政层级分为加盟共和国、州(自治共和国、自治州、自治专区、边疆区)、区(市)、村(镇)四级。加盟共和国类似当年中国的大区,州类似中国的省,苏联的州级单位的总数有几种说法,总数在150个以上。区(市)一级政权大约5000多个,村(镇)一级政权大约40000多,州委第一书记可以直接进入中央视野,一步进入政治局。

作为对比,中国的省级行政单位是二十三个省、五个自治区、四个直辖市,外加两个特别行政区。地级市(自治州、地区、盟)大约330个,县级市大约3000个。

中国有3000多个县级单位,苏联有5000多个区(市单位),中国的县委书记的重要性碾压苏联的区委第一书记。至于下辖人口,那更不可能同日而语。

以管理层级考虑,苏联的村(镇)书记,就相当于处级干部。考虑到苏联只有3亿人口,却有40000多个村(镇),就不难知道苏联的处级干部,平均管理7500人。在中国,这就是稍微大一点的社区的人口水平。

苏联150个以上的州(边疆区、自治共和国),3亿多人口,每个州管理的平均人口大约200万。相比之下,中国有14亿人,不考虑特别行政区的话,32个省级单位,每个省级单位管理的人口平均4000多万。中国的地级单位大约330个,每个单位平均管理的人口400多万。虽然平均只管理200万人口,但是苏联州委第一书记已经是可以一步进入苏共政治局的封疆大吏了。

苏联的政治局委员数量较少初期,只有个位数,解体前夕也没有超过20人,没有常委和委员的区别,重要或强力部门的部长往往由政治局委员担任。

苏联管理机构的变迁很难用一两篇文章说清楚,但是可以看出来,相比一些国家,苏联的管理体制层级更少,每一层管理的下级部门更多。整个管理体系扁平化。这与苏联地广人稀、交通不便有密切的关系,在此不展开讲。

扁平化管理的特点之一,是对有意提拔的人来说,晋升容易得多。

《办公室的故事》之中,女统计局长下一步就是副部长,也就是说,在几十个人之中脱颖而出,就有机会成为部级干部候选人。同理,区委第一书记,只要上面有人伸出援手,就很容易成为州委第一书记,进入中央委员的行列。从州委第一书记,可以直接进入政治局,成为领导苏联的核心人物之一。而成为区委第一书记的难度,比县委书记低得多。

戈尔巴乔夫就是这样上来的。戈尔巴乔夫受到安德罗波夫的赏识,安德罗波夫提拔戈尔巴乔夫,有意把他培养成自己的接班人。39岁成为边疆区第一书记,40岁成为中央委员,47岁进入莫斯科成为苏共中央负责农业问题的书记,48岁成为政治局候补委员,49岁成为政治局委员。

苏联这种组织结构,很容易出现火箭干部。一位与大一点的社区书记相当的苏联的村(镇)处级干部,几年之内最多十几年,跨过两三步就能成为部长,甚至国家领导人,这是难以想象的,却是现实。

《办公室的故事》之中的女局长,36岁,任局长已经不止一年,只要有人提拔十年甚至五年内成为苏联的国家领导人不是梦。

扁平化管理的特点之二,是对没有背景的人来说,晋升如同登天。

同样的干部数量,越是扁平化管理,层级越少,每一层的干部数量越多,也就意味着竞争对手越多。150多个州级单位,5000多个区(市)级单位,40000多个村(镇)级单位。从村镇级晋升区(市)级大约8名竞争对手人出一人,区(市)级单位晋升州级单位,大约30名竞争对手出一人,至于州级进入最高层那就更困难了。许多人在职位上,一干很多年,没有任何进步。他们不进步,他们的下级也很难进步。

区(市)委第一书记(局长)们被卡住,村(镇)第一书记们就很难晋升。对多数苏联人来说,村(镇)第一书记(处长)就是他们终生的天花板。前任退休或死亡,书记或副处长才有晋升的机会,此时他们的年龄可能已经很大。在特权阶级的门槛上,享受一段初级特供的特权,尝一点甜头,然后很快也要退休。对苏联人来说,不是五十岁知天命,是三十岁知天命。

能够晋升为(村)镇第一书记(处长)的苏联人还是幸运者,绝大多数人甚至连这一步都跨不上。他要比现任村(镇)第一书记(处长)年轻,现任卸任的时候,他才能接任。何况,即使出现一个空缺,也很快被有背景的人占有,或者宁可空着也不提拔他人。

绝大多数人熬白了头,也只能原地踏步。对他们来说,获得晋升,改善生活的希望基本是一个泡影。

对苏联人来说,自己的生活质量完全看自己与领导的亲密程度。

《办公室的故事》之中,副处长有两次晋升的机会。第一次是常驻瑞士,回国任职的副局长是自己的大学同学,副局长直接取找局长,要求提拔自己的老同学,直接被局长一口拒绝。理由对能力不足,勇气不足,不能领导一个处。第二次是副局长处于报复,把副处长当初为了要当处长,挖空心思和局长套近乎的事情,向局长和盘托出。局长伤心且愤怒:老娘被你耍了,思春了,成了全局的笑柄,你不是想当一个处长吗?老娘成全你!于是把秘书叫过来,直接口述提拔副处长为处长的命令。这个时候,也不提什么能力不能力了。

《办公室的故事》之中,提拔处长,就是局长的一个念头,一句话,组织推荐,党委讨论,集体决策,都不需要,都是虚的。除了副局长是部里委派的,其他人的晋升都掌握在局长手里。赵孟之所贵,赵孟能贱之。副处长想当处长,就要想方设法给局长留下印象,好印象最好,坏印象也行,最怕没有印象。实际上,多数情况下,由于扁平化管理,同层竞争者太多,大多数人对上级领导来说,都是一口袋马铃薯中平淡无奇的一个,没什么印象甚至毫无印象。好印象要提拔,坏印象要安抚,没有印象只能冯唐易老。

由于提拔不提拔,就凭局长的一句话,局长为什么不提拔自己人呢?如果提拔的都是自己人,在公开表决的时候,自然自己很容易赢得支持。

苏联这种组织模式和封建制很类似。每一个部级单位或州,都是一个分封的诸侯国,每一个局级单位或区(市)都是一个采邑,每一个处级单位或村(镇)都是一个庄园。每一位部长或州委第一书记都是一个诸侯,每一位局长或区委第一书记都是一个领主,每一位处长或村的第一书记都是一位骑士。诸侯决定领主的命运,领主决定骑士的命运。

勃列日涅夫是靠政变上台的。他趁赫鲁晓夫在黑海度假,联合了谢列斯特、谢列平、波德戈尔内、波利扬斯基等其他政治局委员,集体表决逼赫鲁晓夫下台。他上台以后,深知自己能力不足,陆续废黜并放逐了谢列平等当年的战友,提拔自己的亲信取而代之,以免当年的战友们故伎重演。这些亲信除了安德罗波夫,都是一些平庸的人,深知自己只有依附勃列日涅夫才能身居高位,所以必然绝对拥护勃列日涅夫。当时的苏共政治局和主要州的第一书记,都是勃列日涅夫的亲信。各加盟共和国的主要位置,则由共和国领导人的亲信瓜分。更下一层的位置,则属于亲信的亲信。各州也是如此,层层如此。整个苏联如同一个建立在血缘和人脉基础上的长幼有别、尊卑有序的封建帝国。

这种情况下,自然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鸡犬升天之后,鸡犬的鸡犬也升天。

副局长向局长要求提拔自己的老同学,也是符合这种规则——每一个人都只提拔自己的亲信,只提拔自己人。可惜,他忽视了局长才是真正的领主。所以,他的要求被直接驳回了。

熟女社畜见到副局长之后,旧情复发,开始给副局长一封一封地写情书。副局长坚决拒绝了对方暗送的秋波,并公之于众。副局长为什么会这么做?一位情商极高的副局长,难道不知道怎么做能最好地保全自己和对方吗?

这里隐藏了一个问题,这位处理问题这样糟糕的大帅哥是怎么在这样一个任人唯亲的体系中脱颖而出的,先是获得常驻瑞士的肥缺,后是担任副局长的。副局长的家庭出身应该很普通,上大学时带女朋友(当年年轻貌美的熟女社畜)去冷饮店点多了冷食,甚至没足够的钱结账。

电影中没有明确表示,但是,很容易让人想到,这位副局长其实就是苏联版的祁同伟。副局长其实做的是老丈人家的官,所以如果他想保住目前的位子,甚至向上发展的话,必须规规矩矩,老老实实,不能有任何流言蜚语,必须和任何异性追求者划清界限。副局长把对方的情愫公之于众,表面上是情商极低的表现,实际上是让自己的老婆和老丈人知道,自己立场坚定斗志强,是极其高明的做法。

《办公室的故事》表面上看是副处长逆袭局长,实际上,很可能隐藏了另一段更精彩的逆袭。

局长一怒之下,要提拔副处长为处长,然后一刀两断,说明在当时的苏联那些与领导不沾亲带故者,为了实现晋升目的,男人用钱,女人用性,是很普遍的现象。因此局长毫不怀疑副局长进的谗言,副处长对自己完全没有真情,勾引自己只是为了晋升,为了进入能够享受特供待遇的阶级。

那么在苏联的时代,一个人只凭自己的努力有没有可能进入享受特供的统治阶级呢?我们不能绝对地说没有,但是很明显希望渺茫。实际上,这位副处长如果不是与局长之间发生了一些事情,也许再等上十年甚至更久,也不会有机会晋升处长。

另一方面,被提拔上来的人,往往沾亲带故,善于钻营和阿谀奉承,能力不足。勃列日涅夫本人能力平庸,当一个州委第一书记都勉强,他对此有自知之明。因此他喜欢提拔比自己能力更平庸的人,只有这样对方才能依附于他,不会产生取而代之的想法。上行下效,平庸者喜欢提拔更平庸者,于是领导层能力不断退化。所以,在《办公室的故事》之中,统计局长精通统计业务居然成了新鲜事。

与《办公室的故事》类似,同期还有一部电影《莫斯科不相信眼泪》。位容貌出众的女工不慎被电视台的摄影师勾引,成为单亲妈妈。这位女工发奋攻读夜校(成人教育?),16年后成为一个3000人大厂的厂长,开私家车上下班,直接向部长汇报工作。按照前面的分析,这位女厂长的行政级别应该是副局长或正局长。

逆袭这位女厂长的是一位知识渊博的钳工。没错,这位知识渊博者是一位钳工。这位钳工不但知识渊博,而且乐天知命,不想向上晋升,一心一意只想当一个好钳工。二战以后,由于教育福利化,苏联人口之中,大约30+%接受过高等教育,这些人之中相当一批人,不得不从事体力劳动。这位钳工就是其中之一。

有意思的是,在当时的环境下,高等学历遍地走,这位女厂长是怎么靠夜校文凭从3000多人之中脱颖而出的。唯一的解释大约是这位女厂长是漂亮的单亲妈妈,男性与其交往可以不必为任何事情负责。事实上,电影之中,也有一段她与有妇之夫偷情的内容。所以,不要以为她守身如玉。

最终,和《办公室的故事》一样,这位钳工逆袭成功。

不过,相比《办公室的故事》之中副处长,《莫斯科不相信眼泪》之中的钳工显得虚伪。他一面口口声声说不要找比自己工资高的女性做妻子,一面多次在女厂长家做客、吃饭。女厂长家的衣食住行明显比他高不止一个档次,在那样等级森严,个人待遇与行政级别挂钩的社会中,女厂长究竟是什么人,他看不出来吗?

当时拍这种电影的目的,无非是PUA晋升无望的中下层,刻意淡化阶级分化。谁说苏联存在阶级?谁说阶级分化?你们看,男屌丝踏踏实实努力工作,乐天知命,最终逆袭白富美。你们自己现在这个样子,还不是你们不努力?这就像有些宗教之中,你倒霉是因为你不够虔诚,或者是神有意考验你,只要你足够虔诚,迟早交好运一样。

为什么是男屌丝逆袭白富美?这就像岛国动作片,女主角一般是容貌中上,男主角一般都是猥亵男。只有这样,欣赏动作片的男屌丝们才有代入感,才更容易产生各种性幻想。为什么不演白穷美的女屌丝逆袭高富帅?在那种社会中,那是常态,大家早就习以为常,见怪不怪。而且在多数情况下,高富帅都不会真正娶女屌丝。如同《莫斯科不相信眼泪》之中,前半部分那样,电视台摄影师占了女工的便宜,然后就不认账了。

不是所有人都能逆袭成功,表面上看是副处长和钳工逆袭了局长和厂长。实际上,是局长和厂长默许对方逆袭。三十如狼,四十如虎的年纪,她们需要男人,她们的心扉如同柴门半掩为君开,默许勇敢者进来。与其说是对方长驱直入,不如说她们诱敌深入。

不仅如此,局长年轻时曾经是副处长的小迷妹。副处长一念出自己的当年用笔名写的诗,局长便立即知道后面的部分。女厂长也欣赏钳工渊博的知识和强健的体魄。换别人推女领导心扉的柴门试试?猜猜局长和女厂长会怎么处理这件事?副局长对熟女社畜的处理方式,已经给了答案。

对当时的苏联人来说,他们的人际关系决定了他们的社会地位和生活状态,他们努力或不努力,也改变不了什么。

这种情况下,少数人因为机缘巧合,因为与更上层沾亲带故得道升天,他们需要做的就是绝对忠诚,并选择忠于自己的下属,这些下属必须忠诚,最好无能。多数人的经历自然是奋斗、呐喊、彷徨,碰壁多了,失望多了,清醒多了,最终的选择自然是划水摸鱼躺平,然后盼着自己有一天能遇到贵人。

于是,当时苏联的情况与中世纪的封建国家类似,一群能力不断退化的贵族统治着一群心怀不满、消极怠工的农奴。

其实,这些人也许是真的平庸,也许是完全没有给局长留下印象,也许是划水摸鱼躺平。他们之中的很多人已经乐天知命,当却不像《莫斯科不相信眼泪》中的那位钳工一样努力工作。他们工作时间心不在焉,盘算着早点下班,去抢购苏联国产的劣质的生活必需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