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曾在阿尔卑斯山看到巨大的冰川终止在断崖上,一条大河就这样起源了 | 单之蔷

SELF格致论道讲坛 SELF格致论道讲坛 2019-06-30

也许很少有人接触过冰川,但我们可以跟随《中国国家地理》执行总编单之蔷的足迹,从可可西里到普诺岗日,从珠峰绒布冰川到希夏邦马峰,感受他眼中的冰川之美,欣赏这危险却又迷人的冰川风景。在中科院公众科学日主场活动SELF讲坛上,单之蔷带我们走进一场奇妙的冰川之旅。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v0728daucu6&width=500&height=375&auto=0

单之蔷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执行总编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

 

以下内容为单之蔷演讲实录:

 

大家好!今天我来讲一下我对冰川之美的认识。今天的主题是“科学与艺术”,我把这个主题追加到冰川之上,谈一下在我眼中的冰川之美。

 

冰川大家可能接触得不是很多,但我们国家的确是一个冰川大国,我国共有冰川46298条,总面积达59406平方千米。我们国家的冰川面积仅次于俄罗斯、美国、加拿大,因为俄罗斯、美国,还有加拿大这样的国家,它们在北极圈,美国有阿拉斯加,加拿大也有北极圈,有很多冰川。我们国家的冰川数量虽然没有他们多,但是我们国家的冰川非常有特点。

 

我们国家冰川的特点主要是,很多冰川是低纬度的冰川,这种冰川主要是由于山高产生的,是在高山上的冰川。这种冰川和绿色并存,是其他国家所没有的。

 

自然美在美学当中可以分成优美和崇高美,我觉得冰川的美应该属于崇高美。崇高美是一种什么样的美呢?就是说你要欣赏这种美,要经过一个转换、一个过程。你先是感到恐惧和畏惧,接下来你克服了恐惧,最后你得到了一种心情和意识的宣泄,自由的美。经过这种转换的美,可以称为崇高美。

 

改革开放之前,东部地区的人是没有机会接触冰川的,我第一次接触冰川是2003年4月,在四川稻城接触了稻城三神山,其中一座神山叫仙乃日,像布达拉宫似的,当时我站在仙乃日下,正好赶上了雪崩,场面很是震撼,我拿照相机长镜头拉过去看的时候,一个崭新的冰川断面就出现了,蓝悠悠的。

 

这种美是我从来没有经历过的,在学校里,老师讲美的时候,讲的可能是黄山的美、庐山的美,当我在四川看到稻城三神山以后,我觉得这么美的山,这种感觉的山,过去的我为什么不知道?为什么不能欣赏?这是我第一次跟冰川“遭遇”的感觉。

 


我们来看一下可可西里的新青峰下的足冰川,为什么叫新青峰?因为它是新疆和青海交界处的一个雪峰群,这个地方可以说是可可西里的核心地带,我认为它是我们国家自然景观最精彩的地方。

 

这张图是我早晨起来从帐篷钻出来,看那个大地,好像是田垄一样的感觉,它很神奇,整个戈壁有很多砂砾石,被风吹得一条一条,前面的冰川就是足冰川。这个地方有许多冰川,还有许多温泉,温泉冒着蒸汽,冰川在向下流淌,还有众多的野生动物。

 

我刚才说了,我们在欣赏冰川的时候,它背后始终有一个角色没有出现,这个角色就是恐惧,或者畏惧。它始终作为一种背景在你的心里,因为这些地方既然存在冰川,就是我们人类很少涉足的地方。这里有个雪线的概念,中国有冰川的地方,基本上都是在海拔4500米以上,西藏要达到5000、6000米,喜马拉雅的北坡甚至都在6000多米,要在这样的海拔高度上才能见到冰川、欣赏冰川。


  

现在我们看新青峰,为什么说它有一种恐惧作为背景呢?因为这个地方的确暗藏着许多杀机,表面上好像是很欢乐的,但实际上还是有很多危险存在。这是我们在去新青峰的路上,茫茫荒漠中,这两个野牦牛的牛头摆在那里是为了做向导的。



我们到达了新青峰下的足冰川之后,看到赤麻鸭在冰川上空飞,我觉得这个画面很美,就拍了下来。

 


这是一只熊,它爬到了冰碛垄上面。


 

这是第二天,我和兰州冰川所的焦克勤研究员到了冰川上拍的照片,这个冰川是很有特点的,因为它是极大陆型冰川,不是海洋性冰川,是很有科学特色的。

 


这个冰川里面有一个冰洞,我钻进去看了一下,钻进去之后就可以体会到冰川学当中的“中碛”的概念,就是冰川里边裹挟的那些石头,概念是很抽象的,但是这个冰洞,就可以演绎什么叫中碛。我趴在洞底往上一看,像天棚上面挂着灯泡一样,这些石头随着冰川流动,到冰川的末端就会卸下来,形成终碛垄中的一部分。

  


这是焦克勤研究员去冰川末端取样的照片,冰川上有许多圆的小窝,这些东西是什么呢?就是这里的冰直接汽化,没有经过水的那个阶段,由冰直接到气,所以留下了那样一些小窝。



新青峰下有200多个温泉,我以为温泉的水不是很烫,可以洗脚,结果我一下就被烫回来,才知道这个水的温度是很高的,80度以上。

 

这个温泉、这些地热,也是这个地方有这么多的野生动物的重要原因,因为这个地方的地温非常高,当其他的可可西里的大地还是一片荒凉的时候,这个地方的小草就率先长出来了,野生动物就聚集在这里。



这是很著名的马兰冰川,我们的车停在那儿,对比之下,你可以看到冰川的规模。我说的崇高之美,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规模巨大。



我们跟一群野牦牛遭遇了,当时同行的有一个人是可可西里保护站的格莱站长,一个藏族兄弟,非要接近这些野牦牛,我说不能接近,太危险了。因为之前有一次我们开着卡车遇见野牦牛,野牦牛直奔卡车而来,想用角把卡车掀翻,结果它一下就倒地、脖子断了,因为卡车太重了。

 


照片上这群野牦牛,最后疯狂的跑了,大地都震动起来了,幸亏没有朝我们这个方向,而是朝一个山谷去了。


 

我们经常能碰到这样的野牦牛,躺在那个地方死掉了,我当时心里有一个疑问,为什么一头完整的野牦牛躺在那个地方,没有被狼吃掉。



我们再说一下米堆,米堆这个冰川的重要特点就是它和森林在一起,是海洋性的冰川流到了森林当中。

 


冰川从悬崖上跌落下来,打碎了,然后再流淌,它已经流淌到冷杉和云杉的针叶林当中去了,冰川和森林并存的这种景象在世界各地是很难见到的。



这是我和几位科学家在一起,图片上这个湖叫“科考队湖”,是当年中科院的科考队起的名字。这个地方就是真正的无人区,所以这个湖藏族同胞也不起名字了,不叫××错了,(编者注:“错”是藏语里表示“水”“湖”的词的读音。)蒙古族同胞也不起名字了,不叫××淖尔(编者注:“淖尔”是蒙古语音译词。意即湖泊,如库赛淖尔、西金乌兰淖尔),只有当年进去的科学家能给它起名字,叫科考队湖。当你看到这样的名字的时候,就是真正的无人区出现了。

 


这是我们国家很有名的普诺冈日冰川,被称为冰帽。

 


这是我们向普诺冈日冰川去的途中。



这是我和研究冰川的姚檀栋院士,捡到了冰川推出来的石头,我们当时在可可西里怎么也捡不到这种石头,在这儿却是遍地都是。


 

这是冰川熨斗石,冰川在流动的时候,石头和基岩摩擦,最后底面磨平了,所以叫熨斗石。看那个石头上,还有冰川的擦痕。

 

当时我带了好几块冰川石,从西藏直飞南京,去见“冰川之父”施雅风先生,他在住院,我跟他聊天,老先生精神头不足,当我把冰川熨斗石一拿出来,献给他的时候,他眼睛都放光了,这就是一个冰川学家对冰川推出来的石头的热爱。


  

这是我在希夏邦马冰川拍的照片,希夏邦马是唯一的全部在我们国家境内的8000米以上的雪峰,全球14座8000米以上的雪峰中,许多都是我们国家跟别的国家所共有的。

 

希夏邦马冰川,主要是冰塔林比较精彩,我记得“冰川之父”施雅风先生曾经到过这儿,他说这里比桂林山水还要美

 

我还想讲一个问题,就是雪峰的神秘,我觉得雪峰和庐山、黄山最大的区别是,庐山、黄山你看到它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但是雪峰却不是。


 

这是希夏邦马峰,在318国道的通拉山口上看它是这样的。

 


这是我们接近它的时候,它是那样的,在后边。


 

这是我们开车在很远的地方,还得开一天车才能接近它的时候,它是这个样子的。

 

它是一个百变的雪峰,按照哲学来讲,它类似哲学里的“存在”,你看到的它永远是那个存在者。


 

这是来古冰川,有一个个黑白道,像学校的跑道一样,这也是一个冰川现象,两条冰川相汇就会形成黑色的道,每一条黑道都说明山谷里有冰川流淌过来,它们组成了一个中间有黑白道的复合型冰川。


 

这是我在海螺沟冰川的照片,我们讲崇高之美,有一个很重要的就是力量之美,我们可以看到冰川的力量,它可以输送巨大的石头。

 

当你在某个地方看到一块巨大的石头,比如我们剧场这么大,但这个石头周围的山都不是这个石头的岩性,比如周围的山是花岗岩、砂岩,但这个石头是石灰岩,那石头是从哪儿来的呢?肯定不是从山上滚下来的,这个时候你就要想到,这个石头有可能是冰川运过来的。



你可以看到底下那些冰川、冰川运来的石头,这个冰川巨大的力量,让峡谷的悬崖形成磨光面了。

 


你可以看到一条河流是怎样起源的,就是一个冰川的断面,并不是我们想象的在潺潺的溪流当中或是沼泽当中,有的河流就是由冰川的断面起源的。我在阿尔卑斯山看到一条河,是在雪崩当中起源的。

 

你看图上冰川两边的侧碛垄,像刀刃一样。那边有剪切线,把整个植被给剪切得整整齐齐。



这是长江源的姜根迪如冰川,那天晚上我终于到那儿了,但是我回来的时候风雪弥漫,找不到路了。

 

后来我们老科学家李炳元先生他们去接我,当他们在黑暗当中找到我、拽我的手上一个土坎的时候,真的是热泪盈眶的感觉,因为那天晚上我感觉就要迷失了,这个地方很冷,说死掉就死掉。



这是我们向珠峰前进的图片


 

在珠峰的东绒布冰川,有这样的冰塔林,特别美,是我们的摄影师拍的,他当时非要走到这个地方,当时我不理解,他为什么非要走到5873,最后我才知道,因为他的生日是1958年7月3号。



这张是我站在东绒布冰川拍的

 


这是秦岭,秦岭虽然不是一个看冰川的地方,但它是一个冰缘地貌特别发达的地方,而且是最容易发生事故的地方。


我上秦岭的时候,就发生了这样一起事故,西安交通大学的一个男生和一个女生被困,那个男生把衣服给女生了,等到人们救他们的时候,这个女生救活了,男生死了,如果说这个男生不把衣服给女生,他俩就都能活,因为女生脂肪多,比较抗冻,就差十几分钟就能获救。

 

照片上的就是一个危险情况,腿一下插到雪里了,如果同事不来救援,真是很难出来。


 

这是在珠峰的时候,向导给我拍的一张照片。这张照片放到网上以后,人家说这个是在作秀,怎么还在冰川里工作?但真不是作秀,那个时候数码相机的存储卡很小,能装的照片很少,所以我出发的时候决定背上笔记本,我想存储卡一旦满了,我可以导照片。

 

这就是在那边导照片的时候,我随手把相机给了那个向导,我不知道他是拍照高手,在珠峰大本营给无数人拍过照,他给我拍了这张照片,发到网上之后,有一个人看到了,他立志一生一定要拍一张这样的照片。

 

这个人有一篇文章记录说,他筹备了四、五年,终于出发了,但是最后失败了,因为什么?他带了女朋友,他的女朋友走到半路,高原反应,他就被迫回去了,他精心筹备四、五年的,拍一张在主峰冰塔林的工作照的计划就失败了。

 

我今天讲了很多的冰川之美,但是希望大家听了之后不要轻易到冰川去,因为冰川的确是处处隐藏着杀机。那年我到了新路海(川藏线),碰到了德格县的县委书记带着一行人,在雀儿山冰川上找人。因为两个人去了冰川,一个人平安回来了,另一个人找不到了,像这样的事故很多。

 

所以我要提醒大家,当你们去欣赏冰川之美的时候,一定要记得,那是有恐惧的,恐惧是因为有危险的,所以一定要在保护好自己的情况下,去欣赏冰川的崇高美,谢谢大家!

SELF讲坛全称“SELF格致论道”讲坛,是中国科学院全力推出的公益讲坛,由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和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局联合主办。SELF是 Science, Education, Life, Future的缩写,旨在以“格物致知”的精神探讨科技、教育、生活、未来的发展,尝试打破过去纯粹以“知识传播”为主的科普形式,专注于思想的传播,力图从思想的源头上促进公众参与科学的积极性。关注微信公众号SELFtalks获取更多信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