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华信云享 ——天擎本地化业务融入的桥梁

华信公司 2021-09-07
关注我,让我成为你的专属小太阳吧

近二十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长足发展,天基、地基和空基各种气象探测手段不断丰富,气象数据也呈现出爆炸式增长态势,国家级日增数据量由几百GB逐步增加到几十TB,气象业务对资源集约化、数据时效性要求越来越高。在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的催生下,气象大数据云平台——天擎的建成,将“集亿兆数据于一体,聚业务系统于一身,硬件、数据、流程、平台、监控全部集约化管理,数据秒级同步、需求秒级响应……”气象信息支撑平台的构想逐步变成了现实。

伴随着天擎在各省气象局的部署和应用,如何发挥天擎的云上价值,实现对不同层级不同气象业务单位的业务系统的支撑,已经成为天擎本地化落地应用的关键。华云信息技术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信公司”)设计研发的“华信云享”应运而生,在天擎与业务系统之间搭建了一座桥梁。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作为气象业务的核心,气象数据的生命史从观测设备开始。成千上万支气象数据的涓涓细流,沿着气象数据宽带网从观测站向中心站、各省气象信息中心和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汇集,又在天气预报、气候监测预测、气象灾害预警和气象服务等业务应用中不断成长、壮大,逐渐汇聚成湍流的江河、浩淼的海洋。用好、管好海量气象数据,就成为气象部门系统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

曾几何时,气象部门各级业务单位为了满足业务需求,纷纷上马建设自己的业务系统。从国家级到省、市、县各级气象部门,从服务器、存储、网络等各种硬件设备到业务系统软件,从气象数据收集、数据处理、数据存储到业务应用,各单位都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去做系统规划、建设,以及后期的系统运行维护,迫使众多气象专业人员在专注气象观测、预报、服务等业务的同时,还要为保障业务软硬件正常运行劳心劳力。同时,由于各业务单位、业务系统间缺乏信息共享与交换,存在大量的“信息孤岛”、“业务烟囱”等问题,给不同层级、不同部门的气象业务协同与信息共享造成了阻碍。

天擎在继承全国综合气象信息共享平台(CIMISS)标准化建设成果、实现国省两级应用数据源统一的同时,采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型信息技术,对CIMISS进行了全面升级,在国省两级气象云的硬件资源支撑下,提供“数算一体”的云上计算服务,支持智能预报和服务系统研发,全面支撑“云+端”生态运行。

天擎的建成和国省两级部署,推动了气象数据资源整合共享,促进了气象业务集约化发展。然而,从天擎的此岸到业务系统的彼岸还需要进行业务流程优化再造,否则,天擎就成了隔水相望、看上去很美的美人,各业务系统依旧各行其是,无法实现天擎多源气象数据对各种业务应用的全面支撑。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华信云享”作为天擎与业务系统之间的桥梁,主要从业务数据融入、业务算法融入、业务应用端改造和业务监控对接四个方面着手,使天擎与业务系统真正融为一体,不再是“美人如花隔云端”。

业务数据融入需要在天擎已有基础气象数据支撑之外融入业务系统特有的业务数据,基于配置快速新增资料、申请元数据、创建业务专题库,应用天擎的数据传输功能收集特有业务数据,在标准框架体系结构下自定义数据实体和处理逻辑,实现业务数据处理、入库存储,并通过已有的MUSIC接口配置或者开发新接口提供数据访问服务,从而实现业务数据融入天擎。

业务算法融入在遵循天擎算法开发标准、算法注册管理标准、监控信息对接标准、任务定义标准和产品数据回写标准的前提下,通过算法注册、指定计算资源、启动策略配置、输入输出改造几个步骤,将逻辑不变的算法加载到天擎的加工流水线中,由加工流水线进行算法统一调度执行,并将算法运行日志、告警信息发送给天镜实现统一监控。

业务应用端改造主要基于服务接口标准化开发框架实现业务交互功能服务化,在满足业务应用逻辑的同时解耦应用系统数据分析功能,将应用服务组件池化,实现跨部门或跨层级的业务协同。

业务监控对接基于融入的业务和数据流程,实现全流程业务和数据监控,并根据流程输出的标准DI、EI信息,实现业务报警和故障定位,从而融入“天镜”实现综合业务全流程监控。

在“华信云享”搭建天擎本地化业务融入桥梁过程中,四方面的工作犹如桥基、桥面、桥体……是相辅相成的,需要华信的技术人员与各业务单位的业务专家紧密配合,深入梳理业务数据、业务算法和服务功能,真正将“数算一体”、“云+端”的资源共享优势体现到业务优化中,通过科技创新推进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



有趣的灵魂在等你

长按扫码可关注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