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样的常州高新区,叫我如何不期待?

2018-01-02 常州国家高新区

转型行稳致远,创新步履不停

富民成果卓著,党建扎实推进


新年伊始,常州高新区内,新风劲吹。

回首这一年,以“十大工程”为统领,“两聚一高”取得新成果,常州高新区交出一张漂亮成绩单——

2017年,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30亿元,同比增长9%;

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1.3亿元,同比增长8.5%;

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8%;

完成协议注册外资14.5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超7亿美元、进出口总额750亿元;

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8.3%。




201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这一重要历史节点,改革攻坚增优势,奋发有为提质效,在党的十九大精神引领下阔步前进,为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加快‘两聚一高’新实践,种好新北幸福树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展望未来,常州市委常委、常州高新区党工委书记周斌信心满满。


一个响应更高质量发展的新目标提出


2018年,争取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5%左右,实际到账外资和进出口总额保持适度增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9%,科技贡献率达到63%;全面完成市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以实在过硬的改革发展新成效,向改革开放40周年献礼。



这两天,成长壮大在常州高新区的天合光能,为人们献上了一份惊艳的“年报”:组件累计发货量突破23GW,全球排名第一;向国际电工委员会提出的《EVA交联度测试方法》正式发布,引领中国光伏企业开启参与制定国际标准的先河;制定了63项中国和全球的光伏行业标准……



特色产业水平跃升,成为常州高新区转型质效加快提升的缩影。常州高新区着力打造国内一流的自主创新示范区、率先示范的产城融合先行区、包容共赢的开放合作引领区、人人向往的和谐幸福宜居区,以占常州市12%的土地、14%的人口创造了常州市20%的经济总量、21.5%的财政收入


常州高新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

多年来,我们始终高举“高新”大旗,主动利用资源环境带来的倒逼压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构筑有利于长远发展的战略优势。


重大项目量质并举,经济结构加快优化,宜居宜业的环境正加速形成——


❂  重大项目刷新历史

秉承“发展至上、项目为王”理念,瞄准重特大项目持续发力,引进总投资100亿元以上项目1个,50亿元或5亿美元以上项目3个,30亿元或3亿美元以上项目3个,重大项目数量创历史之最。

❂  特色产业水平跃升

全区“十大产业链”规模以上企业完成产值1610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52.2%。永安行成功IPO上市,新增永琪车业等股份制企业26家,德春电力等9家企业“新三板”挂牌。生命健康产业园获批省级“先进制造业基地”,创意产业基地入选首批省级“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示范区”。

❂  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统筹编制新龙国际商务区、综合港务区、特色小镇、美丽乡村等专项规划。新孟河延伸拓浚、德胜河“六改三”稳步推进,轨道交通一号线新桥段正线铺轨完成,兴奔路等区域骨干道路建成投用,全年累计完成“四好农村路”改造128.6公里。

❂  城乡环境更加宜居

创建新桥镇、薛家镇等首批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河长制”全面推行,“263”专项行动强力实施,超额完成全年削减煤炭消费任务,城市长效管理综合测评实现全市“四连冠”。一个数据成为有力证明:2017年1-10月,区内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2016年同期增加15天,PM2.5浓度比2016年同期下降11.4%。



着眼未来,常州高新区将深化“三提”工程,促进“转型出关”再加速——


❂  深化产业转型提速工程,推动发展优势更加强劲

以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为目标,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努力把握热点机遇、站上时代风口;

❂  深化基础设施提质工程,推动区位优势更加凸显

积极补短板、强基础、优环境,全面提升城乡环境品质和基础设施保障水平;

❂  深化生态环境提升工程,推动生态优势更加彰显

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启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创建工作,力争用三年时间全面创成,让绿色成为高新区发展的靓丽底色。




先看一组镜头


2016年12月9日,常州双创菁英节落幕,达成意向项目12个,融资金额3850万元;
2016年12月2日,常州高新区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正式启动建设,博尔捷、智联招聘、58速聘、锐仕方达等首批15家机构签约入驻;

2016年9月,常州高新区发布了《常州高新区(新北区)关于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的意见》,以每年250万元的无偿资助和500万元的天使投资基金专项扶持青年初创项目……













拥有人才,可以引领时代、预见未来。


常州高新区全区上下形成共识:通过环境完善、政策创新、服务优化,着力于引进人才、培育人才,涵养“人才生态”,为打造“创新创业高地”增添持续发展的不竭动能。


创新,是不变的时代追求,更是高新区责无旁贷的使命。常州高新区积极解答“创新四问”时代考题,在科技部国家高新区年度综合排名两年跃升17位,名列第25位,跻身全省国家高新区“前三强”。



一张资源要素加速汇聚,人才队伍持续壮大,改革开放扎实推进的创新网络正在构建——


据统计

 

常州高新区2016年完成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820亿元,同比增长16%,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59%。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58家、省级以上“三站三中心”9家。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49件、国际专利55件,均居全市第一。一批创业载体加速孵化。


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形成“3+24”人才工作体系,人才发展环境持续优化。成功入选省“双创团队”4个、“双创人才”12名。培育创新类国家“千人计划”2人、“万人计划”1人,实现常州创新类“千人计划”零的突破。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入,工业企业综合评价普查基本完成,成功创建全市首家省级“军民结合产业示范基地”和省级“物流示范园区”,行政审批局正式挂牌运行,商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外资企业审改备“一窗一表”制在全市推广。


成绩斐然,如何聚力创新再加力?周斌表示,要深化“三强化”工程——


❂  深化创新驱动强化工程,推动创新活力更加显现

大力实施创新驱动三年行动计划,健全创新体系,集聚创新资源,提升区域协同创新能力。推动创新载体活力大释放,创新企业集群大突破,创新生态大提升。

❂ 深化人才引领强化工程,推动智力要素更加密集

大力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推进人才引领三年行动计划,通过构建人才政策新优势,浓厚人才引育新氛围,打造人才+金融新品牌,全力打造人才集聚强磁场。力争2018年市领军型创新创业人才50名以上,人才企业销售总额达到25亿元。

❂  深化改革攻坚强化工程,推动体制机制更加完善

坚持战略思维、底线思维和系统思维,强化问题导向、创新导向和改革导向,加强顶层设计、战略规划和集成推进,加快推进产城融合综合改革,集成改革,园镇融合改革,财政体制改革,区属国企综合改革,土地利用综合改革,招商体制改革,绩效考核评价体系改革,以改革组合拳,培育新动能、争创新优势。




富民,是改革攻坚、提质增效的最终目的。常州高新区积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政府有形之手、市场无形之手、群众勤劳之手同向发力,形成全社会聚焦富民的强大合力。


前不久,省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试点区现场会在常州高新区召开。常州高新区涉农镇较多。周斌说,高新区绝不能让农业成为短板。日前,常州高新区通过竞争立项取得全省一二三产融合试点,成为苏南地区唯一试点,也是全省高新区的唯一试点。



农村“三资三化”专项提升行动成效显著,粮食生产总体平稳,新增高效设施农业3340亩,“新农优品荟”正式上线……一系列举措保障了农业农村增收致富。


奔牛镇何家塘村的王钢琪、郭兴大、老王等6家羊肉作坊,2016年10月30日取得新北区首批小作坊《营业执照》和《食品作坊登记证》,从此告别30多年来的“无证身份”,走上规范经营道路。这是常州高新区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及“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落实食品安全保障、补齐民生短板工作的真实写照。



提升经济发展和百姓感受的关联度,常州高新区重点抓好经济强从城市强向农村强、基层强的战略延伸,用更多实实在在的举措提升老百姓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  公共服务更加优质均衡

社会事业三年行动计划全面启动,成功创建省“卫生应急规范区”和“幸福家庭建设项目区”,41个基层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全面完成,“阳光扶贫”大走访实现全覆盖。

❂  社会环境更加和谐稳定

“安全生产执法年”活动成效显现,全区安全生产形势保持平稳。区食品安全检测中心建成投运,民生安全保障体系加速构建。省级“双拥模范区”考评全市第一,获评全市“和谐社区建设先进地区”。


一张特色小镇蓝图正在持续绘就,并已然开启。


1

2017年12月6日上午,小黄山旅游度假区项目暨新孟河延伸拓浚工程开工仪式在新北区孟河镇举行。

2

龙虎塘智能传感小镇入选全省首批特色小镇,高新区获评“全国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建设试点”和“省传感器产业基地”。

3

西夏墅草坪田园小镇成功入选全省首批“农业特色小镇”,多点落子、东西联动、城乡统筹的特色小镇建设格局正在加速形成。


下一步,常州高新区将深化“四优”工程,聚焦富民再加温——


● 深化现代农业优产名品工程,推动富民增收更加充实;

● 深化社会事业优质均衡工程,推动民生福祉更加优质;

● 深化社会治理优化保障工程,推动社会环境更加和谐;

● 深化特色小镇优美乐居工程,推动镇村建设更加美丽。




在常州高新区,一个观念成为党员干部心中的共识:以“扯袖子”防止“戴铐子”,党风廉政建设永远在路上。


这句话不是说说而已。通过始终坚持把全面从严治党贯穿党的建设全过程,一个积极向上、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政治生态正不断优化,且看——




❂  思想基础根基越扎越牢

“三大一实干”活动,是常州新北区落实省委开展大走访部署的重要举措,也是全区上下进一步抓牢党建、促进发展的现实需要。此外,通过积极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以“基层工作讲坛”“高新区讲堂”等为载体,深入开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系列活动,不断夯实党员领导干部理论根基。

❂  组织建设水平不断提升

常州高新区区委组织部副部长、区级机关党工委书记巢峰飙表示,人才引进工作要突破人才界定的思想束缚,要科学提升政策的支持力度,还要整合资源形成政策合力。为此,该区实施年轻干部“520关爱培养工程”,干部队伍结构和质量进一步优化。制定基层党组织建设三年发展规划,全面开展机关党员亮身份、亮承诺“双亮”行动,基层组织基础更加稳固,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更加凸显。

 正风反腐挺纪在前

当地聚焦主责主业,强化挺纪在前的责任与担当,围绕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锤炼监督执纪“三大力量”,形成了一批具有区域特色的纪检监察工作品牌,在全市范围内率先实现镇(街道)、区级党政部门、区属国有企业纪检组织建设全覆盖,在全区各镇(街道)、有内审职能的区级机关部门和区属国有企业统一设立监察审计机构,作风效能明显提升。

❂  民主政治合力彰显

通过修订完善区委工作规则、区委常委会议事决策规则,建立完善区委法律顾问制,全面推行党务公开,积极支持区人大、政府、政协和法院、检察院依法履职,实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水平有效提升。


一言以蔽之,要以全面从严治党为保障,奋力彰显新时代新作为。坚定不移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基层组织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让党建质效和发展质效同步提升,党建优势和发展优势相得益彰。


周斌表示

请输入标题     bcdef

2018年,常州高新区将以“钉钉子”的精神,以继续深化推进“三提四优三强化”十大工程为抓手,全面落实好市委确定的增创发展新优势、种好常州幸福树“六大行动”。践行新思想、落实新理念,矢志不渝抓改革、持之以恒提质效,为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做出自己的贡献。

请输入标题     abcdefg



END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